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祛濕的飲食方法有哪些

祛濕的飲食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8 19:35:58

A. 體內濕氣太重吃什麼食物可以調理

1、薏米煮粥,淮山煲湯。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山葯並沒有直接除濕的功效,但是山葯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跟薏米有同等功效的還可以選德甫的濕青騲茶。
2、紅豆、茯苓、淮山、黨參。把這些食材放到煲湯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濕,對水腫的人尤其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適宜尿多的人食用。
3、蔥、姜、蒜。蔥、姜、蒜不僅是家裡常用的調味料,還具有不可替代的葯用價值。例如我們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病症就會有所緩解,這個辦法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4、黃花菜、大頭菜。黃花菜有清熱、利濕、利尿、健胃消食、明目、安神、止血、通乳、消腫等功能。大頭菜有清熱解毒、抗菌消腫的作用,能抗感染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抑制細菌毒素的毒性,促進傷口癒合。
5、苦瓜。苦瓜氣味苦、無毒、性寒,入心、肝、脾、肺經,具有清熱祛暑、明目解毒、降壓降糖、利尿涼血、解勞清心、益氣之功效。由於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症。
6、香菇、香菇性味甘平,歸肝經和胃經,對於氣血虧虛、不耐勞累等有調理作用。尤其是野生的香菇,補氣祛濕的功效更為明顯。此外,香菇還有有益氣滋陰、養胃潤肺、治風化痰的功效。

B. 身體濕氣大,吃什麼食物可以祛濕

有很多網友都有著濕氣大的症狀,在日常生活當中可以通過飲食的方式來祛濕。首先最常見的一種食物就是紅豆薏米粥,因為薏米有著很好的祛濕功效,而且如果身體當中濕氣比較重的話,吃薏米對於身體有著很大的幫助。除此之外吃薏米不僅僅只能夠去除人體內的濕氣,還能夠對脾胃有著很好的幫助,所以說在生活當中多吃一些薏米,對於身體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除了這些以外,在冬天的時候吃炒冬瓜同樣也能夠祛除體內的濕氣,因為在冬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的寒冷,所以說體內的濕氣很難排出來。在這個時候吃冬瓜對於身體來講有著排濕的好處,並且冬瓜本身就有著清熱利水的作用,所以說在冬天的時候吃炒冬瓜對於身體有著很大的幫助。並且炒冬瓜還有著增強免疫力的效果,所以在冬天的時候吃炒冬瓜或者是冬瓜湯都非常不錯。

C. 吃什麼去濕氣

濕氣也稱為濕邪,主要指內濕,內濕的產生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祛濕:
1、飲食調理:體內有濕氣可以多吃薏米、紅小豆、蓮子、山葯、茯苓、芡實等食物,這些食材具有較好的祛濕作用。由於玉米須有利尿效果,可以用玉米須泡水喝,達到祛濕目的;
2、葯物調理:脾有運化水濕功效,脾功能失常會導致水濕之邪在體內產生,因此濕氣重應服用健脾葯物來調理,比如四君子湯、六君子丸、參苓白術散等葯物,均有健脾祛濕的效果。

D. 祛濕的食物有哪些

能夠有效祛濕的食物有:糙米、紅豆、胡蘿卜、地瓜、山葯、綠豆、牛蒡、蘆筍、燕麥、薏仁等。具體如下:

1、糙米有豐富的纖維,具吸水、吸脂作用及相當的飽足感,能整腸利便,有助於排毒。

2、紅豆可增加腸胃蠕動,減少便秘,促進排尿。可在睡前將紅豆用電鍋燉煮浸泡一段時間,隔天將無糖的紅豆湯水當開水喝,能有效促進排毒。

3、胡蘿卜對改善便秘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卜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卜排毒效果比較好,因為它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打成汁再加上蜂蜜、檸檬汁,既好喝又解渴,也有利排毒。

4、地瓜所含的纖維質松軟易消化,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排便。最好的吃法是烤地瓜,而且連皮一起烤、一起吃掉,味道爽口甜美。

5、山葯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沉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葯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6、綠豆具清熱解毒、除濕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綠豆湯有利於排毒、消腫,不過煮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有機酸、維生素受到破壞而降低作用。

7、牛蒡可促進血液循環、新陳代謝,並有調整腸道功能的效果,所含的膳食纖維可以保有水分、軟化糞便,有助排毒、消除便秘。可作成牛蒡茶隨時飲用,長期服用。

8、蘆筍含多種營養素,所含的天門冬素與鉀有利尿作用,能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有利排毒。綠蘆荀的荀尖富含維生素A,料理可將尖端微露水面,能保存最多營養素。

9、燕麥能滑腸通便,促使糞便體積變大、水分增加,配合纖維促進腸胃蠕動,發揮通便排毒的作用。將蒸熟的燕麥打成汁當作飲料來喝是不錯的選擇,攪打時也可加入其它食材,如蘋果、葡萄乾,營養又能促進排便!

10、薏仁可促進體內血液循環、水分代謝,發揮利尿消腫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水腫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錯的排毒方法,直接將薏仁用開水煮爛後,適個人口味添加少許的糖,是肌膚美白的天然保養品。

拓展資料

判斷自己是否濕氣重,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1、早上刷牙惡心。起床後刷牙喜歡嘔吐下才舒服、感覺嗓子里邊總是有東西似的。絲絲拉拉的感覺,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點點。吐不出來。這個症狀也說明體內有濕氣。

2、看舌苔。健康正常人的舌頭應該是淡色而潤澤。如果舌苔顏色發白而且較厚,看起來好象剛剛喝過牛奶一樣,這說明你的體內有寒濕。如果舌苔的顏色有點發黃,看起來膩而粗糙,就說明你的體內有濕熱。

3、看食慾。到該吃飯的時候,沒有飢餓的感覺,吃一點東西就感覺胃裡脹脹的,大多數人在夏季濕熱的環境中,都會出現食慾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慾不受影響,有較強的飢餓感,可是吃了東西後馬上會有飽脹的感覺,這是胃強脾弱的表現,也是脾濕的徵候。

4、觀察排便。看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不成形,長期便溏,必然體內有濕。

5、起床時看感覺。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麼就是體內有濕了。

參考資料 人民網 排毒祛濕吃10種食物 趕走濕氣讓你健康

E. 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體內濕氣

1、薏米

生薏米性味甘淡,能健脾祛濕。適用於脾虛泄瀉、水腫及風濕人士。可用生薏米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

2、赤小豆

赤小豆性味甘、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腫。適用於有肥胖性水腫、腳氣、腹脹腹瀉等症人士。可用赤小豆煲鯽魚,飲湯食豆或煲湯時加入赤小豆。可以利水除濕。

3、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開胃,利水通淋。在回南天,可以嘗試用玉米煎湯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須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

4、芡實

芡實性平和,葯味甘澀。芡實有補中益氣、健脾祛濕、滋養強壯的作用,它與蓮子有些相似,但其收斂鎮靜的作用比蓮子強。

5、山葯

山葯是比較常見的養生佳品,雖然對於去濕氣沒有直接的效果,但是可以幫助健脾補腎,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濕氣排出。

6、姜

姜也是祛濕良品,平常做菜餚可以適當加些薑蓉薑片調味,也可以做子姜為主食材的菜餚(姜爆鴨、子姜炒肉片、子姜燉牛肉等),常水中作業的人群則建議常喝甜酒姜湯。紫薑的祛濕效果最好,建議食用紫薑。

7、紫蘇

紫蘇是調味香料,也是祛濕良品。做魚類、貝殼類、海鮮、田螺等水產菜餚的時候,可以多加點鮮紫蘇葉或是紫蘇粉,不但能去腥,還能祛濕氣。此外,也可以用紫蘇燉肉來祛濕,建議紫蘇燉羊肉或是紫蘇燉牛肉。

8、扁豆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濕等功效。

9、鯽魚

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10、馬齒莧

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

(5)祛濕的飲食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人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1、 小便情況

普遍濕氣重的患者小便尿液量、頻率都有明顯的變化,表現在尿量變少了,但頻率增加了。有一部分人小便時還會產生不舒服、尿路灼痛的感覺。

2、大便情況

濕氣重的人大便完成,可觀察到黏黏糊糊難以沖走,形狀鬆散不成形,部分女性也會出現白帶兩顯著增加的想想,這些症狀表現都預示著身體內濕氣的過重。

3、 食慾變差

濕氣重的人普遍胃口變差,很多人往往吃一兩口就覺得飽了、吃不下了,稍微吃點東西也會產生腹脹、惡心的感覺。濕氣會影響到食慾,這是因為體內濕氣會影響到胃腸道系統的正常運行。

4、渾身無力、睏乏

和正常人想比,濕氣重的人很明顯會感覺到渾身無力、睏乏,什麼都不想做,什麼也提不起精神去做,明顯感覺到精力不濟。

5、頭發、皮膚出油嚴重

濕氣會影響到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頭發、皮膚尤其反映強烈。頭發容易油膩、皮膚經常出油就需要警惕體內濕氣過重了。

6、舌苔變化

濕氣根據寒熱也分為兩種,這兩種反映在舌苔上有兩種不用的表現形式,總體而言,濕氣過重的人舌苔明顯變厚。

F. 吃什麼去濕氣最好最快

除體內濕氣的飲食方法,如下:
薏米紅豆粥
取適量的薏米和紅豆洗干凈泡2-3個小時,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燉煮2個小時,加入適量冰糖或紅糖,攪拌均勻,食用即可。
薏米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祛除濕氣的食物,每天煮上一碗薏米紅豆粥喝,可以排毒去濕氣。而且,薏米還有利尿消腫、清熱排毒的功效。
山葯排骨湯
取適量的山葯洗凈,切成小塊。排骨斬小塊,洗凈,放入沸水中過一遍去血水。然後將排骨放入鍋中,加適量冷水,大火煮開,轉中火煮20分鍾,再放入山葯燉煮30分鍾,加鹽調味即可。
體內濕氣太重主要是因為脾不是很好,好好的補脾,能夠有效的去除體內濕氣。山葯有健脾補脾的功效,用山葯燉湯喝,不僅好喝,還能達到健脾補脾,去除濕氣的效果。
瘦肉炒苦瓜
瘦肉洗凈切片,用澱粉醬油腌制一下。苦瓜切片,放入鹽水中浸泡,去苦澀味。
鍋中燒開熱油,放入瘦肉翻炒幾下,然後放入苦瓜翻炒,加入適量水,炒熟加鹽調味即可。
苦瓜不僅的防癌,還有清熱祛暑,利尿益氣,降血壓血糖以及去除濕氣的功效。多吃苦瓜,能很好的去除濕氣。
排骨燜香菇
排骨斬小塊,洗干凈,過沸水燙一下去除血水。香菇洗干凈,用清水浸泡20分鍾。然後將排骨跟香菇放入高壓鍋中,加入適量的鹽,醬油和水,蓋上鍋蓋,開火燜半個小時即可。
香菇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都非常高。而且,因為香菇常年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所以抗濕氣和祛除濕氣的能力都很強。多吃香菇也可以去除體內濕氣哦。
涼拌綠豆芽
鍋中加入煮開,放入綠豆芽煮熟撈出,放入冰水中過一遍,然後放入碗中加入醋鹽等調味料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綠豆芽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胡蘿卜素,以及人體所需的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而且綠豆芽有很好的祛除濕氣的功效,多吃綠豆芽,可以緩解體內濕氣重、便秘等症狀。
紅豆綠豆黑豆湯
去適量的紅豆黑豆綠豆洗干凈,用清水浸泡3個小時,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沸,轉中火燉煮1.5小時,加適量糖調味,即可食用。
紅豆有很好的去除濕氣的功效。而且,將紅豆和綠豆、黑豆一起煮的話,祛除濕氣的功效將會更加好。

G. 吃什麼東西可以祛濕

一般的食物並不具備祛濕止痛的功效,不過還是可以在平時的膳食中多吃一些去濕氣的食物,這樣搭配中葯的話,效果會更明顯。

7、山葯

山葯可整頓消化系統,減少皮下脂肪沈積,避免肥胖,且增加免疫功能。以生食排毒效果最好,可將去皮白山葯和菠蘿切小塊,一起打成汁飲用,有健胃整腸的功能。

H. 濕氣重的人如何食療

介紹幾款去濕食療方: 1.薏米紅豆粥:人人皆宜的去濕佳品,薏米,在中葯里稱「薏苡仁」,《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紅豆,在中葯里稱作「赤小豆」,也有明顯的利水、消腫、健脾胃之功效,因為它是紅色的,紅色入心,因此它還能補心。(注意:不放米效果特好) 2.清熱祛濕粥 : 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實各20克,燈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製作: 將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燈芯花洗凈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實同煮成粥。 溫熱服食。
療效: 清熱祛濕。適用於因暑熱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滯不適,腹脹脘悶等症。 但 大便干結者不宜用。 3.消暑健脾祛濕湯:蜜棗、赤小豆、生薑苡仁、扁豆、葛根、玉竹、陳皮。
功能:清熱解暑、鞏固排泄及消化系統功能。 4.健脾祛濕茶:白術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貢菊50克,香櫞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葯)
5.和中化濕湯
材料:木棉花30克,雞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陳皮或砂仁12克。
做法:木棉花、雞蛋花、槐花、薏米、瘦肉、炒扁豆、陳皮或砂仁洗凈一同放入砂煲中,加清水適量,用大火煲開,再轉小火煲1小時即可。
適合濕熱脾虛者飲用。
6. 清熱祛濕湯
材料:土茯苓250克,粉葛2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陳皮半個,水8碗。
做法:土茯苓去皮切段,粉葛去皮切塊,將材料放入煲內,水滾轉慢火煲3小時即可。
適合去骨火,祛濕,清熱毒。
7.鵪鶉祛濕湯
材料:鵪鶉4隻,薏米、百合各50克,姜3片。
做法:鵪鶉、薏米、百合、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適合清熱祛濕,潤肺化痰。
8. 橫脷祛濕湯
材料:豬橫脷250克,夏枯草、棉茵陳各10克,生薑2片。
做法:把豬橫脷先飛水去腥備用;將夏枯草、棉茵陳及生薑和豬橫月利一同放入砂煲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燒開,然後轉小火煲1個半小時即可食用。
該湯不但清熱祛濕,去肝熱,對糖尿病人還有食療功效。
9.草龜祛濕湯
材料:草龜500克,豬肉200克,新鮮土茯苓250克,紅棗6個。
做法:把草龜、豬肉、土茯苓、紅棗一起放到砂煲內熬3至4個小時即可。 有清熱祛濕及解毒功效。
另外,還有土茯苓赤小豆鯽魚湯、綿茵陳煲鯽魚、赤小豆煲鯉魚、豬肚粥、冬瓜煲老鴨子等,均有一定的健脾去濕功效。

I.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對於有濕氣的人來說,不僅平時容易犯困打瞌睡,還容易導致肥胖,所以應當努力祛除濕氣,食療就是一種有效又簡單的辦法,以下是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的相關知識分享。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1

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

冬瓜排骨湯

冬瓜排骨湯是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冬瓜和排骨都能加快人體內濕毒代謝,能提高身體多器官功能,並能防止多餘水分在身體內堆積,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冬瓜洗凈以後切成塊與剁成塊狀的排骨一起入鍋,加適量清水煲煮成湯,出鍋前放少量食用鹽調味就可以。

紅豆薏米湯

紅豆薏米湯也是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之一,紅豆和薏米都具有一定的除濕功效,把它們搭配在一起食用,能讓他們的廚師功效更加出色,可加快身體內多餘水分代謝,並能去除身體內的濕氣,能讓人類身體虛胖和體虛無力等症盡快減輕。

玉米須水

用玉米須煮水喝也是食療除濕氣最好的方法之一,因為玉米須本身就是一種能力水消腫的中葯材,它能加快人體內多餘水分代謝,並能補脾祛濕,對人類經常出現的濕疹和身體水腫以及大便不通暢等症都有特別好的預防和緩解作用。

白扁豆湯

白扁豆也是一種能去除濕氣的保健食材,人們用它煮湯喝是去除濕氣最有效的食療方法,在需要的時候可以把適量白扁豆淘洗干凈以後,用清水浸泡兩小時,然後取出入鍋,加適量清水,放入適量山葯,一起煲煮成湯,做好以後取出直接食用就能祛除人體內的濕氣。

如何靠食療祛除濕氣2

什麼是體內濕氣

體內濕氣大多是因為喜歡喝冷飲、貪吃生冷瓜果或者是冰激淋等寒涼之物,損傷我們身體陽氣所導致的。

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的身體對於外界的溫度和濕度的變化,有著很好的自然調節的能力,但是大多數人會因為身體體質的原因,或者是因為疾病、生活習慣不良等,造成身體內的水分調控系統失衡,水分排不出去了,那麼就會堆積在我們的體內,形成濕邪,因此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

如何判斷自己的身體內有濕氣

中醫理論上認為,我們的脾臟能運化水濕,脾喜燥而惡濕,所以說如果我們身體內的濕氣太重,那麼就會傷害體內的脾臟,從而導致我們的身體出現很多疾病。

病人往往會出現頭暈、頭痛、頭重、四肢酸軟、身體乏累、關節屈伸不利、胸中郁悶、腹部脹滿、惡心欲吐、食慾不振、大便溏泄、舌苔厚膩等症狀,我們可以根據這些情況來判斷我們的身體內到底有沒有濕氣的出現。

濕氣太重的人吃東西偏好重口味,這樣高油高鹽的食物吃多了就很容易造成身體循環不暢通,身體內的濕氣郁積。

而且濕氣太重的人,一般都是怕冷的,身體就會選擇囤積更多的脂肪來保溫,人就很容易發胖,除此之外,濕氣太重還會造成氣血不足,代謝能力也就跟不上,身體內的廢物就難以排出體外。

毒素堆積在身體內,我們就會變的越來越胖,難以瘦身,而且氣色也會變的非常不好。

重點來了:如何祛濕

首先,我們在平時做飯的.時候,適當的放一點香料,比如砂仁、花椒等,這些東西都有振奮陽氣和祛除濕氣的功效。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在飲食方面多下一點功夫,比如去吃冬瓜、綠豆、赤小豆、薏米等,這些食物都是有祛濕的作用的,如果覺得自己身體內的濕氣很重的話,我們可以隔三差五的吃一些,這樣就能很大程度的緩解自己身體內濕氣種的情況。

而且平時我們一定要多增加運動量,每天鍛煉兩個小時,多做一些出汗的運動,比如打球、跑步、跳舞等,讓汗盡量出透,這樣也是可以去濕氣的。

如何健康瘦身

體內濕氣重的人想要健康瘦身,那麼祛除濕氣是最關鍵的,根據上述方法,先把自己身體內的濕氣排出體外,就可以進行瘦身步驟了。

首先,少吃或者是不吃油膩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的蔬菜,健身等於整容,堅持鍛煉可以讓自己的身材變的越來越好,這樣是可以幫助我們完美瘦身的,而且做瑜伽也是一個很不錯的瘦身方法,尤其是高溫瑜伽,不僅流汗祛濕,還能讓自己擁有完美身材。

很努力的減肥卻總是不成功,可能是我們的身體遇到了瘦不下來的難題,濕氣重就是首要的肥胖兇手,所以生活中我們要注意祛濕。

J. 有沒有哪些好的食療方法可以祛濕呢

引言:有沒有哪些好的食療方法可以祛濕呢?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可以通過食療祛濕

去除濕氣的食物很多,要均衡補充營養素,不能偏食,在飲食過程中還要注意腸胃的消化能力、身體代謝正常。特別是濕氣過重、腸胃冷的朋友們,要選擇消除寒冷和濕氣的食物(如生薑、辣椒、冬瓜、南瓜等)。如果只從除濕效果來考慮,喝點薏米粥、紅豆粥等有助於消除濕氣利尿,患者生病期間不吃冷食物(如冰淇淋、冰棒等),最好減少海鮮食品的消耗。辣椒有禦寒的效果,但不建議多吃辣椒除濕效果比較好的食物主要有綠豆、鯽魚、紅豆、蘋果、胡蘿卜、扁豆、大麥、玉米、洋蔥、芹菜、甘藍等。

閱讀全文

與祛濕的飲食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多肉植物生根粉的使用方法 瀏覽:53
家庭自製蛋糕最簡單的方法不用蛋糕粉 瀏覽:139
解決產品價格問題的方法 瀏覽:812
無損檢測的超聲檢測方法 瀏覽:504
椎間盤突出最有效治療方法 瀏覽:213
用什麼方法治療胸悶最快 瀏覽:658
發泡劑如何快速凝固方法 瀏覽:51
高中k值的計算方法和技巧 瀏覽:990
玉米梗喂牛的正確方法 瀏覽:816
電腦店軟體安裝包製作方法 瀏覽:509
簡單捉老鼠的方法 瀏覽:867
草莓不對花能結果嗎鑒別方法 瀏覽:56
白發有什麼好的方法治療 瀏覽:290
哈密瓜曬干食用方法 瀏覽:716
縮陰方法有哪些 瀏覽:653
led車燈安裝接線方法 瀏覽:585
qq紅包不提醒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74
魚爛鰭的治療方法 瀏覽:849
魚泵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214
四種屬相的計算方法 瀏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