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怎麼種玉米才更豐收的方法視頻

怎麼種玉米才更豐收的方法視頻

發布時間:2022-09-03 23:47:09

① 玉米如何能種得又大又長又甜

怎樣種好春季鮮食甜玉米 新鮮甜玉米大家都喜歡吃,市場容量大,產量高,效益佳,從播種至鮮穗條收約90天左右,不影響雜交稻種植,是畝產千斤糧、千元錢的糧經型種植好模式。總結近年栽培實踐,種好春季甜玉米,應抓好以下幾條: 一.用良種 我市今年推廣種植的甜玉米品種主要有超甜3號、超甜204,也可試種示範東甜206等新品種。這些品種產量高,生育期中等,鮮籽粒含糖量16%以上,鮮食味道好。 二.適時播種,培育壯苗 一般從3月15日-20日左右開始播種,必須採用尼龍薄膜搭架覆蓋育苗。選擇土壤疏鬆,肥力較好,陽光充足的沙壤土地塊作苗床,精細整地後,施一遍稀薄人糞肥,按3-5厘米的粒距排好玉米種子,略加鎮壓,再用細泥蓋種,厚約1厘米,然後搭架蓋膜保溫。苗齡20天左右,葉齡2葉一心至三葉一心,防止超齡移栽,降低產量。 三.提高整地和移栽質量,確保全苗、勻苗 翻耕前畝撒施碳銨25-30公斤,過磷鈣25公斤基肥。翻耕後,整地作畦,畦寬1.2米(連溝)種兩行。土壤粘性較重的田塊可以一次性施足肥料,即在畦面中央開溝畝施入碳銨75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氯化鉀15公斤,覆土後,畝用80%乙草胺100毫升部水均勻噴施畦面,防除雜草,然後蓋上地膜待栽苗。但沙性較重的漏水田,肥料不可一次施入,應按「適施苗肥,重施蒲肥」的原則施肥。栽上玉米苗,然後用50%辛硫磷或40%毒死蜱1000倍液澆水,防治地下害蟲,再蓋點地,保證成活,移栽密度3300-3500株,株距33厘米左右。移栽成活後(約栽後7-10天),應及時追施苗肥,一般可畝用稀薄人料10擔或硫酸銨10公斤。 四.加強管理 甜玉米品種有多穗現象,應及時摘除,每株留壯穗一個。在喇叭期用Bt乳劑(蘇雲金桿菌)600倍或18%殺蟲雙500倍或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灌心防治玉米螟。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葯。採收前15天應停止使用任何農葯。 五.甜玉米應與普通玉米隔離種植 要求間隔300米以上,防止串花影響甜玉米品質,鮮食甜玉米可以分批播種,以不斷連續供應市場,避免一次性成熟數量太大,造成損失。

② 玉米怎麼種才能高產

不同地區施肥方案有所差異,僅供參考:

玉米生育期主要分為:苗期、大喇叭口期、抽穗開花期、灌漿成熟期。

苗期:主要以沃葉高氮型菌肥為主,2kg/畝,間隔7—10天滴灌一次;配合葉面噴施玉米專用葉面肥1200倍稀釋,間隔7—10天噴施一次,一般施肥2—3次。

大喇叭口期:即玉米7—13片葉之間,追肥以沃葉平衡型滴灌肥為主,2kg/畝,間隔期7—10天滴施一次;配合葉面噴施沃葉玉米專用葉面肥1000倍稀釋+沃葉鋅肥1200倍稀釋,間隔7—10天噴施一次,一般施肥2次。

抽穗開花期:以沃葉平衡型滴灌肥為主,2kg/畝,間隔期7—10天滴施一次;一般施肥1次。

至成熟期:以沃葉高鉀型菌肥1kg+高鉀型復合肥1kg/畝,間隔期7—10天一次,一般施肥2次。

以上就是沃葉的玉米施肥方案,玉米想要高產,和管理和施肥技術是分不開的,希望以上施肥方案能幫助到廣大玉米種植者!

③ 怎麼種玉米

玉米種植方法

一、精選玉米種子

播種前,將玉米種攤勻翻曬兩天,然後除去小粒、秕粒,破粒、霉粒,這是培育壯苗的基礎。

二、單粒點種玉米

單檢點種可避免苗多爭肥,間苗時傷根,有利於培育處苗。如果直播,用種量每畝2公斤為至宜,出苗後早間苗、定苗。

三、每畝留足4000棵玉米苗

留苗方式:行距50匣米x株距30厘米;行距60厘米x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

四、巧施玉米種肥

每畝2公斤尿素與2公斤二銨混施。點種時,每穴1克;如果直播,一人抓種,一人抓肥。

五、及時施玉米壯苗肥

定苗後(5葉期)結合中耕滅茬,松士蹲苗,追施壯苗肥,每畝追施碳銨50公斤。

六、增施玉米壯棵肥

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碳銨8O公斤,二銨10公斤,鉀肥10公斤。

七、及時防治病蟲害

大喇叭口後期,注意觀察蟲情,及時防治鑽心蟲。每畝用呋喃丹顆粒劑1公斤,對細土3公斤,每株1克,撒入心葉內。抽穗時,防治蚜蟲,噴氧化樂果1000倍液。

八、隔行去雄

當有20%的雄穗抽出時,開始摘除雄穗,隔一行去一行,邊行和地頭不去。

(3)怎麼種玉米才更豐收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玉米種植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1)定苗、間苗: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苗」的原則,定苗一般在5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一株壯苗,同時進行查苗補苗,帶土移苗,並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成活。如缺苗過多,可用補播種子的辦法解決。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可進行1~2次,並結合施肥,適當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定苗前淺,定苗後深,同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在5~6片葉時,第一次追施苗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於畦中間開溝條施,然後蓋土。苗期如缺水,應及時進行灌水,宜溝灌。在雨天、土壤潮濕、積水的情況下,要注意開深溝排積水,改善土壤通氣條件。

④ 玉米的種植方法

種植玉米最好的日期是在雨天過後,因為雨後的土地,活土保濕,能對土地起到很好的保濕作用。這個時候種植下去的玉米,就可以更快的發芽。所以很多的農民都是在清明之後進行玉米的播種,這個時候一般都被稱之為春耕。

春耕的步驟分別是施肥、人工播種、耙地,這些步驟是按照先後順序的。1.施肥,是指播種玉米之前,要先把農家肥倒入到農田當中,把農肥均勻的撒布在土地上。

之後的時間里,等到苗成型後就可以鋤草間苗了。因為人工播種的時候,難免會有一些玉米的間隔控制的不是很好,所以後續的時候就需要人為的去修理。

⑤ 玉米種植方法步驟

種植玉米,可採取以下方法:

1.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了減少空桿數,提高群體均勻性,出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兩倍左右;4~5葉期,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1.3~1.5倍;適宜栽植密度的上限應採用種植密度。吐絲期可與輔助授粉相結合,對弱株進行輔助授粉,可消除空稈,保證群體均勻。

2.科學施肥

為了促進植物生長,增加籽粒重量和含油量,應添加氮、磷和鉀肥。一般來說,每畝有機肥1000-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8公斤,氮8-10公斤,硫酸鋅1-2公斤,苗期氮肥2-3克,拔節後5-7天。施用10~12公斤氮肥。

3.化學調節

高油玉米植株通常高2.5至2.8米。控制高抗是高油玉米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一般來說,在大耀斑期間每英畝可以噴灑30毫升玉米,或者在大耀斑期間每英畝噴灑新的生長調節劑維他林。

4.病蟲害及時處理

高油玉米對大斑病有較強的抗性,但玉米螟的發生率較高。本防治方法可用於大鍾口期,蟎類3~5kg,毒死蜱3kg,呋喃丹顆粒劑2kg。在高發區,在吐絲期可再次應用於雌蕊,可有效減少筍的損失,保證高產豐收。

(5)怎麼種玉米才更豐收的方法視頻擴展閱讀

種植玉米注意事項

1.適宜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應根據當地氣候進行。上蔡縣種植區氣溫急劇下降,雨林害蟲嚴重。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調節溫度,以保證玉米能夠在大雨中。前提是早熟,及時避免後期生長的環境因素。玉米種植距離最適合於每株35-40cm的距離,這給玉米種子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所需的水和養分。

2.合理灌溉

播種後,保持濕潤,保證秧苗的出現。出苗後,表層土壤應保持濕潤,特別是在抽穗或需水的關鍵時期。如果缺水或缺水困難,花粉少,活力差。因此,應及時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玉米苗期耐旱。在這個時期,我們不應該給它太多的水,這對它們的生長不好。河南省的降雨量相當適宜。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雨季不需要澆玉米幼苗,但如果是在夏季,則可能需要加強對玉米田的管理,因為在夏季。河南省有很多暴雨。如果你不太注意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洪水。因此,種植者應始終關注天氣變化,採取必要措施應對雨天天氣。

⑥ 玉米種植方法步驟 如何種玉米

1、除草挖坑,第一個步驟就是要除草挖坑了,每當到了種玉米的季節,農民們就會帶上鋤頭到田地當中,把田地中的雜草都用鋤頭鋤掉,然後打上一個一個的坑來准備種玉米,這些坑的深度只要10~1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不宜過深和過淺。現在因為很多農葯的出現,除草對於他們來說就非常的簡單的,並不用那麼的耗勞力,只需要背上一個葯壺,把葯撒在地當中,過一兩天再拿上鋤頭去挖坑就好了。而且這些農葯它是有針對性的,它只會對雜草產生傷害性作用,而對我們的正常農作物並沒有刺激,所以很多人都可以放心的使用這些農葯,這樣對於他們來說是非常方便的,大大的節省了許多的體力,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和利潤。

2、播種蓋土,當農民們把土地都准備好了以後就開始選取優良的玉米種子,然後一個坑放3~4顆玉米,再放上他們自己的一些農家肥,主要就是一些豬或牛的糞便,也還有有一些農民還會加上一些化學肥料,然後使這些玉米可以得到更多的營養茁壯成長,最後用鋤頭把泥土蓋上,這樣第2步就完成了。但是他們回到家裡面以後,還要為第3個步驟做准備,那就是要把一些玉米用水浸泡,使它發芽,這樣做是為了去補漏的時候,把這些玉米和在田地當中的玉米種植在一起,避免到時候玉米長的速度不一樣。

3、補漏施肥,在玉米長到腳踝高的時候,農民們就會把事先在家裡面用水泡的一些玉米帶去,這時候水泡的玉米已經發出1~2厘米的嫩芽了,這時候地中的玉米已經發出4~5厘米的嫩芽,顏色主要是嫩黃色,呈倒八字,然後在地中看一看哪一個坑裡面的玉米只長了兩顆或一顆,或者一顆都沒有長,然後把從家裡面帶的玉米在用鋤頭挖個坑埋進去,讓每個坑裡面的玉米至少有三顆,然後再撒一些化肥增進它們的營養,以幫助它們生長。

4、除草施肥,一般當玉米長到膝蓋高的時候,人們需要再一次的除草,因為等玉米長到膝蓋高的時候,地里的雜草也開始逐漸生長出來,所以很多農民都會帶上鋤頭到地當中把這些雜草去掉,順便把雜草的這些泥巴鏟過來蓋住的根部,這樣不僅可以除去雜草而且還可以穩固玉米防止塌倒。然後他們會在施最後一道肥料,然後玉米的種植過程就這樣結束了,最後就坐等玉米成熟,等豐收的季節。

5、收玉米,等到玉米成熟的時候,背上背簍到地中把成熟的玉米搬回家曬干,背簍就是他們最主要的一個背東西的工具,但是現在因為很多路已經修建好了,很多人都可以開設一些小型的三輪機或其他的在車子去裝這些玉米是他們可以更加輕松的把這些玉米搬回家。這樣一個玉米的種植過程就完美結束了,一般在玉米剛剛成熟的時候就是非常新鮮的玉米,這時候的玉米一般會被摘下來拿到集市上去賣,其實也就是我們平時所吃的鮮嫩的玉米可以煮著吃,也可以炒著吃等。但是農民們的玉米如果曬幹了的話就不可以再拿來煮粥吃了,因為它已經曬幹了,這樣的玉米會有一些被選來作為下一次種植的種子,好的玉米則會被拿到集市上去賣,然後把玉米磨碎,做成玉米面,然後玉米面就可以做成他們喜歡吃的一些食物,就比如玉米飯或面湯。

⑦ 怎麼種玉米可以高產

近年來人們都比較喜歡吃甜玉米,甜玉米又稱「水果玉米」,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是一種營養特別豐富的果菜兼用的新興食品。由於其營養豐富、風味獨特、生長期短、栽培技術簡單、經濟價值高,已成為「三高」農業作物之一,市場前景良好。經近幾年實踐,按照「高產保優」的思路進行了相關的試驗、示範,今天小編總結了甜玉米栽培的關鍵技術,為甜玉米高產栽培提供了參考。

隔離種植

⑧ 怎樣種植玉米才能大豐收

使用優質玉米品種。深耕細作。水肥跟的上。這樣就可以大豐收。

⑨ 如何種植玉米才能提高產量

種植玉米如何提高產量,這個就自己在老家的經驗來說,三個方法選玉米種子至關重要,這是最重要的一點。第二就是種植玉米的時候,尤其是剛下種子的時候要捨得施肥,第三就是控制間距,剩下的就不是我們能決定的了。

最後一點就是控制玉米的間距,尤其是在一些溫度比較高的地區,在山谷地區更是這樣的,因為玉米的間距太近的話,就會導致玉米的根虛交纏在一起,他們相互爭奪營養和水分,最終導致哪一株玉米都長不好,這個間距是一定要控制好的,不要太密稀疏一點,玉米長得多一點反而不影響產量,能夠讓產量變得更好。

⑩ 怎樣種植玉米才能獲得高產豐收該如何進行選種

農作物種植最先種子的挑選,一定要去大的靠譜種子企業或是經銷處去買。那樣能確保種子的純凈度,芽率。如今許多種子宣傳策劃耐旱抗病性抗倒扶,無人能敵。我建議選稀植抗倒扶的就可以。秋季搞好機翻地的提前准備,一定要前去鎮壓石塊。在合壟夯實。土壤層細致有益於固土。春耕時可提早十天下基肥。基肥能用有機肥,還可以用有機肥。如今肥的類型也多,注意看淡肥的成分。這兒注重一下栽種時留意假如苗情好要精播淺種,苗情不太好要深耕細作淺種。能選單粒栽種。稀植得話1畝4000到5000株。正確了,避免病蟲害能夠苞米薄膜包衣化肥。確保發芽率。

一般來說早苞谷的產銷量是要比遲苞谷生產量更強的,由於成長期相對性更久,更夠累積更多的是干物質,但南北方全國各地栽種早苞谷的時長各有不同,因依據自身本地的氣候條件開展栽種,自然丘陵地帶,專業化水平低,有些時候是搶不贏農事的,比如我們家在今年的栽苞谷花了類似快半個月了還沒有結束。因此假如農事耽誤,就只有種植遲苞谷了。說實話針對凹凸不平的,且也是貧瘠旱災的土地資源,你再怎麼深耕細作,也比但是靖遠富饒的水澆地能多產糧。別人靖遠地一般都能增產到一畝地二千斤上下,但你山區地帶的丘陵地在順順當當的前提下能產個一千多斤就不錯了,假如遇到上年超大的旱災,也有很有可能顆粒物絕產的。所以說,土地資源的環境條件非常重要。

閱讀全文

與怎麼種玉米才更豐收的方法視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速查詢個人徵信的方法 瀏覽:804
男士冬天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729
農業產品研究方法 瀏覽:15
馴服蜥蜴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2
淘寶鑽展怎麼操作干貨方法推薦 瀏覽:72
臨床上最廣泛的研究方法 瀏覽:467
避孕方法有哪些怎麼上環 瀏覽:868
電熱板安裝方法 瀏覽:170
中醫治療絲狀疣的方法 瀏覽:711
正確梳頭的方法免費學 瀏覽:89
斜齒輪的計算方法 瀏覽:331
如何寫好行草方法 瀏覽:495
食用方法可以分為什麼和什麼 瀏覽:166
老伴按摩床使用方法 瀏覽:854
原始蜂蜜怎麼食用方法 瀏覽:18
研究方法名詞解釋333 瀏覽:507
腿部伸展機使用方法 瀏覽:110
健腹輪訓練正確方法 瀏覽:784
qq同步助手簡訊功能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29
風險識別分析方法培訓 瀏覽: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