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淤泥軟土地基該怎麼處理
淤泥軟土地基處理方法
1、樁基法,當淤土層較厚,難以大面積進行深處理,可採用打樁辦法進行加固處理。而樁基礎技術多種多樣,早期多採用水泥土攪拌樁、砂石樁、木樁,目前很少使用。
2、換土法,當淤土層厚度較簿時,也可採用淤土層換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採用沉井基礎等辦法進行地基處理,鑒於換砂不利於防滲,且工程造價較高,一般應就地取材,以換填泥土為宜。換土法要回填有較好壓密特性土進行壓實或夯實,形成良好的持力層,從而改變地基承載力特性,提高抗變形和穩定能力,施工時應注意坑邊穩定,保證填料質量,填料應分層夯實。
3、灌漿法是利用氣壓、液壓或電化學原理將能夠固化的某些漿液注入地基介質中或建築物與地基的縫隙部位。灌漿漿液可以是水泥漿、水泥砂漿、粘土水泥漿、粘土漿及各種化學漿材如聚氨酯類、木質素類、硅酸鹽類等。
Ⅱ 土壤質地的改良措施有哪些,土壤質地可以分為哪三類
1、增施有機肥:有機肥可提高粘質土、砂質土中的OM含量,OM的粘結力、粘著力比砂粒更強,這有利於克服粘土過粘、砂土過砂的缺點。2、摻粘或摻砂:將砂土摻入粘土地中,將粘土摻入砂土地中,這樣也能達到改良土壤質地的效果。3、翻淤壓砂:在土壤砂粘相間的情況下,可將表土翻至一邊,再將下層土翻到表面,讓上下層的土壤混合。
一、土壤質地的改良措施有哪些
1、增施有機肥
(1)增施有機肥可提高粘質土、砂質土中的OM含量,繼而起到改良作用,OM的粘結力、粘著力均大於砂粒(但小於粘粒),有利於解決粘土過粘、砂土過砂的問題。
(2)OM還能促進土壤結構的形成,疏鬆粘土,增加砂土的保肥性。
2、摻粘或摻砂
在粘土地中摻入砂土,在砂土地中摻入粘土(比如河溝內的淤泥),這樣也能達到改良土壤質地的效果。
3、翻淤壓砂
若土壤砂粘相間,可先將表土翻至一邊,再將下層土翻到表面,混合上下層的土壤,這樣也能起到改良作用。
4、引洪漫淤
(1)對於江河沿岸的砂質土壤,可利用洪水中攜帶的泥砂來改良粘土、砂土。
(2)引洪漫淤改良砂土時要提高進水口,這樣可讓砂粒的流入量減少;引洪漫砂時要降低入水口,這樣可引入更多的粗砂。
5、耕作管理
根據實際土壤質地採取不同的耕作管理方法。
二、土壤質地可以分為哪三類
1、壤土
(1)土壤顆粒中含有的砂粒、黏粒、粉粒適中,粒徑介於0.2-0.02毫米之間,質地在砂土和黏土之間,但又具備二者的優勢。
(2)此類土壤的保水能力、保溫能力、通風性能良好,耐乾旱和洪澇,抗壓力較強,容易培養成高產量的土壤。
2、砂土
(1)此類土壤的養分含量較少,保水育肥能力較差,溫度變化較快,但透氣性良好,容易栽培作物。
(2)種植時要注意選擇耐旱品種,及時灌溉,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時要採取輕施、勤施的施肥方法。
3、黏土
(1)黏土是指只有少量沙粒的黏性土壤,水分在此類土壤中不易下滲,可塑性較高。
(2)黏土一般由地表的硅酸鹽礦物經風化後形成(主要成分為氧化硅、氧化鋁),其顆粒較大,成分接近原物,所以也被稱為原生黏土、一次黏土。
(3)此類土壤的顏色多為白色,且具有耐火能力,可作為製作瓷土的原料。
Ⅲ 淤泥質土地基處理的方法
淤泥質土的地基處理方法主要有:
(1)真空預壓法;
(2)堆載與真空預壓聯系法;
(3)砂井地基排水固結法;
(4)攪拌樁地基加固法;
(5)旋噴樁地基加固法;
(6)CFG樁地基處理法;
(7)勁性水泥土植樁法。
Ⅳ 淤泥土怎麼改良能種植
1、增施有機肥。通過加大有機肥施用量,將砂土凝結成小土團改變砂土鬆散、無結構的不良狀況,提高養分的吸收儲存;將黏土粘結的大土塊碎裂成大小適中的土塊,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彌補土壤質地過砂、過粘帶來的缺陷。
2、摻雜客土,改良土質。將質地過砂、過粘的土壤(客土)摻和到過粘或過砂的土壤(本土)中去改變本土質地,改良的深度范圍為土壤耕作層。沙土摻黏的比例無明確要求,而黏土摻沙要求沙的摻入量比需要改良的黏土量大。
3、翻淤壓砂,翻砂壓淤。當某地的底層與耕層土壤差別較大時,可以通過耕翻,將底土作為客土,翻動起來與耕層土混合,達到調節耕層質地目的。
4、引洪漫砂。洪水中所帶的淤泥來自於地表肥沃的泥土,將洪水有控制的引入農田,可以通過沉澱,增加砂土的土層厚度,改良質地,肥沃土壤。
5、不同土質,不同措施。砂土整地時,畦低一些,壟寬一些,播種深一些。播種後要鎮壓接墒,肥料少量勤施;粘土整地時候,要求畦高壟窄。盡量冬耕曬田,多放水曬田,播種淺一些,以利出苗。
Ⅳ 淤泥改良的方法
1.水下清淤: 抓鬥式清淤、 泵吸式清淤、 普通絞吸式清淤
水下清淤一般指將清淤機具裝備在船上,由清淤船作為施工平台在水面上操作清淤設備將淤泥開挖,並通過管道輸送系統輸送到岸上堆場中。水下清淤有以下幾種方法。
a.抓鬥式清淤:利用抓鬥式挖泥船開挖河底淤泥,通過抓鬥式挖泥船前臂抓鬥伸入河底,利用油壓驅動抓鬥插入底泥並閉斗抓取水下淤泥,之後提升迴旋並開啟抓鬥,將淤泥直接卸入靠泊在挖泥船舷旁的駁泥船中,開挖、迴旋、卸泥循環作業。清出的淤泥通過駁泥船運輸至淤泥堆場,從駁泥船卸泥仍然需要使用岸邊抓鬥,將駁船上的淤泥移至岸上的淤泥堆場中。
抓鬥式清淤適用於開挖泥層厚度大、施工區域內障礙物多的中、小型河道,多用於擴大河道行洪斷面的清淤工程。抓鬥式挖泥船靈活機動,不受河道內垃圾、石塊等障礙物影響,適合開挖較硬土方或夾帶較多雜質垃圾的土方; 且施工工藝簡單, 設備容易組織, 工程投資較省,施工過程不受天氣影響。 但抓鬥式挖泥船對極軟弱的底泥敏感度差, 開挖中容易產生「掏挖河床下部較硬的地層土方, 從而泄露大量表層底泥, 尤其是浮泥」 的情況; 容易造成表層浮泥經攪動後又重新回到水體之中。 根據工程經驗[3-5] , 抓鬥式清淤的淤泥清除率只能達到 30% 左右, 加上抓鬥式清淤易產生浮泥遺漏、 強烈擾動底泥, 在以水質改善為目標的清淤工程中往往無法達到原有目的。
b.泵吸式清淤:也稱為射吸式清淤,它將水力沖挖的水槍和吸泥泵同時裝在1 個圓筒狀罩子里, 由水槍射水將底泥攪成泥漿, 通過另一側的泥漿泵將泥漿吸出, 再經管道送至岸上的堆場, 整套機具都裝備在船隻上, 一邊移動一遍清除。 而另一種泵吸法是利用壓縮空氣為動力進行吸排淤泥的方法, 將圓筒狀下端有開口泵筒在重力作用下沉入水底, 陷入底泥後, 在泵筒內施加負壓, 軟泥在水的靜壓和泵筒的真空負壓下被吸入泵筒。 然後通過壓縮空氣將筒內淤泥壓入排泥管, 淤泥經過排泥閥、 輸泥管而輸送至運泥船上或岸上的堆場中。
泵吸式清淤的裝備相對簡單,可以配備小中型的船隻和設備,適合進入小型河道施工。一般情況下容易將大量河水吸出,造成後續泥漿處理工作量的增加。同時,我國河道內垃圾成分復雜、大小不一,容易造成吸泥口堵塞的情況發生。
c.普通絞吸式清淤:普通絞吸式清淤主要由絞吸式挖泥船完成。絞吸式挖泥船由浮體、鉸絞刀、上吸管、下吸管泵、動力等組成。它利用裝在船前的橋梁前緣絞刀的旋轉運動,將河床底泥進行切割和攪動,並進行泥水混合,形成泥漿,通過船上離心泵產生的吸入真空,使泥漿沿著吸泥管進入泥泵吸入端,經全封閉管道輸送(排距超出挖泥船額定排距後, 中途串接接力泵船加壓輸送) 至堆場中。
普通絞吸式清淤適用於泥層厚度大的中、大型河道清淤。普通絞吸式清淤是一個挖、運、吹一體化施工的過程,採用全封閉管道輸泥,不會產生泥漿散落或泄漏; 在清淤過程中不會對河道通航產生影響, 施工不受天氣影響, 同時採用 GPS 和回聲探測儀進行施工控制, 可提高施工精度。 普通絞吸式清淤由於採用螺旋切片絞刀進行開放式開挖, 容易造成底泥中污染物的擴散, 同時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回淤現象。 底泥清除率一般在 70%左右。 另外, 吹淤泥漿濃度偏低, 導致泥漿體積增加, 會增大淤泥堆場佔地面積。
2. 環保清淤
環保清淤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指以水質改善為目標的清淤工程,另一方面則是在清淤過程中能夠盡可能避免對水體環境產生影響。環保清淤的特點有:①清淤設備應具有較高的定位精度和挖掘精度, 防止漏挖和超挖, 不傷及原生土;②在清淤過程中,防止擾動和擴散, 不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 降低水體的混濁度, 控制施工機械的噪音,不幹擾居民正常生活;③淤泥棄場要遠離居民區, 防止途中運輸產生的二次污染。
環保絞吸式清淤是目前最常用的環保清淤方式,適用於工程量較大的大、中、小型河道、湖泊和水庫,多用於河道、湖泊和水庫的環保清淤工程。環保絞吸式清淤是利用環保絞吸式清淤船進行清淤。環保絞吸式清淤船配備專用的環保絞刀頭,清淤過程中,利用環保絞刀頭實施封閉式低擾動清淤,開挖後的淤泥通過挖泥船上的大功率泥泵吸入並進入輸泥管道,經全封閉管道輸送至指定卸泥區。
環保絞吸式清淤船配備專用的環保絞刀頭具有防止污染淤泥泄漏和擴散的功能,可以疏浚薄的污染底泥而且對底泥擾動小,避免了污染淤泥的擴散和逃淤現象,底泥清除率可達到95% 以上; 清淤濃度高, 清淤泥漿質量分數達 70% 以上, 一次可挖泥厚度為 20~110 cm。 同時環保絞吸式挖泥船具有高精度定位技術和現場監控系統, 通過模擬動畫,可直觀地觀察清淤設備的挖掘軌跡; 高程式控制制通過挖深指示儀和回聲測深儀, 精確定位絞刀深度, 挖掘精度高。
淤泥固化技術處理
清淤泥漿的初始含水率一般在80% 以上, 而淤泥的顆粒極細小, 黏粒含量都在 20%以上, 這使得泥漿在堆場中沉積速度非常緩慢, 固結時間很長。 吹淤後的淤泥堆場在落淤後的兩三年時間內只能在表面形成 20 cm 左右厚的天然硬殼層, 而下部仍然為流態的淤泥, 含水率仍在1. 5 倍液限以上, 進行普通的地基處理難度很大。 堆場表層處理技術則是利用淤泥堆場原位固化處理技術, 人為地在淤泥堆場表面快速形成一層人工硬殼層, 人工硬殼層具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 滿足小型機械的施工要求, 可以進行排水板鋪設和堆載施工, 從而方便對堆場進一步的處理。 人工硬殼層的設計是表層處理技術的關鍵, 主要考慮後續施工的要求, 結合下部淤泥的性質, 通過試驗和模擬確定硬殼層的強度參數和設計厚度, 人工硬殼層技術又往往和淤泥固化技術相結合形成固化淤泥人工硬殼層, 也可以利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 顆粒形成輕質人工硬殼層則效果更佳。
最新的清淤技術目前有以下幾種:
a. 高濃度原位環保清淤方法。由於目前常用的環保清淤方法清淤出的淤泥濃度在15%~20%左右, 水分子的體積要遠大於土顆粒的體積, 清淤泥漿的體積大約為顆粒的4~5倍。這些高含水泥漿往往需要較大的堆場進行放置, 很多清淤工程因為堆場場地的問題而受到嚴重製約。 高濃度原位環保清淤能夠降低清淤過程中泥漿的增容率, 在中間輸送過程中可以使泥漿含水率得到降低, 將淤泥直接變成可以用於填土的土材料使用。 因此, 為了節省佔地和降低整個清淤和淤泥處理的成本, 高濃度原位環保清淤技術已經成為未來
的發展趨勢。
b. 堆場淤泥快速排水技術。目前大多數內河清淤的淤泥都在堆場中堆放。淤泥堆場經過地基處理,解決其長期沼澤狀態的問題後可用於建設、景觀、農田利用的土地。而這一地基處理過程就是淤泥固結排水的過程。淤泥黏粒含量高,透水性差,在自重作用下的固結時間長,自重固結後的強度低。淤泥的快速排水固結問題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軟黏土地基使用的真空預壓法和堆載預壓法,對於淤泥往往難以發揮良好的效果。淤泥含水率極高,處於流動狀態,顆粒之間的有效應力非常低,在高壓抽真空的狀態下淤泥顆粒會和間隙水一起流動,從而使排水板出現淤堵而無法排水。如何解決排水系統的淤堵問題成為淤泥快速排水的關鍵。堆場淤泥快速排水技術是在淤泥內鋪設多層多排水平排水通道,其層間距、排間距都在60~80 cm左右, 以形成高密度泥下排水網路。將該網路與地面密封的水平排水管密封連接, 再與射流排水裝置連接後抽氣抽水, 可加快淤泥的排水速度。 目前這一技術開發和其中的關鍵問題尚處於探索的初期階段。
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
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包括把淤泥製成磚瓦的熱處理方法。熱處理方法是通過加熱、燒結將淤泥轉化為建築材料,按照原理的差異又可以分為燒結和熔融。燒結是通過加熱800~1 200℃,使淤泥脫水、有機成分分解、粒子之間黏結,如果淤泥的含水率適宜,則可以用來制磚或水泥。熔融則是通過加熱1 200~1 500℃使淤泥脫水、有機成分分解、無機礦物熔化,熔漿通過冷卻處理可以製作成陶粒。熱處理技術的特點是產品的附加值高,但熱處理技術能夠處理的淤泥量非常有限,比如普通制磚廠1年大概能消耗淤泥5萬m3, 不能滿足目前我國疏浚淤泥動輒上百萬立方米發生量的處理需求, 從淤泥的大規模產業化處理前景來講, 固化、 干化、 土壤化的淤泥資源化利用技術是具有生命力的, 若與堆場處理技術相結合則更能顯示出效益。
使用美邦環保的污泥脫水機,能有效的降低淤泥含水量,降低後期烘乾成本,淤泥進來,泥餅+清水出來,清水能養魚!國家高科技企業認證,產品技術信得過,市場認可,口碑良好,是你河道清淤的明智之選!
Ⅵ 土壤質地改良的方法有什麼
粘質土:粘重緊實、通透性差,早春土溫不易升高,稱「冷性土」。早春不利於播種出苗,在起苗時容易斷根。砂質土:養分含量低,保肥性差,在炎熱季節可導致幼苗「灼傷」、失水,肥料濃度過高易「燒苗」。
渣礫質土壤也有嚴重的土壤肥力缺陷。 1、摻沙子或砂土,是最根本方法。
改良前,應先測定土壤的機械組成,計算摻沙(砂)量。河沙(0.5——0.1毫米)最好。風積沙,應去除>2毫米的部分。海岸沙,應將鹽分洗掉。
2、翻砂壓淤。在沖積母質中,粘土層的下面有砂土層(腰砂),可採用深翻措施。
3、施用膨化岩石類。珍珠岩、膨化頁岩、岩棉、陶粒、浮石、硅藻土等。在草坪建植中,不要用粉煤灰或爐渣(鹼性)。
4、施有機肥。施C/N高的有機物料時,應配合氮肥的使用。 1、摻入粘土、河泥、塘泥等。
2、翻淤壓砂。3、施用腐熟的細質有機肥、泥炭。
4、翻壓綠肥。 1、對耐旱的樹木、灌木,渣礫含量<30%時,可以不改良。
2、栽花、種草時,大的渣礫應盡量挖走。必要時要過篩,去除渣礫。
3、渣礫過多如超過50%時,植物無法生長,應摻土或採用換土的方法
Ⅶ 改良土壤常用的方法有哪三種
土壤改良方法有三種,分別是:一是增施有機肥料,促進有機質含量的提高。改良鹽鹼土的最基本方法是切斷表土與底土的毛細管的聯系。可使有機肥料轉化成的腐殖質,促使表土形成團粒結構,起到壓鹽的作用。所以深耕結合大量施入有機肥料是有效措施。二是農業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種植耐鹼作物與綠肥。三是化學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土壤改良劑。
Ⅷ 土壤改良方法有哪些
1.有計劃地輪作換茬。合理安排不同蔬菜,並盡量考慮不同蔬菜的科屬類型、根系深淺、吸肥特點及分泌物的酸鹼性等。
2.定期進行土壤消毒。
(1)葯劑法。可用福爾馬林拌土或用硫磺粉熏蒸的方法殺菌。
(2)日光法。夏季閑茬時期,撤掉棚膜,深翻土壤,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菌。
(3)高溫法。高溫季節,灌水後悶棚,也可採取給土壤通熱蒸汽的方法殺蟲滅菌。
(4)冷凍法。冬季嚴寒,把不能利用的保護地撤膜後深翻土壤,凍死病蟲卵。
3.改良土壤質地。
(1)蔬菜收獲後,翻土壤,把下層含鹽較少的土壤翻至層與表土充分混勻。
(2)適當增施腐熟的有機肥,以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
(3)對表層土含鹽量過高或pH值過低的土壤,可用肥沃土來替換。
(4)經濟技術條件許可者,可進行無土栽培。
4.以水排鹽。
(1)閑茬時,澆大水,表土積聚的鹽分下淋以降低土壤溶液濃度。
(2)夏季蔬菜換茬空隙,撤膜淋雨或大水浸灌。使土壤表層鹽分隨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層。
5.科學施肥。
(1)根據土壤養分狀況、肥料種類及蔬菜需肥特性,確定合理的施肥量或施肥方式,做到配方施肥,以施用有機肥為主,合理配施氮磷鉀肥,化學肥料做基肥時要深施並與有機肥混合,作追肥要「少量多次」,並避免長期施用同一種肥料,特別是含氮肥料。
(2)科學選肥,注意生理酸性肥料與生理鹼性肥料的交替搭配。當土壤已經酸化或必須施用酸性肥料時,可在肥料中摻入生石灰來調節;當土壤酸化嚴重並想迅速增加pH值時,可施加熟石灰,但用量為生石灰的1/3~1/2,且不可對正在生長植物的土壤施用。
(3)提倡根外追肥。根外追肥不會造成土壤破壞。
(4)慎施微肥。一般情況下,要用有機肥來提供微量元素,如施用微肥一定不要過量。
6.種耐鹽作物。蔬菜收獲後種植吸肥力強的玉米、高粱、甘藍等作物,能有效降低土壤鹽分含量和酸性,若土壤有積鹽現象或酸性強,可種植耐鹽性強的蔬菜如菠菜、芹菜、茄子等或耐酸性較強的油菜、空心菜、芋頭等,達到吸收土壤鹽分的目的。
Ⅸ 土壤改良的方法有哪些
土壤改良的方法:
1、土地深耕
有些種植戶耕地深度只有10厘米!這樣耕地是不對的,長期這樣耕地會導致土壤耕作層變淺、耕地逐漸板結嚴重,土地保墒性、透氣性差,降低農作物產量!
正確的耕地深度應該是20-30厘米!這樣的土地深耕才能讓土壤通風透氣,才可以打破犁底層,改善耕層構造,才可以起到不錯的抑制效果。
2、合理選肥
種植戶合理的選肥很重要!常用化肥的致鹽能力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為:氯化銨>氯化鉀>硝酸銨>硫酸鉀>尿素>三元復合肥>二元復合肥。由此可見,含氯化肥的致鹽力較強,其次是硝酸鹽、硫酸鹽肥料,大棚土壤施用時要特別注意!
3、增施有機肥
有機肥經過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後,會轉化形成腐殖質,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土壤鹼性。另外,有機肥在分解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有機酸,這樣就能酸鹼中和,起到緩解鹽漬化的目的。
種植戶需要注意一點,使用有機肥時,如果是使用糞肥,一定要用徹底腐熟的糞肥!不然會引起種子不發芽、燒苗、燒根,土壤鹽漬化還越來越嚴重!
4、增施微生物菌肥
微生物菌肥中的有益菌可以加速土壤有機質的分解,促進團粒結構形成,從而打破土壤板結,調節和改善土壤的保水、保肥、透氣性能,讓土壤更適合作物生長。
不過種植戶需要注意它不能和殺菌劑、殺蟲劑、除草劑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鉀、稻草灰)、過酸或過鹼的肥料等混用,或者直接將菌肥撒地表,不能在高溫乾旱,零下溫度條件下施肥,不能把菌肥和未腐熟的農家肥混用,這些情況都很容易殺死菌肥中的生物菌。
5、多用腐殖酸類肥料
腐殖質是形成團粒結構的主要成分,而腐殖質主要是依靠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得來的。因此,向土壤直接補充足量的腐殖酸可以大大提高團粒結構形成的數量,從而改善土壤板結問題。
種植戶要注意施用時的溫度,一般溫度在18度以上,但不能高於38度,因為腐植酸類肥料在天冷的情況下見效慢,而溫度過高,就會降低干物質的積累,效果就會不好。
Ⅹ 基坑回填土(為粉質粘土)含水率過大採用什麼材料以及方法回填
一、
地基和基礎是建築工程施工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要求地基土和回填土應有足夠的強度和穩定性,不能產生破壞和較大的變形(如濕陷、凍脹、膨脹收縮等不能過大),否則將會使建築物遭受破壞,從而無法滿足使用要求。
填土原料的選用:碎石類土、砂土可用於下層填料,粘性土可用作各層填料,淤泥質土一般不能用作填料。填方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夯實(碾壓)質量。一般砂土的最優含水率在8-12%,粘土的最優含水率在19-23%。在大面積回填土施工前,應先試驗,以得到符合密實度要求條件下的最優含水量和最小夯實(碾壓)遍數。含水量過小,不易夯實(碾壓)密實;含水量過大,則易成橡皮土(又稱彈簧土)。
當含水量大時,應採取翻鬆、晾乾、風干、換土回填、摻入干土或石灰等其它吸水性材料等措施。
在回填土施工時,應及時進行降排水。針對具有凍脹性質的回填土,為避免施工和使用期間的雨水、地表水、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等浸入地基,可採用挖排水溝等方式做好排水設施。
二、含水率過大粉質粘土可採用翻曬處理、摻入石灰進行改良等措施,如基坑土含水量嚴重超標難以處理,就必須置換其他合格的填土原料,如:灰土、經過處理的建築垃圾土、碎石、砂土等。我在施工中處理關鍵部位棘手問題的時候就本著「寧過勿欠」的原則,可結構強度做得比正常標准高一些,也不想在工程隱蔽後因不可預見的因素造成工程質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