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土質路基壓實原則
先振的話,土體尚沒有密實,想振也振不起來。
② 簡述路基壓實方法
路基壓實時,第一遍用振動壓路機靜壓進行穩壓,然後再振動壓實。具體要求:
直線段和大半徑曲線段,應先壓邊緣,後壓中間;小半徑曲線段因有較大的超高,碾壓順序應先低(內側)後高(外側)。
壓路機碾壓輪重疊輪寬的1/3~1/2。
碾壓遍數,振動壓路機振約6~8遍,一般就可以達到密實度要求。
壓路機的行駛速度過慢影響生產率,過快則對土的接觸時間過短,壓實效果差。一般光輪靜壓壓路機的最佳速度為2~5公里/小時,振動壓路機為3~6公里/小時。所以各種壓路機械的最大速度不應超過4公里/小時。
影響壓實效果的主要因素一般來說是含水率、土類,以及壓實功能。根據現場施工經驗,在壓實前最好實測一下路基土的實際含水率,經驗證明土壤的實際含水率在最佳含水率的正負1%~3%進行碾壓效果最好。現場實測含水率的簡單辦法是用酒精燃燒法簡單易
做很適合施工現場操作。如果因工期關系沒有時間晾曬,可以考慮摻拌石灰的方法減少土的含水率。
壓實路基和路面基層,碾壓遍數大約為6-8遍;壓實石料鋪築層,碾壓遍數大約為6-10遍;壓實瀝青混合料路面的碾壓遍數大約為8-12遍。
壓實厚鋪層路基時,應選擇低振頻(25~30Hz)和高振幅(1.5~2mm)組合,可獲得較大的激振力和壓實作用深度,提高作業效率;壓實薄鋪層路面時,應選擇高振頻(33~50Hz)和低振幅(0.4~0.8mm)組合,可提高單位長度上的沖擊次數,提高壓實質量。
③ 路基壓實度有哪些要求
1.路塹和路堤基底均應壓實,土質路堤(含土石路堤)的壓度應不低於表2-2的標准土質路堤壓度標准。
2.路基的壓實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幹密度,以及其它指標應在取土地點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樣,進行擊實試驗確定,每一種土應取一組土樣試驗,施工中如發現土質有變化,應及時補做全部土工試驗。
3.土質路基壓實試驗方法可採用灌沙法、環刀法、核子儀法進行。當採用核子儀法時應先進行和與灌沙法對比試驗。
4.每一壓實層均應檢驗壓實度,合格後方可填築其上一層,檢驗頻率每200㎡檢驗8點,不足200㎡時至少檢驗2點,檢驗標准必須每點都符合上表要求。
5.土質路床頂面壓實完成後應進行彎沉檢驗,檢驗的車輪重及彎沉允許值按設計標准執行,檢驗頻率為每一幅雙車道50米點,左右兩後輪隙下各一點。
6.填方地段基底在填築前進行壓實,當路堤填土高度小於路床厚80cm時,基底的壓實度不宜小於路床的實度標准。
7.路基工程應採用機械壓實,壓實機械應根據工程規模、場地大小、填料種類、壓實度要求,壓實機械效率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
8.當採用振路機碾路基時應遵循先靜後振,先弱振後強振,先慢後快原則,直線段採用先邊後中,曲線段由內向外,向進退式進行,橫向重疊為0.4-0.5m,縱向重疊1.0-1.5m,應達到無漏壓、無死角,碾壓均勻。
④ 簡述土基碾壓的操作要領
1、路基應具備的基本要求:強度、剛度、水穩定性
2、路基填料要求,公路土工試驗規程規定要做的土工試驗:壓實度、表觀密度、磨光值、磨耗值、
3、路床的具體位置及組成:路槽底部一定深度的部分稱路床 分為:上路床、下路床
4、路基典型橫斷面的形式:路堤、路塹、半填半挖、不填不挖。
5、路基地面及地下常用的排水設施:邊溝、截水溝、排水溝、跌水急流槽、渡槽與倒虹吸等
6、施工准備工作的內容,技術准備工作的具體內容:組織准備;物質准備;技術准備:(1)制定施工組織計劃、(2)施工測量、(3)施工之前的復查與實驗(4)清理現場、(5)鋪設試驗路
7、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在路基施工前鋪築試驗路的目的:確定不同壓實度、各種填料的最佳含水率、適宜的松鋪厚度、相應的壓實遍數、最佳機械配置和施工組織方法等
8、路基填築要求(填土、土石混填及填石):
9、路基填築施工的主要工序:料場選擇—-基底處理——填築——碾壓
10、基底處理中的挖台階工作設置的目的、位置及具體實施要求。
11、影響路基壓實效果的因素:(1)含水率、(2)土質(3)壓實功能(4壓實厚度)
12、土基碾壓的操作要領(1)先輕後重、先靜後震;(2)先邊後中、先低後高(3)先慢後快、輪極重疊1/3、不漏壓
13、路基壓實度的具體定義及常用的檢測方法:一、定義:實測乾重度(密度)與室內標准擊實實驗的比值;二:環刀法、灌砂法、蠟封法、
14、土石混填和填石路基表徵壓實效果的方法:公路路基壓實度檢測方法大體可分為灌水(砂)法、波法和靜力貫入法
15、土方路基驗收實測項目的內容:壓實度、彎沉、平整度等指標。
16、石方路基驗收實測項目的內容:
17、濕軟地基常用的處理方法及其作用:(62)(1)換填土層法、(2)加固土樁法(3)粒料樁加固法(4)排水固結法(5)強夯法
18、砂(砂礫)墊層對砂的要求。宜採用中砂、粗,不得摻有細沙及粉砂,砂的等級與含泥量應滿足規范要求。
⑤ 簡述影響路基壓實的因素和壓實方法
影響路基壓實的因素主要有地基或下承層的強度、土料的選擇,松鋪厚度、壓實機械、壓實遍數、土的含水量。
施工中控制土的含水量是首要關鍵
1、分層壓實,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確保壓實度達到設計要求。
2、選用合適的壓路機、確保壓實遍數合理
3、填土松鋪厚度不宜過大
4、對上一層表面浮土或松軟層進行處治
5、採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填土顆粒不能過大,顆粒之間空隙不能過大
與傳統方法不同,智能壓實系統是事中監測,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方法。
依恩馳-路基智能壓實是一款安裝在壓路機振動鋼輪上的實時壓實度採集設備。通過內置感測器對壓路機壓實數據、以及壓實材料反饋力波形圖的採集分析,傳輸到系統雲中心與相應的實驗數據模型進行對比,判斷當前壓實材料的壓實度是否合格。結合高精度定位系統,全程做到無損、准確、連續快速的檢測。
⑥ 道路土質路基碾壓的原則是什麼
1、先輕後重
2、先靜後振
3、先低後高
4、先慢後快
5、輪跡重疊
⑦ 路基壓實施工要點有哪些,路基壓實
1)根據土質正確選擇壓實機具,掌握不同機具適宜的碾壓士層松鋪厚度及碾壓遍數。
2)組織實施時,採用的壓路機應遵循先輕後重的原則,碾壓速度應先慢後快。
3)碾壓路線應先邊緣後中間,超高路段則應先低後高,相鄰兩次的碾壓輪跡應重疊輪寬的1/2~1/3,以保證壓實均勻而不漏壓,對壓不到的邊角輔之以人力及小型機具夯實。
4)碾壓過程中應經常檢查含水量及壓實度,以符合規定的密實度要求。
⑧ 填土的壓實方法有哪些影響因素有哪些
填土的壓實方法:
1、碾壓法
適用於大面積的場地平整和路基、堤壩工程,用壓路機進行填方壓實時,填土厚度不應超過25~30cm,碾壓遍數一樣,碾輪重量先輕後重,碾壓方向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央,每次碾壓應有15~25cm的重疊。
2、夯實法
俗稱「打夯」,是利用夯錘自由下落的沖擊力來夯實土壤,中國傳統的「打夯」方法有木夯、石夯、飛硪等。
影響因素:
壓實厚度對壓實效果具有明顯影響;相同壓實條件下(土質、濕度與功能不變),密實度隨深度遞減;不同壓實工具的有效壓實深度有所差異,根據壓實工具類型、土質及土基壓實的基本要求,路基分層壓實的厚度有具體規定數值。
填土的壓實注意事項
為了達到良好的壓實效果,施工中採取如下措施控制:首要關鍵是控制最佳含水率,在最佳含水量±2%之內;採取分層填土,有效控制土層厚度;必要時,適當增大壓實功能。
施工機械是振動壓路機、平板振動器。雙鋼輪驅動振動壓路機壓實效果好、影響深度大、生產效率高,適用於各類土壤的壓實,是大型土石方壓實的首選設備。
⑨ 路基填築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點有什麼注意事項
路基填築方法常見方法有:
1、豎向填築法。
特點:以路基一端按斷面的部分或全部高度自上往下傾卸石料逐步推進填築。
注意事項:注意填築的速度以及傾斜的程度。
2、分層壓實法。
特點:自下而上水平分層,逐層填築壓實。
注意事項:填石作業自最低處開始,逐層水平填築,每一分層先是機械攤鋪主骨料,平整作業鋪撒嵌縫料,將填石空隙以小石或石屑填滿鋪平,採用重型振動壓路機碾壓,壓至填築層頂面石塊穩定。
3、沖擊壓實法。
特點:利用沖擊壓實機的沖擊碾周期性大振幅低頻率對路基壓實。
注意事項:用起重機吊起夯錘從高處自由落下,利用強大的動力沖擊,迫使岩土顆粒位移,提高填築層的密實度和地基強度。
4、強力夯實法。
特點:用起重機吊起夯錘從高處自由落下,利用強大的動力沖擊迫使岩土顆粒位移。
注意事項:鋪築時用大型履帶式推土機攤鋪和平整,夯坑回填也用推土機完成,每層主夯和面層的主夯與滿夯由起重機和夯錘實施,路基面需要用振動壓路機進行最後的壓實平整作業。
⑩ 路基土石方的壓實方法應遵循哪些原則
土質路基壓實原則:先輕後重,先靜後振,先底後高,先慢後快,輪跡重疊
石方路基:先碼邊,然後逐層水平回填石料,先修築試驗段,確定施工參數,路基范圍內管線、構築物四周的溝槽填築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