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野外怎麼點火
野外生存,如果沒有打火機應該怎麼辦?這里提供了一些其他野外點火的方式,關鍵時刻也許就會派上用場哦。
1.火柴:
火柴是點火的最便利的工具。多攜帶一些標有"非安全"、"可以在任何地方劃著"標記的火柴,把它們紮成一捆放在防水容器內,防止它們相互摩擦,以外自燃,另外也可防止火柴自身變潮。
注意:火柴受潮也是有辦法補救的,如果頭發乾燥並且不油膩,可將潮濕的火柴放在頭發里摩擦一番,頭發產生的靜電會使它乾燥。
另外,通過在火柴上滴蠟可防止火柴變潮。點火時,可用指甲將蠟層剝除。使用凸透鏡:強烈的陽光通過凸透鏡聚焦後,可產生足夠的熱量點燃火種。其中,取火最為迅速的是照射汽油和酒精,可在1-2秒內點燃火種。 極限一家人 推動中國戶外
放大鏡或望遠鏡以及照相機里的凸鏡,都可以代替凸透鏡為你服務。另外,在手電筒反光碗的焦點上放火種,向著太陽也能取火。如果在有冰雪的環境下,將冰塊加工成中間厚,周邊薄的形狀代替凸透鏡也是可以的。
2.擊石取火:
找一塊堅硬的石頭做"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鋼鐵向下敲擊"火石",使火花落到大火種上。一條邊緣帶齒的鋼鋸比普通小刀可產生更多的火星。當火種開始冒煙時,緩緩的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當然並不是任何一塊石頭都能點燃火種的,石頭擊出的火花必須有一定的熱量和持續時間才能點燃火種。
3.電池生火:
若有電量較大的電池,將正負兩極接在削了木皮的鉛筆芯的兩端,頃刻間,鉛筆芯就會燒得像電爐絲一樣通紅。
如駕車旅行的話,可取兩根長導線,連在電瓶得正負兩極接線柱上。如果沒有電線,可以用兩個扳手或其他金屬工具代替。如導線不夠長,可將電池從車中取出。將兩根導線末端慢慢接觸,短路會產生火花。這時,一塊沾了汽油的布是最好的火種。
4.弓鑽取火:
用強韌的樹枝或竹片綁上鞋帶、繩子或皮帶,做成一個弓子。在弓上纏一根乾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塊硬木上迅速的旋轉。這樣會鑽出黑色粉末,最後,這些粉末會冒煙而生出火花,點燃火種。
5.藤條取火:
找一根乾的樹干,一頭劈開,並將裂縫撐開,塞上火種,用一根長約兩尺的藤條,穿在火種後面,雙腳踩緊樹干,迅速的左右抽動藤條,使之摩擦發熱而將火種點燃。 極限一家人 推動中國戶外
6.其他方法:
在平坦的木板上摩擦玻璃片,也能生熱發火。待劇烈摩擦發燙時,將火種吹燃。
還可用兩塊軟質的木頭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墊以棕櫚樹皮或椰子葉底部的乾燥物作火種。也可以在一塊軟木底部刨一條直溝,然後用一根矛狀硬木尖端前後"犁"行,這樣首先產生出火種,最後將其點燃。
㈡ 我的世界貝爺mod熔爐有什麼種類 每種熔爐的使用方法什麼
材料:熔爐,比較器,紅石粉,紅石火把,粘性活塞。 首先,放上熔爐 然後,放上比較器,有兩個紅石火把的地方對著熔爐後面。放上紅石粉,加上紅石火把
㈢ 著名的荒野求生專家貝爺和奧斯汀誰厲害
其實要說到貝爺來說的話,他真的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什麼都敢吃什麼都能吃,也不怕這些東西到底有沒有危害?但是,奧斯丁雖然說他叫蛇王,但是我認為相比於貝爺來說還是差了那麼一丟丟。
㈣ 荒野求生中貝爺如何在晚上做防蚊措施的
你這算什麼野外求生 分明是旅遊啊 我可不需要那麼多的東西 野外生存、探險的朋友越來越多,而在野外,如果發生了一些意外情況怎麼辦,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需掌握以下野外求生技巧。一、利用自然特徵判定方向軍人在沒有地形圖和指北針等制式器材的情況下,要掌握一些利用自然特徵判定方向的方法。利用太陽判定方位非常簡單可以用一根標桿(直桿),使其與地面垂直,把一塊石子放在標桿影子的頂點A處;約10分鍾後,當標桿影子的頂點移動到B處時,再放一塊石子。將A、B兩點連成一條直線,這條直線的指向就是東西方向。與AB連線垂直的方向則是南北方向,向太陽的一端是南方。利用指針式手錶對太陽的方法判定方向。方法是:手錶水平放置將時針指示的(24小時制)時間數減半後的位置朝向太陽,表盤上12點時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現在時間是16時,則手錶8時的刻度指向太陽,12時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夜間天氣晴朗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北極星判定方向。尋找北極星首先要找到能熊星座(即我們人稱的北斗星)。該星座由七顆星組成,開頭就像一把勺子一樣。當找到北斗星後,沿著勺邊A、B兩顆星的連線,向勺口方向延伸約為A、B兩星間隔的5倍處一顆較明亮的星就是北極星。北極星指示的方向就是北方。還可以利用與北斗星相對的仙後星座尋找北極星。仙後星座由5顆與北斗星亮度差不多的星組成,形狀像W。在W字缺口中間的前方,約為整個缺口寬度的兩倍處,即可找到北極星。利用地物特徵判定方位是一種補助方法。使用時,應根據不同情況靈活運用。獨立樹通常南面枝葉茂盛,樹皮光滑。樹樁上的年輪線通常是南面稀、北面密。農村的房屋門窗和廟宇的正門通常朝南開。建築物、土堆、田埂、高地的積雪通常是南面融化的快,北面融化的慢。大岩石、土堆、大樹南面草木茂密,而北則易生青苔。在野外迷失方向時,切勿驚慌失措,而是要立即停下來,總冷靜地回憶一下所走過的道路,想辦法按一切可能利用的標志重新制定方向,然後再尋找道路。最可靠的方法是「迷途知返」,退回於原出發地。在山地迷失方向後,應先登高遠望,判斷應該向什麼方向走。通常應朝地勢低的方向走,這樣容易碰到水源、順河而行最為保險,這一點在森林中尤中為重要。因為道路、居民點常常是濱水臨河而築的。如果遇到岔路口,道路多而令人無所適從時,首先要明確要去的方向,然後選擇正確的道路。若幾條道路的方向大致相同,無法判定,則應先走中間那條路,這樣可以左右逢源,即便走錯了路,也不會偏差太遠。二、復雜地形行進方法在山地行進,為避免迷失方向,節省體力,提高行進速度,應力求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如沒有道路,可選擇在縱向的山樑、山脊、山腰、河流小溪邊緣,以及樹高林稀、空隙大、草叢低疏的地形上行進。要力求走梁不走溝,走縱不走橫。行進時,能大步走就不小走。這樣幾十公里下來,可以少萬許多步。疲勞時,應用放鬆的慢步來休息,而不停下來。攀登岩石時,應對岩石進行細致的觀察,慎重地識別岩石的質量和風化程度,確定攀登的方向和路線。攀登岩石的基本方法是「三點固定」法,即兩手一腳或兩腳一手固定後再移動剩餘的一手或一腳,使身體重心上移。手腳要很好地配合,避免兩點同時移動,一定要穩、輕、快,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最合適的距離和最穩固的支點,不要跨大步和抓、蹬過遠的點。攀登30度以下的山坡可沿直線上升。攀登時,身體稍向前傾,全腳掌著地,兩膝彎曲,兩腳呈外「八字形」,邁步不要過大過快。坡度大於30度時,一般採取「之」字形攀登路線。攀登時,腿微曲,上體前傾,內側腳尖向前,全腳掌著地,外側腳尖稍向外撇。在行進中不小心滑倒時,應立即面向山坡,張開兩臂但直兩腿,腳尖翹起,使身體盡量上移,以減低滑行的速度。這樣,就可設法在滑行中尋找攀引和支撐物。千萬不要面朝外坐,因為那樣不但會滑得更快,而且在較陡的斜坡上還容易翻滾。河流是山區和平原地區經常遇到障礙。遇到河流不要草率入水,要仔細地觀察之後再確定渡河的地點和方法。山區河流通常水流湍急,水溫低,河床坎坷不平。涉渡時,為了保持身體平衡,應當用一根午子支撐在水的上遊方向,或者手執重達15~20公斤石頭。集體涉渡時,可三人或四人一排,彼此環抱肩部,身體最強壯的位於上遊方向。 三、采捕食物的方法野外生存獲取食物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獵捕野生動物,另一種是採集野生植物。獵捕野生動物首先要知道動物的棲息地,掌握動物的生活規律,然後再採取壓捕、套獵、捕獸卡以及射殺等方法進行獵捕。這需要在專家指導下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和實踐後才能真正掌握。下面僅簡單介紹一下可食用昆蟲和可食野地生植物的種類、食用方法。目前,世界上人們在食用的昆蟲有蝸牛、蚯蚓、螞蟻、知了、蟑螂、蟋蟀、蝴蝶、蝗蟲子、蚱猛、湖蠅、蜘蛛、螳螂等。人們對吃昆蟲雖然不習慣,甚至感到厭惡,但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為維持生命,保持戰鬥力,繼而完成任務,不防一試。但是應注意,一事實上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蟲體內的寄生蟲進入人體,導致中毒或得病。常見的可食昆蟲有,蝗蟲;浸醬油烤著吃,煮或炒也可以;螳螂:去翅後烤或炒,煮也可以;蜻蜓:干炸後可食:蟬:生吃或干炸,幼蟲也可食;蜈蚣:干炸,但味道不佳;天牛:幼蟲可生食或烤;螞蟻:炒食,味道好;蜘蛛:除去腳烤食;白蟻:可生食或炒食;松毛蟲:烤食。可食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類、地衣、蘑菇等。對可食野生植物的識別是野外自下而上知識的主要內容。我國地域廣大,適合各種植物生長,其中能食用的就有2000種左右。我國常見的可食野果有:山葡萄、篤斯、黑瞎子果、茅莓、沙棘、火把果、桃金娘、胡頹子、烏飯樹、余甘子等,特別是野栗子、椰子、木瓜更容易識別,是應急求生的上好食物。常見的野菜有苦菜、蒲公英、魚腥草、馬齒莧、刺兒草、薺菜、野莧菜、掃帚菜、菱、蓮、蘆葦、青苔等。野菜可生食、炒食、煮食或通過煮浸食用。但是,一般人需要在專家指導下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才能掌握這些知識,這里介紹一種最簡單的鑒別野生植物有毒無毒的方法,供緊急情況下使用。通常將採集到植物割開一個小口子,放進一小撮鹽,然後仔細觀察是否改變原來的顏色,通常變色的植物不能食用。四、獲取飲用水的方法獲取飲用水的途徑通常有兩條:一條是挖掘地下水,另一種是凈化地面水。我們只介紹一下從地表水獲取飲用水的方法。通常雨水可以直接飲用。下雨時,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頭盒、杯子、鋼盔等容器收接雨水。當沒有可靠的飲用水又無檢驗設備時,可以根據水的色、味、溫度、水跡,概略鑒別水質的好壞。純凈水的在水層淺時無色透明,深時呈淺藍色。可以用玻璃杯或白瓷盛水觀察。通常水越清水質越好,水越渾則說明雜質多。一般清潔的水是無味的,而被污染的水則時常帶有一些異味。地面水的水溫,因氣溫變化而變化,淺層地下受氣溫影響較小,深層地下水水溫低而恆定。如果所取樣的水不符合這些規律,則水質一般都有問題。此外還可以用一張白紙,將水滴在上面晾乾後觀察水跡。清潔的水無斑跡,如有斑跡則說明水中有雜質,水質差。在野外最好不要飲用從雜草中流出的水,而以從斷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為佳。飲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時,可在離水邊1~2米的沙地上挖個小坑,坑裡滲出的水較之直接從河湖中提取的水清潔。在野外,可以用飲水消毒片、漂白粉精片以及明礬等葯品凈化水。在專家指導下,還可用一些含有粘液質野生植物凈化水。切記,不論多麼口渴,都不要飲用不潔凈的水,萬不得已時,也要把水煮開再喝。五、野外常見的傷病的防治昆蟲叮咬的防治:在野外為了防止昆蟲的叮咬,人員應穿長袖衣和褲,扎緊袖口、領口,皮膚暴露部位塗搽防蚊葯。不要在潮濕的樹蔭和草地上坐卧。宿營時,燒點艾葉、青蒿、柏樹葉、野菊花等驅趕昆蟲。被昆蟲叮咬後,可用氨水、肥皂水、鹽水、小蘇打水、氧化鋅軟膏塗抹患處卡癢消毒。螞蟥是危害很大的蟲類。遇到螞蟥叮咬時,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肥皂液、鹽水、煙油、酒精滴在其前吸盤處,或用燃燒著的香煙燙,讓其自行脫落,然後壓迫傷口止血,並用碘酒塗搽傷口以防感染。部隊行進中,應經常查看有無螞蟥爬到腳上。如在鞋面上塗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螞蟥上爬。塗一次的有效時間約為4~8小時。此外,將大蒜汁塗抹於鞋襪和褲腳,也能起到驅避螞蟥的作用。昏劂:野外昏劂多是由於摔傷、疲勞過度、飢餓過度等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現為臉色突然蒼白,脈搏微弱而緩慢,失去知覺。遇到這種情況,不必驚慌,一般過一會兒便會蘇醒。醒來後,應喝些熱水,並注意休息。中毒:其症狀是惡心、嘔吐、腹瀉、胃疼、心臟衰弱等。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洗胃,快速喝大量的水,用指觸咽部引起嘔吐,然後吃蓖麻油等瀉葯清腸,再吃活性炭等解毒葯及其他鎮靜葯,多喝水,以加速排泄。為保證心臟正常跳動,應喝些糖水、濃茶,暖暖腳,立即送醫院救治。中暑:其症狀是突然頭暈、惡心、昏迷、無汗或濕冷,瞳孔放大,發高燒。發病前,常感口喝頭暈,渾身無力,眼前陣陣發黑。此時,慶立即在陰涼通風處平躺,解開衣褲帶,使全身放鬆,再服十滴水、仁丹等葯。發燒時,可用涼水澆頭,或冷敷散熱。如昏迷不醒,可掐人中穴、合容穴使其蘇醒。凍傷:如發現皮膚有發紅、發白、發涼、發硬等現象,應用手或乾燥的絨步磨擦傷處,促進血液循環,減輕凍傷,輕度凍傷用辣椒泡酒塗擦便可見效。如生身體凍僵的情況,不要立即將傷者抬進溫暖的室內,應先磨擦肢體,做人工呼吸,待傷者恢復知覺後,再到較溫暖的地方搶救。蜇傷:被蠍子、蜈蚣、黃蜂等毒蟲,傷口紅腫、疼癢,並伴有惡心、嘔吐、頭暈等症狀。要先擠出毒液,然後用肥皂水、氨水、煙油、醋等塗擦傷口,或用馬齒莧搗碎,汁沖服,渣打外敷。也可用蝸牛洗凈搗凈後搗碎塗在傷口上。此外,蒜汁對蜈蚣咬傷傷有療效。 求救信號的發放與識別遇難時獲救的首要前提是與外界取得聯系,使他人知道你的處境。SOS(Save Our Soul)是國際通用的求救信號,可以在地上寫出或通過無線電發報,也可用旗語通訊方式打出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發出代碼。另外,幾乎任何重復三次的行動都象徵著尋求援助。如點燃三堆火,製造三股濃煙,發出三聲響亮的口哨、槍響或三次火光閃耀。如果使用聲音或燈光信號,在每組發送三次信號後,間隔1分鍾時間,然後再重復。(1)煙、火信號燃放三堆煙、火是國際通行的求救信號。將火堆擺成三角形,間隔相同最為理想,可方便點燃。在白天,煙霧是良好的定位器,所以火堆要添加膠片、青樹葉等散發煙霧的材料,濃煙升空後與周圍環境形成強烈對比,易受人注意。在夜間或深綠色的叢林中亮色濃煙十分醒目。添加綠草、樹葉、苔蘚和蕨類植物都會產生濃煙。黑色煙霧在雪地或沙漠中最醒目,橡膠和汽油可產生黑煙。信號火種不可能整天燃燒,但應隨時准備妥當,使燃料保持乾燥、易於燃燒,一旦有任何飛機路過,就盡快點燃救助。白樺樹皮是十分理想的燃料。為了盡快點火,可以利用汽油,但不可直接傾倒於燃料上。要用一些布料做燈芯帶,在汽油中浸泡,然後放在燃料堆上,將汽油罐移至安全地點後才能點燃。切記在周圍准備一些青綠的樹皮、油料或橡膠,以放出濃煙。(2)地對空信號尋找一大片開闊地,設置易被空中救援人員觀察發現的信號,信號的規格以每個長10米,寬3米,各信號之間間隔3米為宜。「I」——有傷勢嚴重的病人需立即轉移或需要醫生;「F」——需要食物和飲用水;「II」——需要葯品;「LL」——一切都好;「X」——不能行動;「→」——按這一路線運動。(3)其他信號①光信號。利用陽光和一個反射鏡或玻璃、金屬鉑片等任何明亮的材料即可反射出信號光。持續的反射將產生長線和圓點,這是摩爾斯代碼的一種。②旗語信號。左右揮動表示需救援,要求先向左長劃,再向右短劃。飲用水源方面選擇水源時候注意看水裡面有沒有生物,有的話應該可以放心喝,不過要注意,如果有水蛭之類的蟲類就要用過濾方法過濾一次,因為人類的鼻竇濕潤,溫暖,很適合水蛭生存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在你鼻竇裡面長起來。如果沒有水源可以用布綁在腳上,然後在草地里走來走去,布吸了水馬上把水擰到儲水器裡面,這種辦法比較久,不過可以有一口水喝,還可以用一些躲水的水果補充水分。夜宿方面如果有帳篷可以搭在離水源不遠處,不過不要太接近,因為水裡面可能有威脅生命的動物,盡量升起一團火,不過不要把自己的帳篷燒掉這樣的作用是辟除一些毒蟲,例如蜘蛛(加入最怕怕)蠍子這類的。如果沒有帳篷的話可以用樹枝與樹葉或者稻草架起來,還可以利用天然的哦!例如樹洞(看看裡面有沒有威脅性動物)。生火方面首先,如果你覺得你的手皮夠厚的話可以用轉木起火,因為轉木起火要150度時候才可以點燃哦如果不是的話可以用敲擊一些石頭,如果你是近視的可以利用你的眼鏡做出一塊匯聚透鏡,沒有的話了一用水珠哦。食物方面可以吃一些動物吃的水果,還有一些你自己清楚的動物植物,亂吃的話後果可能很嚴重。求救方面可以用火製造出煙霧(主要用於求救於船,飛機),或者在地上用樹枝擺成一個sos的字樣,不過要大一些不然看不見,還有看見直升飛機來的時候兩手交叉在頭上搖是錯的應該單手搖,雙手搖代表此處危險不要降落。
㈤ 貝爺是誰
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全名愛德華·邁克爾·格里爾斯(Edward
Michael
Grylls)年幼時曾跟父親學習了攀登和揚帆。在還是十幾歲的少年時就是空手道二段了。如今他又練習瑜伽和忍術。貝爾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冒險家,他曾於英軍的特種部隊服役。作為一位求生專家,他曾到過和做過大部分常人都未能應付的地方和事情。目前的貝爾·格里爾斯集登山家、主持人、暢銷書家、國際演說家於一身。因其在主持節目中所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稱號。
查看精彩圖冊
中文名:貝爾·格里爾斯
外文名:Bear
Grylls
別名:貝爺
國籍:英國
民族:日耳曼分支盎格魯撒克遜人出生地:英國懷特島本布里奇城出生日期:1974年6月7日
職業:電視節目主持人、探險專家
畢業院校:伊頓公學代表作品:《荒野求生秘技》
㈥ 我的世界貝爺mod熔爐有什麼種類 每種熔爐的使用方法什麼
材料:熔爐,比較器,紅石粉,紅石火把,粘性活塞。
首先,放上熔爐
然後,放上比較器,有兩個紅石火把的地方對著熔爐後面。放上紅石粉,加上紅石火把
㈦ 關於英國探險家貝爺
你知道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是誰嗎?沒錯,就是貝爺。下面我帶大家進入英國探險家貝爺的世界。
英國探險家貝爺簡介
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昵稱貝爺,1974年6月7日出生於英國懷特島本布里奇城,現為英國的探險求生專家、登山家、冒險家、主持人、暢銷書家、國際演說家。1994到1997年,貝爾·格里爾斯參加了英國空軍特勤隊,學習了徒手搏擊、沙漠及寒地作戰、生存技能等,曾兩次去過北非,並在23歲時登上了珠穆朗瑪峰,成為了登上該峰最年輕的英國人。2009年7月,他以35歲的年齡成為了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英國童軍總會總領袖。貝爾·格里爾斯後因其主持的求生節目《荒野求生秘技》而聞名,又因他節目中所食用的東西太過驚人,而被冠以「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的稱號。2015年,貝爾·格里爾斯參與主持了中國內地東方衛視推出的節目《跟著貝爾去冒險》。
身高:六英尺,即182.88CM,他在背部受傷前更高一些
體重: 77.3KG
家庭成員:父親: 邁克爾·格里爾斯Michael Grylls,是英國保守黨政員;
母親: 薩拉·福特Sarah Ford;
外祖父:內維爾·蒙塔古·福特Neville Montague Ford是一位 棒球 手;
外祖母:帕特莉夏·福特Patricia Ford,曾是愛爾蘭統一黨的政員,是來自北愛爾蘭的第一位女議員,是由北愛爾蘭選區走出的、在威敏斯特佔有一席之地的女性;
太太:莎拉Sarah,(在天體浴場時遇到她)
兒子:傑西Jesse、馬默杜克Marmake、哈克貝利Huckleberry;
其他家族成員:一個兄弟和一個姐姐拉拉福西特。
就讀學校:勒德格羅夫Ludgrove私立預備學校;
伊頓公學Eton College;
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Birkbeck, University of London,獲得學士學位;
2002年去西班牙學習,獲得西班牙研究榮譽學士學位。
精通語言:英語,西班牙語,法語
信仰:____,他認為信仰是他生命的「骨架」。
綽號: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爺。
經典台詞 :看起來應該很美味,要知道在xxx,去掉它的頭和內臟其餘部分都可以吃;蛋白質含量是牛肉的x倍;雞肉味,其實我並不是很想吃它;這味道就像。。。
看那裡有一隻XX,我們從後面去抓住它。去掉頭和尾巴就可以吃了,如果有時間可以烤一下,味道會更好。雞肉味,嘎嘣脆。
雞肉味,嘎嘣脆僅在中文配音的版本中出現,原英語版本並未出現這個形容詞,也並非貝爾本人的口頭禪。正確的是「Tastes like chicken」(嘗起來像雞肉的味道)。
英國探險家貝爺 事跡
2006年
貝爾主持了電視節目《荒野求生》(Man Vs Wild),是《探索頻道》(DiscoveryChannel)的一個子欄目。
貝爾藉助電影和 廣告 來幫助啟發課程(Alpha Course)在全球的發動。
在《荒野求生》中,貝爾攜帶單薄的裝備深入到了世界上最人跡罕至的地區。向人們演示如何生存。去過的地方包括:哥斯大黎加叢林、猶他州沙漠、太平洋群島、內華達山脈、阿爾卑斯山脈、肯亞還有阿拉斯加。
貝爾的太太莎拉,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婚姻瑣事》。一個小小的精裝本中講述了如何營造一段好婚姻,同時也講述了她苦惱的遭際。
四月,莎拉和貝爾有了一個可愛的男孩,名叫馬默杜克。
2007年
在GKN的贊助下,貝爾和帕拉傑特公司的傑羅卡佐成為第一個成功使用動力滑翔傘飛越珠峰的人。此次挑戰所籌集的100萬美元捐獻給了全球天使(Global Angels)和 其它 慈善機構,用來關愛世界上最貧困的 兒童 。
貝爾為英國四頻道做了八個系列節目(同全球探索頻道合作而成),節目名為《天生求存者,貝爾格里爾斯》。一經播出,即在英國大受歡迎。伴隨電視節目的播出,也出版了一本關於「男孩自我」的求生書,名為《天生求生者》。本書連續十周在《周日泰晤士報》上位列最佳銷量前十。
開始著手《荒野求生》橫跨美國的第二季。
2008年
貝爾繼續進行一系列的《荒野求生》和《天生求生者貝爾格里爾斯》,涉及全球16個地區,從非洲沙漠到印度尼西亞、貝里斯、加拿大育空、伊拉克等等。他們的團隊已經製作出40×1小時的長節目,這個數字是貝爾不曾預料的!
2008年我們還可以看到貝爾攜同他為數不多的隊友去攀登南極洲一個遙遠且難以企及的高峰。所籌集的資金將會捐獻給全球天使(Global Angels)兒童慈善基金,並有意識的為替代能源領域的發展出一份力。此次探險在強風下進行風箏滑雪,用噴氣乙醇發動噴射滑雪撬,用電力發動滑翔降落傘同時要控制好步法。在這次征途中,由於風箏滑雪傘的速度達到每小時50公里,貝爾被捲入了空中,當他落地時,摔傷了肩部。
2009年
2009年9月出版《with love ,papa》(因為愛 爸爸)
2009年1月15日他的第三個兒子哈里貝利在他們的船屋中順產出世。
計劃探險國家和地區:
阿拉巴馬州、挪威、越南、中國、婆羅洲、烏干達、印度。
2011年
2011年全紀實頻道首播貝爾新的紀錄片《絕境求生手冊》
簡介:《絕境求生手冊》(又名:《日常生存自救手冊》)是Discovery探索頻道的一輯緊貼生活的求生節目。主人公是貝爾·格里爾斯,以「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為中心,用他所學的知識一一為我們擺脫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問題,向觀眾展示了生活中「萬一」發生的事情的正確應對 方法 ,以及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危險時應如何正確逃脫。
現播出:
1.出現車輛起火或冒煙事故的緊急逃脫或正確救助方法
2.小型船隻相撞後的緊急應對 措施 或正確逃脫方法
3.高壓電線掉落並接觸身處車輛的臨時緊急措施及正確的逃脫方法
4.成為惡犬攻擊對象的應對措施及正確逃脫方法
5.身處於建築環境時發生地震的正確逃生方法
11.汽車沖下水的緊急臨時自救及正確的救助方法
12.身處受到恐怖襲擊的環境的應對措施及正確逃生方法
13.乘坐的汽車在荒漠損壞時的應對措施
14.郊外遇見毒蛇和被毒蛇咬後的應對措施
15.被困冰庫或身處極寒冷環境的應對措施
16.城市大規模停電後的求生措施
17.身處的電梯突然急速下降的緊急應對措施
18.在某些特殊環境下當火焰蔓延到自身上的緊急應對措施地震中逃生
…
2012年
【遭遇解聘】
格里爾斯自2006年加入《探索頻道》以後就成為國際名人,幫助該頻道獲得幾項贊助大單,並推動該頻道的圖書銷售、手機應用,以及自己的戶外服裝品牌和游戲獲得大賣。
2012年3月13日,英國著名戶外生存專家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因為長期與僱主《探索頻道》就一個新節目沒有達成一致意見而被解聘,因此他失去了參加該頻道為他准備的兩個節目的機會。
2012年6月15日倫敦奧運火炬傳遞第28天又添一項新記錄,火炬隨英國探險家貝爾·格里爾斯從紐卡斯爾的泰恩河上飛過。
貝爾·格里爾斯首先登上400米高空,激動地對著鏡頭表達了自己的激動心情,然後從泰恩河大橋上一躍而起,通過空中繩索飛躍到了下面的岸邊, 他手臂上的攝像頭帶領觀眾一同體驗了飛翔的感覺。上萬人在泰恩河岸邊為他歡呼。貝爾是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最年輕的英國人,他因主持美國探索頻道的《荒野求生秘技》而著名。
2013年
1月末,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自己說 他要回到英國第四頻道重新排演 《周末求生》
4月,Discovery探索頻道宣布,被稱作「食物鏈頂端的男人」求生專家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攜一檔全新系列節目《極限重生》(Ultimate Survivors)回歸。該系列是全球熱播節目《荒野求生》的進化版。貝爾將講述平凡人不平凡的 故事 他們曾被困在極度可怕的險境中。結合當事人的檔案鏡頭和人物訪談,貝爾也會置身於同樣的危險和場景中,還原他們的求生經歷。
2012年3月,貝爾因與探索頻道就一檔新節目未達成一致意見而被解聘。為慶祝貝爾的歸來,探索頻道特意在五一期間推出三集特別節目《貝爾求生特輯》,該檔節目於4月29日至5月1日三天18:30在上海電視台紀實頻道《探索》欄目與觀眾見面。
特別節目《貝爾求生特輯》集中展播這位曾探索過世界各個角落的資深冒險家多年來的歷次冒險,節目展示他如何迅速搭建緊急庇護所和充分利用身邊能找到的一切,比如用海豹殘骸製作 潛水 服或者用石楠花製作雪地靴,把樹葉、流水、鐵絲和頭發當作人體指南針,把蘑菇和珊瑚分泌出的黏液當作防曬霜。另外,貝爾還會給觀眾介紹最瘋狂的個人衛生訣竅,如「牛仔廁紙」和「天然牙刷」,和他獨創的野外棲身法用動物屍體製成的睡袋或者在蘇門答臘叢林里臨時搭建的庇護所。
在片中,觀眾還會被邀請與貝爾一起共進晚餐,在這份「貝爾求生食譜」中,他會分享自己對於那些不同尋常的食物和液體的 心得體會 。它們全都來自大自然,有些惡心得連貝爾自己都很難下咽:開胃酒是鮮榨象糞汁,菜式則包括新鮮殺人蠍、貽貝和蛆湯配少許襪子、可單點的蛙腿和蝸牛、現抓鞭尾蠍和撒哈拉特產山羊睾丸。餐後甜品是一道特製「乳酪」拼盤象鼻蟲幼蟲和粘液配蜂蜜,睡前飲料是一杯「請搖勻但不要攪拌」的蛇皮馬丁尼加內臟和蛇尿。
《荒野求生》第一季的DVD已在全國各大新華書店和音像店正式上架,《極限重生》也將播出。
2013年7月8日
播出《荒野求生》(man vs. wild)節目完結一年多之後,探險家兼真人秀明星貝爾·格里爾斯(bear grylls)於7月8日在nbc電視台節目中回歸並改名為《求生大作戰》(Get Out Alive with Bear Grylls)。 本季主持人帶領10隊二人組參賽者一起冒險前往紐西蘭南島,經歷一次不間斷的極限求生考驗。
打破紀錄
2005年6月,貝爾打破世界紀錄,在高空舉辦晚宴,餐桌就懸吊在24,500英尺高處的熱氣球下方。他從熱氣球的籃子垂降至餐桌旁,身穿全套海軍制服吃完三道菜,然後舉杯向女王致敬,並跳傘降落地面。他希望藉此頌揚王子信託基金會及愛丁堡公爵獎學金的慈善義行。[3]
擔任主席
貝爾·格里爾斯成為新一屆英國童子軍總會的主席。舊任主席皮特·鄧肯已在2009年7月將接力棒交給探險家貝爾,結束自己五年的任期。
當被問及為何做此選擇時,貝爾回答說:「總之,因為我熱愛探險,喜歡和好朋友們在一起。對我來說這就是童子軍的意義所在。」
出生於1974年6月7日的貝爾·格里爾斯將是目前最年輕的童子軍主席。
英國探險家貝爺的中國節目
2016年拍攝中國版《越野千里》。
2015年東方衛視《跟著貝爾去冒險》,尚未開播就備受關注的亞洲首檔大型自然探索類紀實真人秀《跟著貝爾去冒險》不同於以往的綜藝真人秀拍攝模式,雲集了國內紀錄片頂尖力量,並邀請獲過國內外重要獎項的優秀紀錄片導演干超、陳為軍、周浩執導,決心打造中國最強自然探索類紀實真人秀。
㈧ 荒野求生中,貝爺用的什麼東西點火
鎂棒vgbngng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