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腦溢血怎麼治
你好,腦出血治療原則為安靜卧床、脫水降顱壓、調整血壓、防治繼續出血、加強護理防治並發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殘疾率和減少復發。1.一般應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和血壓升高。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等生命體征,注意瞳孔變化和意識改變。
2.保持呼吸道通暢,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時及時行氣管插管或切開術;有意識障礙、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時,必要時應排空胃內容物。
3.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注意防止水電解質紊亂,以免加重腦水腫。4.調整血糖5.明顯頭痛、過度煩躁不安者,可酌情適當給予鎮靜止痛劑;便秘者可選用緩瀉劑。6.降低顱內壓,腦出血後腦水腫約在48小時達到高峰,維持3~5天後逐漸消退,可持續2~3周或更長。腦水腫可使顱內壓增高,並致腦疝形成,是影響腦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積極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是腦出血急性期治療的重要環節。
7.一般來說,病情危重致顱內壓過高,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進行外科手術治療。8.康復治療,腦出血後,只要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進展,宜盡早進行康復治療。早期分階段綜合康復治療對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有益。
B. 腦溢血怎麼治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以下內容是我了解到治療腦溢血的一些情況,分享給大家。
治療原則
一般用葯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手術治療。
治療方針
脫水降顱壓、調整血壓、防止繼續出血、維持生命功能。防治並發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殘疾率,減少復發。
一般治療
1.卧床休息,一般應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等;2.保持呼吸道通暢,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3.給予吸氧;4.鼻飼,發病第2~3天開始鼻飼;5.預防感染,觀察病情。
葯物治療
腦出血的降顱內壓治療首先以高滲脫水葯為主,如甘露醇或甘油果糖、甘油氯化鈉等,注意尿量、血鉀及心腎功能;可酌情選用呋塞米(速尿)、白蛋白。建議盡量不使用類固醇,因其副作用大,且降顱內壓效果不如高滲脫水葯。應用脫水葯時要注意水及電解質平衡。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去骨瓣減壓術、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鑽孔穿刺血腫碎吸術、內鏡血腫清除術、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和腦室穿刺引流術等。
預後情況
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有利於組織修復的葯物,配合高壓氧、理療、針灸治療,可促使腦功能的恢復。
C. 突發腦出血疾病,該如何有效治療
如果是高血壓性腦出血,出血量不多,我們平時談不到三十毫升,可以進行觀察和隨訪,葯物治療。如果病情繼續惡化,出血量繼續增加,而對腦組織的壓迫產生明顯的佔位效應,手術治療是必要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開顱、骨瓣切除及血腫清除、小骨窗血腫清除及微創血腫清除,具體手術方法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
如果是腦血管畸形引起的腦出血,腦血管造影也有必要評估是否有明顯出血點?有些患者在急性期還需要血管畸形或開顱栓塞。同樣,介入栓塞治療腦血管畸形相對安全有效,入院時應考慮康復問題。康復的最佳時間是生病前的幾個月。你必須保持四肢處於最佳狀態,以免長時間萎縮。
D. 腦溢血應該採用怎樣的醫治方法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腦溢血的治療原則是安靜卧床,脫水,降低顱內壓,降低血壓並且防止繼續出血,並且要加強對患者的護理,維持生命功能,防治各種並發症以挽救生命。同時應針對腦出血的病因,如腦動靜脈畸形、腦動脈瘤等進行治療。急性期過後血壓持續升高者,應系統抗血壓治療。
E. 腦溢血怎麼恢復
臨床上腦溢血稱腦出血,多數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因此在情緒激動、用力過度等情況下,腦部血管會發生破裂。急性期治療的首要任務是脫水、降顱壓以消除腦水腫。如果在後期患者要想恢復的更好,具體做法如下:1、控制血壓:血壓盡量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同時控制好血糖、血脂,進而保持良好的血管狀態;2、被動運動:平時多做肢體的被動運動,通過對癱瘓的肢體做被動運動,以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在腦出血早期只要病情平穩,應盡早進行康復訓練。針對癱瘓的肢體,需要請專業的康復師、針灸師、理療師,對患者的肢體、言語、意識進行綜合評估,且在評估以後制定詳細的康復方案,進而為患者進行定期康復;3、保持積極的態度:腦出血的恢復還需要患者有積極的態度,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平時給予低鹽低脂飲食、保持樂觀的心態。腦出血患者由於肢體可能有偏身的感覺障礙、偏身的運動障礙,會使患者產生消極的情緒,甚至出現中風後抑鬱,所以要讓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以及保證良好的睡眠、適當運動,同時必須要戒煙、戒酒。綜合上述治療方法,才能將腦出血的致殘率降到最低。
F. 腦出血怎麼治療呢
治療原則為安靜卧床、脫水、降顱壓、調整血壓,防止繼續出血,加強護理維持生命功能,防止並發症,以挽救生命,降低致死率、致殘率,減少復發。一般應卧床休息2到4周。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和血壓升高,嚴密觀察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注意瞳孔變化和意識改變,保持呼吸道通暢,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必要時及時行氣管插管或切開術,有意識障礙、消化道出血者,禁食24到48小時,必要時應排空胃內容物。水電解質平衡和營養,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加500ml計算,如有高熱、多汗、嘔吐、維持中心靜脈壓在5到12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電解質紊亂,以免加重腦水腫。每日補鈉、補鉀,糖類,補充熱量,必要時給脂肪乳注射液、人血白蛋白、氨基酸或能量合劑等。調整血糖,血糖過高或過低者應及時糾正,維持血糖水平在6到9mmol/L之間。明顯頭痛過度煩燥不安者,可酌情適當給予鎮靜止痛劑,便秘者可選用緩瀉劑。降低顱內壓,腦出血後腦水腫約在48小時達到高峰,維持3到5天後逐漸消退,可持續2到3周或更長,腦水腫可使顱內壓增高,並致腦疝形成,是影響腦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積極控制腦水腫,降低顱內壓是腦出血急性期治療的重要環節。一般來說,病情危重致顱內壓過高出現腦疝,內科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及時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康復治療。腦出血後只要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病情不再進展,應盡早進行康復治療。早期階段綜合康復治療時,對恢復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生活質量有益。
G. 腦溢血康復治療方法
腦出血是指非外傷性腦實質內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見的病因是高 血壓 、腦動脈硬化、顱內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誘發,故大多在活動中突然發病,臨床上腦出血發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肢體偏癱、失語等 神經 系統的損害。它起病急驟、病情凶險、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 疾病 之一。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 腦溢血 康復 治療方法 ,一起來看看吧!
腦溢血康復治療方法
腦溢血的康復治療宜及早進行。病後3~6個月內是康復的最佳時機,半年以後由於已發生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康復的困難較大,但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形成後會留下許多後遺症,如單癱、偏癱、失語等症狀。
葯物對這些後遺症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積極、正規的康復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有些還可以回到工作崗位(出血量不大的情況)。有條件者最好能到正規的康復醫院進行系統康復。如因各種原因不能到康復醫院治療者,可購買一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和錄像帶,在家自己進行。
注意日常生活訓練
右側偏癱而平時又習慣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時要訓練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寬鬆柔軟,可根據特殊需要縫制特殊樣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裝拉鎖以便去看病時測量血壓。穿衣時先穿癱瘓側,後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後脫患側。 因為患病後許多以前的生活習慣被打破,除了要盡早而正規地訓練患肢,還應注意開發健肢的潛能。
另外面對現實,調整情緒
面對既成事實,應調整好情緒,積極進行康復以盡早重返社會。嚴重的情緒障礙患者可請醫生幫助,使用抗抑鬱劑,如百憂解,對腦血管病後的抑鬱焦慮情緒有良好的作用,因為信心能夠戰勝一切困難。
康復治療的內容:生活能力的康復大致包括:身體(生理功能)、心理和職業能力康復;
1)、康復治療應無礙於神經功能的 自然 恢復,並盡量促進其恢復。早期給予促腦代謝劑,改善其調節機制與血腦屏障機制,以促進神經、肌肉功能的恢復;
2)、增強健側肢體和軀乾的肌力,促進殘余的肌力;
3)、預防和改善肌萎縮、攣縮、骨質疏鬆等廢用性綜合征。對上述症狀已發生者,提出矯正和改進方案;
4)、減少或解除軀體疼痛、心理失衡及其它障礙;
5)、提高或改善其職業或生活能力,增強對各種障礙的協調和控制能力;
6)、預防和及時處理並發症;
7)、減少或消除復發;
對需康復功能的評價:通過測試,了解障礙程度,估計康復實施的效果。測試一般涉及病人的識別能力,運動控制,關節活動度,周圍感覺及其整合能力,交際能力等;
1)、 心血管 及 呼吸 功能測驗:如血壓、脈率、肺率、肺活量、呼吸動度等,以確定康復訓練的強度;
2)、延髓功能:包括面部對稱與否,發音、吞咽等功能正常與否。
3)痛苦活動度為:肩屈100°,外展90°,外旋30°內旋70°;肘屈120°,伸30°;前臂完全旋前、旋後60°;腕伸30°,拇指外展30°;
4)、感覺和感覺整合能力:包括兩點覺、位置覺、實體形態覺及其它本體感覺;
5)、視覺:包括視敏度、視野、視知覺;
6)、運動協調平衡情況:有無不自覺運動、 頭暈 、眩暈等;
7)、生活能力:穿衣、洗臉、刷牙、大小便、 購物 、 炒菜 、做飯及交際能力。
腦溢血康復訓練急性腦出血所致的功能障礙主要為運動障礙及語言障礙。運動障礙最常見的是病變對側肢體的中樞性偏癱。語言障礙可以表現為運動性失語, 感覺性失語及混合性失語。而腦出血後的功能恢復, 在其病後的前3個月內, 特別是最初幾周內變化最快。6個月時基本達到最大恢復, 發病2年後, 不會有明顯變化。所以早期的功能鍛練, 特別是急性期患者的康復是否得當, 直接影響患者遠期效果和生活質量。
一、休息、活動指導
1 急性期應絕對卧床休息(4-6周), 不宜長途運送及過多搬動, 翻身時應保護頭部, 動作輕柔得體, 以免加重出血。
2 神志不清, 躁動及合並精神症狀者, 加護欄並適當約束, 防止跌傷。
3 抬高床頭15度-30度, 以利於靜脈迴流, 使顱內壓下降, 減輕腦水腫。
4 昏迷病人平卧, 頭側卧位, 取下活動性假牙, 以防誤吸, 確保呼吸道通暢。
5 生命體征平穩後應開始在床上、床邊、下床的主動訓練, 時間從5-10分鍾/次開始, 漸至30-45分鍾/次, 如無不適, 可作2-3次/日, 不可過度用力憋氣。
二、飲食指導
指導病人進行必要的 食療 , 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 改善腦循環。不食刺激性食物, 囑病人戒煙, 減少飲酒, 避免食用肥肉、豬肉、蛋黃、帶魚和 動物 內臟等高脂類食物, 肉類以魚蝦、瘦肉、禽肉等為佳。
為使病人保持大便通暢, 可多食雪梨、香蕉、蜂蜜等果品及粗纖維食物。急性期病人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熱量(2300 ̄2800卡/日) 飲食。限制鈉鹽攝入( 少於3g/日) , 因鈉瀦留會加重腦水腫。食物溫度適宜, 過熱可能 燙傷 口腔黏膜, 過冷易致 腹瀉 , 影響吸收。對於尚能進食者, 喂飲食物時不宜過急, 遇嘔吐或反嗆時應暫停休息, 防止食物嗆入氣管引起窒息或吸入性 肺炎 。昏迷不能進食者鼻飼流質4-5次/日, 200-300 ml/次, 如牛奶、豆漿、藕粉、蒸蛋或混合勻漿等, 流質應煮沸消毒, 消毒冷卻後再喂。恢復期病人予以清淡、低鹽、低脂、適量蛋白質、高維生素、高纖維食物, 多食蔬菜及水果, 避免辛辣食物, 戒煙酒, 保持大便通暢。體胖者應適當減輕體重, 減少熱量攝入, 忌食純糖。
三、功能鍛煉和運動指導
腦出血後的半身不遂、語言不利等後遺症, 要通過功能鍛煉及適當的運動, 改善機體的循環和代謝, 以促進病體的康復。要做到有計劃、定時、定量加強癱瘓肢體的被動活動與主動鍛煉, 病人病情穩定即可開始協助病人被動運動, 肌力開始恢復時, 幫助鼓勵病人自主運動。功能鍛煉按卧位- 坐位- 站位- 步行, 循序漸進, 同時配合 針灸 、 按摩 等。一般上肢麻木灸肩骨禺、曲池、合谷, 下肢麻木灸環跳、風市、懸中等 穴位 。並指導家屬幫助按摩, 一般病人在起病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內, 只要能堅持鍛煉, 癱瘓肢體的功能都可以有所恢復。對失語或語言不利的病人, 每日上、下午要有一定的時間進行語言訓練, 逐步恢復語言功能。語言功能的訓練: (1) 運動性失語: 字- 詞- 短句; (2) 感覺性失語: 用手勢、表情來表達用意; (3) 命名性失語: 用 物品 反復教病人說出其名稱。另外可讓病人跟著預先錄制好的標准語進行逐字逐句的語言再訓練, 但要注意防止病人過度疲勞。
四、 做好心理疏導
1、急性期病人生命危重, 家屬十分著急, 應主動與家屬詳細解釋病情及預後, 消除其緊張焦慮心理, 告之合理安排陪護及探視, 保持病室環境安靜的重要性, 減少一切不良刺激, 使其樹立信心, 積極配合搶救與治療。
2、恢復期腦出血病人因長期卧床, 生活不能自理而出現悲觀、憂郁, 在進行功能鍛煉時, 往往有急於求成的心理, 醫護人員要耐心細致地進行心理疏導, 多做說服解釋工作, 關心體貼病人, 並列舉典型康復病例, 鼓勵病人增強康復的信心, 使其配合醫生進行必要的治療和康復鍛煉, 免受精神刺激, 尤其是過喜、過怒等情緒變化, 都可導致再次出血。因此需囑家屬避免給病人造成精神刺激, 讓病人生活在樂觀、祥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之中。
五、出院指導
避免情緒激動, 去除不安、恐懼、憤怒、憂慮等不利因素, 保持心情舒暢。飲食清淡, 多食含水分、纖維素的食物, 多食蔬菜、水果, 忌煙、酒及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避免重體力勞動, 堅持做保 健體 操, 如打 太極拳 等適當的鍛煉, 注意勞逸結合。康復訓練過程艱苦而漫長( 一般1-3年, 甚至終生) 需要信心、耐心、恆心, 在康復醫生指導下, 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定期測量血壓, 復查病情, 及時治療可能並存的動脈粥樣硬化, 高脂血症、 冠心病 等。
>>>下一頁是腦出血病人康復治療計劃
H. 腦出血怎麼辦
首先,如果發現有劇烈頭痛等腦出血的前兆,一定不要慌張,要盡量卧床,保持安靜,最好是打120叫救護車,盡量減少搬動。不得不搬動的情況,要盡量保持頭部水平,不要晃動頭部。腦出血的最開始階段對於患者生命安全至關重要,一定要盡可能爭取多的時間。因為腦出血患者可能會出現舌根後墜等可能引發窒息的因素,所以在救護車到來之前,要時刻關注患者情況,保證患者呼吸通暢,如果有口腔分泌物或者嘔吐物一定要及時清除。如果有窒息的情況,要及時進行人工呼吸。
其次,要監測血壓並及時調整使血壓保持穩定,對於血壓較高的情況,要及時用葯。如果有出血的情況,要及時止血。
最後,需要及時正規治療,防止感染和褥瘡,減少並發症。腦出血常用的方法有葯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採取何種方法,醫生會根據患者實際情況來定。
I. 如何治療腦溢血
腦卒中的保守治療包括一般治療及特殊治療 ,腦梗死以溶栓及抗凝抗血小板為主,腦出血以脫水降顱壓為主。
(1) 一般治療: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強護理,及時吸痰,定時翻身、拍背,防止感染。有意識障礙、血氧飽和度下降應給予吸氧,昏迷或吞咽困難
的患者短期不能自主進食要下胃管鼻飼,過度煩躁不安的患者可適量用鎮靜葯,便秘者可使用緩瀉劑保持大便通暢。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防治深
靜脈血栓形成、肺栓塞、癲癇、心臟損傷、水電解質紊亂、應激性潰瘍等並發症。
(2)腦梗死:滿足靜脈溶栓適應證且無禁忌證的患者可行溶栓治療,不符合溶栓適應證且無禁忌證的腦梗患者應在發病後盡早予口服阿司匹林。
(3)腦出血:如急性期收縮壓> 180mmHg或舒張壓> 100mmHg,可予以平穩降壓治療,並嚴密觀察血壓變化。伴發腦水腫、顱內壓升高的患
者,首選滲透性脫水劑甘露醇脫水降顱壓。還可酌情應用止血葯物如酚磺乙胺、氨苯甲酸等。
J. 腦溢血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
腦出血的治療包括內科治療和外科治療,大多數患者以內科治療為主,如果病情危重或發現有繼發原因,且有手術適應證者,則應該進行外科治療。
腦出血的基本治療原則包括:
脫水
降顱壓,減輕腦水腫
;
調整血壓
;
防止繼續出血;
保護血腫周圍腦組織;
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防治並發症。
腦出血急性期如何治療?
急性期治療重點是控制出血和降低腦內壓力。
如果服用華法林
或抗血小板葯物,如氯吡格雷
,患者可能被給予葯物或輸血
,以抵消血液稀釋劑的影響,或服用葯物來降低大腦的壓力,降低血壓,防止血管痙攣或防止癲癇發作。
一旦大腦停止出血,治療通常需要在身體吸收血液的同時,進行支持性的醫療護理。如果出血面積很大,醫生可能會進行手術來清除血腫,減輕大腦的壓力。
腦出血有哪些一般治療措施?
腦出血患者在發病後的最初數天病情往往不穩定,應常規予以持續生命體征監測、神經系統評估、持續心肺監護,包括袖帶血壓監測、心電圖監測、氧飽和度監測。
呼吸與吸氧
必要時吸氧,應維持氧飽和度>94%。
氣道功能嚴重障礙者應給予氣道支持(氣管插管
或切開)及輔助呼吸。
無低氧血症
的患者不需常規吸氧。
心臟監測與心臟病變處理
腦出血後24 h內應常規進行心電圖檢查,根據病情,有條件時進行持續心電監護24h或以上,以便早期發現陣發性心房纖顫或嚴重心律失常等心臟病變。同時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臟負擔的葯物。
體溫
管理
腦出血患者早期可出現中樞性發熱,入院72小時內應盡量維持體溫正常(腋窩36.1℃~37℃),但是尚無資料表明治療發熱能改善臨床轉歸。需要注意,出血三天後可因感染
等原因引起發熱,此時應針對病因治療。
血壓管理
應綜合管理腦出血患者的血壓,分析血壓升高的原因,再根據血壓情況決定是否進行降壓治療。
160/90 mmHg可作為參考的降壓目標值:當急性腦出血患者收縮壓>220 mmHg時,應積極使用靜脈降壓葯物降低血壓;當患者收縮壓>180 mmHg時,可使用靜脈降壓葯物控制血壓,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調整降壓速度。
早期積極降壓是安全的,但其改善患者預後的有效性並未確定。
在降壓治療期間應嚴密觀察血壓水平的變化,每隔5-15分鍾進行1次血壓監測。
血糖
管理
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0mmol/L的范圍內。血糖超過10mmol/L時可給予胰島素
治療,血糖低於3.3mmol/L時,可給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