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調查的方法主要的有直接觀察法、報告法、采訪法和網上調查法等。 直接觀察法優點是能夠保證所搜集的調查資料的准確性,也有利於開展統計分析;缺點是所需花費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較大,而且無法用於對歷史統計資料的搜集。 報告法,我國現行的統計報表制度就是採用報告法搜集資料並逐級上報的。 采訪法又可分為詢問法和通訊法。 網上調查法其獨特的優點:①需要的經費少②能在較大范圍內進行調查③傳播快速且多媒體性④調查結果客觀性較高⑤信息質量易檢驗和控制。 另外,在農產量調查中積極探索應用衛星遙感技術。衛星遙感法若運用得好,可以達到投資少、速度快、准確度高的要求。
❷ 統計方法有哪些呢
1、普查
指門組織的全國性的對全體調查對象普遍進行的一次性全面統計調查。
2、抽樣調查
指根據概率理論,從全體調查對象中隨機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觀察,取得樣本統計調查數據,並據以推斷總體的統計調查方法。
3、統計報表
是指在統計調查活動中用以對調查對象進行登記、搜集原始統計資料的表格。
4、重點調查
指在調查對象中,選擇其中一部分重點單位所進行的調查。
5、典型調查
典型調查是一種非全面的門調查,它是根據調查的目的與要求,在對被調查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典型意義的或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的調查。
一、按調查對象包括的范圍不同,可分為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
(1)全面調查是對被調查對象中所有的單位全部進行調查,其主要目的是要取得總體的全面、系統、完整的總量資料。如普查。全面調查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
(2)抽樣調查是對被調查對象中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如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和非全面統計報表等。
二、按登記時間是否連續,可分為經常性調查與一次性調查:
(1)經常性調查,是隨著調查對象在時間上的發展變化,而隨時對變化的情況進行連續不斷的登記。其主要目的是獲得事物全部發展過程及其結果的統計資料。
(2)一次性調查:是不連續登記的調查,它是對事物每隔一段時期後在一定時點上的狀態進行登記。其主要目的是獲得事物在某一時點上的水平、狀況的資料。
❸ 統計調查的常用方式
常用的方式有:普查、抽樣調查、和統計報表等 定義:為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 對統計總體的全部單位進行調查以搜集統計資料的工作。普查資料常被用來說明現象在一定時點上的全面情況。如人口普查就是對全國人口一一進行調查登記,規定某個特定時點(某年某月某日某時)作為全國統一的統計時點,以反映有關人口的自然和社會的各類特徵。
意義:普查可以摸清一個國家的國情、國力,特別是可以了解與掌握人力、財力、物資資源狀況,為國家制定長遠規劃與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因此它是一種全面調查,具有資料包括的范圍全面、詳盡、系統的優點;他是一次性的專門調查,因為普查的工作量大,耗資也多,時間周期較長,一般不宜經常舉行。
特點:
1、需要規定統一的標准時間(資料所屬時間)
2、 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3、數據的規范化程度較高
4、適用於關乎於國計民生的重要數據的搜集,應用范圍比較狹窄
我國通過普查進行的統計調查內容和時間周期已經規范化、制度化,具體包括:
1、 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0」的年份進行,如2010年進行了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
2、第三產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3」的年份進行,如2003年進行了中國第二次第三產業普查。
3、工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5」的年份進行,如2005年進行了中國第四次工業普查。
4、農業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逢「7」的年份進行,如2007年進行了中國第二次農業普查。
5、基本單位普查,每5年進行一次,逢「1」和「6」的年份進行,如2011年進行了中國第四次基本單位普查。 定義:是指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調查,據此推斷有關總體的數字特徵。是市場調查中最常用的調查方式。
特點:經濟性好.實效性強.適應面廣.准確性高
抽樣調查是根據部分實際調查結果來推斷總體標志總量的一種統計調查方法,屬於非全面調查的范疇。它是按照科學的原理和計算,從若干單位組成的事物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單位來進行調查、觀察,用所得到的調查標志的數據以代表總體,推斷總體。
分類
(1)簡單隨機抽樣:又稱純隨機抽樣,它是指對總體不作任何處理,不進行分類也不進行排除,而是完全按隨機的原則,直接從總體中抽取樣本單位加以觀察。從理論上說,是最符合抽樣調查的隨機原則,是抽樣調查的最基本形式。具體方法有:直接抽選法、抽簽法和隨機數表法。
(2)分層抽樣:又稱類型抽樣或分類抽樣。是先將總體各單位按主要標志加以分層,而後在各層中按隨機的原則抽取若干樣本單位,由各層的樣本單位組成一個樣本。
(3)等距抽樣:又稱機械抽樣或系統抽樣。它是將總體全部單位按某一標志排隊,而後按固定的順序和相等間隔在總體中抽取若干樣本單位,構成一個容量為n的樣本。
(3)整群抽樣:是將總體各單位劃分為若干群,然後以群為單元,從總體中隨機抽取一部分群,對被抽中的群內所有單位進行全面調查。整群抽樣對總體劃分群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群與群之間不重疊,即總體中的任一單位只能屬於某個群;第二,全部總體單位毫無遺漏,即總體中的任一單位必須屬於某個群。
(4)多階段抽樣:當總體很大時,可把抽樣過程分成幾個過渡階段,到最後才具體抽到樣本單位。 是按統一規定的表格形式,統一的報送程序和報表時間,自下而上提供基礎統計資料,是一種具有法律性質的報表制度。
統計報表制度是一種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提供統計信息的報告制度。
統計報表是一種以全面調查為主的調查方式,它是由政府主管部門根據統計法規,以條統計表格形式和行政手段字上而下布置,而後由企,事業單位自下而上層層匯總上報逐級提供基本統計數據的一種調查方式.
統計調查方法體系
統計資料的搜集,不能只使用一種調查方法,而應該根據調查對象特點和調查機構條件,靈活地選用不同調查方法組成調查方法體系。《統計法》強調統計調查應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以經常性抽樣調查為主體,以必要的統計報表、重點調查、綜合分析等方法為補充,來搜集整理基本統計信息。
統計資料搜集方法
1、初級資料搜集方法
(1)直接觀察法。
(2)報告法。
(3)訪問法。
(4)問卷法。
(5)網上調查法。
(6)衛星遙感法。
(7)電話調查法。
(8)投影法。
2、次級資料搜集方法
次級資料搜集方法主要是指文案調查法。文案調查法也稱文獻調查法、桌面調查法及室內調查法,是對次級資料搜集的調查方法。
文案調查法的實施步驟如下面所述:
(1)根據調查目的決定調查所需資料類別。
(2)確定調查資料的來源渠道。
(3)查找搜集資料。
(4)整理查找、搜集的次級資料。
統計調查方案設計
1、確定調查目的
2、確定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
3、確定調查項目 (1)項目要少而精(2)本著需要和可能的原則,只列入能夠得到的確定答案的項目(3)項目之間盡可能保持聯系,以便相互起到校驗作用(4)有的項目可選定選擇式
4、確定調查時間和調查期限
5、制定調查的組織實施計劃
6、選擇調查方法(1)直接觀察法(2)報告法(3)采訪法(4)網上調查法(最優)
統計調查誤差的含義和種類
統計調查誤差,就是調查結果所得的統計數字與調查總體實際數量表現的差別。
統計調查誤差有兩種,一種是登記誤差,一種是代表性誤差。
重點調查是在調查對象中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的一種非全面調查。這些重點單位雖然數目不多,但它們的標志總量在總體總量中卻占據了絕大部分。因此 ,當調查的任務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狀況與基本的發展趨勢,而不要求掌握全面的准確資料,而且在總體中確實存在著重點單位時,進行重點調查是比較適宜的。
重點調查的組織形式有兩種:一種是專門組織的一次性調查;另一種是利用定期統計報表經常性地對一些重點單位調查。 典型調查是一種非全面的專門調查,它是根據調查的目的與要求,在對被調查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擇若干具有典型意義的或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的調查。其主要作用是:第一,補充全面調查的不足,第二,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驗證全面調查數據的真實性。典型調查同其他調查方法比較,具有靈活機動、通過少數典型即可取得深入、詳實的統計資料的優點。但是,這種調查由於受有意識地選出若干有代表性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們主觀認識上的影響,因此,必須同其他調查結合起來使用,才能避免出現主觀片面性。
❹ 我國目前主要採用的統計調查方法有哪些
統計調查方法指的是搜集調查對象原始資料的方法、也就是調查者向被調查者搜集答案的方法。統計調查方法按組織方式分成以下五種:
1.統計報表制度
統計報表制度是我國統計調查方法體系中的一種重要的組織方式。它是根據國家的統-規定,按統一的表格形式,統一的指標內容,統一的報送時間,自上而下逐級提供統計資料的統計報告制度。統計報表制度具備統一性、時效性、全面性、可靠性的特點,可以滿足各級管理層次的需要。
2.普 查
普查是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普查一般是調查-定時點上的社會經濟現象的總量,但也可以調查某些時期現象的總量,乃至調查一些並非總量的指標。普查涉及面廣,指標多,工作量大,時間性強。為了取得准確的統計資料,普查對集中領導和統一行動的要求最高。
3.抽樣調查
抽樣調查是非全面調查的一種主要組織形式。它是按照隨機原則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單位作為樣本進行觀察,並用觀察結果推斷總體數量特徵的一種調查方式。抽樣調查與其它非全面調查相比,具有如下特點:(1)按照隨機原則抽取調查單位;(2)以推斷總體為目的,而且能夠對推斷結果的可靠性作出數學上的說明。
4.重點調查
重點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在調查對象中,只選擇少數重點單位所進行的調查。重點調查的特點是省時、省力,能反映總體的基本情況。能否開展重點調查是由調查任務和調查對象的特點所決定的。當調查任務只要求掌握基本情況,而且調查對象中又確實存在重點單位時,方可實施。
5.典型調查
典型調查是一種非全面調查。它是根據調查目的,在對研究對象進行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選出少數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深入細致調查的一種調查方法。典型調查可以彌補其它調查方法的不足,為數字資料補充豐富的典型情況,在有些情況下,可用典型調查估算總體數字或驗證全面調查數字的真實性。
以上統計調查方法中統計報表制度和普查是全面調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和典型調查是非全面調查。
謝謝採納為最佳答案並給分。
❺ 統計調查方案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1)
調查目的:調查目的要符合客觀實際,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行動的指南.
(2)
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調查對象即總體,調查單位即總體中的個體.
(3)
調查項目:即指對調查單位所要登記的內容.
(4)
調查表:就是將調查項目按一定的順序所排列的一種表格形式.調查表一般有兩種形式:單一表和一覽表.一覽表是把許多單位的項目放在一個表格中,它適用於調查項目不多時;單一表是在一個表格中只登記一個單位的內容.
(5)
調查方式和方法:調查的方式有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報表制度等.具體收集統計資料的調查方法有:訪問法、觀察法、報告法等.
(6)
調查地點和調查時間:調查地點是指確定登記資料的地點;調查時間:涉及調查標准時間和調查期限.
(7)
組織計劃:是指確保實施調查的具體工作計劃.
❻ 統計調查的內容
統計調查是對社會經濟現象總體中全部或足夠多的單位進行調查,搜集大量以數字為主的信息資料的過程。
統計調查是統計工作的開始階段,是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前提。統計調查在整個統計工作中,擔負著提供基礎資料的任務,是一切統計資料的來源。統計工作的各個環節是緊密銜接、相互依存的。一般情況下,統計研究是從統計調查開始,通過接觸實際情況,佔有原始資料,取得感性認識,再經過對資料的系統整理和綜合分析,提高到理性認識。統計調查工作的質量如何,直接影響到整個統計工作成果的質量。
❼ 統計調查方案包含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1) 調查目的:調查目的要符合客觀實際,是任何一套方案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行動的指南。
(2) 調查對象和調查單位:調查對象即總體,調查單位即總體中的個體。
(3) 調查項目:即指對調查單位所要登記的內容。
(4) 調查表:就是將調查項目按一定的順序所排列的一種表格形式。調查表一般有兩種形式:單一表和一覽表。一覽表是把許多單位的項目放在一個表格中,它適用於調查項目不多時;單一表是在一個表格中只登記一個單位的內容。
(5) 調查方式和方法:調查的方式有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報表制度等。具體收集統計資料的調查方法有:訪問法、觀察法、報告法等。
(6) 調查地點和調查時間:調查地點是指確定登記資料的地點;調查時間:涉及調查標准時間和調查期限。
(7) 組織計劃:是指確保實施調查的具體工作計劃。
❽ 統計中的調查方式都有哪些
朋友,你好!統計的調查方式,可以按照不同的標志劃分為不同的類別。
(一)、按調查對象的范圍分,可分為全面調查和非全面調查。全面調查又稱普查,是指對每一個調查單位都要進行調查。非全面調查是指僅對總體中的一部分總體單位進行調查。包括:1、重點調查,2、典型調查,3、抽樣調查。
重點調查是指只對總體中的重點單位進行調查,重點單位是指(1)、工作中的重點。(2)、這些重點單位的標志值在總體標志總量中占絕大部分。
典型調查是指從總體中預先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單位進行調查。典型既有好的典型,也有壞的典型。
抽樣調查簡稱抽查,是指按隨機性原則從總體中抽取一部分單位進行調查,然後,根據樣本總體的數量特徵推斷全及總體的數量特徵。抽查的主要特點是隨機性、推斷性。
(二)、按調查的連續性來分,可分為一次性調查和經常性調查。一次性調查是指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調查,例如;我國全國人口普查每十年進行一次。經常性調查是指每天都要登記,例如,各單位考勤。
(三)、按調查的組織方式不同,可分為統計報表和專門調查。專門調查包括:普查,典型調查,重點調查,抽樣調查。統計報表是由國家定期地從上往下布置,下級一級一級向上填報的報告制度,也是國家定期的一種調查組織方式。專門調查是指對一些專門問題進行調查,例如:海洋普查,是專門調查海洋的,農業普查是專門調查農業的
(四)、按調查的方法不同,可分為直接觀察法、報告法和詢問法。詢問法又分為書面詢問法和口頭詢問法。直接觀察法是指統計人員直接到現場,報告法就是提供報表。
❾ 統計調查的方法有哪些
1.普查是為特定目的而專門組織的一次性全面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