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牛在田字格里的寫法
寫田字格的小口訣。
「左旁小者齊居上」、「右旁小者齊居下」、「橫長豎短撇捺宜收,橫短豎長撇捺宜放」、「馬頭小小馬背寬寬」等等。
牛:[ niú ]
部首:牛 筆畫:4 五行:木 五筆:RHK
〈名〉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間一豎表示牛面,上面兩豎加彎表牛角,下面兩小撇表示牛耳
牛屬或近緣屬的成員。哺乳動物,體型粗壯,角中空,由頭骨向兩側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車。中國產的以黃牛、水牛為主
〈形〉比喻性格執拗或倔犟 。
1,汗牛充棟[ hàn niú chōng dòng ]
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2,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3,對牛彈琴[ ì niú tán qín ]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4,多如牛毛[ ō rú niú máo ]
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樣多。 形容極多。
5,牛郎織女[ niú láng zhī nǚ ]
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 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
❷ 牛的筆順怎麼寫
牛的筆順如下:
牛:[ niú ]
部首:牛 筆畫:4 五行:木 五筆:RHK
基本解釋
1.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刀小試(喻有很大的本領,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黃。~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執或驕傲:~氣。
4.姓。
組詞解釋:
1,汗牛充棟[ hàn niú chōng dòng ]:棟:棟宇,屋子。 書運輸時牛累得出汗,存放時可堆至屋頂。形容藏書非常多。
2,九牛一毛[ jiǔ niú yī máo ]:九條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極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3,對牛彈琴[ ì niú tán qín ]: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得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4,多如牛毛[ ō rú niú máo ]:像牛身上的的毛那樣多。 形容極多。
5,牛郎織女[ niú láng zhī nǚ ]:牛郎織女為神話人物,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 比喻分居兩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對戀人。
6,吳牛喘月[ wú niú chuǎn yuè ]: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水牛見月疑是日,因懼怕酷熱而不斷喘氣。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7,庖丁解牛[ páo dīng jiě niú ]:庖丁:廚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經過反復實踐,掌握了事物的客觀規律,做事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8,泥牛入海[ ní niú rù hǎi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 比喻一去不再回來。
❸ 牛字的甲骨文怎麼寫
牛字的甲骨文寫法,如下圖:
甲骨文介紹
甲骨文是目前已發現的中國古代文字中體系較為完整的時代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稱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19世紀末年,發現於殷代都城遺址(今河南安陽小屯)。
甲骨文繼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中國商代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目前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天文、歷法、醫葯等各個方面內容,目前甲骨文已識別出的字大約為2500個。
❹ 牛的筆順怎麼寫呀
牛
筆畫數:4;
部首:牛;
筆順編號:3112
筆順:撇橫橫豎
筆順說明:提為橫,點為捺,豎勾為豎,橫折或豎提都為折。
❺ 牛字的筆順怎麼寫
漢字 牛 (字典、組詞)
讀音 niú
部首 牛
筆畫數 4
筆畫
名稱 撇、橫、橫、豎、
❻ 牛字筆畫順序怎麼寫的
筆順名稱:撇、橫、橫、豎、
牛【niú】: 哺乳動物,趾端有蹄,頭上長一對角,是反芻類動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車,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
❼ 牛筆順怎麼寫
牛的筆順:
4畫
ノ 一 一 丨
名稱:撇、橫、橫、豎
❽ 牛字行書怎麼寫
一、牛行書寫法: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屬皆從牛。
白話版《說文解字》:牛,大型牲口。牛,也有「件」的意思;件,表示事理分析。像角頭三、封尾的形狀。所有與牛相關的字,都採用「牛」作邊旁。
三、相關組詞:
1、水牛[ shuǐ niú ]
牛的一種,角粗大彎曲,作新月形,毛灰黑色,暑天喜歡浸在水中,吃青草等。適於水田耕作。
2、老牛[ lǎo niú ]
年老的牛。
3、放牛[ fàng niú ]
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
4、種牛[ zhòng niú ]
專供繁殖的牛。
5、牛頭[ niú tóu ]
牛的頭。
❾ 牛怎麼占田字格,牛在田字格中怎麼寫
牛,niú。象形字。在甲骨文中的「牛」字,中間一豎表示牛面,上面兩豎加彎表牛角,下面兩小撇表示牛耳。在田字格中居中書寫,如下圖:
是一種哺乳動物,反芻類,身體大,趾端有蹄,頭上長有一對角,尾巴尖端有長毛。形容詞,比喻固執或驕傲。有一般的牛還有奶牛。
其部首是牜部,筆順是撇、橫、橫、豎,共4畫,相關片語有很多,比如放牛、種牛、牛皮、牛奶、牛肉、蝸牛、牛頓、牛腩、牛飲、牤牛等。
(9)牛的方法怎麼寫擴展閱讀:
詞語解析:
一、放牛
1、拼音:fàng niú
2、釋義:指把牛散放掉。
二、種牛
1、拼音:zhòng niú
2、釋義:用來給奶牛配種的公牛。
三、牛皮
1、拼音:niú pí
2、釋義:是動物牛的表皮,因皮質細膩,牢固耐用,常被用於工藝品。
四、牛奶
1、拼音:niú nǎi
2、釋義: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
五、牛肉
1、拼音:niú ròu
2、釋義:指從牛身上獲得的肉,為常見的肉品之一。
❿ 牛字的筆順怎麼寫的
牛
讀音 niú
部首 牛
筆畫數 4
筆順 撇、橫、橫、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