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幫助卧床老人翻身
1.准備翻身體位——仰卧位
首先,先將病人兩手交叉放在腹部,接下來,將兩腿屈膝。
2.協助病人翻身側卧
操作者在將前臂伸入病人肩頸下方時,可兩手協力完成,以保護操作者手臂。挪動病人時,避免拖、拉、拽,以免傷害病人皮膚,必要時,可找人幫忙,以保護病人和操作者。翻身之後,使病人上腿向前方屈膝,下腿伸直略彎曲,避免腿部受壓。
3.提高病人舒適度
為病人擺放枕頭,可以提高病人側卧的舒適度和穩定性,兩膝間的枕頭還可以防止兩腿間相互受壓及摩擦。注意,在兩膝間擺放枕頭時,不要讓病人上腿的腳部懸空,足部應放置於軟枕之上,以免造成足下垂或足內翻。
翻身的間隔時間,要根據病人的病情和皮膚受壓情況來決定,一般白天每2小時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3小時翻身一次。
B. 高位截癱病人如協助翻身
大多數外傷性截癱患者為了預防並發症,護理者都要給截癱病人進行翻身,但是翻身是有技巧的,需要掌握的方法大致有兩點。
1、約2小時翻身1次。採取軸線翻身法,保持頸、肩、頭、軀干一致性活動,注意枕頜帶牽引,防止滑脫,保持牽引繩與軀干在同一軸線上,防止錯誤翻身引起骨折錯位而加重損傷。
2、是為促進患者呼吸,同時有助於有效牽引,採取頭部抬高10度15度的低半卧位方式,效果較好。
翻身時原則:要注意平卧或左右側卧。一定不要小看外傷性截癱定時翻身的重要性,能有效避免截癱者患褥瘡的幾率,大大減少自己和家人的負擔。
C. 褥瘡的預防方法
褥瘡一般好發於骨突出部位,如枕骨、肩胛骨、肘關節、骶尾部、大轉子、足跟等。褥瘡的發生通常與壓力、潮濕刺激、營養不良、水腫有關。當患者局部組織持續受壓超過2小時,皮膚長期經受汗液、滲出液等刺激,就容易造成局部組織破壞,甚至潰破感染,可外用 素創芙清褥瘡生肌膏 塗抹。因此預防褥瘡要做到勤觀察、勤換洗、勤翻身、勤按摩、勤整理。
1、防止組織受到長期壓迫:協助患者每2小時翻身一次。翻身時不要使用推、拖、拉等動作。在患者身體空隙部位可放置海綿墊子,減少骨突出部位的壓迫感。如果使用石膏等固定器械,應保證襯墊的平整光滑以及位置正確。
2、防止組織受到理化因素刺激:要經常整理患者床鋪、被子,避免汗液、大小便、滲出物等長期刺激患者皮膚,要保持患者皮膚干凈並乾燥。
3、按摩:可以採用全背按摩或局部按摩的方式促進病人的血液循環。如定期使用50%乙醇按摩患者受壓部位,按摩時壓力以輕、重、輕、重為宜,每次按摩時間3至5分鍾。
4、營養補充:給予患者高維生素、高蛋白飲食,以增強患者抵抗力及修復能力。
5、卧床患者使用的便盆應光滑無痕,使用時應抬高患者臀部,或點上軟紙、海綿,避免患者局部組織受到損傷。
D. 長期卧床病人幾小時翻一次身 ,並建立什麼
要兩個鍾翻一次身,翻的時候要按摩拍一下背部皮膚,然後在一邊墊個枕頭,就這樣重復,不讓皮膚受壓時間過長。多保持皮膚干潔
E. 治療褥瘡有什麼好方法
:有些老年人因為有疾病,所以不得不長時間卧床,這樣就很容易形成褥瘡有褥瘡之後,家屬就要貼心照顧了,比如定時要幫老年人翻身體,還有也應該幫她們減少摩擦力,最好是穿一些比較柔軟的衣服,可以給肌膚上面塗抹一些潤膚霜。另外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也能夠提高身體以及肌膚的抵抗力。
老年人身體機能體質非常差,有些老年人在患有一些疾病或者身體特別累的時候,就會長時間躺在床上,這樣就很容易形成褥瘡,而有褥瘡之後,人們身體又會有很多不適的表現,如果皮損面積比較大,甚至有可能就會引發皮膚感染。也會降低老人的生活質量,那麼老年人在有褥瘡之後,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治療呢?
日常的預防、護理要點是什麼呢
1、減輕壓力。解除壓迫其實治療褥瘡的主要原則。大家一定要給患者翻身。如果病情比較穩定,那麼最好是兩個小時翻一次。如果病情比較嚴重,不能移動的患者,最好是每兩個小時用枕頭墊於肩、腰、腳部,這樣能夠減輕局部的壓力,病情不穩定者則需要使用氣墊床的氣動功能,並按摩受壓部位。如果有條件,我們就可以使用水墊水墊產生振動傳播,能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
2、減少摩擦力或剪切力。人們在翻身或者移動的時候也不要拽、扯,這樣能夠保持床面的平整,抬起患者,減少皮膚摩擦用力。
3、減少外源性感染。患者必須要保證衣物和被褥的干凈,衣物質量要柔軟親膚,我們需要對皮膚進行清潔,清潔的時候最好是使用中性清潔劑。皮膚如果乾燥,那麼我們可以參考凡士林等潤膚露,容易潮濕的皮膚也需要使用保護膜以增強皮膚抵抗力。
4、營養支持治療。營養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引發褥瘡,飲食當中必須要保證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品,要增強患者的抵抗力。
老年人褥瘡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以上這四點了,首先我們應該減輕老年人的壓力,要定時幫他們翻身,還有就是在翻身的過程當中也應該減少摩擦力,必須保證被褥的平整,另外要多給老年人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塗抹一些潤膚露,或者是塗抹一些葯膏也能夠改善褥瘡。
F. 怎樣為卧床老人翻身
幫助老年人翻身時
向老年人解釋清楚要怎樣進行翻身,充分說明翻身的方法,讓老年人給予配合。
要領
在接觸老年人身體之前,要先向老年人講解清楚要怎樣進行翻身,對意識不清的老年人也要同樣進行講解。
接下來每一步動作該怎麼做要充分說明,讓老年人了解清楚並請老年人給予配合。
提前了解老年人身體癱瘓、身體功能障礙等詳細狀況,幫助老年人翻身時,要一邊觀察老年人表情一邊進行。當老年人表示出不安、痛苦時,一定要及時問詢,及時調整手法。
注意事項
接觸老年人身體之前是否打招呼了。
老年人是否明白要進行體位變換。
老年人是否情緒不佳,是否有病患症狀出現。
是否感到害怕。
是否感到疼痛。
變換完成後的姿勢是否合理、舒適。
溝通技巧
護理人員:「接下來要幫助您翻身。」在接觸老年人身體前一定要打招呼,讓老年人明白。
護理人員:翻一下身,好嗎?」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躺著,容易發生褥瘡,幫您「這樣明確說明翻身的目的,讓老年人明白。
護理人員:「翻身時我會很好地扶住您,沒關系,不要害怕……」對於活動身體感到擔心和害怕的老年人,要用認真的、尊敬的語氣向老年人解釋,讓老年人放心。
老年人對於翻身表示抗拒、害怕時
首先找出老年人抗拒、害怕翻身的原因,在幫助老年人翻身時,盡量能讓老年人輕松舒適地移動身體,讓老年人能夠放心。
要領
護理人員對自己的技術有自信時,也會讓老年人放心。所以平時要多練習護理技術,多積累經驗。
老年人表示出疼痛、害怕時,護理人員不要忽視或否定老年人的感受,要及時安慰老年人,對老年人的感受表示理解並安慰。
護理人員要說明翻身的理由和方法,讓老年人明白並積極配合。
注意事項
翻身時老年人的表情如何。
以前是否對翻身有過恐懼、痛苦的體驗。
是否由於現在的姿勢很舒服,不想翻身。
是否因為身體疼痛,不想翻身。
是否對護理人員不夠信任。
溝通技巧
護理人員:「您已經幾個小時沒有翻身了,我想幫您翻一下身,好嗎?」
護理人員:「如果一直這樣不動,容易患上褥瘡,我想幫您翻一下身,好嗎?」這樣講明原因,讓老年人了解。
護理人員:「也許一開始會稍微有點疼,請放心,很快就好了……」對於翻身時會有疼痛的老年人,要提前讓老年人做好心理准備,避免在翻身過程中出現問題。
護理人員:「我會好好地扶住您,請不要害怕,沒關系……」或者護理人員說一些幽默的話語讓老年人放鬆,或者表示一下對自己護理技術的自信,這樣會讓老年人更加放心。
G. 癱瘓卧床病人,怎麼翻身排泄
⑴由護士或家屬幫助翻身:由於肢體癱瘓較重,需由他人幫助翻身。 1.由仰卧位向患側翻身較為容易,家屬首先將患側上肢保護好,患肢肩部向前伸,伸肘,伸腕,家屬用左手掌頂住患肢手掌,右手拉住患者健手,即可翻向患側,而後將患肢置於良肢位。2.由仰卧位向健側翻身:家屬首先將患側下肢屈曲,雙手分別置於患側肩部與臀部,用適當力量將患者翻向健側,並將患肢置於良肢位。
⑵患者自己翻身:癱瘓肢體的功能稍有恢復即可自行翻身。 1.能伸肘時用擺動翻身法:患者取仰卧位,雙手十指交叉,病手拇指放在健側拇指上方。向上伸展上肢,屈膝,將雙上肢擺向健側,再擺向患側,可重復擺動一次,藉助慣性,將身體翻向患側。 2.不能伸肘時用健腿翻身法:仰卧位,用健手將患肢屈曲置於胸前,並以健手托住肘部,將健腿插入患腿下方,藉助身體向健側轉動的同時,趁勢用健腿搬動患腿,翻向健側。
H. 卧床老人怎樣防壓瘡每2個小時翻身1次
讀者張先生來信詢問:
編輯咨詢了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副主任護師吳金球,她建議,預防壓瘡關鍵要做到幾點:
一,防止局部皮膚長期受壓。家人和護理者要鼓勵和協助卧床老人經常更換卧位,每2個小時翻身1次,不要讓身體的同一部位長時間受壓。長期卧床、翻身困難的老人最好用氣墊床,且要每天檢查充氣量是否正常。對於使用夾板、石膏、牽引固定的病人,應注意觀察局部皮膚的變化。
二,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對於長期半坐卧位的老人,要抬高其下肢,防止身體下滑。為老人翻身或更換床單時,要避免拖、拉、拽、推等動作。使用便盆時,要抬高老人的臀部,防止擦破其尾底部皮膚。
三,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和乾燥。保持床單、皮膚的清潔乾燥,衣服要選擇透氣、吸汗的棉質衣料。每次更換尿布時,應以清水清潔會陰部,減少排泄物刺激皮膚。擦身後,需以干毛巾擦乾身體水分,特別是皮膚皺褶處。秋冬季節若皮膚出現乾燥、脫屑等現象,可使用乳霜滋潤皮膚。不可讓老人直接卧於橡膠單或塑料布上。
四,經常為老人按摩背部及受壓的局部,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五,改善全身營養狀況。保證充足的營養,若無疾病的限制,可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C等。(吳金球副主任護師的專家門診時間為周二下午)
I. 患者病情好轉後為預防壓瘡最有效的護理措施是
方法1:實施有效到位的翻身來間歇性地解除局部壓迫,是預防褥瘡最為有效、關鍵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時翻身一次,發現皮膚變紅,則應每小時翻身一次,左、右側卧、平卧、俯卧位交替進行,並用軟枕、氣枕、水枕、氣墊圈、海綿圈等墊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局部懸空、減輕壓力作用。坐輪椅的病人可在足底放一個海綿墊,臀下軟枕(墊)或創生源防褥瘡墊,每15—20分鍾變換重心1次,應阻止病人長時間坐輪椅(2小時以上),在可能的情況下,讓病人站立,行走10分鍾,有效預防褥瘡。
方法2:正確實施按摩,平卧時,將手放入臀下,掌心向下向上均可。充分感受皮膚溫度和受壓力情況,並上按摩皮膚5分鍾,每20分鍾重復一次。左、右側卧時,側身要側到位,半平半側(斜側)應用軟枕支撐腰背部,對皮膚顏色、溫度、質地正常的受壓部位可用50%紅花酒精倒入掌心,兩側由輕→重→輕按摩5—10分鍾;發現皮膚變紅,則不宜進行皮膚按摩,可懸空壓紅部位,一般解除壓力30—40分鍾後皮膚顏色可恢復正常。皮膚持續發紅、發紺、更不宜按摩、以免加重損傷,此舉也可有效預防褥瘡。
方法3:卧床病人的床褥要透氣,軟硬適中、吸水性好,可用氣墊床(卵窩形為佳)、高密度海綿床墊,床單應為純棉,另外在床單上可鋪一條純棉浴巾,便於更換。床單保持平整、乾燥、清潔、無皺折、無渣屑、無雜物。氣墊床充氣軟硬要適度,過度充氣反而可使皮膚受壓增加。為病人更換床單時應防止拖、拉、拽,以防損壞皮膚。
方法4:防褥瘡的方法多種多樣,我們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溫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時不可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損傷皮膚。對易出汗的腋窩、腹肌溝部位,可用小毛巾隨時擦拭。為防止皮膚損傷可在局部撲「強生」嬰兒護臀粉或痱子粉。大便失禁者,及時洗凈肛周皮膚,塗上強生嬰兒護臀粉或護臀霜,即可有效防治肛周和會陰縻爛、濕疹;小便失禁者可使用bt型高頸透氣接尿器;應用熱水袋熱敷,水溫應在 50℃,並用毛巾包好,熱敷時間30分鍾,應經常觀察熱敷部位皮膚情況,不能長時間在一個部位熱敷,以防燙傷。用冰袋降溫時,冰袋應放在頸部兩側、腋窩、腹股溝處。冰敷時間以10—30分鍾為宜,放置時間不可過長,以防凍傷。
方法5:強營養,給予高蛋白、豆類。②多食用植物油,如花生油、芝麻油、豆油、菜籽油等,有潤腸功效,利於緩解便秘。 ③選用富含植物纖維的食物,如粗糧、蔬菜、水果、豆類等。④食用富含維生素b1的食物,如粗糧、豆類、瘦肉、動物內臟、新鮮蔬菜等。 ⑤多食果汁、新鮮水果、果醬、蜂蜜等刺激腸蠕動。 ⑥多喝水、飲料,以免大便乾燥。⑦必要時少食多餐,以利消化吸收。 ⑧凡伴有消化不良、腸炎、腹瀉、便秘的病人,宜多食用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