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毛芋的種植方法
以下回答摘自網路1、選種:選擇適合你當地的品種,這是關鍵,不同的品種適合地方不同,良種就是適合當地栽培條件,受到消費者認可,有銷路的,才叫良種。
2、種芋處理:如果是小芋的,鴨蛋一般大小的,不用處理,可直接下種,如果是大芋的,拳頭大小的,一般可豎切成兩片或三片,用草木灰或滑石粉處理切口,晾乾切口後就可下種。最好用100—150克左右的小芋頭。
3、整地:耕碎大田後,按1.4m寬起畦(壟寬80cn,溝60cm),在壟中央開溝施入基肥,後蓋土,一般高濃度(>45%復合肥)50—75kg,有農家肥的更好;
4、移植:每畝移植3000株,即在壟上種植雙行,株距30CM左右,下種時,可在種芋邊施入克百威,一般每畝用2—4kg,可防治地下害蟲。下種後,淋透水。
5、灌溉施肥:整個生長期間,保持土壤濕潤;結塊期,結合灌水,畝施高濃度復合肥50kg,分2—3次施。
6、蟲害:芋頭蟲害葉片可噴施高維鹽等葯劑,地下害蟲前期可用克百威,但中後期不能施用。中後期可用無內吸性、低殘留葯劑灌根如辛硫膦等防治。
❷ 芋頭如何種植
芋頭是一種美味的食物,吃法有很多,相信有很多人都是很喜歡的。那麼,這么好吃的食物,大家會願意錯過嗎。快來學學看怎麼種吧!
芋頭的種植方法
芋頭軟糯香甜,很多人愛吃,而且長得超像滴水觀音,生長期當花賞,收獲季吃芋頭,兩全其美。其實它種起來不難,陽台就能種!
第1步
去市場上買幾個健康的芋頭,飽滿,沒有腐爛的。
第2步
買回家的芋頭,把表面的泥土清洗干凈,把芋頭橫放在淺盤里,加點水,水位不要高於芋頭的一半,誘一下根系
第3步
或者直接像我一樣,直接放在水培瓶里。等芋頭長出根系和小芽的時候,就可以把它種到土裡啦!
第4步
種芋頭一定要選擇大又深的盆,這樣長出來的芋頭才又多又大,25厘米的盆最多種2個芋頭。土壤的話就用普通的園土就行。
第5步
種的時候,豎著種下去,不用埋太深,把芽漏出來,如果種的是沒發芽的芋頭,不能埋太深,上面覆蓋5-10厘米的土壤就可以了。
第6步
填土的時候,別把盆一下子裝滿,留著10-20厘米等著莖長出來後,慢慢再填上。
第7步
芋頭種好後,澆次透水,放在散光的地方養護,等到展葉之後,可以搬到陽光充足的南陽台養護,每天保證4小時以上的光照。芋頭喜濕,生長期間一直保持土壤濕潤。
第8步
等到芋頭長到5-6片葉的時候,可以施點復合肥,每棵芋頭施10粒復合肥即可,當然,也可以施有機肥。
第9步
芋頭長得很像滴水觀音,可以當花賞,期間如果有黃葉現象就及時剪掉,注意:家裡有孩子的不要舔食枝葉。等到秋天的時候,就能收獲一大盆芋頭啦!
❸ 怎樣種芋頭
這里說的芋頭不是地瓜。
在春季選擇過冬的小芋頭,上面有萌芽的芽口就可以用這樣的莖塊來進行播種,芋頭是無性繁殖。
種植芋頭要開溝,起壟,壟的高度50厘米左右,兩邊的溝是用於灌溉和施肥的,
7
小總結
1.芋頭是無性繁殖,使用莖塊進行播種
2,種植芋頭先要挖溝起壟,壟的高度在50厘米 左右,
3芋頭生長中需要大量的水,充足的光照,充分的肥料尤其是磷鉀肥,
4發現病蟲害應及時的治理
5.霜降以後就是芋頭收獲的季節
❹ 芋頭怎麼種植呢
芋頭,又稱毛芋、芋艿等,其營養豐富,具有清熱解毒、健脾健胃、強身等保健作用,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這幾年芋頭的市場行情比較不錯,吸引了大批農戶種植。
那麼,如何種出高品質,高產量的芋頭呢?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下面就把芋頭高產種植技術分享給大家。
中耕培土
栽培上應採取培土等措施防止青芋的產生。露地溝裁芋頭,在幼苗期結合追肥進行中耕除草和培土,提高地溫,並起到保墒作用。一般培土2~3次,每20天左右一次,厚5~7厘米。培土可結合中耕鋤草施肥進行,每次培土四周要均勻,芋形才能端正。多子芋的子芋頂芽易萌發出土,使芋變長,可結合中耕培土將兒葉折倒培土掩理。
❺ 芋頭怎麼種植
1、種子選擇 。種芋誚選擇球莖無傷口,頂芽的芽尖保存完好,重量在50克左右,呈圓球形的球莖為宜。
2、曬種催芽 為保證出苗整齊、在播前15―20天需進行曬種催芽,濕沙催芽等。催芽時可將貯藏的芋頭先曬1-2天,然後將種芋密排於催芽畦內,催芽時要注意保濕,使溫度控制在18-20℃,經15至20天芽長1厘米左右即可播種。
3、播種 芋頭的食用器官為地下球莖,而且芋頭根系分布深,宜選擇土質肥活,保肥、保水力強的土壤。播前需深翻40厘米以上,深翻有利於球莖膨大和提高產量,是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深翻前需667米2施有機肥2500公斤,並適當施用硫酸鉀、過磷酸鈣等磷鉀肥。芋頭可按株距25-30厘米,行距60厘米進行播種,播種深度3-5厘米,播後立即覆蓋地膜保濕,增溫以利出全苗,出壯苗,第667米2播種量150-200公斤。
❻ 芋頭怎樣種植
種植芋頭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一,選地播種
由於芋頭一般不開花結籽,所以只能用地下塊莖繁殖。在每年的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之時,選擇大小均勻,表皮完好無缺,無潛在病蟲害的塊莖播種。可以先育苗後移栽,也可以直接播種。對種芋的選擇,最好選用適合本地氣候條件和種植環境的優良品種。種芋不能太大,也不可太小。過大的種芋含的營養物質多,栽培後容易多發芽,造成營養損失。如果切成小塊,很容易感染病害。種芋太小,營養物質少,出苗後,瘦弱苗、病殘苗容易形成。
二,田間肥水管理
芋頭的收獲一般在秋季落霜前收獲完畢,過早收獲,芋頭沒有生長發育完成,影響產量,當葉片邊緣出現枯萎狀,就可以割掉芋頭桿子,抽空採挖了。秋季溫度高的地方,不要過早割桿,否則芋頭會二次發芽,影響品質。
❼ 芋頭種植方法
芋頭可以當做一種主食來吃的。雖然不是我們飯桌上的常見之物。還是有很多朋友還是把它當成糧食,其實芋頭的種植和土豆差不多,有一些農村的種植戶,採用土豆的種植方法,效果出奇的好。在種植芋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確的田間管理技術,這樣才會給自己帶來好的收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不同的生長階段應該注意什麼?怎麼種植芋頭呢?
一、整地、開溝
首先整地開溝,按其他作物一樣先進行整地,整地過後按照80到100厘米左右的行距進行開溝,然後在溝中進行施肥。芋頭的生長期長,所以需要的肥量特別大一定要施加充足的基肥。
二、播種、管理
首先在種植芋頭的過程中,幼苗的播種顯得至關重要。正常情況下在一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選擇種子,然後進行播種,再進行破膜幼苗出土的處理。在處理有幼苗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選擇土壤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土地中的肥沃性。避免田地裡面出現過多的雜草,芋頭幼苗期對於水分的要求特別高,需要嚴格的把控,千萬不要出現水分過多的情況,不然有可能把苗漚爛,保證土地微微的濕潤就可以了,水分一不可以太多了。
三、發芽期管理
這個生長階段尤其重要,直接影響產量和品質,所以在芋頭發芽期一定要注意科學的管理,在合適的情況下施加肥料補充芋頭所需營養,還有就是灌溉的時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在給芋頭灌溉時,不可以選擇大范圍的灌溉,不然容易出現澇災。給芋頭地里除草也是工作的重點,需要進行人工除草的方法,然後進行鬆土這樣可以保證土壤的透氣性。
四、灌溉、施肥
種植芋頭的時候要注意澆水,注意施肥,因為結合起來的話,它才能夠對這片土地進行熟悉,熟悉了之後才能在這片土地里進行成長,如果沒有足夠的水分,沒有足夠的養料的話,這片土地它是不適應的,長得就會特別的慢,甚至有可能枯萎,有可能死掉,有可能就不生長了。
芋頭其實一種很好吃的東西,種起來也特別的簡單,如果是芋頭的種子的話,我們就需要把地耕一遍之後再撒上水,撒上種子,但是撒種的時候一定要打整齊,注意間隔不能太密太密的話會導致影響生長。從而影響產量,如果有普高的是不利於它生長的,因為它的根是要在地底下延伸的,土疙瘩多的話就會阻礙他根部的生長,根部生長的不好的話它就不會提供全身的營養。
❽ 芋頭種植方法和時間,芋頭什麼時候收獲
一、芋頭種植方法
1、芋頭原產高溫多濕地帶,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形成了水芋、水旱兼用芋、旱芋等栽培類型。13-15℃芋頭的球莖開始萌發,幼苗期生長適溫為20-25℃,發棵期生長適溫為20-30℃。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球莖的形成,球莖形成期以白天28-30℃,夜間18-20℃最適宜。
2、旱芋生長期要求土壤濕潤,尤其葉片旺盛生長期和球莖形成期,需水量大。同時注意在球莖形成熟初期噴灑地果壯蒂靈,水芋生長期要求有一定水層,幼苗期水層3-5厘米。葉片生長盛期以水深5-7厘米為好,收獲前6-7天要控制澆水和灌水,以防球莖含水過多,不耐貯藏。
3、芋頭較耐弱光,對光照強度要求不是很嚴格。在散射光下生長良好,球莖的形成和膨大要求短日照條件。
4、水芋適於水中生長,需選擇水田、低窪地或水溝栽培。旱芋雖可在旱地生長,宜選擇潮濕地帶種植。芋頭是喜肥性作物,因此應選擇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的壤土或粘壤土,以土壤有機質1.05%,速效氮62.5ppm,速效磷11.25ppm,速效鉀62ppm,pH值5.5-7最適宜。
二、種植時間
芋頭正常情況適宜在春季栽培一般1-3月左右比較多(立春),夏末或秋季收獲(8-10月)。
三、收獲時間
芋葉變黃,根系枯萎是芋頭成熟的象徵,此時即可採收。留種的種芽要待充分成熟後採收,採收前6—7天在葉柄基部7—10厘米處割去地上部。傷口乾燥癒合後採收。收獲應在晴天,整株挖起,晾乾表面水分,除去殘葉和須根,然後貯藏。或乾旱田塊芋種可留在田間越冬,次年再收挖作種。
(8)毛芋頭怎麼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芋頭種植高產栽培技巧:
1、選種播種
種芋應選擇球莖無傷口,頂芽的芽尖保存完好,重量達50g左右,形狀為圓球形。一般播種芋頭,均在終霜後進行,很多地區都是在4月中下旬播種,要是過早進行播種的話,容易造成爛種。
2、曬種催芽
為了後期芋頭能夠整齊出苗,我們會進行曬種催芽。將芋頭拿出,放在陽光下曬1-2天,在進行催芽時,保濕很關鍵,溫度最好控制在18-20℃,大約15天後會出芽,芽長1厘米左右即可播種
3、開溝
進行開溝施肥,一般是溝行距為1米,深30厘米,寬40-50厘米,先在溝內施肥,一畝芋頭種植可施農家肥2500千克,復合肥30千克即可。
4、定植
根據芋頭品種,一般多子芋行距65厘米,株距35厘米左右,魁芋株距60厘米。栽後蓋土,要求稍露芽。如果是水芋種植,在苗高25厘米時,進行定植,並且灌水5厘米左右。
5、追肥
芋頭苗期少肥,並淺中耕,以後每隔半個月,可根據中耕培土來進行追肥,等到芋頭上部分長得非常旺盛時,可追肥,一畝芋頭種植可施尿素10-15千克、復合肥20千克,總共需施肥3-4次。芋頭生長後期停止追肥。
❾ 毛芋如何種植
芋頭為天南星科芋屬,別名芋艿,毛芋,芋等。芋頭原產印度東部和馬來西亞等熱帶地方。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但主要在華南,西南和長江流域種植,東北、西北很少種植。 芋頭是多年生塊莖植物,常作一年生作物栽培。芋頭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澱粉、礦物質及維生素,既是蔬菜,又是糧食,可熟食、干制或制粉。由於芋頭的澱粉顆粒小,僅為馬鈴薯澱粉的十分之一,其消化率可達98.8﹪,在芋頭加工方面可製成芋粉及芋泥餡以延長保存。 芋頭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C、B族維生素、皂角甙等多種成分,所含的礦物質中,氟的含量較高,具有潔齒防齲、保護牙齒的作用;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葯膳主食。在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化療及其康復過程中,有輔助治療的作用;芋頭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後能產生免疫球蛋白,或稱抗體球蛋白,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故中醫認為芋艿能解毒,對人體的癰腫毒痛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可用來防治腫瘤及淋巴結核等病症;芋頭為鹼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產生美容養顏、烏黑頭發的作用,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症;芋頭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同時能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故中醫認為芋艿可補中益氣。芋頭槌莖澱粉含量高達19.5%(占乾重的59.45%)、粗蛋白質2.63%、粗纖維1.87%,還含有多種維生素。此外芋頭槌莖還含有一種重要物質多聚糖(佔4.9%),多菌糖能增強人體的免疫機制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是一種清熱解毒、健脾、強身的保健蔬菜。
一、生長發育特性
性喜高溫濕潤,不耐旱,較耐蔭,並具有水生植物的特性,水田或旱地均可栽培。根系吸收力弱,整個生長期要求充足水分;對土壤適應性廣,以肥沃深厚、保水力強的粘質土為宜;種芋在13~15℃開始發芽,生長適溫20℃以上,球莖在短日照條件下形成,發育最適溫27~30℃。如遇低溫乾旱則生長不良,嚴重影響產量。
二、芋頭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1、對溫度要求。芋頭原產高溫多濕地帶,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形成了水芋、水旱兼用芋、旱芋等栽培類型。但無論水芋還是旱芋都需要高溫多濕的環境條件,13-15℃芋頭的球莖開始萌發,幼苗期生長適溫為20-25℃,發棵期生長適溫為20-30℃。晝夜溫差較大有利於球莖的形成,球莖形成期以白天28-30℃,夜間18-20℃最適宜。
2、對水分要求。無論是水芋或是旱芋都喜歡濕潤的自然環境條件,旱芋生長期要求土壤濕潤,尤其葉片旺盛生長期和球莖形成期,需水量大,要求增加澆水量或在行溝里灌淺水。同時注意在球莖形成熟初期噴灑地果壯蒂靈,使地下果營養運輸導管變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果面光滑,果型健壯,品質提高,達到豐產。水芋生長期要求有一定水層,幼苗期水層3-5厘米。葉片生長盛期以水深5-7厘米為好,收獲前6-7天要控制澆水和灌水,以防球莖含水過多,不耐貯藏。
3、對光照要求。芋頭較耐弱光,對光照強度要求不是很嚴格。在散射光下生長良好,球莖的形成和膨大要求短日照條件。
4、對土壤要求。水芋適於水中生長,需選擇水田、低窪地或水溝栽培。旱芋雖可在旱地生長,但仍保持沼澤植物的生態型,宜選擇潮濕地帶種植。芋頭是喜肥性作物,其球莖是在地下土層中形成的,因此應選擇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的壤土或粘壤土,以土壤有機質1.05%,速效氮62.5ppm,速效磷11.25ppm,速效鉀62ppm, pH值5.5-7最適宜。
三、種植芋頭的主要技術措施
1、精細選地整地、施足基肥
芋頭最忌重茬,連作一年減產20—30%,最好種在前茬是地瓜的地上,其次是花生茬,而前茬是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茬要減產30%。芋頭的食用器官為地下球莖,而且芋頭根系分布深,宜選擇土質肥活,保肥、保水力強,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灌方便,頭年未種過芋頭的田塊。播前需深翻40厘米以上,深翻有利於球莖膨大和提高產量,是栽培的重要措施之一,深翻前需667米2施有機肥2500公斤(或施富含有機質的土雜肥6000公斤)作基肥,按每生產100公斤芋頭槌莖需要:純氮1—1.2公斤,五氧化二磷0.8—0.84公斤,氧化鉀1.6—1.68公斤的標准,按氮:磷:鉀=1.2:1:2的比例施好基肥,一般每畝基施化肥的數量是磷酸二銨35公斤,復合肥50公斤,骨粉100公斤,碳酸氫銨75公斤,在7月中旬前後芋頭旺長期,還要適量追施碳酸氫銨,磷酸二銨等肥料。並適當施用硫酸鉀、過磷酸鈣等磷鉀肥。播種時每畝用硫酸鉀復合肥 25公斤,過磷酸鈣50千克,施於兩株之間作種肥。
2、適期早播、覆蓋地膜、合理密植
①播種時間。芋頭忌霜,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播種一般在當地終霜後進行,過早播種易造成爛種。芋頭生長期長,在13—15℃以上才能發芽,一般在3月上中旬左右開始種植(有條件的地膜栽培可提早在2月份前種植)。在芋頭出苗後不受凍的情況下,播種期越早越好,提早栽植,延長生長期,能顯著增產。覆膜芋頭,增溫保濕,提前露地20—30天播種,覆膜播種過早,地溫低,易造成爛種或形成弱苗;過晚由於地溫高,易造成燒苗,根據氣候特點靈活掌握。覆膜栽培能提高產量38.5—50%,並提高了子芋的比重,加工成品率高。要求在冬至後,元旦前進行排種農膜覆蓋催芽,待長根萌芽後,元月份選擇晴好的天氣進行種植確保在8月中旬前可以採收芋頭上市,獲取高價。
②種子選擇。種芋越大含有的營養成分越多,植株生長越好,研究表明,用50克的種芋播種比20克的種芋增產13%以上。同等大小的種芋,不切莖的整芋比切莖的增產6%以上。生產上選用中等大小的子芋作種,選擇著生在芋頭中部的子芋作種,將種芋上的毛去除,再將頂芽以外的側芽去除,防止側芽萌生。種芋要選擇球莖無傷口、無病蟲霉爛,頂芽的芽尖保存完好,重量在50克左右,呈圓球形的球莖為宜。
③曬種催芽。為保證出苗整齊、在播前15―20天需進行曬種催芽,濕沙催芽等。催芽時可將貯藏的芋頭先曬1-2天,然後將種芋密排於催芽畦內,催芽時要注意保濕,使溫度控制在18-20℃,經15-20天芽長1厘米左右即可播種。
④合理密植,提高株產。密度要根據品種、土壤、水肥而定,條件好的密一點,條件差的稀一點。從經濟效益來看,每畝種4500—6000株最為合理。採用大小行栽培方式,按株距27-33厘米,大行距60厘米,小行距30厘米,進行播種。
3、起高壟覆膜深埋種植
在整好的地上按大行距開溝,溝深10厘米,溝寬35厘米,在種植溝內灌水造墒,水滲下後按照確定的密度擺上芋頭種,注意芽要朝上,按三角(錯位)栽植,在種芋之間施用適量化肥,並施用含有辛硫磷的熟大豆15—20粒防治地下害蟲,並作種肥。起壟時要起高壟,使壟高20厘米,壟寬50—60厘米,起壟結束將壟耙平。種芋上蓋土厚約8—15厘米,一般為12厘米,秋後不用再分壟覆土,不傷根,產量高。不出或少出青頭芋,提高了芋頭的質量。噴乙草銨除草劑後,覆蓋地膜。選用透明地膜7-8斤覆蓋,要求廂面平整、泥土細碎,膜邊四周沿著廂邊用泥土壓實。地膜覆蓋後應注意檢查,播種後約5天出苗,出苗後,應及時破膜,並用泥土進行封孔,發現缺苗及時補上,地膜覆蓋時間可持續到6月底7月初,追施肥料時再揭膜。
4、合理施肥、科學管水
①合理施肥。 芋頭生長期長,產量高,需肥量大,除施足基肥外還應分次追肥。可在幼苗前期追一次提苗肥,發棵和球莖生長盛期的初期、中期追肥2-3次,施肥量前少後多,逐漸增加,氮、磷、鉀肥要配合施用。後期應控制追肥,避免貪青晚熟。底肥畝施復合肥(N:P:K=15:15:15)40—50公斤,普鈣100—150公斤;苗齊後開始追施肥,畝施復合肥(N:P:K=16:10:20)75—100公斤,施肥結合鋤草、培土、地膜芋頭施肥採取肥料兌水澆施。或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前期可適當施稀薄沼氣水或糞水,待芋頭長至6月初開始膨大時(3—4葉期),每畝用農家肥1000公斤,硫酸鉀15公斤,生物有機肥50公斤,硼鋅鎂肥2公斤,經堆漚30—45天後施於廂邊復土。在7月中旬大暑前(5—6葉期),每畝用硫酸鉀復合肥25公斤,硫酸鉀15公斤均勻混合施於廂面上,淺土蓋肥,施肥前應拔除田間四周雜草。8月份以後不再施肥。在芋頭迅速膨大期( 6—7月份)可結合防治病蟲害時噴施膨大素加磷酸二氫鉀等,可促進芋頭膨大、提高產量。芋頭整個生育期的追肥量:硫酸鉀20—30公斤,磷酸二銨30—40公斤,碳銨60—70公斤。
②科學管水。芋頭耐澇怕旱。 芋頭葉片大,蒸騰作用強,因此喜水、忌土壤乾燥,否則易發生黃葉、枯葉現象。前期由於氣溫低,生長量小,所以只需保持土壤濕度即可,特別是出苗期切忌澆水,以免影響發根和出苗。中後期氣溫高,生長量大,需水量多,要保持土壤濕潤,但灌水時間宜在早晚,尤其高溫季節要避免中午澆水,否則易使葉片枯萎。在施肥揭膜前,應保持廂面濕潤,雨天要排出廂溝漬水,晴天乾旱,廂溝要灌跑馬水保持濕潤;生長高峰期(6-8月)廂溝要保持溝底有1寸水至濕潤;採收前20天應控制澆水,收獲前10天停止灌水(10月份以前收獲上市)。
5、中耕和培土。 芋頭槌莖在生長過程中會隨著葉片的增加而逐漸向地表生長,從而影響芋頭的產量和品質,此外培土還可抑制子芋、孫芋頂芽的萌發,是減少養分消耗,促進球莖膨大的重要技術措施。因此在封壟前均要揭膜結合中耕除草培土2-3次,每次可覆土5-7厘米,間隔15-20天。農事操作要盡可能地減少地上部和地下部機械損傷。採用起高壟覆膜深埋種植的不用培土。
6、及時淋施矮壯素和切除子芋
①施多效唑和牡秧劑。當芋頭長5-6片葉,株高45厘米左右進,每畝用壯秧劑5公斤和多效唑150克混合淋施,隔20天再用多效唑150克淋施或葉面噴施。用量可視植株長勢強弱酌情增減。晴天,15克多效唑加水40公斤,灌心葉80-100株,株高80公分,有5葉以上,基本封行。
②切除子芋。當芋頭長到7—8葉時開始發生子芋。為減少養分分散和消耗,利於母芋膨大,子芋有一葉一心時,用小刀或小鐵鏟小心將子芋割除生長點,注意不要割傷母芋。需留種的子芋留三、四娘仔不除。
7、除草
播種澆水後進行芽前除草,用芽前除草劑噴施全田,除草劑可選用都爾、撲草凈等。也可用禾耐斯水劑除草劑每畝20毫升兌水60公斤均勻噴霧。或每畝用150克乙草銨除草劑將地面噴勻。芋頭生長期結合施肥、鬆土等工序進行人工除草。
四、病蟲害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優先採用物理、生物防治,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葯,不使用禁用農葯,以確保芋頭的質量安全。
1、主要病害:
①芋疫病。屬真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柄葉片和球莖,在6一8月為發病高峰期。高溫、多濕或時雨時晴,容易發生,過度密植和偏施氮肥,生長旺盛,發病嚴重。防治方法:以防為主,發病前於5月中旬開始用葯,可選用保護性殺菌劑如代森錳鋅,分別加入疫霜靈、甲霜靈、安克等交替使用,7-10天噴一次。施葯時應掌握好天氣,選擇雨前噴葯,同時噴灑葯液要均勻,葉背、葉面、葉柄都要噴到。
②軟腐病。屬細菌性病害,為害地下球莖及葉柄基部,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病。防治方法:加強肥水管理,發現病株及時拔除帶走,同時在病穴周圍撒石灰。葯劑防治:可用農用鏈黴素、百菌清灌根,施用時可在施肥前、培土後、割仔芋後各施一次。同時在常年發病重的地域每次用葯都應加農用鏈黴素,嚴防地下害蟲及控制水分。
③芋污班病。僅為害葉片,防治方法:可用百菌清、甲基硫菌靈於發病初期開始防治,隔7-10天再噴施一次。
1、主要蟲害:
①蚜蟲。以成蟲、若蟲在葉背或嫩葉上吸汁液,使葉片捲曲畸形,生長不良,並傳播病毒病,嚴重時造成葉片布滿黑色霉層。防治方法:可用樂果、吡蟲啉類農葯噴殺。
②斜紋夜蛾。幼蟲食葉,嚴重時僅剩葉脈。一般用功夫或樂斯本、吡蟲啉、銳勁特在幼蟲3齡前噴殺,用葯要考慮綜合防治。如吡蟲啉加阿維菌素可以防芋蚜、斜紋夜蛾等害蟲。
③地下害蟲。結合兩次施重肥可選用辛硫磷、米樂爾或敵百蟲進行防治。
④紅蜘蛛。噴施1500倍的久效磷或800倍40%氧化樂果或800倍三氯殺蟎醇。
五、採收與貯藏
一般進入霜降季節即可採收,採收前20天停止灌水,採收時間以晴天露水干後為好。芋頭在霜降前後葉黃根枯球莖充分成熟時收獲,對產量影響較大。對留種芋必須充分成熟後方能採收,採收前先割去地上部,待傷口乾燥癒合後選晴天採收。種芋應挑選無病、無機械傷口,重量在50克左右的球莖為宜。晾曬一天後進行貯藏,貯藏時待芋頭自然風干即把芋頭倒放,放一層芋頭,覆蓋一層細沙,可單層或多層碼放,並注意剔除損傷或有病芋頭,避免傳染。貯藏溫度以10-15℃為宜,不能受凍。采後切除多餘的子芋,注意在收獲和搬運貯藏時避免碰撞磨擦造成損傷。
❿ 芋頭怎麼種植
種植芋頭要等溫度穩定在13-15度以上時才可進行,具體是在三月上中旬開始。種植前整地施肥,保證土壤肥沃,疏鬆,整地後及時開溝。種植要選沒有傷口,沒有病蟲害的種芋。先催芽處理,等芽長到三四公分的時候就可種植了。先開7厘米左右的溝,溝距30厘米,澆透水,種下種芋就行。
3、澆水管理:芋頭出苗前不用澆水,但要保證土壤濕潤,雨季的時候要及時排水處理。出苗大概80天左右就能澆水,施肥了。注意土壤不能過濕,否則不利於根系生根。另外,幼苗期發現有雜草的時候要及時清除掉,避免爭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