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珍珠貝殼如何養
珍珠貝殼養殖方法如下:
1、目前河蚌養殖方式多採用吊養和籠養。吊養方法有單個吊養和串養在一根線上吊養兩只蚌以上。籠養數量依籠(網籠、網夾)的大小而定,一般以每隻蚌都能接觸籠底為適宜。
2、育珠河蚌一般畝養殖池塘為800-1200隻;外盪為600-800隻。養殖密度具體視體重肥度。水體流動、水體深度等理化、生物因隨蚌體大小適量增減。
3、以育珠為主的池塘可以適量放養草魚、鯿魚、 鯽、鱖魚、黃顙魚等及搭養少量鰱、鱅魚,以充分挖掘水體生產潛力。
『貳』 貝類養殖的養殖方法
貝類養殖的全過程主要包括養殖場地選擇、采苗育苗、養成、育肥和收獲加工等環節。 貝類的生長速度有逐漸降低的特點。為提高海區利用率,一般應在生長速度明顯下降的年齡進行收獲,時間短的只有幾個月至1年,如褶牡蠣等;一般為2~3年,如長牡蠣、泥蚶、貽貝等;而珠母貝則為5~6年。以每年開始繁殖以前、軟體部最肥滿的一段時間內為收獲最適期。收獲時,對固著或附著的種類以人工從附著器上剝下,對埋棲種類連同泥沙一起挖起加以篩選,對穴居種類只能從底質中挖出。
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些工業化國家在沿岸水域污染嚴重或缺少淺海灘塗的情況下,利用陸上人工塘試養貝類,依靠投餌和循環過濾水系統精養牡蠣,使貝類養殖發展到全人工化階段。此外,貝藻套養既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場地及器材,又使兩者產生互利的生態效益,如中國的貽貝或扇貝與海帶套養,褶牡蠣與紫菜套養等均達到增產目的。為了充分利用或多級利用餌料,馬來西亞實施的對蝦、泥蚶混養,效果也好。
『叄』 貝類有哪些新的養殖模式
(1)貝蝦混養模式 在養蝦池中,混養扇貝,不僅凈化了水質,而且有利於蝦池中浮游生物轉化成扇貝的蛋白質,可以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
(2)貝參混養模式 扇貝與刺參混養,刺參攝食雜藻,可以起到清潔網籠作用,甚至扇貝的糞便也是刺參的良好餌料。經過刺參的清潔,網籠透水性加強,有利於扇貝的攝食和生長。
(3)貝藻套養模式 海帶或裙帶菜採取筏間淺水層平掛,櫛孔扇貝、貽貝等筏下垂掛。貝類的代謝產物為藻類提供了有機肥料,增加了海區的含氮量。貝類呼出的CO2給海帶增加了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而且攝食了與海帶爭肥的浮游植物。海帶的生長,又改變了水質條件,有利於貝類的生長。
(4)貝藻輪養模式 根據貝類與海帶生產季節的不同,利用同一海區浮綆,一個時期養貝類,另一個時期養海帶。輪養既可以改善海區環境,又可以充分利用海上浮筏設施,提高生產效益。
『肆』 從海邊撿回來的活的貝殼怎麼養
建議放生吧,雖然可以養但投入很大。除非你就住海邊可以天天換新鮮海水。如果一定要養,參考以下:
1、准備一個較大的容器,最好是玻璃魚缸。
2、准備海水飼養設備,包含過濾、照明、蛋分、比重計、溫度計、溫控設備等。
3、購買海水飼養專用鹽,按比重調配海水。
4、放置珊瑚骨、海沙等。
5、拍照上傳貝殼圖片,通過網路確認這個貝殼的學名,進而了解它的生活習性。
6、根據生活習性確定具體飼養方法等。
『伍』 貝殼怎麼養
如果是淡水貝殼相對容易,用一個魚缸裝上淡水就可以了,如果是蚌類,缸底要鋪沙子,因為它們喜歡吧自己埋起來。同時要提供相應的食物,螺類一般以藻類為食,蚌類靠濾食水中的微生物。。。。
如果是海里貝殼最起碼要用海水去養,如果用淡水就會很快死去。最好有專業的海水缸和配套器材。具體怎麼養要看你說的貝殼是什麼品種了,海里的貝殼種類太多了。
『陸』 貝類養殖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貝類養殖的主要方式有灘塗養殖、池塘養殖、工廠化養殖和淺海養殖。灘塗養殖有埕田養殖、插竹養殖、橋式養殖、立石養殖和圍網養殖幾種形式,如縊蟶、牡蠣、菲律賓蛤仔等;池塘養殖有筏式養殖、插竹養殖和地播養殖幾種形式,如牡蠣等;工廠化養殖主要指室內池養,如鮑等;淺海養殖主要有筏式養殖、柵式養殖、沉箱養殖、壘石蒙網養殖和圍岩養殖幾種形式,如扇貝、珠母貝和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