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帶貧增收種植方法

帶貧增收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4 03:42:36

『壹』 種植葡萄想要增產增收,都有哪些種植技巧

葡萄因其顏色鮮艷、味道香甜、口感好,而受到廣大群眾歡迎,尤以其豐產、穩產、耐貯存、便於運輸、經濟效益高而引起種植者的追捧,成為種植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同時它也是當前農村快速發家致富的有效手段之一。

種植方法再有效,也抵不過凍蟲災害。葡萄最怕的是凍害,當葡萄根系所處的低溫降到零下6攝氏度時,其根系就會發生凍害,而地面溫度達到零下8攝氏度時,就會全部凍壞。

要想防治,應在冬季葡萄埋防寒土前灌注凍水。天氣特別寒冷的地方,可在防寒土上面堆些防寒物如馬糞、柴草等,以保護葡萄不受凍。除了防止凍害還要注意鳥害,鳥類往往在其即將成熟之際啄食葡萄。果農可用報紙製作紙套防止鳥害,還可使葡萄減少日灼、病菌侵染。

『貳』 水稻怎樣高產栽培技術

水稻高產種植方法可參考以下方式:進行播種前,先將種子在太陽下面曬過,並進行消毒,將種子浸泡60小時以上後直接進行催芽,當80%以上的種子都發芽後將其播種;播種完成後要在種子上面添加一些覆蓋物,以保證秧田的濕度和溫度,同時也可以施加一些肥料幫助其生長,在煉苗期間要注意加強管理,防止出現死苗現象。
水稻種植如何才能高產?惠農網有為農民朋友總結過很多的水稻高產栽培技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從中學習到一套適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惠農網小編又將為大家新增一套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大家一起來看看有什麼不同。

一、水稻育苗技術

1.選種

要選用優質、高產、抗病力強、分櫱力強的品種。目前適宜的品種有龍粳31、龍粳46等品種。

2.扣棚作床

棚室選擇應以大棚育苗為好, 3月15日左右開始扣棚增加地溫, 棚室選擇應以大棚育苗為好, 當棚內*壤化凍10cm左右開始作苗床, 將苗床地整平, 摟出殘根雜物, 中間步道用磚鋪上。

3.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1-3天, 然後風選或1.13比重鹽水選種, 去除秕谷, 選後的干種子可用15%護苗種衣劑進行包衣, 可有效的防治青枯病、立枯病、惡苗病、綿腐病, 每50斤種子用1斤種衣劑兌0.5-0.8斤水, 在塑料布上均勻混拌, 拌後陰干成膜, 3天後再進行浸種, 浸種時水過種子5cm左右即可, 不能攪拌。用包衣劑包衣, 其它的調酸消毒葯劑不需再用。當水溫15℃左右, 一般浸種5-7天既可催芽。

催芽可用恆溫催芽器, 溫度恆溫28-32℃, 一般24-30小時一批, 催芽時可用網袋裝籽, 上、下可調換一、兩次既可。待芽長1-2mm時, 降溫到15-20℃, 涼芽6小時左右即可播種。

4.播種

播前床*要用微噴澆足底水, 不積水, 播期的確定應根據插秧的時間和速度應分期分批播種。一般床面溫度12℃以上, 既可播種, 我縣大約在4月10-15日之間, 用播種器調好播量, 勻速播種, 每盤播芽籽150-200克, 用覆*器覆*0.7cm左右, 最厚不超1cm, 然後封閉滅草。

二、苗床的秧田管理

1.溫度管理

(1) 播種到出苗:以封閉保溫保濕為主, 溫度控制在30-32℃, 超過35℃時要開口通風。當出苗50-70%時應及時撤出地膜。

(2) 出苗至一葉一心期:棚內溫度在25-28℃, 最高不超過30℃, 注意通風煉苗,

(3) 1.5葉期-2.5葉期:棚內溫度在20-25℃, 注意高溫期間通風煉苗, 注意好大風寒流, 高溫天氣的管理, 嚴防高溫徒長。

(4) 2.5葉至插秧期:應根據當地溫度情況, 逐漸轉入晝夜揭膜, 提高秧苗素質。

2.水分管理

播種至出苗, 除個別*干需補水外, 一般不澆水, 如床面有積水, 要揭開地膜, 晾床防止濕害。出苗揭去地膜後少量補澆一次, 一葉一心以後床*如發現表面發白或中午稻葉捲曲, 早晚葉尖吐水少或不吐水應進行澆水, 澆水時間以早8點之前為好, 每次澆水一定要透, 盡量減少澆水次數。

3.防立枯病

首先用移栽靈每平方米2-3ml兌水4-5公斤, 在播種前澆到床面上, 或在一葉一心到2.5葉期每平方米用移栽靈2-3ml噴灑防治立枯病。

4.苗床追肥

一般在秧苗2.5葉期發現脫肥, 每平方米苗床用尿素1.5-2克, 稀釋100倍根外追肥, 施肥後用水洗凈葉面, 以免燒傷葉片, 起秧前再施送嫁肥。

三、本田管理

1.整地施肥

翻地前施農家肥每公頃30-45噸。化肥一般為每公頃磷酸二銨100-150公斤, 硫酸鉀100-150公斤, 尿素250-300公斤。氮肥40%、全部磷肥、90%鉀肥作底肥, 在耙地前施入, 其餘氮肥的65%作櫱肥、35%作穗肥施入。其餘的鉀肥作穗肥施入。提倡秋翻、春耕, 進行旱耙或旋耕, 然後灌水進行水耙, 達到寸水不露泥的插秧狀態。沉降3-5天後插秧。

2.插秧

當氣溫穩定通過13℃時, 即可插秧。插秧應集中在5月10日-25日水稻高產期內。插秧規格:機插秧採用9×3-4寸;手插秧要深淺一致, 深度不超過1厘米, 行直、穴勻、不窩根。人工擺插深度1.5厘米。

3.平衡施肥

(1) 櫱肥

分櫱肥分兩次施入。第一次分櫱肥在返青後立即施用櫱肥總量的50%, 最晚不超過6葉期 (6月10日前) , 促進分櫱早生快發, 利用低位分櫱;當水稻第7葉末到第8葉露尖時 (依品種而定, 一般為6月17-20日) , 用其餘櫱肥作調節肥施用, 也就是第二次櫱肥。

(2) 穗肥

幼穗分化,開始施用穗肥。穗肥分兩次施用。第一次在倒2葉剛剛露尖時 (7月5日前後) 施穗肥總量的60%, 促進穗、枝梗、一次穎花分化, 增加一次枝梗數, 爭取大穗;第二次在劍葉 (倒1葉) 露尖時 (7月18-20日) 再施用其餘穗肥。

4.節水灌溉

要加強田間基本建設, 建立節水灌溉模式。水層管理應滿足「壯根、增溫、通氣、節水」等促進生育的要求。

(1) 淺水促櫱:插秧時池內保持花達水, 插秧後水層要保持苗高的2/3, 扶苗返青, 返青後, 水層保持3.3厘米, 增溫促櫱。10葉期後, 採用乾乾濕濕的濕潤灌溉法, 增加*壤的供氧量, 促進根系下扎。

(2) 曬田壯桿攻大穗:當田間莖數達到計劃莖數的80%時 (6月28日到7月8日) , 要對長勢過旺、較早出現郁閉、葉黑、葉下披、不出現拔節黃的地塊, 撤水曬田7-10天, 相反則不曬, 改為深水淹。曬田程度為田面發白、地面龜裂、池面見白根、葉挺色淡, 達到控上促下, 促進壯桿;

(3) 深水護胎、淺水灌漿。水稻減數分裂是水稻一生中對低溫最敏感的時期, 為防禦低溫冷害, 當預報有17℃以下低溫時, 灌15厘米深水層護胎。其餘時間要採取乾乾濕濕以濕為主的間歇灌溉, 養根保葉, 活桿成熟。每次灌水4-5厘米, 自然落干後再灌水, 黃熟期停水。

5.防除病蟲草害

根據不同的雜草群落選擇除草劑, 最有效的殺滅雜草, 可用丁草胺加草剋星或苄嘧磺隆等葯劑防除雜草。防治稻瘟病:以預防為主, 加強預測預報, 控制發病中心。根據氣候條件在7月初公頃用使百克或施寶克進行葯劑防治稻瘟病;對發生潛葉蠅的地塊, 公頃用40%氧化樂果乳油750克, 對水450公斤噴霧。施葯前將水撤至5厘米, 1天後灌正常水;防負泥蟲:公頃用2.5%敵殺死乳油225-300毫升, 對水225-300公斤噴霧, 或用其他殺蟲劑進行防治。

四、收獲

完熟期收獲。精收細打, 減少割拉打損失, 損失率不超過2%。

『叄』 怎麼種花生

花生高產栽培技術
1.平整土地
花生是地上開花,形成果針後鑽到地里結果的經濟作物。適宜種植在疏鬆的沙質土、油沙土上。種花生的地塊要深翻,結合翻地每公頃施優質農家肥30-40噸,翻後鎮壓1-2遍。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先灌水,然後把農肥、化肥混合施入壟溝,起壟鎮壓,以備適時播種。注意,花生喜歡生茬,不宜重茬和迎茬。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穀子和高粱。
2.栽培品種
花生要高產,良種是基礎。適合本區種植的花生品種主要包括扶花系列品種與吉扶系列品種(俗稱四粒紅)。生育期在110-120天左右。選用果大飽滿、形狀整齊、無破碎的莢果作種。在剝殼前要晾曬1-3天,剝殼後進一步粒選,選擇粒色純正、形狀整齊的籽粒作種。
3.科學施肥
花生比較耐瘠薄,施肥應以基肥為主,每公頃施農家肥30噸;化肥應以磷肥為主,每公頃施入300-400 斤磷酸二銨。瘠薄地種花生,每公頃增施200-300 斤尿素。
分層施肥:播種前所施肥料應分基肥與種肥分兩層施用。
分次施肥:主要指速效性氮素肥料應採用基肥、種肥與追肥相結合的分次施肥技術。速效性氮素肥料應以基肥與種肥為主,在生長過程中如出現脫肥現象應及時有針對性地追施一定數量的尿素或其它肥料。
深施肥:基肥要施到種下8-10厘米、種肥要施到種下3-5厘米、追肥深度要達到10厘米以上。
為了實現增產增收的目的,建議應用質量合格的花生專用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方法應按說明書的要求施用。如自己配肥,每公頃可施用尿素200-300斤、磷酸二銨300-400斤、硫酸鉀100-150斤。
4.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本區花生的適宜播種期為5月上、中旬,具體播期看天氣情況而定,其原則是:只要表層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2℃即可播種,每垵3-4粒,覆土厚度3-5厘米,踩好上格子;二是耲種點播。若底墒不足,必須採用坐水方法種植。採用坐水種時,一定要等水完全下滲後再進行施肥、播種、覆土等環節。
花生播前要浸種催芽,用溫水(二涼對一開)浸泡3-4小時,保濕,放在20-25℃的地方進行悶種催芽,經一晝夜即可冒芽,播種時將種子播在濕土上,以免芽干。催芽的種子應隨時播種,不應過夜,以免芽子過長,損壞胚芽。花生一般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本地區的適宜播種密度為15-20萬株/公頃,每塊地的適宜播種密度應根據地力與品種的耐密性而定。
5.花生的田間管理
補苗、間苗:在5月下旬-6月初應盡早進行調查苗情的工作,對明顯缺苗的田塊要及早進行補苗,補苗可採用催芽坐水種的方法,並完成間、定苗工作。
清棵蹲苗:當花生出齊苗後,用小手扒鋤在苗周圍2厘米遠的地方繞苗挖一圈土,然後用手輕輕地把兩個子葉扒出地面。清棵蹲苗一般在頭遍鏟趟後三天進行。
及時鏟趟:小苗出土後就開鏟,鏟後三天趟頭遍。15-20天後鏟趟二遍,注意培土不要壓苗。開花盛期結束三遍鏟趟。封壟時趟四方頭壟,以利果針扎入土中。同時,要注意拔除大草。
6.追肥
在結莢飽果期,可根據生長情況有針對性地以葉面噴施的方法追施磷酸二氫鉀(適宜濃度為0.3%)等肥料及綠風95等植物生長調節劑,以促進籽粒的形成。
7.病蟲害防治
常見病害是枯萎病(又叫青枯病、根腐病),主要症狀是葉片萎焉,根、莖部變黑褐色枯死;花生病害還有葉斑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對於枯萎病、葉斑病等要用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等交替防治即可有效控制,還可以用200倍70%多硫化鋇可濕性粉劑噴灑。
花生蟲害有紅蜘蛛、蚜蟲和地下害蟲等。紅蜘蛛、蚜蟲首選葯物用150-200倍70%多硫化鋇可濕性粉劑;還可用樂果、吡蟲啉、菊酯類農葯(如來福靈)等及時防治,具體施用方法應嚴格按說明書應用。地下害蟲可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50公斤,兌干土300公斤拌均勻,播種時每畝施毒土15公斤。
8.適期收獲
當花生葉色變黃,部分莖葉枯乾,即可收獲,一般在9月中旬。收獲後要晾曬降水,促進後熟,提高籽實成熟度。留種花生須在霜前收獲、晾曬。

『肆』 種植玉米想要增產增收,都有哪些科學種植技巧

導讀:如何實現玉米高產?記住這六個步驟,來年豐收有把握

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劉曉東說三農,本期要為大家介紹的是玉米的種植技術。很多種植戶把玉米的減產總是歸結在氣候和肥料還有品種的原因上,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需要從科學理性的角度上去找一找自身的種植過程上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一般的玉米種植是大規模的露天種植,所以在整個種植的流程中需要做到科學合理種植。現在就為大家梳理出玉米種植的六步科學流程,希望可以幫助農戶朋友們增產增收。

小編認為,科學的種植才可以更好的提高玉米的產量,玉米的種植技術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從種子開始到後面的採收都是環環相扣的。每一個地區的溫度和濕度都是有不一樣的,所以希望廣大的農民朋友要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來栽植玉米,科學地利用好環境也是很重要的。以上就是為大家帶來的玉米種植技術,希望可以幫助一些農民朋友優化種植過程,增高玉米的產量。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寫下您的看法,謝謝。

『伍』 玉米地膜栽培的方法技巧是什麼

地膜覆蓋是一項新技術,通過大面積推廣實踐證明,增產幅度大、經濟效益高、適應范圍廣,是農業生產上少有的增產增收措施。那麼,地膜玉米什麼時候播種呢?怎麼種呢?種植方法有哪些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上就是我的詳細介紹,希望看完對大家有所幫助。大家還有別的意見,可以在下方留言區一起討論。

閱讀全文

與帶貧增收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室內牆壁隔熱的解決方法 瀏覽:917
上籃正確的訓練方法 瀏覽:258
筆畫設置方法在哪裡找 瀏覽:79
醫學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瀏覽:681
哪些數學方法幫你解決了問題 瀏覽:852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5
自拍桿拍手機的方法 瀏覽:550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7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3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