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雖然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但確實最容易改變人生的一條路。如果孩子特別不想上學,作為家長,首先和老師進行溝通一下,問清情況,如果是同學之間的問題,就請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一次,如果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問題,那就和老師溝通一下,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問題,真的不想上學了,問問孩子暫時休學一段兒怎麼樣,告訴孩子現在不上學,你以後會後悔一輩子的。
或者可以讓孩子去 體驗一周的工作,或許會理解父母的苦心。
⑵ 我不想上學怎麼辦
一種原因是不想動腦筋。
讀書是需要全程動腦去參與的。
現在有很多人喜歡追劇,追各種網路小說改編的爽劇,動輒數十集的長度,看似嚇人,其實劇情簡單到小孩子都能理解、完全不用動腦筋。
再比如抖音15秒小視頻,不僅不用動腦筋,你連注意力都不必集中,覺得好看就雙擊點贊、不好看就滑動大拇指……
讀書則不然,我們必須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思考和理解。
如果有一段話沒有讀懂,就要琢磨半天,有時候還得去請教他人。
所以很多人看書就打瞌睡,不如追劇有勁。
另一種原因是,很多人覺得讀書不好玩。
雖然玩游戲、追美劇、看燒腦的電影,這些都是要動腦筋的;
但跟讀書不一樣,游戲、美劇和電影,最擅長製造「爽點」——
你花了很多精力,終於通關了;主人公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完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任務;
女主從一個灰姑娘、華麗麗的逆襲、最後終於和霸道總裁在一起……
這時候,你的感受是非常爽、非常「痛快」的。
而讀書呢,它雖然也能帶給你好處——比如你的思考程度越來越深、你的寫作和表達能力越來越強,
但這個「好處」來得非常慢,很難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用網友的話來說,就是「全程都是尿點」。
此外,還有一種原因是:
生活已經很累了,我就想輕松一點。
生活是自己的,前途也是自己的。
有的人選擇努力奮斗、有的人選擇「混吃等死」,這些都是個人價值觀的體現,也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外人沒辦法干涉。
當然,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還是要往好的方向去引導,不能任由那些負能量的價值觀去「毒害」青少年。
那麼,如何才能讓不喜歡讀書的人、愛上閱讀呢?
我推薦三種方法——
下策:規定時間,強迫讀書
首先給自己(或者你的孩子、學生)制定閱讀計劃,每個月必須讀完多少本書;然後將這個計劃細化到每一天,每天花多少時間去閱讀;最後監督執行。堅持下來了,就給獎勵;沒能堅持,就懲罰。
我見過不少社群,就是用這樣的「獎懲機制」來約束大家。
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把規則制定得很清晰、且容易監督,完成還是沒完成、一目瞭然。
但這樣的壞處也很明顯:抵觸情緒比較大,容易造假(敷衍了事),且一旦沒有監督、就容易半途而廢。
中策:培養習慣,按時閱讀
這種方式稍微人性化一點:你不喜歡讀書?拿到書就打瞌睡?沒關系,咱們慢慢來,從每天閱讀5分鍾開始,培養你的閱讀習慣。
再不喜歡讀書的人、再忙的人,每天5分鍾,還是可以堅持下來吧?
別小看5分鍾的時間。假設你5分鍾能讀兩頁書,一個月下來,就能讀完50-60頁;
趕上周末、節假日,還能多讀幾頁。要不到半年,一本300頁的厚書就被你讀完了。
那麼,從今天開始,每天讀書5分鍾,堅持一兩個月。
⑶ 不想去上學了怎麼辦
1、控制情緒不打罵好好溝通:
孩子不想去學校了,作為家長肯定會生氣,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憤怒情緒,要知道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談談,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學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沒有提出什麼條件和要求等。
2、理解孩子的壓力:
孩子不去學校了,家長不能只顧自己的尊嚴或者面子,認為孩子不去學校了,讓自己感到丟人,其實應該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3、不要急著解決問題:
孩子不去學校了,作為家長著急歸著急,但不要急於解決孩子不去學校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在和孩子好好談談,問清楚孩子不學校的原因,根據原因再做出決定,切不可孩子不去學校,家長馬上就責罵數落逼著孩子去學校,家長要保持冷靜,先冷幾天,也不過問孩子的事情,還是好好的關心孩子,讓孩子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內疚,在處理會好一些。
4、根據原因解決孩子遇到的難題:
孩子不去學校了,自然是有原因的,家長根據孩子提出不去學校的原因,好好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學習壓力大,跟不上課了,家長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降低學習壓力,在學校被欺負了,不敢去,也要去解決一下,消除孩子的心理顧慮和擔心,才是解決的方法。
5、和孩子老師溝通一下: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訴自己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的老師聯系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6、讓孩子的好朋友做孩子工作:
孩子正是上學的年齡,不去學校了,也不是辦法,家長沒有辦法了,可以讓孩子的好朋友來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共同話題聊的,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體諒一下家長,不要太任性了,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的。
7、在家暫時休息一段時間:
孩子實在不想去學校了,特別的厭學,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可以讓孩子在家暫時休息一段時間,一個人整天在家,感到無聊,根據孩子年齡讓孩子跟著自己出去打工,受點苦和累,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孩子想起上學的好,也會去學校的。
⑷ 我不想上學,我該怎麼辦
現在社會上沒有學歷的人也有很多。沒有學歷,同樣可以生活,可以生活地很好。
一、找一個簡單的工作:
可以去找一些僱主,找到工作,或者找一個有經驗的朋友來找到學歷要求低的工作。可以在軟體上找工作,在工作中學習並獲得工作經驗。可以擔任多個職位來減輕生活壓力。 20歲時不要害怕遭受挫折。
四、確定目標:
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認清自己的優勢。要為現在的自己確定一個目標,一個自己會為之而不斷努力的目標,一個會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的目標,一個能讓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與快樂的目標。一個人,靜下心來,仔細想想自己要做的事情。
注意事項:
1、不要半途而廢,輕易放棄只會失敗,在學習技能的同時,也要鍛煉自己的耐性。技能和堅持兩者不可缺,否則只會無功而返。
2、做事情要有計劃,在做事情之前理清自己的思路對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⑸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
1、首先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比如每天安排學習適當的時間,同時應該完成適當的作業量,比如可以根據老師的要求或者網課的要求逐步進行學習。
2、應該積極的溝通和交流,對於孩子上不了學的一些原因要適當的予以解決,同時也應該讓孩子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積極與孩子溝通交流。適當的給予言語上的鼓勵,讓孩子解決負面的情緒問題,不能夠讓孩子沉浸在焦慮、抑鬱、煩躁的情緒當中不能自拔,而且不能讓孩子沒有辦法尋求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3、應該讓孩子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增加孩子的學習慾望,比如帶孩子看一看世界名著,多去圖書館學習或讀書。同時也可以帶孩子去參觀博物館、歷史展覽館等等。讓孩子有更強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這樣才能夠積極的自我鼓勵、自我督促,讓孩子自己養成學習習慣。
4、先問清楚為什麼?
多與孩子談談心,盡可能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問問清楚孩子不想去上學的原因是什麼?比如,有的家長會發現孩子不想上學是因為不想起床。這樣的話,家長就可以「對症下葯」每天晚上控制好時間,盡量讓孩子早點休息,保證睡眠,有的孩子是因為學習成績跟不上,所以不願意去上學,那家長就可以給孩子准備一套尖刀俠《名校學霸尖刀卷》。這裡面會幫孩子匯總所有的知識點,讓孩子學習不盲目;裡面的試題都是名校真題,讓孩子享受和名校學生一樣的教學資源;最重要的是講解特別詳細,孩子遇到不會的題,家長可以直接拿著解析給孩子輔導,是非常棒的家庭輔導專卷!孩子成績有長進了,自然就願意去學校了。
5、耐心的開導
孩子不想上學怎麼辦?家長不要用恐嚇或者誘惑的方法讓孩子不情願的去學校。例如說「以後不給你買好吃的了」「不聽話,媽媽不喜歡你了!」之類的話,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心裡創傷。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寓言故事,說明學習的重要性。讓孩子認識到,只有學習才能讓自己變成有知識、對社會有幫助的人。
6、創造上學的期待
比如告訴孩子「老師今天又表揚你了,XX事情做的真不錯。」「你長大了,上學了,爸爸媽媽真為你高興,我們家有小學生了,學到越來越多的知識,以後要比爸爸媽媽懂得還多。」讓孩子知道父母為孩子的成長高興,為孩子的學習進步自豪,這樣孩子就會有上學的自豪感和光榮感。
7、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身教大於言傳,父母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學習時不要在旁邊玩電腦、看電視、玩手機,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⑹ 不想上學怎麼辦
不想上學怎麼辦?如果出現不想上學的問題,應該積極的調整,首先一定要積極的鼓勵自己努力完成學業,因為在上學的年齡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讀書、學習、高考等。如果這個時候不上學,可能會無所事事,甚至出現嚴重的反社會行為,嚴重時可能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千萬不能過於任性,有條件的最好及時完成學業。
還要找到不想上學的原因,積極的調整心態,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出現負面情緒、人際關系緊張等問題,需要積極的轉移注意力,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也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看電影、聽音樂、放鬆身心。也可以分析不想上學以後有什麼樣的計劃和打算,不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枯燥、單調、乏味,而是要將自己的人生規劃得比較好,學會對自己的決定和計劃負責任。如果出現不想上學的念頭,不能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而是要慢慢的變得獨立,學會成熟的解決問題。
⑺ 初三學生厭學不想上學怎麼辦
1、改變學習狀態
首先,中考對於初三學生很重要。但是不要給自己給自己壓力。壓力大正常,但是不能讓壓力影響自己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初三學生上課認真應該聽講,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平時注意復習,要著手准備中考,但是要注意減少不必要的焦慮,不要讓自己壓力大。
2、緩解心理壓力
學會自我排解。初三學生壓力大是很正常的,一定要採取不影響他人和社會的方式,將內心的消極情緒發泄出來,然後重新投入學習和生活。
注意事項
1、專心致志做事。一個人同時面對多件事情時,容易給初三學生帶來壓力大的感覺。初三學生要學會有計劃、有步驟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學習,減少不必要的心理負擔,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以免弄得身心疲憊不堪。
2、轉移消解壓力大的問題。初三學生在一件事情上失敗,短期內又無法改變時,可以通過其它活動來彌補不能實現的願望,或者轉移注意力,讓壓力在其他活動中得到釋放。如參加文體娛樂活動,使自己獲得愉快的心情,壓力就會逐漸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