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收集資料的方法有哪些
1、調查法
通過訪問信息收集對象,與之直接交談而獲得有關信息的方法。又分為座談采訪、會議采訪以及電話采訪和信函采訪等方式。
2、觀察法
通過開會、深入現場、參加生產和經營、實地采樣、進行現場觀察並准確記錄(包括測繪、錄音、錄像、拍照、筆錄等)調研情況。
3、文獻檢索
文獻檢索分為手工檢索和計算機檢索。手工檢索通過信息服務部門收集和建立的文獻目錄、索引、文摘、參考指南和文獻綜述等來查找有關的文獻信息。計算機文獻檢索,文獻檢索的計算機實現,其特點是檢索速度快、信息量大,是當前收集文獻信息的主要方法。
4、網路信息收集
通過計算機網路發布、傳遞和存儲的各種信息。收集網路信息的最終目標為給廣大用戶提供網路信息資源服務,整個過程經過網路信息搜索、整合、保存和服務四個步驟。
(1)通過哪些方法可以獲得一手資料擴展閱讀:
資料的整理加工:
1、整理
查閱到有關的文獻之後,把它進行摘錄(標明出處,包含書名或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出版單位、版本、出版時間,還有期刊的年號、期號,報紙的年、月、日等)或復印,然後按順序排列、歸類。
摘錄可以寫在筆記本上,也可以寫在卡片上。但筆記本不便於資料的歸類整理,而卡片不僅便於歸類整理還便於查找、使用和攜帶。卡片紙要大小一致,一張卡片只記一個觀點、事例或問題,每張卡片上的內容都要標明出處。
2、加工
只對文獻進行分析思考,然後剔除假材料,去掉過時、重復的材料。對有價值的材料進行研究,這個階段往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寫批語,做記號,寫提要,做札記,寫綜述。
『貳』 常見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有哪些
統計數據收集方法:直接觀察法、采訪法(又分為面訪式、電話式、自填式)、通訊法、網路調查法、衛星遙感法。
1、直接觀察法
調查人員到現場對調查對象進行觀察、 計量和登記以取得資料的方法。調查人員對所觀察的事件或行為不加以控制或干涉,能夠在被調查者不察覺的情況下獲得資料。
2、采訪法
面訪式:個別深度訪談。
一次只有一名受訪者參加、針對特殊問題的調查。
適合於較隱秘的問題,如個人隱私問題;或較敏感的問題。
面試式
面訪式:座談會
也稱集體訪談,將一組被調查者集中在調查現場, 讓他們對調查的主題發表意見以獲得資料。
參加座談會的人數不宜過多,一般為6~10人。
電話式
調查人員根據調查提綱(調查表),通過電話問答的形式來獲取信息。
時效快、成本低、覆蓋面廣;但每次調查時間不能過長、拒訪率高。
自填式
調查人員把調查表或問卷當面交給被調查者, 填完後當面交回的一種數據收集方法。 回收率高、但耗時費力。
3、通訊法
由調查組織者(例如政府統計部門)把調查表或問卷郵寄或電子傳送給被調查者,填寫後返回,也稱郵寄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不受空間區域限制、調查成本低;但速度較慢、 回收率較低。
4、網路調查法
通過互聯網、計算機通信和數字互動式媒體,了解和掌握信息的方式。
具有自願性、定向性、及時性、互動性、經濟性與匿名性。
常用方法:網上問卷調查法、在線交流調查法、網路觀察法、網路實驗法等。
5、衛星遙感法
使用衛星高解析度照片,提供地面農作物綠度資料,來估計農產量的方法。
『叄』 對學前兒童來說 通過什麼來攝取外界信息是獲取第一手資料最直接的方法
對學前兒童來說,通過感官的觀察來攝取外界信息是獲取第一手資料最直接的方法,這是幼兒科學教育的特點之一。幼兒科學教育建立在科學兒童觀的基礎上。幼兒科學教育的任務強調對幼兒好奇心和探索興趣的保護和培養,承認兒童的個別差異,使每個幼兒的整體素質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發展。
事實上,幼兒由於知識經驗貧乏,他們對新鮮事物非常感興趣,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幼兒的好奇心比較外露,往往表現在探索的行為和問題的提出上。他們總是試探著去認識世界,想弄清究竟。
而科學教育的啟蒙,正是以幼兒渴望認識而又處於無知、想知之較多而又知之極少為契入點的。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探索有關周圍世界知識經驗的相應活動,並給予指導,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激發其對科學的興趣,豐富他們的科學經驗,從而促進幼兒科學素質的提高。
科學教育的意義
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是孩子在幼兒階段最突出的性格特點之一。因此,成人的積極反應、引導、贊同和認可能使幼兒的好奇心得以持續保留。
好奇心是幼兒學習的內驅力,它對幼兒形成對周圍世界的積極態度起著重要作用。科學教育為幼兒提供了多種多樣有趣的科學活動,幼兒在這些活動中好奇心得到了滿足;而教師給予的正確引導、鼓勵,又保護了他們的好奇心。這不僅使幼兒對學科學產生積極的態度,而且對他們長大成人後正確對待周圍事物,也有著良好的影響作用。
在幼兒科學活動中,成人的正確引導使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較大的滿足,從而激發他們對未知世界產生較濃厚的興趣,會對他們以後更好地學習科學知識起著極大的影響,而濃厚、持久的興趣又成為努力學習知識的動力。
『肆』 在寫作中如何獲取第一手資料
第一,第一手資料是與論題直接有關的資料。第一手資料包括與論題直接有關的文字材料、數字材料(包括圖表),如統計材料、典型案例、經驗總結等,還包括自己親自在實踐中取得的感性材料。這是論文中提出論點、主張的基本依據。如果沒有這些資料,撰寫的論文就只能成為毫無實際價值的空談。對第一手資料要注意及早收集,並注意其真實性、典型性、新穎性和准確性。
第二,知名學者、專家在重要刊物上發表的實證或案例研究成果,這是指國內外對有關該主題學術研究的最新動態。撰寫MBA論文不是憑空進行的,是在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對於他人已經解決了的問題就可以不必再花力氣重復進行研究,人們可以依次作為出發點,並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再繼續研究和探索。對於他人未解決的或解決不圓滿的問題,則可以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再繼續研究和探索。切忌只顧埋頭寫,不管他人研究,否則,撰寫的MBA論文的理性認識會遠遠低於前人已達到的水平。
第三,邊緣科學的材料。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知識體系呈現出大分化大融合的狀態,傳統科學的鴻溝分界逐漸被打破了,出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分支科學及邊緣科學。掌握邊緣科學的材料,對於所要進行的科學研究、課題研究大有好處。它可以使研究的視野更開闊,分析的方法更多樣。譬如研究管理學的有關課題,就必須用上社會學、心理學、人口學等學科的材料,知識面和思路狹窄是很難撰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
第四,背景材料。搜集和研究背景材料,這有助於開闊思路,全面研究、提高論文的質量。
『伍』 旅遊企業常用搜集一手資料的方法有哪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3
『陸』 旅遊企業常用搜集一手資料的方法有哪些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3
『柒』 數據收集的四種常見方式
數據收集的四種常見的方式包括問卷調查、查閱資料、實地考查、試驗,幾種方法各有各的又是和缺點,具體分析如下。
四是實驗。實驗設計數據是四種方法中最耗時間的一種,因為它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實驗來得到一個統一的方向,也就是說,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無數次的失敗。但是實驗得到的數據是最准確的,而且可能會推動某個行業的進步。所以,實驗收集數據的優點是數據的准確性很高,而他的缺點就是未知性很大,不管實驗的周期還是實驗的結果都是不確定性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收集數據越來越容易,而大家也應該更注重於保護和利用數據。
『捌』 如何收集資料
(一)方法指導
怎樣圍繞課題查找資料
查閱文獻並不是一件很容易做的工作,需要一定的技能,而這一技能是隨著你的不斷查閱而積累起來的,你必須親自去嘗試才能得到它,任何人都不能替代你。查閱文獻時不僅需要耐心、細致、仔細,還需要經過慎重的考慮,並按照一定的程式去做,而不是到圖書館東抄一段,西抄一段。
為有效地進行文獻的查找,應該按照下列過程進行。
1.對課題提出一系列的疑問,然後分析這些疑問與課題的關系,以確定想要查詢的信息或問題是某一數據、某一概念還是某一觀念等。
2.根據這些問題或信息的性質選擇檢索工具,即確定是通過網路全書等參考性工具書,還是通過報刊索引等檢索性工具書進行查找。
3.確定檢索途徑,即去本校的圖書室,還是去本地區的圖書室,或者向老師或有關專家咨詢。
4.選定檢索方法,即從最近出版的書籍和期刊開始往前查,還是限查某幾年的書籍和期刊等。
5.利用檢索工具書所提供的查找線索進行查找。
6.一旦查到你所需要的文獻,就可以去索取該文獻。
7.閱讀文獻,得到你所需要的信息。
文獻資料的整理加工
從事科學研究僅僅會查閱資料還不夠,還要對文獻資料進行加工整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處理信息,它包含整理和加工兩項工作。
1.整理
查閱到有關的文獻之後,把它進行摘錄(標明出處,包含書名或論文題目、作者姓名、出版單位、版本、出版時間,還有期刊的年號、期號,報紙的年、月、日等)或復印,然後按順序排列、歸類。
摘錄可以寫在筆記本上,也可以寫在卡片上。但筆記本不便於資料的歸類整理,而卡片不僅便於歸類整理還便於查找、使用和攜帶。卡片紙要大小一致,一張卡片只記一個觀點、事例或問題,每張卡片上的內容都要標明出處。
2.加工
只對文獻進行分析思考,然後剔除假材料,去掉過時、重復的材料。對有價值的材料進行研究,這個階段往往要做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寫批語,做記號,寫提要,做札記,寫綜述。
寫批語,就是在所摘錄資料的空白處寫上自己的見解、解釋或質疑。
做記號,是讀者對重點、難點、精彩之處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劃上的各種標記,如直線、曲線、紅線、波浪線、圓圈、括弧、著重號、問號、感嘆號等。
寫提要,就是對包含各種信息的研究文獻進行總結。即把原文的基本內容、主題思想、觀點、獨到之處或其他數據,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做札記,就是在筆記本上隨時記下自己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和各種想法。札記不求形式,你可以隨時隨意的記下你在閱讀時引發的思考。做札記的好處在於能更好的幫助你去記憶和思考。
寫綜述,就是匯總你所查找的某一類別的所有資料,然後進行加工處理,內化為自己的結構體系寫成的一份報告。每一份綜述實際上就是一項研究報告,它能為自己或別人的研究提供有價值的東西。
(二)給學生多種主題,要求學生自己選擇主題,通過幾種方式,搜集盡量多的資料,並能恰當地應用在寫作中。
1. 我來說魯迅
魯迅先生作為現代文壇的鬥士,他以筆為槍,把對當時社會統治的黑暗腐朽、民眾的麻木不仁都進行了沉痛的抨擊,他是文學家,更是個不折不扣的革命家。那他那不平凡的一生中有多少讓人感動和震撼的故事?對他這偉大的靈魂,我們該以怎樣的心情來尊崇?組織學生以「了解魯迅」為專題,到圖書館去查找有關魯迅的生平經歷、文學創作等資料。以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用自己語言藝術的加工和提煉,在班級的故事會中聲情並茂地將給大家聽。
2. 讀中有天地
魯迅先生的創作很多,其深刻的思想、尖銳的筆鋒不是刀槍勝似刀槍的刺入敵人的胸膛,也許他不是戰場上的勝利將軍,更不是冒槍林彈雨的士兵,但他卻讓仇視他的人膽怯,敵視他的人無奈,他也讓信任他的人以生命相托,讓尊敬他的人擁有無限精神營養而不斷在斗爭的道路上前行。組織學生查找魯迅作品,選讀感受最深的一部,做讀書筆記,在召開班級讀書報告會上進行討論和交流,談體會最深的一點,提倡學生提出不同見解。
3. 漫步人物畫廊
魯迅筆下的人物形形色色,可以說是描盡當時社會的眾生態,請把他作品中人物做以整理,並進行簡要的形象分析,在讀書課上與同學們交流和交換積累,盡量做到全面,然後裝訂成小冊子,對魯迅作品的人物有一個整體的了解。
4. 在積累中收獲
以魯迅的一篇文章為例,組織學生利用網路查找作者簡介.寫作背景.字詞理解.內容介紹.有關評論.等內容,做一份簡單但很全面的預習筆記.課堂上比較一下,包括橫向和縱向的比較,認識到資料搜集的用處,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對知識的積累將會幫助很大。
5. 小小資料員
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的確,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花鳥魚蟲總會引起人們無限的情思,於是,歌詠自然萬物的優美篇章油然而生.我們究竟能搜集多少呢?組織學生到電子閱覽室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利用網路搜索,查找此類篇章,建立自己小組的資料庫並且分門別類,比一比,哪個小組的資料庫更全面更系統?並在課下選出一類較有特點的篇章進行賞析或評論。
6. 走進自然
組織學生查找關於長城的資料,有條件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假期登上長城,親自領略那「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氣魄。組織學生走進自然,走進名勝古跡。去感受自然風光的旖旎,去接受人文氛圍的洗禮,學生在實地可以采訪當地的老人,講述有關的傳說故事,可以做文字筆錄或是實地拍照。活動後可以交流心得,展示考察結果及搜集的有關資料,也可以組織學生游覽家鄉附近的人文景觀或是名勝古跡。
7.知識大比拼
組織學生分成兩組比賽,在搜集有關長城的知識的基礎上,在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分別列出有關長城資料的幾個內容題目,例如:有關對聯、古詩及相關知識等,由雙方派出代表,進行問答、搶答等方式的知識競賽,讓學生能在相對輕松愉快的氛圍在掌握盡可能多的知識。
『玖』 收集一手資料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您的問題問的有一些模糊。一般市場調查分為一手資料的收集與二手資料的分析,所謂一手資料的收集就是傳統意義上的「案頭調研」。也就是從書本,現有資料上收集信息進行分析。而二手資料的分析,則是說要經過實實在在的調研而收集到的資料。而市場調查一般有以下幾種方式:1、問卷調查;2、訪談、座談調查;3、頭腦風暴;4、電話調查;5、網路調查;6、郵件、信件調查;7、專家訪談(德爾菲法)等方式。
『拾』 搜集一手資料的方法還有哪些
1.去市圖書管查找資料
2.借閱大學圖書館里的圖書,如果能認識相關研究老師就更好了
4.關注相關的學術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