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黑蘿卜種植方法

黑蘿卜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13 10:07:38

A. 蘿卜的種植條件及方法

秋季是蘿卜種植的季節,許多地方都有種植,那蘿卜是怎麼種植的呢?下面我分享了蘿卜的種植條件及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蘿卜的種植條件
1、溫度: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種子在2~3℃便能發芽,適溫20~25℃,幼苗期能耐25℃的溫度,也能零下3℃的低溫,莖葉生長適溫15~20℃,肉質根生長適溫18~20℃。

2、水分:蘿卜適於肉質根生長的土壤有效水含量為65~80%,空氣濕度為80~90%。空氣濕度大可提高品質,但是土壤水分也不能過多,水分供應不勻則肉質根容易開裂。

3、土壤:蘿卜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土質疏鬆用豐水與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為最好,土壤的pH值以5.3~7為合適。

4、營養:蘿卜對營養元素的吸收量以鉀最多、次為氮、再次為磷,每生產1000公斤蘿卜約吸收氮5.55公斤、磷2.6公斤、鉀6.37公斤,三要素比為2.1:1:2.5。

5、光照:蘿卜生長需要充足的日照,日照充足,植株健壯,光合作用強,物質積累多,肉質根的膨大快,產量高,完成春化的植株在長日照及較高溫度下花芽分化及花枝抽生都較快。
蘿卜的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蘿卜種植不宜與十字花科蔬菜連作,深耕多翻,同時施足基肥,每公頃施人腐熟有機肥3.7~4.5萬千克、草木灰1200千克、過磷酸鈣375~450千克、磷酸二銨750千克。

2、適時播種:蘿卜播期以品種特性及市場需要而定,秋冬蘿卜適宜播期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春蘿卜於2月下旬至4月上旬均可播種,播種量因栽培密度而異,一般3~6千克/公頃。

3、及時間苗:蘿卜種植一般在第一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一次間苗,至大破肚時選留具有本品種特性的健壯苗一株,其他弱株可以間掉。

4、合理澆水:蘿卜發芽期土壤含水量在90%以上,幼苗期土壤含水量以60%為宜,葉部生長期需水量多,根部生長期維持土壤濕度在70~80%,根部生長後期仍應適當澆水以防止空心。

5、分期追肥:蘿卜施肥的原則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一般在間苗之後追肥2~3次,切忌濃度過大,鉀、氮、磷的比例大致為2:1:2.5。

6、中耕除草:蘿卜種植時要注意做好中耕、除草、培土等工作,特別是秋播的,氣溫溫暖,雨水多,雜草容易生長,須及時中耕除草。

7、病蟲防治:蘿卜主要害蟲有蚜蟲、小菜蛾、菜青蟲、黃條跳甲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軟腐病等,應加強田間管理,做好預防措施。

8、適時採收:蘿卜因播期不同採收時間也不同,春蘿卜播種後約50~60天後就應採收,夏蘿卜和初秋播種的播後40~60天採收,秋冬蘿卜中肉質根大部露在地上部的品種在霜凍前採收。
白蘿卜的營養價值
1、白蘿卜的營養非常豐富,在我國民間素有“小人參”的美稱,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比梨高8~10倍。

2、白蘿卜含能誘導人體自身產生干擾素的多種微量元素及維生素C,而維生素C為抗氧化劑,能抑制黑色素合成,阻止脂肪氧化,防止脂肪沉積。

3、白蘿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維生素C和葉酸,食入人體後可潔凈血液和皮膚,同時還能降低膽固醇,有利於血管彈性的維持。
白蘿卜的功效
1、消炎止咳:白蘿卜具有很好的消炎、化痰、止咳、理氣的食療功效,可以輔助治療包括感冒在內的多種疾病,和梨子搭配是治療咳嗽的最佳食品。

2、促進消化:白蘿卜含有豐富的芥子油、粗纖維和澱粉酶及多種氨基酸,可以促進消化,加快腸胃蠕動,對於消化不良、惡心嘔吐、口腔潰瘍、便秘等有極好的療效。

3、防癌抗癌:白蘿卜中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能夠有效抗氧化蘿卜,含有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所含的多種酶能分解致癌的亞硝酸胺,因而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4、美白肌膚:白蘿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等各種維生素,能防止皮膚的老化,阻止黑色色斑的形成,保持皮膚的白嫩,此外也可以預防老化及動脈硬化等。

5、清腸排毒:白蘿卜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是非常可觀的,尤其是葉子中含有的植物纖維更是豐富,這些植物纖維可以促進腸胃的蠕動,消除便秘,起到排毒的作用。

猜你喜歡:

1. 水蘿卜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2. 白蘿卜栽培種植方法

3. 胡蘿卜的種植時間

4. 如何種植胡蘿卜

5. 秋蘿卜的栽培管理和技術要點

B. 植蘿卜的正確種植方法是什麼

蘿卜的營養價值自古以來就被廣泛肯定,不過蘿卜要怎麼 種植 是人們關心的問題。以下就是我給你做的種植蘿卜的 方法 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蘿卜的選購

白蘿卜是根菜類的主要蔬菜,相傳在我國唐代就已有種植。白蘿卜可促進消化,還有很強的消炎、解毒作用,能促進胃液分泌,調整胃腸機能。那麼,如何挑選到新鮮脆嫩的白蘿卜呢?

看外表:白蘿卜以根莖圓整,表皮光滑,大小均勻,無開裂、分叉、抽苔現象,根部要呈直條狀,帶纓,無黃爛葉的為佳。

掂重量:白蘿卜的含水量很高,通常比較沉重,用手掂感覺沉甸甸的是好白蘿卜,而較輕的可能是空心的,不要購買。

看錶皮:挑選時,要看看錶皮是否有半透明的斑塊,如果有,表明不新鮮,甚至可能是受了凍的;如果表皮發暗,可能是黑心的蘿卜;如果蘿卜項部有小空洞,也可能是黑心蘿卜。

彈蘿卜:失掉脆嫩而變得粗老、口感差的糖心蘿卜,一般皮色暗或灰黃,呈凹凸狀,手指彈動會發出“梆梆”的聲響。

蘿卜的種植技術

一、蘿卜的生長發育及環境條件要求

1.蘿卜的生長與發育

蘿卜的生長發育過程可分為:營養生長期、幼苗期和肉質根生長期。

(1)營養生長期

發芽期:從種子萌動到兩片子葉展開為發芽期。依靠種子內部貯藏的養分使 其萌動,子葉出土。要求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高山種植,此時期約需3-4天。

幼苗期:幼苗第一片真葉展開到“破肚”為幼苗期。大中型蘿卜一般已出現4-7天片真葉。要求較高的溫度和較強的光照,幼苗才能充分發育;此時期需15天左右,由於真根不斷生長,而外部的初生皮層不能相應的生長和澎大,引起初生皮層破裂,稱為“破肚”,以後的肉質根的生長加快,此期必須防止幼苗擁擠徒長,要及時間苗、定苗。用地膜覆蓋栽培每穴播種1粒,不需間苗,但應培土。

肉質根生長期:由肉質根破肚到收獲都為肉質根生長期。此期肉質根進行次生生長,細胞間隙也不斷增大,形成橫向生長,因而肉質根由幼苗期的細長形狀逐漸加粗,顯示出品種特徵。這一期生長情況不同,又可分為葉部生長旺盛期和肉質根生長旺盛期,可配合噴灑地果壯蒂靈提高蘿卜產量。

(2)生殖生長期

蘿卜是二年生蔬菜,在冬季低溫條件下通過春化階段,次年春季在長日照條件下通過光照階段,植株通過階段發育後花芽分化、抽苔、現蕾、開花結實,完成其生活周期。一般需要20-30天,花期的變化極大,一般30天左右,長的達40天,到種子成熟,還需要30天左右。自抽苔開花,同化器官製造的養分及肉質根貯藏的養分都向花苔中運轉,供給抽苔開花結實之用。抽苔開花後,蘿卜的肉質根變成空心,失去食用的價值。為了留好種子,這時期需要供給充足的水肥,當種子接近成熟時期又需要乾燥,以利種子成熟。蘿卜新品種選育、繁種在高山可進行,但目肖只是生產鮮菜而沒有制種,所以不讓植株通過生殖生長階段。

2.蘿卜生長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溫度:蘿卜種子發芽最適宜的溫度20-25℃,開始發芽溫度為2-3℃。幼苗期可耐25℃的較高溫度,也能忍耐短時間-2至-3℃的低溫。葉片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8-22℃,內質根最適生長的溫度為15-18℃。高於25℃植株生長弱,產品質量差,所以蘿卜生長的適宜溫度是前期高後期低,高山蘿卜栽培往往是前低後高,如果採用地膜覆蓋栽培,則可不受溫度的影響,當前,選用韓國耐寒品種,適應范圍廣,前期溫度略低只要不低於10℃,生長和品質也都不受影響。夏秋季白天溫度高,晚上溫度低,也有利於營養積累和內質根的膨大。

(2)光照:可以在陽光充足的環境中,植株生長健壯,產品質量好。光照不足則生長衰弱,葉片薄而色淡,肉質根形小、質劣。

(3)水分:在蘿卜生長其中,如水分不足,不僅產量降低,而且肉質根容易糠心、味苦、味辣、品質粗糙;水分過多,土壤透氣性差,影響肉質根膨大,並易爛根;水份供應不均,又常導致根部開裂,只有在土壤最大持水量65-80%,空氣濕度80-90%的條件下,才易獲得優質高產的產品,地膜覆蓋栽培可以節水保水,是高山種植的一種較好的方法。

(4)土壤和營養:蘿卜適宜於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保水和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壤土為最好。土層過淺,心土緊實,易引起直根分歧;土壤過於粘重或排水不良,都會影響蘿卜的品質。蘿卜吸肥能力強,施肥應以遲效性有機肥為主,並注意氮、磷、鉀的配合。特別是肉質根生長盛期,增施鉀肥能顯著提高品質,除了肥料三要素外,多施有機肥,補充微肥是蘿卜必要的營養成份。

二、栽培季節和供應期

依照蘿卜栽培季節,分秋蘿卜,一般7月中下旬播種。9月中旬收獲,如氣候適宜,則產量高、品質好;夏秋蘿卜,5-6月播種,7-8月收獲,播種過早,易先期抽苔,主作秋淡補充。

作為反季節蘿卜栽培,依品種不同,一般800—1200m的中海拔地區4-5月開始播種,6-7月收獲,高海拔地區5-7月播種7-9月收獲。高山蘿卜栽培利用冬性強的品種,種植兩熟,可從6月上市到10月結束。

三、品種選擇

適宜半高山和高山種植的蘿卜品種,選用品種要本著早熟,耐寒、高產、優質的原則進行。由於紅蘿卜市場需求量小,所以夏秋栽培的白蘿卜為主。

四、栽培技術

1.整地施基肥

根據不同的品種選擇栽培地塊,一般大型品種入土深的蘿卜,要選擇較深厚的土壤,水資源充足,中小型品種可選擇土層較淺的地塊,種蘿卜的地須及早深耕多翻,打碎耙平,耕地深度要翻26—40cm以上。作畦方式,採取深溝高畦,以利排水。蘿卜施肥要以基肥為主,並注意磷肥的配合,一般在整地或播種前施入畜禽欄糞2500-4000kg,火土肥5000kg,過磷酸鈣15-20kg。湖北省宜昌、恩施等地高山蔬菜基地種植夏秋蘿卜,一般666.7m2(畝)施農家肥(豬、羊、牛欄肥)3000kg,施氮、磷、鉀復合肥100kg作基肥,效果很好。無公害化生產,應以施肥生物有機肥為主,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如湖北省宜昌“禾潤”牌生物有機肥,每畝施基肥100kg,加北京“牧禾”牌生物肥3kg,投資小,效益高。

高山和半高山作夏秋栽培蘿卜,不同季節選用栽培方式不同,4-5月播種,在海拔800-1200m地區,採用地膜覆蓋栽培,一般2.2尺一帶,即溝1尺,廂面1.2—1.4尺,開溝、施肥、起壟(高畦)後,待下雨足墒後迅速覆蓋地膜,地膜採用1.8尺寬玉米地膜即可。在海拔1300-1800m地帶種植,6-8月播種可不覆地膜,在海拔低於700m的地帶5-7月種植蘿卜,其高溫造成產量低,品質差。

2.播種

蘿卜的播種量因品種不同、種子的飽滿程度、發芽率、播種方式和栽培季節不同而不同。在播種前,應嚴格檢查種子質量。進口白蘿卜品種或南畔州白蘿卜品種點播,每穴1粒或2粒,每666.7m2(畝)播7600—8000穴左右,用種量為90-100克。

點播的田塊,應先在地膜行中打眼,一般一廂種植2行,行距7-8寸,株距6-7寸,一穴留一株,打眼深半寸,然後放種,放種後,掩營養土(因地制宜配備的細肥土),以膜平口,整塊田播完後應用噴霧器,均勻將穴面掩的土上噴少量水,達到掩土濕潤為宜。露地不覆地膜的種植方式,採取2—2.1尺一帶, 其它 操作與地膜覆蓋栽培相同。

3.田間管理

(1)及時間苗:應掌握早間苗,分次間苗、晚定苗的原則。點播品種留苗1株,間苗時應把遭受病蟲害的、生長衰弱、畸型、不具原品種特徵的幼苗拔掉。定苗後將行間細土或是專配的細肥土小心培苗,不使苗子彎曲。

(2)追肥與澆水:正確地施用肥水,使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長平衡,是獲得蘿卜優質高產的關鍵。在管理中,前期應促進葉片和吸收根的健壯生長,為後期肉質根膨大奠定物質基礎。但是當營養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又必須加以控制,促進養分及時轉運貯藏器官。肉質根迅速膨大時期,必須保證葉片有較長的壽命和較強的生活力,使之製造更多的營養物質,保證肉質膨大。

蘿卜在生長中,需肥量大,除施基肥外,還需看苗施追肥,在直根生長前期,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配合葉面噴施1—2次生物肥。促進同化葉和吸收根生長,在肉質根開始膨大期,即“破肚”以後,應重施追肥,可結合澆水施入腐熟人糞尿,並增施磷鉀肥,促使營養物質的轉移和積累。地力瘠薄或基肥不足,可在苗期施用少量的速效性氮肥,效果較好,生長期短的小型品種可少追肥。施肥時,注意不能創傷苗子,在兩穴之間打一小孔後,放入肥料,再掩土。生產上,基肥充足,追肥最好採用葉面施肥。

蘿卜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也不同,播種時要供應充足的水分,才能發芽迅速,出苗整齊,幼苗至“破肚”前一段時間要少澆,以利直根深扎入土層,葉旺盛生長期,要適量的澆水,以保證葉片的生長。到肉質根生長盛期,要保證土壤濕潤,防止忽干忽濕。這時如果水分供應不足,不僅影響肉質根的膨大,也將使須根增多、質地粗糙,導致糠心,土壤水分過多,應及時進行排水,以防止腐爛病的發生。地膜覆蓋栽培是解放水分不均勻的好方法之一。

(3)中耕除草:露地栽培的蘿卜,播種出苗後,如果遇下雨或澆水造成土壤板結,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對於大中型蘿卜,幼苗期至封行前,一般要中耕1次,使土壤保持疏鬆狀態。中耕結合除草,後期應結合根防培土。地膜覆蓋栽培的蘿卜,只需及時扯去行間、溝中的雜草,不須中耕。

蘿卜的注意事項

a蘿卜白銹病

發病特徵:

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葉片兩面現邊緣不明顯的淡黃色斑,後病斑現白色稍隆起的小皰,大小約1-5毫米,成熟後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狀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囊。病斑多時,病葉枯黃。種株的花梗染病,花軸腫大,歪曲畸形。

發病規律:

菌絲體及卵孢子在病殘體及種株上越冬。在寒冷地區病菌以卵孢子作為初侵接種體藉助灌溉水傳播,直接萌發芽管侵染致病。在溫暖地區,病菌主要以無性態孢子囊及其萌發產生的游動孢子作為初侵接種體,藉助 雨水 傳播,病菌無明顯越冬期。高濕多雨有利於發病,偏施氮肥的植株發病加重。品種間抗病差異情況不詳。

防治方法:

(1) 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隔年輪作;

(2) 前茬收獲後,清除田間病殘體,以減少田間菌源

(3) 葯劑防治,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

b蘿卜糠心病

發病特徵:

主要危害蘿卜地下部肉質根。表現為蘿卜肉質根中心部位發生病變甚至出現空洞現象,俗稱糠心。早期症狀為肉質根現環狀或放射褐色病變,致商品價值降低或不能食用。如出現空洞現象,則幾乎完全喪失商品價值,損失更大。

發病規律:

蘿卜肉質根糠心屬於生理性即非傳染性病害。其原因頗為復雜,至少與下述6個方面有關:

(1)品種熟性。一般認為不同熟期的蘿卜品種糠心表現為:早熟>中熱>晚熟。

(2)播期。播種過早,營養面積過大,易引起蘿卜肉質根糠心。

(3)天氣及水分管理。蘿卜生長前期水分供應過多,生長中後期肉質根迅速膨大時如供水不足或天氣乾旱,易誘發糠心。

(4)營養物質的轉運。蘿卜抽薹時,肉質根內的營養物質向生長點轉運易引起糠心。

(5)肉質根組織結構。一般認為肉質根組織較疏鬆的大型蘿卜品種易產生糠心。

(6)貯藏環境。貯藏蘿卜在高溫乾燥環境下易產生糠心。品種間抗病性也有差異。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用不易糠心的蘿卜品種。

(2)加強肥水管理,做到肥水充足,避免土壤忽干忽濕,並適時噴施葉面肥。

(3)注意蘿卜貯藏期的溫濕調控相對濕度90%~95%為宜。

(4)注意適期播種,適期收獲。

健康生活小貼士:蘿卜分段吃,營養各不同:頂部含維生素C最多,宜爆炒和煮湯;中間段含糖量較高,可切絲涼拌;尾部辛辣,含澱粉酶和芥子油,適宜淹拌。

>>>下一頁更多精彩“在花盆裡種蘿卜的方法”

C. 種蘿卜的方法和步驟

蘿卜種植時間
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一般主要是種植冬蘿卜,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生長期為70—120天,10月下旬至次年2月採收。

蘿卜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

蘿卜的根系發達,栽培蘿卜的要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地塊,提早進行翻耕。大型蘿卜要深耕33厘米以上,一般類型的蘿卜要深翻24厘米左右。蘿卜生長量大,需要的肥料多,基肥要施足,整地前每畝施腐熟人糞尿與廄肥混合肥料2000公斤,基肥採用穴施,與土壤充分拌均勻。一般採用深溝窄廂栽培,以利排水,畦高15—20厘米,寬度140厘米左右,每廂栽3—4行。

2、播種

蘿卜都是採用直播,每畝用種量400—500克。地上部開展度大的大型蘿卜,種植密度一般是40X40厘米,中小型蘿卜30—33厘米。大型蘿卜每穴定苗一株,播種後覆蓋泥土2厘米。

3、間苗

蘿卜的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要及時間苗,否則擁擠,相互遮蔭,引起植株徒長。在第一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一次間苗,2—3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在大破肚時(7—9片真葉)進行定苗,定苗的方法是選留一株具有種植品種特徵的健壯苗,其餘的全部拔掉。

4、水肥管理

在肉質根生長發育時如果水分不足,蘿卜的肉質根細小,粗糙、木質化、辣味增加。如果水分過多,又容易徒長。幼苗期需水量少,要少澆勤澆。在破肚前要少澆水,促進直根下扎。

蘿卜施肥要以基肥為主,生長期短的蘿卜,基肥足,可以少追。大型蘿卜生長期長,要適當增加追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間苗後,各追一次稀薄的人糞尿。在破肚時追施第三次,糞水可以濃一些,同時每畝施磷肥5公斤、硫酸鉀5公斤。大型蘿卜在露肩時,每畝施腐熟的人糞尿1000—1500公斤,在肉質根生長旺盛時期每畝施草木灰100—150公斤。

5、中耕除草和培土

蘿卜生長要求土壤疏鬆,通透性良好,秋季播種的蘿卜,雜草容易生長,要勤中耕除草,中耕時要結合培畦。長形露身的品種,常容易彎曲、倒伏,要注意培土,使蘿卜直立生長。

D. 種植胡蘿卜的方法

胡蘿卜因其富含胡蘿卜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有“小人參”之美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那怎麼種植胡蘿卜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種植胡蘿卜的方法,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胡蘿卜的方法

胡蘿卜品種選擇:

一般選千陽“透心紅”、日本“黑田五寸”。2.播期:塬區以7月上旬,川道以7下旬播種為宜。3.播量:畝用籽量0.75公斤,均勻撒籽,淺耙畦面,使籽入土中0.3~0.5厘米,用碾柱碾壓畦面,澆適量水。

胡蘿卜田間管理:

1.間苗除草:間苗在1~2片真葉時進行除弱留壯,4~5片真葉時定苗,苗距10厘米左右,胡蘿卜出苗後要及時拔除雜草;結合間定苗,中耕鬆土。

2.追肥灌水:第一次追肥應在定苗後進行,每畝施硫酸銨5公斤、硫酸鉀2公斤。幼苗在7~8片真葉期第二次追肥,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硫酸鉀5公斤,兩次施肥均要將化肥加水稀釋後澆地。播種後第一次澆水要透,第二次澆水要適量,以後視墒情情況澆水,保持田間“見濕見干”。

3.病蟲防治:胡蘿卜常見病害有黑斑病、黑腐病、葉枯病等,蟲害主要有地下害蟲、蚜蟲、根蛆。在黑斑病和黑腐病防治上,選用優良品種,合理布局,輪作倒茬,增施有機肥,中耕除草,培育無病蟲害壯苗,降低病蟲源數量。發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防;葉枯病:及時拔除病株;蚜蟲用5%蟲蟎克、10%吡蟲啉1500倍液防治。

胡蘿卜種植注意事項

一、精細整地胡蘿卜是肉根類蔬菜,喜歡土壤深厚疏鬆。整地宜深耕,深度不少於30厘米。要做到精耕細作,達到土壤細碎,地面平整,墒情良好。最好整成2~2.5米寬的畦面,以利於排灌。

二、施好基肥為了防止有機肥發生燒苗問題,在施肥之前,要進行充分腐熟、搗碎,結合整地,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500~3000公斤、三元復合肥50~80公斤。

三、防治地下害蟲為了防治地下害蟲危害,在有機肥中,適量摻入殺蟲農葯,對保全苗有良好效果。

四、種子處理先將乾燥種子上的刺毛搓去,以利於種子與土壤密接。播前將種子放入40℃熱水浸種30分鍾,然後加入涼水使水溫降到20℃~25℃,浸泡24小時,待種子充分吸水後撈出進行催芽。催芽的適宜溫度為20℃~25℃,當半數以上的種子露出小芽後及時播種。試驗表明,種子經過處理後播種,可早出苗2~5天,多出苗6.4%~9.6%。

五、化學除草播種覆土後及時施用芽前除草劑,不但免除人工除草的大量用工,而且除草效果良好。可選用對胡蘿卜安全、且除草效果好的利谷隆、施田補、敵草胺等除草劑品種。每畝用除草劑乳油100~150毫升,對水60~80公斤,均勻噴灑地面,防治雜草效果達95%以上。

六、蓋草保苗噴灑除草劑後,在畦面均勻蓋一層厚2~3厘米的短麥秸草,既可防止因大雨造成土壤板結而影響出苗,又可防曬、保墒以免造成種子落干,覆蓋對保全苗有良好效果。

胡蘿卜的種植施肥方法

一、胡蘿卜需肥特點

胡蘿卜是需肥量很大的一種蔬菜,研究表明,生產1000千克胡蘿卜需純氮2.4千克,五氧化二磷0.8千克,氧化鉀5.7千克。

胡蘿卜不同生長發育階段,所需養分量差異也很大,胡蘿卜施肥的方法也不同。在播種後的二個月內,各要素的吸收量不大,中後期根系開始膨大時生長急速增加,養分吸收也隨著生育量的加大而增加,吸收量以鉀最多,其次是氮、磷。

二、胡蘿卜怎樣施肥

1、基肥

胡蘿卜施肥要注意,胡蘿卜根系入土深,適於肥沃疏鬆的砂壤土。播種前應深耕,施足基肥。一般每畝施腐熟的有機肥2000~2500千克,史丹利復合肥30~40千克。

2、追肥

胡蘿卜施肥要注意做好追肥。種植胡蘿卜除施用基肥外,還要追肥2~3次。第一次是在出苗後20~25天,長出3~4片真葉後,每畝施硫酸鉀型復合肥5~10千克。第二次追肥在胡蘿卜定苗後進行,每畝可用硫酸鉀型復合肥10~15千克。第三次追肥在根系膨大盛期,每畝施硫酸鉀型復合肥15~20千克。

3、葉面肥

胡蘿卜對硼吸收較多。可分別在幼苗期、葉片生長盛期各噴1次,在肉質根膨大期2次0.1%~0.5%的硼酸溶液或硼砂溶液。

E. 如何種植胡蘿卜

胡蘿卜的種植方法如下:

1、播種

胡蘿卜起壟栽培,採用人工點播或機器播種。先開溝,溝深3~4 cm,隨後用水壺沿溝底澆1次小水,待溝底水下滲後,按田間做好的壟數均勻等分進行點播或機器播種,播種後覆土1~1.5 cm厚。可以用乾農作物萬稼能銀離子均勻噴灑壟面,可有效防治苗期草害。關閉通風口保持棚內溫度白天在25 ℃ 左右,促進胡蘿卜早出苗。

2、間苗、定苗

幼苗出齊後,在無風上午揭去地膜,以防幼苗旺長、烤苗。苗期間苗2次。第1次間苗在幼苗2~3片真葉時進行,間掉劣苗、弱苗與過密苗,留苗株距約3 cm;第2次間苗在幼苗4~5片真葉時進行,根據選擇的栽培方式留苗,667 m2 密度為2.2萬~2.7萬株。

3、中耕培土
根據栽培方式及胡蘿卜生長情況決定是否進行中耕培土。起壟栽培撤去地膜後,在胡蘿卜生長期可據實際需要進行中耕保墒,中耕後培土至胡蘿卜根肩部,防肉質根顏色異常,提高胡蘿卜肉質根的商品性。

4、保溫與通風
胡蘿卜生長前期,早春氣溫還比較低,根據棚內溫濕度晚揭早蓋棚膜兩頭通風口,以達到增溫的目的,以後逐漸早揭晚蓋,盡量延長光照時間。進入4月份後,氣溫回升較快,須加強通風換氣,保證棚內白天溫度不超過25 ℃,夜間保持在10~15 ℃,不能低於10 ℃。

5、 肥水管理
胡蘿卜苗期需水量不大,不宜澆水過多,溫室胡蘿卜栽培技術定苗後澆1次小水,然後蹲苗,促進主根下伸和須根發展。5~6片真葉時澆小水1次;5~6片葉到全部葉片展開進入葉旺盛生長期後,應適當控制水分,防止葉部徒長。
6、採收
播種約100 d後,根據胡蘿卜實際生長情況和市場行情適時採收,在5月底或6月初收獲完畢。胡蘿卜收獲後進行清洗、分級,按照一定規格定量包裝上市。對於暫時未銷售、准備供應整個夏季的胡蘿卜,採收後可放置在溫度1~3 ℃ 冷庫中;對於其他用途的,應根據實際需要採取不同的方法存放。

F. 秋季胡蘿卜種植技術_胡蘿卜種植方法

胡蘿卜是我們喜歡吃的蔬菜之一,那麼胡蘿卜在秋天如何 種植 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秋季胡蘿卜的種植技術,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秋季胡蘿卜的種植技術 胡蘿卜的生長環境

溫度

溫度胡蘿卜為半耐寒性蔬菜,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種子在4~6℃即可萌動,8℃時開始生長;在18~20℃經10天左右即可出苗。幼苗能忍耐短時間-3~ -4℃的低溫,也能在27℃以上的高溫條件下正常生長。胡蘿卜發芽期最適溫度是20~25℃,葉生長盛期的適宜溫度,白天為20~25℃,夜間為15~18℃;肉質根膨大期,以20~22℃為適宜,3℃以下停止生長。胡蘿卜種根在土壤溫度達到8~10℃即可定植。胡蘿卜開花、授粉、結籽的適宜氣溫以白天22~28℃,夜間15~20℃為宜。白天氣溫超過35℃,即不能授粉結籽。

光照

光照胡蘿卜為喜光、長日照 植物,特別是營養生長期,需要中等強度以上的光照。

水分

播種時保持土壤潮濕,促使種子發芽和出苗整齊。幼苗期和葉生長盛期,見干見濕,既要保證地上部正常生長,又要增加土壤透氣性,促使直根發育良好。肉質根膨大期是需水量最多的時期,做到均勻澆水,以滿足肉質根膨大的需要,也要防止灌溉量的劇烈變化造成裂根。胡蘿卜一般在肉質根採收前10~15天停止澆水,減少開裂,利於儲運。

土壤

胡蘿卜喜土層深厚、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孔隙度高的沙壤土和壤土。在透氣不良的黏重土壤中,肉質根則顏色淡,須根多,易生瘤,品質低劣;在低窪排水不良的地方,肉質根易破裂,常引起腐爛,叉根增多。胡蘿卜對土壤酸鹼度的適應范圍較廣,在pH為5~8的土壤中均能良好生長,在pH為5以下的土壤中則生長不良。

胡蘿卜的分布情況

胡蘿卜原產亞洲西部, 阿富汗是紫色胡蘿卜最早培植地,栽培歷史是2000年以上。10世紀時經伊朗傳入歐洲大陸,演化發展成短圓錐形橘黃色。15世紀英國已有栽培,16世紀傳入美國。12世紀經伊朗傳入中國,此時,胡蘿卜在中國發展成長根形,日本在16世紀從中國引入,有胡蘿卜、 黃胡蘿卜之分。胡蘿卜即稱黃蘿卜,日本人稱人參。中國的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哈爾右翼中旗烏素圖鄉主產的紅蘿卜“草原參”。

胡蘿卜的栽培技術

胡蘿卜的生長周期從播種到種子成熟須經過2年,第1年為營養生長期,長成肉質直根。在南方可 露地越冬,北方則進行貯藏越冬;在冬季低溫下通過春化階段。第2年春季定植,抽薹、開花、結子,完成生殖生長期。胡蘿卜的階段發育屬綠體春化型,幼苗達一定大小之後才接受低溫對發育的質變影響。故夏、秋和晚春均可栽培,春季播種過早,苗齡達到一定大小後,會因接受較長的低溫而先期 抽苔。

胡蘿卜一般夏、秋播種,秋冬採收。根據苗期需要高溫,根部肥大期要求涼爽的特點,以及不同地區的氣候和不同品種來安排播種期,使苗期處於較高溫季節,根部肥大期處在涼爽季節。為了夏季供應新鮮胡蘿卜,可採用早熟品種春播,須使苗期避開過長的低溫時期,防止幼苗通過春化階段而造成先期 抽薹。

幼苗7~8葉時,趁土壤濕潤深鋤蹲苗,促進主根下伸和須根發展,並抑制葉部徒長。經10~20天肉質根明顯膨大時,開始充分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3~4片真葉時每畝施硫銨2~3公斤,過磷酸鈣3~4公斤,鉀肥2~3公斤。定苗時結合澆水每畝追磷酸二銨10公斤,氯化鉀3~4公斤,催苗茁壯而快速生長。在肉質根開始生長時,追施速效有機液肥或磷酸二銨、 氯化鉀等。春胡蘿卜在播種後90~100天採收;秋胡蘿卜則在嚴冬來臨前採收貯藏。

施肥

胡蘿卜的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肥料須充分腐熟。每生產1 000克產品約吸收氮3.2克、磷1.3克、鉀5克,氮、磷、鉀吸收量的比率大致為2.5:1:4。追肥主要在生長前期施用。氮肥不宜過多,以防徒長。選用發芽率高的種子,搓去刺毛,浸種。在雨後或灌水後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20~30厘米,溝深2~3厘米。撒播後覆土0.6~1厘米,播後鎮壓。經7~10天出土。可混播出苗快的白菜、小圓紅蘿卜或菠菜等,防止土壤板結,也可為胡蘿卜幼苗遮蔭。及時間苗,4~5葉時定苗。條播者保留株距5~10厘米,撒播者株距8~12厘米。

每畝留苗數: 大型種3萬棵左右,中、小型種為4~6萬棵。苗期要求經常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的65~80%的濕潤狀況。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或採用化學除草。

留種 方法

胡蘿卜收獲後,進行田間株選。選擇葉色正、葉數少、直根整齊、顏色鮮美、表皮光滑、無分叉和裂口、無病蟲害的植株,切去尾部6厘米左右,選擇韌皮部厚、中柱較小的肉質根,切去葉片,保留8~10厘米葉柄。北方地區入窖貯藏,翌春解凍後定植。胡蘿卜為異花授粉作物,不同品種的采種田,應隔離2000米以上。定植的株行距30~50厘米。定植前和開花前施肥。種株抽薹後,側枝相繼生長。花莖較高,須設支柱並及時培土,防倒伏。開花參差不齊,種子成熟度不一致,並易產生無胚或胚發育不良的種子,須進行整枝。留主莖和4~5個健壯側枝,各留一個花序。一般從定植到種子成熟約經過120~140天,可分期採收。

胡蘿卜的病蟲防治

病害主要有 黑腐病、菌核病、 軟腐病。黑腐病(Alternarid radicina): 為 真菌病。主要為害肉質根,形成不規則形或圓形、稍凹陷的病斑,其上生黑色霉狀物。後期肉質根變黑腐爛。宜在貯前剔除病傷的肉質根,並在陽光下曬後貯藏。採收和裝運過程中避免破損。菌核病主要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表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和黑色鼠糞狀菌核。軟腐病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汁液外溢,有惡臭(見大白菜)。

蟲害主要有胡蘿卜微管蚜和 茴香鳳蝶(Papilio machaon)等等。在幼蟲數量少時,可結合其他害蟲的防治進行兼防。在幼蟲數量多時,可進行專門的葯物防,可用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 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10% 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葯劑噴霧防治。

秋季胡蘿卜的栽培要點

1.品種選擇 胡蘿卜秋播對品種的冬性強弱沒有嚴格要求,一般選用高產、優質、外觀漂亮的鈍尖型品種,如豐收紅、鄭參一號。需晚播早熟最好選擇鄭參一號。

2.精細整地施足底肥 胡蘿卜肉質根生長的大小、好壞、決定著種胡蘿卜經濟效益的高低,為確保其生長良好,一定要選擇土層深厚、疏鬆、肥沃、能澆能排、沒有地下害蟲的壤土或沙壤土種植,並做到深耕細耙,施足基肥。耕深掌握30cm左右,耕透耕細,上虛下實,不留明暗坷垃和前茬作物根茬。以防胡蘿卜肉質根發杈。按胡蘿卜生長發育對礦質營養的需求關系和土壤供肥能力,中等地力需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5立方,尿素20kg,過磷酸25kg。硫酸鉀10kg。整地前均勻撒於地表,結合整地翻入犁底。

3.適期早播,合理密植 該產品耐熱性強,適應廣,河南地區以7月下旬播種為宜。但為了充分利用生長季節,延長光和作用時間,增加產量,應適當早播。

胡蘿卜的播種方式分畦播和條播兩種,僅以畦播為例,方法是在地整好後,按150cm,或20cm一帶作畦即可。中等肥力地塊行株距15cm×10cm,畝保苗4萬株左右,高產田塊20cm×12cm畝產3萬-2萬株。畝用種量500g-1000g。

4.精細播種確保一播全苗 有苗不愁長,苗好一半收。胡蘿卜種子粒小且具有革質膜保護,不但發芽困難而又頂土力弱,若播種過深易“悶芽”;若播種過淺,播種期間大氣蒸發力強,且易下暴雨,很容易“回芽”或“拍苗”。若想一播全苗,必須做到,播種前一天曬3-5小時後,置常溫下用25-30左右凈水浸種6-8小時,然後置20-25條件下保溫催芽。待10%種子種殼萌動即可按定行株距播種在底墒充足的田間。深度掌握在1cm左右。播後立即澆“蒙頭水”。但要注意忌大水漫灌,一般4天可出苗。(據實驗用“上海青”種子與胡蘿卜種子混播,利用“上海青”種子出苗快的特性,讓其為胡蘿卜遮陽,或在播種後撤碎麥草遮陽防蒸發,效果好值得推廣)。

5.搞好田間管理確保豐產豐收

① 搞好田間定苗出苗10-15天,2片真葉時間苗,25天左右,5片真葉時定苗。

② 中耕蹲苗,鬆土除草。自2片真葉時即可進行中耕。原則上一遍淺一遍深,一次一次遠離主根。生長中後期結合中耕,要注意培土,防止胡蘿卜青頭,以提高商品價值。

③ 適時澆水,適量追肥,有收無收在於水,保持地表濕潤,保證足墒出苗。7-8片真葉時控水,並加強中耕防止葉片徒長。肉根質指頭粗時,結合澆水,可畝追尿素10kg,硫酸鉀10kg,以促進肉質根的生長。此期以後要保持地面見干見濕,切忌土壤忽干忽濕,以防裂根和瘤子根的形成。追肥採取少量多次的原則。以防形成黑斑根。

④ 及時防治病、蟲、草害。常見有猝倒病、軟腐病、黑腐病和黑葉枯病等,可於發病初期用“普力克”、“農鏈”等因病對症施治。

蟲害主要是地下蟲、菜青蟲及夜蛾科害蟲和蚜蟲等,可用“米樂爾”、樂斯本、“蟲蟎立克”吡蟲啉進行土壤處理,也可製成毒餌誘殺。草害是影響和制約胡蘿卜生長和生產的大敵,一旦發生草荒,減產嚴重。為減輕勞動強度,減少除草用工,可於播前用25%農思它乳油120-150ml/畝進行土壤處理。使用時最好先做試驗。

⑤ 收獲 胡蘿卜收獲期不嚴格,可根據市場行情隨時採收上市。

胡蘿卜的貯存方法

短時間保存,放在陰涼通風房間或者冰箱冷藏即可。

大量長時間保存可以參考以下方式:

①溝埋藏:選地勢較高,地下水位低、保水力強的地段,挖溝,覆一薄層濕土(或沙),如此埋覆7~8層,最上面覆土約20厘米,一般不用澆水,視天氣情況分次覆土或用秸稈覆蓋,以防凍害,可貯至下年3~4月。

②窖藏法:管理上前期注意通風散熱,防止熱傷,後期增加覆蓋,減少通風,保溫防凍,可貯至下年3~4月。

③冷庫貯藏:在溫度0℃~1℃、相對濕度90%~95%的冷庫地面上堆寬1.0~1.2米、高1.2~1.5米、長5~6米的長方形堆,到貯藏後期用塑料薄膜帳罩封、堆底不鋪薄膜,可貯至下年5~6月。

>>>下一頁更多精彩“胡蘿卜種植技術”

G. 胡蘿卜的正確種植方法有哪些

胡蘿卜,分布於世界各地,中國南北方都有栽培,產量占根菜類的第二位,可抗癌。以下就是我整理的胡蘿卜的 種植 方法 ,希望對你有用。

胡蘿卜的種植方法

胡蘿卜的生長周期從播種到種子成熟須經過2年,第1年為營養生長期,長成肉質直根。在南方可 露地越冬,北方則進行貯藏越冬;在冬季低溫下通過春化階段。第2年春季定植,抽薹、開花、結子,完成生殖生長期。胡蘿卜的階段發育屬綠體春化型,幼苗達一定大小之後才接受低溫對發育的質變影響。故夏、秋和晚春均可栽培,春季播種過早,苗齡達到一定大小後,會因接受較長的低溫而先期 抽苔。

胡蘿卜一般夏、秋播種,秋冬採收。根據苗期需要高溫,根部肥大期要求涼爽的特點,以及不同地區的氣候和不同品種來安排播種期,使苗期處於較高溫季節,根部肥大期處在涼爽季節。為了夏季供應新鮮胡蘿卜,可採用早熟品種春播,須使苗期避開過長的低溫時期,防止幼苗通過春化階段而造成先期 抽薹。

幼苗7~8葉時,趁土壤濕潤深鋤蹲苗,促進主根下伸和須根發展,並抑制葉部徒長。經10~20天肉質根明顯膨大時,開始充分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3~4片真葉時每畝施硫銨2~3公斤,過磷酸鈣3~4公斤,鉀肥2~3公斤。定苗時結合澆水每畝追磷酸二銨10公斤,氯化鉀3~4公斤,催苗茁壯而快速生長。在肉質根開始生長時,追施速效有機液肥或磷酸二銨、 氯化鉀等。春胡蘿卜在播種後90~100天採收;秋胡蘿卜則在嚴冬來臨前採收貯藏。

胡蘿卜的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肥料須充分腐熟。每生產1 000克產品約吸收氮3.2克、磷1.3克、鉀5克,氮、磷、鉀吸收量的比率大致為2.5:1:4。追肥主要在生長前期施用。氮肥不宜過多,以防徒長。選用發芽率高的種子,搓去刺毛,浸種。在雨後或灌水後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20~30厘米,溝深2~3厘米。撒播後覆土0.6~1厘米,播後鎮壓。經7~10天出土。可混播出苗快的白菜、小圓紅蘿卜或菠菜等,防止土壤板結,也可為胡蘿卜幼苗遮蔭。及時間苗,4~5葉時定苗。條播者保留株距5~10厘米,撒播者株距8~12厘米。

每畝留苗數: 大型種3萬棵左右,中、小型種為4~6萬棵。苗期要求經常保持土壤田間持水量的65~80%的濕潤狀況。結合間苗進行中耕除草,或採用化學除草。

胡蘿卜收獲後,進行田間株選。選擇葉色正、葉數少、直根整齊、顏色鮮美、表皮光滑、無分叉和裂口、無病蟲害的植株,切去尾部6厘米左右,選擇韌皮部厚、中柱較小的肉質根,切去葉片,保留8~10厘米葉柄。北方地區入窖貯藏,翌春解凍後定植。胡蘿卜為異花授粉作物,不同品種的采種田,應隔離2000米以上。定植的株行距30~50厘米。定植前和開花前施肥。種株抽薹後,側枝相繼生長。花莖較高,須設支柱並及時培土,防倒伏。開花參差不齊,種子成熟度不一致,並易產生無胚或胚發育不良的種子,須進行整枝。留主莖和4~5個健壯側枝,各留一個花序。一般從定植到種子成熟約經過120~140天,可分期採收。

病害主要有 黑腐病、菌核病、 軟腐病。黑腐病(Alternarid radicina): 為 真菌病。主要為害肉質根,形成不規則形或圓形、稍凹陷的病斑,其上生黑色霉狀物。後期肉質根變黑腐爛。宜在貯前剔除病傷的肉質根,並在陽光下曬後貯藏。採收和裝運過程中避免破損。菌核病主要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表面生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和黑色鼠糞狀菌核。軟腐病為害肉質根,被害部分軟化腐爛,汁液外溢,有惡臭(見大白菜)。

蟲害主要有胡蘿卜微管蚜和 茴香鳳蝶(Papilio machaon)等等。在幼蟲數量少時,可結合其他害蟲的防治進行兼防。在幼蟲數量多時,可進行專門的葯物防,可用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 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10% 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等葯劑噴霧防治。

胡蘿卜的歷史來源

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約在13世紀,胡蘿卜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16世紀傳入美國,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為三回羽狀全裂葉,叢生於短縮莖上。頂端各生著一復傘形花序。異花傳粉。雙懸果,肉質根有長筒、短筒、長圓錐及短圓錐等不同形狀,黃、橙、橙紅、紫等不同顏色。胡蘿卜屬半耐寒性,喜冷涼氣候。為長日照植物。肉質根在18~20℃時發育良好。中國多於夏秋播種。

胡蘿卜營養豐富。有治療夜盲症、保護呼吸道和促進 兒童 生長等功能。此外還含較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生食或熟食均可。還可腌制、醬漬、制干或作飼料。

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

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 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

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胡蘿卜的品種很多,按色澤胡蘿卜可分為紅、黃、白、紫等數種,我國栽培最多的是紅、黃兩種。

按形狀可分為圓錐形和圓柱形。胡蘿卜肉質細密,質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並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

胡蘿卜的品質要求:以質細味甜,脆嫩多汁,表皮光滑,形狀整齊,心柱小,肉厚,不糠,無裂口和病蟲傷害的為佳。

胡蘿卜原產於亞洲的西南部,阿富汗為最早演化中心,栽培歷史在2000年以上。公元10世紀從伊朗引入歐洲大陸,15世紀見於英國 ,發展成歐洲生態型,尤以地中海沿岸最多種植;16世紀傳入美國。約在13世紀從伊朗引入中國,發展成中國生態型,以山東、河南、浙江、雲南等省種植最多。胡蘿卜於16世紀從中國傳入日本。

胡蘿卜的作用

1、保護心血管健康:

胡蘿卜中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可以起到一個清除人體中血液血液和腸道的自由基,可以達到一個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同時胡蘿卜還含有豐富的降糖物質,如槲皮素,山奈酚這兩種元素就可以起到一個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對降低血脂有著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最適合 糖尿病患者日常食用的食物了,當然了因為其還可以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因此對於 冠心病,高血壓患者來說,日常常吃胡蘿卜的話,就可以起到一個保護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2、祛斑、保持皮膚的彈性:

胡蘿卜含在豐富的維生素A,這種維生素對保護皮膚有很大的幫助,日常如果可以養成一點喝一杯胡蘿卜的話,就可以起到一個祛斑的作用。

3、益肝明目:

對於經常用眼一族來說日常如果常吃胡蘿卜的話,就可以起到一個緩解眼疲勞,促進生長發育,維持正常視覺的作用,對防治乾眼病,夜盲證具有很好的效果,由其是對於電腦一族來說日常更要多吃胡蘿卜。

4、增強免疫力:

胡蘿卜中的木質素能夠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當胡蘿卜素轉化為維生素A還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起到一個間接消滅癌細胞的作用。

5、促進腸道健康:

胡蘿卜中的植物纖維具有很強的吸水性,可以起到一個通便潤腸的作用。

6、促進新陳代謝,增進血液循環:

尤其是對於孩子們來說如果日常經常吃胡蘿卜的話就能快速的成長。

7、延緩衰老:

H. 蘿卜的種植技術

蘿卜的種植技術和方法如下:

1.整地施肥

前作收獲後要及早深耕,充分凍垡曬垡,打碎耙平,施足基肥。根據土壤情況選用蘿卜品種,土壤深厚的可以安排大型的入土深的品種,耕地深度要在33厘米以上;土層淺的,可選擇入土淺的中小型品種,耕地深度中型種25厘米左右,小型種15厘米左右。作畦方式因品種、土質、地勢與當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中小型的蘿卜在雨水少、排水良好的地方多用平畦栽培,大型蘿卜根深葉大,須用高畦栽培。在長江流域,無論大型或小型蘿卜多採用深溝高畦,以利排灌。一般畦高20-27厘米,畦寬l-2米,溝寬40厘米。

2.及時間苗

蘿卜的幼苗出土後生長迅速,要及時間苗,原則是早間苗,分次間苗,晚定苗。早間苗,苗小,拔苗時不致損傷留用苗的根須;晚定苗可比早定苗減輕因某螟等的危害而造成缺株。生產上一般間苗2-3次。在第1片真葉展開時進行第1次間苗,拔除受病蟲損害及細弱的幼苗、病菌、畸形苗及不具原品種特徵的苗。在有2-3片真葉時第2次間苗。「大破肚」時每穴選留具有原品種特徵的健壯苗一株,即為定苗,其餘拔除,留苗數大中型品種4000-5000株,小型品種1萬株。

3.水肥管理

在肥水管理中應做到:前期促進葉片和吸收根的健壯生長,為後期肉質根膨大奠定物質基礎。當營養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加以控制,促使養分及時轉運到貯藏器官。肉質根迅速膨大期,必須保證葉片有較長的壽命和較強的生活力,使之製造更多的營養物質,保證肉質根的膨大。

4.中耕除草

蘿卜播種出苗以後,如遇下雨或澆水造成土壤板結,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對長形露身的品種,在生長初期須培土擁根,使其直立生長。封行以後一般不再中耕。

5.採收管理

蘿卜因品種及播種時間的不同,採收時間也不一樣,一般以肉質根充分肥大後為採收適期。收獲過早,產量低;過遲,易遭凍害或糠心、抽芙而降低品質。春播春蘿卜播種後一般50-60天採收;夏蘿卜生長快,播種後45-60天採收;秋冬蘿卜播種後70-100天採收。如為肉質根大部露在地上的品種,要在霜降前及時採收,以免受凍,肉質根全部在土中的品種,可以遲收以摸高產量。蘿卜的產量,一般大型秋冬蘿卜畝產3500-4000公斤,高產者可達5000公斤以上,中型蘿卜畝產2500-3000公斤;春蘿卜及夏蘿卜畝產1000-1500公斤;四季蘿卜畝產600-1000公斤。

I. 怎麼種植蘿卜才能高產質量好

蘿卜其營養價值非常高是廣受歡迎的蔬菜。有著消積、祛痰、止瀉和利尿的功效,並且還能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市場前景廣闊。而種植蘿卜的話能高產質量好,是所有種植戶的追求。但要達到這點不容易,這里和大家說下高產優質白蘿卜種植技術。

白蘿卜栽培技術

2.1、地塊選擇

栽培蘿卜宜選擇地勢平緩、光照良好、富含有機質、土層深厚、土質肥沃疏鬆、排灌方便的砂質壤土地塊,避免在土層薄、心土硬、土質黏重或石礫較多、漬水的地塊種植。

2.2、播種季節 氣候特點是夏季高溫乾旱、冬季低溫寒冷,雖然蘿卜從7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2月中旬至4月上旬均可播種,但最佳播種季節為9月,該時期播種的蘿卜產量高、品質好。過早播種受高溫乾旱影響,蘿卜品質較差;春季播種則產量較低,病害較多。如果茬口安排合理,同一地塊1年可種植3茬蘿卜。

2.3、整地施肥

新開園地要清除土壤中的樹根、草根、石礫等雜質,土壤經過翻耕烤曬後,每667 m2施入優質腐熟有機肥2 000~3 000 kg、硫酸鉀復混肥40 kg、95%硼砂1.5~2 kg,對土壤進行二次翻耕後開廂(包溝1.6 m),做成高25~30 cm、寬1.2 m的高畦,將土打碎、整平,做成中間略高、兩邊略低的龜背形畦面。9月中下旬及春季播種的蘿卜一般要求覆蓋地膜。

2.4、白蘿卜播種

播種前應測定種子發芽率。蘿卜栽培均採用直播的方式,直播又分為撒播、條播和穴播3種,撒播、條播用種量較大,出苗後間苗和定苗的工作量也較大,因此專業種植戶基本採用穴播,穴播的方法是在畦面上按30 cm×25 cm的行株距開深度約3~5 cm的淺穴,發芽率較高的種子每穴播種2~4粒,注意種子應在穴內均勻撒開,播後蓋上用火土灰、腐熟廄肥和菜園土堆漚並過篩的培養土,厚度約0.5 cm,然後淋水。栽培秋提早蘿卜,晴天應蓋一層遮陽網降溫保濕,以減少出苗期間的補水次數。

2.5、衡陽市白蘿卜種植田間管理

2.5.1、間苗和定苗

覆蓋遮陽網的地塊出苗後應及時揭開遮陽網。蘿卜苗期應進行1次間苗和定苗工作,間苗在蘿卜出現真葉後進行,主要是去除弱苗和過密苗,及時去除遮陽網並進行間苗是防止蘿卜徒長的關鍵措施;定苗一般在幼苗長到6~7片真葉時進行。間苗和定苗時應根據栽培品種進行留苗,早熟或中果型品種如短葉13號,一般間苗時每穴留3株,定苗後每穴留2株;大果型品種如德日二號、韓玉白、韓玉春,間苗時每穴留2株,定苗後每穴保留1株。

2.5.2、水分管理

蘿卜不耐旱,苗期土壤缺水易使植株感染病毒病,生長後期缺水則蘿卜肉質根生長細瘦、皮厚肉硬、辣味重、空心;但水分過多也不行,會導致植株葉部徒長,肉質根發育不良。因此,應根據降水量的多少、地下水位的高低等條件來確定澆水次數和每次的澆水量,同時還要根據蘿卜的不同生長發育階段靈活掌握。

幼苗期要少澆勤澆,以免植株因缺水而停滯生長和發生病毒病。「破肚」前要蹲苗,以促進根系向土層深處生長。葉片生長旺盛期需水量較大,要適量澆水,以防止葉片徒長。肉質根生長期要充分且均勻地灌水,以防止裂根;生長後期仍應適當澆水,以防止空心。收獲前5~7 d要停止澆水,以提高肉質根的品質及耐貯藏能力。

地勢平坦的地塊,葉片快速生長期和肉質根膨大前期均可採用溝灌,但灌水深度不應超過畦沿的一半。蘿卜整個生長期應盡可能地保持土壤疏鬆透氣,土壤容易板結的地方可在蘿卜播種後,在離播種穴約10 cm處另開一小穴進行補水,這種方法對防止因澆水造成的土壤板結具有較好的效果。

2.5.3、追肥

白蘿卜生長期不長,在土壤肥力水平較高、基肥較為充足的地塊,一般整個生育期只須進行兩次追肥,第1次在蹲苗期結束後進行,結合澆水每667 m2追施尿素或硫酸銨10~20 kg;第2次在肉質根生長盛期進行,淋施復合肥15~20 kg,以促進肉質根的膨大。在基肥不足、肥力差的地塊還應適當多追肥1~2次。在肉質根快速膨大期,還可結合病蟲害防治每667 m2施入硼肥1~2 kg。

3、白蘿卜病蟲害防治

3.1、病害防治

蘿卜的主要病害有軟腐病、黑腐病和花葉病毒病。黑腐病是蘿卜發生最為普遍的病害,晚秋時發病較多,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感染後植株從葉緣開始變黃,病勢逐漸發展後,與健康植株相比,病株根部稍帶米黃色,根內部變空呈黑色。軟腐病和黑腐病均為細菌性病害,可用72%農用鏈黴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30% DT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防治。花葉病毒病在秋提早栽培蘿卜地塊發生較多,應盡量以避免苗期田間過度乾旱和及時防治蚜蟲等措施防治為主,發病初期用50%病毒A 500倍液或1.5%植病靈1 000倍液進行防治,每7~10 d防治1次,連續2~3次。

3.2、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有蚜蟲、菜螟、菜青蟲、小菜蛾和黃曲條跳甲。蚜蟲是蘿卜發生最為普遍的害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進行防治。菜螟是對蘿卜為害最大的害蟲,該害蟲從剛孵化的幼蟲開始潛葉為害,2齡後鑽出葉面取食心葉,4~5齡時由心葉或葉柄蛀入莖髓及根部進行為害,菜螟、菜青蟲和小菜蛾均可用3.2%甲維·氯氰(中迅爭冠)乳油2 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 0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 000倍液交替進行防治。黃曲條跳甲可用40%樂斯本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 000~3 000倍液防治。

4、蘿卜種植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蘿卜栽培方法雖然簡單,但生產中也常會因為開叉、裂根、未熟抽薹、糠心、黑心、黑皮等現象給種植者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4.1、蘿卜開叉、裂根

土壤理化性狀差、土層淺、礫石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均會造成蘿卜開叉,因此應通過選擇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石塊少的地塊進行種植和禁止施用未腐熟的有機肥來防止蘿卜開叉。

造成蘿卜裂根的原因是植株生長期間土壤水分供應不均勻,如秋冬蘿卜生長初期往往以高溫乾旱天氣為主,肉質根皮層組織逐漸硬化,當生長中後期溫度適宜、水分充足時,肉質根硬化皮層由於不能相應生長而發生開裂。解決方法是在蘿卜生長中前期如遇高溫乾旱要及時澆水灌溉,中後期肉質根迅速膨大時要均勻供水。

4.2、未熟抽薹

蘿卜肉質根在尚未達到商品成熟時即開始抽薹開花,被稱為未熟抽薹,造成未熟抽薹的原因是春化作用,蘿卜春化所需的低溫值和時間與品種有極大關系,因此選擇適宜品種和合理安排播種期對防止未熟抽薹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晚秋或春季栽培應選擇抗春化的品種。衡陽地區10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均不適合蘿卜播種,9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及春季播種的蘿卜也應盡可能地採用地膜覆蓋栽培。

4.3、蘿卜糠心、黑心、黑皮

蘿卜糠心看似是一種過熟現象,但實際上在蘿卜生長過程中,前期土壤溫度高、後期乾旱或未熟抽薹均會造成糠心,栽培中應選擇肉質緻密、干物質含量高、耐糠心的品種,同時科學管理肉質根膨大期的土壤水分含量,並及時採收,以防止其糠心。蘿卜黑心、黑皮的原因則可能是病菌侵染引發黑腐病或土壤缺硼,因此應做好黑腐病的防治工作,並增施硼肥。

5、採收白蘿卜

在購買蘿卜種子時,包裝上說明的成熟天數均根據該品種在最適播種期播種栽培進行確定,因此不能以包裝上說明的天數作為採收標准。秋季提早播種,採收所需時間會略短,而深秋播種,則採收所需時間會相應延長,因此蘿卜採收時間應根據田間實際情況進行確定。一般在達到採收標准後,植株葉片會開始發黃,拔出的蘿卜肥大、圓潤有光澤。許多品種在達到採收標准後的較長時間內仍能保持很好的商品性,使其採收期延長。採收時,將已達到採收標準的蘿卜拔出,按順序整齊排列於畦面上,蘿卜葉自根頸部以上留3.5~5 cm後切除,然後將蘿卜裝筐用轉運車運送到清洗車間清洗,採收、運輸、清洗及搬運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擦傷肉質根。

閱讀全文

與黑蘿卜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4
自拍桿拍手機的方法 瀏覽:550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5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1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7
帆布包變黃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6
輕感冒怎麼辦速效方法 瀏覽:10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90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5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