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常用的起模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起模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1 15:36:38

1. 中草葯丸劑的製作方法

你好!

在這里給你介紹中葯水丸和蜜丸所需加入的輔料和製作步驟,可供你參考,你也可根據自己需要選擇丸粒的大小。

一、水丸:
1、輔料:
水 •水本身雖無粘性,但能濕潤溶解葯物中的粘液質、糖、澱粉等,濕潤後產生粘性,即可泛製成丸。
酒 •具有活血通絡,以及降低葯物寒性的作用,所以舒筋活血之類的處方,常用酒做賦形劑泛丸。酒有黃酒、白酒。
醋 •醋能夠散瘀活血,消腫止痛,入肝經散瘀止痛的處方用醋為做賦形劑。
葯汁 •如果處方中在纖維豐富的葯材.質地堅硬的礦物、樹脂類、浸膏類、粘性大難成粉的葯材可以其葯汁為粘合劑

2、製作步驟:
(1)起模:
首先將所用的中葯材粉碎,過篩。製成葯粉。(這一步可在葯店買葯後讓其打粉過篩)
使葯粉粘合成為0.5—1mm大小的丸,並在基礎上層層增大而成丸。起模應該選擇粘性適中的葯粉,粘性過大,容易粘結,粘性過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葯物細粉加水起模 •濕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葯粉量是總量的2—5%
(2)成型:
將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葯粉中,搖動泛製成丸。(即將小模放入大量葯粉中,像滾雪球那樣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水、加葯量均勻,經常分檔,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調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葯粉可以泛入中層。
(3)蓋面:
指將已經加大、合格、篩選均勻的丸劑,選用適當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劑的表面緻密、光潔、色澤一致。
常用方法 •乾粉蓋面 •清水蓋面 •清漿蓋面

二、蜜丸:
1、蜂蜜用量:一般葯粉與煉蜜的比例是10:3,煉蜜與水的比例為1:3。葯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變蜜水濃度與用蜜量。
2、製作步驟:
(1)起模:
•使葯粉粘合成為0.5—1mm大小的丸,並在基礎上層層增大而成丸。起模應該選擇粘性適中的葯粉,粘性過大,容易粘結,粘性過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葯物細粉加蜜起模 •濕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葯粉量是總量的2—5%

(2)成型:
將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葯粉中,搖動泛製成丸。(即將小模放入大量葯粉中,像滾雪球那樣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葯量均勻,經常分檔,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調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葯粉可以泛入中層

(3)蓋面:
•指將已經加大、合格、篩選均勻的丸劑,選用適當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劑的表面緻密、光潔、色澤一致。
•常用方法 •乾粉蓋面 •清水蓋面 •清漿蓋面

希望以上回答能給你提供有用的參考!

2. 中葯湯劑如何製成丸劑

葯丸: 採用塑製法制備時,同樣需要注意葯粉的性質與蜜水的比例、用量。一般葯材細粉粘性中等,每100g葯粉用煉蜜40g左右,其加水按煉蜜:水=1:2.5~3.0,將煉蜜加水.攪勻,煮沸.濾過,即可。含黏性物質較多的葯材細粉,需用低濃度的蜜水為粘合劑,每100g葯粉用煉蜜10~15g,如含纖維和礦物質較多的葯材細粉,則100g葯粉須用煉蜜50g左右。
採用泛製法制備時,注意起模時須用水.以免粘結。加大成型時為使水蜜丸的丸粒光滑圓整,蜜水加入的方式:低濃度、高濃度、低濃度的順序依次加入,即先用濃度低的蜜水加大丸粒,待逐步成型時用濃度稍高的蜜水,成型後,再改用濃度低的蜜水撞光。否則,因蜜水濃度過高、造成粘結。由於水蜜丸中含水量高,成丸後應及時乾燥,防止發霉變質。
水丸製作
1、輔料:
水 水本身雖無粘性,但能濕潤溶解葯物中的粘液質、糖、澱粉等,濕潤後產生粘性,即可泛製成丸。
酒 具有活血通絡,以及降低葯物寒性的作用,所以舒筋活血之類的處方,常用酒做賦形劑泛丸。酒有黃酒、白酒。
醋 醋能夠散瘀活血,消腫止痛,入肝經散瘀止痛的處方用醋為做賦形劑。
葯汁 如果處方中在纖維豐富的葯材.質地堅硬的礦物、樹脂類、浸膏類、粘性大難成粉的葯材可以其葯汁為粘合劑
2、製作步驟:
(1)起模:
首先將所用的中葯材粉碎,過篩。製成葯粉。(這一步可在葯店買葯後讓其打粉過篩)
使葯粉粘合成為0.5—1mm大小的丸,並在基礎上層層增大而成丸。起模應該選擇粘性適中的葯粉,粘性過大,容易粘結,粘性過小,不容成模。起模的方法: 葯物細粉加水起模 ?濕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葯粉量是總量的2—5%
(2)成型:
將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葯粉中,搖動泛製成丸。(即將小模放入大量葯粉中,像滾雪球那樣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水、加葯量均勻,經常分檔,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調成稀糊泛入。芳香性、刺激性的葯粉可以泛入中層。
(3)蓋面:
指將已經加大、合格、篩選均勻的丸劑,選用適當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劑的表面緻密、光潔、色澤一致。
一、水丸:
1、輔料:
水 水本身雖無粘性,但能濕潤溶解葯物中的粘液質、糖、澱粉等,濕潤後產生粘性,即可泛製成丸。
酒 具有活血通絡,以及降低葯物寒性的作用,所以舒筋活血之類的處方,常用酒做賦形劑泛丸。酒有黃酒、白酒。
醋 醋能夠散瘀活血,消腫止痛,入肝經散瘀止痛的處方用醋為做賦形劑。
葯汁 •如果處方中在纖維豐富的葯材.質地堅硬的礦物、樹脂類、浸膏類、粘性大難成粉的葯材可以其葯汁為粘合劑

2、製作步驟:
(1)起模:
首先將所用的中葯材粉碎,過篩。製成葯粉。(這一步可在葯店買葯後讓其打粉過篩)
使葯粉粘合成為0.5—1mm大小的丸,並在基礎上層層增大而成丸。起模應該選擇粘性適中的葯粉,粘性過大,容易粘結,粘性過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葯物細粉加水起模 •濕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葯粉量是總量的2—5%
(2)成型:
將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葯粉中,搖動泛製成丸。(即將小模放入大量葯粉中,像滾雪球那樣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水、加葯量均勻,經常分檔,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調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葯粉可以泛入中層。
(3)蓋面:
指將已經加大、合格、篩選均勻的丸劑,選用適當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劑的表面緻密、光潔、色澤一致。
•常用方法 •乾粉蓋面 •清水蓋面 •清漿蓋面

二、蜜丸:
1、蜂蜜用量:一般葯粉與煉蜜的比例是10:3,煉蜜與水的比例為1:3。葯粉的粘性的大小不同改變蜜水濃度與用蜜量。
2、製作步驟:
(1)起模:
•使葯粉粘合成為0.5—1mm大小的丸,並在基礎上層層增大而成丸。起模應該選擇粘性適中的葯粉,粘性過大,容易粘結,粘性過小,不容成模。
•起模的方法: •葯物細粉加蜜起模 •濕粉制粒起模。 •起模用的葯粉量是總量的2—5%

(2)成型:
將起模所制的小丸放入葯粉中,搖動泛製成丸。(即將小模放入大量葯粉中,像滾雪球那樣使其增大,成丸。)
•注意控制丸子的大小,加蜜、加葯量均勻,經常分檔,大的或者小的可以調成稀糊泛入。 •芳香性、刺激性的葯粉可以泛入中層

(3)蓋面:
•指將已經加大、合格、篩選均勻的丸劑,選用適當的材料操作至成品大小,使丸劑的表面緻密、光潔、色澤一致。
•常用方法 •乾粉蓋面 •清水蓋面 •清漿蓋面

3. 中葯的葯丸製做方法

1、配方與打粉:將按配方抓好的葯物細火烘焙或暴曬乾燥後,用打粉機打成細粉,制丸前裝入消毒盆內備用。
2、配蜜:配蜜即以葯粉的重量按1∶1.2-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葯粉,配備1200~1500g蜂蜜,若葯料中含糖質、膠質或澱粉較多的,則以1∶1-1.2的比例配備即可)。
3、煉蜜:煉蜜即熬煉蜂蜜,煉蜜的目的是去除雜質,破壞酵素,殺滅細菌,蒸發水分,增強粘性。煉蜜時先用武火熬沸,然後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並注意觀察蜂蜜的顏色,當發現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後把竹筷挪到涼水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即「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煉好了。(如果蜂蜜煉不到火候,就作不了葯丸,當然,太過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煉蜜分為三種,即嫩蜜、中蜜和老蜜:「嫩蜜」是將生蜜加熱煮沸直到溫度達到105℃~115℃,過濾去沫即成,其顏色變化不顯著,失水量較少,稍帶粘性,適用於含較多澱粉、粘液質、糖類、脂肪等粘性較大的葯材制丸;「中蜜」是將生蜜加熱熬沸較長時間或將嫩蜜繼續加熱至116℃~118℃,泡沫呈淺紅色光澤,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長的白絲,適用於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纖維的葯材制丸;「老蜜」是將生蜜加熱更長的時間或將嫩蜜、中蜜繼續加熱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發,氣泡呈紅棕色,有光澤,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絲,適用於含多量纖維性或礦物等粘性較差的葯材制丸。制蜜丸大多使用中蜜,1000g蜂蜜大約能出煉蜜800g左右,1000g中葯粉,大約須用煉好的蜂蜜1200g左右。)
4、調葯與和葯: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葯粉內,同時用粗竹筷在葯粉內攪拌,就象平時做餃子前加水和面一樣,邊倒蜂蜜邊調葯粉,當基本上看不到干葯粉時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葯丸不易成形)。如果開始時蜂蜜的總量沒掌握好,此時在調蜜時就可根據葯粉的干濕度來補救。調好後,像和面一樣將葯和蜜在消毒盆內和成團狀。
5、搓條與和丸:為避免葯團粘手或粘器具,搓條與和丸時可用少量甘油、芝麻油或花生油等點於掌心進行,這樣不僅不易沾粘,還能使丸葯圓滑光亮。如按每粒丸葯重10g計算,一料共重3000g,就要做成300粒。可將和好的葯團分為三坨,每坨再分為5小坨,每小坨搓條後,切為20節,每節搓一丸即可,余皆準此。
6、包裝與貯藏:製成的蜜丸,外形圓整光滑,表面緻密滋潤,無可見纖維或其它異色點,待葯丸發汗(3天),外表變硬,然後用蠟紙、玻璃紙、塑料袋或蠟殼等包好,貯存於陰涼乾燥處。

4. 鑄造中手工造型的幾種方法及各自所用的場合

一、手工造型的定義
手工造型是全部用手工或手動工具完成的造型工序。手工造型操作靈活、適應性廣、工藝裝備簡單、成本低,但其鑄件質量差、生產率低、勞動強度大、技術水平要求高,所以手工造型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特別是重型和形狀復雜的鑄件。
二、手工造型的方法:
1、根據砂型的不同特徵:
兩箱造型、三箱造型、脫箱造型、地坑造型、組芯造型;
2、根據模樣的不同特徵:
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挖砂造型、假箱造型、活塊造型、刮板造型。
1)兩箱造型:兩箱造型是造型的最基本方法,鑄型由成對的上型和下型構成,操作簡單。適用於各種生產批量和各種大小的鑄件。
2) 三箱造型:三箱造型的鑄型由上、中、下三型構成。中型高度需與鑄件兩個分型面的間距相適應。三箱造型操作費工。主要適用於具有兩個分型面的單件、小批生產的鑄件。
3) 脫箱造型主要採用活動砂箱來造型,在鑄型合型後,將砂箱脫出,重新用於造型。 一個砂箱可制出許多鑄型。金屬澆注時為防止錯型,需用型砂將鑄型周圍填緊,也可在鑄型上套箱。常用於生產小鑄件,因砂箱無箱帶,故砂箱一般小於400mm。
4)地坑造型:地坑造型是利用車間地面砂床作為鑄型的下箱。大鑄件需在砂床下面鋪以焦炭,埋上出氣管,以便澆注時引氣。
5) 組芯造型:組芯造型是用若干塊砂芯組合成鑄型,而無需砂箱。它可提高鑄件的精度,但成本高。適用於大批量生產形狀復雜的鑄件 。
6)
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分型面是平面,鑄型型腔全部在半個鑄型內,其造型簡單,鑄件不會產生錯型缺陷。適用於鑄件最大截面在一端,且為平面的鑄件。
7)挖砂造型:挖砂造型的模樣是整體的,但鑄件分型面為曲面。為便於起模,造型時用手工挖去阻礙起模的型砂、其造型費工、生產率低,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用於分型面不是平面的單件、小批生產鑄件。
8)假箱造型是為克服挖砂造型的挖砂缺點,在造型前預先做個底胎(即假箱),然後在底胎上制下箱,因底胎不參予澆注,故稱假箱。比挖砂造型操作簡單,且分型面整齊。適用於成批生產中需要挖砂的鑄件。
9)
分模造型:分模造型是將模樣沿最大截面處分成兩半,型腔位於上、下兩個砂箱內,造型簡單省工。常用於最大截面在中部的鑄件。
10)
活塊造型:活塊造型是在制模時將鑄件上的妨礙起模的小凸台,肋條等這些部分作成活動的(即活塊)。起模時,先起出主體模樣,然後再從側面取出活塊。其造型費時,工人技術水平要求高。主要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帶有突出部分、難以起模的鑄件。

5. 塑膠模具起模是什麼意思

「起模」在鑄造業是很常用的詞。即,「把木模從沙取出來」這個過程就叫「起模」。
在鑄造中,首先要把需用生產的「產品」先做成一個「木質的產品」,通常叫「木模」然後,把木模放到專用的沙子里,沙子一般都在沙箱里,通常有上下兩個,把木模放在兩個沙箱的中間,周圍用沙子填滿並壓實。然後。把兩個沙箱分開,把木模從沙取出來。「把木模從沙取出來」這個過程就叫「起模」。取出來後,留下一的與產品完全形狀相同的空間,再把熔化的金屬液體倒入,冷卻後,就成了一個金屬的產品。

6. 金工實習中常用的造型方法是哪六種

常用的手工造型的方法分為:整模造型,分模造型、活塊造型、挖砂和假箱造型、三箱造型。此外,手工造型通常也就是用手工或手動工具完成緊砂、起模、修型的工序。

1、整模造型:整模造型的模樣是一個整體,其造型工藝特點為鑄型簡單、造型簡易,適用於形狀簡單的鑄件。
2、分模造型:這種造型方法的特點是模樣分開的分模面就是鑄型的分型面,造型操作方便,適用於形狀比較復雜的鑄件,特別是有空的鑄件。
3、挖沙造型:其特點是要求較高的操作技術,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量生產。
整模造型介紹:
整備鋼錠模、保溫帽、底板及鑄錠車等,使之達到用於澆鑄鋼錠所需技術條件的工藝操作。是鑄錠的重要前工序之一。
採用坑鑄法的鋼廠,整模作業在澆注跨間進行,採用車鑄法的鋼廠,鋼錠模的冷卻、清掃、塗刷,保溫帽的清理、組裝等均在單獨的整模跨間進行。

7. 鑄造幾種常用的手工造型方法用於什麼場合

1、普通砂型鑄造:利用砂作為鑄模材料,又稱砂鑄,翻砂,包括濕砂型、干砂型和化學硬化砂型3類,但並非所有砂均可用以鑄造。好處是成本較低,因為鑄模所使用的沙可重復使用;缺點是鑄模製作耗時,鑄模本身不能被重復使用,須破壞後才能取得成品。

砂型(芯)鑄造方法:濕型砂型、樹脂自硬砂型、水玻璃砂型、干型和表干型、實型鑄造、負壓造型。

砂芯製造方法:是根據砂芯尺寸、形狀、生產批量及具體生產條件進行選擇的。在生產中,從總體上可分為手工制芯和機器制芯。

2、特種鑄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為以天然礦產砂石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如熔模鑄造、泥型鑄造、殼型鑄造、負壓鑄造、實型鑄造、陶瓷型鑄造等)和以金屬為主要鑄型材料的特種鑄造兩類。

金屬模鑄造法:利用熔點較原料高的金屬製作鑄模。其中細分為重力鑄造法、低壓鑄造法和高壓鑄造法。

受制於鑄模的熔點,可被鑄造的金屬也有所限制。

脫蠟鑄造法:這方法可以為外膜鑄造法和固體鑄造法。

先以蠟復制所需要鑄造的物件,然後浸入含陶瓷的池中並待乾,使以蠟制的復製品覆上一層陶瓷外膜,一直重復步驟直到外膜足以支持鑄造過程,然後熔解模中的蠟,並抽離鑄模。其後鑄模需要多次加以高溫,增強硬度後方可用以鑄造。

(7)常用的起模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鑄造工藝:

鑄造工藝可分為三個基本部分,即鑄造金屬准備、鑄型准備和鑄件處理。鑄造金屬是指鑄造生產中用於澆注鑄件的金屬材料,習慣上稱為鑄造合金,主要有鑄鐵、鑄鋼和鑄造有色合金。

鑄件自澆注冷卻的鑄型中取出後,有澆口、冒口及金屬毛刺披縫,砂型鑄造的鑄件還粘附著砂子,因此必須經過清理工序。進行這種工作的設備有拋丸機、澆口冒口切割機等。

砂型鑄件落砂清理是勞動條件較差的一道工序,所以在選擇造型方法時,應盡量考慮到為落砂清理創造方便條件。有些鑄件因特殊要求,還要經鑄件後處理,如熱處理、整形、防銹處理、粗加工等。

鑄造是比較經濟的毛坯成形方法,對於形狀復雜的零件更能顯示出它的經濟性。如汽車發動機的缸體和缸蓋,船舶螺旋槳以及精緻的藝術品等。有些難以切削的零件,如燃汽輪機的鎳基合金零件不用鑄造方法無法成形。

另外,鑄造的零件尺寸和重量的適應范圍很寬,金屬種類幾乎不受限制;零件在具有一般機械性能的同時,還具有耐磨、耐腐蝕、吸震等綜合性能,是其他金屬成形方法如鍛、軋、焊、沖等所做不到的。因此在機器製造業中用鑄造方法生產的毛坯零件,在數量和噸位上迄今仍是最多的。

參考資料:

網路--鑄造

8. 請問手工砂型鑄造熔化設備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在起模時,要領是什麼_

手工砂型鑄造熔化設備的基本原理是電磁感應或者焦炭熔化。
在起模時的要領為:
1.
砂箱四周受力均勻。
2.
砂箱各個方向起模速度均勻。
3.
起模速度不能過慢或過快。

9. 如何製作中葯水丸

【水丸的製法】水丸用泛製法制備。泛制方法有手工泛丸和機械泛丸兩種,其操作原理相同,主要有原料加工粉碎、起模、成型、選蓋面、乾燥、包衣、打光、質量檢查。其中起模是關鍵的一步。 1.原料的加工粉碎:將處方中各葯按要求加工炮製合格後進行粉碎,過100目篩,備用。 2.起模:丸模是泛丸法成型的基礎。有後工起模和機械起模兩種方法。 (1)手工起模:在干凈乾燥的竹匾1/4處,用刷子沾少許水塗布均勻使匾面濕潤,撒少量粉於濕匾面上,用雙手持匾,轉動竹匾,使葯物全部濕潤,然後用刷子順次輕輕刷下(即是用刷尖輕輕調下),轉動竹匾,將被濕潤的小顆粒移至另一邊(干匾處),撒上少許細粉,並搖動竹匾,使小顆粒全部均勻地沾上葯粉並搖至另一處,又於原塗水處上少量水,再將沾粉顆粒移至塗水出滾動,將水全部沾上,再轉至另一干處,撒上細粉,再轉動竹匾,使濕顆粒全部滾上葯粉,這樣如此反復操作多次,直至形成較微密的小園粒(如大小直徑約為0.5-1mm),不沾匾時,匾模子即成,選均勻後再加大成型。 (2)機械起模:將葯粉撒布於包衣鍋內,在包衣鍋轉動下將水噴入,使葯粉全部成濕潤的小顆粒,再加入少量細粉,繼續滾動一定時間,使小顆粒堅實、微密,再噴水撒粉,如此反復進行操作,即成規則的丸模,經篩選後再繼續成型,(或先將適量的水傾於鍋內,再假如適量葯粉,均勻撒布於整個鍋內,然後用刷子自相反方向輕輕刷下,即得疏鬆的塊狀物,用手輕輕揉搓,使大的破碎繼續反復操作即可成丸模。 3.加大成型:模子製成後反復轉動竹匾,並交替加水加粉,不斷地轉動葯匾,整個基本動作即是揉團、撞翻、交替進行,以加強丸粒硬度與圓整度,直至丸粒逐漸加大成型,符合要求為止。(手工與機械同一說) 4.選丸:用適宜的葯篩將丸粒篩選均勻一直的丸粒,過小的丸粒再泛大,過大的畸形的應分離出來作適當處理。 5.蓋面:蓋面的目的是使丸粒表面緻密、光潔,色澤一致。常用的方法有乾粉蓋面、清水蓋面和清漿蓋面三種。 6.乾燥:因水丸水量較大,應及時乾燥(60度以下)。乾燥時應逐漸升溫,並不斷翻動,以免產生陰陽面。 第二篇:一、母丸:母丸為泛丸的基礎顆粒,是製作水丸的關鍵。先將少許冷開水或噴或抹於葯匾(水丸篩)內,隨即撒入少量葯粉,使葯粉全部濕潤並均勻粘附後,用乾燥刷子將葯粉緩緩刷下,形成細小潮濕顆粒,再加入少量葯粉,使顆粒隨著葯匾的擺動,逐漸加大滾圓。如此噴水加粉反覆操作約二十次,即有細丸出現。 二、泛丸:取母丸按上述方法在葯匾中反覆操作,加入葯粉及粘合劑,約二十次可成紫蘇子大小之中丸,再泛一百次可成標准大小之水丸。注意葯匾之擺動,務使水丸之表面光滑,大小均勻。 三、乾燥:製成的水丸,應及時於低溫下烘乾,含有芳香性葯物者只宜置通風處陰干。 四、包衣打光:須包衣者,將乾燥之水丸,用適當的液體濕潤,加入包衣材料旋轉包衣,再以低溫乾燥。須打光者,用旋轉打光,使丸劑表面濕潤帶光澤。 五、 包裝:水丸置於密閉之容器或塑膠袋中,嚴防受潮,高溫及蟲害。 注意時間:一、 起母丸是製作水丸的關鍵,母丸要求大小均勻,形狀整齊。含粘性葯材不易起母,可以處方中粘性低之葯才起母,如甘草。 二、起母及泛丸過程中,加水要適當。含粘性多的葯粉加水要少些,含纖維性多的葯粉,用水量多些。 三、為求水丸粒度均勻,在泛丸過程中必須注意過篩選粒丸過小篩出另行加大。 四、泛丸時轉動要適宜,若滾動時間過長,丸粒太緊實不易崩解,滾動時間太短,丸粒鬆散易裂。 五、泛丸操作應連續進行,不能放干後再加大,否則易於剝落分離。 綜合一下就能掌握製作方式了。

10. 玻璃鋼起模

玻璃鋼製品脫模經常採用的是手工玻璃鋼製品脫模方法,利用橡膠錘敲擊模具,由於產生震動,使玻璃鋼製品與模具脫開。這種手工玻璃鋼製品脫模方法,既簡便,又不需要增加生產成本。通過實踐證明,只要模具設計得當,精心選用並刷塗脫模材料,掌握好鋪層工藝技藝,樹脂固化完全後,這種手工玻璃鋼製品脫模方法還是十分行之有效的。

但是對於一些大中型玻璃鋼製品,例如浴缸、船舶等,還必須採用一些不同的機械脫模方法。目前常用的機械脫模方法,有絲桿頂升法。

這種方法是在模具上預先設置有頂升裝置,在玻璃鋼製品脫模時利用頂升裝置的頂塊,向上產生一定的頂力,使玻璃鋼製品與其模具脫離。

頂升裝置,可以利用千斤頂,也可根據模具和玻璃鋼製品的情況,自行設計。在設計頂塊時需考慮兩個因素:一是安放的頂塊,在模具中所處的位置、數目和大小;二是頂塊必須與模具平整,以免造成玻璃鋼製品表面的缺陷。

有些產品可以通過使用壓縮空氣產生的膨脹力,從而使玻璃鋼製品與模具分離的目的。這種氣壓法,是在模具中預先設置氣門嘴,由氣門嘴壓入0.2-0.4MPa壓力的空氣,而後產生空氣的脹力,使製品和模具界面脫開。

通常,這種方法適用於玻璃鋼製品強度較高,表面質量較好的玻璃鋼產品。其他脫模方法,還有加楔法、灌水法、溫差法等,都可在常規脫模方法難以脫模時試用。

文章來源:翎羽新材

如果不能還不可以,請直接咨詢我

閱讀全文

與常用的起模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釣鮁魚的線組方法圖片 瀏覽:264
小米6定位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73
簡單幸運繩的編織方法 瀏覽:427
糖尿病高危人群計算方法 瀏覽:198
煤氣燃燒器安裝方法 瀏覽:281
貔貅怎麼佩戴好貔貅佩戴方法詳解 瀏覽:296
榮耀截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2
花膠的正確泡發方法 瀏覽:841
這才是手機清理內存最好的方法 瀏覽:204
跳繩練腹肌方法視頻 瀏覽:551
酷派感應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53
手機uc瀏覽器版本查看方法 瀏覽:287
研究中國股市的有效性問題的方法 瀏覽:661
天然氣洗澡的使用方法 瀏覽:792
工業鹽使用方法 瀏覽:145
鍛煉基礎腹肌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203
介入方法是什麼意思 瀏覽:647
汽車阻尼器的安裝方法 瀏覽:155
論文設計並運用相關研究方法 瀏覽:560
js封裝的方法如何在頁面內調用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