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窯洞怎麼建!急!
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面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 。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進3開,從外面看4孔要各開門戶, 走到裡面可以發現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窯洞一般窯壁用石灰塗抹,顯得白晃晃的,乾爽亮堂。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灶台,在炕的一頭都連著灶台,由於灶火的煙道通過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炕周圍的三面牆上一般貼著一些繪有圖案的紙或拼貼的畫,陝北人將其稱為炕圍子。炕圍子是一種實用性的裝飾, 它們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與粗糙的牆壁直接接觸摩擦, 還可以保持清潔。為了美化居室, 不少人家在炕圍子上作畫。這就是在陝北具有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炕圍畫。陝北窯洞的窗戶比較講究,窗戶分天窗、斜窗、炕窗、門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紙裝飾。它們根據窗戶的格局, 把窗花布置得美觀而又得體。窗花貼在窗外,從外看顏色鮮艷,內觀則明快舒坦,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光、色、調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陽光可以自由地透進來。
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氣候乾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由於自然環境、地貌特徵和地方風土的影響,窯洞形成各式各樣的形式。但從建築的布局結構形式上劃分可歸納為靠崖式、下沉式和獨立式三種形式。
陝北延安窯洞,其中夾雜著窯洞式平頂房。窯洞是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的有機結合,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靠崖式窯洞(崖窯)
靠崖式窯洞有靠山式和沿溝式,窯洞常呈現曲線或折線型排列,有和諧美觀的建築藝術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有時布置幾層台梯式窯洞,類似樓房。
下沉式窯洞(地窯)
下沉式窯洞就是地下窯洞,主要分布在黃土塬區-沒有山坡、溝壁可利用的地區。這種窯洞的作法是:先就地挖下一個方形地坑,然後再向四壁窯洞,形成一個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樹梢,不見房屋。
獨立式窯洞(箍窯)
獨立式窯洞是一種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窯洞,也有磚拱石拱窯洞。這種窯洞無需靠山依崖, 能自身獨立,又不失窯洞的優點。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
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既節省土地,又經濟省工,確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
遠在4000多年前,生活在陝西省北部黃土高原上的人們就有挖穴而居的習俗。因為高原上的黃土粘、硬,不易塌陷。窯洞都是依山而建,在天然土壁上水平向里鑿土挖洞,施工簡便、便於自建、造價低廉,而且住在裡面冬暖夏涼。直到今天,窯洞式房屋還廣泛分布在黃土高原,居住人口達4000多萬。
窯洞一般高3米多,寬3米左右,最深的可達20米。洞口都朝陽,這樣便於陽光照射。最簡便的窯洞就是直接挖土形成的窯洞土窯洞;將土窯洞用石頭加固,就成石窯洞了,當然,如果用磚加固就是磚窯洞了。磚窯洞外表更美觀一些。
2. 農村圓窯後靠如何加固合算牢固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8
3. 請教 土窯洞 鋼筋混泥土如何加固
每個房間四角應該設計柱子,靠近牆體的柱邊設梁,然後拱形頂部做成鋼筋混凝土板,牆角四周加梁,最好房間中部加條梁起加固作用,但影響利用空間,不知對您有啟發作用否?
4. 我家窯洞,想用鋼結構加固防震,請懂鋼結構的師傅幫忙,給我提供一個方案,非常感謝了.
你的加固方案就可以滿足你的加固要求了,不過你要注意的是,你選用鋼板可以選用0.3mm至1mm壓型鋼承板,外表鍍鋅的那種,也可起到防腐的作用;壓型鋼板滿鋪於屋頂採用加設倒三角弧形桁架的方法支撐壓型板,桁架選用直徑為30至80mm圓管焊接而成。倒三角弧形桁架固定在牆面上或再加設立柱。
但加固的構件,在施工是一定也要注意加固結構要與原結構形成整體,才能起到完全抗震的效果。
5. 窯洞怎樣建的
窯洞是利用黃土高原圖土層深厚、滲水性差、直立性強的特點,依山靠崖,鑿土挖洞、供人居住。
靠崖式崖洞一般是在黃土山坡的邊緣,沿直立土崖橫向挖掘的土洞,內部為拱形,底部多為長方形。靠崖式窯洞往往會將多口崖洞排列在一起,並列各窯可由窯間隧洞相通,也可窯上加窯,上下窯之間內部可掘出階道相連。
下沉式崖洞其做法是在平地掘出正方形或矩形地坑,形成一個向下沉的院落,再在地坑各壁橫向掘窯,四面都可以開鑿窯洞,這種形式的窯洞多用在缺少天熱的土崖地方。
(5)最簡便窯洞加固方法擴展閱讀:
建築特點
窯洞建築最大的特點就是冬暖夏涼,傳統的窯洞空間從外觀上看是圓拱形,雖然很普通,但是在單調的黃土為背景的情況下,圓弧形更顯得輕巧而活潑。
這種源自自然的形式,不僅體現了傳統思想里天圓地方的理念,同時更重要的是門洞處高高的圓拱加上高窗,在冬天的時候可以使陽光進一步深入到窯洞的內側,從而可以充分地利用太陽輻射,而內部空間也因為是拱形的,加大了內部的豎向空間,使人們感覺開敞舒適。
6. 國家對貧困山區的土窯洞是如何進行改造的
談道西北地區的住所,我們大家應該都知道當地根據環境建設了很多窯洞,過去物質缺乏的年代,人們就居住在這樣的一個個窯洞中。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窯洞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人們也都更願意住進樓中去,那麼對於這些土窯洞應該怎麼進行處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國家是怎麼樣改造土窯洞的。
國家對於窯洞改造可以說是下了苦功夫,要讓當地的居民提高住房的質量。而且由於窯洞蘊含著我們當年革命先烈的不怕艱苦、勇於奮斗的精神,在經過改造以後更是吸引了大批前來遊玩,觀賞的遊客的居住,更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7. 陝西窯洞
黃土高原上,土質為粘性土,我們叫濕陷性黃土。好的土質,在山坡上掏個洞是塌不了的(也有的土質不好不能保證長期性)。就好比一塊豆腐,你可以在下邊掏個洞是塌不了的。窯洞的上面做成拱形增強結構性能,可以增大窯洞的寬度。洞口外面做上門窗就是房間了。這是原始的窯洞。解放後人們經濟水平提高了,在挖的窯洞裡面沿著土牆壁砌築上石塊(和拱橋一個道理)完了裡面牆壁抹灰見白,這就是現代的窯洞。這個在八十年代末還流行。因為窯洞冬暖夏涼(和化學上的比熱有關)深受人們歡迎。從九十年代到現在蓋新房已經基本沒有窯洞了。因為靠山交通不便啊。再一個看上去落後啊。不光陝西,山西好多有山的地方窯洞也挺多的。都能屬於黃土高原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