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紅小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紅小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一、種植時間
北方地區種植紅小豆通常都是選在春夏季節交接的時候進行的,具體是5到6月份之間,這時的氣候溫度較為適宜,種下後紅小豆可更好的萌發,小苗也可旺盛生長。
二、整地處理
紅小豆的萌發生長需要充足的養分,種植之前最好是先在土壤中加入農家肥,提高土壤的肥力。最好在耕地一次,清除地塊中雜草和石塊,保證地塊松軟。
三、選擇種子
種植的時候要選擇高產、抗性強的紅小豆品種。還要觀察種子的外觀,選籽粒大、顏色鮮明的,這樣的種子萌發能力強。選好種後將其放在太陽下暴曬三天,然後用種子包衣拌種消毒,提高抗病能力。
四、播種入土
紅小豆的種植方法很簡單,按照株距15-25厘米,行距16厘米左右挖穴,穴深3-5厘米,每個穴內放兩三粒種子就行,不可種植太密。種下之後及時覆蓋土壤即可。
五、後期管理
紅小豆苗在生長期間對養分、水分的需求量大,發現土壤乾旱要及時澆水,還需適當追肥。肥料選復合肥就行,具體的追肥次數根據土壤肥力定,土壤貧瘠多施肥幾次。
⑵ 紅小豆怎麼種植,紅小豆的種植方法
紅小豆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對土壤要求不高,耐瘠薄,黏土、沙土都能生長,川道、山地均可種植。(一)施肥1、底肥增施底肥尤為重要。每公頃需施土雜肥30立方米左右,過磷酸鈣25~30千克,結合鬆土開溝深施。 2、種肥一般地力上種植。可公頃施氮、磷、鉀復合肥225千克或公頃施磷酸二銨150千克、尿素75千克加硫酸鉀75千克。除沙荒地外一般地力後期不宜單施尿素,以防貪青晚熟。施肥以深施覆土為好。(二)選用良種一般可選擇小豐2號、龍紅小豆1號等,這幾個品種棵大、結莢多而集中、千粒重高、增產潛力大、生育期適中。(三)播種 1、種子處理 播種前精選種子,將蟲蛀粒、碎粒和雜質去掉,保證種子的凈度和純度。必要時可用根瘤菌粉劑750~1125克/公頃拌種,先用細土或草木灰拌勻,再拌入種子,並立即播種。 2、播期 南部地區一般可在5月中旬,中北部地區在5月下旬。 3、播種方法 一般採用壟上開溝條播,每公頃下種22.5~30.0千克,壟距多用60~65厘米,株距15~20厘米,機械精量點播。也可採用穴播,每穴播4~5粒,定苗時每穴留苗3~4株,株距可適當加大。播深不宜太深,一般鎮壓後3~5厘米,如春天墒情好,宜淺;墒情不好,宜深一些。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紅小豆苗子出齊後,應立即進行一次中耕鋤草,分枝期進行第二遍,封壟前進行第三遍。中耕深度要掌握淺、深、淺的原則,第一次中耕要淺,因苗還小;第二次苗已長成,根已深入土壤,中耕可稍深;第三次中耕時應結合培土,起增根防倒伏作用。如封壟後仍有一些雜草,可手工拔除。 2、病蟲草害防治 多雨年份易發生葉斑病、白粉病等病害。於發病初期用20%三唑酮乳油每公頃1050-1500毫升,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2-3次。 紅小豆主要害蟲有鑽心蟲、豆天蛾、豆莢螟。可用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敵敵畏1000~1500倍液,每公頃300~375千克葯液防治。麥茬紅小豆蟲害發生較早,應注意多查看,早發現早防治,每隔5-6天治一次,連續除治2~3次,將不同代數、不同齡數的蟲子都消滅,否則如果等到大量葉片被咬,大量花莢被蛀掉,則嚴重影響產量。 紅小豆時豆科作物,由於其子葉不出土,對土壤處理除草劑抗葯性比大豆弱,所以化學除草不推薦苗前土壤處理,而推薦採用苗後莖葉處理。苗前施用醯胺類除草劑。如乙草胺、異丙甲草胺、甲草胺及嗪草酮等。如遇土壤水分大、降雨、作物播種過深出苗弱、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等條件,均可使作物產生嚴重要害,安全穩定性差。在紅小豆2-3片復葉期,雜草2-4片葉大部分雜草出齊時,防治禾闊雜草,可使用12.5%烯禾定機油乳油1500毫升(或24%烯草酮乳油500-600毫升,或使用10.8%高效氟吡甲禾靈乳油450-525毫升,或使用15%精吡氟禾草靈乳油800-1000毫升)+25%氟磺胺草醚水劑1500毫升。(五)微肥及激素的應用 紅小豆中後期噴施2%~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可顯著增加粒重,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對大面積心葉發黃,缺鐵地塊可用400倍宜鐵靈防治;開花結莢期噴施鉬酸胺、硫酸鋅等微量元素也有增產效果。微肥的應用可與中後期治蟲同時進行,對雨量較大的年份或匍匐、半匍匐型品種,可於盛花期噴0.2%的比久溶液,以延緩莖稈生長,促進養分向生殖器官的轉移。後期貪青晚熟地塊,可噴施乙烯利溶液,利於籽粒成熟及收獲脫粒。 、(六)收獲紅小豆時要注意分期人工收獲,適當延長收割時間,以促進後熟,提高粒重。機械收獲可在豆粒著色,莢變黃,葉片全部脫落時進行。
⑶ 虹豆種植
栽培技術
1.整地作畦。重施基肥
深翻土壤,充分曬白,施用石灰,作高畦重施基肥。基肥能促進根瘤菌活動,多形成根瘤,對增加花序數目,延長盛果期有良好的效果,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500千克以上,過磷酸鈣25-30千克,鉀肥15-20千克。
2.選擇播期
秋延後栽培的播種期是影響產量產值的技術關鍵,長沙地區以8月7-12日為最佳播種期。
3.播種育苗,合理密植
播種前用55℃溫水加高錳酸鉀0.1%浸種15分鍾,洗凈後再浸泡4-5小時。然後洗凈晾乾播種,播後蓋一層碎土,透灑清水,縮水後用遮陽網覆蓋,一般3-4天即可移栽。秋豇豆延後栽培由於後期氣溫降低,光照減弱,植株生長明顯減慢,因此應適當密植,一般畦寬1.5-1.8米,栽植兩行,株距30厘米,每穴栽4株,每667平方米栽植5 130穴左右。
4.前期蓋網,後期覆膜
前期溫度高,太陽輻射強烈,蟲害發生頻繁,採用防蟲網覆蓋既可防蟲,又可降低溫度,為豇豆生長創造良好的氣候環境。後期溫度降低,當溫度降至15-18℃時,一般在10月上中旬以後應加蓋塑料大棚膜,保溫延緩豇豆的衰老。
5.合理施肥
豇豆開花結束前,對肥水的需求量不大,如肥水過多植株莖葉生長過旺,就會形成只長蔓葉、花序等,開花結莢節位升高,側芽萌發,中下部不結莢。因此,前期宜適當控制肥水抑制過旺的營養生長。
在移植成活後,用15%濃度的入畜糞加少量氮肥,進行第一次追肥,促進幼苗生長,開始抽蔓後用20%-30%濃度的入畜糞追肥。
開花結莢後,需肥量逐漸增大,每4-6天施30%-40%入畜糞一次,促進生長;多開花,多結莢。
結莢盛期,需要更多肥水,如缺肥缺水,就會產生衰退,落花落莢,及時重施追肥,可防止早衰,促進翻花延後採收,提高產量。
病蟲害防治
豇豆常見病害為根腐病、銹病和煤霉病,根腐病可用多菌靈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灌根。銹病和煤霉病可用65%代森鋅粉劑500倍,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1 000倍液防治,一般在抽蔓期後,每隔5-7天噴施一次,連續3-4次,豆莢螟對秋豇豆花為害極大,常蛀食藤蔓、花莢而造成減產,防治上應在植株現蕾以後用90%的敵百蟲或樂果800-1 000倍液,80%敵敵畏800倍液噴施,每隔3-4天一次,連續噴施3-4次。
⑷ 蓮花豆在什麼季節種植
蓮花豆就是蠶豆,蠶豆的適宜播種期為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
蠶豆的播種方法
1、精細整地:蠶豆是深根系作物,播種前進行精細整地,可使土壤松軟,有利於根系擴展和根瘤的形成。
2、根瘤菌接種:播種前用根瘤菌接種,可提高產量。接種方法有土壤接種和種子接種。土壤接種是從上年種過蠶豆的地上運約50公斤的表土,於播種時均勻撒在播種溝內。種子接種是在播種時將根瘤菌粉加水稀釋,再與種子拌勻即可播種。並隨播隨蓋土,以免根瘤菌被陽光直射殺死。
3、播種時間:蠶豆在不同的地區種植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種植方法也不盡相同,南方稻田種植冬蠶豆的時間,應在水稻收割後搶時播種,長江沿岸播種時間為寒露到霜降之間,華南雙季稻地區在小雪前後,北方一般在春季解凍之後抓緊時間播種。
4、播種密度:播種密度應根據栽培目的、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因素而定,一般收取籽粒的比作青飼料或綠肥的宜稀些,生長期長、植株高、分枝多的品種較生長期短,植株矮小的宜稀些,土壤肥力低、施肥水平低的宜密些,通常大粒種基本苗每畝1至1.3萬,小粒種2.4萬左右,畝播種量10至12公斤。
蠶豆的種植技術
1、苗期管理:在苗期根據苗情以控水或灌水達到墩實的壯苗,做到苗齊、苗勻、苗壯,膠沾泥豆田,播種後要及時蓋草保溫保濕。
2、中期管理:做好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工作,及時防治病蟲草鼠危害,做好水分管理,進行田間整枝間苗,拔出瘦弱植株和病株,保證群體健康生長。
3、後期管理:保證灌漿期對水份的需求,使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25%,低於18-20%,必須立即灌水,高產田塊和遲熟田塊,終花散尖期進行打頂摘心,利於通風透光,增粒重,促早熟。
4、合理施肥:播種後畝蓋優質廄肥1500-2000千克/畝或蓋適量稻草,在豆苗2.5-3台葉期施普鈣30千克/畝,硫酸鉀10-15千克/畝。後期追肥選擇沃葉水溶肥系列的產品。
5、防旱防澇:蠶豆對水分很敏感,既怕旱又怕澇,若田間排水不良,則根系發育不良,且易發生立枯病和銹病,如遇乾旱,尤其開花結莢期,對產量影響更嚴重。因此,應根據生長需要,及時排灌,確保豐收。
6、適時收獲:蠶豆成熟,自下部豆莢開始。若採收青豆作蔬菜用,可自下而上分3至4次採收。若採收老熟籽粒,應待大部分植株中下部豆莢變黑一次採收。收摘完後的蠶豆鮮苗要及時翻漚,以保持養分。
⑸ 紅豆要怎麼種植方法
種植紅豆需要選擇合適的場所。紅豆適合生長在較為溫暖濕潤的環境中,所以播種紅豆最好選擇向陽通風且靠近水源的場所,並且在養殖前需要選擇栽種過小麥或者玉米的土壤,避免紅豆重茬。
2、選擇紅豆
播種種植紅豆時,也需要選擇合適的紅豆作為種子。首先需要挑選顆粒飽滿、未遭受病蟲害的健康種子,然後需要將種子浸泡在清水中,挑出浮於水面的種子扔掉,撈出沉於水底的種子瀝干後播種。
3、播種種植
在播種時,可以在種植場所挖出一條條土溝,並且將每兩條溝之間的間隔控制在三十五厘米左右,然後向土溝中播撒種子,注意將種子之間的間隔控制在二十厘米左右,播種後就可以使用細土掩埋,等待發芽。
4、後期養護
在後期養護紅豆時,可以向土壤中澆灌礦物質豐富的河水,浸濕全部的土壤,也可以為紅豆提供富含氮磷鉀元素的無機肥料,提高植株的生長速度,還可以為紅豆提供充足的光照,讓植株可以結出更多的果實。
⑹ 紅小豆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紅豆即海紅豆,豆科海紅豆屬,喬木,羽狀復葉,小葉長橢圓,圓錐花序,花白色,莢果扁平,種子鮮紅色,心材暗褐色,質堅而耐腐,以下就是我整理的紅小豆的 種植 方法 ,希望對你有用。
紅小豆的種植技術
1、選茬整地
(1)選地。以保水保肥力強,富含腐殖質的中性粘質土最為適宜。
(2)選茬。忌重茬和迎茬,前茬作物應選擇玉米、白瓜等茬,實行三年輪作。
(3)整地。採取壟作,秋起壟,有利於保墒。
2、選擇及種子處理
(1)品種選擇。選用高產、優質、抗逆性強的適宜當地種植的品種,應首選異地雜交品種,不過市面上的紅小豆種子,多數為商品種子,購買時應該謹慎選購!
(2)種子處理。機選或人工選種,挑出病粒、蟲粒、小粒。用適宜的根瘤菌劑拌種。
3、施肥
(1)底肥。要掌握底肥足、苗肥輕、花莢重追肥原則。公頃腐熟優質農家肥37.5噸以上,結合翻地使農家肥在耕層混勻。
(2)追肥。在四葉期和初花期追施速效肥。有機肥每公頃施用75公斤。
4、播種
(1)播期。地溫穩定通過8℃即可播種。一般年份最佳高產期為5月15-20日。
(2)播法與密度。小壟穴播,壟距60-70厘米,株距4-6厘米,直立有限生長型品種,1-1.2萬株,無限結莢型品種應適當稀播。
(3)播量與播深。播種粒數為留苗數的1.5-2倍,667平方米播量3.5-4公斤,播深一般為3-4厘米。
(4)播種質量。播後及時鎮壓,保墒出苗。
5、田間管理
查田補苗、間苗、定苗。當小豆苗出苗80%左右時,及時用催好芽的種子補種。兩片真葉展平時間苗,第一復葉期定苗,最遲不超過第二復葉期。中耕除草。中耕2-3遍,徹底清除雜草。
紅小豆的特徵植物形態: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90cm。莖上有顯著的長硬毛。三出復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漸尖,側生小葉偏斜,全緣或3淺裂,兩面疏被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5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具短爪,龍骨瓣上部捲曲;雄蕊10,二體。莢果圓柱形,長5~8cm。種子6~8粒。花期6~7月,果期7~8月。
紅小豆的作用①治水腫坐卧不得,頭面身體悉腫:桑枝燒灰、淋汁,煮赤小豆空心食令飽,飢即食盡,不得吃飯。(《梅師集驗方》)
②治卒大腹水病: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煮取干,去茅根食豆,水隨小便下。(《補缺肘後方》)
③治水腫從腳起,入腹則殺人:赤小豆一升,煮令極爛,取汁四、五升,溫漬膝以下;若已入腹,但服小豆,勿雜食。(《獨行方》)
④治腳氣:赤小豆五合,葫一頭,生薑一分(並破碎),商陸根一條(切)。同水煮,豆爛湯成,適寒溫,去葫等,細嚼豆,空腹食之,旋旋啜汁令盡。(《本草圖經》)
⑤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赤小豆半升,桑根白皮(炙,銼)100克, 紫蘇莖葉一握(銼,焙)。上三味除小豆外,搗羅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盞煮熟,去豆,取汁二盞半,入葯末20克,生薑0.5克,拍碎,煎至一盞半,空心溫服,然後擇取豆任意食,日再。(《聖濟總錄》赤小豆湯)
⑥治傷寒瘀熱在里,身必黃:麻黃100克(去節),連軺100克,赤小豆一升,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切)一升,生薑100克(切),甘草100克(炙)。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半日服盡。(《傷寒論》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⑦治急黃身如金色:赤小豆50克,丁香0.5克,黍米0.5克,瓜蒂0.25克,熏陸香5克,青布五寸(燒灰),麝香5克(細研)。上葯搗細羅為散,都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清粥飲調下5克;若用少許吹鼻中,當下 黃水。(《聖惠方》赤小豆散)
⑧治腸痔大便常血:小豆一升,苦酒五升,煮豆熟,出干,復納清酒中,候酒盡止,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度。(《肘後方》)
⑨治熱毒下血,或因食熱物發動:赤小豆杵末,水調下方寸匕。(《梅師集驗方》)
⑩治疽初作:小豆末醋敷之,亦消。(《小品方》)
⑾治大小腸癰,濕熱氣滯瘀凝所致:赤小豆、薏苡仁、防己、甘草,煎湯服。(《瘍科捷徑》赤豆薏苡湯)
⑿治小兒天火丹,肉中有赤如丹色,大者如手,甚者遍身,或痛或癢或腫:赤小豆二升。末之,雞子白和如薄泥敷之,干則易。一切丹並用此方。(《千金方》)
⒀治腮頰熱腫:赤小豆末和蜜塗之,或加芙蓉葉末。(《綱目》)
⒁治小兒重舌:赤小豆末,醋和塗舌上。(《千金方》)
⒂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小豆一升,杵碎,水三升,和攪取汁飲。(《肘後方》)
⒃下乳汁:煮赤小豆取汁飲。(《產書方》)
⒄治婦人吹奶:赤小豆酒研,溫服,以滓敷之。(《婦人良方補遺》)
⒅治風瘙癮疹:赤小豆、荊芥穗等分,為末,雞子清調塗之。(《綱目》)
⒆治食六畜肉中毒:燒小豆一升,末,服三方寸匕。(《千金方》)
>>>下一頁更多精彩“紅小豆的功效及作用 ”
⑺ 紅豆怎麼種植方法小學生
1、選材處理
材料選取是紅豆怎麼種中的基本條件,也是成活的關鍵,栽種前需要選取容易成活發芽率高的優良種子,還要保證種子飽滿、色澤明亮,可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漂洗,將干癟、破殘或者蛀蟲的豆粒去掉,剩下的就可以栽種。
2、浸泡處理
由於紅豆種子的表皮比較硬,如果直接栽種的話,種子的發芽率會比較低,最好將種子放在清水中浸泡16~14個小時左右,這樣可以讓種子的表皮變軟,之間要不停的換水,或用碧卡生根劑浸泡,促進發芽。
3、催芽處理
准備一個不大不小的盒子,在盒子的最底層鋪蓋一層棉花,上面噴灑適量的水分,在棉花的上面鋪蓋一層紗布,將浸泡後的種子放在紗布中,不可將種子重疊放置,上面放一塊濕毛巾,將盒子放在溫暖的環境下,大概一周左右發芽。
4、入栽定植
當種子露出了新芽就可以將表面的毛巾揭開,每天噴水2~3次左右,高溫條件下可以增加澆水次數,保持底部的棉花一直是濕潤狀態,或者移到透氣性較好的土壤中,深度為1~2公分左右,保持土表濕潤即可。
⑻ 紅小豆種植時間和方法
紅小豆種植時間在5-6月左右。
種植方法:
1、挑選健壯、飽滿、無病害的品種,選擇優質的種子有利於後期生長,選好種子後需要使用葯劑拌種消毒後才可播種。
2、將土壤翻耕松軟後,施入腐熟農家肥、復合肥,再進行播種。
3、播種後的溫度不宜低於8℃,在幼苗長出第1片真葉時進行間苗。
4、開花前要做好中耕除草,初花期可使用磷酸二氫鉀進行追肥。
種植紅小豆的注意事項:
首先是紅小豆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以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為宜。平時應該及時除草,以疏鬆土壤,提高地溫。
其次是選擇播種時間,紅小豆可以選擇在4月下旬-5月中旬播種。冬季較為寒冷,不適宜播種。
最後是水肥管理,紅小豆是一種不耐旱的植物,不適宜過度澆水。可以適當的施氮肥,在其生長期可以多施磷肥,為其提供充足的養分,利於其生長。
⑼ 紅豆種植方法
可以,非常容易,只是一旦長大就不要移植,會損傷的。海紅豆有些毒。抗旱,抗寒~一定要採納啊~
相思樹為強陽性樹種,性最喜光,不耐庇蔭,喜暖熱氣候,尤畏寒冷,在北緯16°左右以南年平均溫度18℃至26℃區域均可栽培。喜肥沃土壤,耐乾旱和瘠薄,不怕河岸間歇性的水淹和浸漬,適宜酸性土,在石灰質土壤上生長不良。此樹種根深枝韌,抗風力強,具根瘤,能固定大氣中的游離氮,可改良土壤,萌芽力、萌櫱力均很強,能耐多次砍伐。
用播種法繁殖,在8月份莢果成熟尚未開裂時採集,可隨采隨播,也可干藏至翌春播種,每畝播種量5公斤至6公斤。因其種子表面有一層角質,播種前要用開水燙1分鍾,再用冷水浸種24小時,藉助於熱脹冷縮,可破壞種子外表的角質層,提高發芽率。幼苗時經移植一次,次年春天再定植,一年生苗可高達70厘米以上。越冬溫度不得低於4℃。
另有一種紅豆樹,其種子稱做相思子,它為豆科紅豆樹屬落葉喬木,內有鮮紅色種子1粒至2粒,花期4月,果期10月至11月。種子忌曝曬,宜陰干,播種前用熱水浸種,約一個月即可發芽,2月至3月間條播。一年生苗高可達40厘米至50厘米,但要搭棚遮蔭方可正常越夏。苗木宜栽於土層肥沃、疏鬆及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中,方能生長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