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魚餌的製作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用酒麴發酵餌。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餌酒香氣味濃、誘魚效果好、製作簡便、經濟適用,深受釣魚愛好者的青睞。製作這種餌的方法是:玉米面加上白面,用沸水沖燙,邊沖邊攪拌,趁溫熱時摻入適量的酒麴粉,揉勻後放在干凈的瓷罐中,密封好,放在保溫處發酵。1周左右就有酒香味溢出。這時候就可以供釣魚裝鉤用了。一次製作量夠1周使用也可以,但不要做得太多,因為放久了會繼續發酵,失去其香甜味,上鉤效果差。發酵適中時放在冰箱里可以存半個月左右,快要用完時用它做引子,加所需要的基礎餌揉勻,仍放保溫處發酵,不需要再添加酒麴了。
第二種方法是,拿適量黃豆,用文火炒出香味,晾涼後磨碎過篩,豆皮可作為做糟食的添加劑,細粉裝瓶備用。要釣魚的時候,就先把漁鉤用水濕一下,然後放在盛有細豆粉的瓶內滾蘸一下,再濕一次漁鉤,再滾蘸一下細豆粉,如是幾次就可以投鉤施釣了。這種餌的好處是用量少,攜帶方便,裝鉤省事,每一次出去都可以帶一點。生豆面或豆腐粉加水攪拌,和成軟面團,捏成小丸裝鉤,也能對魚產生很強的誘惑力。若用蜂蜜代水調製成蜜丸,效果就更好了。這種蜜調餌,存放十天半月不變質。
第三種方法是將枸杞子干用曲酒泡軟,再加適量白糖拌勻。一天後就可以裝鉤施釣了。釣大魚用大鉤,釣小魚用小鉤。將該餌瓶裝密封,在酷暑季節存放兩個月不會變質。
第四種方法是將新鮮嫩苞米弄成粥狀,裝人塑料袋中備用。不能裝單鉤,必須裝集團鉤。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餌料必須新鮮,盛夏使用不能超過兩天。
Ⅱ 魚餌製作方法,有用簡單的配方
紅蚯蚓釣餌製作方法:
原料:小紅蚯蚓、香油、香蘭精、食品紅色素。
將100克香油、食品紅色素、香蘭精混合拌勻後,放在小火上面加熱,並不斷攪動,加溫至混合油變成鮮紅色就行,溫度不要太高。冷卻後裝瓶做調料備用。垂釣時,將洗干凈的鮮活蚯蚓放在配好的調料油中,攪拌均勻即可掛鉤垂釣。
,
Ⅲ 魚餌的製作方法有哪些
調拌法
所謂的調拌法是一種最簡單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將液體原料倒入固體(粉末、顆粒)原料中,然後攪拌揉捏成面團形狀,話說調拌餌料最好用釣點的水調拌,除了水之外,有的還會放集中物質混在一起。有的加麻油、芝麻醬、中葯粉、豆腐渣、成品餌料等等。
烘炒法
粉類物質經過烘炒後會有香味的,如豆粉、芝麻(炒後碾碎)麥穗、米糠、等等。炒出香味後單獨用水或者酒調拌,或者加入其他原料(顆粒、玉米、中葯粉、香精等)調拌。
發酵法
用麥粉或者麵粉之類的放進一個干凈的麵粉里,用開水燙透,水不能太多,不能弄成麵糊狀,燙濕後應呈現顆粒。然後用收捏成團。在用酒麴(做米酒的曲)半個。把酒麴碾碎放入盆中。沒有酒麴的話 可以用發酵粉。只不過發酵粉的效果不如酒麴罷了。對入酒麴後要拌勻,然後把它壓平,往盆上蓋個東西,放大奧避光出,溫度大概25攝氏度,30攝氏度的發酵兩天就可以了。經過發酵的餌料香氣撲鼻,使用時可以加些麵粉,也可以加成品餌料。
浸泡法
用曲酒泡小米可以說是釣鯽魚的「極品」,中葯酒泡的時間越長越好。最少10天。酒會變成棕紅色。
暴曬法
為了釣哪些喜歡吃酸臭味食物的魚,自製餌料時可以用暴曬法,餌料在短時間內產生酸臭味暴曬法的方法是將開水燙過的糠粉、剩米飯、面條之類的東西用塑料袋包裝,扎緊袋口,放在陽光下暴曬。一般一天就是可以使餌料變味,也可以加些魚腸子、家禽內臟、骨頭湯等等。
蒸煮法
有些硬的果實類的餌料需要先蒸煮,變軟、變熟後使用,如豆類、老玉米、蒸好後直接可以做誘餌,也可以粉碎加其他的餌料混合用。
Ⅳ 魚餌的製作方法和配方
以下是幾種魚餌的製作方法和配方:
1、自製蚯蚓魚餌。蚯蚓作為萬能魚餌,自然是首選的。蚯蚓直接掛鉤也就可以使用,但是這樣太浪費魚餌,製成魚餌使用,不僅效果不會改變,而且更適合大多數魚。
製作方法:很簡單,只需將蚯蚓切成小段,然後摻和一些麵粉,即可使用。
2、自製玉米魚餌
玉米是常見的穀物類,生活中很常見成本低,而且效果很好,因此玉米用於製作魚餌,最合適不過了。
製作方法:首先取新鮮的玉米粒放入生水中浸泡,為了讓玉米粒能夠軟化,這樣就可以縮短煮玉米的時間。接著把玉米粒放入開水中煮,一般來說煮至八分熟即可,注意不要煮粘了,因為玉米中含糖量很好,要控制好火候和時間。
然後撈出玉米粒晾乾表面水分後,就可以加入白酒密封發酵了,發酵的時間受氣溫和環境的影響,一般兩天左右即可。
3、自製腥味魚餌
魚類普遍都喜歡的味道,那無疑是腥味了,腥味魚餌也是可以自製的魚。製作腥味魚餌一般選材腥味較濃,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比如雞肝鴨肝等等家禽的內臟。
製作方法:可以將從市場上買來的新鮮的雞肝用生水清洗,主要是要把表面的油脂洗凈,然後將雞肝切成丁狀,接著配合些玉米面和成團狀即可使用。
4、自製穀物類魚餌
穀物類魚餌是比較傳統的餌料,製作方法也很簡單,一般使用自然發酵的方法就可以了。比如紅薯,首先選用放存了一個月左右的紅薯,放置一段時間的紅薯內,有很多的糖分沉積,這樣的紅薯製作出來的魚餌味道更甜美,更受魚兒的喜愛。
製作方法,將紅薯洗凈後不要削皮,不要切塊,直接整塊放入蒸鍋中蒸,削皮後的紅薯表面容易變質,製作出來的餌料不能長久的使用,不要切塊的理由也一樣。蒸至八分熟之後,每次使用的時候就可以切下適量的一塊,配合著奶粉或者蜂蜜攪拌成團後使用。
Ⅳ 釣魚餌料如何製作的技巧方法
釣魚是一項十分受歡迎的休閑活動,許多的白領特別是男士,都喜歡在周末或者休息的時候,約上幾個朋友一起去垂釣放鬆心情。那麼大家知道釣魚餌料應該怎樣製作嗎?下面跟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釣魚餌料製作技巧
(一)虛實兼備
虛,指的是粉末狀物質;實,指的是顆粒狀物質。二者合二為一。餌團投入水中後,粉末狀物質霧化快,會在水中形成一片粉末狀霧區,以吸引周圍的魚。
顆粒狀物質沉入水底,可供游來的魚食用。由於顆粒十分小,魚難以一時吃得很多,吃不飽,可是又捨不得離去。這時釣魚人投下釣餌,釣餌的質量比誘餌更高,不願離去的魚一旦發現釣餌,便捨去吃著很費勁的小顆粒誘餌,去吃鉤上的釣餌,正好中鉤。
若只有粉末狀物質,而無顆粒狀物質,魚不會留得久,因為粉末狀物質漂散開,不容易集魚;若只有顆粒物質,魚發現的慢,誘魚效果差。所以配製誘餌時應本著虛實兼備的原則,既用麥麩類粉末狀物,也要用碎玉米粒、小米類、餅塊類物質。
(二)一定要有氣味
魚的嗅覺十分靈敏,魚在水中發現食物往往是先用嗅覺。一旦發現自己喜好的氣味,便循著氣味的散發的方向游來。因此,配製誘餌一定要注意氣味這個原則。通常用得最多的氣味是香味和甜味。
(三)使用的原料要潔凈
不使用腐爛變質的原料,即使使用臭味餌,腥味餌,也不能使用糞便類的物質。
(四)吃不了,吃不飽,不想跑
這也是配製餌料的一個重要原則,其意思是,配製的誘餌時魚吃不完,也吃不飽,可是又捨不得離開。若是一次投很多的誘餌,魚吃飽誘餌就對釣餌不感興趣了。
這就是為什麼在配製料時常用粉末狀的和小顆粒狀的物質(如麥麩,小米)的原因,這就要求釣者在投放誘餌時掌握一定的量,不能一次投的太多,應在投了第一次後,等適當的時間繼續投放,而且投放量更小,窩內始終有誘餌,可始終是那麼一團,這樣才真正起到誘魚的作用。
(五)隨機應變,靈活運用
配製誘餌或使用釣餌應遵循隨機應變,靈活運用的原則,根據水情,魚情酌情增添或減少餌料成分,如養魚場的魚吃慣了主人喂的飼料,釣此處的魚應以該處的魚飼料為主,適當的加些自備的餌料。
(六)以一種氣味為主
配製餌料時應突出一種氣味,不能將多種氣味混合,否則餌料產生怪味或無味,魚不咬食,白白浪費餌料。氣味的濃淡應注意一個“度”,過於濃烈的氣味魚不喜歡,氣味的濃淡往往與氣候,水溫,水質有關。在水質較好,水中食物豐富的水域垂釣,餌料的氣味應淡一些,若水質清澈,或是在寒冷的季節釣魚,餌料的氣味應濃一些。
(七)少而精
配製誘餌有許多原料可以選用,但並不是原料的種類越多越好,有了麥麩,就不必用糠粉,餅粉,有了香精就不必加蜂蜜,芝麻油……應以一兩種原料為主料,在加些輔料即可。例如,以粉狀物的麥麩,豆粉和顆粒狀的小米,碎米為主料,然後再加些有氣味的蒜汁,葯酒等輔料即可,而且應主次分明,以主料多,輔料少,盡量做到少而精。
(八)只用對的,不必用貴的
配製餌料垂釣在“適銷對路”,應以針對性為首要原則,有的釣友在餌料中使用麝香,這對工薪階層的釣友來說就不經濟了。況且也未必能釣到很多魚,用其他香料完全可以替代。釣魚畢竟是一種業余的消閑性的娛樂活動,大可不必在配製餌料上花大筆的錢。
釣魚四要訣
1.選好釣位常是收獲好的關鍵
常在同一個水域,有的地方上魚很快,有的地方很久咬一次鉤,釣位不當常是原因之一。選好釣位主要憑 經驗 。魚有魚道,即其經常的遊行路徑,棲聚也有自己的習慣。一般地說,自然水域,如水塘、河溝、湖泊、河流等等,應選擇有水草、蘆葦的地方下鉤。
或在樹旁、歪樹下、亂石、橋樁附近垂釣,這些常是魚兒集聚的地方。人工挖掘的養魚池一般為方型或長方形。通常說:“長釣腰,方釣角,圓池釣中央”,雖非絕對,但也是經驗的 總結 。事實上,人工養魚池喂料台附近是最易集結魚群的地方,特別是喂料時間的前後,道理不言自明。
2、選准釣餌
主要指所釣的魚種最喜歡吃的食物。如鯽魚之於蚯蚓、紅蟲,鯉魚之於玉米面,草魚之於蘆葦芯和螞蚱,梭魚之於海蠶,羅非魚之於小蝦等等。市場上現有科學配製的針對不同魚類 愛好 的合成餌料也都很有效。但據筆者體會,最易上鉤的餌料,莫過於所釣魚塘經常喂魚的餌料。用來浸透合以粘性較好的麵食,常是魚群最愛搶食的餌料。總之。垂釣之前一定要摸清所釣的魚種與其習性。如果不清楚,可多帶幾種餌料,到時選用。
3.備好釣具
釣具的准備也必須針對所釣場所與魚種、大小精心選擇。最好事先了解清楚。如無條件則應考慮多種可能,適當准備幾種不同釣具。
4.練好釣技
包括氣候、風向、釣法、各種技巧,可多請教別人,看書籍,但最根本的還是實踐。
釣魚休閑好處
一、提高反應能力
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初學釣魚的朋友,要經過較長時間的練習才能得心應手,這可以鍛煉人的反應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腦細胞的靈活性。
釣魚的關鍵就在於觀察魚漂和及時提竿
二、保護和恢復視力
眼科醫生經常會說:常看遠方,常看綠色,視力就不易減退。一般讀書看報的時候,多數情況下是在40厘米左右的近距離用眼,再加上看電視對目力的損害,還有人需要經常對著電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視力很容易下降。而釣魚主要就是看幾米或者幾十米之處綠水中的浮漂,經常釣魚,既看遠處,又看綠水,能對視力具有保護和恢復作用。
三、整理釣具使人心靈手巧
釣魚前,買來的魚竿、魚線、魚鉤、魚漂以及手輪等等,必需自己動手組成釣組。由於要釣的魚類魚種的不同,天氣、場地和季節的差異,這些魚具組合起來的方式也就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千變萬化。組合釣具是很難請別人代勞的,既要開動腦筋,還需要有一雙巧手,長一點、短一點、粗一點、細一點、輕一點、重一點,如果調配不當,就必然影響魚兒的上鉤率。
四、使人心態平和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也比較大,身心有時很難放鬆下來,當進入“你與池水一線牽”的境界時,什麼榮辱、悲歡、得失、功過等等掛心的事情,都會被面前這池清水過濾得乾乾凈凈。
五、強身健體,遠離污染
垂釣地點,一般遠離鬧市,聽不到各種噪音,聞不到汽車廢氣。特別是在春秋兩季這兩個垂釣的黃金季節,綠水青山,日光浴、空氣浴任君選擇,清新空氣大量免費供應。
釣魚於江河湖海,空氣清新,陽光充足,噪音小,是養身保健的良好環境。江河湖海邊的空氣中氧氣充足,經常呼吸新鮮空氣,可引起人體各種相應的良好的生理反應;日光可使人獲得健美的皮膚,紅潤健康的面容。人體經日光中紫外線照射後,可以增強皮膚和內臟器官的血液循環,促進體內的新陳代謝;城市噪音已構成環境的嚴重污染,經常到空曠恬靜的水域釣魚,幽靜的環境能消除兩耳的疲勞,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聽覺功能。
釣魚活動能控制和消除精神方面的各種不良情緒,參加釣魚活動有助於提高生活情趣,活躍各種生理功能,是保持心理健康衛生,防止抑鬱症、精神沮喪及焦急、暴躁等不良情緒的好 方法 。釣魚使人心情舒暢,情緒穩定,精神飽滿。
看過釣魚餌料如何製作的人會看:
1. 自製釣魚餌料
2. 釣魚飼料有哪些製作技巧
3. 釣草魚餌料製作技巧 釣草魚餌料如何製作
4. 釣草魚的素食餌料配方怎麼做
5. 傳統釣魚方法
Ⅵ 怎樣做魚餌
製作技巧
魚餌的色澤 魚類的視覺相對來說較遲鈍。但在常釣的淡水魚中,如鯽魚,鯉魚,草魚等,在清水中也能見到數米,十幾米遠處的食物。利用魚類偏愛的各種色澤,刺激其條件反射,釣取對象魚,亦是垂釣高手的重要一招。 深褐色,咖啡色。
雜食性魚類中的鯉魚,由於長期習慣在池底,河浜底端、灣子口的淤泥里覓食,故對以上色澤的餌料感興趣,菜籽餅粉,發酵過的酒糟,烘過的麥麩等餌,其本身的自然色澤較為接近褐色,咖啡色,故引誘鯉魚效果特好。
黑色,暗紅色。相近這些色澤的餌也比較多,如螺螄肉,芝麻粉,蚯蚓粉,豬肝,商品顆粒料餌等等,這類餌其天然色澤對青魚,鯉魚,鯰魚等有很大的誘感力。
白色。對淡水魚來說,喜歡白色餌的比較多,特別是鯽魚,草魚,湖泊中,溪流中白魚,餐鰷魚等,它們可能由於習慣生活於水的上,中層干凈水域,所以對食物的色澤也偏向白色和淡色,以大變,小麥粉,玉米面為主配製的餌料均近似白色,引釣上述幾種魚效果極佳。高手們時常在本身不太白的粉料中添加點「白粉」,把餌料染成白色。在肥水,深水體垂釣中常能起到現奇制勝的效果。
綠色。以青草色為代表的草綠色,也許是草魚,鯿魚經常吃青草,菜葉,樹葉等緣故,因此它們特別偏愛此色,不少商品餌中均添加了海藻,水藻植物,使其餌與天然草綠色十分接近,加上它的天然青香,草魚,鯿魚見餌就有吞上鉤率明顯比其它色餌要高。
淡黃色。小米,玉米磨成的粉一般是淡黃色,以這類原料為主,經加工的商品餌市場上也已不斷出現。用這些餌在肥水和水色較渾濁的水區垂釣,魚兒在數米遠就能見到,刺激它們的索食興趣。淡黃色,黃色,黃色的餌也是鯽魚,草魚,鯿魚,喜愛之色。
總之按筆者的垂釣經驗,色澤這一餌料的物理性能的應用,也要因水,因魚,因地而宜,不同的水質,天氣,魚情,特別是平常魚吃的食物之「色」,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高手們能泡製出本處魚喜愛之色的餌,很快引魚「競吃」。也是制勝一著。
餌料的軟硬。傳統釣法中採用動物性釣餌的選手均有這樣的體會:用紅蚯蚓,肉蛆,河蝦仁,螺螄肉,豬肉條等作釣餌,它們一般都較柔軟。煮熟了的發硬的蝦仁,以及螺螄的「頭段」遠不如活蝦仁和活螺螄當場碎殼去「頭段」後的「尾段軟腸」掛鉤釣上鉤率高。可見,餌料軟硬這一物理性能對上魚量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軟與硬
魚餌的軟硬,主要取決於挍拌的加水量,正常狀態的軟硬度應該像耳垂兒或嘴唇一樣。如果過硬,極可能會出現跑魚的現象。因為當餌太硬時,鉤從食中脫出穿透魚嘴時受到的阻力較大,因此可能鉤得薄,當魚用力掙脫時即會脫鉤。
餌過硬的另一個缺點是霧化效果差,且這將影響誘魚與集魚的效果。若魚餌過軟,將很難拋出,並且在下沉的過程中損失太多,有可能到底後鉤上基本沒餌了。
Ⅶ 魚餌的製作
1:魚類普遍都喜歡的味道,因此腥味魚餌也是經自製的魚餌之一。製作腥味魚餌一般選材腥味較濃,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比如雞肝鴨肝等等家禽的內臟。首先我們可以將從市場上買來的新鮮的雞肝用生水清洗,主要是要把表面的油脂洗凈,然後將雞肝切成丁狀,接著配合些玉米面和成團狀即可使用。
2:穀物類魚餌是比較傳統的餌料,製作方法也很簡單,一般使用自然發酵的方法就可以了。比如拿紅薯來說,首先選用放置了 一個月左右的紅薯,放置一段時間的紅薯內,有很多的糖分沉積,這樣的紅薯製作出來的魚餌味道更甜美,更受魚兒的喜愛。接著將紅薯洗凈後不要削皮,不要切塊,直接整塊放入蒸鍋中蒸,削皮後的紅薯表面容易變質,製作出來的餌料不能長久的使用,不要切塊的理由也一樣。蒸至八分熟之後,每次使用的時候就可以切下適量的一塊,配合著奶粉或者蜂蜜攪拌成團後使用。
3;蚯蚓作為萬能魚餌,自然是值得一提的。蚯蚓直接掛鉤也就可以使用,但是那樣太浪費魚餌,製成魚餌使用,不僅效果不會改變,而且更適合大多數魚。蚯蚓魚餌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只要將蚯蚓切成小段,然後摻和一些麵粉或者適量的添加一些小葯,即可使用。
Ⅷ 魚餌可以自製嗎,最簡單的魚餌製作方法是什麼
玉米面餌料:將玉米面作為主要原料,用開水燙一下或者在鍋中蒸熟,取出晾涼。再加入一定的香油並攪拌均勻。米飯餌料:用大米飯作為主要原料,加入醬油攪拌一下,使其的味道更濃。葷餌:還有一種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捕捉一些活餌,比如在濕潤的泥土中捕捉蚯蚓,或者在水邊用網捕捉一些小型的魚和蝦。它們都可以作為魚餌使用。魚餌指的是釣魚的時候要用到的一類物質,是用來吸引魚兒上鉤的物質,因而是比較重要的一類物質。為了讓魚兒更容易被吸引過來,准備好並且使用合適的魚餌,對於垂釣的效果有非常大的幫助。魚餌的種類是比較多的,其中有一些是可以直接購買的,比如商品餌,這種餌料在購買之後可以直接使用,相對來說就是比較方便的。
當然,餌料不僅可以直接購買,還可以自己製作。而且,有些自製餌料的方式也並不是特別麻煩,自己製作的話也不會花費太長時間。而且,如果是自己製作的話,就可以在其中加入垂釣目標喜歡的物質,從而更容易將周圍的魚吸引過來,也就是說會更有針對性,所以總體來看就是比較合適的。當然,自製餌料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是否自己製作可以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上文已經介紹過,魚餌可以由垂釣者自己製作,這樣的話就需要明確自己製作餌料的方式。有一些方式是比較簡單的,非常受到垂釣者的歡迎。以下這些簡單的方法都是可以採用的:
1、玉米面餌料:一些穀物餌料就是比較容易製作的。比如,就可以將玉米面作為最主要的物質,先將它們用開水燙一下,燙到五六分熟,或者在鍋中蒸熟也是可以的。取出晾涼之後,在其中加入一定的香油,然後攪拌均勻,這種餌料很容易將魚吸引過來。
2、米飯餌料:也可以用大米飯作為主要原料。可以加入醬油,然後攪拌一下,這樣它們的味道對於水中的魚來說更有吸引力。
3、葷餌:另外,還有一種簡單的方式就是直接捕捉一些活餌,而且這些活餌有些是比較容易找到的。比如蚯蚓,在比較濕潤的土壤之中就生活著比較多,可以捕捉它們。或者也可以直接在水邊用網捕捉一些小型的魚和蝦,它們作為魚餌釣魚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Ⅸ 自製魚餌 如何自製魚餌
1、魚餌多半是購買,但有時候沒條件,可以在家自己製作,准備好半斤粘玉米面,用開水燙一下,如果掌握不好乾濕度可以放進鍋中蒸煮。
2、取出後冷卻,拌入香油用手搓抓,黏黏的極富粘性而且具有香油的味道,拋鉤後不論是草魚還是野雜魚都會循著味道而來。
3、除此外,也可以用隔夜的大米飯做餌料,這樣的米粒略微脫水彈性好,用魚鉤穿過不會被魚餌輕易扯掉,用醬油將其攪拌一下鹹味更能引來魚兒搶食。
4、另一種方法,在牆角或有土的小區花圃內潮濕地段,用鐵鍬翻開土壤可捕捉蚯蚓,鮮活的餌料是魚的最愛。
5、捕捉草蝦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用抄網在河邊就地取材,在水草邊來兩下就能撈到,活蹦亂跳的草蝦鑲嵌在魚鉤上,無論是什麼魚都不會拒絕從小就吃的一級魚餌。
Ⅹ 自己做魚餌料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用酒麴發酵餌。這種方法做出來的餌酒香氣味濃、誘魚效果好、製作簡便、經濟適用,深受釣魚愛好者的青睞。製作這種餌的方法是:玉米面加上白面,用沸水沖燙,邊沖邊攪拌,趁溫熱時摻入適量的酒麴粉,揉勻後放在干凈的瓷罐中,密封好,放在保溫處發酵。1周左右就有酒香味溢出。這時候就可以供釣魚裝鉤用了。一次製作量夠1周使用也可以,但不要做得太多,因為放久了會繼續發酵,失去其香甜味,上鉤效果差。發酵適中時放在冰箱里可以存半個月左右,快要用完時用它做引子,加所需要的基礎餌揉勻,仍放保溫處發酵,不需要再添加酒麴了。
第二種方法是,拿適量黃豆,用文火炒出香味,晾涼後磨碎過篩,豆皮可作為做糟食的添加劑,細粉裝瓶備用。要釣魚的時候,就先把漁鉤用水濕一下,然後放在盛有細豆粉的瓶內滾蘸一下,再濕一次漁鉤,再滾蘸一下細豆粉,如是幾次就可以投鉤施釣了。這種餌的好處是用量少,攜帶方便,裝鉤省事,每一次出去都可以帶一點。生豆面或豆腐粉加水攪拌,和成軟面團,捏成小丸裝鉤,也能對魚產生很強的誘惑力。若用蜂蜜代水調製成蜜丸,效果就更好了。這種蜜調餌,存放十天半月不變質。
第三種方法是將枸杞子干用曲酒泡軟,再加適量白糖拌勻。一天後就可以裝鉤施釣了。釣大魚用大鉤,釣小魚用小鉤。將該餌瓶裝密封,在酷暑季節存放兩個月不會變質。
第四種方法是將新鮮嫩苞米弄成粥狀,裝人塑料袋中備用。不能裝單鉤,必須裝集團鉤。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餌料必須新鮮,盛夏使用不能超過兩天。
用葷餌或活餌釣鯉魚
河蝦、紅蟲、蚯蚓、地蠶、油葫蘆、蛐蛐、蛆、玉米蟲、蜂蛹或者是其他的幼蟲等等這都是活餌,都是鯉魚的美味佳餚,鯉魚遇見之後就會決不放過的。但是由於裝鉤的不當,釣餌常被摘吃,造成信號的失真,提竿空鉤。如果我們在這種情況下,在裝鉤時,可以從河蝦的頭部開始,再沿著其硬殼橫穿鉤,使鉤尖裸露,蝦體橫卧於鉤門內,把蝦槍折斷指向鉤門。這樣裝鉤投入釣城後1小時以內河蝦是不死的,而且會不停地擺動,這樣更保持了誘招力。由於鉤尖的裸露,無論魚從何方吞餌,都是無法逃避鉤尖刺入的,從而增加了釣獲的機率。裝紅蟲的時候,首先用一盲管,即將2厘米長的塑料管的一端,用火燒後捏住封死,將6~8條紅蟲裝入盲管入面,當它爬出1條就用紅線攔腰結扎,爬出2條就2條一塊扎,直到把管中的紅蟲全部紮好拴牢時,再對折打結,把多餘的紅線剪掉。在結扎的時候不要過度的用力,以防止扎斷。把紅蟲紮好之後,將鉤從紅線中穿入,使鉤尖裸露出來以後。這項准備工作,最好在出釣之前進行。裝鉤時投入釣域2小時以上,紅蟲仍然會保持不停地蠕動的。如果沒有這個條件的,可以將蛆蚓裝鉤之後,再用香精水把它浸潤一下,再投入釣域內,效果也是非常好的。但如果上魚的個體較大的話,就可用整條粗蚯蚓來裝鉤了,或者是把粗蚯蚓剪成1.5~2厘米的段,用鉤橫穿蚯蚓。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把鉤尖裸露出來。有的釣者在把鉤尖全包的同時,還要在釣尖外留一小段蚯蚓,認為蚯蚓蠕動能增加誘把力。其實,這樣的裝鉤方法,最容易被魚摘吃餌食,而造成提竿空鉤。這一點,希望讀者多多注意了,更要改進不科學的裝鉤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