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扦插花卉,用哪幾種生根水,大白根呼呼長,更容易成活
啤酒水,紫葯水,白糖水,米醋水,雞蛋殼水,這些都是很好的選擇。
② 山葯的種植方法
一、種植方法
1、土地選擇:最好選擇砂質性的土壤,地勢高,土層非常深厚,排水好,乾燥,並且鬆散的土地最好,雖好達到土層是一樣的性質,最好是微酸性。
2、開溝整地:按行距1米左右的比較適合種植長根品種,在土地上所3的溝,寬27~31厘米,深145厘米。挖出來的土壤,按照上下層分別放置在溝的2側,經過幾天的晾曬之後,先把下層的土壤耬平踩實,每填20厘米就要進行一次耬平踩實從下層開始一直到上層,所有的雜物都要清理干凈。
3、施足基肥:在播種問種植之後,一直到出苗之前。之後把種植溝的2邊行間的土壤翻18~28厘米深,把基肥施入裡面。
二、種植時間
4月下旬最適合華北地區種植,4月上中旬最適合長江流域種植,3月到4月最適合華南地區種植,總的說基本種植的時間在4月。
山葯生長於海拔150-15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溪邊、路旁的灌叢中或雜草中。薯蕷是短日照、喜溫作物。苗期生長最適溫度15-20℃。
生長盛期最適溫度25-28℃,20℃以下生長緩慢。適宜生長在疏鬆、肥沃、土層深厚的土壤中,但扁形種和塊狀種在土層較淺、較黏重的土壤中也可生長。薯蕷比較耐旱,但不耐澇,不宜種在地下水位太淺或過分潮濕的土壤中。砂質土和壤土含水量以18%左右為宜。
分布於朝鮮、日本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河南、安徽淮河以南、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中山牛頭山)、貴州、雲南北部(貢山、德欽和麗江)、四川、甘肅東部和陝西南部(350-1500米)等地。
種植折耳根在一年四季中任何時間都能進行,不過,最適合種植的時間為立春前後,大概時間為2-3月份左右。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進行種植,在定植180天左右就能進行分批採收了。
④ 白芨的種植技術
1、除草:進行中耕除草時,要注意種植白及過程中很容易長草,所以除草工作很關鍵。
在種植後2年,每年就要除草4-6次,在白及長出嫩葉之前,通過乙草胺封閉。待白及長出土後,要採用人工除草方式,4月中期時徹底除草,5-6月進行除草追肥,9月前要再次進行除草2-3次。
2、施肥:進行施肥以及灌溉的操作過程中,就要做好及時追肥。
由於白及生長需要有肥沃的環境,所以選擇肥料方面也要加強重視,主要是採用腐熟的農家有機肥進行追肥,施肥2-3次即可。
每月往白及葉片上噴灑1次磷酸二氫鉀,8月後中耕除草時給農家肥蓋上土壓入廂面,從而能促進白及吸收養分,促進塊莖迅速生長以及萌芽等。
3、澆水:白及在進行灌溉時候,要注意和白及的生長習性相結合,白及喜歡潮濕的環境,這就需要保障土壤的濕潤度,在乾旱時要及時澆水。
尤其是到了炎熱的夏季,早上澆水1次,由於白及根系比較容易出現爛根病,在遇到大雨時要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出現爛根的情況,保障水溝的通暢性。
擴展資料
主要價值:
1、觀賞:白及的花朵比較漂亮,能在陰暗的環境中開花。可在室外種植,也可採用盆栽方式,還比較適合插花。
2、工業:白及作為糊料生產也能發揮其積極價值作用,因為白及的黏性比較好,所以這就是成為糊料的重要基礎。白及無污染、無害,能夠保障材料的應用安全。白及也能應用在紡織領域中。
3、釀酒:白及也可作為釀酒原料等。
⑤ 百部根怎麼種植
生長環境
喜較溫暖、潮濕、陰涼環境,耐寒,忌積水。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人工栽培時應選擇陰涼的生態環境,肥沃疏鬆的土壤、地角,溪旁屋後,樹林間下栽種。
繁殖方法
1、種子繁殖
於霜降前、後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12-15厘米開2厘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溝內,覆土1厘米左右,稍加鎮壓。第2年春出苗。春播的於「清明」前後播種,方法如前。播種後澆透水,並可用草覆蓋,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高約10厘米時可移栽。每畝播種量1.5-2kg。
2、分根繁殖
「春分」前後即萌芽前,挖出全根,將大的剪下加工葯用,取上部根莖,按根莖上芽頭多少進行分選,每株要有2-3個芽頭並帶34個塊根,將斷根和粗根、病蟲傷根撿出作葯。在整好的畦里按行距30厘米、株距15厘米開穴,穴內先放一些腐熟廄肥(包括草木灰),每穴栽1株,保持芽頭與土面垂直,覆土3厘米左右。澆透水,待水滲下後覆土蓋平,每畝栽苗10000株左右。
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依據其生長習性,選好適宜土壤,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圈肥、土雜肥或堆肥4000kg左右、過磷酸鈣20,草木灰適量,充分混勻後均勻地撒在地表,深翻30厘米左右,整平耙細。做成寬1-1.3米的平畦或高畦,四周開挖較深的排水溝。
2、田間管理
排灌和除草
幼苗出土前,旱時要澆水;幼苗出土後,不可澆水太多,以免地溫低而影響生長。春、秋季乾旱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生長。雨季注意清理和疏通排水溝,防止積水爛根。每年4月和6月各進行中耕除草1次,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
間苗、定苗
苗高約3厘米時,淺鋤一遍,並間掉過密的弱苗。苗高約6厘米時進行定苗,同時結合中耕除草。
追肥
追肥要結合中耕澆灌,第1次在4月齊苗後,每畝施人畜糞約1500kg;第2次於6月花果期,每畝施人畜糞約2000kg;第3次於秋、冬倒苗後,每畝將土雜肥約2000kg與過磷酸鈣50混合拌勻後撒於地面,結合培土壅蔸,以利於百部安全越冬。
引蔓上架
苗高約15厘米時,在株旁插1根架條,以供蔓莖纏繞,並將相鄰架條的頂端,每3-4個系在一起,使其更為堅固,便於管理。
摘除花蕾
5-6月,除留種植株,應將所有花蕾摘除,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根部生長。
種植遮陽作物
於「清明」前後,在畦埂上種植玉米、高梁等高稈作物,既使幼苗蔭蔽,又能提高土地利用率。
培土
秋末地上莖葉全部枯萎後,清理枯枝落葉殘株,在根際周圍進行一次培土,並結合施肥。[4]
3、病蟲防治
葉斑病
是由一種真菌引起的病害。受害後葉片上病斑圓形,直徑1-2毫米,黃褐色,上生小黑點,這是病原菌的分子孢子器。一般在5月開始發生,6-8月嚴重。
防治方法:①發生初期可摘除病葉,防止蔓延為害。②噴1:1:100的波爾多液。
⑥ 草坪白茅根怎樣種植
白茅根它大多生長在熱帶地區,所以說南方的小夥伴們很適合種植白茅根。
第一,白茅根的生長氣候
白茅根是一種喜陰耐旱的植物,所以說,可以適當的給予光照,但不能太過,因為白茅根是喜歡陰涼的氣候,可以搭個棚子在有些時候讓它避免太陽光的照射。
第二,土壤
種植白茅根的土壤白茅根對土壤的要求不是很高,一般在路邊和草地上都可以進行種植。
第三,如何灌溉白茅根
白茅根喜陰耐旱,所以每周適當的灌溉就可以了,一般可以一周一次,或是兩周一次,避免太濕潤。
⑦ 折耳根怎麼種植
一、種植時間
種植折耳根在一年四季中任何時間都能進行,不過,最適合種植的時間為立春前後,大概時間為2-3月份左右。很多人都會在這個時候進行種植,在定植180天左右就能進行分批採收了。
折耳根
二、種植方法
1、選地:為了能讓它更好的生長,最好是選擇沙壤土之來種植。所選的種植地要足夠的平坦, 且排水也要盡可能方便一些。選地後要添加適量的基肥,有助於它更健壯的生長。
折耳根
2、選種:種植前需先選好地下莖,應盡量挑選健壯一些、沒有病害的,再將其切成4-6cm左右的小段,保證每個小段上有2-3個節。
3、種植:選好之後將地下莖栽植到土裡,每棵之間要有一定的間距,接著給它覆蓋土壤5-6cm左右。如果在種植後土壤太乾燥的話,需要給它澆定根水,應該讓土壤維持濕潤狀。
⑧ 百合球根怎麼種植
百合種球先清理根部,把腐爛的根須和肉質鱗片摘掉,若是擔心根須太少,可以配製一定比例的生根粉溶液,將根須放入稍微浸泡幾分鍾。
往花盆裡填入三分之一的土壤,放入一些雞糞肥做底肥,再繼續填土至花盆三分之二處。將百合種球自然放入,繼續填入營養土,覆蓋種球。
種百合我比較喜歡將翠姆顆粒肥灑在土壤表面,這樣不會傷根,肥效也持久。
最後視營養土的濕潤情況,澆一點定根水,土干可多澆一點,土濕少澆。
然後就是放在溫暖通風的環境下,等待發芽了。百合種球本身就富含很多營養物質,所以可以少肥,我一般用花多多1號肥。百合這小妖精喜歡涼爽,但光合作用又少不了光照,所以我通常放在可以曬半天太陽的陽台上,但避免強烈的陽光直射,一般散射光就可以了。
不過待植株長出長長的莖幹了,我會用花多多2號肥促花,薄肥勤施,而且適量增加光照,這樣開出的花朵比較大,香氣襲人。
5
一枝百合開了兩三朵花後,我一般會剪下來插到花瓶里,下面的種球不動它,停止澆水施肥,待休眠期過後,到了秋天再翻土,加肥,把種球挖出來修剪下重新種,說不定運氣好的話,過年就能看到美美的百合花了。
⑨ 小白笈的種植條件和生長環境問題
下面材料僅供參考:
白芨(學名:Bletillastriata)又名連及草、甘根、白給、箬蘭、朱蘭,紫蘭、紫蕙、百笠。屬天門冬目蘭科白芨屬多年生草本球根(塊根)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國、日本以及緬甸北部。花美適合觀賞之用,其球莖曬干後的名稱為白及(又名白芨、明白芨、紫蘭根、甘根、白給),屬於中草葯,其它亦有當作糊料之用途。一般品種的花色呈紫紅色,所以別稱紫蘭;另有一個變種的花為白色,稱為白花白芨(B.s. var.alba)。其它亦有黃色、粉紅色、紅色以及藍色的園藝栽培種。主要花期在春季,但依各地氣候之不同,晚冬至夏初都可能開花。如果種植,夏季因為葉尖容易曬焦,宜采半日照射的方式,盡量避免西曬。
一、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30~60厘米。塊莖肉質,白色,具2~3叉呈菱角狀,有須根,常數個並生,總狀花序頂生,常有花3~8朵;花淡紫紅色,花瓣不整齊。蒴果圓柱形,上有6條縱棱,兩端稍尖。種子細小,多數。花期4-5月,果期7~8月。白芨有兩種,還有一種花黃白色,葉條狀披針形,為狹葉白芨。在紫紅花中,又有大種、小種之分,其中以大種塊莖產量較高。
二、生長特性
喜溫暖、陰涼和較陰濕的環境;不耐寒。要求肥沃、疏鬆而排水良好的沙質壤上或腐殖質壤土。要求栽培在陰坡或較陰濕的地塊。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選擇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和腐殖質壤土,溫暖、稍陰濕環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栽植。把土翻耕20厘米以上,施廄肥和堆肥,每畝施農家肥1000公斤,沒有農家肥可撒施三元復合肥50公斤。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拌均勻。栽植前淺耕一次,把土整細、耙平、作寬130~150厘米的高畦。
2、繁殖方法:白芨用種子播種較難,分塊莖繁殖較易。9~11月初將白芨挖出,選大小中等,芽眼多,無病的塊莖,每塊帶1~2個芽,沾草木灰後栽種。開溝深5~6厘米,溝距20~25厘米,按株距10~12厘米放塊莖一個,芽向上,填土,壓實,澆水,覆草,經常保持潮濕,3~4月出苗。畝用種苗100公斤。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白芨對田間管理除草要求很嚴格,種植好噴灑除草劑乙草胺封閉。白芨苗出齊後,5~6月份生長的很旺盛,雜草也長的很快,必須及時除草。結合摟松畦面,除草時要淺鋤,免得傷根。
(2)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每個月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7~8月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但是要防止雜草叢生。
(3)灌溉和排水:白芨喜蔭,經常保持濕潤,乾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白芨又怕澇,大雨及時排水避免傷根。
4、病蟲害防治
(1)爛根:南方多在春夏多雨季節發生。防治方法:注意排澇防水,深挖排水溝。
(2)地老虎、金針蟲:可人工捕殺或拌毒土誘殺,用地蟲絕施入床上。用50%辛硫磷乳油700倍液澆灌苗床。
四、採收加工
白芨種植2~3年後,9~10月份地上莖枯萎時,挖塊莖去掉泥土,進行加工。將塊莖單個摘下,選留新稈的塊莖作種用,剪掉莖稈,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後,洗凈泥土,放沸水中煮5~10分鍾,取出炕至全乾。去凈粗皮及須根,篩去雜質。一般畝採收鮮品800~1000公斤,可加工200~300公斤。以個大、飽滿、色白、半透明、質堅實者為佳。有效成分塊莖含有澱粉、葡萄糖、揮發油;根含有白芨甘露聚糖。
⑩ 白芨的一般種植方法是什麼具體應該怎麼做
白芨的種植需要特定的環境並且掌握科學的技術,才能實現高產增收。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關於白芨種植的方法。
以上就是白芨種植的一般方法介紹,供大家了解參考和學習,希望都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