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雪松林的種植方法

雪松林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8 08:29:34

㈠ 水培雪松有毒嗎

沒有毒。
水培雪松是沒有毒的,相反雪松對人類身體健康有益無害。雪松等松類樹干能揮發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物質,人體吸入這些揮發性物質後,能增強器官的生化功能。此外,雪松的莖、花,有祛風止血、潤肺等功效。雪松分泌的萜烯類物質還能有效殺死肺結核病菌。成片種植的雪松林還能大量增加空氣負離子含量,大大有益於人類的身體健康。

㈡ 校園里適合種的植物以及種在哪

校園裡面一般情況下來說,適合種植一些耐旱易種,觀賞性比較強的植物,可以種植在花圃或者植物園裡面,這樣可以達到的效果。

平時對於不同植物種植的時候,可以多跟專業的人士學習,掌握正確規范的種植方法,多跟別人學習溝通,以下幾個要點需要注意。

1、談話時要適時回應.

首先我們要懂得回應,如果別人很有興致地說了一大堆話,你也沒有任何錶示,那會讓人覺得很尬尷或者是沒意思,這樣淡話也只能草草收場,而且對你的語言溝通沒有什麼幫助,所以平時和別人談話 的時候就要適時的回應別人。

2、溝通態度,尊重對方.

溝通時的態度也是很關鍵的,在溝通時應該要謙虛、友好地和對方交流,而且在交談時要尊重對方,在交談過程中身體要保持身體前傾,不可以後仰,而且不可以將整個身體靠在椅了上,那樣整個人會 顯得懶散。

3、談話時要懂得傾聽.

傾聽也是溝通中要注意的一個點,在和別人交談的時候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還要傾聽對方表達的東西,這樣才可以更好的進行語言溝通,否則就像「雞和鴨講一樣」,這樣溝通根本就達不到效果,而 且還很容易會產生誤解。

4、不要總是以自己為中心.

在交談時也要注意一個重要的點,不要總是以為自己說的話、做的事很重要,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別人的就不重要,這種情況是要杜絕的,這樣很容易會造成別人的反感,而且還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 象。

㈢ 植物配置的藝術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植物是園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植物的應用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園林美學效果。植物是有生命的材料,不同於建築、繪畫等,它隨著季節的變化產生不同的藝術效果,所以在應用中我們要根據植物的自身特點,結合藝術形式,盡最大可能地把它的姿態、色彩、風韻、芳香等美的特點展現出來。1 植物色彩構成應合理植物的色彩是通過植物的各個部分而呈現出來的,如樹葉、花朵、果實、樹皮等。同時,植物的色彩還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出現變化。植物配置中的色彩應用 ,應與其它觀賞特性相協調在設計中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態的作用。色彩具有明度、純度、色相三種屬性,在植物配置時我們可利用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合理調配,使植物種植更具藝術性。1.1 同一色相的配色在自然狀態下,植物的主要色彩是綠色,在應用中綠色植物是應用最多的材料,在進行植物配置時如處理不好,體現不出景觀的變化,缺乏對比,易造成組景過於單調、無味。因此在應用中為消除因同一色相造成的單調、無味,可藉助植物的其它屬性如體量、姿態、質感以及色彩的明度和純度的屬性來進行調節,可產生好的效果。北京紫竹院公園內有一樹叢,由絛柳做背景,前有圓柏7棵,白皮鬆2棵,還有黃楊球、沙地柏若干棵,下地為草坪,其植物的基本色相都是綠色,但在配置由於從體量、姿態、質感、明度、純度等方面進行了調節,所以產生了非常好的藝術效果。1.2 植物類似色相的配色在12色相環中,位於90度內的兩個色相(三格之間)為類似色。仍屬於弱對比,這一對中的顏色屬於一個大的色相范疇,但有不同的顏色傾向。如綠與黃相配,綠與藍相配,其特點是能產生安靜、寧靜、清新的感覺。如頤和園、圓明園中在湖邊都種植一些高大的綠色植物,植物的綠色與湖水的藍色相襯讓遊人如進入一個清新、寧靜的天堂。1.3 植物鄰補色相的配色在12色相環中,位於90度外,150度內的兩個色相(五格之間)為鄰補色。屬色相的強對比,有明顯差異,但還是可調和。如紅色與黃色相配,這也是我們的國旗色,這種色相相配能表現出色彩的豐富,能產生興奮、節奏感。這種色相的應用在國慶等節慶中用得比較多,如應用一串紅與黃色菊花組成的花壇、色塊,能產生熱鬧的節日氣氛,而且使植物組合更具有活力。1.4 植物對比色的配色在12色相環中,相對的色為對比色。它們的對立性促使對比雙方的色相都更加鮮明,如紅色與綠色搭配,紅色顯得更紅,而綠色顯得更綠,宅們的性質雖然截然相反,但在視覺上卻相輔相成。在傳統的種植設計中用得較多的一種配置手法就是桃紅柳綠,水邊種柳,柳邊植桃,以柳為背景。紅花更要綠葉扶,說明的也是這個道理。但是在應用這種對比色配色時要注意這兩種色的面積大小,面積大小不能一樣大,否則易產生不雅緻,這也更能體現出為什麼是紅花要綠葉「扶」了。2 植物姿態的組合靈活姿態是植物整體的形態,是園林植物觀賞特性之一,有時雖然它的觀賞特徵不如其個體大小特徵明顯,但是它在植物的構圖和布局上影響著統一性和多樣性。植物姿態基本類型有紡錘形、圓柱形、水平展開形、圓球形、尖塔形、垂枝形和特殊形。每一種形狀的植物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性質,以及獨特的設計應用。2.1 主次分明在一組設計中,姿態的組成不應太多,要根據設計意圖選用合理的姿態類型,要主次分明,以某一種姿態為主,點綴其它的姿態1-2種,大空間則可多些。杭州植物園水池旁有一組由落羽松、羽毛楓以及稍遠處的櫻花組成的景,在這景中,落羽松是主景,它的垂直向上姿態與水池的水面形成對比,再配以羽毛楓和櫻花的卵圓形姿態,則形成了一個優美的組合。另外還可利用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年齡期姿態的不同進行組合。如上海植物園的棕櫚園用的是不同年齡階段的棕櫚進行組合的,既消除了單調感,又有主題。2.2 姿態情感不同姿態的植物都傳遞著一種心理上的漲力,在設計中應體現這種力的基本性質。如垂直向上型的姿態,引導人的視線向上具有高潔、崇高、權威、向上、庄嚴的情感,針葉樹的柏常應用於嚴肅的烈士陵園。清華大學校園內高聳的鑽天楊,使莘莘學子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識海洋的廣大,促使自己不斷地去探索。2.3 協調環境植物姿態的應用的好壞,除了植物之間協調外,還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展開形植物能和平坦的地形、平展的地平線和低矮水平延伸的建築物相協調。若將該植物布置於平矮的建築旁,它們能延伸建築物的輪廓,使其融匯於周圍環境中。有時為了突出環境,還可利用對比的方法來強調,也能起到較好的觀賞效果。如杭州花港觀魚的牡丹亭旁的植物材料的應用,為了能讓遊客在遠處能看到牡丹亭,植物的選擇主要用的是一些無方向的卵圓形姿態的闊葉樹,而不是垂直向上的針葉樹,這樣亭子的頂部尖尖的突出周圍的樹冠,形成了明顯的對比,使遊人在遠處就能發現牡丹亭。3 植物空間構成要豐富在運用植物構成空間時,如同利用其它設計 因素一樣,設計人員應首先明確設計目的和空間性質(開放、半開放、冠下、封閉、垂直等),然後再相應的選擇植物材料和組織設計。植物是有生命的,是會不斷生長的,因此植物構成的空間應包括平面的和立面的空間,即由林緣線和林冠線構成的一個完整的植物空間。3.1 平面空間構成首先根據立意要求,確定主調樹(骨架樹)的位置,進行空間的劃分,其劃分可分規則式和自然式,在進行空間劃分時,要做到虛實結合,有空有密,甚至可利用植物所特有的落葉與不落葉來創造別有風味的空間環境。在平面構圖中林緣線的曲折要富有變化,可利用林緣線來創造大空間中有小空間,增加空間的層次,使空間更有情趣。杭州柳浪聞鶯館前的大草坪就是利用垂柳、樟樹、楓楊、桂花等植物材料構成的既表現出植物形態、生態與神態美的植物空間,又能讓遊人感受到空間遼闊的氣魄。3.2 立面空間構成現在有很多設計只重視植物的平面設計,而忽略了植物立面的效果,平面圖非常漂亮,種植以後才發現與設計效果大相徑庭。因為樹木有高低的不同,還有喬木分枝點的差異,這些都不是平面構圖所能表達的。立面構圖的林冠線處理能影響人的視線,能產生空間層次上的變化,如再給合地形的變化,則更具有美的表達。杭州花港觀魚東北面有一植物空間,北臨西里湖,南臨公園主幹道,十三棵垂柳疏密相間,自由錯落地布置於地勢傾斜的岸邊,遊人從遠而近,慢慢接近水面,視野逐步展開,步移景異,直到岸邊,才能看清蘇堤橫斜水面以及三潭印月全貌。在立面構圖中要做到統一與變化、協調與對比、動勢與均衡、節奏與韻律。這樣才能使整個布局既有變化,又不呆板,空間層次更豐富。4 植物質感的調和不可忽視植物的質感是植物的重要的觀賞特性之一,是植物的可見或可觸的表面性質,質感不同,人們就會產生不同的心理感覺。如革質葉,質較硬,有強的反光性,可以產生華麗高貴的感覺。葉皺多毛的樹如枸樹、毛泡桐等能產生粗曠的感覺。植物的自然質感大致可分為粗質型、中粗型及細質型。4.1 合理使用不同質感類型的植物材料在一個范圍內,質感種類太少,則無味、疲勞、單調,但過多,布局又會顯得雜亂,對於較小的空間來說尤為重要。大空間中可稍增加粗質感植物類型,小空間則可多用些細質型的材料。粗質型植物有使景物趨向賞景者的動感,使空間顯得擁擠,而細質感植物有使景物遠離賞景者的動感,會產生一個大於實際空間的幻覺。4.2 過渡自然在布局中從粗質型到細質型的過渡不要太突然,否則易造成布局的零亂,一般可用中質感的植物進行過度,也可以在過渡過程中粗質植物與細質植物慢慢互相滲透,最終完成過渡。如在小徑兩側分別種有雪松林和桂花樹林,兩種不同類型的植物在路的兩旁會顯得差異太大,為消除過大的差異可在小徑邊的雪松林中種幾棵桂花,在桂花林邊中種幾棵雪松,使它們在相接的地方互相滲透,自然過度。4.3 與環境相協調當植物與建築或其它構築物配合時要考慮質感。如廣玉蘭種植在磚牆前就不合適,磚因與廣玉蘭的葉片大小相似,質感接近,沒有對比,所以效果單調,不活躍,就如同火棘配植在紅牆前,紅果、紫葉與紅牆缺少對比,得不到突出的效果。5 植物配置應體現文學意境

㈣ 園林161+林澤華+18號+第一天作業

一、太子灣公園

1.太子灣公園入口用了什麼處理手法?有什麼好處?

①花境處理

如圖所示,太子灣公園的入口為名稱招牌與花境相結合,花境五彩繽紛,色彩豐富。與對面的公園相呼應,又獨具特色。

②低調處理

走進大門,看到的是一個樹枝拱門,與仿生混凝土鋪磚,整個營造了陳舊古香的味道,低調又不失古樸靜謐。鋪磚的特點是越久越舊,與周圍環境相適應。

③引導處理

面向大門的是組團植物,背景樹高大,起到屏障作用,前面的彩色花境則豐富了植物層次和景觀效果,富有美感,吸引人走進來。

2、太子灣公園水系在全園中有何特點?有哪些水景類?精選4張以上水景分叉和聚合處的照片上傳,圖文並茂分析。

①太子灣公園的精到之處在於得用引水工程和明渠改建的平面形狀多樣化的水體,園之生動靈活賴以全出。

如圖,園中水體大的折彎有數十處這多;分叉,聚合亦不下十餘處。水道或與路同行,或繞丘而軒,或平鋪如泊,曲折回環,聚散有致。

②以水之形與路之態相結合,形成了諸如琵琵洲、翡翠園、逍遙坡、玉鷺池、頤樂苑、太極坪等空間開合收放相宜,清新可人的景點。

③園中水系的聚合與分叉富有特色,開合有致,水的駁岸線彎曲,打破了規則型的單調呆板,增添了靈動的感覺。加上與園路的形態相呼應,和高低起伏的微地形,使整個園區更加豐富。

如下圖的水系分叉圖

又如下圖所呈現的水系聚合圖

園中以西湖引水工程的一條明渠作為主線,積水成潭,截流成瀑,環水成洲,跨水築橋,清新可人的景點。使中國傳統的造園藝術和現代的園林美學達到了和諧的統一。

3、觀察太子灣公園的地形處理,並觀察地形向水體過渡處(駁岸)的處理方式,精選4張以上不同類型駁岸照片,圖文並茂分析。

①自然型駁岸(草皮接水體)

用植物與水體直接相連,過渡自然,增加水體的立體感,豐富水體景觀,有一個缺點就是這種施工方式後期養護難度大,成本較高。

②衫木樁駁岸

富有特色,與岸邊植物樹干相呼應,又能圍合水岸,富有野趣。

③置石駁岸

水岸邊用石頭做駁岸,散亂布置成景,增添了園里的古典氣息,打破了駁岸的單薄性。駁岸與水邊植物相結合,雖是無意之舉卻能營造一個有特色的水體景觀。

④木平台駁岸

木平台接駁岸,給人親近水的平台,既成一處景觀,也更好的銜接了草坪與水體,自然實用。平台的直線結構與駁岸的曲線相結合,直曲結合,更具趣味性。

4、概述太子灣公園植物景觀的類型。拍10張以上不同類型的植物景觀照片,從「植物與建築,植物與水體(臨水坡岸)、植物與地形、植物與園路、植物與山石」等方面,圖文並茂分析。

①從植物與建築的景觀配置來看,都是有大喬木在後面做背景,圓形喬木與尖塔型植物相結合,給人視線上不同的體驗。根據植物的高度不同,形成了不一樣的天際線。有開闊明亮的,也有較親近人類,疏密結合,遠近高低各不同。

②從植物與水體的配置來看,園里有仿英國自然山水的水體景觀,以丹桂,四季桂等做點綴,配上蘆葦等水生植物,靜謐自然。除了這種處理手法,還有以水生植物與楊柳搭配的水體造景手法,結合置石或者彎曲的駁岸,打造一種具有江南特色的水體景觀。

③植物與園路

路是園的筋骨,太子灣公園的園路在空間布置上,以大彎大麴、大起大伏、空闊疏遠、簡潔明快的獨特空間設計自成面目,在美學上追求一種浪漫氣息造一方自由空間。路與植物的自然搭配,或低矮的灌木,或點綴一兩棵大喬木,都顯得生動自然。有一些用植物做屏障,半遮半掩,吸引人前去探索。

④植物與地形

園里地形多以微草坡為主,微地形較多。在地形改造上,用挖池掘溪、堆丘開路的辦法,改造過於低平的地形和不夠活潑自然的西湖引水明渠,組織和創造池、灣、溪、坡、坪、林、山麓平台、林中空地、疏林草地等大大小小、虛虛實實的園林空間。

⑤植物與置石

用植物柔化石頭的稜角,與置石形成景觀,富有韻味。

二、花港觀魚

花港觀魚全園分為紅魚池、牡丹園、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個景區。與雷峰塔、凈慈寺隔蘇堤相望。

1.實測大草坪區的空間關系和植物配置。

花港觀魚雪松大草坪面積約14080平方米,是花港觀魚公園內最大的草坪活動空間。

雪松大草坪以高大挺拔的雪松作為主要的植物材料,在體量上相互襯托,十分匹配。雪松單一樹種的集中種植體現樹種的群體美;適當的緩坡地形,更強調了雪松偉岸的樹形。

四角種植的方式,既明確限定了空間,又留出了中央充分的觀景空間和活動空間,景觀效果與功能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根據植物景觀的平面布局,雪松大草坪可基本劃分為3組植物。

①櫻花區

雪松深綠色的背景為盛開的櫻花提供了極佳的背景,折線狀自然種植的單排櫻花恰似一片浮雲,蔚為壯觀。該組植物結構簡單、層次分明。雪松與櫻花,中間緊,兩頭松,模擬自然界從密林至林緣的生長模式產生自然的景觀效果,並以類似的組合方式使兩種植物具有內在的聯系,和諧統一。

②中部秋景區

該組植物為雪松大草坪的中心和主景,植物種類包括雪松、香樟、無患子、楓香、樂昌含笑、北美紅杉、桂花等,是雪松大草坪中物種最為豐富的一組。

這個組團植物劃分了草坪空間,增加了長軸上的層次,延長了景深。無患子、楓香的秋色葉為整個草坪空間增加了絢爛的秋色,桂花的香味則拓展了植物景觀的知覺層次。

③雪松林

該組植物為雪松純林,植株較其他兩組高大,主要是為了體現雪松的個體美和群體美,其中最大的一株雪松胸徑達72cm,冠幅達16m;最高的一株雪松高達17m。

總體而言,大草坪以大量的常綠針葉樹種圍合空間,又在局部穿插具有本地特色的代表樹種和觀花樹種,這種設計手法值得借鑒。

2.選取園內較好的植物配置成景的實例進行實測,分別選取疏林草地、水邊、橋頭、建築、道路交叉口等不同位置進行,並從植物配置方法、景觀特點、成景方式、空間尺度關系季節變化等方面進行分析。

①疏林草地植物配置

疏林草地區中,大喬木,小喬木以及灌木地被相結合,大喬木構成的疏林區,以及香樟桂花組成的密林區互為對稱。開花植物如櫻花則集中分布在場地狹窄的區域,彩色系與綠色系相結合,使景觀效果豐富多彩。草地植物疏密結合,形成了不同的開闊與封閉空間,各具特色。

②橋頭植物配置

紅魚池橋頭的植物,運用了傳統的造景手法,以柳樹石頭為主景。進門處的橋頭,搭配了四棵柳樹,樹下散放石頭,讓人進門看向水塘的時候有一種隱約感。橋的另一頭則用了地被灌木喬木構成三層植物景觀,常綠與落葉相結合,觀花觀葉相襯托。一邊既對橋入口進行引導,也組成了不同的景觀效果。

③水邊植物配置

與水池相隔的湖,駁岸景觀用了置石和植物配置,植物搭配上有層次感。楊柳的孤植,雪松與對岸的相呼應,置石配置與湖中小島一致。植物空間左密右疏,疏密結合,垂條型與雲型和原型搭配,使視覺感受較豐富。

④建築植物配置

建築與植物的搭配方面,在這里選取了亭子,觀察了亭子入口處的植物,以圍合為主,植物種類較豐富,數量多。面向亭子右邊以竹子為主,左邊以雞爪槭為主,地被植物為麥冬。喬灌木幾層搭配,具有層次感。

⑤道路交叉路口植物配置

交叉路口的植物結合行道樹,以桂花和齒葉冬青為主,加上一些水杉和雞爪槭等。綠色調為主,有引導作用,也達到了生態保護的效果,以人為本的目的。

三、麴院風荷

1.分析麴院風荷植物造景的分區、特點。

全園劃分為五個景區:

岳湖景區為開朗空間是序幕;竹素園景區為內向的庭院空間是起景,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風荷景區和麴院景區是高潮,表現「麴院風荷」的主題; 密林區則是尾聲,使人陶醉於自然之中有餘味不盡之感。

全園的布局突出「碧、紅、香、涼」四個字,即荷葉的碧,荷花的紅,熏風的香, 環境的涼。

公園的水面設計突出風荷的景色,而在公園的布局和建築小品的設置上突出「麴院」 的意境。園內融建築於自然,突出荷花及山水的自然情趣,成為「芙渠萬斛香」的游覽勝地。

2.選擇三處有典型特色的植物組團,分析配置方式、景觀層次、季相特徵。

如圖所示,為園路邊的組團植物,地被植物以麥冬為鑲邊,彩葉草點綴其中,水生植物做背景,使整個畫面後退。小葉紫薇做高層植物,配上楊柳隱約的柳條,整個畫面富有靈動感。在季相方面,小葉紫薇葉越來越疏,可以用來觀枝。觀花觀葉觀枝相結合,豐富多彩。

水體景觀,這里的組團植物以大片荷花為基礎,加上麥冬和其他水生植物。木芙蓉做中層植物,點綴畫面。水杉和楊柳這些較高大的喬木則在上層,豐富植物層次。荷花的觀葉與木芙蓉的觀花相結合,和諧自然。整個組團以綠色為主,和水互為襯托。

這個組團植物包含了喬灌草,地被以麥冬為主,中層灌木為美人蕉,黃楊,紅繼木,較高的有木芙蓉,最上層是楊柳。整個景觀效果色彩豐富,暖色調較多,紅色紅色與綠色進行搭配,綠色做基礎,彩色來點綴,提亮整個畫面。富有活力,生動活潑。

3.實測園內橋梁6處,分析其造景特點,橋頭植物配置方法。

①橋一

如圖所示,橋頭植物以地被植物和大喬木為上下層,中間層為開花植物木芙蓉,山茶花等。

②橋二

這個橋近水邊,所以種植了較親水性的植物,木芙蓉的花與黃楊的葉為整個畫面增添了色彩。

③橋三

該橋植物配置較簡單,以大喬木樟樹為主,配以了桂花,南天竹等。

④橋四

這個橋的植物層次相對沒有那麼高,種植的都是小喬木和灌木地被。

⑤橋五

如圖,橋的長度較大,植物配置比較豐富,有層次感。

⑥橋六

這個橋的觀賞性較高,有開花植物也有觀葉植物,色彩豐富,層次感較強烈。

㈤ 園林綠化樹7月份能栽種嗎

可以的,反季節栽種注意事項。
樹木移植成活的內部條件主要是樹勢平衡,即外部條件(正常溫度﹑濕度)確定的情況下,植株根部吸收供應水﹑肥能力和地上部分葉面光合作用﹑呼吸和蒸騰消耗平衡。苗木移植枯死的最大原因,是根部不能充分吸收水分,莖葉蒸騰量大,水分收支失衡所致。苗木生長旺盛的夏季施工造成移植成活比較困難,尤其反季節栽植苗木難度大,運輸防曬等環節成本高,技術措施要求嚴格,養護管理也要求更精細。
針對工程實際情況,好養護從種植材料的選擇、種植土壤的處理、苗木的運輸防曬、假植、種植穴和土球直徑、種植前的修剪及種植、養護等方面嚴格把關,種植,從而盡可能提高種植成活率。
一、種植前土壤處理
非正常季節的苗木種植土必須保證足夠的厚度,保證土質肥沃疏鬆,透氣性和排水性好。種植或播種前應對該地區的土壤理化性質進行化驗分析,採取相應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二、種植材料的選擇
由於夏季氣候環境相對惡劣,對種植植物本身的要求就更高了,在選材上要盡可能的挑選長勢旺盛、植株健壯的苗。種植材料應根系發達,生長茁壯,無病蟲害,規格及形態應符合設汁要求;大苗應做好斷根、移栽措施;水生植物,根、莖發育應良好,植株健壯,無病蟲害。
三、夏季施工中苗木的運輸、假植及其他特殊措施
苗木盡可能當天種植。苗木當天不能種植的苗木應進行假植。帶土球小型花灌木運至施工現場後,應緊密排碼整齊,當日不能種植時,應噴水保持土球濕潤。
由於是反季節,為保證樹木的成活率,隨之運輸防曬成本加大,在運輸方面應該做到苗木運輸量應根據種植量確定。所有苗木要求土球直徑是平時的1.2倍以上。苗木在裝車前,應先用草繩、將樹干、樹枝包好,同時對樹木進行噴水或噴灑抑制蒸騰劑,這樣可以減少在運輸途中苗木自身水分的蒸騰量。苗木運到現場後應及時栽植。苗木在裝卸車時應輕吊輕放,不得損傷苗木和造成散球。起吊帶土球小型苗木時應用繩網兜土球吊起,不得用繩索縛捆根頸起吊。重量超過1t的大型土球應在土球外部套鋼絲纜起吊。土球苗木裝車時,應按車輛行駛方向,將土球向前,樹冠向後碼放整齊。裝車時應順序碼放整齊;裝車後應將樹干捆牢,並應加墊層防止磨損樹干。
針對大規格常綠喬木,如雪松,採取大土坨,早晚種植及一系列特殊措施。
措施一:夏季高溫,容易失水。在苗木進場時間以早﹑晚為主,雨天加大施工量,在晴天的條件下,每天給新植樹木噴水兩次,時間適宜在上午9時前﹑下午4時後,保證植株的蒸騰所需的水分。
措施二:所有移植苗都經過了斷根的損傷,即使在種植前進行修剪,原有樹勢已經削弱。為了恢復原來樹勢,擴大樹上樹冠,應對傷根恢復以及促根生長採取措施。施生根粉,濃度按照說明。施工後,在土坨周圍用硬器打洞,洞深為土坨1/3,施後灌水。
措施三:夏季氣溫高,光照強,移栽後須應噴防蒸騰劑防止蒸發,用毛竹或鋼管搭成井字架,在井字架上蓋上遮陽網,必須注意網和栽植的樹木保持一定的距離,以便空氣流通。
四、種植穴和土球直徑
在非正常季節種植苗木時,土球大小以及種植穴尺寸必須要達到並盡可能超過標準的要求。
對含有建築垃圾,有害物質均必須放大樹穴,清除廢土換上種植土,並及時填好回填土。在土層乾燥地區應於種植前浸穴。挖穴、槽後,應施入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
五、種植前修剪
非正常季節的苗木種植前修剪應加大修剪量,減少葉面呼吸和蒸騰作用。修剪方法及修剪量如下:
1、種植前應進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將劈裂根、病蟲根、過長根剪除,並對樹冠進行修剪,保待地上地下平衡。
2、落葉樹可多留生長枝和萌生的強枝後進行抽稀,常綠闊葉樹,適當疏稀樹冠內部不必要的弱枝,多留強的萌生枝,針葉樹以疏枝為主。
3、對易揮發芳香油和樹脂的針葉樹、香樟等應在移植前一周進行修剪,凡10cm以上的大傷口應光滑平整,經消毒,並塗保護劑。
4、珍貴樹種的樹冠宜作少量疏剪。
另外,對於苗木修剪的質量也應做到剪口應平滑,不得劈裂。枝條短截時應留外芽,剪口應距留芽位置以上1cm;修剪直徑2cm以上大枝及粗根時,截口必須削平並塗防腐劑。
六、養護措施
由於反季節栽植,生存壞境也發生了變化,其根部受到損傷,為保證成樹的成活率,養護技術措施要求嚴格,必須遵循三分種,七分養的基本原則,對新植樹木栽植後要適時安排除草鬆土,清除雜草和石塊。
七、夏季施工管理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盡量避開夏季高溫季節,如根據工程進度不可避免需在夏季高溫季節進行綠化施工時,則執行國家及業主所頒發的有關夏季施工技術措施要求。調整作息時間,避開一日中最熱的時間。
注意操作環境,搭設安全通道、休息涼棚,做好防暑降溫措施,並集中設置茶水桶,宿舍安裝電扇降溫。
夏季施工作業時,作業班組宜輪班作業或盡量避開烈日當空酷暑的條件下進行施工,宜安排早晚或晚間氣候條件較適宜的情況下施工。

㈥ 松樹怎樣種

松樹為常綠喬木,樹形多姿,蒼翠挺拔,各具特色。樹皮多為鱗片狀,葉針形,果球形,種子叫松子,可以吃,木材和油脂用途很廣。是山地、荒漠造林、溝壑治理,庭園綠化的主要樹種,也是具有提供用材、采脂等多種功效的優良樹種。
松樹的品種很多,全是陽性速生樹種,除幼苗期間需要些庇蔭外,在生長期都喜歡光照和肥沃濕潤的土壤。我省原有的鄉土品種有華山松、油松、白皮鬆、馬尾松、巴山松和杜松,從國內外引進的品種有華北落葉松、雪松、雲南松、樟子松、濕地松、火炬松等。這些樹種的生物特性各不相同,有的喜歡溫暖濕潤性氣候,有的喜歡溫和冷涼的氣候。有的耐寒抗旱,有的不耐寒怕乾旱。現主要介紹幾種松樹適宜栽培的范圍。

l、華山松又名為白松、五須松在秦巴山區、渭北一些山區丘陵都可栽植,年平均氣溫應在15℃以下,年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對土壤適應性強,在山地褐土、紅黃壤、紅色石灰土上都能生長。但對土壤水分要求較嚴格,不耐乾旱和瘠薄,更不耐鹽鹼和排水不良。華山松較能耐寒,在零下7—10℃的低溫下能正常生長,在高達零下31℃的絕對低溫下也可生長。華山松樹形高大、針葉蒼翠、球果累累,也是庭園綠化觀賞和營養豐富可口的乾果樹種。
2、馬尾松又名青松、樅松, 是亞熱帶主要造林樹種,只能在巴山和秦嶺南坡一些地方栽植。適生溫暖濕潤性氣候,在年平均溫度13—22℃,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地方生長。不耐過低溫度,在冬季零下15℃時,幼樹的針葉就會出現枯萎。馬尾松對土壤要求不嚴,能耐乾旱瘠薄的土壤,在粘土、沙土、石礫土以及陽坡土層薄或石縫中都可生長。喜歡酸性和微酸土壤,PH值在4.5—6.5 的山地生長最好。
馬尾松生長快、壽命長,適應性強,樹勢挺拔,蒼勁雄偉,既是荒山造林的主要先鋒樹種,也是營造風景林,療養林的好樹種。
3、油松又名短葉松、黑松 適應性最廣,在陝西省從南向北都可生長,是適應大陸性氣候最佳的一種松樹品種。耐寒,抗旱能力強,能耐零下25℃的低溫,在降水量300—400毫米的陝北北部地區都能生長。油松對土壤要求不甚嚴格,喜微酸性和中性土壤,在PH值7.5以上的鹼性土壤,則生長不良。不耐鹽鹼性土壤,但在石灰岩山地、土層深厚、有機質含水量高,降水量充沛,排水良好地方生長良好。因此,油松是陝西省北部黃土溝壑、風沙區營造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的主要針葉喬木樹種之一。
4、樟子松 它是我國東北地區主要速生用材樹種和防護林、「四旁」綠化的優良樹種。60年代引入我省榆林地區栽植,生長良好。它耐寒性很強,能耐零下40—50℃的低溫。同時,也是抗旱性很強的樹種,不苛求土壤水分,根系非常發達,可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適宜在風沙土、礫質粗砂土、沙壤、黑鈣土、白漿土上生長。在PH值超過8的鹼性土和含鹽量超過 0.1%或有漬水的地方,才對其生長不利。
從樟子松對適生環境條件的要求,它只宜在陝北地區做為防沙、固沙和溝壑治理、「四旁」綠化樹種,大面積栽植。
5、雪松又名喜馬拉雅松、喜馬拉雅雪松 雪松樹形挺拔高大,雄偉壯麗,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和世界著名觀賞樹種。 雪松是亞熱帶樹種,適宜在溫暖濕潤性氣候,年降雨量600一1000毫米,酸性或微酸性的深厚肥沃疏鬆的土壤上生長。但在粘重的黃土和土壤瘠薄,岩石裸露的地方也能生長,不適在低窪水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方生長。否則會生長不良,甚至枯死。它抗煙能力差,易受煙害。
雪松適宜在關中和陝南栽植,由於雪松結實很少,扦插成活率低,主要靠外省供應,故每年用於庭園綠化和行道樹栽植。雪松自然類型很多,根據樹型和分枝的狀況,可分為厚葉雪松、垂枝雪松、翹枝雪松三個類型。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6798334.html?fr=qrl3

㈦ 豬林葯材如何種植方法

豬苓別名野豬食、野豬糞、野豬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豬苓的菌核,是我國傳統的稀有中葯材,味甘、淡,性平,主要含麥角甾醇、粗蛋白、可溶性糖分、多糖等,有利尿滲濕、通淋退腫等功效,用於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蝕等,還有一定的抗腫瘤、防治肝炎的作用。豬苓以野生品供應市場,近幾年產區過度採挖,野生品已呈枯竭之勢。現將其人工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一、選地與整地

1、選地:在原始闊葉林、混交林或次生林中栽培,如樺、橡、槭、柞、柳等林下,不要栽在針葉林內。選擇海拔1000-2000米的陰坡地或半陰半陽坡地,坡度15-45度,土壤以厚20厘米以上的腐殖質土層為佳,微酸性土壤含水量要在40%左右,鹽鹼地和草炭地不宜栽培。

2、整地:選地後順坡挖窩(亦稱窖),長度70厘米,寬度60厘米,窩深18-20厘米,窩距50厘米。

二、材料(以每平方米計)

⑴豬苓菌種3瓶;⑵蜜環菌種3瓶;⑶菌材木棒直徑5-10厘米、長50厘米;⑷豬苓生長素;⑸闊葉樹葉;⑹樹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

三、繁殖方法

1、窩底鋪樹葉厚2-3厘米,將蜜環菌掰成1-2厘米的小塊均勻撒在樹葉上,再把豬苓生長素均勻撒在樹葉上,把菌材(木棒)擺在撒好蜜環菌的樹葉上,菌材間距3-5厘米,用混合物將菌材間距填平,將豬苓菌掰成2厘米左右的塊狀,均勻擺放菌材兩側和端頭上,然後蓋厚3厘米左右的樹葉,樹葉上蓋厚10厘米左右的腐殖土,最後窩頂再蓋樹葉。

菌種栽培豬苓的關鍵在於豬苓菌種的質量。優質豬苓菌種菌絲粗壯,表面有網狀菌根,菌絲萌發力強,成功率高,地溫15℃以上點播5天菌絲定植,20-30天菌絲向土中延伸呈根網狀,60天開始在樹葉及土層中形成白色球星幼苓。購買菌種應認清優劣,以免造成經濟損失。

2、溫度:豬苓在地下10厘米深處平均地溫達9.5℃即可萌發,在18-22℃生長最快,超過28℃生長緩慢,低於9℃、超過30℃停止生長。

四、採收與加工

1、用純豬苓菌種播種的成熟期約3年左右,(老方法栽培的為5-6年),當豬苓色黑質硬(稱老核)時,可於春季4-5月或秋季7-9月採收。

㈧ 你知道哪些方法是可以有效防治雪松病蟲害的嗎

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防治雪松植株病蟲害,不同的病蟲害有不同的防治方法,比如保持排水和通風,比如不要用植株太密集,適當地修剪植株, 又比如要及時噴灑一些化學劑防蟲。

除此之外,如果是遇到一些蟲害,比如介殼蟲危害等。過冬期間,我們需要在向枝幹噴灑化學劑。在冬天和夏天這兩個季節,適當地修剪植株,不要讓植株太過密集,同時也要把一些蟲枝去除,注意保持通風,加強透光,這樣做可以抑制蟲體發育。如果說蟲害已經發生,一定要記得噴殺相應化學劑,可以達到及時防治的效果。

以上就是防治雪松植株病蟲害的一些措施。

閱讀全文

與雪松林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3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3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7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3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3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4
六字訣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57
獲得金屬單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318
用什麼方法止癢好 瀏覽:633
瘦肚子後背運動方法視頻 瀏覽:188
冬天怎麼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