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什麼可以止血
以下是幾個止血方法:1、一般止血法。對小而淺的出血創口,用創可貼即可。2、指壓臨時止血法。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向骨面按壓,情況穩定及止血用品(如綳帶)准備好後,再選用其他止血方法。3、加壓包紮止血法。適用於四肢小動脈、靜脈出血。
B. 中醫最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哪些
清熱止血適用於血熱妄行或熱傷血 絡所致的出血證。常用白茅根、側柏葉、小薊、槐花、地榆、犀角、生地等葯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十灰散、四生丸、犀角地黃湯、瀉心湯等。
益氣止血適用於氣虛或陽虛,失於固攝,血失常道所致的出血證。常用黃芪、灶心土、炮姜、附子、艾葉等葯物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歸脾湯、黃土湯等。
祛瘀止血適用於血痹阻脈絡,血行內阻,血不循經所致的出血證。常用桃仁、赤芍、三七等組成方劑,代表方劑如宮外孕方。
C. 常用止血方法有哪些
在臨床上止血的方法很多,在奶牛方面有以下幾種。
1.止血帶止血
該法使用於四肢出血和斷尾止血,用止血帶或橡膠帶,如果情況緊急,可用繩子,在出血的上方扎緊來臨時止血。
2.壓迫止血
就是用手壓住出血端,或者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斷端,或在創口處沒有找到出血的血管,則可用紗布按壓創口,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3.結扎止血
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縫合線將血管結扎,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4.填塞止血
就是在較大的創口出血,找不到出血的血管,或無法結扎,只有用紗布或毛巾填塞創口來止血,如子宮大出血,無法找到血管,只能用毛巾填塞子宮來止血。
5.全身止血
如果出血快,或臟器出血,只能注射止血葯來止血,如肌注止血敏。
D. 最常用的止血方法
1、壓迫止血,以一定的壓力使血管破口縮小,或者破口的血管閉合,此時血小板、纖維蛋白、紅細胞可以迅速形成血栓,破口出血得到止血,較廣泛滲血時可用比較溫熱的鹽水紗布,就是50℃-60℃的溫紗布壓迫止血,壓迫止血還可以用紗布填塞法,僅限於其他各種止血方法無效的情況下才能使用,紗布壓迫止血,3-5天後才逐漸取出;
2、結扎止血,有單純的結扎止血,還有縫合止血兩種方法;
3、電凝止血,通過電流電灼器使組織接觸熱點產熱,引起血液凝固;
4、局部葯物止血,主要有創面滲血,常用的葯物如明膠海綿、纖維蛋白膠、止血紗布或者止血葯物來止血;
5、血管阻斷和修復,利用止血帶的原理,在手術中出血時制止大出血,預防出血也可用手阻或者血管阻帶,就是在四肢手術過程中阻斷主要的供血血管,重要的血管損傷必要時並行血管的修復;
6、促進血液凝固,血管壁驟縮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7、骨科手術時骨髓出血,用骨蠟達到止血,腦外科手術可以用銀夾止血。
E. 止血的草葯有哪些圖片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從事各種勞動和工作,難免會磕磕碰碰,當我們身體受到撞擊的時候,難免會流血流血不止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採取葯物進行止血,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哪些葯物對於止血有著特殊的效果呢?下面為您列舉的這些止血葯,希望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您有所幫助。
1.續斷與艾葉
續斷補肝腎,止血兼能安胎;艾葉性溫而香,止血安胎之中又能溫行氣血以調經。合用則溫經散寒,止血安胎之功更佳,常用治肝腎虛弱,素性偏寒之崩漏及胎動下血。
2.阿膠配艾葉
阿膠質黏膩,能凝固血絡,養陰補血,且能安胎;艾葉暖氣血而安胎止血。合用則一溫一補而止血安胎,主治妊娠下血、習慣性流產、先兆流產的出血,如膠艾四物湯。
3.血餘炭配棕櫚炭
血餘炭苦澀微溫,乃人發之炭,為止血消瘀之良葯,且能利尿生肌,宜於消瘀利竅,治血瘀阻塞,小便不利;棕櫚炭苦澀而平,收斂止血,宜於出血過多瘀血已盡者。合用則止血而不留瘀,主治各種內出血證,如十灰散。
4.三七粉配白及粉
三七粉苦溫,行瘀止血,消腫定痛,主治一切血證而有瘀滯者,並可外用;白及粉苦寒,質黏膩,性收澀,斂肺止血,生肌止痛,未化膿者可消散,已潰者能生肌,宜於肺胃出血,尤其是肺癆空洞,且能人血分以泄熱。合用則行瘀止血,補肺斂肺,主治各種血證之出血不止,也可用於外敷劑以治外傷出血。
5.小薊xiǎo jì 配大薊
大薊、小薊均能散瘀消腫,清熱降壓,涼血止血;大薊尚能破血而消癰腫。合用則外敷內服均宜,主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對疔瘡癰腫尤有良效。
6.金銀花配地榆
金銀花清熱解毒,地榆清熱涼血,收斂止血。合用則清熱止血中兼有收斂之長,主治血熱妄行之血崩、血痢,善治下部見血,故古人有「下部見血用地榆」之說。
7.藕節配蒲黃
藕節甘平,收斂止血,解熱止渴;蒲黃生用行血,炒用止血,行瘀利尿,且可外用。合用則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化瘀,主治尿血鮮紅,小腹疼痛之血淋,如小薊飲子。
8.花蕊石配鍾乳石
花蕊石化瘀止血,鍾乳石補肺益精,合用則祛瘀生新,主治肺組織損傷之咳血證。
9.烏賊骨配白及
烏賊骨咸能入血,微溫而澀,有收斂止血之功。白及苦甘而澀,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之功。兩葯合用,收斂止血之力強。可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出血。
10.烏賊骨配貝母
烏賊骨咸澀微溫,能制酸止痛,貝母苦寒清火。合用之,有護胃、制酸、止痛之功。實驗研究:本方有明顯的吸附胃蛋白酶和中和胃酸的作用,因而能保護潰瘍面。臨床可用於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11.阿膠配蒲黃
兩葯皆有止血之功,阿膠兼養血滋陰,蒲黃兼活血祛瘀。合用則止血而不留瘀,又兼補養之效,故內科、婦科各種血證皆可用,《千金方》曾有記載。近代有用阿膠切小粒後與蒲黃同炒的炮製法,與此同意阿膠
12.蒲黃配青黛
蒲黃止血而兼祛瘀,青黛善清肺肝之鬱火,合用則治因肝火、肺熱傷絡所致之吐血、衄血。近代報道,單用此葯對各5克水煎服甚效。
13.生地配側柏葉
側柏葉為涼血止血之品,炒炭存性兼收斂止血之用;生地為養陰、涼血之要葯。合用則補、斂、涼三法皆備,對各種因熱之血證皆宜,古方如四生丸。
14.槐花配荊芥
槐花功專涼血止血;荊芥炒炭之後輕揚之性已失,善治腸風。合用則功善血痢及痔瘡下血,古方如槐花敞。
相信大多數的人在看完上面的介紹之後,對於這些葯物有了一定的了解,那麼在日常生活當中,當我們的身體出現碰撞的時候,出現流血不止的情況之下,我們可以運用這些止血葯來進行止血。雖然這些只是學校有著特殊的效果,但是如果情況特別嚴重的話,還應該到醫院進行積極的治療。
F. 古代如何止血,如何止痛
一、止血:
(1)灑金創葯,裹傷。(主要用於小創口處理);
(2)用火燒灼,使得血管收縮。(主要用於處理斷肢等大創口);
(3)古代有專門止血的中草葯:如三七、血餘炭、仙鶴草、棕櫚、蒲黃、艾葉、三七參、地榆 、白茅根、白及、槐花、側柏葉、大薊、茜草等。
二、止痛:
(1)麻沸散(東漢華佗發明,開刀時用);
(2)針灸鎮痛;
(3)清朝開刀葯方:草烏、川烏、天南星、蟾酥、番木鱉等組成。
(6)止血葯有哪些土方法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十大名醫是指扁鵲、華佗、張仲景、皇甫謐、葉桂、孫思邈、薛生白、宋慈、李時珍、葛洪,所屬領域是中醫和中葯。著有作品《扁鵲內經》、《外經》、《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濕熱條辨》
華佗:
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醫學家,精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麻沸散」的使用為世界醫學史上最早之全身麻醉,還發明了「五禽戲」。
據人考證,他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一四五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這考證很可疑。因為《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據此,華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歲。
華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還永遠懷念他。江蘇徐州有華佗紀念墓;沛縣有華祖廟,廟里的一副對聯,抒發了作者的感情,總結了華佗的一生:「醫者刳腹,實別開岐聖門庭,誰知獄吏庸才,致使遺書歸一炬;士貴潔身,豈屑侍奸雄左右,獨憾史臣曲筆,反將厭事謗千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古代十大名醫
G. 常見的止血方法有哪幾種
在臨床上止血的方法很多,在奶牛方面有以下幾種。
1.止血帶止血
該法使用於四肢出血和斷尾止血,用止血帶或橡膠帶,如果情況緊急,可用繩子,在出血的上方扎緊來臨時止血。
2.壓迫止血
就是用手壓住出血端,或者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斷端,或在創口處沒有找到出血的血管,則可用紗布按壓創口,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3.結扎止血
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縫合線將血管結扎,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4.填塞止血
就是在較大的創口出血,找不到出血的血管,或無法結扎,只有用紗布或毛巾填塞創口來止血,如子宮大出血,無法找到血管,只能用毛巾填塞子宮來止血。
5.全身止血
如果出血快,或臟器出血,只能注射止血葯來止血,如肌注止血敏。
H. 止血葯配方
一種純中葯配製的止血膏劑,其特徵在於制備該膏劑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以下葯物:海螵蛸 沒葯 乳香 白及 血竭上述葯物的質量配比依次為9份∶9份∶9份∶10份∶12~20份
對於創口內有異物患者,還可以添加和使用下列輔葯:大貝 姜黃 貓爪草 銀元為了提高葯效,還可根據患者的創口情況,適當添加中葯天麻,以促進創口祛腐生肌
制備方法是:將採用的各味主葯,經清洗、烘焙、研細,分別製成粉末後混合均勻,再按比例加入凡士林,調製成膏劑。即可裝袋製成成品;也可製成膏葯成品。1副膏劑原料中凡士林的用量為5~50g。
根據患者病情需要加入一定的輔葯,通常天麻用量為主葯量的1/5。輔葯可只加其中一種或全加,不需要時當然也可不加。
用法是:對於創傷外出血患者,首先要由醫生進行傷口消毒,再用止血膏劑按患者創口的大小和血流量大小均勻地塗在醫用紗布上敷於患處,適當施加壓力,以促進止血。止血後可換葯數次。本品雖可入口,但通常只作外用,對人體外傷的肌膚無不良反應。對於創口淺表組織內有異物如散彈珠的患者,可將膏劑敷於銀元或其它銀製品上,再蓋於創口,數日後,異物如散彈珠將會被拔除。
I. 1、 止血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
壓迫止血,縫合止血,電凝止血,葯物腎上腺素有一定的止血作用,結扎止血,止血海綿止血。
J. 止血方法有幾種
在臨床上止血的方法很多,在奶牛方面有以下幾種。
1.止血帶止血
該法使用於四肢出血和斷尾止血,用止血帶或橡膠帶,如果情況緊急,可用繩子,在出血的上方扎緊來臨時止血。
2.壓迫止血
就是用手壓住出血端,或者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斷端,或在創口處沒有找到出血的血管,則可用紗布按壓創口,以達到止血的目的。
3.結扎止血
先用止血鉗夾住出血的血管,然後用縫合線將血管結扎,這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
4.填塞止血
就是在較大的創口出血,找不到出血的血管,或無法結扎,只有用紗布或毛巾填塞創口來止血,如子宮大出血,無法找到血管,只能用毛巾填塞子宮來止血。
5.全身止血
如果出血快,或臟器出血,只能注射止血葯來止血,如肌注止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