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草果怎麼管理才結果
摘要 一、選地整地
㈡ 怎麼才能種出高產的草果呢有沒有技巧推薦
1.土地選擇
選擇肥沃的山谷或溪流,不要砍倒太多樹木,將樹蔭控制在50%,清除雜草並翻土。
2.生殖
用種子和分株繁殖。選擇生長勢強、產量高的母株進行種子繁殖。果皮紫紅色,果實完全成熟時採收。將收獲的果實去皮並浸泡約10小時,用粗砂擦拭表面的膠體層,然後播種。也可以從母株中取出一年生帶芽的根莖進行分株繁殖。
㈢ 陽山草果種植方法
草果(學名:Amomum tsaoko),是姜科豆蔻屬植物,草果的果實,別名草果仁、草果子。
播種方法
播種時在畦上以行距15 - 20厘米開溝,按株距約6厘米放種,播種深度1.5-2厘米,播後覆土並蓋草淋水。育苗半年後即可定植。
播種期
隨采隨播,春秋均可,以秋播較好。春播要在氣溫回升到18℃以上時進行,秋播月平均氣溫在18- 20℃以上,1個月時間,種子大量發芽出土,播後40 - 50天發芽率可達80%以上,12月至翌年2月發芽率可達90%以上。
㈣ 怎麼樣才能種出高產的草果呢
一.草地和果園用地的選擇和安排;
1.果園選擇。草和水果生長的條件要求在海拔1200-1800米的森林黃壤和棕壤的陰坡上,具有深厚的腐殖質,冠層密度為0.5-0.7。土壤應全年保持濕潤,空氣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0%。
第二次可在7月至8月進行。在此期間,由於高溫和充足的降雨,植物和雜草生長旺盛。森林裡的雜草應及時清除。第三次在11月至12月冬季與追施磷鉀肥和植物灰配合施用。這樣可以切斷地面毛管,保持土壤水分,減少低溫冷害和旱季乾旱侵襲。每次除草時,在兩個植株中間或周圍切下雜草,以增加土壤肥力,滋潤和促進纖維根部的生長。
在撫育管理中,對栽植不當的苗木應及時進行培育和扶正。如果發現死苗,應及時補種,以免因池塘過多而影響單位面積產量。
㈤ 草果定植有什麼要求
移栽定植規格為行距2米,株距1.7米。按株行距挖種植穴,穴深30厘米,長寬各40厘米,每穴內施15千克農家肥或土雜肥作基肥,與底土拌勻。選擇陰雨天定植。每穴栽苗1叢,栽後覆土,稍壓實,淋足定根水。在雨水少季節移栽,定植後宜蓋草淋水,可提高成活率。
㈥ 草果適宜哪些地方栽培經濟效益咋樣
草果別名草果仁、草果子等,為姜科豆蔻屬植物草果的果實,是一種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兼具的經濟作物,具有燥濕健脾、除痰截瘧的功效,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近年來草果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因而實現草果的高產種植十分重要。現將草果的高產種植技術介紹如下:
六、排水灌溉:當根部現出球形花苞時遇上天旱,應及時灌溉;雨水太多時應注意排水,以免傷及花蕾,同時要將花蕾周圍的雜物除去,使其通風透光,以免落花和爛果
㈦ 種植草果對環境有哪些要求
(一)溫度 草果怕熱,怕霜凍,喜溫暖而陰涼的山區氣候環境。以年平均氣溫18~20℃為適宜,在絕對低溫為1℃時,不出現凍害現象;
(二)光照 草果不耐強光,喜有樹木庇蔭的環境,需在蔭蔽度約為50%~60%的環境下生長。
(三)水分 怕乾旱,適宜在濕潤氣候生長。草果產量高低與花期是否缺水有很大的關系。開花季節如雨量適中,則結果多,保果率高,若雨量過多,會造成爛花不結果,若開花季節遇上天旱,花多數乾枯而不能坐果。
(四)土壤 以山谷疏林陰濕處、腐殖質豐富、排水良好、質地疏鬆的微酸性肥沃砂壤土為宜。在貧瘠和黏重的土地及積水低窪地栽培生長不良。
㈧ 草果該怎樣進行田間管理
1.調節遮蔭度 草果不耐強光,在整個生長發育階段,需要一定蔭蔽度,一般在50%~60%的蔭蔽度下生長良好。因此,從出苗開始,就要注意調節田間的蔭蔽度。但過於蔭蔽,草果徒長,開花結果少,應經常對遮蔭樹修枝疏林,砍掉過密的樹枝,間伐生長過密的林木。移栽出苗後,若蔭蔽度不夠可搭設簡易蔭棚遮蔭。
2.追肥 草果生長量大,是喜肥植物,每年要追施2~3次肥料,保證草果正常生長對養分的需要。對新種植的地塊,定植後要追施三次肥,第一次在幼苗出土後20天,施稀薄人畜糞水;第二次追肥在苗高20~30厘米時施,也是以人畜糞水為主,濃度適當增加;冬季降溫前,畝施農家肥如廄肥、堆肥、草木灰等拌適量磷肥1500千克,施後培土,使幼苗安全入冬。結果期的草果園,春季3~4月初,用腐熟雞糞等優質農家肥拌草木灰1500千克,撒施在植株周圍;夏季剛開花時,將草木灰在清晨露水未乾前撒在葉面上作根外追肥;冬初收果後用廄肥、火燒土埋於根部。
3.中耕除草、培土 定植後,根據田間雜草生長情況進行2~3次中耕除草。中耕除草要結合鬆土,以促進植株生長。每次除草時,如發現須根露出畦面,要培上少量的肥沃細土,以保護根系的吸收功能。在冬前中耕,割除結果後枯死的老株,挖出病株並燒毀。草果定植後至開花前,要進行培土,使幼芽生長健壯;開花以後,不進行培土,以免損傷花蕾,造成腐爛不結果。
4.水分管理 草果花期對水分十分敏感,是影響草果產量高低的重要時期。雨水過多,易爛花;過於乾旱,花易枯萎,造成減產。要根據天氣情況,做好排水、灌溉工作。在雨季到來之前,及時疏通排水溝,注意排除田間積水,減少花蕾腐爛;在乾旱季節,可在畦面蓋草,有灌溉條件的,要適當引水灌溉,保持土壤濕潤。
㈨ 草果是野生的嗎
有野生的,但也有種植的!生態環境:
草果生長在熱帶、南亞熱帶,海拔600-1500米的山谷、山坡常綠闊葉林下。草果喜年均氣溫15-20℃的涼爽氣候。適宜在樹木稀疏(透光度約40%);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而濕潤的陰涼地帶生長。在高山谷地或緩坡疏鬆、肥沃、濕潤的砂壤土或壤土中生長繁茂,結果多。山頂、山脊土壤乾旱貧瘠,水土流失嚴重,蔭蔽少,植株生長不良。花期5月,果期10-11月。
生長習性:
草果喜年均氣溫15-20℃的涼爽氣候。適宜在樹木稀疏(透光度約40%);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而濕潤的陰涼地帶生長。
生長周期:
草果系多年生草本植物,通過育苗栽培,三至四年掛果,盛果期為三年,以後掛果逐年減少。
種植技術:
(一)選地整地
育苗地:在靠近種植地的地方,選擇有水源、林蔭、土壤富含腐殖質,肥沃疏鬆,濕潤的山間凹地及山谷平緩處,作育苗地(苗圃)。播種前2個月,深翻土地,除凈雜草、樹根、石塊,調節好蔭蔽度。播種前數天,翻耕打碎土塊,每畝施草皮灰2000-2500公斤作基肥,然後起畦。畦寬100厘米高20厘米,長視地形而定,一般不超過10米。以待播種。
種植地:種植地與育苗地選地的要求基本相同。整地在上年冬季進行。在選好的種植地內,除保留蔭蔽樹外,其他的雜草、灌木和野藤全部砍除,待干後集中燒作肥料。留下的蔭蔽樹要適當修整,把過密樹砍去,使其透光度為40-50%之間。 然後深翻25厘米,同時揀凈草根、樹根和石塊。經風化後,在種植前再翻鬆碎土,整平。按行株距100×60厘米挖穴。每穴施土雜肥10-15公斤作基肥,肥土拌勻。同時在種植地四周開好環山排水溝,防止水土流失。如種植地坡度較大,亦可開成梯帶,然後按上述株行距開穴。
(二)種植方法
草果採用種子育苗和分株繁殖兩種方法。
1、種子育苗 每年10-11月果實成熟期,從高產植株中,選擇果皮紫紅色,種子銀灰色,嚼之有甜辣味的果實作種用。採收後,用小刀剖開果皮,取出種子團,加入30%的草木灰溶液搓散種子團和種子外層的果肉及膠質層,取出種子晾乾,便可播種。如不能馬上播種,每份種子加3份草木灰混合,裝入瓦罐內貯藏。
播種一般在每年2月或10-11月進行。在起好的畦面上按行距20厘米開1.5厘米深的播種溝,再以株距6厘米點播種子1-2粒,覆土後畦面蓋草。每畝育苗地播種量為1.5公斤左右。播種後要加強管理,幼苗高至50-60厘米時便可移植。
2、分株繁殖 草果分生植株能力強,可在每年1-2月間,從叢株中分離出部分1、2年生的單株作種苗。作種的單株應生長粗壯,根莖上根多,無病蟲害。分離後,將下部葉片剪除,只留上部的2-3片葉,以減少水分蒸發,利於定植成活。
3、定植 每年3-4月間,選擇陰雨天氣進行定植,每穴植苗1株,覆土壓實後,淋足定根水。種子繁殖的種苗,在起苗時,要注意不損傷,以免影響定植成活率。有條件的種植地,種植後宜在畦面上蓋草,以保持土壤濕潤,促進幼苗生長,並抑制雜草生長。
(三)田間管理
1、苗期管理 苗床經常保持濕潤。約經20天,幼苗陸續出土後,宜把蓋草撥至行間。每月噴灑1∶1∶200波爾多液1-2次,連續噴3-4個月,預防病害發生。苗高6-10厘米時開始追肥,每畝施人畜糞水1000公斤。苗高15厘米再進行第2次追肥,施肥種類和量與第1次相同,濃度可適當增加。第3次追肥在入冬後,每畝施腐熟廄肥,草木灰、草皮灰等混合肥2000公斤,施後培土,以增強幼苗抗寒能力,安全越冬。
2、中耕除草 定植後,為了促進植株生長和分株,每年要分別在夏、冬兩季進行兩次中耕除草。中耕時將叢株間雜草鏟除干凈,並結合鬆土。冬季中耕,應結合割除枯老死株,割下的枯、老、死株和鏟除的雜草可鋪在行間,讓其逐漸腐爛,增加土壤肥力。若有病蟲害老株,割後不宜用來鋪蓋株間,須清出場外燒毀。
3、追肥 草果是一種喜肥植物,每年要結合中耕除草追施肥料2次。第1次每畝施廄肥、堆肥、綠肥、過磷酸鈣等混合肥1000-1500公斤,植株生長較差的另加施尿素5公斤,兌水或混合上述肥料施下。第2次每畝施草皮灰2500公斤,在草果叢株周圍開環溝施下,施後用腐殖質土培土壅蔸。
4、灌溉 在乾旱季節,應組織勞力淋水。遠離水源的種植地,則宜在乾旱季節在畦面蓋草,減少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濕潤。
5、調節透光度 草果需在一定的蔽蔭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每年要對蔽蔭樹進行適當疏枝、疏林,將長得過於繁茂的樹枝砍去一部分,過密林木要適當間伐。缺少蔽蔭樹的地段要及時補種。一般使內經常保持40-50%的透光度。
病蟲害防治:
1、病害 立枯病:是由真菌中一種半知菌引起的草果苗期病害。一般在3-4月間,低溫陰雨天氣發病嚴重,可造成成片枯萎。防治方法:加強育苗地排水,降低土壤濕度,幼苗出土後用1∶1∶150波爾多液噴灑預防,每7天1次,連續2-3次,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株處撒生石灰粉,並噴50%代森銨1000倍液,每7天1次,連續2-3次。或在病株四周撒施1∶50菲醌細土混合物,有較好防治效果。
2、蟲害 鑽心蟲:是草果的莖部蟲害,以幼蟲鑽入植株莖內危害,嚴重時莖折,植株枯萎。防治方法:發現蟲情及時剪除枯心苗,並用殺螟松50%乳油800-1000倍液噴灑防治。
發展前景:
雲南、廣西南部和海南地處南亞熱帶、熱帶,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冬暖夏涼,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覆被率較高,十分適宜草果生長。產區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積累了較豐富的種植經驗,所以,發展草果生產有較好的條件。
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適宜發展草果生產的地方,多為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地,這些地方人煙稀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種植分散,生產技術落後,產量低而不穩,生產發展緩慢。國家應在資金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在雲南、廣西、海南等省區,建立草果生產基地,擴大種植面積;做好選育良種和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推廣工作,不斷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力求在較短時間內,盡可能的提供較多的商品,以適應市場需要。
㈩ 草果根可以種植嗎
草果主要有種植播種和分株繁殖兩種。
一、選地
應選擇有喬灌木密集覆蓋有腐爛樹葉堆積,土壤疏鬆肥沃濕潤的林地種植草果。
二、整地
選好地塊後,在春季進行雜草清理,同時清除過不足的遮蔭樹,要保持蔭蔽度。並在8-9月份進行鬆土,施以碧卡顆粒肥,有效的提高土地肥力,保證幼苗成活率。在10月份打塘,規格為長×寬× 深=30厘米×30厘米×30厘米,打好塘後即可定植。
三、適時移栽
以6月上旬至8月上旬移栽最適宜。
四、合理密植:
一般移栽株行距為長2米寬1.5米,一畝地栽200塘即可。要確保土壤肥沃,管理條件好的林宜稀植,對土壤瘦薄,管理條件差的地塊宜密植,平地用正方形行距種植。陡坡地採用三角形種植。
五、移栽方法:
移栽的苗要選擇生長健壯,不能有病蟲害,不能有機械損傷的幼苗。移栽時坑內先填入20-22厘米的細土,再把幼苗植於坑內,使根系自然舒展,然後填8-10厘米細土把苗根蓋嚴,用腳踏緊,使苗根與土壤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