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高溫的方法有哪些

高溫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4 09:41:53

❶ 測量高溫的方法

測量高溫的方法有很多。
我們平時常用的玻璃溫度計多為水銀溫度計,里邊裝的是汞。汞的沸點為356.95℃,這對於測 量一般氣溫是足夠用的。但是,工業上有時要測量上千度的溫度,這樣一來,水銀溫度計就 不能用了。人們於是找到了金屬鎵來幫忙。
測量高溫可以利用鎵,鎵的沸點很高,為2070℃,但熔點很低,只有29.78℃。也就是說,把鎵入在手上,人的體 溫就能使之熔化。這一性質決定,用鎵來測量29.78℃到2070℃內的溫度最為適宜。人們把 鎵充入耐高溫的石英細管中,做成高溫溫度主,廣泛用於工業領域。
測量高溫可以用熱電偶溫度計,它用於超高溫的測量,它的的工作原理是:
兩種不同的導體接觸構成迴路時,迴路中將產生電勢,這種電勢的大小直接與兩個接點之間的溫度差有關,這種現象稱為熱電效應。利用熱電效應製成的感溫元件就是熱電偶,利用熱電偶作為感溫元件組成的溫度計就是熱電偶溫度計。
在古典電子理論中,熱電勢由溫差電勢和接觸電勢兩部分構成。
溫差電勢是由均質導體的兩端溫度差引起的。接觸電勢是當兩種不同的導體A與B接觸時,因兩者的自由電子密度不同,在接觸點產生電子擴散,而形成的電勢。接觸電勢不但是溫度t的函數,其對熱電勢的貢獻也遠比溫差電勢大。
測出熱電偶因為溫度變化產生的熱電勢,根據熱電勢和溫度變化之間的函數關系就能知道引起熱電勢的溫度值。
我所知的目前測量的溫度可以精確到0.1度,再精確些在技術上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過分精確的實際意義並不大。
測量高溫可以用到熱電偶,耐熱溫度要大於熱電阻,但價格是熱電阻的三四倍。一般的磚廠都用熱電阻,最高耐熱溫度也能達到1300度。不管是哪一種,他們輸出的都是電流信號,通過變送器將這些電流換算成4-20mA的電流,然後再輸送到數顯儀,變成你要的數據。

❷ 夏天高溫來時,常用什麼辦法來抗擊高溫

夏日抗擊高溫的方法如下
1、衣著要合適:
外出時要避免穿化纖品類服裝,盡量穿棉、麻、絲類的衣物。
2、出行躲避烈日:
出門時戴遮陽帽、太陽鏡或打遮陽傘,塗抹防曬霜,避免在上午10時至下午16時陽光猛烈時在戶外行走,更不要在戶外做劇烈運動。
3、及時補充水分:
准備充足的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4、常備防暑降溫葯:
身邊常備防暑降溫葯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以防不時之需。
5、保持充足睡眠: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大,使人易感疲憊。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使您的大腦和身體得以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好方法。

望採納,謝謝!

❸ 高溫防護措施有哪些

高溫防護措施有哪些

高溫防護措施有哪些,進入六月份後,就要注意高溫天氣了,防暑降溫很重要,在夏天人體必須通過汗液保持恆定的體溫,在戶外工作要帶好防護設備,以下詳細介紹高溫防護措施有哪些

高溫防護措施有哪些1

高溫職業病防護措施:

一、技術措施

1、合理設計工藝流程

合理設計工藝流程,改進生產設備和操作方法時高溫工作條件的根本措施。熱源的配置應滿足以下要求:盡量配置在現場外的熱壓為主的自然通風時,盡量配置在天窗下的通風為主的自然通風時

盡量配置在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側的熱源採取絕熱措施,使工作場所容易採取冷卻措施,熱源之間設置隔壁,使熱空氣沿隔壁上升,通過天窗排出,不要擴散到整個現場的熱成品和半成品必須立即離開現場或堆積在下風側。

2、隔熱

隔熱是防止熱輻射的重要措施,特別是水的隔熱效果最好,水的比熱大,能最大限度地吸收輻射熱。

3、通風冷卻

自然通風,通過門窗和間隙進行自然通風,但高溫現場僅靠這種方式是不夠的。機械通風採用局部或全面的機械通風或強制送入冷空氣來降低工作環境溫度。在高溫工廠建造隔離操作室,向室內送冷空氣或安裝空調。

二、保健措施

1、飲料補充營養

高溫作業人員應補充出汗量相等的水分和鹽分,飲料含鹽量為0.15%-0.2%為宜,飲水方式以少量多次為宜,適當增加高熱量飲食和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

2、個人防護

高溫作業工人的工作服,應採用耐熱、導熱系數小、透氣性能好的'織物製作,根據不同的工種需要,還應配置工作帽、防護眼鏡、口罩、手套、鞋蓋、護等個人防護用品。

3、加強醫療防控

對高溫作業工作人員應開展就業前和入暑前的體格檢查,凡有心血管系統器質性疾病、血管舒縮調節功能不全、持久性高血壓、潰瘍病、活動性肺結核、肺氣腫、肝、腎病,明顯內分泌疾病(如甲亢)、中樞神經系統器質性疾病、過敏性皮膚疤痕病人、重病後康復期和體弱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三、組織措施

1、加強領導,改善管理,嚴格遵守國家高溫作業衛生標准,按照高溫作業等級的方法和標准,對本部門高溫作業進行等級和評價,一般每年夏天進行一次。

2.宣傳防暑和防暑知識。

3.合理安排工作時,避免最高氣溫。交替作業,縮短作業時間。設立休息室,保證高溫作業人員有從分開的睡眠和休息。

高溫防護措施有哪些2

高溫天氣 給孩子吹空調的9個原則

1、注意使用時間

劇烈運動後,切勿不要讓孩子立即進入空調房,以免使張開的毛孔驟然收縮,從而受涼致病。如果孩子外出回來出汗較多時,要先等汗液退去時再開空調,開啟空調前,最好讓孩子將身上的汗擦乾,並換上乾爽的衣褲,避免受寒。

2、溫度適宜,溫差不宜過大

即使天氣悶熱,室內空調的溫度不要調得太低,以26~28度比較為宜;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在氣溫較高時,可將溫差調到6~7度左右;氣溫不太高時,可將溫差調至3~5度,空調的風速不宜過強。另外,夜間氣溫低,應及時調整空調溫度。

3、注意空調風向

孩子在空調間時,父母要注意一下空調的吹風口,切忌把空調的出風口對著孩子。由於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直接久吹,風力過大,全身毛細血管收縮,體溫過度降低,易引起疾病。

4、定時通風換氣

空調房要注意經常開窗換氣,以確保室內外空氣的流通。一般開機1~3小時,就需要打開窗戶將室內空氣排出,時間大概為20-30分鍾。媽媽們也可以開空調的房間可以開一道小窗,有利於空氣交換。

5、需要時刻保濕

在空調房間里呆久了,常會口乾舌燥,是因為身體中的水分被冷氣蒸發,孩子的皮膚水分調節能力遠不如成年人,所以就更難適應。因此,父母最好常給孩子吃水果蔬菜,多喝開水,以補充身體的水分。

6、空調要做到定期清潔

大約每隔半個月,就要把空調上的空氣過濾網拆下來用大量的水沖洗,室內空氣質量才能有所保障。家長們也可以從超市購買空調清潔劑,自己動手清潔空調,這樣既省錢又方便。

7、最好多穿一件

空調開放的房間,時間一長孩子會感覺稍微有點冷。這時有經驗的媽媽們會選擇給孩子穿著純棉材質的短袖和七分的中褲,或者給孩子加一件衣服並且讓孩子穿上襪子,避免小孩著涼和肚子痛。

8、不要頻繁進出空調房

由於各房間存在溫差,孩子如果呆在空調房裡,最好不要頻繁讓孩子進出,否則孩子容易因溫度變化適應不良而患上感冒。

9、氣溫不高時,多帶孩子到戶外去

再炎熱的夏季也不要讓孩子整天都待在空調房間里,每天清晨和黃昏室外氣溫較低時,最好帶寶貝到戶外活動,可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進行日光浴,加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高溫防護措施有哪些3

高溫天氣怎麼做好健康防護

1、戶外活動避開最高溫時段

根據高溫天氣調整作息時間,避開一天中氣溫的最高時間段進行戶外活動。外出時採取必要的防曬措施,盡量戴太陽鏡、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穿著透氣、散熱的棉、麻等面料衣服。

2、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但需注意,午睡時間不宜過長。午睡時間過長,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腦內血流量相對減少減慢代謝過程,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而更加睏倦。

3、適當補充淡鹽(糖)水

多喝水,但口渴後不宜狂飲,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體內鹽分丟失過多,不及時補充鹽分易使體內電解質比例失調,導致代謝紊亂。可適當補充一些溫開水、綠豆湯或含電解質的飲料。

4、飲食清淡

少食高油脂食物,飲食盡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會給身體帶來額外的負擔。但要注意,高溫環境下人體更需要攝取足夠熱量,應保證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此外,可多吃水果蔬菜。不宜過度吃冷飲。

5、忌受熱後「快速冷卻」

有的人脫離高溫環境後喜歡開足空調、電扇或立即去洗冷水澡,但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體內熱量反而難以散發,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調時,建議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即使天氣再熱,空調室內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高溫天氣中暑如何處置?

在室外通風良好的地方可以不佩戴口罩,但進入室內尤其人員密集地方時還是應該佩戴口罩,進行自我防護。

一旦周圍有人中暑,應當立將病人移到陰涼處,並保持通風;摘下口罩,解開衣扣,用多種方法幫助身體散熱;適當服用藿香正氣等解暑葯物,並嘗試按壓人中穴位等方法幫助恢復意識,如果症狀沒有減輕,應立即撥打救助電話。

❹ 防暑降溫的好方法有哪些呢

1、及時飲水

准備充足的水,及時飲用,每次喝水控制在150-200ml,要喝溫開水,不要喝冰水。

根據氣溫的高低,一般人員每天喝1.5至2升水,高溫作業人員每天喝3-5升水,兼食瓜果和新鮮蔬菜。適當攝入鹽分,補充因大量出汗導致的電解質流失。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

另外,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茶水是極好的消暑飲品。注意要避免飲用含咖啡因、酒精和大量糖分的飲料水。

2、及時散熱

多洗澡或多用濕毛巾擦拭皮膚,當過於炎熱的時候應該沖淋頭部及頸部,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需要注意的是,渾身大汗時,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應先擦乾汗水,稍事休息後再用溫水洗澡。

3、合理飲食

夏天多食含水量高的蔬果,如生菜、黃瓜、西紅柿等;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乳製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之需。

此外,在高溫環境中工作的人群,應適當補充含有鉀、鎂等元素的飲品。

要提高防範中風的意識。少食多餐,切忌過飽過膩,以防胃腸道消化食物時與大腦爭血流,增加腦缺血性中風的發生概率。凡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者,應堅持服葯。

4、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都得到放鬆,既利於工作和學習,也可預防中暑。

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5、配備葯品

在戶外活動或進行高溫作業的人群,隨身攜帶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氣水或藿香正氣丸等防暑葯品,或放置在就近工作場所,隨時使用,以防發生中暑。

6、夏日外出盡量避開高溫時段,白天盡量避免或減少戶外活動,尤其是10時~16時不要在烈日下外出運動和勞動。

如果在這個時段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最好塗抹防曬霜,以防曬傷。

室外勞動時應戴上草帽,穿淺色衣服,並且應備有飲用水和防暑葯品。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淺色、透氣性好的衣服,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

防暑誤區:

一、過度依賴空調

吹空調畢竟不是自然狀態,它能使空氣頻率流動和振動,結果就像雜訊一樣,會損害人的神經功能。另外,室內空氣循環使用,反復過濾後,空氣中負離子顯著減少而陽離子過多,影響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

二、電風扇直吹人體

有人貪圖涼快,經常在電風扇前直吹人體,這樣會使人出現打噴嚏、流鼻涕、乏力、頭痛、頭暈、失眠、肩痛、食慾不振等一系列症狀,這叫「風扇病」。

三、涼水沖腳圖涼快

有人喜歡用涼水沖腳降溫,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的腳部是血管分支的末梢部位,腳底皮膚溫度是全身最低的,極易受涼;再者,腳的脂肪層較薄,保溫性較差,若經常用涼水沖腳,使腳進一步受涼,通過血管傳導會引起周身一系列的病理,最終導致各種疾病。

四、大汗淋漓時洗冷水澡

夏天氣溫高,鍛煉時身體產熱增多,通過汗液及皮膚血管擴張是身體散熱的重要途徑。勞動或鍛煉剛結束時,人體仍處於代謝旺盛、產熱增多、皮膚血管擴張的狀態。

此時,如立即洗冷水澡,皮膚受到冷刺激,會通過神經反射引起皮膚血管收縮,結果使體熱散發受阻,反而會出現體溫升高的現象。

❺ 高溫天氣的應對方法

一、要注意在戶外工作時,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切忌在太陽下長時間裸曬皮膚,最好帶冰涼的飲料;
二、要注意不要在陽光下疾走,也不要到人聚集的地方。從外面回到室內後,切勿立即開空調吹;
三、要盡量避開在上午10時至下午4時這一時段出行,應在口渴之前就補充水分;
四、要注意高溫天飲食衛生,防止胃腸感冒;
五、要注意保持充足睡眠,有規律地生活和工作,增強免疫力;
六、要注意對特殊人群的關照,特別是老人和小孩,高溫天容易誘發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和小兒不良症狀;
七、要注意預防日光照曬後,日光性皮炎的發病。如果皮膚出現紅腫等症狀,應用涼水沖洗,嚴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八、要注意出現頭暈、惡心、口乾、迷糊、胸悶氣短等症狀時,應懷疑是中暑早期症狀,應立即休息,喝一些涼水降溫,病情嚴重應立即到醫院治療。 盛夏人們的吃喝問題是很重要的,這是因為當人在炎熱的環境中勞動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以及循環、消化、神經、內分泌和泌尿系統發生顯著變化,會導致營養消耗增加,從出汗中流失了不少水和營養素。而夏天人們食慾減退,也會限制了營養的吸收。專家建議:要注意補充一些營養素。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魚、肉、蛋、奶和豆類為好。
要補充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如西紅柿、西瓜、楊梅、甜瓜、桃、李等,含維生素C尤為豐富;在谷類、豆類、動物肝臟、瘦肉、蛋類中維生素B含量較多。
要補充水和無機鹽:可食用含鉀高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類或豆製品、海帶、蛋類等。多吃清熱利濕的食物:有西瓜、苦瓜、桃、烏梅、草莓、西紅柿、黃瓜、綠豆等。
另外,在夏天喝粥也是大有好處的。赤豆粥有補腎消水腫的功能,腎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多食用。蠶豆粥對於慢性水腫和腎炎有好處。荷葉粥能解暑熱、清胃潤腸,止渴解毒。蓮子粥能健脾益氣,對腹瀉、失眠、遺精、白帶多等有好處。百合粥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合肺陰不足的老年人食用。冬瓜粥利水消腫,止渴生津,並有降血壓的作用。銀耳粥生津潤肺,滋陰養肺,可治療高血壓和慢性支氣管炎。黃芪粥可治脾虛所致的水腫。 夏季預防中暑應做到:
1.多喝水。夏季缺水,會使體溫太高,容易中暑。但是喝水不能是碳酸飲料。
2.穿柔軟寬松的衣服。夏天穿寬鬆柔軟的衣服有助於排汗,散熱。
3.防曬。最好待在舒適的環境里,防止溫度太高。
4.身體降溫。可以用冰毛巾擦身體,進行物理降溫。
夏天人們特別容易口渴,需要隨時喝水,應該如何喝水才是科學的呢?
①飲水莫待口渴時,口渴時表明人體水分已失去平衡,細胞開始脫水,此時喝水為時已晚;
②大渴忌過飲,這樣喝水會使胃難以適應,造成不良後果。前人主張:「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這是防止渴不擇飲的科學方法;
③用餐前和用餐時不宜喝水,因為進餐前和進餐時喝水,會沖淡消化液,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長期如此對身體不利;
④早晨起床時先喝一些水,可以補充一夜所消耗的水分,降低血液濃度,促進血液循環,維持體液的正常水平。 一防暑邪:「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所化,獨發於夏季。這時暑熱之邪,可以耗散陽氣津液,造成汗出過多,體液減少而傷津,唇乾口燥,尿黃心煩等現象,這時就要及時救治了,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
防範措施——要保護好心神,具體有兩個方面:一是要有事可做,可使精神不空虛;二是要有較好的精神修養,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只要做好這兩點,精神自然會飽滿,這就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二要防濕邪:「濕」也為長夏之主氣,尤其在南方,天氣炎熱又多雨。因為濕邪重濁向下,特別容易傷害脾胃功能,而導致夏天人們消化不良的現象;濕氣也特別容易侵犯肌膚筋骨,所以,在夏天多發生皮膚病變和關節炎等。三伏時,由於高溫、低壓、高濕度的作用,人體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後不易被蒸發掉,因而會使人煩躁、疲倦、食慾不振,易發胃腸炎、痢疾等。長夏的濕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導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
防範措施——中醫認為,在長夏季節的飲食原則宜清淡,少油膩,要以溫食為主。在我國南方,不少人有食辣椒的習慣,吃辣椒可以促進排汗、幫助消化、增加食慾,有一定好處。食暖的辦法很簡單,就是喝粥。養生家認為,在早、晚餐時喝點粥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身體。
三要防「貪涼」:防暑、防濕是夏天每個人都要做的事,而夏天取涼更是人們在炎熱的夏天獲取舒適生活的方法之一。但如果過度貪涼則容易感冒;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病;重者會患皮膚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和小孩出現各種症狀更加明顯。
防範措施——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室內外的溫差不宜過大,以不超過5℃為好。室內溫度不低於25℃。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要經常通風。入睡後,最好關上空調。當在室內感覺涼意時,一定要站起來活動四肢和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患有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的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和關節痛患者,不要長期呆在冷氣環境里。 如何避免空調病?——預防空調病要經常開窗換氣,最好在開機1-3小時後關機,要多利用自然風降低室內溫度,最好使用負離子發生器;室溫最好定在25-27攝氏度左右,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攝氏度,否則出汗後入室,會加重體溫調節中樞負擔,引起神經調節紊亂;有空調的房間應注意保持清潔衛生,最好每半個月清洗一次空調過濾網;辦公桌不要安排在冷風直吹處,若長時間坐著辦公,應適當增添衣服,在膝部覆毛巾加以保護;下班回家後,先洗個溫水澡,自行按摩一番,再適當加以鍛煉,增強自身抵抗力。
小心汽車的空調病——空調車司機同樣要注意預防空調病。使用汽車空調時,也不要把溫度打得過低,車內外溫差最好在10攝氏度以內;不要在空調車內抽煙,不然就應把空調通風控制開關調到「排出」;不要在開著空調的停駛車里睡覺,車內通風較差,發動機排出的一氧化碳滲漏到車內會使人中毒;停在烈日中的車最好不要馬上使用空調,應打開車窗讓熱氣排出,等車內溫度下降後再關閉車窗開啟空調。調整好情緒為夏季養生之關鍵。 高溫中暑常發人群為:高溫作業工人、夏天露天作業工人、夏季旅遊者、家庭中的老年人、長期卧床不起的人、產婦和嬰兒。若有人員中暑,其救護辦法為:
1.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乾燥的地方,如走廊、樹陰下。
2.讓病人仰卧,解開衣扣,脫去或松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乾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以盡快散熱。
3.盡快冷卻體溫,降至38度以下。具體做法有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浸浴15至30分鍾。
4.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等解暑。
5.還可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另外,對於重症中暑病人,要立即撥打120電話,請以求助醫務人員緊急救治。

❻ 多地異常高溫天氣,有哪些即時自然的方法可以戰勝八月的夏季高溫

即時自然的降溫方法包括多喝水、多沖涼以及吃一些水果等。為了應對高溫,必要的防暑措施是不能少的。其實除了上述提到的幾點以外,生活里還有許多其他的小妙招也能夠起到奇效。同時為了保護個人的身體健康,在夏日出門可以帶上遮陽傘以及防暑葯物,以備不時之需。

八月的酷暑是我認為一年中最難熬的階段,雖然空調、風扇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降溫效果,但是即便不藉助這些工具,在夏天也有辦法戰勝高溫。每個人根據個人的喜好和習慣不同,都可以挑選適合自己的降溫方式。

一、補充水分

人體每天都需要補足一定量的水,加上夏天出汗多,所以這方面更需要注意。如果沒有定時喝水的習慣,可以給自己設定幾個固定的時間點,到了就提醒喝水。喝水的時候建議控制一下節奏,盡量避免一口悶。分少量多次地喝水,能夠降低腎臟的負擔。

你還知道哪些夏日防暑小知識呢?在評論區分享一下吧!

❼ 獲得高溫有哪些手段

加熱獲得高溫,
烤曬獲得高溫,
加壓燃燒獲得高溫

❽ 在炎熱的夏季,有哪些抗高溫的方法

灑水、晚上開窗通風,白天關窗、開空調、安裝散熱玻璃等等

❾ 夏季防暑降溫的方法有哪些

隨著夏季的深入,防暑降溫成了人們的日常大事,防暑降溫如下一些小方法:
最佳調味品:
食醋——中醫稱醋,味酸微苦,性溫,有散淤、止血、解毒、殺蟲等功效。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幫助消化和吸收,增加食慾。同時,吃點醋有助於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但感冒發燒時就不宜喝醋,因為醋有收斂作用。
最佳的葯物:
仁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葯。主要用於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葯能促進腸道管蠕動,緩解腸痙攣。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服用為宜。
藿香正氣水——主要成分是藿香、蒼術、陳皮、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等。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適用於因天氣變化、室內空調過低等原因引起的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所致的頭痛昏重、脘腹脹痛等症。也就是說,藿香正氣水可用於治療夏季感冒、腸胃型感冒、急性胃腸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十滴水——主要成分是樟腦、大黃、乾薑、桂皮、辣椒、小茴香、薄荷油或桉葉油。用於治療中暑所致的頭暈惡心,腹痛及胃腸不適等症狀,是夏季旅遊常備的良葯。
清涼油——主要成分是薄荷腦、薄荷油、樟腦油、樟腦、桉油、丁香油、桂皮油等。具有清涼散熱、醒腦提神、止癢止痛的功效。用於傷暑引起的頭痛,暈車,蚊蟲叮咬等,亦是夏季旅遊常備良葯。

閱讀全文

與高溫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89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4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2
用電腦鍵盤關機操作方法 瀏覽:741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3
噴霧香水使用方法 瀏覽:682
戒除美沙酮的最佳方法 瀏覽:12
大池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507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3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5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8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7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61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5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7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31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5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9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