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血紅蛋白(Hb)測定的壓積測定
男:0.40~0.54L/L;
女: 0.37~0.48L/L;
兒童:0.35~0.49L/L;
新生兒:0.50~0.60L/L。 血紅蛋白增高降低的臨床意義基本和紅細胞計數的臨床意義相似,但血紅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貧血的程度。
血紅蛋白增多有以下情況:
(1)生理性增多:見於高原居民胎兒和新生兒,劇烈活動、恐懼冷水浴等;
(2)病理性增多:見於嚴重的先天性及後天性心肺疾患和血管畸形如法洛四聯症、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肺動脈或肺靜脈瘺及攜氧能力低的異常血紅蛋白病等;也見於某些腫瘤或腎臟疾病,如腎癌肝細胞癌、腎胚胎瘤及腎盂積水、多囊腎等。
血紅蛋白減少見於以下情況:
(1)生理性減少:3個月的嬰兒至15歲以前的兒童主要因生長發育迅速而致的造血系統造血的相對不足,一般可較正常人的低10%-20%。妊娠中期和後期由於妊娠血容量增加而使血液被稀釋老年人由於骨髓造血功能逐漸降低,可導致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減少。
(2)病理性減少:
A.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纖維化所伴發的貧血。
B.因造血物質缺乏或利用障礙所致的貧血如缺鐵性貧血、葉酸及維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
C.因紅細胞膜酶遺傳性的缺陷或外來因素所致紅細胞破壞過多而導致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海洋性貧血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異常血紅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心臟體外循環的大手術或某些生物性和化學性等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貧血以及某些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貧血。
硬度:是指金屬表面抵抗其它更硬物體壓入的能力。按照測量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維氏硬度/肖氏硬度等。
一、 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是用一定的負荷(一般為3000kg),把一定硬度的淬硬鋼球(常用10、5、2.5毫米)壓入材料表面,然後用所加的負荷除以材料上球印的表面積,所得結果就是布氏硬度值,單位是公斤/平方毫米,但習慣上不予標注。按照GB231-84<金屬布氏硬度試驗方法>,用淬火鋼球所測出的硬度用HBS表示;用硬質合金球為壓頭所測出的硬度值為HBW.HBS適用於測量退火/正火/調質鋼及鑄鐵/有色金屬及硬度小於450HBS的較軟材料;HBW適用於測量硬度在450~650HBW之間的淬火材料.
1、優點:由於被測金屬壓坑面積較大,所以結果比較准確。同時實踐證明HB與不淬火鋼抗拉強度σb有一定的近似關系,對於低碳鋼σb=3.53HB,中碳鋼σb=3.5HB,高碳鋼σb=3.33HB,灰鑄鐵σb=0.98HB,(σb單位為Mpa)因此根據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可以近似地確定金屬材料的抗拉強度。
2、缺點:不適合測量HB大於450的材料,因為材料的硬度太高容易引起鋼球變形,使得測量結果不準確。同時由於壓印較大,不適合測定成品和薄板材料。
二、洛氏硬度HR
洛氏硬度是用120度圓錐形金剛石壓入器或直徑為1.59毫米的淬硬鋼球作為壓頭,在一定的負荷的作用下壓入材料的表面上,用壓入的深度來計算材料硬度的大小。洛氏硬度沒有單位。根據所採用的負荷不同,洛氏硬度又分為三種
1、HRA測量硬度很高或硬而薄的HB大於700的金屬,如硬質合金錶面處理工件等,負荷為60公斤及120o金鋼錐);
2、HRB測量較軟的退火件及銅、鋁及HB=60~230的金屬,負荷為100公斤及ф1.588mm鋼球;
3、HRC一般用於測量HB=230~700的調質鋼或淬火回火後的工件,負荷為150公斤及120o金鋼錐;
優點:使用方法簡便,可以直接從刻度盤上直接讀出數值。由於壓印較小,適合測定成品和薄板材料。
缺點:由於壓印小,所以不準確,一般多測幾點,然後取平均值。
以上三種洛氏硬度中一HRC應用最多,一般經淬火處理的鋼材均用它。
洛氏硬度HRC與布氏硬度HBS之間的關系約為高硬度時 HRC1/10HB;
三、 維氏硬度HV和顯微硬度
測定維氏硬度的原理基本與布氏硬度相同,區別在於壓頭採用錐面夾角為136度的金剛石正四棱錐體,單位是公斤/平方毫米,一般不予標出。
維氏法所用載荷較小。壓痕淺,適用於測量零件薄的表面硬化層、金屬鍍層及薄片金屬的硬度,這是布氏和洛氏所不及的。此外,因壓頭是金剛石角錐,載荷可調范圍大,故對軟硬材料均適用,測定范圍0~1000HV。
較新的國家標准為GB/T4340.1-1999《金屬維氏硬度試驗第一部分:試驗方法》
用布氏、洛氏、維氏的硬度試驗法,載荷大、壓痕面積大,只能得到金屬材料組織混合物的平均硬度值,當需要測定某個相或某個晶粒硬度時,就要用到顯微硬度。
顯微硬度試驗法的原理與維氏相同,也是以載荷與壓痕表面積之比來確定。不同的是所採用的載荷極小,一般在1~120gf(1gf=0.0098N),顯微硬度值也可用HV來表示。
四、肖氏硬度HS
肖氏硬度試驗是動態力試驗中最簡單的試驗方法。試驗時,使一定重量的標准沖頭(底端鑲有金剛石圓柱體)或鋼球從一定高度自由落於試樣表面,然後由於試樣的彈性變形,又使其回跳到一定高度,可用落下的高度與回跳的高度的比值來計算肖氏硬度值HS。它取決於材料的彈性性質。因此又被稱為彈性回跳硬度。
❸ 硬度HB和HRB分別屬於哪種硬度測量方法
HB為布氏硬度,一般鋼材退火態打布氏硬度;HRB是洛氏硬度,硬度值一般比較高,當然HRB和HB的測量范圍有些重疊,但由於測量方法不同,顯示的值是不同的。
❹ 請問,血乳酸、血紅蛋白、血尿素氮、肌酸激酶的測定方法是什麼。(是有關體育、生物的)
血中好像沒有乳酸吧 乳酸是肌肉做無氧呼吸後的代謝產物
血紅蛋白測定方法 4類 1根據Hb分子組成 100克Hb中含0.347克鐵測定總Hb.<全血鐵法> 2根據血液物理特性測定血紅蛋白《比密法,折射儀法》3 Hb與O2可逆性結合測定Hb<血氣分析法.> 4 根據Hb衍生物光譜特點測定 《比色法.>
血尿素氮 方法 酶偶聯速率法 二乙醯一肟顯色法
肌酸激酶 CK 方法 酶偶聯法 37攝氏度測定
❺ 用什麼硬度計測試90HB-110hb的材料硬度- 供應詳情
其中布氏硬度的標志是HB,所有要測試材料的硬度在90HB-110HB的應該是用布氏硬度計,布氏硬度計又有多種型號:普通的布氏硬度計,自動換向開關的布氏硬度計、數顯布氏硬度計、電子布氏硬度計還有一種是攜帶式錘擊式布氏硬度計!
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壓入其表面的能力稱為硬度。試驗鋼鐵硬度的最普通方法是用銼刀在工件邊緣上銼擦,由其表面所呈現的擦痕深淺以判定其硬度的高低。這種方法稱為銼試法這種方法不太科學。用硬度試驗機來試驗比較准確,是現代試驗硬度常用的方法。常用的硬度測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等測試方法。
硬度是衡量金屬材料軟硬程度的一項重要的性能指標,它既可理解為是材料抵抗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或破壞的能力,也可表述為材料抵抗殘余變形和反破壞的能力。硬度不是一個簡單的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彈性、塑性、強度和韌性等力學性能的綜合指標。硬度試驗根據其測試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靜壓法(如布氏硬度、 洛氏硬度、維氏硬度等)、劃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顯微硬度、高溫硬度等多種方法。
布氏硬度以HB[N(kgf/mm2)]表示(HBS\HBW)(參照GB/T231-1984),生產中常用布氏硬度法測定經退貨、正火和調質的剛件,以及鑄鐵、有色金屬、低合金結構鋼等毛胚或半成品的硬度。
洛氏硬度可分為HRA、HRB、HRC、HRD四種,它們的測量范圍和應用范圍也不同。一般生產中HRC用得最多。壓痕較小,可測較薄的材料和硬的材料和成品件的硬度。
維氏硬度以HV表示(參照GB/T4340-1999),測量極薄試樣。濟南布氏硬度計 布氏硬度計生產廠家 布氏硬度計製造商 布氏硬度計價格最低 硬度計價格優惠
❻ 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測定方法有什麼不同
兩種都是測試硬度的標准,區別在於測量方法不同。
布氏硬度
用一定直徑的鋼球或硬質合金球,以規定的試驗力(F)壓入式樣表面,經規定保持時間後卸除試驗力,測量試樣表面的壓痕直徑(L)。布氏硬度值是以試驗力除以壓痕球形表面積所得的商。以HBS(鋼球)表示,單位為N/mm2(MPa)。
其計算公式為:F/π(d/2)2
式中:F--壓入金屬試樣表面的試驗力,N;
D--試驗用鋼球直徑,mm;
d--壓痕平均直徑,mm。
測定布氏硬度較准確可靠,但一般HBS只適用於450N/mm2(MPa)以下的金屬材料,對於較硬的鋼或較薄的板材不適用。在鋼管標准中,布氏硬度用途最廣,往往以壓痕直徑d來表示該材料的硬度,既直觀,又方便。 布氏硬度試驗還可用於有色金屬和軟鋼,採用小直徑球壓頭可以測量小尺寸和較薄材料。布氏硬度計多用於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檢測,由於壓痕較大,一般不用於成品檢測。
舉例:120HBS10/1000/30:表示用直徑10mm鋼球在1000Kgf(9.807KN)試驗力作用下,保持30s(秒)測得的布氏硬度值為120N/ mm2(MPa)。
以一定的載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徑一般為10mm)的淬硬鋼球壓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時間,去載後,負荷與其壓痕面積之比值,即為布氏硬度值(HB),單位為公斤力/mm2 (N/mm2)。
洛氏硬度
洛氏硬度試驗採用三種試驗力,三種壓頭,它們共有9種組合,對應於洛氏硬度的9個標尺。這9個標尺的應用涵蓋了幾乎所有常用的金屬材料。最常用標尺是HRC、HRB和HRF,其中HRC標尺用於測試淬火鋼、回火鋼、調質鋼和部分不銹鋼。這是金屬加工行業應用最多的硬度試驗方法。HRB標尺用於測試各種退火鋼、正火鋼、軟鋼、部分不銹鋼及較硬的銅合金。HRF標尺用於測試純銅、較軟的銅合金和硬鋁合金。HRA標尺盡管也可用於大多數黑色金屬,但是實際應用上一般只限於測試硬質合金和薄硬鋼帶材料。
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採用三種試驗力,兩種壓頭,它們有6種組合,對應於表面洛氏硬度的6個標尺。表面洛氏硬度試驗是對洛氏硬度試驗的一種補充,在採用洛氏硬度試驗時,當遇到材料較薄,試樣較小,表面硬化層較淺或測試表面鍍覆層時,就應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試驗。這時採用與洛氏硬度試驗相同的壓頭,採用只有洛氏硬度試驗幾分之一大小的試驗力,就可以在上述試樣上得到有效的硬度試驗結果。表面洛氏硬度的N標尺適用於類似洛氏硬度的HRC、HRA和HRD測試的材料;T標尺適用於類似洛氏硬度的HRB、HRF和HRG測試的材料。
HRC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70HRC,當硬度值小於20HRC時,因為壓頭的圓錐部分壓入太多,靈敏度下降,這時應改用HRB標尺。盡管HRC標尺被規定的上限值為70HRC,但是當試樣硬度大於67HRC時,壓頭尖端承受的壓力過大,金剛石容易損壞,壓頭壽命會大大縮短,因此一般應改用HRA標尺。
HRA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88HRA,由美國標准ASTM E140可以獲得以下換算關系:
27HRA≈30HRB
60HRA≈100HRB≈20HRC
85.6HRA≈68HRC
可見,HRA標尺的測試范圍涵蓋了從軟鋼(HRB)、硬鋼(HRC)到硬質合金的硬度范圍。然而,事實上HRA標尺很少用於測試軟鋼,主要用於測試薄硬鋼板、深層滲碳鋼和硬質合金。在硬質合金方面,由於技術進步,有些材料硬度已達到93-94HRA,這已超出標准規定。工程上超出HRA高端的測量范圍已成為慣例。 HRA標尺有一個特殊用途。在使用洛氏硬度計測試鋼試樣時,如果不知試樣是軟鋼還是硬鋼,可先用HRA標尺試測一下,當硬度值小於60HRA時可改用HRB標尺,當硬度值大於60HRA時可改用HRC標尺。
HRB標尺的使用范圍是20~100HRB,當硬度值低於20HRB時,由於鋼球的壓入深度過大,金屬蠕變加劇,試樣在試驗力作用下的變形時間延長,測試值准確度降低,此時應改用HRF標尺。當硬度值大於100HRB時,因為鋼球壓入深度過淺,靈敏度降低,精度下降,此時應改用HRC標尺。在使用HRB標尺測試鋼試樣時,一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地方是:當預先不知道試樣是軟鋼還是硬鋼時,決不可使用HRB標尺做測試,因為用鋼球壓頭誤測了淬火鋼,鋼球就可能會變形,鋼球壓頭就會損壞,這是鋼球壓頭損壞的主要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時應先用金剛石壓頭,用HRA標尺測試一下,再決定是用HRB還是用HRC。
HRF標尺的使用范圍是60~100HRF。HRF標尺是國外使用較多的一個標尺,它是測試純銅和較軟的銅合金材料很好的檢測手段。但是在我國,也存在標准硬度塊短缺的問題,它的應用也受到了限制。
HRG標尺適用於HRB值接近100的材料,對於鈹青銅、磷青銅、可鍛鑄鐵這些硬度范圍介於HRB標尺的高端和HRC標尺低端的材料,如果改用HRG標尺,就可以大大改善測試的靈敏度,提高測試精度。
分為金屬類洛氏硬度,塑料類洛氏硬度(HRR)
❼ 金屬材料的硬度測試方法有哪些
金屬的硬度,是指金屬表面局部體積內抵抗因外物壓入而引起的塑性變形的抗力,硬度越高表明金屬抵抗塑性變形的能力越強,金屬產生塑性變形越困難。硬度試驗方法簡單易行,又無損於零件。實際常使用的硬度試驗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維氏硬度三種。三種硬度試驗值有大致的換算關系,機械、機械工藝或金屬材料的手冊上面一般都有換算關系表。
[布氏硬度HB]
布氏硬度是用載荷為P的力把直接D的鋼球壓入金屬表面,並保持一定的時間,測量金屬表面上的壓痕直徑d,據此計算出的壓痕面積AB,求出每單位面積所受力,用作金屬的硬度值,叫布氏硬度,記作HB.
HB=P/AB=P/(πDh)=2P/(πD(D-SQD(D2-d2)))
單位:P-kgf,D,h-mm
對鋼來說,一般選用的鋼球D為10mm,載荷P為3000kgf,壓入時間為10秒。試驗所得直徑d應在0.25D-0.6D的范圍內。布氏硬度的使用上限是HB450,適用於測定退火、正火、調質鋼、鑄鐵及有色金屬的硬度。
[洛氏硬度HR]
洛氏硬度是工業生產中最常用的硬度測量的方法,因為操作簡便、迅速,可以直接讀出硬度值,不損傷工件表面,可測量的硬度范圍較寬。但洛氏硬度也有一些缺點,如因壓痕小,對材料有偏析及組織不均勻的情況,測量結果分離度大,再現性較差。
洛氏硬度(HR)也是用壓痕的方式試驗硬度。它是用測量凹陷深度來表示硬度值。洛氏硬度試驗用的壓頭分硬質和軟質兩種。硬質壓頭為頂角為120º的金剛石圓錐體,使用於淬火鋼等硬的材料。HRA以60kgf的負荷試驗,硬度有效范圍是>70,適用於硬質合金、表面淬火層及滲碳層;HRC以150kgf的負荷試驗,硬度有效范圍是20-67(相當於HB230-700),適用於淬火鋼及調質鋼。
軟質壓頭由直徑1.588mm(1/16")的鋼球製成,使用於退火鋼、有色金屬等,以HRB表示,硬度有效范圍是25-100(相當於HB60-230)。
這三種洛氏硬度在表盤上刻度的顏色有所規定,HRA和HRC為黑色刻度,HRB為紅色刻度。
[維氏硬度HV]
維氏硬度也是利用壓痕面積上單位應力作為硬度值計量。維氏硬度所使用的壓頭是錐面夾角為136º的金剛石四方錐體。
試驗時,在載荷P的作用下,在試樣試驗面上壓出一個正方形壓痕。測量壓痕兩對角線的平均長度d,藉以計算壓痕面積AV,以P/AV的數值表示試樣的硬度,以HV表示。
HV=P/AV=1.8544P/d2
載荷P的大小可根據試樣的不同選擇,一般為5-100kgf。
一般硬度測量方法對應的處理范圍:
1.
HRA:(洛氏A)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及其它軟硬材質的硬度測試。
2.
HK:(Knoop
努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3.
HRC:(Rockwell
C洛氏)用於量測熱處理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4.
HRB:(Rockwell
B洛氏)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5.
HR30T:(Rockwell
30T洛氏)
用於量測較軟材質的鋼及非鐵材料之硬度。
6.
HB5:(Brinell
布氏5)用於量測鋁、軟質鋁合金、鑄鐵、銅、黃銅等。
7.
HB30:(Brinell
布氏30)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沖拉材料鋼、深沖鋼帶料等。
8.
HV:(Vickers維氏)適用於量測各類材料。
9.
R:(Tensile
mole拉伸模數
N/mm2)用於熱處理鋼、退火深冷處理鋼材、沖拉材料鋼、深沖鋼帶料等。
10.
HR15N:(Rockwell
洛氏HR15N)用於量測熱處理硬質鋼材、氮化物、滲碳冶煉物、軸承鋼、工具鋼等。
❽ 血紅蛋白(Hb)測定的血紅蛋白測定
正常參考值
男:(120~160)g/L;女:(110~160)g/L;新生兒:(170~200)g/L。
臨床意義
血紅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同紅細胞計數,但在各種貧血時,由於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含量不同,二者可以不一致,如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數降低很少有時甚至升高。因此,同時測定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對貧血類型的鑒別有重要意義。血紅蛋白又稱血色素是紅細胞的主要組成部分,能與氧結合,運輸氧和二氧化碳。
❾ 怎樣測量物體的硬度
果肉硬度是衡量鮮果品質和貯藏性狀的重要指標。果實隨著成熟度的提高,果肉逐漸變軟,耐壓力也隨之下降,果實硬度計正是根據這個原理,通過測定果實耐壓力的大小來判斷果實的成熟度的。這個耐壓力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果肉硬度。法定計量單位為Pa。
圖7-1 GY-1型果實硬度計
目前國內常用的果肉硬度測定儀是GY-1型。
在測量果實硬度前,先將果實表皮用刀削去1~2cm2,每個果實測相應的2~4個點。GY-1型果實硬度計在使用時要先按動回零滾動花帽釘,使指針復原,然後轉動表盤,使指針指在2kg的位置,即可開始測定。將硬度計的壓頭壓入果肉至刻度線,這時表針所指的刻度線即為果肉的硬度。
測定結束後,需用蒸餾水清洗儀器上所粘污的果汁,並用干絨布擦凈保存,以防生銹。
❿ 汞的檢測方法有哪些
汞的測定方法:
1 「冷原子吸收光譜法」。
2原理:汞蒸氣對波長253.7nm的共振線具有強烈的吸收作用。樣品經過酸消解或催化酸消解使汞轉為離子狀態,在強酸性介質中以氯化亞錫還原成元素汞,以氮氣或乾燥空氣作為載體,將元素汞吹入汞測定儀,進行冷原子吸收測定,在一定濃度范圍其吸收值與汞含量成正比,與標准系列比較定量。
3試劑:分析過程中全部用水均使用去離子水(電阻率在8×105以上),所使用的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或優級純。
3.1硝酸。
3.2鹽酸。
3.3過氧化氫(30%)。
3.4硝酸(0.5+99.5):取0.5mL硝酸,慢慢加入50mL水中,然後加水稀釋至100mL。
3.5高錳酸鉀溶液(50g/L):稱取5.0g高錳酸鉀,置於100mL棕色瓶中,以水溶解稀釋至100mL。
3.6硝酸—重鉻酸鉀溶液(5+0.05+94.5):稱取0.05g重鉻酸鉀,溶於水中,加入5mL硝酸,用水稀釋至100mL。
3.7氯化亞錫溶液(100g/L):稱取10g氯化亞錫,溶於20mL鹽酸中,以水稀釋至100mL,臨用時現配。
3.8無水氯化鈣。
3.9汞標准儲備液:准確稱取0.1354g經乾燥器乾燥過的二氧化汞,溶於硝酸重鉻酸鉀溶液中,移入100mL容量瓶中,以硝酸—重鉻酸鉀溶液稀釋至刻度。混勻。此溶液每毫升含1.0mg汞。
3.10汞標准使用液:由1.0mg/mL汞標准儲備液經硝酸—重鉻酸鉀溶液稀釋成2.0,4.0,6.0,8.0,10.0ng/mL的汞標准使用液。臨用時現配。
4儀器:所用玻璃儀器均需以硝酸(1+5)浸泡過夜,用水反復沖洗,最後用去離子水沖冼干凈。
4.1雙光束測汞儀(附氣體循環泵、氣體乾燥裝置、汞蒸氣發生裝置及汞蒸氣吸收瓶)。
4.2恆溫乾燥箱。
4.3壓力消解器、壓力消解罐或壓力溶彈。
5分析步驟
5.1樣品預處理
在采樣和制備過程中,應注意不使樣品污染。儲於塑料瓶中,保存備用。
5.2樣品消解(可根據實驗室條件選用以下任何一種方法消解)
5.2.1 壓力消解罐消解法:稱取1.00~3.00g樣品(干樣、含脂肪高的樣品少於1.00g,鮮樣少於3.00g或按壓力消解罐使用說明書稱取樣品)於聚四氟乙烯內罐,加硝酸2~4mL浸泡過夜。再加過氧化氫(30%)2~3mL(總量不能超過罐容積的1/3)。蓋好內蓋,旋緊不銹鋼外套,放入恆溫乾燥箱,120~140℃保持3~4h,在箱內自然冷卻至室溫,用滴管將消化液洗入或過濾入(視消化後樣品的鹽分而定)10.0mL容量瓶中,用水少量多次洗滌罐,洗液合並於容量瓶中並定容至刻度,混勻備用;同時作試劑空白。
5.3測定
5.3.1 儀器條件:打開測汞儀,預熱1~2h,並將儀器性能調至最佳狀態。
5.3.2 標准曲線繪制:吸取上面配製的汞標准使用液2.0,4.0,6.0,8.0,10.0ng/mL各5.0mL(相當於10.0,20.0,30.0,40.0,50.0ng汞),置於測汞儀的汞蒸氣發生器的還原瓶中,分別加入1.0mL還原劑氯化亞錫(100g/L),迅速蓋緊瓶塞,隨後有氣泡產生,從儀器讀數顯示的最高點測得其吸收值,然後,打開吸收瓶上的三通閥將產生的汞蒸氣吸收於高錳酸鉀溶液(50g/L)中,待測汞儀上的讀數達到零點時進行下一次測定。並求得吸光值與汞質量關系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
5.3.3樣品測定:分別吸取樣液和試劑空白液各5.0mL,置於測汞儀的汞蒸氣發生器的還原瓶中,以下按5.3.2自「分別加入1.0mL還原劑氯化亞錫」起進行。將所測得其吸收值,代入標准系列的一元線性回歸方程中求得樣液中汞含量。
6計算
(m1 - m2)×(V1/V2)× 1000
X1 = ────────────────────........... (1)
m3× 1000
式中:X1——樣品中汞含量,µg/kg(µg/L);
m1——測定樣品消化液中汞質量,ng;
m2——試劑空白液中汞質量,ng;
V1——樣品消化液總體積,mL;
V2——測定用樣品消化液體積,mL;
m3——樣品質量或體積,g或mL。
結果的表述:報告算術平均值的二位有效數字。
7允許差
相對相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