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新媒體哪些績效考核方法值得推薦

新媒體哪些績效考核方法值得推薦

發布時間:2022-08-31 14:36:42

❶ 常用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

績效考核方法

績效評估的方法有多種,不同的考核內容、不同的考核對象所採用的考核方法也是有所不同的。

1.排序法

排序法是將員工按照某個評估要素上的表現從績效好的員工到績效差的員工進行排序,確定每人的相對等級或名次。

2.對偶比較法

將全體員工按照每一評估要素逐一配對比較。當員工數量較多時,其工作量就比較大,若企業中員工總數為n,則要進行n(n-1)÷2次比較。

表說明了如何應用此方法進行操作。在該表中,在團隊合作這一考核要素上,若甲優於乙,則在相應的表格欄里畫上「+」號;反之,乙不如甲,則在相應的地方畫上「-」號;表格中的空白處表明對應的二者之間沒有可比性。

3.強制分布法

強制分布法是在考核進行之前就設定好績效水平的分布比例,然後將員工的考核結果安排到分布結構里去。

4.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是一種通過員工的關鍵行為和行為結果來對其績效水平進行績效考核的方法,一般由主管人員將其下屬員工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非常優秀的行為事件或者非常糟糕的行為事件記錄下來,然後在考核時點上(每季度或者每半年)與該員工進行一次面談,根據共同討論記錄來對其績效水平做出考核。

5.目標管理法

目標管理法是通過將組織的整體目標逐級分解直至個人目標,最後根據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標的情況來進行考核的一種績效考核方式。在開始工作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應對需要完成的工作內容、時間期限、考核的標准達成一致。在時間期限結束時,考核人根據被考核人的工作狀況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標准來進行考核。

❷ 常見的10種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

(1)簡單排序法。

也稱序列法或序列評定法,首先擬定考核項目,其次就每項內容對被考核人進行評定並排出序列,最後把每個人考核項目的序數相加得出各自的排序總分數與名次。

(2)強制分配法。

即按預先規定的比例將被評價者分配到各個績效類別上的方法。這種方法根據統計學正態分布原理進行,其特點是兩邊的最高分、最低分者很少,處於中間者居多。

(3)要素評定法。

也稱功能測評法或側評量表法,是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結合起來的方法。

(4)工作記錄法。

一般用於對生產工人操作性工作的考核。

(5)目標管理法。

目標管理法(MBO)是一種綜合性的績效管理方法,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是一種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雙向互動過程。目標管理要符合「SMART」的原則。

(6)360度考核法。

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進行的比較全面的績效考核方法,也稱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評價法。首先是聽取意見,填寫調查表;其次對被考核者的各方面做出評價;最後在分析討論考核結果的基拙上雙方討論,定出下年度的績效目標。

(8)PI關鍵績效指標法

KPI即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又稱主要績效指標、重要績效指標等,是衡量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也是將公司、員工、事務在某時期表現量化與質化的指標,為數據化管理工具

(9)、OKR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又叫做目標與關鍵成果法主要是明確公司和團隊的「目標」以及明確每個目標達成的可衡量的「關鍵結果,通過設定挑戰性目標,聚焦核心工作,持續跟蹤進展,及時溝通反饋,終達成個人、組織及公司目標實現

❸ 常見的10種績效考核方法

常見的10種績效考核方法如下:

一、圖尺度考核法

圖尺度評價法是最簡單和運用最普遍的工作績效評價工具之一。在應用圖尺度評價法時,事先列舉出一些組織所期望的績效構成要素,還列舉出跨越范圍很寬的工作績效等級。

二、直接排序法

也稱序列法或序列評定法,首先擬定考核項目,其次就每項內容對被考核人進行評定並排出序列,最後把每個人考核項目的序數相加得出各自的排序總分數與名次。

三、對偶比較法

通過兩兩比較而得出次序,得到的評估更加有效,但和直接排序法相似,且操作麻煩。

四、強制分配法

即按預先規定的比例將被評價者分配到各個績效類別上的方法。這種方法根據統計學正態分布原理進行,其特點是兩邊的最高分、最低分者很少,處於中間者居多。

五、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是由上級主管記錄員工平時工作中的關鍵事件,一種是做得特別好的,另一種是做得不好的。

在預定的時間內,通常是半年或1年以後,利用積累的記錄,由主管與被考評者討論相關事件,為測評提供依據的一種考評方法。

六、行為錨定登記考核法

行為錨定等級評價法是對一份職務工作可能發生的各種典型行為進行評分度量,建立一個錨定評分表,以此為依據,對員工的實際工作行為進行測評級分的考評方式。

七、目標管理法

目標管理法(MBO)是一種綜合性的績效管理方法,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是一種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雙向互動過程。目標管理要符合「SMART」的原則。

八、書面敘述法種由評價者按照規范的格式下員工的工作業績、實際表現、優缺點,發展潛方等,包括以作L作取得了哪些明顯的成果,工作行在的不是和缺陷,然後提出改進建議的定性評價方法。

九、360度考核法

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進行的比較全面的績效考核方法,也稱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評價法。首先是聽取意見,填寫調查表;其次對被考核者的各方面做出評價;最後在分析討論考核結果的基拙上雙方討論,定出下年度的績效目標。

十、負績效考核法

員工根據子自身條件制定工作計劃,並書面呈交部門主管,月底對計劃進行評估。

❹ 績效考核有哪幾種方法

績效考核方法:

1、目標考核法:

按一定的指標或評價標准來衡量員工完成任務的方法,根據工作指標或標准也有很大的困難,因為一是適中的目標制定困難,二是工作內容的可量化特性不同。所以這個方法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勞動積極性不能充分發揮,考核結果失真。

2、360度績效考核

360度績效考核法是指從各個角度來了解個人績效的方法,是同事評、上司打分、直接領導評、自評,有時候客戶評等綜合評價的結果。

評價方麵包括溝通能力、人際關系處理能力、領導能力。通過這種理想的績效評估,員工可從不同的反饋了解到自己的不足、長處與發展需求,這樣有利於員工制定合適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

3、主基二元考核

這個方法是將績效考核分"主要績效"和"基礎績效"兩部分考慮, "主要績效",是評價員工和團隊的管理效果和創造價值增值的能力,做得越好,績效分越高,它是判別員工優秀與價值分配的主要依據;。

"基礎績效",是一個范圍,表現、成果在范圍之內,不加分不減分,在這個范圍外,加分或減分。"主要績效"與"基礎績效"互相疊加,即是該崗位績效考核真正的分數。

4、Kpi關鍵績效指標法

是通過對組織內部流程的輸入端、輸出端的關鍵參數進行設置、取樣、計算、分析,衡量流程績效的一種目標式量化管理指標,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制定該崗位考核的幾個關鍵指標,員工的績效與關鍵指標進行對比的考核方法就是關鍵績效指標法。

5、OKR

OKR又叫做目標與關鍵成果法,是定義和跟蹤目標及其完成情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現在主要應用於IT、風險投資、創意等領域。

OKR可以在採取行動之前培養長期思考與計劃的紀律性。對於代理人,把目標寫在紙上也會明確期望,並能使發展的定義和成功的定義進行量化。對於其他利益相關者,OKR可以在主題和優先順序上實現透明化,並支持跨職能的交流。

(4)新媒體哪些績效考核方法值得推薦擴展閱讀:

績效考核內容

績效考核內容是績效管理體系的核心,也是構建績效管理體系最重要的環節。績效考核內容包括目標責任、關鍵業績、能力素質、滿意度、綜合測評等方面,不同的內容適用不同的考核主體。

目標責任指標其實質也是關鍵業績,綜合測評是反應關鍵業績、能力素質及滿意度等方面的綜合指標。事實上,任何有效的考核指標體系都是關鍵業績、能力素質及滿意度等某一方面或某幾方面的綜合。

(1)團隊績效考核內容

簽訂目標責任的團隊年度績效考核一般以目標責任為主,沒有簽訂目標責任的團隊年度績效考核一般以階段考核結果計算,或者將末期階段考核與年度考核合並進行。

對團隊的階段績效考核一般以關鍵業績考核為主,同時加入滿意度考核內容。對於部門的階段績效考核結果可以根據關鍵業績得分與滿意度評價得分計算,一般情況下,滿意度所佔權重比較小,可以佔10~20%。

(2)個人績效考核內容

簽訂目標責任的團隊負責人年度績效考核一般以目標責任為主,同時考慮滿意度、綜合測評等因素。沒有簽訂目標責任的團隊負責人年度績效考核一般以階段考核結果計算,同時考慮滿意度、綜合測評等因素。

對於普通員工的階段績效考核一般以關鍵業績為主,可以同時考慮能力素質因素。普通員工年度績效考核可以根據階段績效考核結果確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績效考核方法

❺ 績效考核有哪些方法

簡單排序法。也稱序列法或序列評定法,首先擬定考核項目,其次就每項內容對被考核人進行評定並排出序列,最後把每個人考核項目的序數相加得出各自的排序總分數與名次。
強制分配法。即按預先規定的比例將被評價者分配到各個績效類別上的方法。這種方法根據統計學正態分布原理進行,其特點是兩邊的最高分、最低分者很少,處於中間者居多。要素評定法。也稱功能測評法或側評量表法,是把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結合起來的方法。工作記錄法。一般用於對生產工人操作性工作的考核。目標管理法。目標管理法(MBO)是一種綜合性的績效管理方法,由美國著名管理學大師彼得_德魯克提出。目標管理是一種領導者與下屬之間的雙向互動過程。目標管理要符合「SMART」的原則。360度考核法。360度考核法是多角度進行的比較全面的績效考核方法,也稱全方位考核法或全面評價法。首先是聽取意見,填寫調查表;其次對被考核者的各方面做出評價;最後在分析討論考核結果的基拙上雙方討論,定出下年度的績效目標。PI關鍵績效指標法KPI即關鍵績效指標(KeyPerformanceIndicators),又稱主要績效指標、重要績效指標等,是衡量管理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指標之一,是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為可操作的工作目標的工具,是企業績效管理的基礎,也是將公司、員工、事務在某時期表現量化與質化的指標,為數據化管理工具
OKR(ObjectivesandKeyResults)又叫做目標與關鍵成果法主要是明確公司和團隊的「目標」以及明確每個目標達成的可衡量的「關鍵結果,通過設定挑戰性目標,聚焦核心工作,持續跟蹤進展,及時溝通反饋,終達成個人、組織及公司目標實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這一規定的出台,將大大加重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的成本。

❻ 績效考核的方法有哪些呢用哪個方法最好呢

1、工作標准法,把員工的工作與企業制定的工作標准、勞動定額相對照,以確定員工業績。優點在於參照標准明確,評價結果易於作出。缺點在於針對管理崗位人員的標准制定難度較大,缺乏可量化的指標。
2、排序法,把一定范圍內的員工按照某一標准由高到低進行排列的一種績效評價方法。其優點在於簡便易行,避免了趨中誤差,缺點是標准單一,不同部門或崗位之間難以比較。
3、硬性分布,此方法和排序法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是將限定范圍的員工按照某一概率分布強制分布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是避免了大鍋飯,缺點在於概率假設不一定合乎事實,不同部門或范圍中的概率可能不同。
4、關鍵事件法,指記錄那些對部門或企業效益產生重大積極或消極影響的行為。考核者必須把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內所有關鍵事件都記錄下來,其優點在於比較客觀,缺點在於工作量大,而且還需要一個量化的過程。
5、目標管理法,其基本特點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起制定工作目標,並且指導和協助其完成目標,並不斷修正目標。這使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關系從單純監督與被監督轉變為顧問和促進者,促進了工作目標和績效目標的實現。
6、360度考核法,此方法是結合上述多種方法,通過不同的考核者來進行考核,在考核指標選擇上盡可能量化,同時結合目標管理和一定程度上的硬性分布和強制排序。缺點是考核工作量較大,考核周期難以選擇。
企業的具體情況不同,適用的考核方法也不盡相同,實際上盡管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考核方法,但是其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用科學的方法對員工的工作進行量化的評價。

❼ 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嚴格說只有兩種:KPI和BSC。360°考核其實並不是、或者說不能算是績效考核的方法,從實際應用看,360°更適合在調崗的時候,用來了解某個崗位的上級、平級、下級、外部客戶、內部客戶這五個維度的主體,對被評價者在某些指標方面的評價。我們都知道,作為管理者尤其是部門負責人,不僅要對內進行管理,還需要與內外部客戶進行溝通,這對管理者的溝通力、領導力、親和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果要提拔一個人,肯定不能片面的從他/她的上司和下屬那裡了解情況,還需要從多個側面去了解。所以,360°其實更適合在晉升/調動某個員工的時候使用,並不適合作為一種考核方法。
KPI是最簡單的績效考核方法,但難點首先在於KPI的選取是否合理。多數企業習慣於用經驗法來選取KPI,這並不不妥,但如果企業退出了新產品/新服務或者進入一個新興市場,需要增設新的KPI時,就會面臨KPI如何選取的問題了。
BSC確切的說是一種戰略管理思想,卡普蘭和諾頓發明BSC的時候,其立意是為了打通從戰略到行動的鏈接,但隨後被學術界和企業界給引申延展,發展成一套比較成熟的績效考核模型。但是,在BSC的四個維度里,還需要將相應維度的KPI往裡面填充。這樣才能夠使用,否則只有BSC的話是無法考核的。
從實際操作的角度看,BSC是一套很全面的績效管理模型,但最大的問題在於:企業如何判斷在四個維度之間的各個KPI存在驅動關系?是依賴經驗還是直覺?指標之間有無重疊?指標間的邏輯關系是否正確?這些都是問題。所以,要想用好BSC,最好再配套使用戰略地圖。
BSC操作起來比較復雜,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各部門負責人的專業度要求比較高,大多數企業雖然已經應用了,但效果並不理想。但一旦掌握了操作方法,企業就會發現,戰略地圖真的是一套很好用的戰略管理工具,同時結合BSC來操作的話,也是一套很好的績效管理工具。
EVA是Economic Value Added經濟增加值的縮寫,實際上EVA最早是源自會計學中的一個術語,最早由美國的斯滕斯特公司發明。簡單的說,EVA考核的是企業的實際使用資本所創造的稅後凈利潤扣除掉資本成本(通常是WACC)後的余額,而不是「會計利潤」或「賬面利潤」,它能夠更加真實的評價企業所創造的價值,並且在相當程度上約束高管的投資決策,不胡亂投資、不糟踐資本。因為有許多精於「做賬」的企業,能夠將會計報表做的很漂亮,但如果將資本的使用成本扣除後,很可能不僅沒有利潤、甚至是虧損。
EVA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統一了考核口徑(將收入、利潤、成本等指標合並了),全面評估了資本使用成本,能有效保護股東的利益、消除內部人控制的現象,能夠有效避免高管盲目決策、胡亂投資的行為,但EVA得計算較為麻煩,而且需要在企業內調整多項會計指標,不適用於高風險行業、金融行業及初創型企業,在實際使用上,更適合多元化的投資集團或上市公司。
在計算KPI、BSC或EVA達成情況的時候,最常用的計量/評價方法有三種:百分比率法、非此即彼法和加減分法。百分比率法這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定量考核方法,適用於絕大多數績效考核指標的計算,其計算公式為:實際達成值÷計劃值×100%×指標權重分數;這種方法可以對工作成效進行多層評分,可以很直觀的了解到各部門各員工的分值排序情況。
非此即彼法這種評價方法的結果只有是或否,沒有中間狀態,適用於不需要量化的階段性工作,例如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某項工作,如是則得滿分,反之不得分。
加減分法是一種零權重的考核方法,此類指標在考核周期內不一定會發生,但一旦發生則通常會扣較大的分值,甚至是一票否決,例如重大事故。不發生時既不加分也不扣分,而一旦發生則扣除該項指標的得分甚至是一票否決所有績效得分。

❽ 新媒體運營的績效考核怎麼

1、新媒體運營,是通過現代化互聯網手段,通過利用微信、微博、貼吧等新興媒體平台工具進行產品宣傳、推廣、產品營銷的一系列運營手段。通過策劃品牌相關的優質、高度傳播性的內容和線上活動,向客戶廣泛或者精準推送消息,提高參與度,提高知名度,從而充分利用粉絲經濟,達到相應營銷目的。

2、創業項目啟動前期可能雜事會比較多,比如產品研發、產品測試、市場推廣資源和物料准備等。所以趣營銷網的建議是等產品過了試運營期來定目標和KPI,我是個目標感極強的人,每天都會去盯數據,所以不設置目標和KPI總覺得不舒服。

3、創業初期各個部門的KPI考核盡量簡單點,別搞一大堆薪酬激勵的事情,實在點,完成多少給多少現金。比如新媒體運營的KPI,月關注粉絲目標是多少?完成和未完成目標能拿多少?

4、以下以微博和微信為例:微博考核指標:微博營銷涉及的數據大致有微博信息數、粉絲數、關注數、轉發數、回復數、平均轉發數、平均評論數。微博信息數:每日發布的微博數量(條/天)。平均轉發數:每條信息的轉發數之和/信息總數量,一般計算日平均轉發數或月平均轉發數(次/條),平均回復數原理類似。

5、平均轉發數(評論數)與粉絲總數和微博內容質量相關,粉絲總數越高,微博內容越符合用戶需求,轉發數和評論數就會越高。所以這個數據可以反應粉絲總數、內容和粉絲質量的好壞。粉絲基數越大,理論上轉發會提高,內容越契合用戶,或者粉絲中你的目標人群越多,這個數據都會上升。以A公司品牌微博為例,4月1日只有1.4萬左右,5月結束有2.6萬!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到4、5月的增長情況,兩個月的粉絲增量差不多,微博信息數量5月增加36%,但是轉發總數增長近100%倍,評論增長了64%,搜索結果數也是增加了。

6、應該說針對4月的微博內容分析之後,5月份作了一些調整,更加註重用戶需求,所以在總量增加的同時微博的平均轉發數和回復數都上升了,可以說明該微博5月份比4月份是有進步的,而且搜索結果數直接增加曝光率,說明了營銷效果。

❾ 常用的績效考核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績效考核常用的方法有目標管理法(MBO)、關鍵績效指標法(KPI)、平衡計分卡(BSC)
1、目標管理法,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一種考核方式,目前企業中應用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都是目標管理法,目標管理法的優缺點:
優點:比較容易操作,目標比較容易設定,由企業根據自身情況設置即可。
缺點:由於目標的設置原因,造成激勵性、系統性上存在不足。
2、關鍵績效指標法(KPI),是提取企業關鍵成功要素的為考核指標並制定相應目標的一種考核方式,關鍵績效指標法的優缺點:
優點:較目標管理法,KPI更加標准化;在制定績效指標時,遵循目標分解的原則,由上至下;在制定績效目標時,更趨向於標准值及標桿值,目標感更強。
缺點:相對於平衡計分卡,系統性不足;
3、平衡計分卡(BSC);是一種將指標分為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發展四個維度的一種考核方式,平衡計分卡是一種戰略管理的工具。平衡計分卡的優缺點:
優點:指標比較系統,以戰略為導向,注重企業長期發展及可持續性發展;
缺點:由於是一種戰略管理系統,操作及初期推動相對繁瑣,對企業推動人員的素質要求相對較高。

閱讀全文

與新媒體哪些績效考核方法值得推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操作方法要教給上司嗎 瀏覽:445
goodnote閃退解決方法 瀏覽:881
大烏龜編織方法視頻 瀏覽:364
包皮環切器使用方法 瀏覽:862
大蝦宴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929
教師資格證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 瀏覽:529
如何確定工資發放方法 瀏覽:252
艾滋哪種治療方法副作用小 瀏覽:332
華為運營商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6
餐飲利率的計算方法 瀏覽:182
好的引流方法怎麼形容 瀏覽:852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口訣 瀏覽:110
釣鮁魚的線組方法圖片 瀏覽:266
小米6定位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273
簡單幸運繩的編織方法 瀏覽:427
糖尿病高危人群計算方法 瀏覽:198
煤氣燃燒器安裝方法 瀏覽:281
貔貅怎麼佩戴好貔貅佩戴方法詳解 瀏覽:297
榮耀截屏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32
花膠的正確泡發方法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