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香蕉種植方法與技術視頻

香蕉種植方法與技術視頻

發布時間:2022-09-10 22:07:40

⑴ 香蕉的栽培技術方法

香蕉在我國的亞熱帶地區有廣泛地 種植 ,你知道有哪些好的栽培技術嗎?那麼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香蕉的栽培技術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香蕉栽培技術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其地下莖為粗大的球莖,根、莖、葉、花、果及吸芽(繁殖用)均由此長出。 香蕉喜高溫多濕,通常生長溫度20~35℃,最適溫度24~32℃,各器官的臨界溫度為葉片10~12℃,果實13℃,根13~15℃。年均溫21℃以上是香蕉的主要分布區,少數分布在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葉面積大,蒸騰量大,故需水量也大。香蕉月平均水分以200~300毫米最適宜,至少不得少於50毫米。香蕉要求充足的陽光,但不能太猛烈。有文獻報道:光強度從2000勒克司增至10000勒克司時,光合作用迅速增強,但從10000~30000勒克司的光強度下,光合效率增加緩慢。光照差果實的光澤、風味差。香蕉無主根、正常植株有200~300條須根,10~30厘米土層是根系的主要分布層,香蕉株高大,根系淺,對風敏感,易遭台風和強風危害。據觀察當風速達25~30千米/小時時,可使葉片嚴重撕裂,風速40~65千米/小時,常使假莖折斷,風速100千米/小時,可使蕉園全毀。香蕉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沖積土或腐殖質壤土最適;pH值4.5~7.8都可種植,但以pH值6.0以上為最宜。

香蕉採用無性繁殖,種苗有吸芽苗和組培苗。①吸芽苗有褸衣芽( 立冬 前抽生的吸芽,披鱗劍葉,過冬後部分鱗葉枯死如褸衣,故名)、紅筍(春暖後抽生的吸芽,葉鞘紅色,故名)和隔山飛(由收獲後較久的舊蕉頭抽出的吸芽,又稱水芽)3種,以褸衣芽苗為優。②組培苗生長整齊,以葉齡6~10片葉時種植為宜。組培苗易產生變異,生長較弱,抗逆性差,生長初期應精心管理。

春夏蕉(反季節蕉)、正造蕉、大蕉、粉蕉、龍牙蕉、組培苗蕉(試管苗)優質豐產技術因季節、品種不同,優質豐產的栽培技術也不同。

香蕉的病害有:香蕉束頂病,是世界性的嚴重病毒病,防治方法常採用:提高抗病、抗蚜力和滅蚜,種植無病苗,挖除病株和輪作。另外,有60多種蚜蟲傳播香蕉花葉心腐病、病毒病。此外香蕉還有葉斑病、香蕉黑心病、香蕉巴拿馬病、香蕉炭疽病、香蕉冠腐病和香蕉根線蟲病等。香蕉蟲害主要有香蕉象甲、香蕉麥葉蟲、香蕉交脈蚜和香蕉花薊馬等。

香蕉栽培要點

1、基肥堆漚

在種植前二個月用豬牛糞、塘坭、草皮坭加適量復合肥一起堆漚,腐熟後每坑施10公斤作為定植基肥使用。

2、犁、耙地

在種植前對蕉園進行二犁二耙,為根系的生長創造一個疏鬆的土壤條件。

3、定點挖坑

種植前按照2×2米的定植行距進行定點拉線,並挖長、寬、深各0.4米的定植坑。畝植165株左右。(或2×2.5米,畝植130株)

4、回坑

先將10公斤的腐熟基肥放在定植坑底,另加復合肥0.25公斤,拌勻後蓋土,回土要求土堆高出地面10--20厘米,防止定植後下陷引起積水。

香蕉的病蟲害防治方法

1、葉斑病,危害蕉葉,於每年四月份開始用25%敵力脫乳油1500--3000倍液噴,每隔二個月噴一次。或用600--800倍托布津或代森鋅噴葉。

2、花葉心腐病、束頂病:防治方法一是不在病區引種購苗,二是發現病株即刻挖除,三是用樂果1000--1500倍噴殺蚜蟲,減少傳播。

3、弄蝶、蝗蟲、卷葉蟲、象鼻蟲等害蟲的防治方法是:①剝除假莖外圍的腐爛葉鞘,及時摘除葉上蟲苞。②用敵百蟲800倍、殺蟲雙400倍液淋葉柄叉內。③用1000倍樂果噴殺。

>>>下一頁更多精彩“香蕉種植方法

⑵ 香蕉種植方法

1栽種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種在什麼地方。當然這塊地方要足夠大,香蕉的植株經常會被認為是樹木,因為它們的植株長的非常的粗壯的樹干,因為長的太大,所以它需要的充足的陽光。特別是它土壤的溫度需要控制在嚴格的溫度上,不讓它長得就會非常的慢。雖然栽種在溫室內會非常的合適,但是如果溫室內的空間不是很大,還是不能栽種在溫室內的。並且如果你要是選擇栽種很多,千萬不要讓它們離的特別近,因為離的太近它們的葉子會擋著太陽,從而導致土壤的溫度降低。如果空間有限,可以選擇用一些矮一些的品種。


2清潔

將你所選擇的地方的雜草清理干凈還有一些種植的別的植物,都要清理的非常干凈。在挖一個大坑,坑裡放上一些肥料。其實肥料的選擇有很多種,要記住需要參考肥料的量,不然會因為肥料太多會把香蕉的根燒壞。如果是選擇用有機肥,可以用動物的糞便等等,熟肥也可以。


3選擇種植的材料

選擇香蕉的種植的香蕉,可以選擇從朋友那裡要來一些。也可以選擇從網上買,挑選一些比較高葉子像劍的那種。要選擇用比較鋒利的工具將吸根和植株分開,在進行分開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的小心。然後要立刻給香蕉施肥,還要把洞填好,不能讓香蕉的植株左搖右晃的。有一些疾病可能是從你朋友或者是鄰居的香蕉上傳過來的,所以選擇從商業苗圃里買是相對安全一些。還要把已經受損的根去掉,用比較鋒利的剪刀剪掉就可以了,只用留下一點點的根就可以了,因為香蕉的根會很快就長出來的。還要把已經發黃的葉子剪掉,只用留下幾片長的比較完好的葉子就可以了,如果不剪掉,就會因為葉子的太多會導致周圍的土壤太潮濕。


4開始種植

將已經選擇好的植株放進已經挖好的洞里,讓它立直,最後把土輕輕的壓實。如果感覺土壤有些乾燥,可以選擇每天澆一次水。但是如果土壤是比較濕潤的話就不需要澆水了。


5施肥和防止染病

因為香蕉本身的營養就非常豐富,所以它們生長也是需要用很多的養料。如果發現已經染病的葉子剪掉,或者是植株整個已經染病,就要立即將它拔出來,發現害蟲也要及時的處理。

⑶ 香蕉怎麼種植的方法

香蕉的種植方式主要有吸芽種植、塊莖繁殖、分株繁殖等幾種方法。使用香蕉的劍芽和褸衣芽進行繁殖,或是使用沒有開花的植株的塊莖進行繁殖,將吸芽進行分株的方法也能夠繁殖,但只有種子是不能夠進行繁殖的。

香蕉又稱金蕉、弓蕉等,是屬於芭蕉科芭蕉屬的被子植物,矮型株高在3.5米以下,高型株高在4-5米以下,葉片為長圓形,葉面為深綠色,葉背為淺綠色,果實成熟時外皮為黃色,果肉鬆軟,味甜。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有成熟。

⑷ 香蕉樹怎麼種植

香蕉的最佳種植時間是在春季,選用土層深厚透氣性和排水性較好的土地,以含水量較少的沙壤土最佳,種苗的一定要選擇葉片濃綠的,育苗時期多施肥,長大後根據冠蓋注意施肥范圍。注意大風天氣,控制好水量就能種好一顆香蕉樹了。

一、香蕉樹的種植方法

1、土壤要求

首先香蕉樹的種植最挑剔土地的選擇,所以栽種之前要選好地方。土地盡量選擇土層厚、通透性好的,並且要選一塊地理肥沃的土地,酸鹼性要求也必須合格,最好PH值在6.0~7.5之間,選擇里水源稍遠的沙壤土最佳。

2、溫度要求

在香蕉樹怎麼種植這個問題中,溫度對於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栽種最佳的季節是春季,溫度在14℃~16℃即可。並且在種植後你得保證溫暖如春最適宜溫度為22~35℃之間,如果低於10℃就會抑制生長,低於5℃就會枯萎,2℃以下便會枯死。

3、施肥要求

對與施肥而言,香蕉是一種非常需要肥料的植物,在栽種之前就得准備好基肥,然後在種植後定期為樹木添加沃葉氨基酸水溶肥料,大概兩周左右用有機肥沖水澆灌,直到抽蕊前隔段時間澆灌一次,然後隨著樹木頂冠范圍施肥。

4、澆水要求

香蕉是一種喜歡濕熱的植物,除香蕉幼苗需要比較少的水量外,香蕉長大後需要大量水,但也注意澆水不宜過多,以免香蕉爛根。

二、注意事項

風害是香蕉最怕的自然災害之一,由於蕉葉比較大而且比較柔嫩,所以要做好防風的准備,避免蕉葉折斷影響長勢。

⑸ 香蕉樹怎麼種植

1、吸芽法:種植香蕉時,需要從植株根部處剪取劍芽和褸衣芽,再將其栽種至沙土中。2、塊莖法:挖取香蕉樹的地下塊莖部分,再進行分割移栽後培育出株苗。3、分株法:選取高度可達40厘米的香蕉樹,再將其從根部處分成小株苗進行種植。

香蕉樹種植方法

1、吸芽種植法

香蕉樹最常用的種植方法之一就是吸芽種植法,這也是比較傳統的種植方法之一。香蕉樹會在其接近根部的地方生長出數量不等的苗芽,吸芽種植法就是利用其中的劍芽和褸衣芽來進行培育和繁殖,向來是主流種植方法之一。

2、塊莖種植法

塊莖種植法也是常用的香蕉種植法,這種種植方法的特點就是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大量的培育出用以種植的芽苗,適宜於大規模大面積的種植,主要是利用未開花的香蕉樹以及芽苗的地下塊莖部分,進行分割移栽培育得到大量苗芽。

3、分株種植法

分株種植法也是一種利用吸芽來進行繁殖的種植方法,這種方法是等到選定的吸芽生長到大約30-40厘米左右的高度的時候,掘開它根部的土壤,然後再將其與母株的連接處切斷,塗抹上草木灰等收水消毒,即可用以移栽種植。

4、注意事項

香蕉樹的繁殖主要是以各個植株組織部分作為培育基質,進行無性繁殖,這並不是因為香蕉沒有繁殖器官,而是因為香蕉雖然有種子和果實,但其種子經過多代的人工干涉和調整已經基本完全退化,失去了繁殖出香蕉苗芽的能力。

⑹ 香蕉如何種植

香蕉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屬(Musa)植物,又指其果實,熱帶地區廣泛栽培食用。香蕉味香、富於營養,終年可收獲,在溫帶地區也很受重視。植株為大型草本,從根狀莖發出,由葉鞘下部形成高3~6公尺(10~20尺)的假桿;葉長圓形至橢圓形,有的長達3~3.5公尺(10~11.5尺),寬65公分(26寸),10~20枚簇生莖頂。穗狀花序大,由假桿頂端抽出,花多數,淡黃色;果序彎垂,結果10~20串,約50~150個。植株結果後枯死,由根狀莖長出的吸根繼續繁殖,每一根株可活多年。

中文學名: 香蕉
界: 植物界
科: 芭蕉科
屬: 芭蕉屬
分布區域: 哥斯大黎加 宏都拉斯 瓜地馬拉等

適宜環境
香蕉喜濕熱氣候,在土層深、土質疏鬆、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長旺盛。在類似牙買加南部的半乾旱地區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採用種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鱗莖分株栽培;第一次收獲需10~15個月,之後幾乎連續採收。
香蕉(19張)生殖方式
吃水果時,水果中一般都會有一粒或多粒種子,但是吃香蕉的時候卻從來沒見過。難道香蕉本來就沒有種子嗎? 其實不然。香蕉也是一種綠色開花植物,它如其他綠色開花植物一樣,也會開花結籽兒。野生香蕉中有一粒粒很硬的種子,吃起來極為不便。因此,有人把野生香蕉是和四倍體的芭蕉雜交產生了三倍體的香蕉。也就是現在的香蕉。這樣的香蕉中就沒有種子了。 其實嚴格來說,現在的栽培香蕉並不是沒有種子。如果你仔細觀察,香蕉裡面那一排排褐色的小點就是已經退化的種子。由於香蕉的種子退化了,人們常通過香蕉地下的根櫱幼芽來繁殖它的後代。現在在野生香蕉的果實內仍可發現顆粒狀的種子。
編輯本段生長環境
溫度
分布區大多年平均21℃以上,少數20℃左右,香蕉要求高溫多濕,生長溫度為20-35℃,最適宜為24-32℃,最低不宜低於l5. 5℃。香蕉怕低溫、忌霜雪,耐寒性比大蕉、粉蕉弱.生長受抑制的臨界溫度10℃,降至5℃時葉片受冷害變黃,1-2℃葉片枯死。果實於12℃時即受冷害,催熟後果皮色澤灰黃,影響商品價值。
土壤與水分
香蕉根群細嫩,對土壤的選擇較嚴,通氣不良結構差的粘重土或排水不良,都極不利於根系的發育,以粘特含量<40%、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士,尤以沖積壤土或腐殖質壤土為適宜。實踐證明,如土壤物理性狀不好,即使肥水供應十分充足,也難以促進香蕉正常生長。土壤pH值4. 5~7.5都適宜、以6. 0上為最好,因5.5以下土壤中鐮刀菌繁殖迅速而凋萎病易於侵害。鹽性環境香蕉雖不甚敏感,但土壤含可交換性鈉離子若超過300mg/L.時也不適宜。降雨量以每月平均100mm最為適宜,低於50mm即屬乾燥季節,香蕉因缺水而抽蕾期延長、果指短、單產低。如蕉園積水或被淹,輕者葉片發黃、易誘發葉斑癇、產量大降,重者根群窒息腐爛以致植株死亡。

香蕉葉片大、假莖質脆、根淺生,容易遭受風害。風速25-30km/h葉片撕爛、葉柄吹折,65km/h.假莖折斷或整株吹倒;100km/h能將整個蕉園摧毀。
編輯本段價值意義
香蕉的營養價值
香蕉屬高熱量水果,據分析每100克果肉的發熱量達91大卡。在一些熱帶地區香蕉還作為主要糧食。香蕉果肉營養價值頗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質1.2克、脂肪0.6克;此外,還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能促進生長,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是維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視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腳氣病,促進食慾、助消化,保護神經系統;核黃素能促進人體正常生長和發育。
香蕉的用途
香蕉果實除作鮮果食用外,還可用於加工,如熟香蕉可製成香蕉粉,用於制糕餅及麵包;果實經發酵後可釀造香蕉酒或提取酒精;成熟果實可加工制罐、果脯、香蕉干、果汁、香精等。香蕉的假莖、吸芽、花蕾都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是很好的青飼料,可用於喂豬。假莖與葉富含纖維素,可製作繩、編織物和造紙;假莖的汁液可提制出一種食品防腐劑和染料的固定劑,假莖的灰分含鹼量很高,可用於制鹼水。假莖、葉的鉀含量較高,切碎後回田有增加土壤有機質和疏鬆土壤的作用,同時還增加了土壤的鉀。
經濟意義
香蕉
香蕉是廣西的重要熱帶水果,在廣西水果生產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栽培面積1990年為1萬余公頃,佔全自治區水果栽培總面積的3.29%;1991年則達15333公頃,佔4.45%;1992年達23406公頃,佔5.96%。產量1990~1992 年分別達179600噸、327000噸和494800噸,在全自治區水果總產量中分別佔17.02%、26.78%和33.21%。香蕉總產值(按市場收購價計算)1990年為14368萬元,1991年為26160萬元,1992年為39584萬元。香蕉生產帶來的社會效益(如采後處理、包裝、裝卸、流通中的運費、各種稅收等)按產值計算,分別達1.4億元、2.6億元和3.9億元;廣西香蕉生產總的經濟效益分別為2.87億元、5.23億元和7.91億元。世界香蕉年貿易量約為1000萬噸,1990年世界香蕉港口交貨價:德國漢堡(由中美洲各國供貨)為750美元/噸、紐約(由中美和南美洲各國供貨)為566美元/噸、日本(由菲律賓供貨)為537美元/噸、法國(由馬提尼克供貨)為944美元/噸;1991年上述口岸交貨價分別為665美元/噸、572美元/噸、567美元/噸和1064美元/噸。中國香蕉出口主要是台灣省,大部分銷往日本;大陸各省由於栽培技術較落後和不規范,采後處理、包裝、貯運及銷售也非常落後,因而二三十年來極少有出口,今後在栽培上如能分期種植、早斷蕾套袋、重視肥水管理與病蟲害防治,採收時,重視輕采墊放、田間落梳、防腐處理、割梳和紙箱包裝,貯運時在低溫(15℃)條件下進行,預計是可以達到出口標准,沖出國門,擠進國際市場。
中國中醫也有利用香蕉醫病的。香蕉性冷,具滑大腸、通大便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生食(芭蕉)可以止渴潤肺,通血脈,填骨髓,合金瘡,解酒毒。根主治癰腫結熱,搗爛敷腫;搗汁服,治產後血脹悶、風蟲牙痛、天行狂熱。葉主治腫毒初發。 香蕉除直接食用外,也可製成各種香蕉製品,如香蕉炸片、香蕉粉(用熟香蕉磨成粉)、香蕉面(生香蕉製品)、香蕉汁、香蕉醬及糖水香蕉罐頭等。但用於加工的香蕉數量不多,僅佔5%以下。 香蕉的假莖纖維可用做造紙及其他紡織材料,球莖幼嫩的吸芽及花蕾可用作飼料。在湖南,有些農戶在房前屋後種有許多AB型野生蕉,供冬春季喂豬用。香蕉葉片可包裹食物。 香蕉樹體汁液含有單寧物質,沾在衣服上得立即用清水洗凈,否則會出現褐斑污漬,一般的漂白劑很難洗去,深圳某化工廠生產的"除漬靈"洗滌劑可洗脫其污漬。 【相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尤其適合口乾煩躁、咽干喉痛者,大便乾燥、痔瘡、大便帶血者,上消化道潰瘍者,飲酒過量而宿醉未解者,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 2. 脾胃虛寒、便溏腹瀉者不宜多食、生食,急慢性腎炎及腎功能不全者忌食。 沒熟透的香蕉會加重便秘 一般人都有這樣的常識,香蕉是潤腸的,大便不好的時候吃香蕉就能潤腸通便。其實並非所有的香蕉都具有潤腸作用,只有熟透的香蕉才能有上述功能,如果多吃了生的香蕉不僅不能通便,反而會加重便秘。因為,沒有熟透的香蕉含較多鞣酸,對消化道有收斂作用,會抑制胃腸液分泌並抑制胃腸蠕動。 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衛飛博士表示,香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其很大一部分不會被消化和吸收,但能令糞便的容積量增大,並促進腸蠕動。同時,香蕉的含糖量超過15%,且含在大量水溶性的植物纖維,能引起高滲性的胃腸液分泌,從而將水分吸附到固體部分,使糞便變軟而易排出。
編輯本段備注
1. 優質香蕉果皮呈鮮黃或青黃色,梳柄完整,無缺只和脫落現象,一般每千克在25個以下;單只香蕉體彎曲,果實豐滿、肥壯、色澤新鮮、光亮、果面光滑,無病斑、無蟲疤、無黴菌、無創傷,果實易剝離,果肉稍硬。 2. 香蕉在冰箱中存放容易變黑,應該把香蕉放進塑料袋裡,再放一個蘋果,然後盡量排出袋子里的空氣,扎緊袋口,再放在家裡不靠近暖氣的地方,這樣香蕉至少可以保存一個星期左右。 3. 香蕉容易因碰撞擠壓受凍而發黑,在室溫下很容易滋生細菌,最好丟棄。 4. 老人吃香蕉時,不要狼吞虎咽,以免被噎著。 5. 香蕉「巴拿馬病」又稱為「蕉癌」,是對這種植物疾病的形容,指染上這種真菌的香蕉植株很難以存活。「巴拿馬病」是一種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又稱鐮刀菌枯萎病,俗稱香蕉黃葉病。這種病 普通香蕉(Musa sapientum)的葉及果
原真菌通過感染香蕉根部,擴展到球莖和加莖,並在維管束組織中阻礙香蕉的水分和養分傳導,最終導致病變。「巴拿馬病」的外部症狀表現為黃葉,最後整株枯死。通常,患病的香蕉植株在結果前就已經死亡,即使能結果,其果實也很小,根本不能成為商品果。「巴拿馬病」的病原生物根本不會擴展到香蕉的果皮,更不會到達果肉。迄今為止,沒有科學研究結果顯示,香蕉「巴拿馬病」的病原生物能跨越植物界侵染危害動物。 6.香蕉在儲存和運輸的過程中,香蕉表皮的細胞被破壞,裡面的氧化酶素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生成了一種黑色的物質,香蕉皮就變黑了。是香蕉變成熟的一個過程,果肉甜度變高,並不影響本身營養。 作用 香蕉營養豐富,鮮果肉質軟滑、香甜可口,是廣受歡迎的熱帶水果。鮮果可作糧食、蔬菜外,還可加工澱粉、罐頭、果醬、果泥、蕉干、炸蕉片等;蕉稈可制紙、繩,莖、葉、果皮作牲畜飼料及肥料,乳汁可作染色劑。 特性與特徵 多年生常綠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無主根。葉片長圓形,亮綠色。穗狀花序下垂。果序由7~8段至數十段的果束組成。果黃綠色,長圓形,微彎,略具3棱。花期為夏秋。香蕉開花
喜高溫多濕,生長溫度為20~35℃,最適宜為24~32℃,不宜低於15.5℃。最適年降雨量1800~2500mm且雨量分布均勻。對土壤要求較嚴,以粘粒含量小於40%、地下水位在1m以下的砂壤土,尤以沖積土壤或腐殖質壤土為適宜。 是樹,也是巨型草本植物,它的莖是軟的,由捲起來的葉柄構成。 芭蕉屬還有香蕉Dwarf Banana,野蕉Wild Banana,大蕉(甘蕉)Common Banana 。 蕉結果後便斬去,另一新蕉樹在旁生出。 種子已退化無發芽能力.繁殖利用地下莖所生出的吸芽。
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香蕉是多年生大型草本單子葉植物,其地下莖為粗大的球莖,根、莖、葉、花、果及吸芽(繁殖用)均由此長出。香蕉喜高溫多濕,通常生長溫度20~35℃,最適溫度24~32℃,各器官的臨界溫度為葉片10~12℃,果實13℃,根13~15℃。年均溫21℃以上是香蕉的主要分布區,少數分布在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葉面積大,蒸騰量大,故需水量也大。香蕉月平均水分以200~300毫米最適宜,至少不得少於50毫米。香蕉要求充足的陽光,但不能太猛烈。有文獻報道:光強度從2000勒克司增至10000勒克司時,光合作用迅速增強,但從10000~30000勒克司的光強度下,光合效率增加緩慢。光照差果實的光澤、風味差。香蕉無主根、正常植株有200~300條須根,10~30厘米土層是根系的主要分布層,香蕉株高大,根系淺,對風敏感,易遭台風和強風危害。據觀察當風速達25~30千米/小時時,可使葉片嚴重撕裂,風速40~65千米/小時,常使假莖折斷,風速100千米/小時,可使蕉園全毀。香蕉對土壤適應性廣,但以沖積土或腐殖質壤土最適;pH值4.5~7.8都可種植,但以pH值6.0以上為最宜。 香蕉採用無性繁殖,種苗有吸芽苗和組培苗。①吸芽苗有褸衣芽(立冬前抽生的吸芽,披鱗劍葉,過冬後部分鱗葉枯死如褸衣,故名)、紅筍(春暖後抽生的吸芽,葉鞘紅色,故名)和隔山飛(由收獲後較久的舊蕉頭抽出的吸芽,又稱水芽)3種,以褸衣芽苗為優。②組培苗生長整齊,以葉齡6~10片葉時種植為宜。組培苗易產生變異,生長較弱,抗逆性差,生長初期應精心管理。 春夏蕉(反季節蕉)、正造蕉、大蕉、粉蕉、龍牙蕉、組培苗蕉(試管苗)優質豐產技術因季節、品種不同,優質豐產的栽培技術也不同。 香蕉的病害有:香蕉束頂病,是世界性的嚴重病毒病,防治方法常採用:提高抗病、抗蚜力和滅蚜,種植無病苗,挖除病株和輪作。另外,有60多種蚜蟲傳播香蕉花葉心腐病、病毒病。此外香蕉還有葉斑病、香蕉黑心病、香蕉巴拿馬病、香蕉炭疽病、香蕉冠腐病和香蕉根線蟲病等。香蕉蟲害主要有香蕉象甲、香蕉麥葉蟲、香蕉交脈蚜和香蕉花薊馬等。 栽培 A. 香蕉種植前的准備 1.基肥堆漚 在種植前二個月用豬牛糞、塘坭、草皮坭加適量復合肥一起堆漚,腐熟後每坑施10公斤作為定植基肥使用。 2.犁、耙地 在種植前對蕉園進行二犁二耙,為根系的生長創造一個疏鬆的土壤條件。 3.定點挖坑 種植前按照2×2米的定植行距進行定點拉線,並挖長、寬、深各0.4米的定植坑。畝植165株左右。(或2×2.5米,畝植130株) 4.回坑 先將10公斤的腐熟基肥放在定植坑底,另加復合肥0.25公斤,拌勻後蓋土,回土要求土堆高出地面10--20厘米,防止定植後下陷引起積水。 B. 香蕉如何種植? 1.種苗選擇 選擇葉片濃綠,根系發達,高15--20厘米,具有5--6片新葉,無病蟲害的苗。 2.種植時間 春植,二月中、下旬,秋植,9月二個時期均可。 3.種植方法 將蕉苗按大小分級、分區定植可方便管理。種時在定植坑的中央開一小穴,將苗輕放於坑內,深度以土埋蕉頭10厘米左右,種苗的切口朝向一邊,栽後稍加踩實,淋足定植水,蓋好稻草。 C. 香蕉的田間管理 1.施肥:第一次3--4月,每株用豬糞或農家肥3--5公斤,磷肥0.2公斤,淋施、施後蓋薄土;第二次6--7月在蕉畦鋪施肥料,每株施土雜肥50公斤,花生麩0.2公斤,復合肥0.1公斤,施後淺培土;第三次在8月上、中旬每株施土雜肥25公斤、農家肥5公斤、麩肥0.2公斤。 另外在小葉期每隔7--10天追施一次腐熟糞水,在大葉期每隔10天追施一次經漚制的花生麩水,也可用尿素1兩加鉀肥0.5兩或復合肥2兩兌水淋施。 根外追肥:蕉小葉期、抽蕾前後,小果期用120倍香蕉速長劑、農植寶、噴施寶、0.3%磷酸二氫鉀噴施。 2.排灌、除草 蕉田要高畦深溝,以利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又能灌溉。旺盛生長期間,要經常保持畦溝淺水層,以便旱季早、晚淋水,做好蕉畦覆蓋。蕉是淺根生植物,除草時應用手撥除,禁忌踩上畦面或鋤傷根群。 3.留芽除芽 割除頭路吸芽,待二路或三路吸芽抽生後確定留用適合的1--2個吸芽,其餘吸芽全部去掉。 4.斷蕾 蕉抽蕾後,注意田間檢查,當蕉軸頂端1--2梳不結實時,於晴天下午進行斷蕾,減少樹液流失,待傷口樹液停止時,用500倍多菌靈等殺菌劑塗刷傷口。 D. 香蕉的病蟲害防治 1.葉斑病,危害蕉葉,於每年四月份開始用25%敵力脫乳油1500--3000倍液噴,每隔二個月噴一次。或用600--800倍托布津或代森鋅噴葉。 2.花葉心腐病、束頂病:防治方法一是不在病區引種購苗,二是發現病株即刻挖除,三是用樂果1000--1500倍噴殺蚜蟲,減少傳播。 3.弄蝶、蝗蟲、卷葉蟲、象鼻蟲等害蟲的防治方法是:①剝除假莖外圍的腐爛葉鞘,及時摘除葉上蟲苞。②用敵百蟲800倍、殺蟲雙400倍液淋葉柄叉內。③用1000倍樂果噴殺。
編輯本段常見病害
香蕉束頂病 發病特徵: 香蕉束頂病俗稱蕉公、蝦蕉、蔥蕉,該病是嚴重的世界性的病毒病。中國各蕉區均有發生,以舊蕉區較嚴重。香蕉束頂病的典型病症是新葉越抽越小,並且成束,故稱束頂病,發病後期植株矮縮。病葉較直立狹小,硬脆易斷,葉邊緣明顯失綠,後變枯焦。葉柄或中肋基部出現深綠色的條紋,俗稱「青筋」,這是區別其他原因造成叢葉的主要特徵。病株一般生長緩慢,矮化,不抽蕾結果。抽蕾時才發病的植株抽出的蕉蕾其果實畸形細小,果無甜味,無經濟價值。病株根尖變紫色,無光澤,大部分根系腐爛或變紫色,不發新根病株最後枯死。 發病規律: 香蕉束頂病的病原是香蕉束頂病毒,該病毒是一個直徑是18毫微米的等徑病毒。該病毒主要靠香蕉交脈蚜蟲傳播。香蕉束頂病在香蕉各個生育期均可發病,一般3-5月份為盛發期。危害程度取決於蕉園中的病株數量及蕉蚜的密度和發生情況,正常上年冬季冷害嚴重時次年3-5月發病較嚴重。此外,一般香蕉發病較多,大蕉、粉蕉、龍牙蕉發病較少。 防治方法: (1)選擇通風的園地,採用合理的種植方法和密度,加強肥水管理。不同種間容易導致蚜蟲滋生的蔬菜,提高植株的抗病力。 (2)採用無病組培苗作為種苗。蕉苗假植期間做好防蚜蟲的有關措施 (3)噴葯殺滅蚜蟲,尤其在9-4月份和9-11月份要加強對蚜蟲的防治。 (4) 及時清除病株,切斷傳播源。有蚜蟲的病株應先噴葯殺死蚜蟲,然後挖除病株,並將病穴土扒開曬干,填入新土,加入50-100克呋喃丹混勻後再補種新苗。 (5)發病高的蕉地最好與水稻等水田作物輪作,可大量降低次年的束頂病發病率。 香蕉黃葉病 發病症狀: 發病蕉株的下方老葉葉緣首先黃化,逐漸擴大至中肋,葉柄軟化彎曲下垂,最後枯萎,上方幼葉亦逐漸發黃,最後導致整個蕉株枯萎死亡,有時病株假莖外圍的葉鞘自基部發生縱裂。 縱切病株的假莖或塊莖可以發現維管束呈現褐變的現象,在發病後期,黃褐色的維管束組織上下貫穿呈長條形。有時病菌會從母株塊莖穿過與吸芽相連部位而侵入吸芽。 發病規律: 黃葉病是真菌病害,其病原菌為尖孢鐮刀菌及其變種,病原菌在病株組織內可產生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但在土壤中主要以厚膜孢子存活,其存活期可連數年之久。一般而言,在酸性砂質地較易發生,又排水不良及傷根情況下可促進該病發生。該病病原菌有四個生理小種,引起台蕉(北蕉、仙人蕉)黃葉病者為第四生理小種,引起呂宋蕉(芭蕉)黃葉病者屬第一生理小種。病原菌自感染到出現外部病症,潛伏期可長達5~6個月,本省南部蕉園種植期在3~5月,因此一般在每年10月以後才開始出現外部病症。該病為土壤性傳播病害,病原菌可經病苗病土及流水傳播,有時病菌會從母株塊莖穿過吸芽相連部位而侵入吸芽。病原菌以厚膜孢子在土壤中存活多年,亦可在莎草、香附子等天間雜草根部存活。 防治方法: (1)輕微至中度黃葉病園種植耐病品種。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之蕉園為佳。排水不良及砂質酸性土壤,不宜種植。 (2)發病率超過10%以上的蕉園,宜轉種其他作物。經廢耕或轉作水稻2年以上的病園,如果再想種香蕉的話,蕉苗應該取自無病區。病園與旱作輪作為佳。 (3)發病率低於10%以下的蕉園,如果再種植香蕉時,應做病株處理。發病株以除草劑裝於壓力式噴霧器桶內,噴頭裝上注射針,每株注射5孔。一星期後病株葉片急速乾枯,兩個月後葉片和假莖完全乾枯,即可引火燒毀。病穴殘留有部分塊莖組織尚未腐爛,亦可挖出切碎,連同假莖一並燒毀。 (4) 目前,對該病菌還沒有特效的防治葯物。現大多數採用防治真菌病害鐮刀菌類的葯物,像日邦克菌、農土斯、菌根消、復活一號等效果都不錯。 香蕉灰紋病 發病特徵: 香蕉灰紋病又稱香蕉暗雙孢霉葉斑病,在中國香蕉產區均有發生。該病主要發生在葉片、葉鞘上。葉片受害多從葉緣開始,病斑呈橢圓形或沿葉緣呈不規則形,暗褐色或灰褐色。新病斑周圍呈水漬狀,後逐漸擴展為中央淺褐色,具輪紋、斑邊深褐色的橢圓形斑,斑外緣有明顯的橙黃暈圈。葉背的病部上常長出灰褐色霉狀物。病菌沿葉緣氣孔侵入時,初期葉邊緣出現水漬狀、暗褐色、半圓形或橢圓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後期沿葉緣聯合為平行於葉中脈的褐色、波浪環紋壞死帶,秋季後病斑由褐色轉為灰白色,質脆。 發病規律: 病原為香蕉暗雙孢霉。該菌分生孢子梗褐色,有分隔。初侵染源為病株殘體,春季開始發病,高溫多雨的夏季為病害盛發期。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從葉緣氣孔侵入,在雨季該病發生後迅速向中脈擴展。在大氣污染嚴重的地方(如煙塵、S02等),該病加重。乾旱季節不易發病。香蕉比大蕉、粉蕉易感病,偏施氮肥發病加重。 防治方法: (1)加強栽培管理,增施有機肥,合理排灌,及時摘除病葉。 (2)每年立春前清除蕉園的病葉、枯葉並燒毀,減少初侵染源。在香蕉生長期最好每月清除病葉一次。 (3)控制種植密度。多施鉀肥磷肥,不偏施氮肥;雨季及時排水,降低蕉園小環境的濕度。 (4) 噴葯防治。香蕉產區應於4.5.6月各噴1次1:0.8~1:100少量式波爾多液,每畝150~200升,此外,45%甲基硫菌靈懸浮劑800倍液、50%的萬霉強敵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香蕉冠腐病 發病症狀: 采後的香蕉密封包裝,在25-30℃下貯藏7-10天,蕉梳切口處出現白色棉絮狀菌絲體,含大量大、小分生孢子,造成軸腐,進而向果柄擴展,病部暗褐色,前緣水漬狀,指果脫落;20一25天後果身發病,果皮爆裂,覆蓋許多白色菌絲體及分生孢子,蕉肉僵死,不易催熟轉黃。青果外軟而中央胎座硬,食之有澱粉味感,一旦發病,擴展極為迅速。 發病規律: 該病是由鐮刀菌引起,有半裸鐮孢、串珠鐮孢、亞粘團串珠鐮孢及霜孢鐮孢等4種。4種菌均由機械傷口侵染,用聚乙烯包裝儲運或運輸車廂高溫高濕,極易發病。 1.各種機械傷是病菌侵入的前提。 2.高溫高濕使病情迅速發展。 3.青蕉若密封在薄膜袋內,因果實的呼吸作用,袋內二氧化碳濃度日益增高,甚至出現中毒,有利於鐮刀菌的侵染危害。 有效防治香蕉采後貯藏期炭疽病、冠腐病。

⑺ 香蕉怎麼種植的方法

香蕉可用播種法進行種植,種植前先將種子放在溫水中浸泡,這樣能促使更快發芽。通常種子要浸泡24-48個小時,等種子吸足水分,外皮軟化後再從水中取出,晾乾水分。播種最好用沙土,備好之後將香蕉種子直接均勻的撒播在土壤表面,然後覆蓋薄土,適當噴灑水分保濕,並控溫在15℃左右,這樣大概一個半月種子就可長出新芽。

塊莖種植也是香蕉常用的種植方法。先將香蕉的塊莖切成小塊,保證每個塊莖上面都帶有小芽。然後在傷口處塗抹草木灰,避免傷口腐爛。處理好之後將塊莖種植入土,芽點部分朝上。種下後很好的控溫保濕,環境適宜塊莖上的小芽很快就會長成小苗。

先在香蕉母株上分割出來帶有新芽的小株,必須將受損的根部切除掉,傷口處也要用草木灰殺菌消毒。處理好之後種植在土壤中,保證適宜的溫度、濕度,這樣很快就會生根成活

種植香蕉的時候還可用組織培養種植。先在香蕉上剪取一塊組織,放在無菌的環境下進行培養,這樣還可再生出完整的植株,生長穩定後再進行 移植養護就行。

香蕉栽植時間與氣溫關系很大,以14―15℃最適宜,通常3月中旬至4月上旬為最適宜的栽植期,具體時間根據種苗來源而定。秋植宜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進行。冬季氣溫低,且常有乾旱,不宜栽植

宜採用多選蕉留芽或單株留雙芽的形式來增加收獲株數。通常畝栽110―130株,株行距3米×18米×27米×18米。土質稍瘦的蕉園,宜採用單株密植或叢株的形式增加株數提高產量。單株密植每畝栽150―170株,株行距23米×18米×22米×17米。叢株種植方式可減輕霜凍和風害,一般行距3米,叢距25米,叢內株距05米,每畝90叢,每叢2―3株,每畝種植180―260株。

田間管理是香蕉高產的一個關鍵步驟。在香蕉幼苗開始長出新的葉面的時候,證明香蕉已經生根了,此時要做好除草工作。幼苗期要做好檢查工作,發現乾枯的、腐爛的蕉葉要及時清理出田園,避免感染其他蕉葉。香蕉對於水分的需求不大,但是在*壤濕度不夠的時候,要及時澆水。雨水充沛的季節裡面要做好香蕉排水工作

⑻ 香蕉種植方法

種植香蕉應講究科學栽培方法,成活率高,生長良好。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香蕉種植方法,一起來看看。

香蕉種植方法

1、栽植時間。香蕉栽植時間與氣溫關系很大,以14―15℃最適宜,通常3月中旬至4月上旬為最佳的栽植期,具體時間根據種苗來源而定。秋植宜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進行。冬季氣溫低,且常有乾旱,不宜栽植。

2、栽植密度。宜採用多選蕉留芽或單株留雙芽的形式來增加收獲株數。通常畝栽110―130株,株行距3米×18米×27米×18米。土質稍瘦的蕉園,宜採用單株密植或叢株的形式增加株數提高產量。單株密植每畝栽150―170株,株行距23米×18米×22米×17米。叢株種植方式可減輕霜凍和風害。一般行距3米,叢距25米,叢內株距05米,每畝90叢,每叢2―3株,每畝種植180―260株。

3、栽植方法。種植前檢查苗木的病蟲害,割除病葉,切除小吸芽,並將苗木按大小分級,分別栽植。蕉地先深翻30―40厘米,整平起畦,按規格挖穴。平地穴深05米,長寬各1米;1山地穴深、長、寬均為1米。挖穴後先把表土填入穴中,再以腐熟的堆肥或土雜肥(或草木灰)填平。栽植深度以超過球莖6―8厘米為宜。秋植比春植稍深一些,山地比平地種植深一些。放苗時,如果是叢株種植的種苗切口要相向,單株種植苗切口朝向要一致(以後抽蕾與切口朝向正相反)。植後即蓋土,稍加壓實,並淋透定根水,最後蓋草。種植的如果是大苗,應除掉部分葉尾,減少水分消耗,成活率便高。

大香蕉種植技術

蕉園選擇

選地時要選擇避風、避寒、背北向南的地塊和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不 選重鹼、粘地或易積水的土壤。排灌良好是蕉園的重要條件,地下水位不能過高,以 離地面1 米以下為宜。

繁殖

傳統的吸芽苗由於大田蕉苗發病率逐年增加,已不能適應加速良種繁殖的需要。 為培育無病蕉苗,迅速推廣良種,近年已有較多科研及生產單位掌握了香蕉組織培育 苗的技術。香蕉組織培育苗的優點多、效益高,是將來的發展方向。組織培育苗田間 定植的成活率吸芽苗高,平均可達 95%以上,發育迅速,12~13 個月內可採收,且 蕉株發育整齊,採收期較傳統苗集中,果梳數,果指數和產量等不低於傳統蕉苗。 組織培育苗定植時,因組織較嫩,故需噴葯防蚜蟲,以保證蕉苗的健康成長。

栽種技術

(一)植前工作 種植穴的大小根據土質軟、硬而定,土質愈硬,挖的穴應愈大,一般為60~80 厘 米寬,60 厘米深。植前施放腐熟的有機肥於穴中,以利發展,盡快恢復生長。

(二)種植密度和方法 種植密度主要根據品種而定。在保證植侏有足夠生長空間的前提下,適當增加株 數,以提高產量。一般產區的種植規格為:矮蕉2.3×2 米或2×2 米,畝植145~166 株;中型蕉2.7×2 米,畝植123 株;高把蕉2.3×2.7 米或2.7×2.7 米,畝植91~ 107 株。種植過密,互相蔭蔽,影響產量。 種植香蕉的方法 ,多採用一畦雙行成矩形或正方形種植。也有採用一畦單行種植的。

(三)種植時期 選擇種植時期是調節產期的主要措香蕉種植方法施。一年中,春、夏、秋季均可種植,而以春、 秋種植為宜。一般地區在 2~3 月種植在,多在低溫期開花結果,易受凍害而欠收, 而絕大多數產區習慣在4~5 月種植。此時,天氣已穩定轉暖,雨水漸多,成活率高, 種苗來源方便。

(四)種植時注意事項 第一、挖穴後,施入的肥要與泥地混和,避免爛莖。 第二、山地或水源缺的地方,穴面要低於地面10~13 厘米,有利於保水、保肥、 防止露頭。 第三、為防止線蟲和象鼻蟲害(特別是引種苗),除去外鞘和舊根,用樂斯本400 倍液浸苗,減小象鼻蟲為害,用 50%溫水浸地下莖10 分鍾,防線蟲為害,用托布津 800 倍液作殺菌處理。 第四、挖除芽眼。 第五、種苗需按高、矮、大、小分片種植。 第六、種苗的傷口要位於同一方向,利於以後整齊留芽。 第七、覆土不能過深,宜覆土 3.3~6.7 厘米。過深.

植株管理

香蕉留芽與除芽 選留最適用的吸芽作為下一代母芽,挖除多餘的吸芽稱為除芽。

1、吸芽抽生規律 香蕉吸芽的抽生,每年在春分開始,其中以4 月下旬至7 月 抽芽最多,11 月上旬至年2 月下旬停止。

2、留芽原則 在春夏(3~7 月)吸芽發生後,可選擇留芽,秋後則應見芽即留, 避免缺苗。

3、留芽方法 新植蕉留芽(春植)當定植後3 個月(即5~6 月),母株1 米高 時,開始抽芽,這時,若母株健壯,則留頭路芽,留此芽,可趕收正造蕉,產量高, 又能防露頭,延長蕉園壽命。若母株體弱,則除去頭路芽,留二路芽。

4、除芽 在栽培上,除選留 1~2 個吸芽作為下一代結果株外,要及時挖除 多餘的吸芽,一般在4~7 月每隔10 天除芽一次,8 月後20~30 天除芽一次。

抽蕾後的管理

1、校蕾、 斷蕾 香蕉花蕾抽出後,有些葉柄會妨礙花蕾生長,需及時校正 花蕾。

2、疏果 香蕉結果多為10 多梳,而普遍只留6~10 梳,依不同季節,病蟲為害程度及果實發育情況而決定選留梳數。

采果後的管理采果後假莖要留1 米高左右,不要到地面,因蕉身所貯存的水分和養分,仍可供 給下一代,有利於子株的生長。採收後,母株假莖經一段時間便自然乾枯。隔年的舊蕉頭要及時挖。

閱讀全文

與香蕉種植方法與技術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0元折桃心方法6步驟圖片 瀏覽:359
天氣變化如何保護自己方法 瀏覽:683
域故障分析方法 瀏覽:74
洗衣機使用方法的視頻 瀏覽:512
嬰幼兒皮炎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944
廣電路由器連接電視方法 瀏覽:202
消防編碼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721
如何正確方法畫出粽子 瀏覽:645
用什麼方法可以查出輸尿管癌症 瀏覽:295
如何止住流淚的方法 瀏覽:963
怎麼發制海參的方法 瀏覽:210
什麼叫分步說明的方法 瀏覽:429
用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 瀏覽:459
甲亢治療方法比較 瀏覽:573
分數計算方法如何運用 瀏覽:493
ipadqq麥克風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59
免疫缺陷病治療方法 瀏覽:855
腳尖地面上組合訓練方法 瀏覽:433
海鮮對蝦的食用方法 瀏覽:386
如何理解決策力的方法 瀏覽: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