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鍛煉膝關節
1.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2.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幹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3.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4.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准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後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加以克服。
6.膝關節遇到寒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往往使疼痛加重,故在天氣寒冷時應注意保暖,必要時戴上護膝,防止膝關節受涼。
7.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久站、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② 膝蓋疼如何鍛煉
1.拉伸髂脛束。做劇烈運動前,先花一些時間拉伸髂脛束,做個熱身,以保持膝蓋強健。
(1)雙腳交叉站立,左腳在右腳前,手臂往上伸直。上半身盡量向左傾斜,不要曲膝。換邊重復,右腳交叉放在左腳前,上半身往右傾斜。
(2)坐在地上,雙腿向前伸直。將其中一隻腿放在另一隻腿上,盡量把膝蓋往胸部的方向抬起,保持這個姿勢數秒。換邊重復。
(3)做更復雜的運動前,先快步走一會兒,讓髂脛束放鬆。
2.鍛煉四頭肌、腿後肌和臀大肌。
(1)做弓箭步運動,鍛煉四頭肌。雙手叉腰站直。左腿向前踏出一大步,身體慢慢往下蹲,直到左腿呈90度彎曲。右腿膝蓋往下彎曲,直到幾乎碰到地面。重復幾次,然後雙腳交換位置。
(2)做登踏運動,鍛煉腿後肌。一隻腳踏上梯階(也可以用箱子或書本),另一隻腳接著踏上去。換邊重復。
(3)做下蹲運動,鍛煉臀大肌。站直,保持後背直挺,慢慢曲膝蹲下。這項運動太劇烈了?那就站在椅子前,保持後背直挺,慢慢坐下,再站起來。
3.進行能鍛煉全身肌張力的休閑活動。如果腿部肌肉不強壯,膝蓋也不會強壯。
(1)瑜伽是低沖擊運動,能夠鍛煉腿部肌肉。而且,很多瑜伽體位需要拉伸膝蓋,幫助它暖身。
(2)游泳也能鍛煉腿部和膝蓋力量及靈活性。
(3)走路和騎自行車也能保持膝蓋健康,方便進行更劇烈的活動。
(2)膝關節鍛煉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膝蓋痛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症狀。久坐不動、身體衰老、鍛煉過度等都可能造成膝蓋痛,給生活帶來不便。日本理學療法士笹川大瑛介紹了相關應對措施,可供參考。
要防治膝蓋痛,就要鍛煉連接膝關節的大腿肌肉,即大腿後側的肌群——腘繩肌。人體活動膝蓋時會用到此處肌肉,腘繩肌若衰退不強健,會導致膝蓋活動不靈便,引發膝蓋痛。相對來說,短跑運動員的腘繩肌比常人要發達強健許多。腘繩肌鍛煉法對預防及緩解「變形性膝關節症」「慢性膝蓋痛」「走路時膝蓋痛」等都有幫助。
鍛煉腘繩肌只需要一把椅子、一塊可以躺下的空間即可。1.兩腿張開,跨坐在椅子上,右腳向內彎曲,保持膝蓋不要抬起的同時,右腳尖盡量上舉,仔細體會大腿內側肌肉的緊綳感。維持10秒左右後復原,反復做3~5遍,然後換左腳。
2.仰躺在地面或床上,兩腳張開,右腳倒向內側,努力讓大腳趾接觸地面。右手橫向伸展,以肘部支撐地面,抬起右側臀部,體會大腿後側肌肉的緊綳感。維持10秒左右,然後復原,反復做3~5遍後,換左側做
③ 鍛煉身體時採取哪三種運動可以保養膝關節
膝關節是人體最精緻、最復雜的關節之一,而其中膝關節損傷占所有運動損傷的55%。因此許多關節炎的患者會覺得「運動會傷膝蓋」,因此不敢進行任何運動,甚至連爬樓梯都不敢進行。復健科醫生強調:「膝蓋周圍的股四頭肌群的肌力下降,抓不住膝蓋、讓膝蓋彼此摩擦,才是造成關節炎的主因」。當發生膝蓋發生急性發炎的時候,前3天要好好休息,再用漸進式的方式慢慢恢復運動。下面3種運動適合關節炎患者進行,保護膝蓋關節,又能達到恢復運動。
適合的鞋子
當然一雙好的鞋子也是對腳一種很好的保護,減輕膝蓋承受的撞擊和壓力。不同的運動需要的鞋子類型也有所區別。例如,健走時要穿運動鞋或慢跑鞋,慢跑鞋的底部能太軟,最好有個船底的弧形,能讓腳順利完成一個圓弧的動作。爬山時要選抓地力強、厚底的鞋子。打球要注意鞋子是否有足夠的彈性、抓地力是否夠穩。
④ 膝關節應該怎樣鍛煉好
膝關節疼痛如何鍛煉,首先要看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膝關節疼痛。如果是單純骨關節病引起的疼痛,建議急性期先把疼痛控制以後再進行一些適當的肌肉鍛煉,以股四頭肌訓練為主。平卧的時候可以進行抬腿,在抬到小於30°的時候,對股四頭肌的收縮有很大的幫助,都是為了鍛煉股四頭肌的肌力;還有坐位的時候,如果股四頭肌得到加強以後,可以練一些抬腿或者綁沙袋小量的負重,這也是一種方式;還有就是靠牆的靜蹲,但是千萬不要超過90°,循序漸進。一般建議先做股四頭肌的收縮訓練,再做靜蹲的訓練。還有就是其他關節的周圍肌肉訓練,可以做一些踝關節的踝泵訓練,包括踝的背伸、跖屈、旋轉,還有足趾的抓趾訓練,這些都是對膝關節的肌肉訓練是有幫助的。
⑤ 保護膝蓋的鍛煉方法有哪些
1、坐位伸膝
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持直腿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10—20次。
膝蓋保護
首先,應該注意經常變換體位,不要一個姿勢工作時間太長。如站立較久時要更換位置,或坐一會兒,長時間蹲著幹活也不好。總之,膝關節不要長時間固定在同一個位置上。
其次,要注意保暖,由於膝關節局部缺少肌肉、脂肪組織的保護,得不到足夠的熱量供應,因而溫度較其他部位低,所以平時不要坐卧在陰冷潮濕的地方。很多年輕人認為,自己年輕火力壯,夏天出汗後猛吹空調冷風,或者冬天也單衣短裙,導致關節受涼,埋下禍根。
建議不要長期爬山,減少爬樓梯,避免蹲著擦地板等膝關節費力的動作。老年人上樓梯,頻率不要太快,更不要一次邁兩三個台階,最好上樓梯時手扶著欄桿,等雙腳踩在同一台階後再邁下一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膝蓋保護
⑥ 想要對膝關節進行熱身,有什麼好的鍛煉方法
想要對膝關節進行熱身,可以採取快走、慢走、朝前走、高抬腿、倒退走交替進行這些不限時間地點的運動,也可以採取腳踏車、游泳、等運動的多元組合,我們在熱身和鍛煉的同時要注重對膝關節的保護。
⑦ 膝關節炎最好的鍛煉方法
適當的鍛煉對於膝關節炎的恢復非常有幫助,但是不可盲目鍛煉,正確的方法至關重要,建議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多做一點有氧鍛煉,如騎自行車、游泳及行走。坐在凳子上或躺在床上。交叉雙踝,將左下肢擱在右下肢上方,下肢伸直,將足跟觸地或緊貼床墊,將右下肢盡量推向下,而將左下肢盡量推向上方,使踝關節推擠在一起。
⑧ 膝關節骨關節炎簡單鍛煉方法
膝關節骨關節炎患者癌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進行鍛煉呢?現在我就教大家幾招。
1.松解按摩:按摩研揉松解膝關節周圍肌肉組織。
2.不負重膝關節主動屈伸:仰卧或坐位,下肢屈膝屈髖使大腿盡量靠近胸部,再放鬆伸直,然後交替練習另一側下肢。
3.直抬腿練習:仰卧或坐位,伸直下肢,綳緊大腿肌肉並盡力抬高,堅持10秒鍾後緩慢放下,再盡力抬高;如此反復。如感覺累可休息片刻再重復鍛煉,訓練直至肌肉有酸脹感不能堅持為止。另外還可在踝部綁縛適量的沙袋進行練習,並隨力量增強逐漸增加沙袋的重量。
4.股四頭肌力量訓練:仰卧或坐位,將膝關節伸直,綳緊大腿前面的肌肉做股四頭肌靜力性等長收縮。每次收縮盡量用力並堅持長時間,重復數次以大腿肌肉感覺有酸脹為宜。或者仰卧時將大腿伸直抬起,保持腳跟距床15厘米,堅持15~20秒,放下休息,再抬起,反復訓練,由少到多。也可在腳踝部加上適量重物練習。也可作提踵訓練,扶牆站立,腳跟抬起,腳尖站立,反復訓練等。
功能鍛煉主要以不負重狀態下的屈伸膝關節為主。
(1)坐位伸膝法:要領: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並保直腿姿勢5~10秒鍾,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重復練習30-50次。
(2)空蹬自行車法:要領:患者平卧,兩腿交替著緩慢向空中45度方向蹬,重復練習30-50次。
(3)膝關節下壓法:要領:坐位,膝關節下墊一軟墊,膝關節伸直向下用力按壓軟墊,並保持姿勢5~10秒鍾,放鬆,重復練習30-50次。
(4)兩膝擠壓皮球法:要領:坐或卧位,兩膝間夾一皮球向中間擠壓,兩腿屈曲30-60度,並保持姿勢5~10秒鍾,放鬆,重復練習30-50次。
另:1抗阻力向上運動法:要領:可在坐位伸膝法基礎上在小腿部加一沙袋。
2抗阻力向前運動圖,要領:坐位,一膝關節伸直,一膝關節屈曲約30-60度,雙手持一毛巾兩端,中間負於小腿前做出向後牽引、而小腿作出向前的反作用力的動作。
3單直腿抬高法:要領:患者平卧,兩腿伸直,其中一條腿抬離平
面15-30cm,保持兩條腿都處於伸直的狀態。
⑨ 怎樣鍛煉膝蓋
膝蓋不能鍛煉。
原因是膝蓋就是小腿脛骨與大腿股骨接觸,中間有半月板和韌帶。他們只能磨損、勞損,直到人老而不能使用。不會通過鍛煉獲得膝蓋健康。所謂的膝蓋鍛煉,無論是按摩針灸穴位、強壯股四頭肌、壓腿拉筋等等,都是為了延緩膝蓋的老化進程。
可以用這些方法養護膝蓋:
1、靜蹲:
背靠牆,雙足分開,與肩同寬,逐漸向前伸,和身體重心之間形成一定距離,大概40~50公分。此時身體就同時已經呈現出下蹲的姿勢,使小腿長軸與地面垂直。大腿和小腿之間的夾角不要小於90度。一般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為一次結束,休息1~2分鍾,然後重復進行。每天重復3~6次為最好。
(9)膝關節鍛煉有哪些方法擴展閱讀:
18歲之前是膝關節的成長期,這一階段膝關節的疼痛可能是生長痛。
青少年的骨骼生長發育迅速,代謝產物易在膝關節處堆積,夜間膝關節附近或小腿前側常出現疼痛,即生長痛,是青少年生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度過生長周期就會自動好轉。
青少年應注意休息,對疼痛部位進行按摩或熱敷,可有效緩解疼痛。生長痛多是斷斷續續的,若出現持續性疼痛,要及時就醫,排除骨腫瘤、兒童白血病、青少年關節炎等疾病。
參考鏈接:遠離骨科三誤區 養護得當可延長膝蓋壽命_人民網
⑩ 有哪些保護膝關節的鍛煉動作或者建議
如何保護膝關節,總結四個字,叫「伸伸不息」。可以通過增強股四頭肌,增加肌肉力量,改善膝關節穩定性。
坐姿屈伸腿練習
坐在床沿前或椅子上,背部挺直,雙眼直視前方,雙腿並攏。慢慢抬高一隻小腿至水平位置,保持股四頭肌緊綳,停留10-20秒,然後緩慢歸位。換另一隻腿重復上述動作。
綳腿練習
在膝關節伸直的時候(坐、立、躺時都可以做)主動收縮股四頭肌,使其綳緊,保持5秒鍾,然後放鬆2秒鍾,如此反復。每天最好做夠1000次。並不要求一次做完,可以分多次完成,效果相同。
直腿抬高鍛煉
平躺在床上,下肢伸直抬高,讓大腿的肌肉收緊、綳直,下肢與床成45度夾角,每次維持3-5秒鍾,再慢慢地放下,如此重復30-50次,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鍛煉強度。
另外,要適當補鈣,多吃一些含鈣豐富的食物,促進鈣的吸收利用,如牛奶、稻類、綠葉青菜、花生、紫菜等都是含鈣量很高的食物。適當時可加吃一些鈣片。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運動和日曬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