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哪些方法可以協助尿瀦留病人排尿
尿瀦留是指膀胱脹滿而不能自動排出,膀胱的容積可以增至3000~4000毫升,高達臍部水平,使腹部呈膨隆狀。
尿瀦留是由於尿道機械性梗阻(如產後、前列腺肥大等),大手術後膀胱過脹、回縮無力;飲水過少,膀胱的輸入或輸出減少;情緒焦慮和肌肉緊張等因素造成。病人有下腹部脹痛感及焦慮不安、出汗等症狀,下腹部叩診有實音。此時,應採取措施協助病人排尿。
(1)護理尿瀦留病人可利用一些護理措施,如使肌肉放鬆,採取適當的姿勢,給予暗示等協助病人排尿。
(2)遵照醫囑給予葯物治療。
(3)採用針刺方法促進排尿,一般取穴中極、曲骨、三陰交。
(4)採用按摩方法。尿瀦留病人一般情況較好,可採用按摩法協助排尿。將手置於其下腹部膀胱膨隆處,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次,促進腹肌鬆弛。然後一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另一手以全掌面按壓關元、中極兩穴位,以促進排尿。注意用力要均勻,由輕而重,逐漸加大壓力,切忌用力過猛,以防損傷膀胱。一般持續1~3分鍾,尿液即可排出。但是,此時不能停止,否則排尿就會中斷,待按壓至尿液排空後,再緩緩鬆手。如果經過推移按壓一次後,未見尿液排出,不可強力按壓,應該再按照以上順序反復操作,直至排尿成功。特別注意對年老體弱及有高血壓病史的病人應該慎用。
(5)以上措施均無效,可行導尿術。
2. 癃閉的其他療法
1.外敷法
(1)蒜梔鹽敷獨子蒜頭、梔子、鹽少許,搗爛後攤於紙上,貼敷臍部。
(2)鹽敷食鹽炒熱,布包熨臍腹,冷後再炒熱敷之。
(3)蔥麝敷蔥白搗碎後加入麝香少許,拌勻,分包。先取一包敷臍上,熱熨約15分鍾,再換一包,以冰水熨15分鍾,交替使用,直至小便流通。
2.流水誘導法
使病員聽到流水的聲音,誘發尿意,使其隨之解出小便。適用於神經官能症引起的尿閉。
3.針灸推拿
針刺足三里、中極、三陰交、陰陵泉等穴,反復捻轉提插,強刺激。體虛者可灸關元、氣海。也可採用少腹膀胱區按摩。
4.蔥葉導尿
將蔥葉除去尖頭,做成管子形狀。順尿道直插,輕吹另一頭,方可治癒。
3. 解除阻塞性尿瀦留的方法有哪些
針灸治療
採用針刺陰陵泉、足三里、三陰交、關元、中極、水道等穴位,可在較短時間內使尿排出。或用中醫按摩手法,用掌指部,在病人膀胱前壁、底部輕柔按壓數十次,能增強膀胱平滑肌收縮功能,常可促使排尿。也可用指,用力均勻適度,點壓關元、氣海、中極等穴位,同時囑患者用力,使尿被逼出。此外,也可用葯物,如中葯利水通淋的方葯,還可用熱敷小腹處,均能使尿瀦留得到治療。如果以上方法均不能奏效,可用導尿術,使尿液排出體外,減輕痛苦。
其他治療
(1)熱敷法:熱敷恥骨上膀胱區及會陰,對尿瀦留時間較短,膀胱充盈不嚴重的患者常有很好的療效,也可採用熱水浴,如在熱水中有排尿感,可在水中試排,不要堅持出浴盆排尿,防止失去自行排尿的機會。
(2)按摩法:順臍至恥骨聯合中點處輕輕按摩,並逐漸加壓,可用拇指點按關元穴部位約一分鍾,並以手掌自膀胱上方向下輕壓膀脹,以助排尿,切忌用力過猛,以免造成膀胱破裂。
(3)敷臍療法:用食鹽半斤炒熱,布包熨臍腹,冷後炒熱敷臍。或用獨頭蒜一個,梔子3枚,鹽少許搗爛,攤紙上貼臍。
(4)導尿法:一般應在無菌條件下進行,故由醫護人員操作,目前國外對於尿瀦留患者,也提倡自家導尿。
(5)穿刺抽尿法:在無法插入導尿管情況下為暫時緩解患者痛苦,可在無菌條件下,在恥骨聯合上緣二指正中線處,行膀胱穿刺,抽出尿液。
4. 小便不利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敷貼法
大蒜120-240克,茫硝30克,搗碎,先敷腎區2小時,為防止皮膚損傷,可於腎區皮膚隔1-2層凡士林紗布;大黃150克,醋200毫升,調和後敷腎區6小時。以上兩者輪換,每日1-2次。適用於腎氣虛衰,陰盛陽衰型。
2.敷臍法
(1)蔥白250克,切碎,炒熱,布包,敷臍。適用於本病各型。
(2)獨頭蒜1個,梔子3枚,食鹽少許,共搗爛,攤於紙或紗布上,敷臍部,每日或隔日換葯1次。適用於膀朧濕熱型。
(3)連根蔥1莖,生薑1塊,炒豆豉21粒,鹽1匙,共搗爛,捏成餅狀,烘熱後敷於臍部,以布扎定。適用於腎氣虛衰,陰盛陽衰型。
3.薄貼法
黨參30克,當歸15克,川芍、柴胡、升麻各9克,共為細末,加水煎濃,黃丹收膏,將膏貼於會陰,便前取下,每日1次。適用於中氣不足型。
4.熱敷法
,丹參30克,桃仁、赤芍、佩蘭各15克,木香12克,細辛5克,忍冬藤、車前子、桂枝各15克,每日2劑,加水適量,煎煮30分鍾,裝入布質葯袋,置雙側腎區熱敷,也可於葯袋上放置熱水袋,保持恆定溫度,如葯袋放涼,仍可再次蒸熱使用。適用於膀膚濕熱型。
5.熏蒸法
臭梧桐子、皂角各120克,加水煎煮60分鍾,加察香1.5克沖入瓷瓶內,將尿道口對准瓷瓶口熏蒸,病人自覺有股熱氣入少腹,欲尿,即尿葯液中。蒸氣熏時,熱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度,時間約30-40分鍾。適用於肝氣郁結型。
6.熏洗法
開閘湯:桃枝、柳枝、木通、花椒、明礬各30克,蔥白、燈心草各1把,加水5000毫升煎湯,趁熱熏洗腹部,冷後再熱,每日2-3次,每次4060分鍾。適用於尿路阻塞。
7.取嚏法
(1)通關散:皂角、細辛各等份,共研細末,在取嚏。適用於各種尿閉不通者。
(2)卧龍散:燈心灰2克,豬牙皂、鬧羊花、細辛各6克,察香、冰片、牛黃各0.5克,研細混勻,嗒在取嚏。適用於各種尿閉不通者。
5. 尿瀦留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尿瀦留歸屬於是泌尿生殖系統的病症,當尿里停留在膀光里邊,不可以一切正常排出來身體之外的情況下,就歸屬於是尿瀦留,當出現尿瀦留的情況下,病人會出現尿瀦留的情況下,會覺得到小肚子有腫疼的狀況,由於尿里不可以排出來,小肚子還會繼續出現突起的狀況,一般狀況下,尿瀦留有亞急性和漫性二種,在醫治的情況下,還要各自看待。
一、尿瀦留最好治療方法
1.尿儲留
醫治標準是消除發病原因,修復小便。如發病原因模糊不清或梗塞一時無法消除,應先做導尿或趾骨上膀胱造瘺引流方法膀光尿里消除病苦,隨後做進一步查驗確立發病原因。若經趾骨上膀光區敷熱或扎針等醫治仍不可以小便,行得通導尿術,尿瀦留短期內不可以修復者,應留置導尿管持續導尿,視狀況拔掉。尿儲留患者在不可以插進導尿管時,行趾骨上膀光穿刺術造瘺,如果沒有膀光穿刺器,可手術治療行趾骨上膀光造口術。假如梗塞發病原因沒法消除,可永久性引流方法尿里,定期拆換造瘺管。
尿儲留置放導尿管或膀光穿刺術造瘺引流方法尿里時,應間歇性遲緩釋放尿里,每一次500~800ml,防止迅速排盡膀光,膀光氣體壓力陡然減少而造成膀光內很多流血。
2.漫性尿瀦留
若為反射性梗塞變病造成,有上尿道擴大腎積水、腎臟功能危害者,應優先膀光尿里引流方法,待腎積水減輕、腎臟功能改進後,對於發病原因消除梗塞。如系驅動力梗塞造成,大部分患者需留置導尿管,定期拆換;上尿道存水情況嚴重,可做趾骨上膀光造口術或腎造瘺等尿線改線術。
二、尿瀦留的發病原因
1.普遍原因是因為各種各樣器質性疾病導致尿道口或膀光出入口的反射性梗塞,如尿道口變病有炎症、異物、結石、腫瘤、損害、狹小及其先天尿道口畸型等;膀光頸梗阻變病有膀光頸肌肉萎縮、纖維化工藝、腫瘤、亞急性前列腺炎或囊腫、前列腺增生、男性前列腺腫瘤等;
2.除此之外,骨盆腫瘤、懷孕的孑宮等也可造成尿瀦留。也有因為小便驅動力阻礙引發的驅動力梗塞,普遍原因為神經中樞和周邊中樞神經系統變病,如脊神經或馬尾辮損害、腫瘤,骨盆手術治療損害操縱膀光的神經及其糖尿病等,導致精神性膀光功能問題。
3.也有葯品如阿托品、普魯本辛、東莨菪鹼等松馳平滑肌的葯品有時候可造成尿瀦留。
收起
6. 癃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癃閉的治療應根據「六腑以通為用」的原則,著眼於通,即通利小便。但通之之法,有直接、間接之分,因證候的虛實而異。實證治宜清濕熱,散瘀結,利氣機而通利水道;虛證治宜補脾腎,助氣化,使氣化得行,小便自通。同時,還要根據病因病機,病變在肺在脾在腎的不同,進行辨證論治,不可濫用通利小便之晶。此外,尚可根據「上竅開則下竅自通」的理論,用開提肺氣法,開上以通下,即所謂「提壺揭蓋」之法治療。
若小腹脹急,小便點滴不下,內服葯物緩不濟急時,應配合導尿或針灸以急通小便。
7. 尿不出來最快的方法
你好:小便解不出來就服用速尿(呋塞米片),同時補服氯化鉀緩釋片,小便解多後身體會缺鉀,所以需要補充氧化鉀緩釋片。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8. 癃閉的病因、臨床表現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癃閉是指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則小便閉塞不通為主症的一種疾患。其中又以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為「癃」;以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者為「閉」,一般合稱為癃閉。本證包括西醫各種原因所引起的尿瀦留,以及腎衰竭所致的少尿症和無尿症。
一、病因病機主要有濕熱蘊結,肺熱氣壅,尿路阻塞,脾氣不升,腎元虧虛。
其病位在膀胱,但與三焦、肺、脾、腎均有密切關系。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1.臨床表現小便難出,點滴不暢,或小便閉塞不通,小腹脹滿。
2.診斷
(1)多見於手術後、產後、老年男性患者,或腎衰竭者。
(2)排尿雖困難,但不伴有尿道澀痛者。
三、辨證施治
1.膀胱濕熱型
【辨證】小便點滴不通,或量極少而短赤灼熱,小腹脹滿,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飲,或大便不暢。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施治】清熱利濕,通利小便。
【方葯】八正散加減:滑石30g,木通、車前子各10g,萹蓄、瞿麥各15g,知母、黃柏、梔子、大黃各12g。水煎服。
2.肺熱壅盛型
【辨證】小便癃閉,咽干,煩渴欲飲,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苔薄黃,脈數。
【施治】清肺熱,利水道。
【方葯】清肺飲加減:黃芩、桑白皮、梔子、麥冬、茯苓、北杏仁各12g,木通10g,車前子18g。水煎服。
3.尿路阻塞型
【辨證】小便點滴而下,或尿如細線,甚則阻塞不通,小腹脹滿疼痛。舌質紫暗,或有瘀點,脈澀。
【施治】行瘀散結,通利水道。
【方葯】抵當丸加減:當歸尾、桃仁、紅花、茯苓、車前子、澤瀉各15g,大黃12g,穿山甲20g。水煎服。
4.中氣不足型
【辨證】小腹墜脹,時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暢,精神疲乏,食慾不振,氣短而語聲低細。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施治】升清降濁,化氣利水。
【方葯】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黨參各30g,白術15g,升麻9g,柴胡、當歸各12g,陳皮、肉桂各6g,澤瀉18g,甘草5g。水煎服。
5.腎陽氣衰型
【辨證】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排出無力,面色發白,腰膝冷痛。舌質淡,脈沉弱。
【施治】溫陽益氣,補腎利尿。
【方葯】腎氣丸加減:熟地黃、山葯、澤瀉、巴戟天、茯苓各15g,肉桂6g,山茱萸、熟附子、車前子、牛膝各12g,牡丹皮10g。
水煎服。
四、輔助治療
1.成葯方
(1)通關滋腎丸、分清五淋丸(適用於膀胱濕熱型)。
(2)前列通片、復方淋通片(適用於尿路阻塞型)。
(3)補中益氣丸(適用於中氣不足型)。
(4)金匱腎氣丸(適用於腎陽氣衰型)。
2.驗方
(1)肉桂、知母、黃柏、生地黃、竹葉各10g。水煎服(適用於膀胱濕熱型)。
(2)益母草30g,皂角刺、赤芍、烏葯各10g,土茯苓、蒲公英、浮小麥200g,微炒,煎湯頻飲(適用於尿路阻塞型)。
(3)黃芪60g,冬葵子、黨參各20g,茯苓12g,白術、知母、石花各10g,柴胡、升麻、肉桂各6g,通草、甘草各3g。水煎服(適用於中氣不足型)。
(4)附子、桂枝、黨參、白術、烏葯、木香、五味子、麥冬、竹葉各10g,豬苓、茯苓各20g,澤瀉40g。水煎服(適用於腎陽氣衰型)。
3.針灸療方針刺足三里、中極、三陰交、陰陵泉等穴,反復捻轉提插,強刺激。體虛者可灸關元、氣海。也可採用少腹膀胱區按摩。
4.外治方
(1)讓病人聽流水的聲音,誘發尿意,使其隨之解出小便。適用於神經官能症引起的尿閉。
(2)蔥白500g,搗碎後加入麝香少許,拌勻,分2包。先取一包敷臍上,熱熨約15分鍾,再換一包,以冰水熨15分鍾,交替使用,直至小便流通。
五、調護
(1)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保持心情舒暢,切忌憂思惱怒。
(2)消除各種外邪入侵及濕熱內生的有關因素,如忍尿、過食肥甘、辛辣、酒、縱欲、過勞等。
(3)積極治療淋證和水腫等原發病。
9. 癃閉怎麼治療
癃閉就是「尿儲留」,不可掉以輕心!應該立即去省級醫院做詳細檢查!
癃閉的原因可能是尿路結石,也可能是前列腺腫脹(專指男性)。如果不加重視,很可能會影響腎臟。
在西醫檢查沒有器官問題的前提下可以去中醫診療,以行水通淋的原則治療(不是說你有淋病,中醫里稱某些排尿不暢的原因為「熱淋」等)。某些人使用車前子很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