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蠶的飼養技術和方法有哪些

蠶的飼養技術和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8 14:27:39

Ⅰ 蠶寶寶的飼養方法技巧哪些

蠶寶寶是現在很多人喜歡飼養的小寵物之一,然而大多數的人都不知道如何飼養蠶寶寶為好。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蠶寶寶的飼養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蠶寶寶的飼養方法

採摘桑葉。桑樹葉是蠶寶寶的食物,一天中要為蠶寶寶准備2次--4次上葉,喂養時採摘新鮮的嫩葉,且桑樹葉不得有露水,保持乾燥。

放入硬紙盒。蠶寶寶由卵出來,成為幼蟲,這時要進行盒養,即將幼蟲蠶寶寶放入一個硬紙盒中,便於管理。

盒子要扎孔。盒子不透氣,因此要為上面的盒子扎一些孔,即用釘子慢慢扎一些孔,便於透氣,供給氧氣。並放置在陰暗的地方,避免陽光直射。

及時上葉。用新鮮的嫩桑葉喂養,一般每次一把即可,不可過多,過多,吃不完,葉子會枯萎,不利於蠶寶寶的成長。

注意觀察。為其上完葉後,要注意觀察,發現有個別生病的蠶寶寶要及時挑出。蠶寶寶身上有黑點或黃點,為生病或有病變,及時治療,可以塗抹一些鹽水或白酒為其消毒治病。

驅趕螞蟻。摘下桑葉後,要看有沒有螞蟻,螞蟻是蠶寶寶的頭號天敵,一旦有螞蟻,及時驅趕,方法是用樟腦或薄荷葉放在蠶寶寶盒子的周圍,便於趕跑螞蟻的入侵。

挑出虎蠶。當蠶寶寶身體發白,可以辨認出虎蠶,虎蠶的形體大,像大青蟲,顏色發青,有些呈現灰色,發現後及時清理出去,虎蠶危害蠶寶寶,1 搶奪食物,2撕咬其他蠶寶寶,會造成蠶寶寶的傷害。

及時分盒。蠶寶寶再大一些,就會爭奪地盤,這時就要及時為蠶寶寶分盒,最好的分法是按身體大小分。大的要分到一起,可以分2--3 盒,小的在一起,1盒即可,分開飼養,便於管理,便於後期的結繭。

取出蠶屎。蠶寶寶食用了大量的桑葉,就要排出糞便,顏色呈現綠色,有些濕潤,可以晾曬,曬干,另有用途。蠶屎也是寶,注意收集起來。

繼續喂養。取出蠶寶寶的糞便後繼續喂養,次數變為2次,上下午各一次即可,因為蠶寶寶長大了,體內有許多的絲准備吐絲了。蠶寶寶開始吃得少了。顏色為白色,潔凈的白色,說明快要結繭了。

開始結繭。蠶寶寶顏色呈現白色,吃得桑葉就更少了,一天上一次葉即可,開始結繭了,蠶寶寶選擇一處,一般盒子的角處多一些,是晚上結繭,蠶寶寶開始吐絲,結繭自縛。

綜合處理。1處理蠶繭,把結好的蠶繭取下來,放入一個袋子中,積累起來,可以賣錢。2蠶寶寶留下的糞便處理。這時,蠶寶寶結繭後,產生很多的糞便,顏色呈現黑色了,收集起來,進行晾曬可以為孩子裝一個蠶屎枕頭,細軟,爽滑。

其他處理。蠶寶寶在蠶繭里,要變成蠶蛹、蠶蛾,從裡面鑽出來,又開始了產卵。想要產卵,就要保護好蠶繭了。

蠶寶寶的飼養注意事項

1、把蠶卵放在盒子里,等待孵化,最適宜溫度是25℃-28℃,如果氣溫較低,可以蓋上蓋子。剛孵化的小蠶要特別小心照顧,用比較嫩的葉喂養。

2、桑葉保持新鮮,每次喂養適量,剩下的放在冰箱里保鮮。桑葉要干凈,否則蠶寶寶吃了會生病;如果桑葉變黑發霉,不要喂給蠶寶寶。給蠶喂桑葉時盡量洗干凈手,以防病菌感染蠶寶寶。

3、換桑葉的動作要輕,可用羽毛或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並且要勤快清理盒子。

4、如果飼養過程,蠶寶寶生病死掉了,要盡快清除出盒子,同時把盒子開水燙下消毒,防止傳染。

蠶寶寶的飼養知識

1、使用塑料盒養蠶是防止飼料乾燥和污染,飼育盒蓋上打有透氣孔,飼育中須一直蓋著盒蓋。另外,待蠶到了5齡,必須要將蠶分成兩個盒飼養(每3條蠶1個盒),如遇連續陰雨天氣,可每天打開盒蓋1-2小時,給蠶透氣除濕。

2、飼育中,在蠶眠的時候不要去挪動它;剛蛻完皮的起蠶,皮膚十分嫩,也不要用手去抓,以免起蠶受傷。另外,喂飼料的蠶不要中途改喂桑葉,再喂飼料就不太愛吃了。

3、塑料盒內原有的飼料吃盡或已乾燥時,將蠶用干凈筷子夾出,倒去盒內殘留的飼料碎屑及蠶糞,取出紙盒內附帶的火腿腸型蠶用飼料,用剪刀在飼料一端剪一小孔,將飼料成條狀從小孔中擠在飼育盒內,再將蠶放在飼料上,每個火腿腸型飼料可分2-3次擠完。為防止污染,開封後的飼料要放在干凈塑料袋內。蠶飼料有一種特定的味道,不含任何有害人體健康的東西,可盡管放心飼養。

4、飼養期間要注意衛生,飼料上不要沾上水滴,防止飼料長霉點;不要讓蠶接觸到家庭用各種殺蟲驅蚊蠅劑、香水、樟腦、煙味等各種氣味濃烈的東西,以免給蠶造成危害。

5、為了增加趣味性,可以使用彩蠶彩繭技術,使原來白色的蠶變成帶有顏色的蠶,這些蠶如喂普通飼料,結的是白繭,如另行選擇彩繭專用飼料,就可結出淺紅、黃色、淺藍等彩色蠶繭。彩繭專用飼料在蠶寶寶5齡第2、3天飼喂,連喂3~4天,要注意不同顏色飼料要分開飼養。喂結紅色繭的蠶,全身紫紅色,喂結藍色繭飼料的蠶,全身也有些發藍,喂黃色飼料的蠶體的顏色略呈黃色。

6、看到蠶有吐絲狀時,將附在蠶盒一側的紙折蔟拉開,固定在盒內,即可將要吐絲的熟蠶放在紙折蔟上讓它們做繭,為防止熟蠶爬出,可在蔟上蓋張紙。

7、吐絲結繭後約6-8天可化蛹,如需觀察化蛹,可在結繭後2-3天,用小刀在繭的一端切開,將尚未化蛹的蠶倒出,輕輕放在干凈軟和紙上,經常觀察就可看到變蛹化蛾的過程。

Ⅱ 蠶要怎麼喂養要注意些什麼請詳細說明。

1、桑葉要合理采、運、貯。盡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葉,隨采隨運,松裝快運。採回的桑葉抖松後放入貯桑池或貯桑室內,合理貯藏,防止風吹或堆積發熱變質,造成桑葉浪費。

2、稚蠶期採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蓋育,以利保溫保濕,使桑葉保持新鮮。大蠶期喂蠶後適當關閉門窗,待蠶食去桑葉70%左右,再開門窗通氣,能有效地防止桑葉萎凋。

3、大、小蠶適宜溫度分別為24℃、25℃,在適溫范圍內,蠶食慾旺盛,減少殘次桑葉,而且提高葉絲轉化率。

4、小蠶平面立體一日一回育、全齡二回育、大蠶條桑育等省力化養蠶技術,不僅提高養蠶工效,且有利蠶兒食桑,比普通育節省桑葉5%左右。

(2)蠶的飼養技術和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養蠶注意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在蠶室以及桑田附近的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農葯,其氣味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Ⅲ 養蠶技術怎麼養

養蠶技術:
1、噴桑葉用於添食養蠶:一市斤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10市斤桑葉添食,每天一次。蠶愛吃、糞便不臭,生長快,蠶繭厚,質量好,可增產10%左右。
2、噴蠶體降溫解暑:夏天氣溫高,蠶容易生病,室溫過高蠶還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溫天氣,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於蠶體,每天中,下午各噴一次。
3、噴桑葉保鮮:夏天氣溫高,採回的桑葉堆放久了會發黃變質,秋天氣候乾燥,採回的桑葉,留久了會乾枯變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用來將桑葉噴濕,然後將桑葉裝入編織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蓋好,保存24小時仍然鮮綠如初。
4、噴桑葉促生長:
按一斤水加1—2毫升發酵液,噴灑桑田的桑葉,一個月噴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氫鉀效果更好。噴到桑葉全濕不滴水為宜。桑葉生長快,葉油綠肥厚,可增產20—25%。還可減少病蟲害。
在使用活力99生酵劑發酵液前後6小時不能使用抗菌素,發酵液不論保存多久,只要還有甜醇曲香氣味,就可以使用,如果發臭則就不能使用。

Ⅳ 蠶要怎麼養

小蠶的飼養:
1、溫、濕度調節:1-3齡稱為小蠶,小蠶要求的環境為高溫多濕。1-2齡適宜溫度26-27度,相對濕度90%;因此1-2齡蠶採用全防干育,即上蓋下墊塑料膜;3齡用半防干育,即只蓋不墊塑料膜,保持溫度在26-27度,相對濕度85%。
2、小蠶的用葉:1齡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3葉,葉色黃中帶綠,一張蠶種的蠶,用葉1公斤;2齡用自頂芽數下第4葉,葉色綠中帶黃,一張蠶用葉3公斤;3齡用自頂芽數下第5-6葉,葉色嫩綠色,有光澤,一張蠶用葉10-12公斤;一、二齡蠶將桑葉切成蠶體長1.5倍的小方塊,三齡蠶桑葉粗切成三角形餵食,每次的給桑量應掌握在下次給桑前蠶座上略留少量殘桑為適度。
3、喂桑次數及時間:每天喂4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時,中午11時,下午4時,晚上10時;小蠶生長發育快,每次喂桑要結合擴座。
4、眠前處理:(1)眠前除沙:小蠶體色轉為白色,身體縮短,體表緊張發亮,一齡蠶部分蠶體粘附蠶糞,二、三齡蠶有蠶馱蠶現象時,即可加網給桑進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現一部分蠶已睡眠,一部分未眠,應再次加網給桑,把未眠蠶引上來,移到另一簸箕中繼續飼養至眠定。
5、眠中保護:眠中前期蠶座要干,應在蠶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對濕度80%;見有起蠶時,室內宜濕,保持相對濕度85%;如濕度不夠可在地面撒水補濕。
6、眠起餉食:當95%以上的眠蠶已脫皮,頭部由灰白色轉為褐色,頭部明顯變大,幼蠶爬動尋食,這時可餉食,餉食的桑葉應稍偏嫩,給桑量宜偏少。

五 大蠶飼養:
1、飼養方式:4-5齡蠶為大蠶期,生長適宜溫度為25度,蠶兒對高溫多濕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採用室內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蠶下地:將蠶室清洗干凈,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後,地面撒一層石灰粉,將蠶餉食喂一餐葉後,移至地面飼養。
3、合理給桑:4齡蠶是蠶體成長過渡到絲腺成長的轉折時期,如營養不良,,會影響到產量和質量。要求桑葉新鮮質好,選采頂芽下7-15片葉喂養,達到良桑飽食的目的;5齡蠶用桑量占總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葉效益的關鍵時期;採用兩頭緊中間松的飼養方法:5齡的第1-2天或第5-7天,給葉量要嚴格控制到下次給桑時剛吃完為宜;第3-6天要讓蠶充分良桑飽食;每次喂葉時進行移蠶擴座,保持蠶頭均勻。
4 、搞好蠶座衛生:大蠶期每天早上用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陰雨天濕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風乾爽。
5、上簇采繭:五齡大蠶經過6-7天便開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身體略軟,呈蠟黃色,頭部左右擺動,這時,選用3-4塊方格簇交替重疊水平放好,把熟蠶均勻撒到簇上,待蠶爬定後將簇鉤掛起來。上簇期間要保持通風良好,維持簇中溫度24度,濕度85%為宜。一般春蠶上簇後6天,夏秋蠶上簇後4-5天即可采繭出售。

Ⅳ 蠶的養殖技術

養蠶前的准備:
在種好桑葉的基礎上,准備好蠶室、蠶具;養蠶前7天,用1%的強氯精噴灑消毒,每平方米用葯液半斤,噴後密封24小時以上,同時,應將蠶房周圍環境噴葯消毒。
催青:
蠶種出庫第八天左右,可見到蠶卵一端有一小黑點,叫點青,一張蠶種有20%卵點青,就用黑布遮光,從點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點鍾就除去黑布,開燈感光孵化。
收蟻:
感光3~4小時後,春蠶在上午9時,夏秋蠶在早上7~8時即可收蟻。收蟻的方法:用桑樹第一展開葉切成0.5厘米小方塊,用葉量為蟻量的5倍左右,撒在墊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蠶種紙,一手拿蠶筷,均勻拍打蠶種紙背,使蟻蠶掉落簸箕上,然後用鵝毛刮蟻蠶,整理成圓形即可。
小蠶的飼養:
1.溫、濕度調節:1~3齡稱為小蠶,小蠶要求的環境為高溫多濕。1~2齡適宜溫度26~27℃,相對濕度90%;因此1~2齡蠶採用全防干育,即上蓋下墊塑料膜;3齡用半防干育,即只蓋不墊塑料膜,保持溫度在26~27℃,相對濕度85%。
2.小蠶的用葉:1齡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3葉,葉色黃中帶綠,一張蠶種的蠶,用葉1kg;2齡用自頂芽數下第4葉,葉色綠中帶黃,一張蠶用葉3kg;3齡用自頂芽數下第5~6葉,葉色嫩綠色,有光澤,一張蠶用葉10~12kg;一、二齡蠶將桑葉切成蠶體長1.5倍的小方塊,三齡蠶桑葉粗切成三角形餵食,每次的給桑量應掌握在下次給桑前蠶座上略留少量殘桑為適度。
3.喂桑次數及時間:每天喂4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時,中午11時,下午4時,晚上10時;小蠶生長發育快,每次喂桑要結合擴座。
4.眠前處理:(1)眠前除沙:小蠶體色轉為白色,身體縮短,體表緊張發亮,一齡蠶部分蠶體粘附蠶糞,二、三齡蠶有蠶馱蠶現象時,即可加網給桑進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現一部分蠶已睡眠,一部分未眠,應再次加網給桑,把未眠蠶引上來,移到另一簸箕中繼續飼養至眠定。
5.眠中保護:眠中前期蠶座要干,應在蠶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對濕度80%;見有起蠶時,室內宜濕,保持相對濕度85%;如濕度不夠可在地面撒水補濕。
6.眠起餉食:當95%以上的眠蠶已脫皮,頭部由灰白色轉為褐色,頭部明顯變大,幼蠶爬動尋食,這時可餉食,餉食的桑葉應稍偏嫩,給桑量宜偏少。
大蠶飼養:
1.飼養方式:4~5齡蠶為大蠶期,生長適宜溫度為25℃,蠶兒對高溫多濕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採用室內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蠶下地:將蠶室清洗干凈,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後,地面撒一層石灰粉,將蠶餉食喂一餐葉後,移至地面飼養。
3.合理給桑:4齡蠶是蠶體成長過渡到絲腺成長的轉折時期,如營養不良,會影響到產量和質量。要求桑葉新鮮質好,選采頂芽下7~15片葉喂養,達到良桑飽食的目的;5齡蠶用桑量占總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葉效益的關鍵時期;採用兩頭緊中間松的飼養方法:5齡的第1~2天或第5~7天,給葉量要嚴格控制到下次給桑時剛吃完為宜;第3~6天要讓蠶充分良桑飽食;每次喂葉時進行移蠶擴座,保持蠶頭均勻。
4 、搞好蠶座衛生:大蠶期每天早上用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陰雨天濕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風乾爽。
5.上簇采繭:五齡大蠶經過6~7天便開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身體略軟,呈蠟黃色,頭部左右擺動,這時,選用3~4塊方格簇交替重疊水平放好,把熟蠶均勻撒到簇上,待蠶爬定後將簇鉤掛起來。上簇期間要保持通風良好,維持簇中溫度24℃,濕度85%為宜。一般春蠶上簇後6天,夏秋蠶上簇後4~5天即可采繭出售。 抓好養蠶前消毒,降低蠶兒發病率
養蠶前的清洗消毒是整個防病消毒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奪取蠶繭高產的先決條件。為提高消毒效果,在消毒步驟上要做到「一掃、二洗、三刮、四消、五刷白」;消毒過程中要求做到六個要:蠶室要打掃凈,蠶具要洗得凈,葯劑要配得准,葯液要噴得勻,室具要消得全,消後要保管好。
做好補催青工作,提高一日孵化率
補催青工作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一日孵化率的高低,廣大蠶農應重視補催青工作,主要抓好溫濕度的控制及遮暗工作等措施。蠶種到室後,要及時攤卵,並控制溫度78~79℉,濕度差2℉,到收蟻前日傍晚,將溫度升至80~81℉,濕度差1℉,同時在補催青時要嚴格遮暗,以達到孵化齊一之目的。
杜絕明火加溫,確保人蠶安全
明火加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一是易造成飼養員一氧化碳等廢氣中毒,我市每年均有蠶農因明火加溫造成中毒送醫院搶救甚至死亡事件發生;二是溫度控制難,溫度過高時影響蠶兒體質,甚至把蠶兒烘死;三是易發生火災事故。同時,各地已均沒有預備種,如造成蠶種中毒、烘死等損失的,將無法彌補。因此,為確保人蠶安全,應大力推廣暗火加溫,實行地火龍、天火龍、電爐、靠壁灶等暗火加溫形式,或將明火加溫設施進行改造,增加通室外的煙道,杜絕明火加溫;進蠶室飼蠶時要兩人以上,以便發生中毒時,相互照應、及時搶救;沒有小蠶飼養設施或條件較差的以及飼養量比較少的蠶農,提倡聯戶共育,實行小蠶集中飼養,或交由小蠶公司飼養;小蠶室要經常進行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密切注意天氣和蠶訊,合力做好防氟工作
一是要貫徹落實市府關於春蠶期防氟停火措施;二是密切注意蠶期的天氣情況和蠶訊變化,一旦出現氟化物中毒苗頭及時採取分批飼養、調整葉位、石灰水洗葉等農業防氟措施,減少損失。
提倡採用摘芯技術,提高桑葉產質量
摘芯就是將桑樹新梢的嫩頭摘去,可促進嫩葉加速成熟,提高桑葉產質量。方法是:在用葉前10天左右進行,根據桑園的用葉計劃,劃片分批摘芯。摘芯程度:一般摘去鵲口狀的嫩頭為度。
重抓防病防毒,減少蠶病和中毒損失
在飼養過程中要經常用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抗菌素和滅蠶蠅等葯劑進行蠶體蠶座的消毒防病,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蠶病損失,同時對新鮮石灰粉、防病一號等易變性揮發的葯劑,要密封存放,用後袋口扎緊;在採摘毗鄰其它農作物桑園的桑葉時,要做到先試後吃,嚴防因其它農作物噴葯治蟲引起蠶中毒事故的發生。
加強通風換氣,稀放飽食養大蠶
由於大蠶期蠶兒食桑量大,排泄物多,且又不耐高溫濕悶,因此,在大蠶期應特別重視通風換氣工作,做到開門開窗養蠶,並達到稀放飽食,大蠶三晝時每張種放足蠶座面積40㎡以上,並給足桑葉使蠶飽食。
抓好上山關,提高春繭產質量
抓好蠶兒上山關,是提高蠶繭產質量的重要措拖。一是在選用上山蔟具時要有安全意識。少數地區曾發生過因蔟草殘留農葯影響而產生大量不結繭蠶的事故。上蔟時建議選用方格蔟、塑料折蔟等優良蔟具;選用稻草蔟具時要盡量選用農葯污染少的稻草製作,並利用養蠶前期較空暇時間,充分曝曬乾燥,盡量排出殘留農葯。二是加強蔟中通風換氣,在熟蠶全部上山繭網形成後,蔟室開門窗通氣,使蠶兒吐盡繭絲物質,增加繭層量,提高繭質。 注意:防病蟲害,養蠶前養蠶中注意消毒,從2齡餉食起防病,自3齡起防蠅蛆;防悶熱,要防熱風吹;防餓蠶要少喂勤喂,夜裡涼爽要多喂;自3齡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時准時收完蟻,隨收蟻隨喂;蠶將眠時要喂切葉,少喂勤喂,加網提蠶止桑,飽食入眠;小蠶的室溫不能高於30℃,大蠶不能高於27℃;夏蠶要比春蠶稀放;給葉適當,充分飽食。眠起處理要適時.加眠網要比春蠶早,發育不齊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縮短止桑時間,順利就眠。上蔟要適時,蠶老時要分批挑選上蔟,稀放。上蔟後3天要開門開窗,排濕保繭,但要避免強風直吹,以臉上略感有風為宜。
夏蠶養殖的關鍵是以良桑飽食為中心,靈活運用以下技術:防病蟲害防悶熱防餓蠶,勤拾蠶除沙,早收蟻早餉食早擴座稀放蠶,遲止桑,蠶室溫度均勻蠶分布均勻喂葉均勻桑葉老嫩均勻,眠起處理要適時上簇要適時。 蠶喂豆漿。蠶進入4齡盛食期或到5齡的第3天時將新鮮的豆漿灑在鮮桑葉上飼喂能減少用桑量,增加蠶體重,提高健蛹率。飼喂方法:將50克黃豆粉加入到1公斤40~50℃的溫開水中,浸泡30分鍾後將其製成豆漿,均勻噴灑在10kg鮮桑葉上,每天中午及下午4時各添喂一次。
蠶室不可點蚊香。蚊香對蠶、蜜蜂等昆蟲具有毒殺作用,所以在夏天不能在蠶室點蚊香驅蚊。
熟蠶快速上蔟。據試驗,一匾500頭熟蠶用手捉上蔟需7~8分鍾,而利用塑料蠶網上蔟則僅需1分鍾,且蠶體不易受傷。具體方法:蠶有5%見熟時給其添食蛻皮激素(每張種使用波美40度蛻皮激素1支,摻冷開水2kg,噴灑15~20kg桑葉,一次給蠶,使蠶吃凈),以縮短蠶群的齡期,促使蠶老熟一致。上蔟前,先在蠶座上攤放一張塑料蠶網。半小時後,提起蠶網移至另一攤放塑料薄膜的蠶匾內,將蠶網翻過來,因薄膜光滑,只要稍稍抖動幾下熟蠶便會脫落。熟蠶收集後,採取定量上蔟法:方格蔟每片156孔,可先數160頭熟蠶放入碗內或勺內,以後每一方格蔟投放與預先數數量相當的1碗(勺)熟蠶。
適時上蔟采繭。蠶到5齡後通常前半身昂起,左右擺動,停止攝食,胸部開始透明,並排泄軟糞,身體收縮,這時應該捉其上蔟。夏蠶及早秋、中秋蠶見有20~25%的熟蠶或者晚秋蠶只有25~30%的熟蠶時是上蔟的最適期。前者上蔟後5~6天即可採收,後者上蔟後需7~8天方可採收。 領回蠶種後,將蠶種保護在適宜的環境中,使胚子正常發育,具體做法是:在消毒好的蠶室內,將蠶種平鋪於蠶匾中,卵面向上,第1~4天要求室溫24℃,干濕差2~2.5℃,第5~10天要求室溫27℃,干濕差1.5~2℃。當胚子發育到後期,發現有少量蠶卵呈青色小點時,立即把蠶種用黑布遮暗,約經過40小時即第三天黎明前4~5時,除去遮暗黑布,把蠶種用白紙包好,卵面向上,開燈感光,讓蟻蠶咬破卵殼孵化出來。
飼養小蠶比較好的方法是採用塑料薄膜覆蓋育。即小蠶1~2齡利用尼龍薄膜上蓋下墊,3齡蠶只蓋不墊,給桑前15分鍾揭去上蓋的薄膜,給予換氣,然後給桑。
小蠶期怎樣選采適熟葉?
小蠶用葉標准一般以葉色為主,一齡蠶選擇適熟偏嫩,葉色黃中帶綠,自頂芽數下第3片葉,二齡選綠中帶黃(淡綠色),頂芽下第4片葉。三齡采濃綠色成熟葉,頂芽下第5~6片葉或盲頂的三眼葉。
小蠶期各齡蠶的適宜溫、濕度是多少?
1~2齡蠶期保持27~28℃,干濕差15℃;三齡26℃,干濕差2℃。
如何確認定桑次數及給桑量?
小蠶薄膜覆蓋育,每晝夜給桑四次,給桑量的標準是一齡1.5~2層,二齡2~2.5層、三齡2.5~3層。此外,還應根據蠶兒的發育和上次殘桑的多少靈活掌握給桑量。
怎樣給桑?
每次給桑前先平整蠶座,使蠶兒分布均勻,然後給桑。
怎樣除沙?
小蠶期除沙次數不宜過多,一般一齡眠除一次,如蠶沙不厚最好不除,僅輕輕擴座,撒上焦糠即可。二齡起、眠各除一次,三齡起、中、眠各除一次。主要用網除法,即喂蠶前先在蠶座上撒一層焦糠或石灰粉隔沙,然後將蠶網平鋪在蠶匾上,接著給葉,使蠶兒爬上網吃桑,即可進行除沙。
大蠶飼養的主要技術措施是什麼?
根據蠶期的特點,大蠶飼養的主要技術措施是:
⑴改善環境抓好通風防悶。
⑵搭棚遮蔭,防止熱空氣進入蠶室。
⑶蠶座疏放、低放、勤喂薄飼。
⑷抓好桑園管理,保證5齡期桑葉的數量和質量,使蠶兒吃飽、吃好,防止蠶兒食下老硬葉、過嫩葉、營養不良葉和水分不足葉。 熟蠶何時上蔟(cù)?
蠶兒5齡餉食後,經6~8天,食桑漸減,體色由青白色轉為臘黃色,排軟糞,隨後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頭抬高頻頻擺動尋找結繭位置,這時就要及時捉蠶或引蠶上蔟。
上蔟方法有哪幾種?
上蔟方法有兩種:一是人工捉蠶上蔟(也叫人工拾取法),二是自動上蔟法。人工上蔟法是人工用手將熟蠶捉放到蠶蔟上。大蠶地面育可採用自動上法,即在盛熟期,將方格蔟平放在蠶座上,待熟蠶自動爬上來,如使用「登簇促進劑」,則上蔟效果更好。
怎樣做好蔟中管理?
熟蠶背光性強,排泄糞尿量大,上蔟後吐絲結繭前,要保持蔟室光線稍暗均勻,避免熟蠶局部過密,上蔟後的第二天,當大多數熟蠶已經定位營繭,要將少數未找到位置而仍在蔟上爬游的蠶捉開另行上蔟,並打開門窗,通風排濕。蔟中保護的溫度在25℃左右,干濕差3~4℃。如遇低溫應適當加溫排濕。 何時采繭?
熟蠶上蔟吐絲以後6天左右,當蠶已化蛹,體為棕黃色時是采繭的適期。
怎樣采繭?
按上蔟順序先上先採,采時先摘除死蠶爛繭,再採好繭、次繭、同宮、薄爛等分別存放出售,不得出售混合繭。
采繭後怎樣處理?
採下的鮮繭應盡快出售,防止蠶繭堆積發熱。采繭最好用籮筐,以利通風換氣,盡量避免用編織袋或布袋(尤其是化肥袋)裝繭。 1.養蠶過程全面貫徹蠶病綜合防治制度:
(1)在養蠶前後,所有養蠶房屋和用具全面清潔和消毒,周圍環境及受病原物污染的場所、水源要定期消毒,設法消滅傳染來源;(2)准備充足的養蠶房屋和用具,合理安排養蠶批次,使養蠶結束後有充分的消毒時間,防止連續傳染發病;(3)勤除蠶糞,保持蠶座清潔衛生,及時淘汰清除病蠶、死蠶,及時隔離;(4)蠶糞和病死蠶集中處理,防止蠶病傳播擴大;養成入蠶室換鞋洗手的好習慣,避免帶進室外的病原物污染蠶座、桑葉;(5)桑園不能施用蠶糞,用專用的並經過消毒的葉籮采裝桑葉,注意桑園治蟲,防止桑葉受污染,保證桑葉的潔凈;(6)飼養合格蠶種,防止蠶種帶病和受污染;(7)防止低溫、燜熱誘發病毒病,防止濕度大滋生僵病,防止蠶體創傷感染敗血病、膿病。
2.實行小蠶共育。在蠶室、用具設備和小蠶專用桑園具備的前提下,由養蠶能手集中統一飼育小蠶,育出健壯、無病、發育齊一的壯蠶,4齡起蠶(或3齡蠶)分發到各農戶飼養。
3.促進蠶種孵化齊一。蠶種催青,前期(出庫後1~4天)用24℃、自然光照;後期用26~27℃,相對濕度85%~90%,每天增加人工光照6小時,部分點青後遮黑促發育齊一。
4.給予適宜的溫濕度,良桑飽食,控制日眠,促進眠起整齊。要求在早上9:00前收蟻完畢,2齡及3齡餉食在14:00~16:00;小蠶期用薄膜履蓋育,室溫為26~27℃,相對溫度85%左右;選擇適熟潔凈的桑葉精心飼養;注意擴座和分匾,均勻給葉,使蠶飽食,達到整齊體壯。
5.大蠶期可採用地面育、簡易蠶台育、活動蠶台育,喂足桑葉,注意擴座,避免蠶頭過密,注意蠶室通風換氣。
6.使用方格蔟營繭,熟蠶階段適時上蔟,及時清除蔟室蠶糞和蠶尿,注意蔟室通風排濕,要求蔟室環境乾燥,化蛹後采繭賣繭,保證蠶繭質量。
桑蠶苗期如何防治病蟲害?
苗期病蟲害較多,應加強防治。發現少數病株應及時拔除燒毀。噴葯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或農用鏈黴素300~500PPM或粉銹寧1000倍等,防蟲害可用80%敵敵畏或敵敵畏和樂果混合劑1000~1500倍液噴殺。
大蠶期如何防病?
大蠶期的消毒防病工作必須做到:
⑴堅持「三冼手」、「二換鞋」。即進入蠶室要洗手、切葉給葉要洗手、除沙後要洗手。進蠶室、貯葉室要換鞋。
⑵大蠶小蠶不同室混養,蠶具不能混用,定時對蠶體、蠶座、蠶室和蠶具進行消毒。
⑶及時淘汰病弱小蠶,並集中燒毀或撒石灰深埋。
⑷注意農葯安全使用,防止農葯廢氣中毒。
⑸良桑飽食,不喂蟲口葉、泥沙葉及變質發酵葉。
⑹堅持使用防病葯物進行蠶體消毒或添食。
怎樣做好小蠶期的防病工作?
小蠶期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很弱,特別是對軟化病的抵抗力更弱,因此必須重視小蠶期的消毒防病,重點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⑴養蠶前對蠶室、蠶具進行徹底消毒。
⑵大蠶小蠶不能混養,蠶具不能混用。
⑶實行小蠶共育,大蠶分散的飼養方法。
⑷做好蠶體蠶痤消毒,每齡餉食前撒防僵粉或小蠶防病第一號,隔天撒新鮮石灰粉,同時注意揀出小蠶和淘汰遲眠蠶。三齡餉食初及第3曰添食抗菌素葯物各一次。夏蠶3齡盛食期添食一次500倍的滅蠶蠅等,以確保小蠶無病,健壯發育。
蠶病防治方法之蠶座消毒
養蠶過程中預防蠶病發生的重要技術措施之一。污染蠶座的傳染源,主要來自蠶座內患病蠶的排泄物、消化液或體液。此外,室外病原隨養蠶用具或飼養員攜帶入室,或隨空氣流動,使帶病原的塵埃浮游而沉落在蠶座上。所以,定期進行蠶座消毒能起到及時殺滅病原的作用,預防蠶病的發生。目前生產上使用最普通的蠶座消毒葯劑有新鮮石灰粉和防病1號等。新鮮石灰粉是養蠶生產中應用最廣、最經濟而有效的蠶座消毒劑,用它來進行蠶座消毒有兩個作用,一是病蠶糞便、體液、消化液與石灰液及石灰接觸後,可殺死表面的病原,二是可以起到隔離病蠶,防止蠶座感染和乾燥蠶座,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一般從第3齡開始每日使用一次。若蠶病發生多時,首先嚴格拾除病小蠶,適當增加使用次數。
蠶病綜合防治技術
一、技術簡介
蠶病防治的基本方針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其方法是圍繞消毒和清潔飼育,切斷病原傳染途徑,防止蠶感染,改善飼育條件,增強蠶體質,提高抗病力等方面,把防病與飼育技術結合起來,走綜合防治的路子,才能取得實效。
二、技術要點
(一)消毒
1.養蠶前的消毒:對蠶室按掃→洗→刮→刷→消的步驟徹底清理。消毒葯劑可用毒消散、優氯凈煙劑或用2%甲醛、1%的有效氯水劑噴灑,密閉24小時以上通風。蠶匾、線網等適宜蒸汽消毒的應入灶蒸消,溫度達100℃後保持30分鍾以上,再出灶曬干備用;竹竿、蠶架等要在消毒池內用含有效氯1.0%的漂白粉液浸泡20分鍾以上,濕潤狀態進入蠶室晾乾;其它用具要洗滌後用日光曝曬數次。
2.蠶期的消毒:(1)蠶體蠶座消毒。起蠶和發病初期是防治重點時期,用防病一號、優氯凈、新鮮石灰粉混合劑,優氯凈煙劑(給葉前熏1小時後開窗通風)等可用預防病毒病、真菌病和細菌病,也可減少微粒子病的蠶座傳染機會。(2)隔離弱小蠶。各種傳染性蠶病均可使蠶出現生長發育緩慢,發育不齊等症狀,病蠶的排泄物、血液往往存在大量病原,成為蠶座傳染的主要來源,故淘汰弱小蠶可有效控制蠶病的傳播。(3)建立衛生防病制度,控制病原傳播。①未經消毒的蠶具不準進入蠶室。采運桑葉用具嚴格分開。②除沙用塑料布墊地隔離蠶沙。除沙後換下的蠶網要消毒後再用。③進入蠶室要換鞋,蠶室門口放消毒葯品對鞋底消毒。進貯桑室要換鞋。④給桑前,除沙後要洗手。⑤蠶室、貯桑室地面每日用漂白粉液(含有效氯1.0%)消毒一次。⑥淘汰蠶密閉處理,蠶沙入土坑漚制,防擴散。
3.回山消毒:蠶期結束後,對蠶沙、爛繭、舊蔟具等無使用價值的廢物,燒毀或堆漚處理,有價值的用具要經初消→清洗→復消程序,確保清潔無病原。對蠶室、貯桑室、蔟室等環境同蠶前一樣,認真洗消。
三、加強飼育管理
1.選用抗病力強的蠶品種。已育成有抗氯、抗膿核病等特殊品種,也可根據各地氣候、地理條件、常見病等實際情況綜合分析,選用適宜的蠶品種。
2.合理的養蠶布局。錯開不同農作物的種、收季節,合理安排養蠶布局,避免蠶期重疊,保證蠶期人力、物力的投入,可有效保障養蠶豐收。
3.管好桑園,及時治蟲。提高葉質有利於提高蠶體質,減少病蟲危害,減少野外患病昆蟲對蠶的傳染。
4.根據蠶不同發育階段的生理特點進行飼育管理。適宜的溫濕度標准為:1~2齡用27℃±1℃,干濕差1℃左右;3齡26℃±1℃,干濕差1.5±1℃左右;大蠶用25~24℃,干濕差2℃左右。用適熟葉,勤除沙,定時通風換氣,飽食就眠,適時餉食,操作輕快,保護蠶體,盡力避免給濕葉、萎凋葉。
注意事項
1.為防止微粒子病的傳播,杜絕使用超毒不合格種,盡量使用無毒批蠶種,購種渠道要正規,要簽訂質量保證合同。
2.發現細菌病要及時添食氯黴素等抗生素類葯,其它疾病如真菌病、病毒病一旦發生要密切關注,及時拾出病蠶、蠶座逐日消毒,直至控制病情。
3.易發生農葯中毒和氟化物中毒的地區,應進行喂葉試驗,分析原因,不用污染葉,遠離污染源,或試用石灰水清洗桑葉。大面積出現問題,應依靠農技部門解決。
4.綜合防治的每一環節都不容忽視,只有認真對待,科學處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養蠶豐收。

Ⅵ 養桑蠶技術與方法

1、養殖場地:養殖桑蠶時,需要在遠離居民區的地方建立蠶舍。2、消毒處理:投放桑蠶前要向場地里噴灑高錳酸鉀進行消毒。3、餵食管理:每天投喂兩次桑葉,保證桑葉健康且無露水。4、巡查場地:及時將弱蠶和死蠶挑出,以免染病。

桑蠶怎麼養殖

1、養殖場地

養殖桑蠶時,需要選擇在遠離居民區和工業區的地方建立蠶舍,且蠶舍內部要安裝空調和照明燈,便於調控室內的溫度和光線明暗,而且要在蠶舍的裝有通風設備,能使內外的空氣流通,有利於蠶繁殖與發育。

2、消毒處理

在養殖桑蠶前5-7天,需要對蠶室和蠶具進行徹底的消毒,先向蠶室里噴灑清水,將污垢等沖洗干凈,再將高錳酸鉀或者漂白粉等配製成水溶液,然後放置在蠶室中並關閉門窗進行熏蒸,使桑蠶的染病率降低。

3、餵食管理

桑蠶主食是桑葉,養殖桑蠶時,需要每天投喂兩次桑葉,可以選擇在每天早上和晚上進行,而且在給桑蠶投喂時,需要保證桑葉健康且沒有噴灑過農葯,並且桑葉上不能佔有雨水或者露水,以免桑蠶腹瀉死亡。

4、巡查場地

養殖桑蠶時,需要每天晚上巡查一個場地,及時將死蠶和弱蠶挑出,以免健康幼蠶感染疾病,而且要每天早上打開窗戶,為蠶舍通風換氣,因為蠶的呼吸量較大,排泄物多,如果環境過於封閉,就會導致桑蠶感染疾病。

Ⅶ 蠶的養殖方法,需要注意些什麼事項

1、選蠶卵和孵化蠶卵:把顆粒圓潤的黑色蠶卵用紙巾包裹好並放在溫暖的環境中進行孵化,待孵化完成後便將幼蠶放在底部鋪有嫩桑葉的紙盒中。2、餵食:每天餵食前,先將前天剩下的桑葉清理干凈,隨後再飼喂干凈無水漬的新鮮桑葉。3、日常管理:及時清理糞便並注意防治天敵。
一、蠶的養殖方法
1、選蠶卵以及孵化
(1)首先需要挑選顆粒圓潤的黑色蠶卵,隨後將其用紙巾包裹好並放在電熱毯等溫暖的環境中進行孵化,一般需要1天左右的時間,蠶卵就可孵化完成。
(2)然後把幼蠶放在事先已經准備好的紙盒中,注意:紙盒底部應鋪有嫩桑葉。
2、餵食
一般每天都需要為蠶提供新鮮的桑葉,同時需將前一天所剩的桑葉清理干凈,注意:桑葉上不能有水,因此在飼喂前需將桑葉上的水漬擦乾。
3、日常管理
(1)及時清理糞便,為蠶提供干凈的生活環境並提供適宜的溫度。
(2)養殖過程中需要防治螞蟻等天敵,保證養殖環境的安全。
4、結繭管理
通常蠶在孵化1個月後就會進入結繭期,因此可在紙盒中放入無葉片且已消過毒的樹枝,為蠶製造結繭場地。
二、養蠶需要注意些什麼事項
1、眠期管理
(1)在蠶進入眠期前需要進行除沙工作,避免蠶糞堆積過多,導致病菌滋生以及蔓延,從而在蠶眠期時侵入蠶體,使其患病。
(2)蠶在進入眠期前還需讓其飽食,因為蠶在眠期不食也不動,需要靠在眠前所吃的桑葉維持生命活動,所以需要飽食就眠,若沒有給足桑葉,會導致蠶體質弱,抗性差,容易患上疾病。
(3)眠期的蠶對於外來干擾的抵抗力較弱,因此需要注意眠中保護。
2、保持合適的溫濕度
(1)蠶是變溫動物,生長適溫為20-30°C,因此需要根據季節以及天氣情況保持蠶室有適宜的溫濕度,春季多遇低溫多濕氣候,需要注意補溫排濕,而夏季高溫多濕,需要注意降溫排濕,保證蠶室有流動的空氣。
(2)秋天的天氣較為乾燥,因此需要結合消毒進行補濕,可用新鮮石灰粉和漂白粉兌水噴灑在地面和牆面,保證蠶室的濕潤,避免蠶出現蛻皮困難和半蛻皮的情況。

Ⅷ 養蠶的方法和步驟

養蠶的方法和步驟:

1、孵化蠶卵:選圓潤飽滿、顏色自然的蠶卵,放乾燥的紙巾,等一兩天後蠶卵會由白色變黑色,孵出幼蟲。

2、提供食物:幼蠶孵化後給它提供鮮嫩的桑葉,注意桑葉上不能有水分。

3、結繭處理:蠶經過四次蛻皮後會進入結繭期,在養殖器皿中放樹枝給它提供結繭條件。

4、成蟲養護:蠶蛾經過十幾天的孵化會破繭,將雌雄蠶放一個器皿,讓它繁殖。

養蠶的注意事項:

(1)蠶是餓不死的,只有生病它才會死。

(2)不要用手摸蠶;給它喂的桑葉要洗干凈,但洗後一定要把水擦乾,不能讓蠶碰到水,不然它會死。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里,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3)蠶對香味特別敏感,不能用香水、蚊香、空氣凈化劑、香味化妝品等。絕對禁止用任何類型的殺蟲劑。

(4)小蠶剛從卵里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喂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

Ⅸ 蠶的飼養方法

蠶的飼養方法:養蠶技術
一 養蠶前的准備:

在種好桑葉的基礎上,准備好蠶室、蠶具;養蠶前7天,用1%的強氯精噴灑消毒,每平方米用葯液半斤,噴後密封24小時以上,同時,應將蠶房周圍環境噴葯消毒。

二 催青:

蠶種出庫第八天左右,可見到蠶卵一端有一小黑點,叫點青,一張蠶種有20%卵點青,就用黑布遮光,從點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點鍾就除去黑布,開燈感光孵化。

三 收蟻:

感光3-4小時後,春蠶在上午9時,夏秋蠶在早上7-8時即可收蟻。收蟻的方法:用桑樹第一展開葉切成0。5厘米小方塊,用葉量為蟻量的5倍左右,撒在墊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蠶種紙,一手拿蠶筷,均勻拍打蠶種紙背,使蟻蠶掉落簸箕上,然後用鵝毛刮蟻蠶,整理成圓形即可。

四 小蠶的飼養:

1、溫、濕度調節:1-3齡稱為小蠶,小蠶要求的環境為高溫多濕。1-2齡適宜溫度26-27度,相對濕度90%;因此1-2齡蠶採用全防干育,即上蓋下墊塑料膜;3齡用半防干育,即只蓋不墊塑料膜,保持溫度在26-27度,相對濕度85%。

2、小蠶的用葉:1齡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3葉,葉色黃中帶綠,一張蠶種的蠶,用葉1公斤;2齡用自頂芽數下第4葉,葉色綠中帶黃,一張蠶用葉3公斤;3齡用自頂芽數下第5-6葉,葉色嫩綠色,有光澤,一張蠶用葉10-12公斤;一、二齡蠶將桑葉切成蠶體長1.5倍的小方塊,三齡蠶桑葉粗切成三角形餵食,每次的給桑量應掌握在下次給桑前蠶座上略留少量殘桑為適度。

3、喂桑次數及時間:每天喂4次,時間分別為:上午7時,中午11時,下午4時,晚上10時;小蠶生長發育快,每次喂桑要結合擴座。

4、眠前處理:(1)眠前除沙:小蠶體色轉為白色,身體縮短,體表緊張發亮,一齡蠶部分蠶體粘附蠶糞,二、三齡蠶有蠶馱蠶現象時,即可加網給桑進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現一部分蠶已睡眠,一部分未眠,應再次加網給桑,把未眠蠶引上來,移到另一簸箕中繼續飼養至眠定。

5、眠中保護:眠中前期蠶座要干,應在蠶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對濕度80%;見有起蠶時,室內宜濕,保持相對濕度85%;如濕度不夠可在地面撒水補濕。

6、眠起餉食:當95%以上的眠蠶已脫皮,頭部由灰白色轉為褐色,頭部明顯變大,幼蠶爬動尋食,這時可餉食,餉食的桑葉應稍偏嫩,給桑量宜偏少。

五 大蠶飼養:

1、飼養方式:4-5齡蠶為大蠶期,生長適宜溫度為25度,蠶兒對高溫多濕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採用室內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蠶下地:將蠶室清洗干凈,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後,地面撒一層石灰粉,將蠶餉食喂一餐葉後,移至地面飼養。

3、合理給桑:4齡蠶是蠶體成長過渡到絲腺成長的轉折時期,如營養不良,,會影響到產量和質量。要求桑葉新鮮質好,選采頂芽下7-15片葉喂養,達到良桑飽食的目的;5齡蠶用桑量占總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葉效益的關鍵時期;採用兩頭緊中間松的飼養方法:5齡的第1-2天或第5-7天,給葉量要嚴格控制到下次給桑時剛吃完為宜;第3-6天要讓蠶充分良桑飽食;每次喂葉時進行移蠶擴座,保持蠶頭均勻。

4 、搞好蠶座衛生:大蠶期每天早上用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陰雨天濕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風乾爽。

5、上簇采繭:五齡大蠶經過6-7天便開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綠色軟糞,胸部透明,身體略軟,呈蠟黃色,頭部左右擺動,這時,選用3-4塊方格簇交替重疊水平放好,把熟蠶均勻撒到簇上,待蠶爬定後將簇鉤掛起來。上簇期間要保持通風良好,維持簇中溫度24度,濕度85%為宜。一般春蠶上簇後6天,夏秋蠶上簇後4-5天即可采繭出售。
蠶的飼養方法:蠶的膿病如何預防
膿病多發生於春季蠶期的5、6、7月份,秋季蠶期的9、1o月份。進人5月份以後,我區大部分蠶區的氣溫偏高,細菌活動活躍,加上此時春蠶已丈多連續飼養了2~3批,病原有了一定的積累,如果此時消毒防病 措施 不力,飼養操作不當,剜往往爆發膿病。秋季蠶期膿病的發生除以上因素外,葉質不良也是誘發膿病的重要原因。

膿病的防治要點:

1 合理安排養蠶批次,預留充足捎毒時同。 一年多次養蠶,尤其是多批次不同斷地飼養,蠶室蠶具連續使用,每期蠶結束後沒有充足的洗刷和消毒時問,給病毒的殘留和積累刨造了條件,膿病便有了隨時發生的可能。解決辦法,一是適當減少養蠶次數,將兩個相鄰蠶期之間至少留出一周的間隙,以便有充裕的時間進行蠶室、蠶具的洗刷消毒,徹底殺滅上期蠶留下的病原。二是不能減少養蠶批次時,可建立小蠶專用蠶房,實行小蠶共育。

2 嚴格消毒,殺滅病原。消滅病原是防治桑蠶膿病的根本措施。養蠶前,要根據蠶室結構、蠶具種類,做好充分的清潔工作,再選擇適當的消毒葯劑進行全面消毒。發生過膿病的蠶室,除採取常規的消毒措施外,牆壁、天面再用新鮮的石灰漿塗刷,對預防膿病有較好的效果。養蠶中要對蠶室地面、貯桑窒、走廊及蠶室周圍環境定期進行清潔消毒工作,同時小蠶可選用“小蠶防病一號” ,大蠶可選用新鮮石灰粉進行蠶體、蠶座消毒。養蠶後,對蔟中的死蠶應先揀出投入消毒液(如石灰漿 福爾馬林等)中,浸泡過夜後挖坑深埋。蔟具、上蔟室要在采繭後就地清潔消毒,妥善處理好蠶沙,以防病原擴散。

3 嚴格提青分批、淘汰和廂離病、弱小蠶,防止蠶座混育感染。蠶感染病毒後,發育遲緩,不僅養蠶技術處理不便,更重要的是將病傳染給健康蠶 因此在生產上凡是發育遲緩的小蠶,都應用分批提青的辦法,與健康蠶分開飼養j發現患病個體,必須立即揀出,堅決淘汰,以減少蠶座傳染的機會。在飼養過程中發現蠶座內有病死蠶,應小心揀出,防止屍體流出膿液四處污染,並立即進行蠶體、蠶座消毒 此外,嚴格禁止大小蠶同室共育或混育。

4 加強飼養管理,增強蠶兒體質。膿病的傳染和危害程度,與蠶的體質有關。養蠶過程中,要根據蠶的生理特點,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 一是適時擴座,保證每條蠶有3倍體積左右的活動空間,防止蠶頭過密。二是良桑飽食,喂給肥培管理好的適熟桑葉,不喂偏老、偏嫩、發熱、發酵、泥沙及病蟲污染的葉。三是做好腡起處理,使蠶群體發有齊一,以增強蠶的抗病能力。另外還要精心操作,防止蠶體創傷。

5 添食抗菌素,減少細菌對膿病感染的坍同促進作用。添食氯黴素、蠶病清等抗菌素,不僅對細菌病有預防作用,同時也有抑制膿病發生的效果。

6 注意催青保護,防止蠶種被二次污染。蠶種在出庫提酸時,已經將附在蠶種表面的病原殺滅。如果發種的環節復雜或催青的環境不良,蠶種極易發生二次污染。解決的辦法是蠶種領回

後,用2 福爾馬林或0.5 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進行卵面消毒,消毒後的蠶種放置於干凈的蠶室進行催青。

7 飼養抗病力強的品種。不同的蠶品種對膿病的抵抗力不同,應根據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綜合考慮選擇抗病力、抗逆性強的蠶品種。

8 加強桑目的肥培管理,做好桑園害蟲的防治工作。桑園多施有機肥,合理使用化肥,對增強蠶的體質,減少蠶病的發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桑園要適時噴葯殺蟲,減少害蟲的蟲口密

度,防止病毒引起的交*感染。
蠶的飼養技巧
1、做好養種催青,適時收蟻

領回蠶種後,要催青保持其適宜溫濕度,確保孵化整齊。如蠶戶分散,可聯戶集中催青。將蠶種放在蠶匾上,到收蟻前一天,用另一蠶匾倒捉在該蠶匾之上,遮光,保持室溫在25—26℃、濕度80%—85%,空氣要流通,收蟻當天清晨5時左右開電燈感光,促使孵化整齊。一般於8-9時收蟻,1-2齡用下墊上蓋塑料薄膜全防干育,3齡用上蓋下不墊膜的半防干育。這樣以保持桑葉較長時間的新鮮,使小蠶吃飽吃好。

2、徹底消毒,預防蠶病

在養蠶前,必須做好蠶室具及周邊的清潔消毒,養蠶5-7天再用“消殺精”消毒1次。配製方法:100克消殺精,加水25千克稀釋,攪拌溶解後,噴灑或浸漬消毒,每平方米用225毫升,保濕30分鍾即可。小蠶要用滅僵靈進行蠶體消毒。其方法是:滅僵靈50克加1千克鮮石灰粉,拌勻後撒在蠶體上,以一薄層為宜。10分鍾後撒焦糠或 其它 乾燥材料,然後再喂蠶。於收蟻後第一次給桑前及各齡餉食前用1次即可。蠶房要經常撒鮮石灰粉,並堅持洗手後喂蠶,蠶沙要及時搬離蠶室處理。勤觀察,發現病蠶,立即拾取,投入石灰缸內。好蠶要用防疫葯添食防病。

3、加溫排濕

春蠶期間,氣溫較低,尤其是寒潮時,氣溫常降到15℃左右,這時要升溫。若遇連續陰雨,濕度達90%以上,桑葉水分多,要注意排濕。小蠶期(1—3齡)氣溫26-28℃,濕度80%為宜。大蠶期(4-5齡)溫度24-26℃,濕度70%-75%為宜。要盡量滿足其要求。

4、桑園合理施肥

施肥,要掌握泥雜肥鋪地,農家肥當家,化肥催芽的原則。切勿偏施氮肥。

5、科學採桑,精心養蠶

小蠶單位時間長速快,必須精選良桑,要葉質鮮,適熟偏嫩,黃中帶綠,無病蟲害。小蠶用葉從上往下采,從頂芽往下數,1齡期4-5片,2齡5-6片,3齡7-8片。大蠶期采葉可由下往上,但要除去老、黃、泥和有病蟲害的葉片。若用枝條桑,則要打頂芽後1周再割,促使桑葉成熟一致。喂蠶要按時,飽食就眠,眠中暗而安靜,適時餉食,要分批提青,促其眠起成熟整齊。

6、大力推廣小蠶共育

閱讀全文

與蠶的飼養技術和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造價答題技巧和方法 瀏覽:967
奧克斯壓力鍋使用方法 瀏覽:20
狂犬病臨床症狀和治療方法 瀏覽:580
趣味性幼小銜接教學方法 瀏覽:804
白坯傢具水性漆施工方法和步驟 瀏覽:823
獅跑故障燈亮電腦板升級方法 瀏覽:761
板塊輪動分析設置頁面方法 瀏覽:556
賽珍珠的價格鑒別方法 瀏覽:108
絲竹之聲訓練方法 瀏覽:882
去除圖像瑕疵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601
什麼可以調用void的方法 瀏覽:36
led燈珠檢測方法 瀏覽:162
晚上11點鍛煉方法 瀏覽:553
熱水器如何排氣的方法 瀏覽:318
鑒別稀濃硫酸的20種方法 瀏覽:530
304不銹鋼檢測方法去哪裡檢測 瀏覽:435
電焊焊接的技巧及方法 瀏覽:653
沒有器材鍛煉腹肌的最後方法 瀏覽:608
如何去除蜘蛛痣的方法 瀏覽:650
偏癱的穩定訓練方法 瀏覽: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