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川貝的使用方法
川貝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為一味潤肺止咳的傳統中葯。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川貝的用法。
川貝的用法
1.梨(水果)切片,川貝要砸成粉末,放在水裡然後倒入川貝一起煮,煮30-40分鍾就好了,把梨和湯一起喝了,最好加點冰糖或者蜂蜜,(因為冰糖是涼性的,蜂蜜本來就有潤肺的作用)
2.用紅梨,把紅梨的頂去掉把川貝放進去再蓋上,配白茅根30克,陳皮15克一起煮,等梨燉好了一起把梨和川貝一起吃掉,把葯汁一起喝了。
3.川貝取粉直接白開水送服。
4.對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可以在發作之前把川貝+蛤蚧+西洋參打粉裝膠囊預防。效果不錯。
5.用蘋果,去掉蘋果頂部,在把蘋果的心挖掉,然後放入川貝和冰糖,在放到水中煮熟,熟後一起飲用。
川貝的功效
1.對呼吸系統的作用
(1) 鎮咳作用川貝母具有鎮咳作用。採用小鼠氨水引咳法實驗,組織培養川貝和野生川貝,3.0g/kg灌胃,30分鍾時鎮咳作用最強,止咳率大於50%,1小時後作用開始下降,直至2小時仍有顯著作用;按1.5g/kg及3.0g/kg給葯,止咳效果隨劑量加大而增強。組織培養川貝與商品川貝具有相似的止咳化痰效果。
川貝母總生物鹼及非生物鹼部分,經口給葯,每鼠0.25~0.5mg,均有明顯鎮咳效果。自川西北地區野生及栽培的暗紫貝母中提出的總生物鹼和貝母皂甙Ⅰ、Ⅱ、Ⅲ號,採用小鼠二氧化硫引咳法實驗,生物鹼未見鎮咳作用;貝母皂甙Ⅱ號0.2g/kg灌胃,可明顯延長小鼠咳嗽的潛伏期,表現鎮咳效應。
另有學者用戊巴比妥鈉15mg/kg及苯巴比妥鈉75mg/kg給貓混合腹腔麻醉,電刺激喉上神經引出典型而穩定的咳嗽反應,經腹腔注射皖貝的醇提物4g/kg(生葯),每隔20分鍾按原條件刺激。結果顯示,用葯後貓的咳嗽強度和咳嗽次數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60分鍾產生顯著的鎮咳作用,持續2~3小時。皖貝與川貝比較,兩者鎮咳作用無顯著差異;而皖貝與浙貝比較,前者的鎮咳作用明顯優於後者。故皖貝可作川貝的代用品。
(2)
川貝橘紅喉片祛痰作用實驗研究表明,家種、野生、組織培養的川貝均有明顯的祛痰作用。採用小鼠酚紅排泌法實驗,家種及野生川貝母200%流浸膏25ml/kg,川貝母生物鹼11.3mg/kg及貝母皂甙Ⅰ~Ⅲ號0.5mg/kg,均有較明顯祛痰效果,其中以生物鹼和皂甙Ⅲ號的作用較強。給小鼠腹腔注射3.9g/kg組培川貝和野生貝母水劑,也同樣具有祛痰作用,給葯後1小時為作用峰值,2小時後作用下降,按1.5g/kg及3.0g/kg給葯,其祛痰效果隨劑量加大而增強。
給予大鼠皖貝醇提物15g/kg(生葯)灌胃或總甙26mg/kg口服,結果表明,給葯後呼吸道分泌量顯著增加,總甙最小有效量為12mg/kg,最大有效量為59mg/kg,在此范圍祛痰效應隨劑量的增加而增強。
2.對循環系統的作用
川貝鹼具有降壓作用。給貓靜脈注射川貝鹼4.2mg/kg可產生持久性血壓下降並伴以短暫的呼吸抑制;西貝鹼對麻醉犬也有降壓作用;貝母鹼及貝母鹼寧極少量時可使血壓上升。大量生物鹼可致血壓下降。
3.抗菌作用
川貝有一定的抗菌作用。2mg/l濃度時,能抑制大腸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繁殖。川貝母鹼水浸劑(1∶25)在試管內對星形奴卡氏菌有抑製作用。
② 如何服用藏葯川貝母
你好,先把川貝放在水裡浸泡1個小時,然後加入切成塊的大鴨梨(洗凈帶梨皮),大火煮開後小火再煮20-30分鍾,可以適當加些冰糖,具有養陰清肺,潤燥止咳的功效。
③ 川貝母怎麼燉
菜系及功效:咳喘食譜 幼兒菜譜 祛痰食譜 工藝:燉川貝母燉的製作材料:主料:川貝母8克調料:蜂蜜25克川貝母燉的做法:將川貝母打碎,用蜂蜜隔水燉即可。健康提示川貝母是化痰止咳的要葯。蜂蜜能潤肺、清熱、止咳。
川貝母燉的做法
菜系及功效:咳喘食譜 幼兒菜譜 祛痰食譜
工藝:燉
川貝母燉的製作材料:
主料:川貝母8克
調料:蜂蜜25克
川貝母燉的做法:
將川貝母打碎,用蜂蜜隔水燉即可。
健康提示
川貝母是化痰止咳的要葯。蜂蜜能潤肺、清熱、止咳。加強小兒抗病能力。
食物相剋
川貝母:川貝母反烏頭、礬石、莽草,惡桃花。
④ 川貝母的食用方法
川貝母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陰虛勞嗽,咯痰帶血。下面我就和你介紹下有關川貝母的食用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川貝母的功效主治
川貝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而且止咳效果好且葯性平和,故配伍在很多用於止咳的中成葯中治療各種類型的咳嗽,但由於組方和用量的不同,使用起來也是有所區別的。以“川貝”命名的葯也很多,較為常見的如:“川貝止咳糖漿”、“川貝枇杷糖漿”、“牛黃蛇膽川貝液”、“蛇膽川貝液”、“治咳川貝枇杷露”、“蜜煉川貝枇杷膏”等。大多用於熱症咳嗽,如風熱咳嗽、燥熱咳嗽、肺火咳嗽。
川貝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清熱化痰的功效,用於熱症咳嗽,如風熱咳嗽、燥熱咳嗽、肺火咳嗽。川貝有鎮咳作用、祛痰作用,用於肺虛、久咳、虛勞咳嗽、燥熱咳嗽、乾咳少痰、咯痰帶血、肺癰、瘰癧、癰腫、乳癰。有降壓作用、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川貝母的食用方法
1.豬肺貝母湯:豬肺150克,川貝15克,白糖60克,百合30克,淮山30克,薏苡仁20克。水煎湯服食。主要治療肺結核陰陽兩虛型,表現為咳嗆咯血、骨蒸癆熱、盜汗遺精、形體羸弱、氣短自汗、面浮肢腫、食慾減少、大便溏,舌質紅、少津或舌淡體胖有齒痕,脈微細。
2.丹參川貝燉雞:川貝母10克,丹參10克,雞肉200克,冬菇20克,紹酒10克,鹽5克,蔥10克,姜5克。把雞肉洗凈,切4厘米見方塊,冬菇潤透,洗凈,切成兩瓣,丹參潤透切3厘米長的段。姜拍松,蔥切段。把雞肉、丹參、川貝母、冬菇、紹酒、鹽、姜、蔥放入鍋內,加上湯400毫升,用武火燒沸,文火煮1小時即成。該湯活血通陽,止咳祛淤。主要適合於痰淤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3.雪梨貝母粥:粳米100克,梨500克。把川貝用冷水浸泡1小時後取出;圓糯米用冷水浸泡1小時後瀝干水備用。雪梨洗凈,削去外皮剖開去心,切片備用。粥鍋內加清水,用大火煮開,加入川貝及圓糯米轉小火煮開後繼續煮40分鍾,再加入雪梨片煮20分鍾,最後用冰糖調味即可。該粥甜爽可口,清涼潤肺,可用於久咳難愈者。
4.雪梨連皮洗凈,上部連蒂橫切,開成為蓋,梨下截去心,加入川貝末、蜜糖,蓋上連蒂的雪梨蓋,用牙簽封好。
5.把梨放入燉盅,用中火燉約2小時即可食用。醫學| 教育 網搜索整理
備註:秋燥季節,不妨多吃雪梨,能止咳化痰潤肺。如覺喉嚨癢,可加少許薑汁同燉。
川貝燉鷓鴣
【原材料】鷓鴣(700克)、光雞300克、瘦肉200克、火腿30克、川貝母12克、桂圓肉20克、生薑2片
【調味料】食鹽3克、雞精2克、味精4克、濃縮雞汁2克、花雕酒3克
【製作過程】川貝燉鷓鴣
1.先把鷓鴣脫毛,開膛去內臟,光雞斬件,瘦肉切成粒,火腿切方粒,然後一同焯水去血污。
2.把所有原材料裝入燉蠱,燉約4小時。
3.將所有調味料放入燉好的湯中,調勻即可。
4.准備:10分鍾,烹飪:4小時。
⑤ 川貝母如何用葯
【功用主治-川貝母的功效】潤肺散結,止嗽化痰。
治虛勞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結,肺痿,肺癰,癭瘤,廉癧,喉痹,乳癰。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宜忌】脾胃虛寒及有濕痰者不宜。
【選方】①治肺熱咳嗽多痰,咽喉中干:見母(去心)一兩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炒)一兩半。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
含化咽津。
(《聖濟總錄》貝母丸) ②治傷風暴得咳嗽:貝母(安心)三分,款冬花、麻黃(去根節)、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各一兩,甘草(炙銼)三分。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聖濟總錄》貝母湯) ③治傷寒後暴嗽、喘急;欲成肺萎、勞嗽:貝母一兩半(煨令微黃)。
桔梗一兩(去蘆頭),甘草一兩(炙微赤、銼),紫菀一兩(洗去苗土),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上葯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二十丸;如彈子大,綿襄一丸,含咽亦佳。
(《聖惠力》貝母丸) ④治小兒咳嗽喘悶:貝母(去心,麩炒)半兩,甘草(炙)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如二、三歲兒,每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黃末少許,食後溫分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聖濟總錄》貝母散) ⑤治百日咳:川貝母五錢,黃鬱金、葶藶子、桑白皮、白前、馬兜鈴各五分。
共軋為極細末,備用。
1.5~3歲,每次二分;4~7歲,每次五分;8~10歲,每次七分,均一日三次,溫水調沖,小兒酌加白糖或蜜糖亦可。
(《江蘇中醫》(2):36,1965) ⑥治久嗽咽嗌妨悶,咽痛咯血:貝母不以多少,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食後含化,日可三服。
(《雞峰普濟方》貝母丸) ⑦治肺癰肺萎:川貝一兩,天竺黃、硼砂各一錢,文蛤五分(醋炒)。
為末,以枇杷葉刷凈蜜炙,熬膏作丸,芡實大,噙咽之。
(《醫級》貝母括痰丸) ⑧治吐血衄血,或發或止,皆心藏積熱所致:貝母一兩(炮令黃)。
搗細羅為散,不計時候,以溫漿調下二錢。
(《聖惠方》) ⑨治憂郁不伸,胸膈不寬:貝母去心,薑汁炒研,薑汁麵糊丸,每次七十丸。
(《集效方》) ⑩化痰降氣,止咳解郁,消食除脹:貝母(去心)一兩,姜制厚朴半兩。
蜜丸梧子大,每白湯下五十丸。
(《衛生雜興》) ⑾下乳:牡蠣、知母、貝母,三物為細末,同豬蹄湯調下。
(《湯液本草》三母散) ⑿治瘰癧便毒:皿母、皂角子各半斤。
為細末,用皂角半斤銼碎,搓揉濃水,濾過作膏子,和葯末,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七十丸,早晨酒下。
(《昔濟方》貝母丸) ⒀治喉痹腫脹:貝母、山豆根、桔梗、甘草、荊芥、薄荷,煎湯服。
(《本草切要》) ⒁治乳癰初發:貝母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下,即以兩手覆按於桌上,垂乳良久乃通。
(《仁齋直指加) ⒂治冷淚目昏:貝母一枚,胡椒七粒,為末點之。
(《儒門事親》) ⒃治小兒鵝口,滿口白爛:貝母去心為末,半錢,水五分,蜜少許,煎三沸,繳凈抹之,日四、五度。
⑥ 貝母 怎麼吃啊
1個梨,削皮,中間掏空,然後加入一支川貝母粉。
放到一個比梨大點的碗里,(注意,碗里和梨里都不放水哦,蒸出來就有水了)
用蒸鍋,鍋里放水,碗放上面,隔水蒸,開鍋了放幾塊冰糖,7-10分鍾,悶一會兒。
然後先喝梨里的水,然後把梨在碗里弄碎,全吃掉。
止咳偏方——川貝蒸梨:酸梨洗凈從上部1/4處平切開,挖出梨核,放入一粒冰糖,2克川貝(川貝母最好,川貝粉也可),蓋上切下的1/4梨上半部分,用2、3個牙簽固定,放在碟子里,上蒸鍋蒸10分鍾,關火後,晾涼食用,每天早晚各一個,3天見效。
碟子里的湯可以一起喝掉.
選料:冰糖(單晶的比較好)、川貝(葯店有售),貢梨(挑小個的)。
備料:川貝磨粉,貢梨去核切成入口的小塊。 然後把這些東西上屜蒸。嘿嘿,就可以了 冰糖不要放太多,太甜了就不好入喉了
配方:桂枝12克川貝母12克炙蘇子12克雪梨或水晶梨2個冰糖20克
製作:
1.把炙蘇子、桂枝放入婉杯內,用中火煮20分鍾,取汁液去渣,待用。
2.川貝母打碎,雪梨去核,切薄片,冰糖打碎。
3.把雪梨片、川貝母、葯汁液、冰糖同放婉杯內,加水250毫升。置武火燒沸,文火再婉煮40分鍾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次食梨一個,隨意喝湯。
功效:溫肺祛痰,止咳平喘。肺心並飲邪戀肺患者食用。
⑦ 川貝母的用法與功效
【別稱】葉貝母、尖貝母、貝母。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5~50厘米。鱗莖粗1~1.5厘米,由3~4枚肥厚鱗瓣組成;鱗瓣肉質,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類白色,外層鱗瓣2枚,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心芽和2枚小鱗瓣。莖直立,常在中部以上有葉。單葉,葉片呈狹披針條形,先端漸尖,頂端多少捲曲,6月開花,黃色或黃綠色,單朵生於莖頂;花被6片。七~八月結果,果實長圓形。鱗莖於夏秋採挖,曬干葯用。
【生長環境】寧夏、甘肅、青海、西藏、四川、雲南有分布。多生於高山蔭濕小灌木林或石縫中,高山草地上。
【性味功效】味苦、甘,性微寒。清熱潤肺,化痰止咳。
【驗方精選】第一方:川貝母3克。
用法:取上葯、冰糖6克,梨1隻,將川貝母、冰糖置於去核梨中,文火燉服。
主治:肺陰虛咳嗽。第二方:川貝母10克,海螵蛸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胃痛吐酸水。第三方:貝母適量。
用法:取上葯,去心,用麩皮炒令黃,去麩皮,將貝母研為末,與適量砂糖拌勻,為丸如綠豆大。含化1丸。
主治:孕婦咳嗽。第四方:川貝母適量。
用法:粉碎,篩取細末。每日按每千克體重0.1克計量,分3次服。
主治:消食化積,止瀉止痛。第五方:川貝母10克。
用法:取上葯,黑、白芝麻各20克,炒黃研細,用香油調成糊狀。塗敷。
主治:乳頭皸裂。第六方:川貝母、玄參、牡蠣、僵蠶各等分。
用法:開水送服。
主治:頸淋巴結核。第七方:川貝母3克。
用法:研成粉,裝入雞蛋內,用濕紙封閉,蒸熟吃。每次吃1個,早晚各吃一個。
主治:百日咳、肺虛症。第八方:川貝母10克,夏枯草15克,蒲公英15克,忍冬藤15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產婦乳汁不通,乳房脹痛及乳腺炎。
⑧ 川貝母粉怎麼吃
4、做法:將雪梨的上部切開一個三角形的口,切的時候要小心,不要破壞了它的整體結構,然後小心的將裡面的核掏出來,這里要注意的是雪梨不用削皮。裡面的核要掏干凈。 全部掏好以後,就會發現梨就好象是一個小盅了,將搗碎的川貝母放進梨內,加入冰糖填滿梨洞。盡量填滿,不要留空隙。川貝母的用量,一般一個梨就放3-5克,大人放多些,小孩子就適當減少。買的時候可以咨詢一下葯鋪的人,還要記得讓店員幫忙把川貝母搗成粉。 裝好葯和冰糖之後,就小心的將剛才切下來的三角形蓋子蓋回去,並且固定好,以防蒸的時候葯液外泄,影響功效。幾根牙簽就可以牢牢地將蓋固定好了。 然後將梨放入燉盅內,切記不用加水。直接放梨,蓋好盅蓋。然後放入大煲內,隔水來燉上兩到三個小時。取出後不要等它太涼了,最好的方法就是趁熱,將梨及梨內的葯液全部吃光。 如果覺得復雜,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直接將梨子切片,把川貝母弄碎,加上冰糖和水一塊燉。 如果不是有咳嗽的症狀,在乾燥的秋天,多燉一些冰糖雪梨給全家食用,也是滋潤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