Ⅰ 河道淤泥如何清理
1、就地處理:不將底泥疏浚出來,直接在水下對底泥進行覆蓋處理或排干,上覆水體後進行脫水、固化或物理淋洗處理。
2、資源化利用:淤泥屬於工程廢棄物,按照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原則,把淤泥加熱、燒結,將淤泥轉化為建築材料。
Ⅱ 河道如何清淤
清淤主要採用人工清理配合機械運卸的施工方法。
一、施工規劃:
計劃先施工河道,查看河底淤積嚴重程度,待工程量重新審核認定後再同時安排施工。
二、施工程序
填築圍堰 抽水------吸污泵吸淤泥至罐車運卸------人工清 理渣土(含垃圾、石塊)------ 吊運至岸上臨時堆放點------ 渣土車外運至卸土點 ------ 河底清淤測量驗收合格 ------ 進入下一分段施工
三、施工方法:
1、圍堰
每一分段施工長度初擬為200~300米左右,圍堰採用袋裝砂土疊築,迎水面鋪編織布(彩條布)防滲並用袋裝砂土壓蓋,袋裝砂土疊築時須做到排列密實、整齊。圍堰頂寬0.6米,兩側邊坡1:0.75,圍堰高度應比正常高水位高出0.5~1.0米。
2、抽水
採用Φ120污水泵日夜不停地抽水。
3、清理
圍堰內水抽干後,先用吸污泵將表層淤泥直接吸到罐車上,運至卸土點堆放;下部渣土(含垃圾、石塊)採用人工清理,然後吊運至岸上臨時堆放點利用渣土車外運至卸土點 堆放,對於局部工作場地允許的地方直接用反鏟挖掘機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車裝運至卸土點。 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後,須經業主和監理測量驗收合格後方可進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4、環境保護與市容衛生
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潔工作,淤泥按指定地點棄放,不污染堆泥場的環境, 運輸渣土過程中,採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現「滴、灑、漏」現象。
Ⅲ 請問河道清淤怎麼施工,是原有河道清理大概400多米寬6米左右,是流動水,這樣該怎麼辦呢謝謝
不知道河道里現在還有水么?是否需要做倒流?再有就是河道有多少年了。不知道淤泥有多深啊。別到時候把大鉤機懸裡面出不來。這工程不能亂說,主要沒看到實地,所以不好給你講。
但是下面介紹些方法吧。可以採用導流施工,這個是帶水作業的,把河道該向,把原河道放出來,做到干槽作業,清理好後,回填導流溝。
再有就是可以採用 截留清理。需要上游截水作業,但是現在是汛期 比較有難度。方法是上游截流後。你方採用步步截流方法,清理一段放一段水。
第三種是分布清理法,把河道用斜線分開,實現左右清理程序,就是在一個方塊上用斜線把兩個對角穿起來,然後分布清理,這個方法適用於河水較小的河道,而且清理不是很徹底。
我也就知道這些方法了,具體的施工方法還是要依據實際的場地實施的。而且牽扯作業面和施工道路,淤泥運輸問題 都是需要考慮的。
Ⅳ 如何更好的清潔河道
1.1 排干清淤施工技術
排干清淤施工技術主要包括直接挖除和水力沖除2種施工技術。其中,直接挖除施工技術也被稱為干挖施工技術,即先排干河道中的水,之後再藉助挖掘設備挖除河道中堆積的淤泥,藉助渣土車運輸出去或臨時堆積在現場。該種清淤施工技術對施工技術及設備具有較低的要求,但是清淤不夠徹底,容易危害河道兩岸的建築物。而水力沖除施工技術則是藉助水利沖挖機械設備來沖刷堆積於河道底部的淤泥,將其攪拌成泥漿後,再集中導入預先設定好的低窪區域,配合泥漿泵及輸送管道將其運輸到堆砌場地。這種清淤施工技術的清淤設備簡單,並且便於運送泥漿,成本較低。但是,這種清淤施工技術僅能應用於非汛期施工,且會受到天氣因素的影響 。
1.2 水下清淤施工技術
根據清淤設備的不同,可以將水下清淤施工技術劃分為抓鬥式、泵吸式和絞吸式。其中,抓鬥式水下清淤技術主要是利用抓鬥式挖泥船來挖出河底的淤泥,具有很強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同時施工工藝比較簡單、成本較低,且不會對河道兩岸的建築物產生影響,所以主要適用於障礙物比較多且泥層較厚的情況下,但是清淤率卻比較低。泵吸式水下清淤施工技術則是利用水利沖挖的吸泥漿泵和沖挖水槍等將淤泥攪拌成泥漿後加以排出,這種清淤施工技術所需的設備比較簡單,可以在任意河道區段開展施工,但是卻會一並吸出河道中的泥漿,增加了後續泥漿處理的難度。絞吸式水下清淤施工技術則是利用絞吸式挖泥船來開展河道清淤施工,主要適用於那些泥層較厚的河道清淤,涵蓋了淤泥挖除、運輸等工作環節,期間不會出現泥漿泄漏問題,尤其是藉助回聲探測儀和GPS定位應用可以提高清淤效率,但是成本比較高、靈活性不足,所以不適用於農村地區的河道清淤。
1.3 環保清淤施工技術
環保清淤技術主要是在清淤作業後可以對河道水質進行改善,具體就是應用專門的螺旋式挖泥裝置或密閉式旋轉斗輪挖泥設備,疏浚河道河底的淤泥,利用壓縮空氣和靜水壓力來清除河底的淤泥。相應的設備不會擾動河底,同時不會污染周圍水域。環保清淤技術可以避免出現漏挖、超挖或損傷河道底部原生土的問題,同時不會擾動河道或污染水體,不會對周邊居民生活產生影響 。
2 清淤施工技術在農村河道中的應用要點
2.1 施工前的准備工作
為了確保基層農村河道清淤施工的質量,在確定清淤施工所用施工技術的基礎上,需要做好必要的施工准備工作,為後續的施工奠定良好條件。具體准備工作要點如下,一是做好施工布置。要本著因地制宜、經濟合理和可靠安全等原則,立足於基層農村河道清淤的實際情況,嚴格依據施工招標文件等來做好施工布置工作。二是組織設計單位、建設單位及監理單位等做好水準點和控制點等的施工測量與放樣工作,確保相關淤泥清除表面標高等控制的准確性。三是要做好河道清淤施工中所用設備的良好運行和維護管理,確保設備運行狀態良好,為後續的河道清淤奠定良好的施工基礎。
2.2 施工中質量控制
①在清淤施工前要做好試挖工作,結合試挖施工數據來對試挖的深度及挖槽的尺寸進行控制,確保其滿足相關的施工設計要求。②結合所採用的河道清淤施工技術,科學制訂施工方案,確保清淤施工流程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期間需要做好相應的施工質量管理。比如,以水利沖挖這種清淤施工技術為例,其應用流程主要包括如下關鍵環節:圍堰填築→抽出河道河水→採取泵吸淤泥方式,運輸淤泥→人工清理河道淤泥,外運渣土→對河道清淤質量進行驗收。在確保河道清淤施工進度和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明施工,確保清淤施工不會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③做好邊坡修護處理,確保邊坡施工質量,如增強開挖高程的合理性和邊坡的穩定性。④指派專門的施工監管人員,對整個清淤施工環節及施工後的清淤質量進行校核,確保及時發現和解決清淤施工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從而全面確保河道清淤施工技術的應用質量。
Ⅳ 河道治理措施有哪些
法律分析:河道治理措施:1、 清淤疏浚工程,村莊內河道一般相對較窄,泄洪能力明顯不足,通過清淤疏浚可以大大增加河道的泄洪能力,清理淤泥、垃圾、改善河道水環境。但是不可以一味追求河道通暢而破壞了河道原有的彎曲性,對於河道中的灘地、沙洲要予以保留。2、 坡岸整治工程,在進行坡岸整治中,要根據河段的不同選擇合理的斷面設計,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形式一:斜坡式漿砌石生態護岸,主要用於河流流速快、坡度大、有建設空地的河段。形式二:斜坡式鵝卵石生態護岸,主要用於河流流速緩慢的河段。形式三:直立式漿砌石護岸,主要用於防洪、防沖要求相對較高,受地形限制的河段。形式四:自然植被護岸,主要分布在農田等生產區或對護岸要求不高的河段。3、 水系連通工程,通過開展水系連通工程完善河流排澇體系,使水流暢通,築堰抬水,形成水面,濕潤環境,提高水系的防洪排澇功能。4、 親水、景觀綠化工程,為穩固河岸、防止水土流失、美化河岸景觀,按照總量適宜、合理搭配、植物多樣的要求對農村河道兩岸進行綠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休閑平台、親水棧道等水邊設施為居民打造一個供遊憩、休閑、活動的空間。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河道(包括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區、蓄洪區、滯洪區)。河道內的航道,同時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航道管理條例》。
第三條 開發利用江河湖泊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
第四條 國務院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全國河道的主管機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水利行政主管部門是該行政區域的河道主管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