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織物斷裂強力測試方法有哪些

織物斷裂強力測試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4 07:25:44

1. 紡織品質量檢測知識

2017年紡織品質量檢測知識

中國是紡織品生產和出口的大國,中國紡織行業自身經過多年的發展,競爭優勢十分明顯,具備世界上最完整的產業鏈。下面是由我為大家分享紡織品質量檢測知識,歡迎大家閱讀查看。

縮水測試

1)目的:測定梭織布或針織布經家用洗衣機反復水洗後的尺寸穩定性。

2)原理:洗滌之前,在試樣上標記尺寸,通過測量標記在洗滌後的變化來判斷試樣的尺寸變化。

3)過程:按布種和客戶要求選擇洗滌及乾燥方式、循環和乾燥次數,加入標准洗滌劑及適當水位開始洗滌及乾燥,最後得出測試結果。

2物理性能測試

1)主要項目:

紗支,密度,克重,拉伸強力,撕破強力,接縫滑移,接縫強力,頂破強力,耐磨,抗起毛起球性等。

2)具體說明:

紗支:指紗的粗細,目前用的大多是英制支數,用Ne表示,其定義是:公定回潮率9.89%時1磅重的棉紗線所具有的長率的840碼的倍數。

密度:每INCH里紗線的根數。

克重:每平方碼布的盎司重或每平方米布的克重。

拉伸強力:一定尺寸的織物被拉伸強力機用恆定的速率拉伸至斷裂時的所用的力就是所測的拉伸強力。拉伸強力的測試有抓樣法和條樣法,根據不同的測試標准和客戶要求來選擇具體的測試方法。

撕破強力:一定尺寸的試樣,夾緊在撕破強力儀上,中間切一切口以確定撕破方向,撕破強力儀採用擺錘下降方式將試樣從切口處撕破所用的力就是所測的撕破強力。

接縫滑移:將一定尺寸的織物折疊後,沿寬度方向縫線,離縫線一定距離剪開後,使用拉伸強力儀用恆定的速率拉伸至一定的縫線開口所用的力或拉伸至一定的強力時的開口距離,就是我們所測的接縫滑移。接縫滑移有定開口測力和定力測開口兩種方式,測試時根據不同的測試標准和客戶要求來選擇具體的測試方法。接縫滑移一般只用於梭織物的測試。

接縫強力:同接縫滑移一樣,將一定尺寸的織物折疊後,沿寬度方向縫線,離縫線一定距離剪開後,使用拉伸強力儀用恆定的速率拉伸使縫線斷開所用的力就是所測的接縫強力,接縫強力可以與接縫滑移同時進行,一般只用於梭織物的測試。

頂破強力:在一定條件下,對一平面織物在一合適的角度上旋加一擴張性的膨脹力,直至其破裂為止,這個力就是頂破強力。

耐磨:在已知的壓力下,將裝在試樣夾上的度樣與標准磨擦布在一定壓力下以一定的軌跡相互磨擦,直至織物出現客戶要求的斷紗根數或破洞時為止,記錄實驗終止時的磨擦次數,就是所測的耐磨值。

抗起毛起球性:將織物在特定的條件下翻滾摩擦一定時間,觀看它的表面起毛起球情況,起球是指纖維糾結形成的絨球簇立在織物表面。起毛是指織物表面纖維毛糙不平和 (或) 纖維起毛,導致織物外觀的改變,其起毛起球是通過評級樣照或原樣對比進行評定的。

3色牢度測試

1)主要項目:

水洗色牢度,乾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日曬色牢度,汗漬色牢度,水漬色牢度,氯漂色牢度,非氯漂色牢度,熱壓燙色牢度等。

2)基本內容:

水洗色牢度:將試樣與標准貼襯織物縫合在一起,經洗滌、清洗和乾燥,在合適的溫度、鹼度、漂白和摩擦條件下進行洗滌,使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測試結果。其間的摩擦作用是通過小浴比和適當數量的不銹鋼珠的翻滾、撞擊來完成的,最後對標准帖襯織物和試樣用色牢度專用灰卡進行評級,得到測試結果。不同的測試方法有不同的溫度、鹼度、漂白和磨擦條件及試樣尺寸,具體的要根據測試標准和客戶要求來選擇。一般水洗色牢度較差的`顏色有翠蘭、艷蘭、黑大紅、藏青等。

乾洗色牢度:同水洗色牢度一樣,只是水洗改成乾洗。

摩擦色牢度:將試樣放在摩擦牢度儀上,在一定壓力上用標准摩擦白布與之磨擦一定的次數,每組試樣均需做干摩擦色牢度與濕摩擦色牢度。對標准摩擦白布上所沾的顏色用灰卡進行評級,所得的級數就是所測的摩擦色牢度。摩擦色牢度需要做干摩和濕摩兩種試驗,試樣上所有的顏色都要摩擦到。

日曬色牢度:紡織品在使用時通常是暴露在光線下的,光能破壞染料從而導致眾所周知的“褪色”,使有色紡織品變色,一般變淺、發暗,有些也會出現色光改變,所以,就需要對色牢度進行測試,日曬色牢度測試,就是將試樣與不同牢度級數的藍色羊毛標准布一起放在規定條件下進行日光曝曬,將試樣與藍色羊毛布進行對比,評定耐光色牢度,藍色羊毛標准布級數越高越耐光。

汗漬色牢度:將試樣與標准貼襯織物縫合在一起,放在汗漬液中處理後,夾在耐汗漬色牢度儀上,放於烘箱中恆溫,然後將試樣的貼襯織物分別乾燥,最後對標准帖襯織物和試樣用色牢度專用灰卡進行評級,得到測試結果。不同的測試方法有不同的汗漬液配比、不同的試樣大小、不同的的測試溫度和時間。

水漬色牢度:將試樣與標准貼襯織物縫合在一起,放在一定條件的水中充分浸泡後,夾在耐汗漬色牢度儀上,放於烘箱中恆溫,然後將試樣的貼襯織物分別乾燥,最後對標准帖襯織物和試樣用色牢度專用灰卡進行評級,得到測試結果。不同的測試方法有不同的試樣大小、不同的的測試溫度和時間。

氯漂色牢度:將織物在氯漂液里按一定的條件水洗之後,評定其顏色變化程度,這就是氯漂色牢度。

非氯漂色牢度:將織物在帶有非氯漂的洗滌條件下水洗之後,評定其顏色變化程度,這就是非氯漂色牢度。

熱壓燙色牢度:將干試樣用棉貼襯織物覆蓋後,在規定溫度和壓力的加熱裝置中受壓一定時間,然後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熱壓燙色牢度有干壓、潮壓、濕壓,具體要根據不同的客戶要求和測試標准選擇測試方法。

4化學性能測試

1)主要測試項目:

甲醛測試,pH值測試,拒水測試,拒油測試,防污測試,阻燃測試,纖維成份分析,禁用偶氮染料測試等。

2)基本內容:

甲醛測試:通過一定的方式對一定份量的織物中的游離甲醛或釋放甲醛萃取出來,再通過比色測試,計算出其中的甲醛含量。

現在的市場上,紡織產品可以通過樹脂整理來提高產品的抗皺性,這種樹脂整理劑是直接由甲醛來合成的,因此經過這些樹脂整理的織物會殘留一定量的甲醛。另外,為了提高染色牢度,塗料印花漿中的交聯劑以及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染色後所用的固色劑等都會使服裝材料上殘留一定的甲醛。這些甲醛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測試方法測定出來。

pH值測試:用pH計對織物溶液的酸鹼性進行精確的測量,pH計上讀出的數值就是所測的pH值。

拒水、拒油、防污測試:用一定的方式對織物對水、油、污漬的抵抗能力進行測定,主要針對經過三防整理的布種進行測定。

阻燃測試:將試樣按規定放於阻燃測試儀上進行燃燒,看其火焰蔓延時間。

纖維成份分析:首先對織物的纖維進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有好多種,有燃燒法,熔點法,手感目測法,顯微鏡切片分析法等,一般採用顯微鏡切片分析法,即用切片器將纖維切片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根據其外貌,判斷纖維種類,然後根據不同的纖維用不同的溶劑進行定性分析,算出具體的成份含量。

禁用偶氮染料測試:是國際紡織品服裝貿易中最重要的品質監控項目一,也是生態紡織品最基本的質量指標之一,目前主要通過氣相色譜儀進行分析測試。偶氮染料測試分三個方法,紡織品(除滌綸和真皮外的紡織品)、聚酯(滌綸)、皮革(真皮),所以做偶氮測試時一定要提供產品的成份。

;

2. 客戶針織面料非要測撕裂強力,哪個方法比較合適

1、褲形法
褲形法撕裂時,裂口處形成一個紗線受力三角形,當受力的紗線逐漸上下分開時,不直接受力的紗線有某些相對移動,並逐漸靠攏,形成一個近似受力三角形區域。由於紗線間摩擦阻力的作用,滑動是有限的。在滑動時紗線的張力迅速增大,變形伸長率也急劇增加,當構成受力三角形底邊的第一根紗線變形至斷裂伸長時,這根紗線立即斷裂。顯然,當其他條件相同時,受力三角形越大,同時受力的紗線根數越多,則撕裂強力增加。撕裂是織物中紗線逐根斷裂,因此撕裂強力與紗線強度大約成正比。此外紗線的斷裂伸長率越大,受力三角形越大,同時受力的紗線根數越多,因此撕裂強力也越大;當縱向與橫向紗線間的摩擦阻力大時,兩個系統的紗線不易滑動,受力三角形變小,受力紗線根數少,因而斷裂強度變小,因此經緯紗間的摩擦阻力對斷裂強力起著消極的作用。褲形法試樣斷裂的紗線為非直接受力方向的紗線。

2、梯形法
梯形法撕裂中同樣有受力三角形,但是由於梯形法試樣夾持時試樣橫向紗線與夾頭水平線不垂直,而是呈一定角度,拉伸過程中斷裂的紗線與受力方向呈一定的角度,斷裂方式主要是由直接受力紗線伸直和變形產生,當其他條件相同時,用該法測得的撕破強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紗線的斷裂功。

3 、沖擊擺錘法
沖擊擺錘法撕裂時,裂口處形成一個紗線近似受力三角形,當受力的紗線逐漸分開時,不直接受力的紗線有某些相對移動,並逐漸靠攏,形成一個近似受力三角形區域。影響撕破強力的因素主要有紗線本身的強力大小以及紗線之間的相互摩擦力。

三種測試方法共同的特徵是織物撕破是通過紗線的逐根斷裂來實現的,按撕破是撕裂經紗或緯紗而分別稱為經向撕破或緯向撕破,在撕破過程中,斷裂紗線四周的織物由於紗線的歪斜和滑移增大了單根紗線能承受的斷裂強力。除落錘法外,其他幾種測試方法均採用織物強力機,以拉伸速度為100mm/min定速拉伸一定距離,以拉伸過程中力值的峰值或峰值平均值為撕破強力。定速拉伸法測定的撕破強力一般大於落錘法測得值,其原因是由於落錘法撕破速度較快,在高速沖擊過程中,織物中的紗線沒有更多時間作相互滑動,使撕破受力三角形區域變小而受力紗線根數減少,因此撕破強力較低。由於落錘法測試更接近模擬服用狀態,更能反映織物整理後的耐用性及堅韌程度,成品檢驗多採用此法。單縫法一般用於經、緯向撕強大致相等的織物,梯形法適用於測試經、緯向撕強差異較大的織物。

3. 斷裂韌性的測試方法

測試試樣表面先拋光成鏡面,在顯微硬度儀上,以10Kg負載在拋光表面用硬度計的錐形金剛石壓頭產生一壓痕,這樣在壓痕的四個頂點就產生了預制裂紋。根據壓痕載荷P和壓痕裂紋擴展長度C計算出斷裂韌性數值(KIC)。 計算公式為:
E為楊氏模量,例如對於Si3N4系統一般取300GPa。公式中載荷P單位為N, 裂紋長度C單位為mm, 顯微硬度HV單位為GPa。
目前國內常用的斷裂韌性試樣有兩種:
1)三點彎曲試樣SE(B)
2)緊湊拉伸試樣C(T) 在試樣中間開一裂紋,通過三點或四點抗彎斷裂測試,計算材料的斷裂韌性。
·IM法比SENB法簡便經濟,但測得的數據不如SENB法可靠;
·SENB法是普遍公認的標准測試方法;
·為了實際方便,要對IM法測試公式修正,使結果更接近SENB法。

4. 衡量面料的好壞有多種,面料撕裂強力標準是什麼

沒有標准。面料的撕裂強力、拉斷強力都與經緯密度和紗線支數相關。

經緯密度也稱織物密度,經密+緯密。經向是織物的長度方向,即與門幅垂直的方向。緯向是織物的寬度方向,即與門幅平行的方向。1平方英寸的一塊布裡面的的經紗總根數叫經密,緯紗總根數叫緯密。

經緯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經紗和緯紗的根數,如通常見到的「40×40/128×68」表示經紗、緯紗分別40支,經緯密度為128×68。

紗支即紗的粗細程度,它的表示方法有S,D,N,Tex,Dtex等。特定的面料則用特定的規格,其中S、D較常用。

(4)織物斷裂強力測試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面料常見種類

在服裝大世界裡,服裝的面料五花八門,日新月異。但是從總體上來講,優質、高檔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適、吸汗透氣、懸垂挺括、視覺高貴、觸覺柔美等幾個方面的特點。

製作在正式的社交場合所穿著的服裝,宜選純棉、純毛、純絲、純麻製品。以這四種純天然質地面料製作的服裝,大都檔次較高。有時,穿著純皮革製作的服裝,也是允許的。

(1)梭織面料(Woven Fabric)

也稱機織物,是把經紗和緯紗相互垂直交織在一起形成的織物。其基本組織有平紋(plain)、斜紋(twill)、緞紋(satin weave)三種。

不同的梭織面料也是由這三種基本組織及由其變化多端的組織而構成。主要有雪紡(Chiffon)、牛津布(Oxford)、牛仔布(Denim)、斜紋布(Twill)、法蘭絨(Flannel)、花緞(Damask)等。

(2)針織面料(Knitted Fabric)

用織針將紗線或長絲構成線圈,再把線圈相互串套而成,由於針織物的線圈結構特徵,單位長度內儲紗量較多,因此大多有很好的彈性。針織面料有單面和雙面之分。

主要有汗布(Single Jersey)、天鵝絨(velour)、鳥眼布(birdeyes)、網眼布(mersh fishnet)等。

5. 紡織品有幾個測試標准

紡織品抗菌測試標准比較,紡織品抗菌測試標准通常有以下抗菌標准:
GB/T15979-1995《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准》附錄B中的「產品抑菌和殺菌性能與穩定性測試方法」
中國衛生部的《消毒技術規范》中的抗(抑)菌試驗
FZ/T73023-2006《抗菌針織品》
AATCC100-2004《織物抗菌性能的定量評估》
JIS/L1902-2002《纖維製品抗菌性試驗方法、抗菌效果》
ASTME2149-2001《測定動態接觸條件下固定抗菌劑抗微生物活性的試驗方法》
其中,前兩種方法是針對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或消毒用品的測試方法。這類產品使用時間較短,且對抗菌性能的要求較高,樣品只需與菌液經過短期的接觸就可以顯示出抗菌效果,故在測試操作中樣品與菌液的接觸時間較短。抗菌紡織品與人體接觸時間較長,需反復使用,需要持久的抗菌性,且抗菌性要緩慢釋放,否則反而會刺激皮膚,並破壞人體正常菌群,對人體造成傷害。抗菌織物測試時,需延長樣品與菌液接觸的時間,顯然,用前兩種方法來測試和評價其抗菌性能不合適,故這兩種方法已逐漸被淘汰。
FZ/T73023-2006《抗菌針織品》標準是繼FZ/T01021-1992《織物抗菌性能試驗方法》於2004年8月被廢除之後新頒布的紡織行業標准。該標准既有定性測試方法,又有定量測試中的吸收法和振盪法,而且對標准空白樣的制備工藝、檢驗方法、標准洗滌劑配方、抗菌織物試樣的洗滌試驗方法及抗菌性能的評價作了詳細的規定。但其把樣品與菌液接觸時間的培養溫度定為(24±1)℃,與國外測試方法的37℃差異很大。
AATCC100-2004和JIS/L1902-2002(除菌轉印法國內不用)都屬於吸收法。吸收法是在樣品表面接種細菌,對吸水性較好的抗菌織物測試比較准確,但是對於吸水性差甚至拒水織物來說,不僅難測試,且測試結果也不準確。AATCC100未提及菌的轉種方式,也沒有抗菌評定基準。JIS/L1902則在AATCC100的基礎上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對試驗條件都有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對接種用菌的培養方式要求很嚴格。它採用20mL小瓶,解決了AATCC100用250mL三角燒瓶測試中所遇到的一些難題,並擴大了測試的使用范圍。但是,國內生產這種小瓶的質量無法與日本相比,一經高壓消毒後:瓶蓋易變形,瓶子不密封,易導致洗脫菌液時液體溢出等安全問題,故限制了某些測試單位的使用。
ASTME2149-2001是一種振盪測試法,測試操作比吸收法簡單,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測試方法。振盪法是在一定液體中接種細菌,對於試樣的吸水性要求不高,對於纖維,不論是粉末狀或羽絨羽毛,或凹凸不平的織物,任意形狀的試樣都能應用,且對非溶出型和溶出型抗菌織物的測試都非常適用。該測試方法不僅可以測試織物,還可以測試粉狀和顆粒狀材料,以及其它表面處理固體材料。但是,該標准試驗條件規定不明確,變動幅度大,如振盪速率、振盪時間和溫度等可根據測試者隨意調節操作。若無統一的測試條件,測試結果無可比性。
各標准測試細節對比如下表:

6. yg033織物撕裂儀的試驗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yg033織物撕裂儀利用Elmendorf埃爾門道夫法測定各種織物的撕破強力,評估其抗撕裂強力性能。

適用標准:

ASTM/D1424 D689;NEXT 17;M&S P29;BE EN ISO 13937 4674;BS 4468;DIN EN 21974;GB/T 3917.1;ISO 1974

試驗操作:

1.抬起扇形錘使扇形錘擋板將其定住,再把指針撥到指針擋板左側。

2.把試樣兩端各放於動、固鋏鉗之間,擰緊兩鋏鉗螺母,試樣的上部保持自由,並朝向扇形錘,撳動撕裂刀把試樣剪開20mm長度切口。

3.撳動制動止脫執手,扇形錘自由運動,使試樣全部撕裂,並在回擺時抓住扇形錘,目測指針讀數,並記錄數據。

4.第二次試驗,重復上述操作。

注意事項:

1.測試值要落在滿刻度值的20%~80%范圍內,否則應增減重錘;

2.使用示值范圍在0~16N時,大、小增重錘A、B及長、短螺釘均不採用;

3.使用示值范圍在0~32N時,則加裝小增重錘A,並用2隻短螺釘將其固緊;

4.使用示值范圍在0~64N時,則加裝大增重錘B,並用2隻長螺釘將其固緊。

日常保養:

1.儀器應定期擦拭乾凈,心軸指針滑套處應定期加油。但指針與指針擋板不得有油脂,以影響示值誤差;

2.儀器應安放在無震動、清潔的工作室內,不使用時卸下大、小增重錘A、B及長、短螺釘並保管好;

3.儀器套上防塵罩,避免塵土落入;

4.增重錘不得碰撞,以免其質心位置和重量的變化,標准集團(香港)有限公+司 提供。

7. 紡織品強力測試的表示方法及關系

紡織品的分類方法;織物、紗線和纖維之間的關系
第一章基本知識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紡織纖維的定義,紡織纖維的分類方法及種類;了解紡織纖維的內部結構及其與纖維性能的關系;牢固掌握紡織材料回潮率的意義及測試方法;牢固掌握紡織纖維和紗線線密度(細度)的表示方法、常用指標的含義和應用及指標之間的換算。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紡織纖維的概念
識記:纖維、紡織纖維的概念;紡織纖維的分類
理解:紡織纖維的分類方法,紡織纖維的理化條件
(二)紡織纖維的內部結構
識記:單基、聚合度、大分子、結晶度、取向度、柔順性。
理解:紡織纖維結構的基本知識,大分子結構、超分子結構和聚集態結構對纖維性能的影響。
(三)紡織材料的含水及其測試
識記:吸濕性、回潮率、標准狀態、標准回潮率、公定回潮率、實際回潮率、公定重量。
理解:各項吸濕指標的含義及應用情況。
應用:各項指標之間的換算,回潮率在重量計算時的應用;回潮率的測試。
(四)纖維和紗線的規格度量
識記:特克斯數、公制支數、旦尼爾、英制支數。
理解:線密度的含義,特克斯數、公制支數、旦尼爾、英制支數的含義及一般應用,各指標之間的換算。
應用:對常見纖維或紗線進行線密度的計算和各指標之間的換算。
三:本章實驗項目
1、紡織材料回潮率的測定(烘箱法)、電測法)
2、紡織材料回潮率的測定(電測法)
第二章天然纖維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常見天然纖維的形成過程;掌握常見天然纖維的化學組成和形態結構;掌握常見天然纖維的特性,熟悉各項性質與生產技術和產品品質的關系;掌握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能較熟練地操作主要的測試儀器,進行數據分析,能運用有關標准進行品質評定。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棉纖維
識記:長絨棉、細絨棉、鋸齒棉、皮輥棉、雜質與疵點、手扯長度、主體長度、品質長度、短絨率、馬克隆值、原棉含雜率、成熟度。
理解:棉纖維的三個生長期;棉纖維的化學組成、截面和縱面形態特徵;原棉業務檢驗和物理性能檢驗的內容;棉纖維的性能及測試;原棉品質評定的依據與方法;棉纖維的性能對紡織品生產和品質的影響;彩色棉的知識與應用。
應用:原棉分級;棉纖維的性能測試。
(二)麻纖維
識記:韌皮纖維、葉纖維、工藝纖維。
理解:麻纖維的化學組成;薴麻、亞麻、黃麻和洋麻的形態特徵;麻纖維的特性及其對紡織品生產和品質的影響。
(三)毛絨纖維
識記:細絨毛、同質毛、異質毛、支數毛、級數毛、品質支數、縮絨性、伸直長度、毛叢長度。
理解:羊毛纖維的化學成分與性能的關系;綿羊毛纖維的主要特性;羊毛的主要性能及測試;羊毛纖維的性能對生產與產品品質的影響;羊毛縮絨性的成因及其應用。其它特種毛絨纖維的品種與特性。
(四)天然絲纖維
識記:單絲、繭絲、生絲、蠶絲的特性與形態、絲鳴。
理解:蠶絲的形成與種類;蠶絲的化學組成與形態;桑蠶絲的特性;蠶絲的品質評定。
三、本章實驗項目
1、棉纖維分級與手扯長度
2、羅拉法測定棉纖維的長度
3、棉纖維成熟度測定
4、棉纖維線密度測定
5、棉纖維強度(束強)測定
6、原棉含雜率測定
7、羊毛捲曲性能測試。
第三章化學纖維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常見化學纖維的生產過程;熟悉常規化學纖維的化學組成、命名方法和形態結構;掌握常規化學纖維的主要性質;理解各項性質對生產和產品品質的影響;掌握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和品質評定方法;學會操作各種主要的測試儀器;學會依據產品要求選用不同化學纖維;了解和部分掌握化纖新原料品種、特性和應用。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化學纖維概述
識記:化學纖維的種類、再生纖維、合成纖維、熔融紡絲、溶液紡絲、干法紡絲、濕法紡絲。
理解:化學纖維的形成與分類,化學纖維的製造技術。
(二)常見化學纖維
識記: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化纖疵點。
理解:常見再生纖維、合成纖維的特性及對產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三)差別化纖維和其它纖維
識記:差別化纖維、異形纖維、復合纖維、中空纖維、海島纖維、高性能纖維、高功能纖維。
理解:化纖改性技術,差別化纖維的品種,功能纖維的概念及其功能性,高性能纖維的概念及其性能。
(四)化纖新材料
理解:各種化纖新材料的品種及主要特性。
三、本章實驗項目
1、化纖線密度測定
2、單纖維強度和伸長性能測試
第四章紡織纖維的力學性質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紡織纖維力學性質的內容;熟悉紡織纖維的拉伸曲線和性質;熟悉纖維的彈性、蠕變和應力鬆弛的含義和應用;了解摩擦、扭轉、彎曲、壓縮等力學性質;了解這些力學性質對紡織品生產技術和品質的影響。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一次拉伸斷裂性質
識記:初始模量、強度、斷裂伸長率、斷裂長度、斷裂功。
理解:拉伸曲線,表示拉伸性能的指標,各種常見纖維的拉伸曲線的特性。
應用:不同纖維的拉伸性質在確定生產工藝及設計產品的應用。
(二)蠕變和應力鬆弛
識記:彈性、彈性回復率、急彈性變形、緩彈性變形、塑性變形、蠕變、應力鬆弛、疲勞特性。
理解:彈性與彈性回復;蠕變和應力鬆弛;疲勞特徵。
應用:根據纖維的蠕變和應力鬆弛確定生產工藝及設計產品。
(三)纖維的扭轉、彎曲與壓縮
識記:抗彎剛度、壓縮彈性。
理解:扭轉、彎曲和壓縮性質的含義與特點。
應用:根據纖維扭轉、彎曲和壓縮性質確定生產及設計產品。
(四)摩擦與抱合性質
理解:纖維的摩擦特性,抱合及對紡織生產的影響。
第五章紡織纖維的熱學、電學和光學性質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纖維熱學性質、電學性質和光學性質的內容及對紡織品生產和品質的影響。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熱學性質
識記:導熱系數、導熱性、保溫性、玻璃化溫度、粘流溫度、耐熱性、熱穩定性、熱收縮率、熱塑性、熱定型、抗熔性、極限氧指數。
理解:導熱與保溫;熱轉變點;熱收縮與熱膨脹;熱塑性與熱定型;耐熱性;抗熔融性。
應用:主要熱學性質對紡織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二)電學性質
識記:體積比電阻、質量比電阻、靜電現象。
理解:比電阻的概念與應用;靜電現象。
應用:電學性質對紡織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三)光學性質
識記:光澤、耐光性。
理解:光澤的概念與形成;纖維的光學性質。
應用:光學性質在紡織品設計和生產中的應用。
三、本章實驗項目
纖維比電阻測試
第六章紡織材料的吸濕性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紡織材料的吸濕機理,常見紡織材料的吸濕性能,吸濕性對紡織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吸濕機理
理解:吸濕的兩相性。
(二)吸濕平衡和平衡回潮率
識記:吸濕平衡、平衡回潮率
理解:吸濕平衡的過程,
(三)吸濕滯後性(保守性)
識記:吸濕滯後性
理解:吸濕滯後性的成因,吸濕滯後性對生產的影響
應用:吸濕滯後性在性能測試時的應用
第七章紡織纖維的鑒別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纖維鑒別的方法和適用性;採用手感目測和儀器鑒別相結合的方法,准確並快速地鑒別各種常見的紡織纖維。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常用的纖維鑒別方法和鑒別步驟,操作熟練,鑒別結果准確。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紡織纖維常規鑒別方法
識記:常見紡織纖維的鑒別方法
理解:各種鑒別方法的理論依據;鑒別內容、鑒別步驟和適應范圍。
應用:鑒別常見紡織纖維。
(二)紡織纖維鑒別新技術
理解:目前常用的鑒別新技術
三、實驗項目
1、鑒別常規紡織纖維
2、纖維切片的製作
第三部分課時安排
本課程3.5學分,總學時為60學時,各章節課時分配如下
教學內容 學時分配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學時 機動
緒論 2 2
第一章基本知識 10 6 4
第二章天然纖維及其性能 26 12 14
第三章化學纖維及其性能 7 4 3
第四章紡織纖維的力學性質 4 4
第五章紡織纖維的熱學、電學和光學性質 3 2 1
第六章紡織材料的吸濕性 2 2
第七章紡織纖維的鑒別 4 4
考核 2 2
合計 60 32 28

第四部分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考核能力層次的表述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對各章節標識出「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各層次的要求為遞進關系。即後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含義是:
「識記」:能記住有關的名詞、術語及主要概念,並能正確表述。
「理解」:較全面地了解或掌握基本原理、方法等。
「應用」:應用理論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二、指定教材
《紡織纖維與紗線》自編講義;《紡材實驗》(中國紡織出版社)
三、參考教材與資料
《紡織材料學》上海紡織專科學校編,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
《紡織材料學實驗教程》趙書經編,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1997年
《高科技纖維》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2000年
《新型紡織原料》高衛東等,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2000年
紡織類期刊及專業網站
四、學習方法指導
1、在開始學習指定教材的每一章節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及能力層次的具體要求,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2、閱讀教材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從而加深記憶,提高學習能力。
3、做好作業,這是學習、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
4、查閱有關科技資料,擴大知識面,適應發展的要求。
5、對實驗中的理論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與實驗聯系起來。
6、加強實驗操作的練習,掌握各項實驗的方法。
五、關於考核的若干規定
1、考核形式:採用平時考核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進行考核。
2、考核方式:本課程為考試
3、考核內容:理論考核與實驗考核
4、成績評定辦法:理論考核佔50-70%,實驗考核佔50-30%,視教學內容安排而定。
第五部分《紡織纖維》實驗教學說明
一、實驗目的
《紡織纖維》實驗是《紡織纖維》課程中的組成部分。通過本實驗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紡織纖維性能測試的方法、品質評定方法和紡織纖維的鑒別方法,從而獲得從事紡織產品的設計開發、紡織品檢驗工作所必備技能。
1、了解和熟悉測試紡織纖維所用的測試儀器及其結構,掌握重點儀器的測試原理。
2、掌握紡織纖維主要性能的測試方法和紡織纖維品質的評定方法。
3、熟練地鑒別各種常見紡織纖維。
4、熟練操作常規測試儀器。
二、實驗內容與基本要求
1、纖維材料回潮率的測試
實驗目的:按照國家標准要求,利用恆溫烘箱和快速測濕儀測試纖維材料的回潮率。
基本要求:熟悉國標,了解恆溫烘箱和電阻測濕儀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基本掌握鏈條天平的結構與操作,能較准確地稱取重量。
2、原棉評級與手扯長度
實驗目的:根據國家標准規定,根據棉花的成熟度、色澤特徵和軋工質量的文字標准條件同實物標准進行對照,對原棉進行評級,學習原棉品級的評定方法;基本掌握手扯法測定原棉的手扯長度。
基本要求:學會原棉評級的方法。了解不同級別原棉的外觀。學會手扯長度的操作方法。
3、棉纖維成熟度測定
實驗目的:利用生物顯微鏡,採用中腔胞壁對比法測定棉纖維的平均成熟度系數。計算成熟度系數變異系數。
基本要求:熟練使用生物顯微鏡,掌握中腔胞壁對比法測定棉纖維的平均成熟度系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計算。測試結果誤差小。
4、原棉含雜率的測試
實驗目的:採用手揀方法和雜質分析機從原棉中分離出棉纖維和雜質,經稱重和計算求出凈棉率和含雜率。通過檢驗,了解原棉雜質的試驗方法,掌握凈棉率和含雜率的計算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測試方法和步驟,了解纖維雜質分析機的基本結構,基本掌握雜質分析機的操作方法,掌握指標的計算方法。
5、棉束纖維強度測定
實驗目的:使用棉纖維束纖維強力機測定棉束纖維強力並換算為單纖維強力,同時求出斷裂長度。
基本要求:了解棉束纖維強力機的基本結構,掌握棉束纖維強力的測試方法和步驟,掌握強度的計算方法。
6、棉纖維長度測定
實驗目的:利用羅拉長度分析儀將一端排列整齊的棉纖維束,按一定組距分組稱重後,求出纖維長度的各項指標。
基本要求:了解羅拉長度分析儀結構,基本掌握操作方法,掌握棉纖維長度各項指標的計算方法,並對棉纖維長度分布和長度值具有一定的概念。
7、棉或化學纖維線密度測定(中段稱重法、氣流儀測定法)
實驗目的:1、利用纖維切斷器切取一定長度的棉纖維,經稱重計數根數,根據定義求出公制支數。2、利用氣流儀測定棉纖維公制支數並換算成馬克隆值。
基本要求:掌握中段稱重法測定棉纖維公制支數的方法和計算方法,熟悉氣流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氣流儀測定纖維細度的試驗方法。
8、羊毛或化纖捲曲彈性測試
實驗目的:通過試驗,掌握羊毛或化纖捲曲彈性的測量方法,理解捲曲和彈性的意義及數據計算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羊毛捲曲彈性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羊毛捲曲和彈性測試方法和計算。
9、單纖維強伸性能測試
實驗目的:使用單纖維強力儀測定羊毛或化纖單纖維強力和伸長率。
基本要求:熟悉單纖維強力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單纖維強力儀測試纖維單強和伸長率的方法和計算。
11、纖維比電阻測試
實驗目的:使用纖維比電阻儀測定纖維的比電阻。
基本要求:了解纖維比電阻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纖維比電阻的測試方法和計算。
12、化纖短纖維長度測定
實驗目的:測試化學短纖維的長度並進行結果的計算,數據的整理及評價。
基本要求:熟練進行纖維整理,掌握中段切斷法的方法和計算。
13、紡織纖維鑒別
實驗目的:根據不同纖維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徵和不同物理化學性能的特點,採用物理的方法和化學的方法,鑒別常規紡織纖維的品種。
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纖維的形態特徵,掌握纖維鑒別的方法和基本操作步驟,能正確且迅速地鑒別各種紡織纖維。掌握纖維切片製作技術。
三、實驗學時安排
序號 實驗項目 課時 所需主要儀器、材料等 實驗地點
1 烘箱法回潮率測試 2 烘箱、棉、粘膠等纖維 紡材實驗室
2 電阻法回潮率測試
鏈條天平練習 2 電阻測濕儀、棉纖維
鏈條天平 同上
3 原棉品級評定
手扯長度練習 2 標准樣照、原棉
鋼尺 同上
4 原棉含雜率及手撿雜質檢測 2 錫來分析機、原棉 同上
5 棉纖維線密度測試(氣流儀法) 2 棉條引伸儀、原棉
氣流儀 同上
6 棉纖維或化學纖維線密度測試(中段法) 2 限制性絨板、切斷器等 同上
7 棉纖維成熟度測試(顯微鏡法) 2 顯微鏡、棉纖維 同上
8 棉纖維束纖維強力測試 2 限制性絨板、強力儀 同上
9 棉纖維長度測試(羅拉分析法) 2 限制性絨板、羅拉分析儀 同上
10 羊毛捲曲彈性測試 2 捲曲彈性儀、羊毛 同上
11 羊毛纖維強力測定
化纖比電阻測定 2 單纖維強力儀、毛纖維、比電阻儀、腈綸纖維。 同上
12 中斷切斷法測試化纖的長度 2 等長切斷器等 同上
13 紡織纖維鑒別 2 顯微鏡、酒精燈等 同上
14 纖維切片製作 2 切片器等 同上
15 實驗考核 2 同上

四、考核內容、方法及成績評定
1、內容:根據實驗的重要性和實際實驗條件,確定考核內容。
2、方法:採用項目抽簽分組考核的方法。
3、實驗成績總評辦法:實驗操作成績是實驗項目平均分數,佔70%;平時成績佔30%,主要考核學生平時實驗課的表現、實驗報告質量等。
附:實驗考核項目(抽簽考核)
烘箱法回潮率測試
電阻法回潮率測試
原棉的品級與手扯長度
原棉含雜率及手撿雜質檢驗
纖維線密度測試——氣流儀法
纖維線密度測試——中段稱重法
棉纖維成熟度測定——顯微鏡法
棉纖維斷裂強力試驗——束纖維法
單纖維強伸性能測試
纖維比電阻測定
紡織纖維鑒別
顯微鏡認識纖維

8. 織物彈性試驗機測試方法是什麼

織物彈性試驗機主要用於測試伸縮性紗線或伸縮性紗製成的紡織織物在固定負荷條件下的伸長率和變形率,以評估其靜態拉伸性能。

適用標准:

ASTM/D3107,ASTM/D2594

測試原理:

1.機器頂端夾持器夾住試樣一端,給另一端施加一定的初始負荷重砝碼,從夾持器的下端給試樣做兩個標記距離;

2.接著給試樣施加規定的負重砝碼,靜等1個小時或規定時間後測量量兩個標記的間距;

3.取下負重砝碼,過30秒或1個小時或其它規定的時間後施加初始負重砝碼,再次測量兩個標記的間距;

4.然後通過特的公式計算出試樣拉伸彈性回復率(%)和殘留變形率(%)。

主要參數:

1、測試工位:6位;

2、高度:1500mm;

3、寬度:1200mm;

4、夾頭面積:80mm*20mm;

5、砝碼負重:3磅(1.35kg)或者可另選4磅(1.8kg);

6、夾持器有效夾持寬度:≥80mm;

7、夾持器間距:0-300mm可調節;

8、負重砝碼掛鉤長度:280mm。

主要特點:

1、全不銹鋼機架設計,美觀大方;

2、可實現單個工位隨時定位測試,或者6個工位同時定位測試

3、儀器標配標准不銹鋼尺(1mm刻度)

4、計時器(選配)

5、多種標准負荷砝碼選配

測試方法:

1.定力值法:

將一定規格試樣的上端夾持在上夾具內,下方懸掛一定重量的砝碼,載入4次後測試試樣的恢復性能。

2.定長度法:

將一定規格試樣的上下兩端分別夾在上下夾具內,移動下夾具將試樣拉伸一定的長度後保持一定的時間後測量試樣的恢復性能

9. 棉布撕裂強力的國家標準是多少

1、GB/T 3917.1一199紡織品織物撕破性能。

2、本標准適用於機織物.也可適用於用其他技術生產的織物。

本標准不適用於機織彈性織物、針織物以及有可能產生撕裂轉移的經緯向差異大的織物和稀疏織

物。

(9)織物斷裂強力測試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測定方法

織物密度的計算單位以公制計,是指10cm內經緯紗排列的根數。

一般經緯密度的測定方法有以下兩種:

直接測數法是憑借照布鏡或織物密度分析鏡來完成。織物密度分析鏡的刻度尺長度為5cm,在分析鏡頭下面,一塊長條形玻璃片上刻有一條紅線,在分析織物密度時,移動鏡頭,將玻璃片上紅線和刻度尺上紅線同時對准某兩根紗線之間,以此為起點,邊移動鏡頭邊數紗線根數,直到5cm刻度線為此。輸出之紗線根數乘以2,即為10cm織物的密度值。

在點數紗線根數時,要以兩根紗線之間的中央為起點,若數到終點時,超過0.5根,而不足一根時,應按0.75根算;若不足0.5根時,則按0.25根算。織物密度一般應測得3-4個數據,然後取其算術平均值為測定結果。

閱讀全文

與織物斷裂強力測試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查詢個人徵信的方法 瀏覽: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729
農業產品研究方法 瀏覽:15
馴服蜥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2
淘寶鑽展怎麼操作干貨方法推薦 瀏覽:72
臨床上最廣泛的研究方法 瀏覽: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麼上環 瀏覽:868
電熱板安裝方法 瀏覽:170
中醫治療絲狀疣的方法 瀏覽:711
正確梳頭的方法免費學 瀏覽:89
斜齒輪的計算方法 瀏覽:331
如何寫好行草方法 瀏覽:495
食用方法可以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66
老伴按摩床使用方法 瀏覽:854
原始蜂蜜怎麼食用方法 瀏覽:18
研究方法名詞解釋333 瀏覽:506
腿部伸展機使用方法 瀏覽:109
健腹輪訓練正確方法 瀏覽:784
qq同步助手簡訊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9
風險識別分析方法培訓 瀏覽: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