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進行專利挖掘
法律分析:專利挖掘五步法,是指專利挖掘團隊按照「技術人員講解、從核心部件到次要部件專利挖掘、沿單一方向專利挖掘、回憶未被採用的方案、拓展」這五步,最終挖掘出技術創新點的方法。步驟一 技術人員主講。步驟二 從核心部件到次要部件。步驟三 沿單一方向。步驟四 回憶未被採用的方案。步驟五 拓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四條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涉及國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五條 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第六條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該單位可以依法處置其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促進相關發明創造的實施和運用。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第七條 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第九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㈡ 企業如何挖掘專利,申請挖掘專利的技巧和竅門有哪些
2019年度最新專利挖掘技巧五步法,現在分享給大家!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第一步:列出本項目所能實現的新功能
這里的新功能是泛指,除了常規意義上理解的現有技術沒有實現的功能外,還可以是相對於現有技術而言具有更好實現效果的功能。
在具體操作時,尤其需要注意,我們所列出的功能應該盡可能具體,要落實到一個項目中各個組成部分所能實現的子功能上,不要採用籠統的、總體的功能作為後續分析的對象。
第二步:對新功能進行分析,初步判斷該功能的可專利性
此處進行分析的思路為:針對一個功能,分析現有技術為什麼不能實現,本發明是如何實現的。
第三步:由功能拆分得到要保護的方案
在通過前面的步驟,確定一些功能可以轉換為專利進行保護後,我們就需要對該功能進行拆分,得到要保護的方案。拆分的原則為:判斷實現該功能中的某個技術點是否可以單獨被應用,其是否有單獨的保護價值。對於發明人來說,只需要判斷其是否可以單獨應用就可以了,至於保護價值問題,可以由公司的法務人員或者代理機構協助來確認。
第四步:初步判斷方案是否屬於可以保護的對象
在通過前面的方式進行挖掘、篩選後,我們還需要注意,一些方案由於不滿足專利保護客體的要求,或者明顯不滿足新穎性、創造性的要求,是無法獲得授權的,我們在確定了要保護的方案後,需要核實該方案是否屬於可以保護的對象。
第五步:對於要保護的方案,按照相應的保護類型來撰寫交底書。
㈢ 企業專利挖掘布局的方法有哪些
企業專利布局專利布局要根據市場的專利情況、自身的專利情況、競爭對手的專利情況以及法律法規等相關因素經過綜合考慮後進行合理規劃,企業常用的專利布局主要有以下幾種:
1.路障式布局是指將實現某一技術目標的必需的一種或幾種技術解決方案申請專利,形成路障式專利的布局模式。路障式布局的優點是申請與維護成本較低,缺點是競爭者可以通過迴避設計繞開路障。
2.城牆式布局是指將實現某一技術目標的所有規避設計方案全部申請專利,形成城牆式專利的布局模式。城牆式布局可以抵禦競爭者侵入自己的技術領地,不給競爭者進行規避設計和尋找替代方案的任何空間。
3.地毯式布局是指將實現某一技術目標或產品的所有技術解決方案全部申請專利,形成地毯式專利網的布局模式。這種模式可以有效限制競爭對手進入,其缺點是成本太高,耗時耗力。
4.圍欄式布局是指在核心專利由競爭者掌握時,將圍繞該技術主題的許多技術解決方案申請專利,形成圍欄式專利布局模式。這種模式非常適合後進入此領域的「技術跟隨型」企業。
㈣ 如何挖掘專利.ppt
專利挖掘有以下幾個方法:
專利挖掘有沒有一套通用的流程,既可以不遺漏任何技術創新點,又可以對每個技術創新點進行深入的拓展呢?筆者提出的專利挖掘五步法,或許可以解決此問題。專利挖掘五步法,是指專利挖掘團隊按照「技術人員講解、從核心部件到次要部件專利挖掘、沿單一方向專利挖掘、回憶未被採用的方案、拓展」這五步,最終挖掘出技術創新點的方法。下面科易詳細介紹每一點:
一、技術人員主講
對於技術成果,技術人員通常是最熟悉的。在進行專利挖掘時,應當首先由技術人員講解他的技術成果,專利人員應當引導技術人員闡述他們所認為的創新點,而不要急於投入到具體技術成果的問詢當中。由於技術人員長期在某一領域研發,會不自覺的拔高現有技術的水平,忽略一些細節的創新點,而只闡述了主要的創新點,所以技術人員闡述的創新點通常是整個技術成果中最為核心的創新點,極有可能成為專利人員所要捕捉的核心專利。
二、從核心部件到次要部件
一項技術成果,以產品為例,通常可以分為核心部件和次要部件,或者首先分為幾大模塊,各模塊中又可以進一步分為核心部件和次要部件,其中次要部件通常是參照符合核心部件的要求進行設計的。所以技術創新點,通常會集中在核心部件上,並以核心部件輻射至次要部件。
專利人員應當以核心部件為切入點,結合步驟一收集到技術創新點,進一步開展全面有序的專利挖掘,這一過程中專利人員就要區分所有創新點的層次,布局哪些作為核心專利,哪些是外圍專利進行申請。
以空調為例,壓縮機是核心部件,而技術人員也首先提到壓縮機由單轉子結構改為雙轉子結構,專利人員就可以圍繞這一創新點,進一步追蹤壓縮機曲軸的平衡方式,壓縮機的吸排氣口等有沒有創新。
三、沿單一方向
如果無法將技術成果驅分出核心和次要的部分,可以沿單一方向進行專利挖掘。所謂單一方向,可以是空間上的,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內到外,從進氣口到出氣口,從輸入端到輸出端,也可以是時間上的,如從第一步到最後一步,都是可以遵循的方式。選擇最合適的方向,然後認真的核查完每一個部件或步驟,可以保證不會漏過對眼前的技術成果的任何一點創新。該步驟雖然欠缺對創新點層次的劃分,但仍不能省略,因為它可以極大地提高專利挖掘的全面性,有效防止遺漏技術創新點。
四、回憶未被採用的方案
通過前三點,一項技術成果能夠直接承現出來的技術創新點基本能夠全部被發現,但那些曾經在研發過程中提出過,但最終沒有納入到技術成果中的方案,仍然未被發現。此時,專利人員應當引導技術人員回憶,在研發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問題,有過哪些解決方案,其中有很多最終未被採用的創新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視其為滄海遺珠,它們同樣是技術人員的智慧結晶,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專利人員應當注意,對於這些創新點,即使沒有最終在技術成果中採用,仍然應當考慮是否要申請專利,因為競爭對手在研發相同技術成果時,極有可能遭遇相同的技術問題,這些本次未被技術人員採用的方案,完全有可能出現在競爭對手的技術成果中。所以務必將這些創新方案也申請專利,它們可以極大的豐富專利組合,其價值並不亞於那些為了保護已經被採用的方案而申請的專利。
五、拓展
專利人員將前四步找到的技術創新點進行整理,再次與技術人員一起,針對每一項技術創新點進行討論,尋找拓展方案,例如替代方案,改劣方案等。拓展的方案通常會因為與已整理的創新點屬於相同的發明構思下,而不會作為一件獨立的專利申請,但對豐富具體實施例,增加權利要求的層次,支撐獨立權利要求獲得更大的保護范圍,仍然具有重要意義;當然也不排除個別情況下,拓展方案具有極強的前瞻性,僅僅是因為造價太高而不適宜在當下實施,此拓展方案或許可以作為一件獨立的申請。望採納,謝謝!
㈤ 怎麼挖掘專利技術
可以從企業內部進行挖掘。很多企業家或技術人員通常會有一個錯誤的認識,以為專利申請只有是技術水平比較高,有比較大的革命性的突破或者是有系列的研究發明才可以申請專利保護。這種想法無疑大錯特錯!只要是一丁點技術上的突破,能夠解決一類問題並且帶來效益的就可以申請專利,這樣會避免延誤專利申請的最佳時機,給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可以站在競爭對手的肩膀上看問題。如果無法避開他人的核心專利來研發技術,那麼就可以圍繞這一核心專利,申請諸多相關的外圍專利,逼迫競爭對手在開發上無法正常進行,從而達成雙方和合作,獲得利益。
另外可以完善創新機制。要對企業的員工進行培訓,深入了解現有客戶和潛在客戶的需求,從而進行有目的性的技術的研發。這是專利挖掘的一個明智的方法,即「他們要什麼,我們給予什麼」。
㈥ 企業應如何進行專利挖掘
專利挖掘是指對研發過程中所取得的各項成果進行技術和法律層面上的全面分析,針對有價值的方案尋求專利保護的行為。有效地專利挖掘可以保護企業的技術成果,保護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獨佔地位,進一步指導技術研究方向,還可以使企業避免無研究價值的研發,減少捲入知識產權糾紛的損失,實現利益最大化。事實上,很多企業有獲得專利保護的強烈意願,也學籍專利挖掘的諸多好處,但自身專利挖掘能存在不足,或者對專利挖掘還存在諸多誤解。筆者就實踐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探討企業應該如何有效地進行專利挖掘。 注重每個技術改進 在實踐中,專利申請人常常對提交專利申請的時機和授權條件存在諸多誤解,他們往往認為只有達到想當高度的技術才能獲得專利保護,或者認為一項技術只有在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進完善之後才能提交專利申請,甚至一些企業在產品投放市場後,發現他人仿製時才想到要提交專利申請。殊不知,一項發明能否獲得專利權的重要依據是,其是否符合專利法對於新穎性、創造性等授權條件的規定,而不是該項發明技術含量是否高,或者是否存在原理上的重大突破。因此,在專利挖掘過程中,哪怕是微小的改進點,只要其能夠解決一定的技術問題並產生相應的效果即可考慮申請專利保護,除此以外,技術方案只要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特定問題,即可針對每一點技術改進尋求保護,以免在完善技術方案時錯過提交專利申請的最佳時機,影響授權,給企業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事實上,目前許多知名跨國公司的授權專利相對於現有技術都只是小改進,而非革命性的改變,但正是這些小改進,積少成多,促進了全球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 如果將專利挖掘與項目開展同步進行,將能夠較好地保證專利的時效性。企業在解決一個新的技術問題時,可以對專利資料庫中所包含的少量信息進行檢索,看是否已有他人解決文盲伴唱一,或從他人的方案中獲得啟發,這樣可以有效地指導研發,節約成本,避免走彎路。當把該技術問題解決之後,就可以考量其是否值得獲得專利保護。 專利挖掘還應當重視市場人員反饋的客戶需求或客戶反映的問題。在針對客戶需求進行研發過程中,通常會涉及對現有產品或業務的優化,從而產生包含發明點的技術方案,而這些技術方案能解決現實問題,滿足市場需要,具有較高的實際經濟價值,也就更需要得到專利的保護。 通過上述操作,企業可以構建巨大且周密的專利網,從多個角度對本企業的產品進行保護。 重視對手專利信息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是牛頓成功的重要法定,而對於企業的專利挖掘來說,站在競爭對手的肩膀上,研究其專利技術同樣重要。如果自己的產品無法避開他人的核心專利,或這一核心專利確實非常有市場價值,那就圍繞該核心專利提交諸多想送外圍專利申請,讓擁有核心專利的競爭對手在實施專利時無法避開外圍專利,從而增加談判籌碼,獲得專利交叉許可,保證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這些外圍專利既可是針對核心專利的技術改進,也可是針對核心專利的市場化應用。 發力發現競爭對手專利地圖上的薄弱環節,克服對手在專利技術上的不足或找到替代的方案,是一種活力且有效的方法,既可增加自己的專利儲備,還可充分利用對手的技術而不侵犯其專利。專利挖掘還可從本行業研究熱點和競爭對手的動向入手,預測技術未來發展趨勢,由此確定研發方向並作為專利挖掘的重點。因此企業在專利挖掘過程中,一定要重視閱讀、搜集和研究競爭對手的專利文獻。 完善內部創新機制 為了有效地進行專利挖掘,企業需要對所有員工進行專利方面的想送培訓。企業中的市場人員最先洞悉市場未來可能的技術趨勢,最了解客戶提出的或潛在的需求,最先知曉競爭對手產品的發展方向,這就要求市場人員具有一定的專利第三度。技術人員是專利挖掘的主力軍,應著重培養他們的專利意識和專利素質,使得每個人不僅了解自己的研發方案、掌握知識產權的基礎知識,還立於不敗之地利用檢索工具進行專利檢索。企業知識產權部門的專利工程師是專利挖掘的領隊,在研發項目開展過程中要參與和指導研發人員進行專利挖掘,使科研成果得到充分保護。 為了增強員工專利挖掘的積極性並保證所挖掘專利的質量,企業還要落實專利挖掘再作到人,並建立獎勵和考核制度,將工程師的專利申請與帶個工作的績效考核掛鉤,以在保證專利數量的基礎上,防止垃圾專利的產生。 除此之外,企業還要鼓勵每個技術人員提出自己有新意的構思,利用網路等通訊工具在企業內建立關於所有構思的交流溝通平台,允許每個人就任何構思發表看法,進行優化,通過集思廣益完善技術創新,以此來保障專利的數量和質量。
㈦ 如何進行專利挖掘!
進行專利挖掘的方式:基於合法、先發明、先申請等原則,當事人對現存的技術方案進行再改造、創新後,發明、實用新型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即可申請授予專利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第二十七條
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以及對該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等文件。
第九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