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完成思維導圖能用哪些閱讀方法

完成思維導圖能用哪些閱讀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07 11:44:31

『壹』 思維導圖閱讀法是什麼-基本概念

思維導圖閱讀法是什麼?

思維導圖就像計算機一般,可以用在生活與工作上的任何事物。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將知識運用在自己身上,使生活變得更好。

閱讀理解力的四個層次:

1.掌握關鍵要素:5W2H(Who、What、When、Where、Why、How(How many、How much)),人、事、時、地、物、因、果、成本;

2.掌握重點間彼此的邏輯關系;

3.了解隱含的意義,了解閱讀內容及自己的關系;

4.如何運用在自己身上;

「思維導圖閱讀法」是「用思維導圖主導重點及邏輯的思考技術」

學習思維閱讀法,將思維導圖運用到閱讀層面,能增進以下五種閱讀能力

1.檢索:閱讀時,擁有用正確關鍵詞搜尋重點進行閱讀的尋讀能力,盡管快速瀏覽也能找出正確關鍵詞抓重點能力;

2.刪選:時間緊迫需快速吸收時,擁有略讀、跳讀的能力;有時間慢慢吸收思考時,也有耐心和理解力去精讀書籍;

3.排序:有很多熟悉需要閱讀的時候,能根據閱讀目的來挑選書籍和決定書籍的閱讀次序;

4.分析:透過閱讀,擁有分析力,能進行批判性思考(能批評挑選出內容的不足之處,給予具體可行的建議,判斷出內容的可取之處);

5.創新:透過閱讀,能夠創造出新的知識,進一步有能力指導教導他人知識和技巧;

『貳』 製作思維導圖的8大常見方法

思維導圖是一種常見的圖形思維工具,應用到小學課堂教學時,能幫助學生迅速理清思路,提升記憶效果。繪制思維導圖有以下8種方法:

樹狀圖(Tree Map)

樹狀圖主要用來對事物進行分組或分類。

樹狀圖主要用來對事物進行分組或分類。在最頂端,寫下被分類事物的名稱,下面寫下次級分類的類別,依此類推。

括弧圖(Brace Maps)

括弧圖多用於分析事物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一般括在圖的左首寫上主題,然後放一個大括弧,囊括這個主題的主要部分,之後對每個部分用一個括弧再描述細節。

橋狀圖(Bridge Maps)

一種主要用來進行類比和類推的圖。

這是一種主要用來進行類比和類推的圖。在橋型橫線的上面和下面寫下具有相關性的一組事物,然後按照這種相關性,列出更多具有類似相關性的事物。

氣泡圖(Bubble Maps)

氣泡圖通常用於定義事物的屬性或相應的聯系。

氣泡圖通常用於定義事物的屬性或相應的聯系,主要是使用形容詞或形容詞短語來描述物體。在畫氣泡圖的時候,一般在中心圓圈內寫下被描述的物體,外面圓圈內寫下描述性的形容詞或短語。

雙重氣泡圖(Double Bubble Maps)

雙重氣泡圖也叫氣泡圖的升級版,這也是一件分析“神器”,主要用於兩個主題間的比較和對照。

雙重氣泡圖也叫氣泡圖的升級版,這也是一件分析“神器”,主要用於兩個主題間的比較和對照,從而找到它們的差別和共同點。具體在繪制的時候是將兩個主題分別畫在兩個圓中,周圍的泡泡就是關於主題的屬性或者聯想,如果一個泡泡和兩個主題都關聯,那麼它就可以用線跟兩個主題圓都連起來。這樣的好處是,兩個主題有什麼共性就可以一目瞭然了。

流程圖(Flow Maps)

流程圖主要用於描述一件事情的各個過程(包括發生順序、時間過程、步驟等)。

流程圖主要用於描述一件事情的各個過程(包括發生順序、時間過程、步驟等)。繪制時通常是在最大的方框內,先寫好這個事情的主題,然後用小方框描述完成這個事情所需要的每個步驟,並且用箭頭將這些步驟聯系起來。

多重流程圖(Multi Flow Maps)

多重流程圖主要用來描述一個事物的因果關系。

多重流程圖主要用來描述一個事物的因果關系。繪制時首先定義核心方框,描述這個事情,之後再在左邊方框描述事件產生的原因(用箭頭指向核心方框),右邊填寫事件的結果(用箭頭從核心方框引向結果方框)。這是一個先後順序的過程,能夠看到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結果,通過考慮原因和結果來分析為什麼,結果是什麼。

圓圈圖(Circle Maps )

圓圈圖主要用於把一個主題展開來,聯想或描述細節。

圓圈圖主要用於把一個主題展開來,聯想或描述細節。它有兩個圓圈,裡面的小圈圈是主題(主題可以使用詞語,數字,圖畫或者其他標志或象徵物來表示你嘗試理解或定義的事物),而外面的大圈圈裡放的是和這個主題有關的細節或特徵。

思維導圖的三種用法

第一種用法:提取“關鍵詞”

這是思維導圖主要應用方式。主要是通過對文章提出概括或細節性問題,提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時間、地點、 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 從軟體設計的角度上講,這種方法主要在於培養我們目的性閱讀的意識,提高對文章內容的把握速度和程度,讓 我們以導圖的形式將文章的各級主題及枝節完整詳細地展現出來,凡有所讀,必有所得。

這種方法,一般針對文章信息明晰的提取性閱讀,我們要做的只是按邏輯順序提取、標注,算是思維導圖最基本的應用方法 。

第二種用法:對信息進行邏輯分析決策

邏輯分析決策,是指利用思維導圖,對混亂的資料信息進行邏輯分析,得出結論或做出決策。這種方法不同於上一種方法的 信息全貌展現,而是更側重信息分析,是對已知的信息進行篩選、分析,最終概括出觀點、結論或做出決策。

如一篇結構較為鬆散的文章,通過對各部分內容的整合和邏輯分析,得出文章論點;或要在一件事情的選擇上做出決斷,把 各種選擇的優缺點列出,通過分析各種選擇優缺點對自己的迫切程度,斟酌損益,得出最終決定。

這種方法目前在軟體中的應用不是很多,但對個人的實際生活和工作幫助很大,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和正視自己,明了做一件 事或不做一件事的主客觀原因有哪些,深層原因又是什麼。而這些深層原因所反映出的心理狀況,多數情況下是被我們潛意識忽視掉、卻對我們 的人生發展影響重大的要素。

如果說關鍵詞信息提取法考驗的是按圖索驥過程中的速度與細心,那麼邏輯分析決策法考驗的就是對外物和自我的分析。

第三種用法:頭腦風暴法

這種方法,目前在精英特思維導圖訓練中也是沒有的。但它是思維導圖創始人托尼·巴贊先生以及所有使用過它的人極力推薦思維導圖的根本原因,簡單說來頭腦風暴就是從0到1、實現創造性 突破的方法。

頭腦風暴在思維導圖中的應用方法是:在導圖的中間畫上目的關鍵詞的圖像(最少要有3種色彩,以激發大腦思考的激情), 在圖像周邊,將自己能想到的與關鍵詞相關的詞語都寫上,不考慮是否符合邏輯,不考慮是否具有可行性,盡管寫下來,並將這些詞以各種角度 延展或彼此間建立聯系,直到將最符合主題的思路完整展現,算是一個頭腦風暴的結束。

這種方法其實是最符合托尼·巴贊對思維導圖的設定:以整體性、發散性、色彩性等符合人類大腦工作規律的特性再現個體思 考的過程,並使這種思考更有趣、更活躍、更具有創造性。

與前兩種方法相比,頭腦風暴是對大腦的創造性思維最有幫助的訓練方式,因為它不是對信息的粗暴提取,也不是對現有資 料的整合,而是創造一件事物,使其從無到有的過程。

以上三種思維導圖的用法,基本涵蓋了我們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僅能幫助我們快速閱讀,更能激活我們的大腦 ,很多人都使用它來做筆記、做計劃、做決策、做創造……目前,網上有很多專業的思維導圖製作軟體,精英特中的思維導圖訓練則指導著我們如何更好更快做閱讀,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需要 ,選擇適合自己的用法。

『叄』 學會使用思維導圖的六個方法

思維導圖 是一個能夠幫助人們進行大腦思維擴散的可視化思維工具,它並不是毫無技巧的隨心所欲,就像任何一個事務都有它的規律一樣,告訴我們思維導圖也有技巧。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學會使用思維導圖的六個 方法 ,希望大家喜歡!

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1.圖像

思維導圖圖像的運用,是它成為全腦開發工具的重要原因。運用圖像不但可以充分激活你的 想像力 、聯想力,而且可以極大增強你的 記憶力 、增強你的興趣。運用圖像有兩種,一是選擇圖像,這主要表現在用軟體畫導圖的時候,選一張符合關鍵詞的圖片。這個選擇過程,不但讓你對關鍵詞的記憶加深,而且對內容的理解,也更進一步。

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2.顏色

顏色是右腦處理的,可以極大的激活右腦的強大記憶能力,在導圖中運用顏色,主要有5種作用:1.激活右腦,2.區分分支,3.讓導圖更有立體感,4.作為背景,加強記憶,5.增加樂趣。

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3.空間感

思維導圖是發散圖式的樹狀圖,每一個分支都有自己的空間,運用思維導圖記憶的時候,關注分支的空間,就好像看地圖想像實際的地方一樣,想像思維導圖是立體的,這樣可以極大的幫助你回憶導圖的內容。

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4.外圍線

外圍線是怎麼運用呢?—圖案拼裝,我們看廣場的地面磚的時候,是不是會驚訝於那美麗的拼裝圖案!把思維導圖的分支用外圍線框起來,想像外圍線的形狀像什麼,然後把想像出來的形狀拼裝整個思維導圖,這樣,不但可以加強分支的聯系加強理解和記憶,也增強了思維導圖的美感。

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5.背景

在思維導圖中,每個分支的顏色可以把它想像成對應的背景,比如藍色分支,可以想像成在藍色的大海上;比如紅色分支,可以想像成在紅色地毯上,這樣,不但對導圖更加有興趣,也極大的加強了記憶。還有就是整副思維導圖也是有背景的,我們在歸類知識體系時,可以運用整副思維導圖的大背景去進行歸類。

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6.節奏

大家都喜歡聽音樂,因為它有很強的節奏,對充滿節奏的曲調,幾乎聽一遍就可以哼出來。思維導圖教程中怎麼運用節奏來輔助思考記憶呢?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看電腦上的圖片時,不用一張一張用滑鼠點擊,可以運用幻燈片放映功能進行放映。

同樣,在思維導圖的思考和記憶中,就像圖片有節奏放映一樣,可以通過控制分支與分支之間,以及分支層次之間的思考節奏和圖片在腦中的回憶節奏來加強思考和記憶。同時,通過節奏控制,可以產生很強的空間跳躍感,這也極大地激活了右腦。

所有的知識都是需要先去理解,再找到自己的方法運用技巧去記憶,也只是用來幫助你去進行理解、掌握,更多的內容則需要你自己去發掘。

思維導圖的製作方法

1.從一張白紙的中心開始繪制,周圍留出空白。為什麼?因為從中心開始,可以你使你的思維向各個方向自由發散,能更自由,更自然的表達你自己。

2.用一幅圖像或圖畫表達你的中心思想。為什麼?因為一幅畫抵得上1000個詞彙,它能幫助你運用想像力。圖畫越有趣,越能使你精神貫注,也越能使大腦興奮!

3.在繪制的過程中使用顏色。為什麼?因為顏色和圖像一樣能夠讓你的大腦興奮。顏色能夠給你的思維導圖增添跳躍感和生命力,為你的創造性思維增添巨大的能量,而且,它很有趣!

4.將中心圖像和主要分支連接起來,然後把主要分支和二級分支鏈接起來,再把三級分支和二級分支連接起來,以此類推。為什麼?因為,如你所知,你的大腦是通過聯想來思維的。如果你把分支連接起來,你會更容易地理解和記住許多東西。把主要的分支鏈接起來,同時也創建了你思維的基本結構。這和自然界中大樹的形狀極為相似,樹枝從主幹生出,向四面八方發散。假如大樹的主幹和主要分支,或主要分支和更小分支以及分支末梢之間有斷裂,那麼它就會出現問題!如果你的思維導圖沒有連線,一切(特別是你的記憶和學習過程)都會崩潰,鏈接起來!

5.讓思維導圖的分支自然彎曲而不是像一條直線。為什麼?因為你的大腦會對直線感到厭煩。曲線和分支,就像大樹的枝椏一樣,更能吸引你的眼球。

6.在每一條線上使用一個關鍵詞。為什麼?因為達到單個的詞彙使思維導圖更具有力量和靈活性。每一個詞彙和圖形都像一個母體,繁殖出與它自己相關的、互相聯系的一系列「子代」,當你使用單個關鍵詞的時候,每個詞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於新想法的產生。而 短語 和 句子 卻容易扼殺這種火花。標明關鍵詞的思維導圖就像有靈活關節的手,而寫滿短語或句子的思維導圖,就像手被固定在僵硬的木板上一樣。

7.自始至終使用圖形。為什麼?因為每個圖形,就像中心圖形一樣,相當於1000個詞彙。所以,假如你的思維導圖僅有10個圖形,卻相當於記了10000字的筆記!

學會使用思維導圖的六個方法相關 文章 :

1. 快速學會使用思維導圖的6個方法

2. 思維導圖的學習技巧有哪些

3. 怎樣做思維導圖

4. 思維導圖完善個人學習計劃的方法

5. 學習思維導圖的方法

6. 關於思維導圖記憶的方法

7. 思維導圖的學習技巧知識分享閱讀

8. 新人學習思維導圖的方法

9. 如何利用思維導圖來提高學習效率

10. 關於思維導圖作文教學的方法

『肆』 如何閱讀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主要中央圖、大綱主幹、內容分支三大部分組成,了解各部分的內容與作用能幫助我們更好的閱讀思維導圖。

        中央圖:位於整張思維導圖的中央,是整圖的核心,起到點明中心的主題的作用,位於整張導圖的中央,大小一般不會超過整張紙的1/9,是一幅多於3種顏色、圖文並茂,是整張導圖中最明顯,最大有圖。 

        大綱主幹:是基本分類形式,主幹直接連接中央圖,並且由中央圖放射狀向外延伸,是由粗到細的粗線條,類似牛角。

        內容分支:用來承載關鍵詞,並且幫助我們引導視線,呈現內容關鍵詞之間的邏輯關系,連接大綱主幹後,所有的線條均呈現出彎曲的、細細的單條弧線。

        思維導圖五步閱讀法:

     1 了解主題和整體架構

        一張思維導圖首先要從中心主題開始,讓我們首先知道這張導圖是講的一個什麼主題。然後由幾個大綱主幹組成的,越靠近中央圖的越重要,思維導圖強調的是見林也見樹的模式,見林重於見樹,首先要有整體的把控感。我們從閱讀所有大綱主幹上的信息開始。一般情況下是從整幅導圖的右上角的大綱主幹開始,以順時針方向依次閱讀各大綱主幹上的關鍵詞內容,了解整幅導圖的框架,有的大綱主幹上還會有對應的數字序號,按序號順序閱讀既可。

       2 掌握分類層次

       然後分別閱讀各大「大綱主幹」之後的「內容分支」,再到最後的樹枝部分,弄明白是按什麼分類的。

       3 閱讀細節內容

      再想一想自己為什麼要讀這張導圖,想獲得什麼?然後對相關的大綱主幹進行詳細閱讀。

      4 強調關鍵插圖

        對於思維導圖中的插圖要特別關注,一般圖片是一種強調和突出重點,要注意放慢速度,然後根據圖片看是否聯想到其他相關的內容,或導圖不同分類是否有關聯線,關聯線是不同分類中有關聯的部分,可以發揮想像力進行聯想。

       5 重復重點內容

        閱讀完整思維導圖後,再次回顧重要信息,重點復習以加深記憶。

『伍』 如何用思維導圖快速閱讀一本書

看一本書的思維導圖筆記,內容基本上就是這本書的目錄+重要知識點,具體可以看看讀書筆記,如下

因為圖片太大所以只能將後面的分支主題收縮進行展示,具體可以點擊鏈接查看完整的文件:網頁鏈接

通過思維導圖閱讀,就是在讀書的過程中先記錄圖書的邏輯結構,然後對應不同的結構去書中快速瀏覽重要的內容並進行相應記錄,有時候書中會舉大量的例子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所以有時候例子可以忽略不去記錄,只記錄例子要證明的觀點就行。

『陸』 如何運用思維導圖讀書法真正讀透1本書

鏈接:https://pan..com/s/1--eiwlNZt8JzopMC3jHp6w

提取碼:9etj

貓博士用思維導圖讀繪本。怎樣才能讓寶寶讀完繪本,看完熱鬧,還能有更多收獲呢?解決方案——思維導圖,一個很好+很好玩的讀書工具。首先,思維導圖能夠幫助我們去理清楚繪本裡面的事實。跟故事有關的,跟繪本里的畫面元素、文字元素有關的所有事實,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理出來。其次,思維導圖可以作為孩子去思考、去發散、去拓展思維空間的基礎。

課程目錄:

思維導圖讀繪本

用思維導圖讀繪本給孩子的話

用思維導圖讀繪本給家長的話

.....

『柒』 思維導圖閱讀法.讓你快速透視一本書——思維導圖第三次作業

成年人的學習都是有目的的,否則就是浪費時間。隨著現在知識爆炸型的社會,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知識,到底這些知識有哪些最終被我們所吸收,所用呢?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惑,買了一堆書,但每本都只看了零星幾頁?每次看完書,看到最後忘了這本書是寫什麼的?有什麼東西是值得你借鑒的?你是否也曾在各種聽書網站上買過很多單,那些你感興趣,認為對你有幫助的內容,聽完你還記得具體內容嗎?你提取到你需要的知識點了嗎?

獲取知識最便捷的途徑就是讀書,聽書。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知道並不等於能做到,知識+意識=行動。久而久之,習以為常,讓你把優秀變成一種習慣。

那在這個知識爆炸型的社會,我們該如何挑選一本適合自己的書,如何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知識呢?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種新方法,思維導圖閱讀法。

思維導圖閱讀法分四個步驟:

步驟一:瀏覽(預習)

快速和隨意的通讀全文,形成基本的框架,難易程度 生疏比例的概念

步驟二:時間計劃(學習)

制定閱讀計劃,按照時間可以劃分:長和短,計劃合適的閱讀量,建議閱讀內容可以比現有程度和難度高一點點,這樣通過努力可以輕松完成。保持愉悅的心情,有利於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步驟三:5分鍾筆記(復習)

讀懂主題和關鍵知識3

注意力集中,激活視覺思維

通過5分鍾筆記,了解主題,自己感興趣的和新的知識

步驟四:總結(回顧)

明確主題

回顧內容的知識框架

獲得新的知識,與以往的知識形成關聯

閱讀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基礎閱讀。要求讀懂字詞句,這是在小學低年級就培養的基礎閱讀能力

第二個層次,檢視閱讀。要求提高閱讀速度,形成基本的框架或結構的概念,包括粗淺的閱讀和系統的略讀。

第三個層次,分析閱讀。有兩個關鍵詞,深度理解,言外之意。要求提煉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其中也分四個步驟:按計劃速度,記錄關鍵詞筆記,做思維導圖筆記,閱讀理解。

第四個層次,主題閱讀。我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需要建立自己的觀點,多讀書,找到同類主題的不同描述就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和觀點。

快速閱讀幫你海量閱讀

從閱讀方式來看,閱讀分為慢讀和快速閱讀。

慢讀,即按照字詞句逐個來讀,一般稱為傳統閱讀法。

傳統的閱讀模式圖:眼睛——視覺中樞——語言中樞——聽覺中樞——理解記憶

快速閱讀,即從文字材料中迅速接收有用信息的閱讀法。

快速閱讀模式圖:眼睛——視覺中樞——理解記憶

通過上述的比較,可以看到:快速閱讀法只是將人們自身就具有對圖像的識別方法運用到文字的閱讀中去,改變人們多年來形成的傳統閱讀習慣,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也是人人都能學會的。所以說,「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並不神奇。

根據學習金字塔的理論,我們傳統的學習方式都是被動的學習方式,一段時間之後能回憶起的內容所剩無幾。要想記憶的牢固,並將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結構體系,我們就需要主動的學習,而記憶內容最深刻的方法就是,學會了之後立馬教給別人。遇見思維導圖,讓我們一起做知識的點燈人。學習思維導圖閱讀法,運用思維導圖閱讀法,傳播思維導圖閱讀法。

『捌』 《思維導圖應用寶典》讀書摘錄一一整本書閱讀六種方法

《思維導圖應用寶典》讀書摘錄

一一整本書閱讀六種方法

一、SQ3R學習法

美國俄亥俄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羅賓森( Francis P. Robinson)在《有效的學習》( Effective Study )中提出一種提升學習能力的有效的讀書方法稱之為SQ3R。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精讀課文,最初是為了美軍特種訓練設計。SQ3R是五個英語詞語的前綴,即概觀(Survey)、發(Question)、閱讀(Read)、背誦(Recite)、復習( Review)。

1、概觀( Survey):在詳細閱讀文章、書本之前,先很快地瀏覽文章一遍,重點在於掌握文章的主要標題及內文結構,以便設定學習目的、方向,和提升閱讀的注意力。先閱讀該篇文章或書本的序言、總結及參考文獻資料,試試能否從中獲得文章或書本的主要議題、概念。目標至少要掌握三到六個要點。

2、發問( Question):以文章或書本中的章節標題與六何法(5W1H針對要學習的主題自行擬定問題。

3、閱讀(Read):透過詳細閱讀,找出發問問題的答案。這階段要主動閱讀,在內文中找尋先前擬定問題的答案。

4、背誦( Recite):閱讀時利用各種記憶技巧以幫助記憶重點,例如:用不同顏色的熒光筆劃重點、口頭復誦或筆記摘要。

5、復習( Review):再次閱讀所畫的重點或整理的摘要筆記,試著回憶所記憶的重點內容。

二、OK4R學習法

美國康奈爾大學在1962年將羅賓森的SQ3R修改成OK4R。OK4R的六個步驟

又可細分為學習前,學習中、學習後三個階段。

1、學習前階段:

瀏覽(0erview):以速讀方式快速瀏覽全文一遍,以概略了解章節次序及重要段落。這步驟在信息爆炸的現代更顯重要,能讓我們篩選出真正需要的文章,避免迷失在信息叢林里。

2、學習中階段

找出重點( Key ideas):根據文章標題標示出重要概念。找重點可從閱讀每一段落的第一、二行以及最後一、二行著手,因為作者一般會在這些地方闡明旨意及歸納重點。同時要注意專有名詞與自己不懂的地方。

閱讀( Reading):逐字、逐句,逐段仔細地閱讀,同時標示重點、畫出要句、撰寫心得、細意理解。

3、學習後階段

回憶(Recall):閱讀之後不再看書本,憑印象盡量用自己的語言說出或寫出剛讀過的重點,實時測驗自己,如果無法明確回想起內容,就需要回到第三步驟再閱讀一次。

思考( Reflect):「回憶」只是記住書本上的知識,經過「思考」的步驟,知識才能轉化成屬於自己的東西。整理新學習到的知識與過去既有的知識、經驗,思考其中的疑點、歧義或沖突,也找出吻合的相似之處,便可吸收新知識取代舊知,或排斥新知識鞏固舊知識,並可護大自己的認知層面。

復習( Review):在適當時機或一定時間間隔之後,重復前述五個步驟。每次復習時要能找出新的或更多重點,好提升理解與記憶的效果。要能深入分析作者觀點背後的含義,體會為何以及如何寫這篇文章,如此便能與作者騙時空進一步交流。

三、坎第培養閱讀能力的方法

南昆士蘭大學副校長坎第( Philip C, candy)在(自我導向的終身學習》(SelfDirectionfor Lifelong learning)一書中指出,培養閱讀能力包含了四大步驟:

1、准備閱讀:綜覽文章的結構,題材,也就是閱讀書中的主要概念、理念、定義或圖表、表格等。

2、思考閱讀的內容:著重於文字的理解、描述的理解與應用的理解。

3、萃取並組織信息:以摘要式筆記來萃取與組織信息,確認文章中主要的議題、原則,以及支持的證據。透過這步驟可以了解主要概念之間的相關性,以及與其他理念之間的相關程度。

4、轉化信息:清楚理解閱讀文章要傳達的理念,並能以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

坎第所提出的四大步驟能幫助你在較高階的認知過程中,透過高層次閱讀達到自我導向學習的目標。

四、博贊的 MMOST學習法

博贊在《思維導圖聖經》中提出了 MMOST( Mind Map Organic StudyTechnique),以思維導圖作為學習筆記的讀書方法共分成八個步驟。

1、快速瀏覽書本一次,讓自己對書中內容產生整體概念,然後根據書本的主要概念在一張白紙上畫出一個圖像。

2、根據文章的內容多寡與難易度,來規劃學習時間與范圍。

3、另外拿出一張白紙,以思維導圖快速列出與書本主題相關的信息,可以是書中的內容,也可以是自己既有的知識。

4、在剛才的思維導圖中加入新的想法,或以一張全新的思維導圖列出學習的目標。

5、假設自己正在與作者對話,再次略讀內容、標題、重要因素、圖表與目錄並在第一張只有中心圖像的思維導圖上加入幾個主幹線條,代表書內的主要議題。

6、根據文章開頭與結尾的段落來揣測作者的意圖,並在思維導圖各個主幹之後的支幹上加入更多次要議題。

7、開始詳細閱讀文章,尤其是艱澀或特別重要的地方,並在思維導圖中加入需要的詳細重點。

8、透過解決問題、完成學習目標、做思維導圖重點摘要筆記來復習。

五、格綠寧學習法

傳授高效率閱讀與學習技巧的格綠寧( ChristianGraining)根據自己准備律師、法官考試的經驗提出學習法,共分成四大階段。

1、信息的瀏覽:以結構式閱讀方式快速瀏覽文章內容,像拼圖一般做整理與歸納,並以積極的態度圈限范圍、提出問題與活化知識。

2、信息的處理:以符合人類大腦結構傾向及運作方式的思維導圖來處理並建立學習內容結構,以有效掌控重點並做補充。透過觸發學習動機與適當的壓力管理來提升學習能力。

3、信息的儲存:先透過思維導圖建立知識網路,讓學習者容易理解內容結構與重點;融入五官感覺來提升專注力與訓練記憶;做好時間管理,有計劃地學習、記憶;最後透過規律復習來強化記憶效果。

4、信息的取出:信息重新建構的階段,檢驗前三階段是否處理得當。

六、KMST知識地圖學習法

孫易新先生的KMST知識地圖學習法,是一種結合速讀、筆記與記憶的全腦式學習法。其內容與步驟如下:

1、從書(或文章)的名稱、章節目錄中先思考,在還未閱讀內容之前,已經了解的有多少?如果你是作者,你會寫出哪些重點?將你的想法以重點摘的思維導圖列出來。

2、快速瀏覽整本書(或文章),特別留意內容的結構與標題、圖表,如看到不懂的地方、重要的信息,先不要停頓下來思索,只要在這個頁面貼個簽,提醒自己這里需要回頭細讀。繼續快速看完內容。

3、思考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是什麼?可以從這本書(或文章)中學習到什麼?以思維導圖列出你的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這時可以根據下列其中一項或多項:

1)作者提示的學習綱要;

2)老師指定的學習主題或方向;

3)考古題、測驗卷的內容;

4)自己關心的議題或想學習的內容。

與第一階段完成的思維導圖做比較,看看哪些是你還未閱讀內容之前就已經知道的。

4、再次快速瀏覽整本書(或文章),把重心留在符合學習目標與學習重點的章節段落上。

5、仔細閱讀文章中符合學習目標、學習重點的內容,或第二步驟中貼書鑒的艱澀難懂的章節段落,以邏輯結構的方式,用熒光筆或色筆標出關鍵間。

6、以思維導圖軟體整理標示出的關鍵詞,轉化成結構清晰、易懂易記的思維導圖學習筆記。

7、假想自己與作者對話,檢視思維導圖的內容是否滿足原先預期的學習目標與重點,如有必要便做局局部調整與增修。

8、學習筆記中若有需要強化記憶的內容,就再以手繪的方式重新繪制一張思維導圖。請注意,不要一邊看一邊抄,而是憑印象,試著重現計算機思維導圖的內容。方法如下

(1)在一張A4白紙上畫出一個5公分左右大小,能代表文章主題且能留下強烈印象的中心主題彩色圖。

(2)先畫出所有的主幹,線條顏色對你而言必須能代表該主題或類別的含義,線條要與中心的圖像連接在一起,由粗而細,從中心往外畫出去,然後在線條上以相同顏色寫出第一階的主題或類別名稱。

(3)陸續逐步畫出各個主幹之後的支幹線條、次支幹線條,並在各條在線寫出下一階或次要概念。支乾的線條只要畫成一般粗細,往上的方向畫凸形,往下則畫凹形,一律寫在線條上。如果不同信息之間有關聯,要加上單箭頭或雙箭頭的關聯線條。

(4)在特別重要的地方,加上能對內容產生聯想的彩色插圖,以增強視覺上的注意力與記憶效果。

(5)以相同或類似顏色的鉛筆,在每一個主幹衍生出來的結構表面,畫出一個包覆

整個主幹以及其後支幹(含文字、插圖)的邊界外框,藉此再次記憶這篇文章的幾個大類概念。

6)用相同或類似顏色的彩色鉛筆,沿著主幹、支幹線條畫出陰影效果,並在每個支幹線條上出略微由粗而細的效果,除了創造美感,同時記龍支乾的內容。

(7)以照相記憶的方式,直到手繪思維導圖可以輕鬆浮現腦海為止。

9、把整理好的思維導圖學習筆記,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分享給學習夥伴

10、經常復習你的思維導1圖學習筆記,以強化對書本(或文章)重點內容向記憶效果。

閱讀全文

與完成思維導圖能用哪些閱讀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ivo手機語音控制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47
足外翻治療方法如何治療 瀏覽:382
做小扇子的簡單方法 瀏覽:226
醫美洗臉的正確方法 瀏覽:37
腦膜炎引起癱瘓哪裡可以治療方法 瀏覽:632
橋梁搭建方法視頻 瀏覽:344
哮喘的長期治療方法 瀏覽:30
如何處理活的大龍蝦的方法 瀏覽:264
新手機密碼鎖定方法 瀏覽:579
水晶玉器真假鑒別方法 瀏覽:29
如何只用一種方法就能減肥 瀏覽:105
什麼是大學計算方法 瀏覽:703
敏感肌怎樣才能好有哪些方法 瀏覽:745
面對問題要能夠找到解決方法作文 瀏覽:379
毛豆的種植方法和技術視頻 瀏覽:435
全自動免疫熒光分析儀操作方法 瀏覽:974
如何挑選牛仔褲的裁剪方法 瀏覽:361
甲亢的常用診斷方法 瀏覽:360
天固智能門鎖安裝方法 瀏覽:460
pc肌鍛煉方法教學 瀏覽: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