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貢菜不長缺什麼肥
第四個就是要適時採收,一般貢菜的品質與產量和採收的時間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我們在採收的時候時間不要過早也不要過晚,如果採收時間太早的話,貢成熟的就不會太好,而且還會導致產量下降的現象發生。如果我們採收過晚的話,就會容易使貢菜出現空心的現象發生,並且植株中的粗纖維也會增加,導致品質下降而且還會降低的產量,並且不利於貯藏,並且我們一定要根據當地的環境以及溫度和植株的情況來進行採收的時間,例如當值貢菜植株外部葉片與心葉平齊之後就可以進行採收工作了。
⑵ 苔菜什麼時間種植
苔菜耐寒性較強,所以適合在每年的9月份播種,早春是另一個較為適宜的季節。
種植的地方需選擇蓬鬆肥沃的壤土,平整鬆土後施足底肥,再澆上足量的水分。選擇合適的品種種子,混合著細沙均勻播下,在播下的十天左右,就會長出嫩苗來,之後注意水分和養料的施加。
在植物分類學上,苔菜屬於綠藻類。雖然它的植物體非常纖細,肉眼看去呈綠色細絲狀,但這樣的大小已經足以讓人們稱之為「大型藻類」了,因為它是由多細胞構成的,比起那些直徑只有幾微米到幾百微米的單細胞藻類來說,完全算得上是「龐然大物」。
苔菜的種植方法
1、種植的地方需選擇蓬鬆肥沃的壤土,營養一定要供應上,這樣產量才會更高。平整鬆土後施足底肥,將肥料翻入土中。再澆上足量的水分,等水分充足滲透進去之後再進行播種。
2、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種種子,每畝大約播300克左右,混合著細沙均勻播下種子,在上面覆蓋上1cm厚的細土。在播下的十天左右,就會長出嫩苗來,這段時間需注意好水分管理,每隔4-5天澆次水。
3、隨著時間推移,苗長高後就需隔六天澆次水,還要及時追施肥料,保障生長。注意在入冬之前就不要再施加過多肥料了,否則會導致徒長。
⑶ 我老公想要種植貢菜,在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貢菜的種植需要掌握一些關鍵的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育苗以及栽培管理,下面給大家分信息一下具體的操作。
(4)移植,移栽前准備好地面,每畝保持16-20厘米的距離,育苗16000-26000株,定植後澆水。
(5)肥水管理,適當控制澆水,促進根系生長。及時種植和除草。蹲苗後,每畝施硝酸銨、磷、鉀肥10公斤(26:8:5),勤澆水,保證幼苗生長;施FA樹肥,疏鬆土壤7-8片葉子。每畝施硝酸銨磷鉀肥20公斤(26:8:5),促進根系和幼苗的提取。秸稈拉伸後,每畝用硫酸鉀20公斤配水。當莖開始膨大時,在葉片表面噴0.3%磷酸二氫鉀1-2次。可以適當減少施肥,根據生長情況靈活調整。
以上就是關於貢菜種植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栽培管理要點,供大家了解參考和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⑷ 貢菜的種植方法
貢菜的種植方法如下:
1、浸種催芽
播之前將種子置入紗布袋內,懸於深井水面上30厘米處,進行濕度、溫度處理24小時,一旦出芽冒白,立即播種。
2、播種
立秋前後5-10天播種,播種前施基肥,基肥不可用化學肥料(否則割不成條),宜用優質圈肥和草木灰,以鉀肥為主。為種子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株行距20厘米左右。
3、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要精細,菜畦要保持7天潮濕度,幼苗方可出土。中耕、澆水、防病蟲要適時。
4、適時採收
貢菜採收要適時。8月中旬收獲,7天內必須收割、加工完畢,過晚則生筋,不中吃;過早莖肉太嫩,割不成條。
(4)貢菜怎麼選種育苗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貢菜種植歷史及前景:
貢菜栽培歷史有兩千二百多年,貢菜是安徽亳州市渦陽縣義門鎮的名貴特產,其栽培史見於秦,迄今義門被國家命名為「中國苔干之鄉」,苔干現種植面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苔干生產、種植基地。
到2013年,邳州苔干標准化種植面積近60000畝,年產量4000噸,基本形成了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發展新格局,成為中國著名的苔干產區和重要出口基地。
產品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2006年9月,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渦陽苔干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⑸ 大棚種植貢菜應該怎麼預防病害和蟲害呢
貢菜因其色澤綠、肉質厚、口感脆、營養價值高,是一種健康的綠色蔬菜品種。產量高、質量好、市場前景好,在各地均有種植。接下來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種植貢菜如何防治病蟲害。
⑹ 貢菜的種植方法
苔干(貢菜,苔菜)的種植分為秋冬兩季。下一季播種在秋季,下面的內容 僅供參考。
秋季貢菜的栽培
1.浸種催芽,適時播種貢菜播種期一般在8月上中旬,最佳播期在立秋後5~10天。由於苔干種子發芽需要較低的溫度(15~18℃),而當時氣溫較高。所以,播種前必須進行低溫催芽處理。方法是:用冷水浸種3~4小時,裝入布袋,吊入井中,離水面20cm左右。每天提上來淋一遍水。如果氣溫太高,可在井口蓋草席降溫,這樣一般3天左右即可出芽。
2.及時進行田間管理
①播種後:因當時氣溫高,蒸發量大,加之貢菜種子小,頂土能力弱,出苗緩慢,必須保持畦面潮濕,才能利於出苗。因此,缺水時,一般早晚各澆水1次,水量不宜多,保持地面潮濕為度,並蓋上稻草等覆蓋物。
②出苗後:要及時拿去覆蓋物。當子葉平展時進行第1次間苗,保持3~6cm的株間距;3片真葉期進行第2次間苗,保持15~18cm的株行距;3~6片真葉時進行定苗,保持苗距20~25cm見方,每畝留苗2~2.3萬株。定苗後至莖苔伸長期要結合澆水、追肥,常進行鬆土、除草,防止土壤板結和草荒。
③中後期:幼苗7~8葉時,結合鬆土追施發棵肥,中等地力每畝施尿素25kg。如土壤乾旱,可結合追肥,澆灌1次發棵水,保證發棵期對肥水需求量大的要求。以後酌情澆水,到採收前5~7天停止澆水。
3.適時採收為保證苔干產品質量,苔干採收要適時。如採收過早影響產量,但採收過遲易形成空心,粗纖維增加,質量下降。採收適期為以貢菜植株外葉與心葉平齊時為佳。淮北地區,一般在霜降前後,此時採收的苔干品質好,顏色青綠、柔軟,產量高。因田間個體成熟度有一定的差異,應成熟1批採收1批,分批進行。
⑺ 上次在網上買的貢菜黃種是什麼季節種的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貢菜呢,十一的氣候是15度到25度,那麼它的育種時間呢,一般是在8月初。在白鷺時間內進行移栽。
⑻ 山蜇菜怎麼種植技術
山蜇菜又名響菜、貢菜,是馳名中外的徐州名特蔬菜品種。以肉質嫩莖供食,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清心爽口,風味別致,可加工成多種菜餚。其種植技術如下
一、特徵特性。山蜇菜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多分布在30-40厘米土層內。短縮莖,蓮座葉形成後伸長肥大為筍狀,長約50厘米、粗3-4厘米。根出葉互生,披針形或長卵圓形,淡綠色。頭狀花序上著生黃色小花。瘦果黃褐色,頂端有傘狀冠毛。喜冷涼,忌高溫。發芽適溫15-20℃,植株生長適溫11-18℃。春季高溫長日照時抽薹開花,開花結實適溫22-28℃。需水量大。適應中性或微鹼性、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能力強的粘壤土。
二、栽培技術要點
1、整地催芽。深耕熟化後,每畝施優質腐熟廄肥4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再淺耕一遍,耬耙兩遍做畦,畦寬1.2米。可秋季栽培或越冬栽培:秋季栽培8月中旬播種,霜降前後採收;越冬栽培一般在10月中旬播種,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次年5月上旬採收。秋山蜇菜播種時正值高溫,種子發芽困難,播種前必須在15-18℃溫度下浸種催芽。越冬栽培時浸種後直接播種,不需人工催芽。
2、播種育苗定植。秋季栽培以直播為宜,每畝用種量0.5-0.7公斤,摻細土3公斤均勻撒播,耬平,覆蓋稻草或遮陽網保濕降溫,出苗後揭去覆蓋物。越冬栽培宜育苗移栽,適宜苗齡4-5片真葉,行株距20厘米×16厘米,每畝栽苗1.8萬-2萬株。定植後澆透活棵水。
3、田間管理
⑴ 秋季栽培田間管理。肥水管理:播種後應於每天早晚細水輕澆,保持畦面潮濕。定苗後至發棵期,結合追肥澆1次發棵水。進入莖薹伸長期澆水2-3次,採收前5-7天停止澆水。間苗定苗:子葉平展、3片真葉、5-6片真葉時各間苗1次,第一次留苗株行距3-6厘米;第二次10-13厘米;第三次16-20厘米,每畝定苗2萬-2.3萬株。中耕除草:定苗後至莖薹伸長期結合肥水管理,及時鬆土、除草。病害防治:山蜇菜易發生霜霉病,可採取輪作、降低濕度等農業措施防治,或用克露、雷多米爾、甲基托布津等葯劑噴灑。
⑵ 越冬栽培田間管理。越冬期管理:緩苗後,結合中耕施越冬肥,每畝施尿素15公斤。適當控制澆水,蹲苗促發根。冬前壯苗標準是6-7片真葉,根薹粗0.7厘米。越冬期間可在幼苗周圍撒些碎草、礱糠或土雜肥,防寒保溫。返青後管理:少澆水,勤中耕,促進葉面積增大。心葉與蓮座葉平齊時,每畝施尿素10公斤。莖山蜇菜伸長後,結合澆水每畝施硫酸鉀20公斤。後期減少澆水,防基部開裂。
三、採收、加工。植株外葉與心葉長到平齊時採收,分批進行,保持高產優質。選擇晴朗微風的天氣,將收獲的鮮菜去掉外葉和根部,基部削成圓錐狀,刨去外皮,縱切2-4刀,劃成大體均勻的細長條(基部留1-2厘米不劃通),掛於南北向的曬繩上,晾曬2-3天,至干透後再移至室內返潮,包裝後即成商品山蜇菜。中國有機農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