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橄欖樹種植相關技術
油橄欖屬木犀科木犀欖屬常綠喬木,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主要分布於地中海國家,希臘、義大利、突尼西亞、西班牙為集中產地。
根據全國最適合種植地區甘肅隴南和四川廣元地區的自然條件,油橄欖生長發育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引種栽培現狀與生產潛力,油橄欖引種栽培區域可分為:適宜區、次適宜區、邊緣區、和不宜種植區4類。
❷ 橄欖核能不能直接種植
可以。
橄欖留作種子的果實,須讓其充分發育成熟,在種核外殼部分轉淡為赤炭色時,約在10月下旬-11月份採收。將橄欖鮮果與食鹽按重量10:1混合後倒入缸里,用腳踩至肉核分離,再放入清水中浸泡7-8小時,後用木錘輕敲取粒,使果肉和果核分離。
橄欖種子需通過層積處理來完成後熟階段,選擇避風陰涼的室內,用干凈河沙層積,濕度以手握成團而無水滴出,放開後又能散成小塊狀為宜。種子與河沙比例為1:3,一層河沙一層種子,如此相間堆積4-5層。層積期間注意檢查,控制好溫、濕度,防止霉爛、過干。
翌年2-3月份播種,播種前用溫水浸泡種子5-6小時,有利於萌芽整齊,便於施肥、噴葯、噴水等管理。准備在原園地苗床嫁接繁殖的,株行距約為12厘米×15厘米,過寬土壤利用率低,雜草生長旺盛;過窄嫁接時不方便,同時苗木徒長厲害,不利壯苗。
用於銷售幼苗或移栽小苗的,播種時可以密集。均勻撒播種子300-400粒/m2後,用木板把種子壓入土中,上蓋2-3厘米細土,覆蓋稻草,做好保溫保濕工作。
(2)油橄欖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有些品種的橄欖樹抗寒性較強,如-8~-10℃的短時低溫也不致對樹體構成傷害,但不能持久。一旦受凍,它的解凍速度很慢,不能很快進入生長期,形成凍害。在接近零度的溫度下至少持續幾十個小時,有利於它的花芽分化,從而為豐收打下基礎。
油橄欖對其生長的土壤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PH值在6.5-8.0之間,土壤疏鬆透氣,無論是在硅質土裡還是在鈣質土裡都能生長。但研究表明:最好的橄欖油來自鈣質豐富、土壤肥沃的橄欖樹的果實中。
❸ 新疆油橄欖種植
新疆不可以種植油橄欖,雖然油橄欖可以短暫耐寒,但由於新疆地區全年溫度較低,會對油橄欖形成凍害,因此不能種植。
油橄欖生長習性:
有些品種的橄欖樹抗寒性較強,如-8~-10℃的短時低溫也不致對樹體構成傷害,但不能持久。一旦受凍,它的解凍速度很慢,不能很快進入生長期,形成凍害。在接近零度的溫度下至少持續幾十個小時,有利於它的花芽分化,從而為豐收打下基礎。
油橄欖對其生長的土壤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PH值在6.5-8.0之間,土壤疏鬆透氣,無論是在硅質土裡還是在鈣質土裡都能生長。但研究表明:最好的橄欖油來自鈣質豐富、土壤肥沃的橄欖樹的果實中。
油橄欖(是木犀科木犀欖屬常綠喬木,是世界著名的木本油料兼果用樹種,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質食用植物油——油橄欖油,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濟林木,主要分布於地中海國家,希臘、義大利、突尼西亞、西班牙為集中產地。
❹ 橄欖種植條件有哪些
橄欖喜溫暖,生長期需適當高溫才能生長旺盛,結果良好,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冬季無嚴霜凍害地區最適其生長,冬天可忍受短時間的零下3℃的低溫,但溫度下降到4℃以下時就會發生嚴重凍害。
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的地區可正常生長。對土壤適應性較廣,江河沿岸,丘陵山地,紅黃壤、石礫土均可栽培,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都可生長良好。
(4)油橄欖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產地生境:
原產中國南方,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區均有栽培,分布於越南北部至中部。日本(長崎、沖繩)及馬來半島有栽培。
中國分布以福建省為最多,四川、浙江、台灣等部分地區也有分布。栽培橄欖的國家除中國外,還有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度及馬來西亞。
野生於海拔1300米以下的溝谷和山坡雜木林中,或栽培於庭園、村旁。海南、台灣兩省及四川的西昌地區均發現野生橄欖。
❺ 油橄欖種植的氣候條件,油橄欖適合種植在哪些地區
油橄欖喜歡夏季高溫氣候,特別喜歡強烈的陽光,在冬季的時候也需要比較高的溫度。❻ 油橄欖適合什麼地方種植,適宜什麼土壤
油橄欖最適合於坡地種植。因為坡地排水通氣性能良好,日照及受熱條件也較好,但坡度一般不宜超過25度;在土層深厚肥沃、背風向陽的適宜地區,也可以在坡度為25~35度的山坡上種植,但最大坡度不能超過35度,因為坡度太陡會給油橄欖後期管理增加困難。
油橄欖是強喜光樹種,陡坡峽谷不宜種植。陡坡峽谷,一般年日照時數較少,這對油橄欖的生長發育和開花結果是很不利的。如果需要種植,也一定要選擇向陽的南坡,東南坡和西南坡為好。
油橄欖既怕澇又怕濕,嚴禁在湖邊低窪地帶種植。確需在湖(河)邊栽植時,其地表平面要高於湖(河)邊15米以上。平地種植油橄欖樹,也要切記採取相應的排水溝渠設施,保證排水良好。
種植油橄欖要慎重選擇土壤,對質地粘重、酸性較大的一定要先改良後種植。種植土壤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透氣,含鈣量較高,排水良好、PH值在7~8之間的中性至微鹼性沙質土壤。改良的辦法是加沙、加石灰、施農家肥和種草。
❼ 油橄欖種植的氣候條件
油橄欖喜歡夏季高溫氣候,特別喜歡強烈的陽光,在冬季的時候也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油橄欖生長在日平均氣溫18-24℃的區域比較合適,溫度在10℃以下生長比較緩慢;在油橄欖花蕾孕育期要保證有充足水分,但是生長環境的相對濕度不能過大。
❽ 種植油橄欖有什麼要求
油橄欖的種植條件:海拔高度來看,地中海沿岸種植區域 100 米— 1000 米;中國油橄欖種植區域從數米的東海濱到 1800 米的雲貴高原昆明,都是油橄欖的宜林地選擇區域。但在這寬廣的區域內,正確的選擇建園地段,是油橄欖豐產的保證。在丘陵山區選用山坡地栽種油橄欖,其最大坡度不能超過 15 度。坡度過陡及坡向為北坡地段種植對油橄欖生長不利,而且加大了林間土壤和樹體管理的投資與工作難度;選用平地種植,要考慮水澇和霜雪凍害。低濕灘地和地下水位在 1.5 米以上地方,切忌選作載培油橄欖。在義大利選擇油橄欖園地,要求建園土壤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理化性能好,質地疏鬆,通透性強,蓄水保肥,粘土含量 20 — 30% ;二是土壤 PH 值在 7 — 8 之間,以利於油橄欖樹對營養元素吸收平衡;三是具備排灌條件,能使油橄欖生育過程中土壤含水量保持穩定狀態。適宜油橄欖建園的土壤條件及指標:
( 1 )土壤選擇
最適合油橄欖生長的土壤結構:石灰質土占 15- — 25% ;砂壤土占 40 — 50% ;粘土 10 — 20% ;腐殖質 5 — 10% 。
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粘粒占 35% 以上的土壤,對種植油橄是不利的。需要選擇土層深厚,含有一定量的石礫,透氣性好的土壤種植油橄欖。
( 2 )宜林地的選擇
油橄欖一定要按照它的生態習性選擇適宜的種植地區,做到適地適樹才好。從小范圍來講,應注意地形、地勢、坡度、坡向和土壤條件。油橄欖喜光、怕澇、好氣。因此,造林地必須選擇向陽透氣、濾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土壤板結則根系發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因排水不好導致爛根。在山地種植油橄欖,坡向要南向,坡度要在 15 度以內。在平地種植,土壤排水要好,地下水位要在 1.5 米以下,並且土層深厚的沙質土壤最好。日照對油橄欖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日照不足 1200 小時的地區種植油橄欖,大部分品種表現出樹勢衰弱,結果少,病蟲害嚴重。只少量品種,能開花結果。各地實踐證明,油橄欖在年日照 1300 小時以上的地區,生長發育比較好。低日照地方發展油橄欖注意選擇適宜品種。
油橄欖在強酸性土壤中生長較差,在微鹼性土壤中生長較好。因此,在酸性土壤中種植油橄欖必須加施石灰調整土壤 PH 值。油橄欖抗鹽性中等,土壤中鹽的濃度超過 0.1% 時,就不宜種植。此外,選擇造林地還要注意選擇避風,有水源的地方,積水低窪地及溝邊、田邊,都不宜栽植。
( 3 )滲透性
最佳值為 80 — 150mm/ 小時。在 100 厘米深度的土壤層中不能有不滲透水層。種植水稻的土壤一般不適宜栽培油橄欖。
( 4 ) PH 值
土壤 PH 值是最佳范圍為 7 — 8 之間,偏低偏高要調整。
( 5 )碳酸鈣
油橄欖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鈣含量大於 1% 。因為油橄欖有嗜好鈣的習性。
( 6 )有機質
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指標為 2.0 — 2.4% ,土壤全氮含量 0.12% 以上。有機質與全量氮的相關系數 r=0.982(r0.01[15] 0.606) ,其數學表達式 Y=0.027+0.0399x 。( 6 )氮
土壤速效氮平均 7.6mg/100g ±以上。
( 7 )磷、鉀、鈣、鎂
磷:變化值在 0.1 — 3.5mg/100g ±之間,以 3.5mg/100g ±為標准。
鉀:測定值變化在 11 — 28mg/100g ±之間。以不小於 20mg/100g ±為標准。
鈣:測定值變化在 7.0 — 38.0me/100g ±之間,不低於 25.0me/100g ±為適中。
鎂:在我國低日照地區(成都及周邊地區),對鎂有特別要求。土壤交換性鎂以不低於 2.6me/100g ±為宜。豐富的鎂營養元素能增加葉綠素的活力。
從總體上看,在我國亞熱帶氣候條件下,土壤的物理條件比其化學性狀更重要,這是由於油橄欖根系需氧性高,要求土壤的滲透性良好。所以,土壤物理條件是否符合建立油橄欖種植園的要求,也才能保證油橄欖種植後的正常生長和開花結實,是栽培油橄欖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❾ 撒丁島的油橄欖種植的優秀氣候條件是什麼
( 1 )土壤選擇
最適合油橄欖生長的土壤結構:石灰質土占 15- — 25% ;砂壤土占 40 — 50% ;粘土 10 — 20% ;腐殖質 5 — 10% 。
在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下,粘粒占 35% 以上的土壤,對種植油橄是不利的。需要選擇土層深厚,含有一定量的石礫,透氣性好的土壤種植油橄欖。
( 2 )宜林地的選擇
油橄欖一定要按照它的生態習性選擇適宜的種植地區,做到適地適樹才好。從小范圍來講,應注意地形、地勢、坡度、坡向和土壤條件。油橄欖喜光、怕澇、好氣。因此,造林地必須選擇向陽透氣、濾水性能良好的土壤。土壤板結則根系發育不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或因排水不好導致爛根。在山地種植油橄欖,坡向要南向,坡度要在 15 度以內。在平地種植,土壤排水要好,地下水位要在 1.5 米以下,並且土層深厚的沙質土壤最好。日照對油橄欖的生長發育有密切關系,日照不足 1200 小時的地區種植油橄欖,大部分品種表現出樹勢衰弱,結果少,病蟲害嚴重。只少量品種,能開花結果。各地實踐證明,油橄欖在年日照 1300 小時以上的地區,生長發育比較好。低日照地方發展油橄欖注意選擇適宜品種。
油橄欖在強酸性土壤中生長較差,在微鹼性土壤中生長較好。因此,在酸性土壤中種植油橄欖必須加施石灰調整土壤 PH 值。油橄欖抗鹽性中等,土壤中鹽的濃度超過 0.1% 時,就不宜種植。此外,選擇造林地還要注意選擇避風,有水源的地方,積水低窪地及溝邊、田邊,都不宜栽植。
( 3 )滲透性
最佳值為 80 — 150mm/ 小時。在 100 厘米深度的土壤層中不能有不滲透水層。種植水稻的土壤一般不適宜栽培油橄欖。
( 4 ) PH 值
土壤 PH 值是最佳范圍為 7 — 8 之間,偏低偏高要調整。
( 5 )碳酸鈣
油橄欖宜林地土壤要求碳酸鈣含量大於 1% 。因為油橄欖有嗜好鈣的習性。
❿ 種植油橄欖的株距行距
油橄欖
2009/10/28 資源中心
(一)造林設計
樹種 株距(米) 行距(米) 每畝種苗量 苗齡 苗高 基徑 根長
千克 株 (年) (厘米) (厘米) (厘米)
油橄欖 4~8 5~8 10~33 2
(二)造林技術措施
(1)整地。
時間:造林前一年。
方式:穴狀。
規格:長、寬、深各100厘米,每畝10穴~33穴。
(2)種植。造林以早春為宜。栽植時,根據苗木土球的大小挖開穴土,然後放入苗木。嫁接苗栽植時注意不要把嫁介面埋入土中。要忌栽植過深而引起漬水之害,氮也不能栽之過淺而使根系外露。定植後澆透水,並在背風面豎立支柱,以防倒這折。
(3)撫育。每年施肥以3次為宜,第1次為11~12月施冬肥,第2次2~3月施春肥,第3次為6~8月施夏肥。整枝修剪主要在冬季進行,夏季只是抹芽、掐梢、摘心,以調節枝條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