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托物言志是什麼手法
寫作手法。托物言志就是通過描繪事物,指出事物暗藏的情感和寄託,從而表達自己的追求的一種寫作手法。
『貳』 學習托物言志古詩的方法是什麼
①結合注釋,了解創作背景。
②了解詩人的生平。
③明確意象的象徵意義。古典詩的意象一般具有固定的象徵意義,比如松、梅象徵高尚的節操;牡丹象徵富貴;柳象徵送別、留戀等。詩人在用到這些意象時,一般都和自身聯系起來托物言志,這樣,在其固有的象徵意義基礎上,再結合具體的詩作,主旨就不難理解了。
④善於發現「詩眼」。一首詩里,詩眼往往體現全詩的感情基調,顯示全詩的思想。它是詩中最能體現事物精神、表現詩人感懷、概括力最強的語匯。品詩眼就是抓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詞語來品味,看它在拓展詩的意境、傳達詩人情感上的作用。
⑤利用詩歌的結構來理解詩歌的內容。觸景生情的詩,往往先景後情;借景抒情的詩,一般是先情後景。了解了詩歌的結構,能讓我們更快更好地理解它的內容。
⑥在面對古詩詞問題時,一定要把題目、作者、注釋看仔細,找出意象、詩眼,了解詩歌的結構,在縱觀全局的基礎上,再結合問題本身,相信能使問題迎刃而解。
『叄』 托物言志的例子有哪些
1、在呼呼的寒風吹襲下,草兒全部枯萎,有結樹枝上僅剩的黃葉,也都剝落了,餘下光禿禿的殘枝,在北風中戰粟。這時,就只有那蒼勁的松樹,仍然披翠綠的衣裳,英勇無畏地挺立著。天氣越是嚴寒,越是顯出它那堅強刻苦的性格。
2、大多數的樹根和花根都不美麗,而大多數的花卻光彩奪目,美麗照人。正因為這些並不美麗的樹根花根,才有了樹木的青翠茂盛,才有了牡丹的國色天香,桂花的芳香四溢,梅花的傲雪紅艷......世界正因為根所伸出的美麗而變得豐富多彩。其實我們人也一樣,外表只是一種裝潢,而真正表現自己的是伸出的美麗。
3、假如我是小鳥,我會記住那出生時的巢穴,假如我是樹苗,我無能遺忘那滋養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那雪域高原便成為我記憶中的烙印,假如.….…..無論我是什麼,無論我是以什麼方式存在,我可以忘記周圍的一切,甚至可以拋棄自己,但有一樣東西是不可泯滅的——那就是回報。
4、它和松樹一樣碧綠常青,和梅花一樣挺雪傲霜,它還具有中通外直、不屈不撓的氣概,難怪自古以來人們都稱贊它。
5、我見過有斑斑淚痕的湘妃竹,高大挺撥的楠竹,婆娑起舞、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還有不引人注意的小毛竹。它們不管是大是小,是在貧瘠或肥沃的土地上,都是那麼的堅定,端直挺拔。
6、我贊美翠竹,是啊!「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就是這樣,牢牢紮根在山上,小道旁。砍去了它的軀干,還有在地里的竹鞭,挖去了它的鞭,更有那深埋在地里的竹根。它是那麼具有頑強生命力。
7、當地上冒出小筍子,不論壓在筍身上的東西有多大,多重,它都不屈服。難怪人們用「雨後春筍」來形容某種新事物的發展極快,生機勃勃。我看這一點也不過分。竹,它總是無憂無慮地生長著,從不要人給它修枝、施肥、澆水,但它仍是生氣勃勃的。
8、竹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有的被用來做箭矢、編制竹器;有的用竹子作棟梁之材,修建房屋;還有的做竹笛、蕭等樂器給人們以歡樂;還有的被當作燃料燒成灰,它卻毫無怨言。
9、它總像人們寒冷時的一輪太陽,酷熱時的一陣清風,飢餓時的一頓佳餚,乾涸時的一場甘霖….在人們需要的時候翩翩降臨。
10、人生,就像開放在郊外的野花,萬紫千紅,芳香四溢,人生的掌聲,猶如陽光雨露,滋潤著每一葉花瓣。恩賜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飢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而掌聲比恩賜更重要,精神的鼓勵激勵著每一個孤獨無助的人。
11、冬,乘著秋風而來,它沒有春的奼紫嫣紅,沒有夏的豐富美麗,更沒有秋的碩果累累。一提起冬,不少人立刻想起它的寒冷蕭條,枯術殘草。其實不然,冬的個性就在於此。
(3)托物言志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繪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採用托物言志法的文章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 「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對比等。
『肆』 什麼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托物言志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一種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詩人運用象徵或起興等手法,通過描摹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
(4)托物言志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特點是通過狀寫事物,感物而生情,托物而言志。它是先寫物,但不就物論物,不停留於物本身,而是將物清晰地展示在讀者面前之後,再賦予物更深一層含意。由物而生情,通過抒發情懷,表述事理,來突出文章主題。
托物言志這一類詩詞的創作,常常源於詩人對某一特定事物內在意義的直覺頓悟,之後再將這種直覺的頓悟進行提煉並完善,最終形成單一而明顯的主旨。
因此詩人必須置身於現實生活之中,在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徵或特性進行觀察、體驗、比較、玩味的基礎上,進而准確地揭示出所詠之物的品性或品行。
『伍』 托物言志散文常用什麼寫作手法
托物言志散文一般常用的寫作手法是:擬人手法;如當代作家念人的托物言志散文《杜鵑花開了》就是以擬人手法寫作的。作者把深受其害的一個人化為杜鵑花來寫,很有回味價值。
『陸』 什麼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的作文要抓住哪幾點要領
托物言志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托物言志法【特點】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托物言志法【示例】
我們學校大禮堂的屋檐下,有一口老銅鍾。
這口老銅鍾和學校大禮堂同齡,已有二、三十年的歷史了。從我上一年級到五年級,幾乎每天都去看看它。由於日曬、風吹、雨打,全身長滿了青綠色的銅銹,因而外表並不美觀,也不光亮,它的表面除了五朵雕花和三圈花紋外,再沒有別的打扮了。
有一天,學校停電,電鈴響不起來。這時老銅鍾響了。「當!當!當!」好像在招呼我們,「上課了,大夥兒快進教室吧!」喲,老銅鍾居然也有比電鈴好的地方呢!
老銅鍾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打算一輩子都作為我們默默作貢獻似的。
(《大禮堂屋檐下的老銅鍾》)
●托物言志法【說明】
這篇文章通過對大禮堂屋檐下的大銅鍾的描寫,表達了作者的意願——做一個淳樸厚道、不計報酬,一輩子為人們默默做貢獻的人。
這篇文章在交代了老銅鍾所在的地點和方位之後,重點抓住老銅鍾的兩個特點來言志。一是抓住老銅鍾的「老」。老銅鍾有二三十年的歷史,全身長滿了銅銹,外表並不美觀,也不光亮。贊美了老銅鍾淳樸厚道,一輩子為學生作貢獻的精神。二是說明老銅鍾的作用。在停電的時候,老銅鍾發出「當!當!當!」的響聲,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贊美了老銅鍾不計報酬,隨時為學生們服務的精神。作者對老銅的贊美,實際上是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意願和志向。
這篇文章在描寫老銅鍾時,採用了擬人的方法,如老銅鍾在電鈴不響的時候招呼同學們進教室上課。結尾寫老銅鍾像一位淳樸厚道、不計報酬的老人。這樣寫較鮮明、具體地表達了作者的志向。
『柒』 怎麼用托物言志寫作文告訴我寫作方法就行了
托物言志法
【特點】
採用托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托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於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作者的個人之「志」,藉助於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
「托」借、假託的意思,可以從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來描述物表現志。通過描繪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多用於詩歌、散文創作)。
粉筆
你是石頭的兒子,你的情懷屬於大地。
你經歷了水與火的考驗,鑄就了表裡如一的潔白。你質朴的外表,素潔的裝扮,是「天然去雕飾」最好的詮釋;你的內心充實豐厚,你的靈魂冰清玉潔,你的腰桿寧折不彎。黑板前,你瘦削的身軀是唯一的偉岸;你的平凡和卑微,默默的演繹出不朽的神奇。
不管下雨,不管刮風,你永遠是步履匆匆,眼前總閃動著你辛勤的身影;無論春秋,無論冬夏,你邁出的永遠是堅實的步伐,你的身後留下一行行娟秀的文字,你的足跡繪成一幅幅美麗的圖畫。
有了你,單調變成了豐富;有了你,呆板變成了生動。有了你,空泛才有了具體的形象;有了你,智慧才揮灑出激情和希望。
你留下的是詩,是畫,是真,是善。你用人間的真情,滋潤著求知若渴的心田;你用無私的愛,譜寫出輝煌燦爛的詩篇。
你的輕吟低唱,和著孩子們的歡快,時而嘹亮,時而高亢,掠過山巒,穿過白雲,飛向遼闊的藍天。
你,奉獻出了自己的全部,換來千萬朵盛開的梨花;你,靜靜的飄灑,將自己化成滿天閃爍的繁星。
你一生追求的就是黑板上的耕耘生涯啊,課堂里度過無怨無悔的苦樂年華。你用生命注釋著人生的重心,你用生命解答著人生的困惑,你用生命勾畫出人生的坐標,你用生命記錄下人生的主線。你給予人生路上的提醒,你揚起人生理想的風帆。
在這里,文明之火薪傳百代;在這里,築起堅固的民族基石。這就是高潔的粉筆之魂啊,這就是崇高的教師之魂,偉大的民族之魂!
『捌』 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是什麼
托物言志,即講個人之「志」依託在某個具體之「物」上。於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徵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願或理想的寄託者。作者的個人之「志」,藉助於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於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於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於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托」借、假託的意思,可以從志向、情趣、理想、追求、來描述物表現志。 下面列舉幾篇文章: 葉子的風姿 窗前有一棵樹,樹上有一片葉子。我望著它,它也望著我。 葉總是微微的搖擺著。我很好奇,問:「葉,為什麼你老是擺動?」 「我想飛。」它說。 「葉即是葉,永遠不可能像鳥一樣飛的。」 「看著吧。」它純純的笑著,不再說話。 葉從春天擺到夏天,執著熱烈。 我感到詫異:「為什麼?一季的時間你已長大,應該明白了……」 「可能吧,」它望著天際,輕輕嘆出一口氣,「一季的時間使我懂得葉永遠無法像鳥一樣飛翔,可我依然無法阻止自己去飛。有時,明知是不可能的,但無法自己,不是嗎?」 「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又怎麼會無法停止呢?」我糊塗了。 「可能,是因為在我心底,還想著飛翔……」它朝我笑笑,笑容里含著一抹淡淡的悲哀…… 秋天到了。 我望著搖搖欲墜,即將凋殘的葉子,說:「你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你還追逐著那不可能實現的夢想嗎?」 「是的。」葉抬起頭,眼裡煥發著不可抑制的光彩,「你知道嗎?人,現在我很快樂。」 「快樂?」 「嗯,這段時間,我明白了許多。我在這樹梢頭看著許多人來來去去,忙忙碌碌,卻一直無法得到滿足,你知道為什麼嗎?」 「是他們沒有得到想要的?」 「不,是因為他們在追求『結果』的同時,忽視了『過程』。要知道,『結果』的歡樂是由『過程』帶來的。沒有『結果』的『過程』固然可惜,但沒有『過程』的『結果』卻更為可悲……你明白嗎?」 我輕輕搖了搖頭:「你……究竟想和我說什麼呢?」 它再次展開了笑顏:「我正品味著過程啊!」 冬天,到了。 我邁著沉重的步子來到窗前。忽然,一個景象使我呆住了——干癟的葉,在飛! 時間如同停流了一般,它用身子散發出年輕時的光彩。它離開了樹的懷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陽中,在天空這個舞台上,飛旋著、飄舞著。雖然是如此簡單的動作,卻舞出了風姿,舞出了韻味,舞得比鳥更輕盈、更動人……它更像一位吉普賽少女,雖然衣著陳舊,裙襖破損,卻舞得意志飛揚、旁若無人,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那是平靜的熱烈,超脫的歡呼!空際間劃過一圈一圈的元戶,那是生 墓旒! ? 突然,像是風中的精靈在開玩笑,一陣疾風颳起,葉失去了平衡,像一隻折翼的黃蝴蝶,在空中翻騰著,在墜地前作著最後的努力。最終,「蝴蝶」飄落到了地上,夕陽將它染成了金色,如同天邊即將逝去的火燒雲…… 淚,從我的眼眶裡緩緩淌了下來:「你的夢成真了,但為此付出了一生的等待,耗盡了全部的精力,你……不後悔嗎?」 它沒有回答,依舊是靜靜的微笑著,漸漸的,合上了眼睛…… 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在白色的天國里,天使奏著聖歌,葉子安詳的飛舞著,留下一道道閃亮的痕跡…… 有一個聲音在說:夢的存在,是為了追求! 石榴 郭沫若 五月過了,太陽增加了它的威力,樹木都把各自的傘蓋伸張了起來。不想再爭妍斗艷的時候,有少數的樹木卻在這時開起了花來。石榴樹便是這少數樹木中的最可愛的一種。 石榴有梅樹的枝幹,有楊柳的葉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這風度實兼備了梅柳之長,而捨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愛的是它的花,那對於炎陽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紅的花,單瓣的已夠陸離,雙瓣的更為華麗,那不是夏季的心臟嗎? 單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經就是一種奇跡了。你看,它逐漸翻紅,逐漸從頂端整烈為四瓣,任你用怎樣犀利的剪刀也都剪不出那樣的勻稱,可是誰用紅瑪瑙琢成了那樣多的花瓶兒,而且還精巧地插上了花? 單瓣的花雖沒有雙瓣的豪華,但它卻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藝,紅瑪瑙的花瓶兒由希臘式的安普刺變為中國式的金盅,殷、周時代古味盎然的一種青銅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種銹彩,它都是具備著的。 你以為它真是盛酒的金盅嗎?它會笑你呢。秋天來了,它對於自己的戲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來,露出一口皓齒,那樣透明光嫩的皓齒你在別的地方還看見過嗎? 我本來就喜歡夏天。夏天是整個宇宙向上的一個階段,在這時使人的身心解脫盡重重得的束縛。因而我更喜歡這夏天的心臟。 有朋友從昆明回來,說昆明石榴特別大,子粒特別豐腴,有酸甜兩種,酸者味更美。禁不住唾津的潛溢了。 白楊禮贊 白楊樹實在不是平凡的,我贊美白楊樹! 當汽車在望不到邊際的高原上賓士,撲入你的視野的,是黃綠錯綜的一條大毯子;黃的,那是土,未開墾的處女土,幾百萬年前由偉大的自然力所堆積成功的黃土高原的外殼;綠的呢,是人類勞力戰勝自然的成果,是麥田,和風吹送,翻起了一輪一輪的綠波——這時你會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兩個字「麥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確是經過錘煉的語言的精華。黃與綠主宰著,無邊無垠,坦盪如砥,這時如果不是宛若並肩的遠山的連峰提醒了你(這些山峰憑你的肉眼來判斷,就知道是在你腳底下的),你會忘記了汽車是在高原上行駛,這時你湧起來的感想也許是「雄壯」,也許是「偉大」,諸如此類的形容詞,然而同時你的眼睛也許覺得有點倦怠,你對當前的「雄壯」或「偉大」閉了眼,,而另一種味兒在你心頭潛滋暗長了—— 「單調」!可不是,單調,有一點兒罷? 然而剎那間,要是你猛抬眼看見了前面遠遠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聳立,象哨兵似的樹木的話,那你的懨懨欲睡的情緒又將如何?我那時是驚奇地叫了一聲的! 那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實在不是平凡的一種樹!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干,筆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為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著倔強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二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著西北風。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虯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麼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卻是偉岸,正直,朴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么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覺得樹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徵了北方的農民;難道你竟一點也不聯想到,在敵後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象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徵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盪用血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和意志。 白楊不是平凡的樹。它在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農民相似;它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民相似。我贊美白楊樹,就因為它不但象徵了北方的農民,尤其象徵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朴質,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 讓那些看不起民眾,賤視民眾,頑固的倒退的人們去贊美那貴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頎的),去鄙視這極常見,極易生長的白楊罷,但是我要高聲贊美白楊樹!
『玖』 托物言志的特點和作用
托物言志的特點: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托物言志的作用:通過描繪客觀上事物的某一個方面的特徵來表達作者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托物言志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所謂托物言志,也稱寄意於物,是指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托物言志在詩詞、文章中的使用
優秀的古典詩詞作者在創作托物言志這一類作品時,總是能夠通過細致的觀察和悉心的體驗,進而准確地尋覓出能表達自己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主旨的客觀對象,即找准言「志」之「物」。
托物言志在詩詞、文章中的使用,常常源於作者對某一特定事物內在意義的直覺頓悟,之後再將這種直覺的頓悟進行提煉並完善,最終形成單一而明顯的主旨。因此作者必須置身於現實生活之中,在對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徵或特性進行觀察、體驗、比較的基礎上,進而准確地揭示出所詠之物的品性或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