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澱粉酶測定方法
植物中的澱粉酶能將貯藏的澱粉水解成麥芽糖。澱粉酶幾乎存在於所有植物中,其中以禾穀類種子的澱粉酶活性最強。植物中有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其活性因植物的生長發育時期不同而有所變化。通過本實驗掌握澱粉酶的提取和測定方法。
原理:
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各有其一定的特性,如β–澱粉酶不耐熱,在高溫下易鈍化,而α–澱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則發生鈍化。通常提取液中同時有兩種澱粉酶存在,測定時,可根據它們的特性分別加以處理,鈍化其中之一,即可測出另一酶的活性。將提取液加熱到70℃維持15 min以鈍化β–澱粉酶,便可測定α–澱粉酶的活性。或者將提取液用pH3.6之醋酸在0℃加以處理,鈍化α–澱粉酶,以求出β–澱粉酶的活性。
澱粉酶水解澱粉生成的麥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楊酸試劑測定。由於麥芽糖能將後者還原生成3–氨基–5–硝基水楊酸的顯色基團,在一定范圍內其顏色的深淺與糖的濃度成正比,故可求出麥芽糖的含量。以單位重量樣品在一定時間內生成的麥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㈡ 澱粉酶比活力測定
穀物種子萌發時澱粉酶活力的測定
幾乎所有植物中都存在澱粉酶,尤其是萌發的禾穀類種子,澱粉酶活性最強。主要是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種子萌發時,澱粉酶活性隨萌發時間迅速增加,將澱粉分解成小分子糖類,供幼苗生長。α-澱粉酶隨機水解澱粉的α-1,4-糖苷鍵,作為澱粉分解的起始酶而起主要作用;其水解產物為麥芽糖、麥芽三糖、糊精等還原性糖;β-澱粉酶水解非還原端的第二個α-1,4-糖苷鍵,水解產物為麥芽糖,並能使一部分糊精糖化。本實驗以萌發種子為材料,測定其中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活性的差異。
【原理】
兩種澱粉酶具有不同理化特性,α-澱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鈍化;β-澱粉酶不耐熱,在70℃下15Min則被鈍化。據此,在測定時鈍化其中之一,就可以測定出另一種酶的活力,本實驗採用加熱鈍化β-澱粉酶測出α-澱粉酶活力,再與非鈍化條件下測得的總澱粉酶活力比較,求出β-澱粉酶活力。澱粉的水解產物麥芽糖及其他還原性糖能與3,5-二硝基水楊酸試劑反應,使其還原生成紅色3-氨基-5-硝基水楊酸。在一定范圍內,其顏色深淺與澱粉酶水解產物的濃度成正比,可用麥芽糖(或葡萄糖)濃度表示,用比色法測定澱粉生成的還原糖的量,以單位重量樣品在一定時間內生成的麥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儀器與用具】
分光光度計;離心機;恆溫水浴器;研缽;具塞刻度試管25Ml 13支,刻度吸管1ml、2ml、5Ml各1支;容量瓶50Ml 2支。
【試劑】
麥芽糖標准液(1Mg/Ml):稱取100Mg麥芽糖,用蒸餾水溶解並定容至100Ml。
DNS試劑(3,5-二硝基水楊酸):精確稱取3,5-二硝基水楊酸1g,溶於20Ml 12Mol/L NAOH溶液中,加入50Ml蒸餾水,再加入30g酒石酸鉀鈉,待溶解後用蒸餾水定容至100Ml。蓋緊瓶塞,勿使CO2進入。若溶液混濁,可過濾後使用。
0�1Mol/L PH5�6的檸檬酸緩沖液:A液(0�1Mol/L檸檬酸):稱取分析純檸檬酸21�01g,用蒸餾水溶解並定容至1L;B液(0�1Mol/L檸檬酸鈉):稱取檸檬酸鈉29�41g用蒸餾水溶解並定容至1L;取A液55Ml與B液145Ml混勻,即為0�1Mol/L PH5�6的檸檬酸緩沖液。
1%澱粉溶液:稱取1g澱粉溶於100Ml 0�1Mol/L PH5�6的檸檬酸緩沖液中。
【方法】
1.酶液提取稱取25℃下萌發3~4天的小麥種子1�0g(芽長1�0~1�5CM),置研缽中,加少量石英砂和2Ml蒸餾水,研磨成勻漿後轉入離心管中,用7Ml蒸餾水分次將殘渣洗入離心管,提取液在室溫下放置提取15~20Min,每隔數分鍾攪動1次,使其充分提取。然後在3000r/Min轉速下離心10Min,將上清液倒入50Ml容量瓶中,加蒸餾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即為澱粉酶原液。吸取上述澱粉酶原液5Ml,放入5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即為澱粉酶稀釋液。
2�麥芽糖標准曲線製作取7支幹凈的具塞刻度試管,編號,按表18-1加入試劑:
表18-1製作麥芽糖標准曲線配方表
試劑管號1234567麥芽糖標准液(ml)00.20.40.81.21.62.0蒸餾水(ml)2.01.81.61.20.80.40麥芽糖含量(mg)00.20.40.81.21.62.03,5-二硝基水楊酸(ml)2222222搖勻,置沸水浴中煮沸5Min。取出後流水冷卻,加蒸餾水定容至20Ml。以1號管作為空白調零點,在540nM波長下比色測定。以麥芽糖含量為橫坐標,吸光度值為縱坐標,繪制標准曲線。
3�酶活力的測定取6支幹凈的具塞刻度試管,編號,按表18-2進行操作。
表18-2酶活力的測定配方表
操作項目管號Ⅰ-1Ⅰ-2Ⅰ-3Ⅱ-1Ⅱ-2Ⅱ-3澱粉酶原液(ml)1.01.01.0000鈍化β-澱粉酶置70℃水浴中15Min,取出後在流水中冷卻澱粉酶稀釋液(ml)000111DNS試劑(ml)2.0002.000預保溫40℃恆溫水浴中保溫10Min1%澱粉溶液(ml)(40℃)1.01.01.01.01.01.0保溫40℃恆溫水浴中准確保溫5MinDNS試劑(ml)02.02.002.02.0搖勻,置沸水浴中5Min,取出後冷卻,加蒸餾水至20Ml,搖勻,在540nM波長下比色,記錄測定結果。
4�結果計算 用Ⅰ-2、Ⅰ-3吸光度平均值與Ⅰ-1吸光度值之差,在標准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麥芽糖含量(Mg),再按下式計算α-澱粉酶的活力(Aα),澱粉酶活性以每克鮮重所含麥芽糖毫克數(Mg/g·Min)表示:
Aα=CαVTFW×t×V1(18-1)
Ⅱ-2、Ⅱ-3吸光度平均值與Ⅱ-1吸光度值之差,在標准曲線上查出相應的麥芽糖含量(Mg),按式18-1計算(α+β)-澱粉酶的活性AT�
AT=CT×VTFW×t×V1
式中A:澱粉酶活性,Aα為α-澱粉酶的活性,AT為澱粉酶總活性,主要是α、β-澱粉酶的活性;
Cα:α-澱粉酶水解澱粉生成的麥芽糖量(查標准曲線求值,以下同);
CT:(α+β)澱粉酶共同水解澱粉生成的麥芽糖量;
V1:顯色所用酶液體積(Ml);
T:酶作用時間(Min);
VT:樣品稀釋液總體積(α-澱粉酶為50Ml,α+β澱粉酶為500Ml);
FW:樣品鮮重(g)。
【思考題】
1.萌發種子和干種子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活力有何差異�這種變化有何生物學意義�
2�實驗中設置對照的意義何在�
3�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性質有何不同�作用特點有何不同
㈢ 常用生化檢測項目分析方法舉例及參數設置
常用生化檢測項目分析方法舉例及參數設置
常用生化檢測項目有哪些你知道嗎?你對常用生化檢測項目了解嗎?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常用生化檢測項目分析方法舉例及參數設置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常用生化檢測項目
1.終點法檢測常用的有總膽紅素(氧化法或重氮法)、結合膽紅素(氧化法或重氮法)、血清總蛋白(雙縮脲法)、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總膽汁酸(酶法)、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尿酸(尿酸酶法)、總膽固醇(膽固醇氧化酶法)、甘油三酯(磷酸甘油氧化酶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直接測定法)、鈣(偶氮砷Ⅲ法)、磷(紫外法)、鎂(二甲苯胺藍法)等。以上項目中,除鈣、磷和鎂基本上還使用單試劑方式分析因而採用一點終點法外,其它測定項目都可使用雙試劑故能選用兩點終點法,包括總蛋白、白蛋白測定均已有雙試劑可用。
2.固定時間法苦味酸法測定肌酐採用此法。
3.連續監測法對於酶活性測定一般應選用連續監測法,如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乳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γ谷氨氨醯基轉移酶、澱粉酶和肌酸激酶等。一些代謝物酶法測定的項目如己糖激酶法測定葡萄糖、脲酶偶聯法測定尿素等,也可用連續監測法。
4.透射比濁法透射比濁法可用於測定產生濁度反應的項目,多數屬免疫比濁法,載脂蛋白、免疫球蛋白、補體、抗"O"、類風濕因子,以及血清中的其他蛋白質如前白蛋白、結合珠蛋白、轉鐵蛋白等均可用此法。
二、分析參數設置
分析儀的一些通用操作步驟如取樣、沖洗、吸光度檢測、數據處理等,其程序均已經固化在存儲器里,用戶不能修改。各種測定項目的分析參數(analysisparamete)大部分也已設計好,存於磁碟中,供用戶使用;目前大多數生化分析儀為開放式,用戶可以更改這些參數。生化分析儀一般另外留一些檢測項目的空白通道,由用戶自己設定分析參數。因此必須理解各參數的確切意義。
一、分析參數介紹
(一)必選分析參數
這類參數是分析儀檢測的前提條件,沒有這些參數無法進行檢測。
1.試驗名稱 試驗名稱(test code)是指測定項目的標示符,常以項目的英文縮寫來表示。
2.方法類型(也稱反應模式) 方法類型(assay)有終點法、兩點法、連續監測法等,根據被檢物質的檢測方法原理選擇其中一種反應類型。
3.反應溫度 一般有30℃、37℃可供選擇,通常固定為37℃。
4.主波長 主波長(primary wavelength)是指定一個與被測物質反應產物的光吸收有關的波長。
5.次波長 次波長(secondary wavelength)是在使用雙波長時,要指定一個與主波長、干擾物質光吸收有關的波長。
6.反應方向 反應方向(response direction)有正向反應和負向反應兩種,吸光度增加為正向反應,吸光度下降為負向反應。
7.樣品量 樣品量(sampling volum)一般是2μl~35μl,以0.1μl步進,個別分析儀最少能達到1.6μl。可設置常量、減量和增量。
8. 第一試劑量 第一試劑量(first regengt volum)一般是20~300μl,以1μl步進。
9. 第二試劑量 第二試劑量(second regengt volum)一般也是20~300μl,以1μl步進。
10.總反應容量 總反應容量(total reacting volum)在不同的分析儀有一個不同的規定范圍,一般是180~350μl,個別儀器能減少至120μl。總反應容量太少無法進行吸光度測定。
11.孵育時間 孵育時間(incubate time)在終點法是樣品與試劑混勻開始至反應終點為止的時間,在兩點法是第一個吸光度選擇點開始至第二個吸光度選擇點為止的時間。
12.延遲時間 延遲時間(delay time)在連續監測法中樣品與反應試劑(第二試劑)混勻開始至連續監測期第一個吸光度選擇點之間的時間。
13.連續監測時間 連續監測時間(continuous monitoring time)在延遲時間之後即開始,一般為60~120s,不少於4個吸光度檢測點(3個吸光度變化值)。
14.校準液個數及濃度 校準曲線線性好並通過坐標零點的,可採用一個校準液(calibrator);線性好但不通過坐標零點,應使用兩個校準液;對於校準曲線呈非線性者,必須使用兩個以上校準液。每一個校準液都要有一個合適的濃度。
15.校準K值或理論K值 通過校準得到的K值為校準K值(calibrate coefficient)或由計算得出的K值為理論K值。
16.線性范圍 即方法的線性范圍(linearity range),超過此范圍應增加樣品量或減少樣品量重測。與試劑/樣品比值有關。
17.小數點位數 檢測結果的小數點位數(decimal point digit)。
(二)備選分析參數
這類分析參數與檢測結果的准確性有關,一般來說不設置這類分析參數,分析儀也能檢測出結果,但若樣品中待測物濃度太高等,檢測結果可能不準確。
1.樣品預稀釋 設置樣品量、稀釋劑量和稀釋後樣品量三個數值,便可在分析前自動對樣品進行高倍稀釋。
2.底物耗盡值 底物耗盡值(substrate exhaust limit)在負反應的酶活性測定中,可設置此參數,以規定一個吸光度下降限。若低於此限時底物已太少,不足以維持零級反應而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
3.前區檢查 免疫比濁法中應用,以判斷是否有抗原過剩。將終點法最後兩個吸光度值的差別(ΔA)設置一個限值,如果後一點的吸光度比前一點低,表示已有抗原過剩,應稀釋樣品後重測。
4.試劑空白吸光度范圍 超過此設定范圍表示試劑已變質,應更換合格試劑。
5.試劑空白速率 連續監測法中使用,是試劑本身在監測過程中沒有化學反應時的變化速率。
6.方法學補償系數 用於校準不同分析方法間測定結果的一致性,有斜率和截距兩個參數。
7.參考值范圍 對超過此范圍的測定結果,儀器會列印出提示。
(三)某些參數的特殊意義
1.最小樣品量 最小樣品量是指分析儀進樣針能在規定的誤差范圍內吸取的最小樣品量。一般分析儀的最小樣品量是2μl,目前也有小至1.6μl的。在樣品含高濃度代謝產物或高活性酶濃度的情況下往往需採用分析儀的最小樣品量作為減量參數,從而使分析儀檢測范圍(與線性范圍不同)的上限得以擴大。
2.最大試劑量 方法靈敏度很高而線性上限低的檢測項目,如血清白蛋白的溴甲酚氯法測定,以往手工法操作時樣品量10μl,試劑量4ml,這樣試劑量/樣品量比例(R/S)為200,線性上限則為60g/L。此法移植到分析儀上後,R/S卻很難達到200,致使線性上限變低。因此對這類檢測項目最大試劑量非常重要。
3.彈性速率 在酶活性測定中,當酶活性太高,在連續監測期中已不呈線性反應時,有些儀器具有彈性速率(flexrate)功能,能自動選擇反應曲線上連續監測期中仍呈線性的吸光度數據計算結果,使酶活性測定的線性范圍得以擴大。如AST可從1000U/L擴展至4000U/L,從而減少稀釋及重測次數、降低成本。
4.試劑空白速率 當樣品中存在膽紅素時,膽紅素對鹼性苦味酸速率法或兩點法測定肌酐有負干擾。因為膽紅素在肌酐檢測的波長505nm有較高光吸收,而且膽紅素在鹼性環境中可被氧化轉變,因而在肌酐反應過程中膽紅素的光吸收呈下降趨勢。若在加入第一試劑後一段時間內設置試劑空白速率,因為此段中苦味酸尚未與肌酐反應,而膽紅素在第一試劑的鹼性環境中已同樣被氧化轉變,因而以第二試劑加入後的速率變化,減去試劑空白速率變化,便可消除膽紅素的負干擾,見圖7-8。
二、單波長和雙波長方式
(一)概念
採用一個波長檢測物質的光吸收強度的`方式稱為單波長(mono-wavelength)方式。當反應液中含有一種組分,或在混合反應液中待測組分的吸收峰與其它共存物質的吸收波長無重疊時,可以選用。在吸光度檢測中,使用一個主波長和一個次波長的稱雙波長方式。當反應液中存在干擾物的較大吸收、從而影響測定結果的准確性時,採用雙波長方式更好。
(二)雙波長的作用
雙波長(di-wavelength)測定優點是①消除噪音干擾;②減少雜散光影響;③減少樣品本身光吸收的干擾。從光源,到比色杯、單色器、檢測器的整個光路系統中,均存在著隨時間發生變化的不穩定的檢測信號,即噪音,而雙波長檢測是同時進行的,兩種波長檢測產生的噪音基本上相同,因而能消除噪音干擾。當樣品中存在非化學反應的干擾物如甘油三酯、血紅蛋白、膽紅素等時,會產生非特異性的光吸收,而干擾測定結果的准確性。採用雙波長方式測定可以部分消除這類干擾,提高檢測的准確性。
(三)次波長的確定方法
當被測物的主波長確定之後,再選擇次波長。如根據甘油三酯等干擾物吸收光譜特徵,選擇次波長,使干擾物在主、次波長處有盡可能相同的光吸收值,而被測物在主、次波長處的光吸收值應有較大的差異。一般來說,次波長應大於主波長100nm。以主波長與次波長吸光度差來計算結果。
(四)雙波長的具體應用
對於某些反應速度快且無法設置為兩點終點法的分析項目,尤其是單試劑分析中,可以利用雙波長的方式來部分消除樣品本身的光吸收干擾。目前用單試劑法測定的項目應用雙波長的為血清總蛋白(雙縮脲法)主波長500nm,次波長576nm;血清白蛋白(溴甲酚氯法)主、次波長分別為600和700nm;鈣(偶氮砷Ⅲ法)主、次波長分別為 660、770nm;磷(紫外比色法)主、次波長為340、405nm,鎂(二甲苯胺藍法)主、次波長為505和 600nm。
三、單試劑和雙試劑方式
反應過程中只加一次試劑稱單試劑方式,加兩次試劑便為雙試劑方式。目前的生化分析儀大多可用雙試劑方式分析,其優點是:①可提高試劑的穩定性,多數雙試劑混合成單一工作試劑時,其穩定時間縮短;②能設置兩點終點法,來消除來自樣品本身的光吸收干擾;③在某些項目檢測時能消除非特異性化學反應的干擾。如血清ALT測定,血清中的內源性丙酮酸及其它酮酸也可與試劑中的指示酶(乳酸脫氫酶)起反應,使結果偏高。若先加入缺乏α-酮戊二酸的第一試劑,使其它酮酸與指示酶反應之後再加入含有α-酮戊二酸的第二試劑,啟動真正的ALT酶促反應生成丙酮酸,而丙酮酸與乳酸脫氫酶的反應消耗的NAD+能真正反映ALT的活性,從而消除以上副反應的影響。
四、測定過程的自動監測
各種自動生化分析儀或多或少都具有對測定過程進行各種監測的功能,以便在沒有人"監督"化學反應的情況下提高檢測的准確性。高檔分析儀的監測功能更強。
1.試劑空白監測 每種試劑都有一定的空白吸光度范圍,試劑空白吸光度的改變往往提示著該試劑的變質:如利用Trinder反應為原理的檢測試劑會因酚被氧化為醌而變為紅色;鹼性磷酸酶、γ-谷氨醯轉移酶、澱粉酶等檢測試劑會因基質分解出硝基酚或硝基苯胺而變黃;有些試劑久置後變渾濁。這些情況均可使空白吸光度升高。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等負反應檢測項目,其試劑在放置過程中空白吸光度會因NADH自行氧化為NAD+而下降等。
試劑空白的測定方法有兩種:①每瓶試劑在使用前通過對試劑空白校準來確定試劑空白吸光度,這種方式適用於先取樣品後加試劑的分析儀。②每個樣品測定前均檢測試劑空白吸光度,適用於先加試劑後取樣品的分析儀。
2.試劑空白變化速率監測 一些酶試劑在反應溫度下不穩定,其空白吸光度可隨著時間逐漸發生變化,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與工具酶或輔酶的純度有關,且因試劑的組成和生產廠家的不同而不同。這種變化會影響測定結果的准確性,一般使結果偏高。如果設置此項監測,分析儀在結果計算時會自動減去試劑空白變化速率。在以監測NAD(P)H減少為指示反應的酶活性測定中,空白速率可監測並消除由NADH自身氧化所造成的吸光度下降;在色素原為底物的酶活性測定中,空白速率可監測並消除底物自身分解造成的吸光度升高。有關空白速率監測在膽紅素對鹼性苦味酸速率法測定肌酐負干擾消除中的作用,已如前述。
3.樣品信息監測 由於樣品的溶血、脂濁、黃疸會對測定結果產生非化學反應的干擾。根據溶血、脂濁、黃疸的光譜吸收特性,用雙波長或多波長檢測其性質和程度,一般是測定樣品在600nm/570nm、700nm/660nm和505nm/480nm吸光度比值的大小來分別判斷樣品溶血、脂濁和黃疸程度。然後在結果計算時自動減去這部分干擾,這將有利於提高分析結果的可靠性。
4.結果可靠性監測
(1)終點監測:終點法測定要判斷所選的測光點是否到達終點或平衡點。一些分析儀在所選終點後再選一個測光點,比較這兩點吸光度的差異來判斷反應是否到達終點。
(2)線性期監測:連續監測法選擇時間-吸光度反應曲線上的線性期來計算酶活性或被測物濃度,因此儀器要確定此連續監測期是否呈線性。其監測方法為①將連續監測到的各吸光度值進行線性回歸,計算出各點的方差,根據方差值的大小來判斷是否呈線性;②取連續監測期開始若干點的變化速率與連續監測期最後若干點的變化速率進行比較,來判斷是否為線性期。
5.底物消耗的監測 在連續監測法測定酶活性時,如果在監測期內吸光度上升或下降超過其底物耗盡值,則說明該樣品酶活性非常高,底物將被耗盡,監測期的吸光度將偏離線性,使測定結果不可靠。此時不列印結果或列印結果同時也列印出底物耗盡提示,該樣品應稀釋一定的倍數重新測定。此監測對於採用負反應分析酶活性的方法甚為重要。見圖7-9
6.方法線性范圍監測 每種待測物分析都有一個可測定的濃度或活性范圍,樣品結果若超過此范圍,分析儀將顯示測定結果超過線性范圍的提示,多數分析儀會自動將樣品減量或增量重新測定。
;㈣ 澱粉酶的測定方法有哪些
植物中的澱粉酶能將貯藏的澱粉水解成麥芽糖。澱粉酶幾乎存在於所有植物中,其中以禾穀類種子的澱粉酶活性最強。植物中有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其活性因植物的生長發育時期不同而有所變化。通過本實驗掌握澱粉酶的提取和測定方法。
原理:
α–澱粉酶和β–澱粉酶,各有其一定的特性,如β–澱粉酶不耐熱,在高溫下易鈍化,而α–澱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則發生鈍化。通常提取液中同時有兩種澱粉酶存在,測定時,可根據它們的特性分別加以處理,鈍化其中之一,即可測出另一酶的活性。將提取液加熱到70℃維持15 min以鈍化β–澱粉酶,便可測定α–澱粉酶的活性。或者將提取液用pH3.6之醋酸在0℃加以處理,鈍化α–澱粉酶,以求出β–澱粉酶的活性。
澱粉酶水解澱粉生成的麥芽糖,可用3,5–二硝基水楊酸試劑測定。由於麥芽糖能將後者還原生成3–氨基–5–硝基水楊酸的顯色基團,在一定范圍內其顏色的深淺與糖的濃度成正比,故可求出麥芽糖的含量。以單位重量樣品在一定時間內生成的麥芽糖的量表示酶活力。
㈤ 澱粉酶活力的測定
-澱粉酶活力測定 α-澱粉酶活力測定
Yoo改良法:兩份各5 ml 0.5%澱粉(用pH6.0 Na2HPO4-檸檬酸緩沖液配製) 分別標記為A、B,放入40℃恆溫水浴中保溫10分鍾,A中加0.5 ml酶液,B中加0.5 ml dH2O,反應5 min後,各加5 ml 0.1 mol/L H2SO4終止反應。分別從A、B取0.5 ml反應液加入到於5ml 0. 4mmol/L I2-KI溶液顯色,620nm處測光密度OD。活力單位定義:5 min內水解1mg澱粉的酶量。A(U/ ml) = ( R0-R)/ R0 ×50×D
A:酶活; R0:B對應的光吸收值;R:A對應的光吸收值; D:酶的稀釋倍數
㈥ 碘_澱粉比色法測定澱粉酶的原理
碘-澱粉比色法測定唾液澱粉酶一 實驗目的1、 掌握比色法測定a-澱粉酶的原理;2、 掌握分光光度計的正確使用方法;二 實驗原理1、比色法作為一種定量分析的方法,是以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顯色反應為基礎,通過比較或測量有色物質溶液顏色深度來確定待測組分含量的方法。常用的比色法有兩種:目視比色法和光電比色法,兩種方法都是以朗伯-比爾定律 (A=εbc)為基礎。2、血清中α-澱粉酶催化澱粉分子中α-1,4糖苷鍵水解,產生葡萄糖、麥芽糖及含有α-1,6糖苷鍵支鏈的糊精。a-澱粉葡萄糖+麥芽糖+糊精+碘液藍色復合物在底物過量的條件下,反應後加入碘液與未被水解的澱粉結合成藍色復合物,其藍色的深淺與未經酶促反應的空白管比較,從而推算出澱粉酶的含量。3、酶活力的大小、即酶量的多少用酶活力單位(U)(active unit)表示。1961年國際生物化學學會酶學委員會提出採用統一的「國際單位」(IU)來表示酶的活力,規定為:在最適條件(25℃)下,每分鍾內催化1微摩爾(μmol)底物轉化為產物所需的酶量定為一個活力單位,即1IU = 1μmol /min。這樣酶的含量就可用每克酶制劑或每毫升酶制劑含有多少酶活力單位來表示(U/g或U/ml)。
㈦ 如何提取澱粉酶。。。單一的澱粉酶就行了。。。及其檢驗的方法
你好,如果是馬上需要使用的話建議從網上的生物公司直接購買澱粉酶成品。想自己製作的話建議採集自己的唾液,裡面就有唾液澱粉酶。不要將唾液加溫,以免酶失活。檢驗方法可用澱粉遇碘變色的原理,用分光光度計測定酶是否存在,若酶存在,加入澱粉與碘的混合溶液後,因澱粉被澱粉酶分解成糊精,藍色將會有所消退。若需提取單一的純澱粉酶,可以使用電泳法確定唾液澱粉酶蛋白質的分子質量,再用柱層析法將它層析出來。這是一個很麻煩的過程,需要大量的實驗,如果只是為了達成消化澱粉的目的的話,不妨直接使用唾液。如果需要考慮溫度和消化質量的話,買成品是比較省時間的選擇。
如還有問題,歡迎追問
㈧ 澱粉酶活力測定還有哪些方法
澱粉酶可以催化澱粉分解成葡萄糖,所以首先建立已知濃度的葡萄糖標准曲線(葡糖濃度為橫坐標、吸光度為縱坐標),然後令澱粉酶在一定條件下催化一定量澱粉反應,反應結束後檢測反應完成液的吸光度(一般需染色劑染色),對比標准曲線即可換算出產物葡糖的量,然後可以計算出澱粉酶的活力
㈨ 澱粉酶活力的測定有幾種方法
第一種:相同條件下,分別將等物質的量的酶加入適宜條件的澱粉中,然後用碘液測定
第二種:相同條件下,分別將等物質的量的酶加入適宜條件的澱粉中,然後用斐林試劑進行還原糖的測定
㈩ 測定α-澱粉酶的活性有什麼方法啊
去澱粉水溶液,加入碘酒,在滴入澱粉酶,保持24度,褪色就是活的。嚴謹一點還可以做個對比試驗,就是兩只試管,但是除了加澱粉酶這一點不一樣之外其他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