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膿包瘡怎麼治療呢
1.皮膚上出現紅點或紅色丘疹時,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膿皰未破潰或膿皰破潰時,可以外用抗生素類葯物,如紅黴素軟膏、諾氟沙星軟膏、百多邦軟膏等;也可外用高錳酸鉀、黃連素溶液等葯物。 2.皮損廣泛,全身症狀較重者或經局部治療無效者,需要應用頭孢唑啉鈉、頭孢他啶等抗生素葯物;症狀嚴重者可能需要輸注血漿、全血或丙種球蛋白等葯物。
⑵ 我兒子得了膿皰疹,用什麼葯效果好
如果您的孩子大小便都正常,可以服用抗病毒口服液、維生素b2結合頭孢類的消炎葯就可以,外用口腔潰瘍散。如果孩子大便干或者小便黃赤氣味大,可以結合小兒導赤片一類的撤火葯就可以,同時注意觀察孩子手腳、臀部是否有紅點或水泡出現,如果有建議您到醫院檢查治療。
⑶ 膿包瘡的症狀特徵主要是什麼
。長沙解放軍163醫院皮膚科專家介紹,膿包瘡多發生在身體一些暴漏的部位,它是一種化膿性疾病,讓人們看後不僅會覺得驚恐,也會影響著人們的美觀,它常常發生在潮濕的季節,而當今許多朋友都對膿包瘡的症狀都不了解,因此也不知道它的危害,只有了解了它的發病症狀,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及時做好預防,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長沙治療皮膚病最好的醫院的專家根據臨床症狀特點指出,膿皰瘡可分為兩種,下面就具體的講解一下: 1、大皰型膿包瘡:它多發與面部、頭部、和四肢等露出的部位,起初會覺得瘙癢,多發生在兒童身上,有黃豆粒那麼大,皰內膿汁沉積於皰底,上部為透明的液體,破裂後會出現糜爛的面積,乾燥後成蜜黃色膿痂,自覺瘙癢,故而搔抓後易自我傳染,向周圍蔓延。 2、膿痂性膿包瘡:該膿包瘡多發生在面部或者是口邊,鼻孔及耳廓部位,有的時候也會出現在四肢處,它是在紅斑的基礎上而發生薄壁的水皰,迅速轉變為膿皰,周圍有明顯的紅暈,膿皰破後其滲液乾燥結成蜜黃色厚痂,由於瘙癢明顯,常常會因搔抓而引發到其他部位,結痂後一般會在一個星期後自然脫落,不留疤。 長沙解放軍163醫院皮膚科專家溫馨提醒:上述文章是對「」的詳細介紹,膿皰瘡本身一般並不危險,但也要引起重視,有的時候它也會引起一些比較嚴重的疾病,如淋巴結炎、急性腎炎、甚至敗血症等。如您還有其他問題,可與在線專家交談。祝您健康!
⑷ 疥瘡的檢查項目有哪些
根據接觸傳染史,皮損的好發部位,奇癢,隧道和丘皰疹為主的皮疹。常一家人同患病。不難診斷,若能找出疥蟎,則診斷尤為確實。
疥蟎的檢查方法:
(一)尋找隧道的方法
用藍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損上,再用棉簽揉擦30秒鍾至1分鍾,然後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黑跡,可見染成淡藍色的隧道痕跡。
(二)針挑方
在指側,掌腕皺紋及水皰、膿皰等處找到疥蟲隧道。並仔細找到隧道的末端發現白色蟲點,此處最易查出疥蟲的皮疹。
方法:選用6號注射針頭,持針與皮膚平面成10°~20°角,針口斜面向上。在隧道末端蟲點處,距離蟲點約1mm垂直於隧道長軸進針,直插至蟲點底部並繞過蟲體,然後放平針干(成5°-10°)稍加轉動,疥蟲即落入針口孔槽內,緩慢挑破皮膚出針(或直接退出)。移至有水(或10%KOH,NS)的玻片上,然後在顯微鏡下查疥蟲。
(三)刮片法
對丘疹提倡用此法檢查,先用消毒外科刀片沾少許礦物油,尋找新發的炎性丘疹,平刮數下以刮取丘疹頂部的角質部分,至油滴內有細小點為度,連刮6-7個丘疹後,移至載玻片,鏡下可發現的常是幼蟲,偶有蟲卵及蟲糞。
疥蟎俗稱疥蟲,是一種皮內寄生蟲,種類很多。人的疥瘡主要由人疥蟎引起,疥蟲分雌雄兩種,雌蟲約400μm長,肉眼剛可見到。成熟的雌蟲為卵園形扁平體呈黃白色,它沒有明確的頭,但口突出體部前緣,常誤認為頭。它有四對足,各分5節,前2對末端有吸盤,後2對為長尾狀硬毛。其腹部中央有產卵孔一個,軀干區的中央是肛門。雄蟲比雌蟲小一半,疥蟲在溫暖的皮膚上面爬行很快,1分鍾走2.5cm。成熟雌蟲在適當皮膚區,進入角質層藏在下面,用前兩對爪鑿遂道進入角質與顆粒層交界處,從該處細胞吸取營養。
疥蟎的生活史為卵、幼蟲、若蟲、成蟲四個階段,成熟雌蟲每開鑿隧道0.5-5mm,在遂道數小時內排第一個卵,每天可產卵40-50個。產卵同時也排出糞便,產完卵即死在遂道的盲端。雌蟲平均生存6-8周。
卵呈橢園形,色淡黃,殼很薄,約為雌蟲體積的一半大小。卵在遂道中孵化3-4天後,形成幼蟲,其形態與成蟲相似。只有三對足。它可在遂道內保持1天。然後在皮膚表面移動,又很快鑿遂道進入皮內,並在遂道中隱蔽和攝取食物,約3天多幼蟲變為若蟲,若蟲已有四對足,可分雌雄,此時雌雄若蟲在夜間於表皮進行交配,交配後雄蟲大多死亡,雌性若蟲交配2-20分鍾鑽入人的皮膚角質層內,不久即蛻皮變為成蟲,然後在體內進行卵細胞受精,經2-3天即在遂道內產卵,一邊前進一邊產卵,以後雌蟲死在遂道內。從產生的卵到長大為成蟲約7-10天。
疥蟎的致病因素有2種,一是疥蟲在皮膚角質層鑿遂道所引起的皮膚機械性損害,二是疥蟲分泌的毒素刺激使皮膚瘙癢。
疥蟎常侵犯皮膚薄嫩部位,故損害好發於指縫、腕部屈側、肘窩、腋窩、婦女乳房、臍周、腰部、下腹部、股內側、外生殖器等部位、多對稱發生。頭面,掌跖部不易受累,但嬰幼兒例外。經常洗手者,手部無損害或僅有少數。
皮疹主要為丘疹,水皰,隧道及結節。丘疹約小米大小,淡紅色或正常膚色,有炎性紅暈,常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少有融合,有的可演變為丘皰疹。水皰一般由米粒至綠豆大,多見於手指縫間。隧道為灰白色或淺黑色線紋,長約3-15毫米,彎曲微隆,末端常有丘疹和水皰;有的不易見到典型隧道,可能因清洗、搔抓或繼發性病變而破壞,結節多發於陰囊、陰莖、大陰唇等部位,約豌豆大小,呈半球形,淡紅色,風團樣。
自覺劇癢,尤以夜間為甚。可能由於疥蟲夜間在溫暖的被褥內活動較強或其分泌物的毒素刺激皮膚所致。由於搔抓,出現抓痕、結痂、濕疹樣變或引起繼發感染,發生膿皰瘡、毛囊炎、癤、淋巴結炎甚至腎炎等。
⑸ 什麼是膿皰瘡臨床有哪些表現怎樣治療
膿皰瘡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皮膚病 。中醫稱「黃水瘡」、「膿窠瘡」。 膿皰瘡的臨床表現有:1.多發生於夏秋季,兒童多見。 2.尋常型膿皰瘡皮損為粟粒至黃豆大紅斑,表面有水皰,迅速轉變為膿皰,皰壁薄,周圍有紅暈,破裂後形成糜爛面,上面覆蜜黃色痂。可因自我傳播向周圍蔓延,亦可融合成片,好發於面部尤其口周、鼻孔附近、耳郭及四肢。 3.大皰型膿皰瘡皮損為散在性大皰,周圍紅暈不明顯,破裂後形成大片糜爛,乾燥後結痂呈清漆狀,不易剝去。 4.自覺瘙癢。重症者可伴附近淋巴結腫大,可有發熱、畏寒等全身症狀。 5.實驗室檢查: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可增高。膿液細菌培養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 膿皰瘡的治療是: 1.中醫葯治療:中醫認為本病多因濕熱之邪,侵入肺衛,郁於皮膚,肺衛有熱,脾胃有濕,二氣交雜,內外相搏而發本病。本病中醫辨證: ⑴肺胃濕熱,外感毒邪;治宜清熱解毒利濕;方用解毒清熱湯加減。 ⑵或內服了哥王片、清開靈膠囊、黃藤素片等中成葯。 ⑶局部外用紅海石洗劑、復方1號洗劑等。 ⑷病情較重者,可靜滴雙黃連、清開靈、魚腥草等注射劑。 2.西醫葯治療: ⑴全身治療:皮損較廣泛、嚴重者及有全身症狀者給予敏感的抗生素。 ⑵局部治療:以殺菌、消炎、收斂、乾燥為原則;常用紅黴素、新黴素或莫匹羅星(百多邦)軟膏。 ⑶對新生兒膿皰瘡,可採用暴露乾燥療法。對深膿皰瘡可先去痂皮,再塗抗生素軟膏,以促進潰瘍癒合。
⑹ 哪裡可以了解到掌跖膿皰病的全面知識
掌跖膿皰病(pustulosis palmariset plantaris),是一種慢性復發性膿皰性皮膚病,位於掌跖部位。組織學以表皮內水皰和充以大量中性粒細胞為特徵。以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周期性的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鱗屑為臨床特徵。好發於50~60歲,女性多見於男性。對治療反應差。
(一)基本知識 :
醫保疾病:是。
患病比例:發病率約為0.002%-0.005%。
易感人群:無特定人群。
傳染方式:無傳染性。
並發症:膿皰病。
(二)治療常識:
就診科室:皮膚科、皮膚性病科。
治療方式:葯物治療、支持性治療。
治療周期:4-6周。
治癒率:85%-90%。
常用葯品:克拉黴素膠囊、夫西地酸乳膏。
治療費用:根據不同醫院,收費標准不一致,市三甲醫院約1000--5000。
溫馨提示
飲食宜清淡、性情忌煩躁和過度的疲勞。
(三)病因:
過敏引起(30%):
金屬過敏現象其實是對金屬「鎳「的過敏,除了金銀首飾以外的其他各種金屬首飾,或多或少都會含有這種金屬成分,尤其是那些很便宜的假925銀或藏銀,還有就是廉價的外表很亮的銀色首飾。如接觸含金屬的食品或金屬牙料。
感染因素:(30%):
部分患者的發病與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引起患者局部組織和全身性炎症反應,而誘發掌跖膿皰病如扁桃體發炎等。
吸煙(15%):
吸煙也可為掌跖膿皰病的誘因。
(四)發病機制
有作者認為皮膚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系統失衡,導致抗白細胞蛋白酶活性在膿瘡性銀屑病中下降,可能是膿皰形成的機制之一,來自日本的一項長期研究發現本病與大量吸煙,扁桃體炎,季節因素如高濕和高溫有關。
(五)預防
1、忌煙,飲食宜清淡、性情忌煩躁和過度的疲勞。
2、積極根除感染病灶。防止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的感染。
3、在生活中避免接觸金屬首飾,防止接觸首飾中的金屬「鎳」而過敏。
(六)並發症
膿皰病
(七)診斷方法
症狀
本病女性多於男性,男女之比為1∶3,最常發生20~60歲之間,10%的患者在20歲以前發病,約24%有銀屑病家族史。
原發性損害是幾乎大小一致的膿皰,直徑為2~4mm大小,成群的皮損常在數小時內出現在外觀正常的掌跖皮膚,膿皰周圍有紅暈,最好發部位是掌跖,跖部又比掌部多見,掌部好發於拇指小指的掌面及手掌中央,跖部以足弓處最多見,除掌跖以外足背,小腿,膝蓋,手背,肘部等亦可有皮損,皮損的顏色隨著時間延長由黃色變為深褐色,5~7天後膿皰吸收,表皮增厚變硬,失去彈性,呈片狀鱗屑,周邊游離中心固著,邊緣和中心發生皸裂,表皮脫落後,下方有紅色嫩薄的表皮,病變嚴重時為點狀糜爛,滲液較多,類似濕疹改變,持續數周到數月,以後表皮下方僅有水皰膿皰發生,緩解期長短不一,各種外界刺激(如肥皂洗劑,外用刺激性葯物,夏季出汗增多),經前期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可促使病情發作,症狀加重。
化驗檢查膿液細菌培養為陰性,皰液細胞塗片水皰期以單核細胞為主,膿皰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八)檢查
化驗檢查膿液細菌培養為陰性,皰液細胞塗片水皰期以單核細胞為主,膿皰期以中性粒細胞為主。
組織病理:表皮內單房性膿皰,腔內有大量呈多形核中性粒細胞,周圍表皮呈海綿狀,可在角質層看到中性粒細胞的緻密聚集,在真皮淺層血管周圍可見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浸潤。
診斷鑒別
根據中年女性,掌跖紅斑上反復發生膿皰,伴不同程度瘙癢,組織病理為表皮內膿皰一般不難診斷。
(九)鑒別診斷
1.汗皰性濕疹樣皮炎: 特別是繼發感染而形成膿皰性損害時,但是,本病大部分水皰是清亮透明的。
2.連續性肢端皮炎: 常初發於指趾末端或甲周常伴溝紋舌,表皮內有Kogoj海綿狀膿皰。
3.膿皰性細菌疹: 常有感染病灶,或用抗生素後膿皰消失。
⑺ 為什麼會生膿泡瘡
膿皰瘡又名「傳染性膿皰病」,俗稱「黃水瘡」,是一種常見的、通過接觸傳染的淺表皮膚感染性疾病,以發生水皰、膿皰,易破潰結膿痂為特徵。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分為大皰性和非大皰性膿皰瘡兩種類型。流行於夏秋季節。
膿皰瘡常常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偶爾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皮膚輕微外傷後細菌粘附、侵入並導致感染。大皰性膿皰瘡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可發生於完整的皮膚,該菌可產生並釋放表皮剝脫毒素,表皮剝脫毒素與細胞表面的橋粒芯糖蛋白結合,造成表皮細胞間粘附喪失,細胞松解,大皰形成。
1、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於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為散在的水皰,1~2天後水皰迅速增大,皰液由清亮變渾濁,膿液沉積於皰底部,呈半月形積膿現象,為本型膿皰瘡的特徵之一。皰壁薄而鬆弛,破潰後顯露糜爛面,乾燥後結黃色膿痂。有時在痂的四周發生新的水皰,排列呈環狀,稱為環狀膿皰瘡。患者自覺瘙癢,一般無全身症狀。
2、非大皰性膿皰瘡
好發於顏面、口周、鼻孔周圍、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現為在紅斑基礎上發生薄壁水皰,迅速轉變為膿皰,周圍有明顯紅暈。膿皰破後,膿液乾燥結成蜜黃色厚痂,痂不斷向四周擴張,可相互融合。自覺瘙癢,常因搔抓將細菌接種到其他部位,發生新的皮疹。結痂一周左右自行脫落痊癒,不留瘢痕。重症患者可並發淋巴結炎,發熱等。
膿液、膿痂中可分離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皮損組織病理檢查提示角質層與顆粒層之間有膿皰形成,皰內含大量中性粒細胞、纖維蛋白和球菌。
1、系統治療
皮損廣泛或伴有發熱、淋巴結炎者,系統應用敏感抗生素,根據葯敏結果來選擇。
2、局部治療
水皰或膿皰局部消毒後抽吸皰液,外塗新黴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或夫西地酸軟膏等。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患者應適當隔離,患者接觸過的衣服、毛巾、用具等,應予消毒。
⑻ 掌跖膿皰病檢查方法是什麼
你好,掌跖膿皰病是指局限於掌跖部的慢性復發性疾病,以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周期性的無菌性小膿皰,伴角化、鱗屑為臨床特徵。<br><br>掌跖膿皰病檢查方法可有實驗室檢查,以及組織病理學檢查,免疫病理見膿皰壁、角質層、基底膜帶和血管壁內有IgG、IgM、IgA、C3沉積。
⑼ 右眼上睫毛下面長了幾顆很小很小的水痘(好像是水痘)
你確定是水痘嗎?最好先看醫生確診下,如果是就不可大意了。皮疹出現前24小時可呈現前驅症狀如低熱、不適、厭食等亦可見猩紅熱樣或麻疹樣前驅疹,但很快消失。幼兒常無前驅期皮疹特點
①分批出現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型淚滴狀小水皰,周圍有紅暈,無臍眼經24小時,水皰內容物變為渾濁,水皰易破潰皰疹持續3~4天,然後從中心開始干縮,迅速結痂在疾病高峰期可見到丘疹、新舊水皰和結痂同時存在;
②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皮膚受壓或易受刺激處開始為軀干,以後至面部、頭皮四肢遠端較少,瘙癢感重;
③粘膜皮疹可出現在口腔、結膜、生殖器等處,易破潰形成淺潰瘍。
般病例的臨床症狀典型診斷多無困難。必要時可選作下列實驗室檢查:
①取新鮮皰疹內液體作電鏡檢查可見到皰疹病毒顆粒。能快速和天花病毒相鑒別。
②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內液體接種人胚羊膜組織,病毒分離陽性率較高。
③血清學檢查常用的為補體結合試驗。水痘病人於出診後1~4天血清中即出現補體結合抗體,2~6周達高峰6~12個月後逐漸下降。亦可用間接熒光抗體法檢測。④PCR方法檢測鼻咽部分泌物VZVDNA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診斷手段。
1.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
2.皰疹刮片或組織活檢,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3.病毒分離檢查。
4.血清抗體檢測可用補體結合試驗等方法測定。水痘容易與哪些疾病混淆?水痘重症患者及並發細菌感染時需和下列疾病鑒別:
(一)膿皰瘡
好發於鼻唇周圍或四肢暴露部位視為皰疹,繼成膿皰,然後結痂無分批出現的特點,不見於粘膜處,無全身症狀。
(二)丘疹樣蕁麻疹
系梭形水腫性紅色丘疹如花生米大小,中心有針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皰疹或水皰,捫之較硬甚癢。分布於四肢或軀干,不累及頭部或口腔不結痂。
(三)帶狀皰疹
皰疹沿一定的神經干徑路分布不對稱,不超過軀乾的中線,局部有顯著的灼痛。
(四)天花
重症水痘與輕型天花相似其鑒別要點見下。
(五)其它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下也可引起水痘樣皮損,這類播散性的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常繼發於異位皮炎或濕疹等皮膚病,確診需依賴病毒分離結果。近年來發現腸道病毒尤其是柯薩奇病毒A組可引起廣泛的水痘樣皮疹,通常發生於腸道病毒高發的夏末和初秋時,常伴有咽部手掌和足底部皮損,這一點有助於水痘與腸道病毒感染的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