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得了肛周膿腫怎麼治療效果最好
肛周膿腫是指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並形成膿腫,肛周膿腫肯定需要手術治療,它的手術分兩種:一種是傳統的,一般就是先切開排膿,等到形成肛瘺以後,再進行二次手術,也就再做這個肛瘺根治術。但是目前再很多肛腸專科醫院是可以採用一次性根治術的,也就是一次手術,就可以把這個肛周膿腫徹底治療好,不用給它切開排膿,形成肛瘺,再做二次手術。這樣把兩次手術合為一次,患者免受二次手術之苦,而且把他的療程縮短,也減少患者的痛苦,具體可以到醫院咨詢下。
B. 肛周膿腫怎麼辦
很多人在生病後都不知所措,想現在有病了怎麼辦?天天萎靡不振,整天擔心著病情,西寧肛腸醫院專家告訴你:得了肛周膿腫不要緊張,一定要理性就醫,千萬不要到處求醫、盲目就醫反而會延誤病情,一定要到冷靜。下面我們西寧肛腸專家教您得了怎樣治療肛周膿腫比較好?肛周膿腫是比較嚴重的肛周疾病,會產生很多並發症,對於肛周膿腫的治療,一定要徹底才可以。 常用常規治療效果如何? 在肛周膿腫的治療上,許多患者往往盲目使用葯物進行治療,結果是用了不少外用葯物、內服葯物後仍不見效果。對此西寧肛腸專家表示,肛周膿腫的原發病灶大多在肛隱窩,是一種內病外發的疾病,只有找到全部內口,通過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治癒。常規治療不僅無效,還會掩蓋病情,甚至造成病灶重復感染,導致並發膿毒敗血症。 哪種手術治療肛周膿腫比較好 既然肛周膿腫只有通過手術才能治療,那治療肛周膿腫的手術療法有幾種?哪種治療肛周膿腫比較好?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肛周膿腫是肛瘺的初期階段,傳統的手術療法,主要是採用分期手術的方式,即一次手術先切開排膿,待一段時間形成肛瘺後,再進行二次切除手術。此療法患者痛苦大、恢復慢、花費高,治療不徹底,而且創傷太大易導致肛門失禁、肛門狹窄等並發症的發生。 對於肛周膿腫的治療,前期檢查是關鍵。對此西寧肛腸醫院除了採用肛腸專家的指診和視診外,還藉助專業的科學儀器——韓國肛門鏡進行檢查。該設備採用最新的醫用視頻成像技術,深入病灶進行高解析度圖像採集,准確率達99%以上。 確診後,西寧肛腸醫院採用「安氏微創療法」治療肛周膿腫,則避免了傳統療法要進行兩次手術的弊端。 據了解,安氏微創療法是衛生部的十年百項推廣項目,它藉助先進的探針配合雙氧水灌注的方法,准確找到全部內口,有效避免漏診、漏治。治療時,一反傳統手術將瘺管全部挑開的方式,以微創的小切口,只對主灶切開,對口引流,對內口和外口分解處理,部分切開部分保留,化復雜為單純,在治療疾病的同時,不損傷肛門功能,將手術創口至少縮小了三分之二,最大程度減少了對機體的損害。 西寧肛腸醫院專家提示:肛周膿腫不宜久拖,患者一定要及時到正規的大型公立肛腸醫院治療,拖得越久,危害越大,除了會引發肛瘺外,還有肯能導致癌症。更多疾病信息,點此咨詢在線專家,專家解答,預約優惠,具體優惠詳情點此了解。
建議手術掛線療法,去肛腸科會對你視情況而定,給出了合理建議
D. 得了急性肛周膿腫怎麼治療好的快
手術治療:復發率高、只是想著如果把膿腫切開去掉,沒有想過如何用葯治癒,祛膿不徹底還會復發。
中葯治療:葯物滲透膿包裡面排膿消腫、祛腐生肌、讓裡面的膿液不再繼續感染其他部位,然後葯物破口排干凈裡面的膿液,達到根治的目的。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簡稱肛周膿腫,在醫學上是指以肛門直腸周圍間隙發生急性或慢性化膿性感染所形成的膿腫, 中醫學稱之為「臟毒」、「肛癰」、「鸛口疽」等。它的形成主要是由肛竇炎引起的化膿性炎症,細菌由感染的肛竇、肛門腺導管和肛門腺進-步侵人到肛門直腸的周圍,一旦在那裡「安家落戶」,就會引起膿性的炎症。此時肛門直腸,周圍可有劇烈疼痛、紅腫發熱,甚至全身不適,排尿困難,繼則破潰流膿。潰後傷口久不癒合,就會形成肛瘺。
早期徵兆 一般來說,任何疾病的發病都有一個過程,但肛周膿腫多數發病較急,往往不經意間已出現了膿包腫塊。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人,但以20~40歲的青壯年較為多見,男性多於女性。由於在感染的初始階段,往往患者自己不易覺察,等有了自覺症狀,則已形成了膿腫。 所以,肛周膿腫在最早的初期階段,患者自己容易忽視, 而未引起自己的警惕,故而對突如其來的肛周腫痛、破潰流膿,經常是措手不及,不明究竟。也有部分患者認為是自己火毒過盛,臀部上長了癤子,不以為然而任其發展。這些都是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的情況。 因此, 當你自覺肛旁突起腫塊,質硬,有觸痛, 以後腫痛范圍擴大、變軟,局部有熱感,周圍顏色較紅時,要考慮自己是否得了肛周膿腫。而當腫塊破潰流膿時,可污染內褲。患者經常自覺肛門潮濕,有明顯的分泌物,這就表明膿腫已破潰流膿了。這時你首先要考慮自己是否患了肛周膿腫。
護理方式 在我們的臨床工作中,有不少的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患者講述自己在家時的情況,由於不懂醫學知識,未能及時就診,或者用葯錯誤,未能收到效果,其家屬也迫切需要了解有關護理方面的知識,以幫助患者減輕痛苦,渡過難關。 根據我們多年的醫學臨床經驗,我們認為要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 及早治療。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初起時,可用2.5%的碘酒及70%的酒精塗擦局部;外用拔毒膏、魚石脂軟膏、玉露膏或將新鮮的蒲公英、紫花地丁、馬齒莧等搗爛敷在局部;局部熱敷等。如果炎症不消退,全身症狀明顯加重的,應去醫院治療。 2)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形成時,千萬不要用手用力去擠壓, 以免引起感染擴散。 3) 預防為主:養成每日按時大便的習慣,保持大便通暢。大便乾燥時,可服緩瀉劑(石蠟油)或外用開塞露。同時也要預防腹瀉,講究飲食衛生。 4)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勿過度飲酒,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含粗纖維的食品。 5) 及時治療能使腹壓增高的慢性疾病,如習慣性便秘、 慢性咳嗽等。 6) 對久坐久站的工作者,要做工間操及其他體育鍛煉,如提肛運動。其方法是用力使臂部肌肉向內收縮使肛門向上提。 7) 肛門處有慢性疾患,要及時治療。每天用熱鹽水或普通熱水坐浴,或用中葯五倍子湯(五倍子、芒硝、桑寄生、荊芥、蓮房各30克加水煮沸)先熏後洗,以消腫止痛。
E. 肛周膿腫的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
肛周膿腫的葯物療法
1.內服葯物:西葯:肛周膿腫患者一定要堅持服用卡那黴素、硫酸依替米星以及鏈黴素等抗生素類葯物進行治療,必要時可聯合服用多種抗生素,這樣可以起到消炎消腫的作用,從而改善膿腫症狀。中葯方劑:該病也可以採用中葯方劑來治,治療原則為清熱解毒和止痛消腫。患者可以用水煎服仙方活命飲或者黃連解毒湯一類方劑,其中需要用到的中草葯主要有魚腥草、虎杖、苦參、五倍子等,可每日早晚各空腹時服用一次。
2.外用葯物:肛周膿腫患者需要配合使用外用葯物進行治療,具體可採用馬齒莧、芒硝、乳香、沒葯、蘇木、甘草等中草葯煎制葯水,待溫度適宜時坐浴。之後可以外塗金黃膏、活血止痛散或者四黃膏等外用膏葯。
二、肛周膿腫的手術療法
1.抽膿減壓:針對於肛周膿腫的治療,最好是及時做外科手術,尤其是在膿腫比較嚴重的情況下,應該先進行局部消毒,之後用注射器刺入膿腔將膿液抽出。不過該種療法只能當做應急處理方法,並不能根治疾病。
2.切開排膿:在必要時最好採用切開排膿手術進行治療,需要從肛門的膿腔中間部位切開一個小口排膿,之後需用甲硝唑溶液沖洗膿腔,並放置引流條。
3.根治術:患者需要盡快做低位膿腫切開、掛線術或者等壓引流術等根治型外科手術進行治療。
F. 肛周膿腫怎麼治療
長期食用辛辣、油膩的食物可以改變排便習慣和性狀,繼而導致便秘或腹瀉,可增加肛周膿腫及肛瘺的發生率。久坐、長期熬夜、吸煙酗酒、過度勞累都會誘發肛周膿腫和肛瘺。患者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像酒,火鍋,燒烤等都是會加重病情的。還有就是不要長期保持一個姿勢,久站久坐久蹲都會加重病情。建議平時保持大便通暢,多吃粗纖維蔬菜水果,應使用純中葯研製的芙草堂消痔凝膠進行治療,堅持一段時間就可治癒。
G. 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並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其特點是自行破潰,或在手術切開引流後常形成肛瘺。是常見的肛管直腸疾病,也是肛管、直腸炎症病理過程的急性期,肛瘺是慢性期。常見的致病菌有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綠膿桿菌,偶有厭氧性細菌和結核桿菌,常是多種病菌混合感染。肛門周圍皮下膿腫最常見,多由肛腺感染經外括約肌皮下部向外或直接向外擴散而成。
治療措施:
少數肛周膿腫用抗生素,熱水坐浴及局部理療等可以消散,但多數需要手術治療,手術有兩種方式。
(一)單純性膿腫的治療
可在截石位或側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膿腫部位做放射狀切口,放出膿液後,伸入食指探查膿腔大小,分開其間隔。必要時將切口邊緣皮膚切開少許,以利引流,最後用凡士林紗條放入膿腔做引流。
(二)膿腔與肛瘺相通的膿腫
可在切開膿腫後,用探針仔細檢查內口,然後切開瘺管,適當切除皮膚和皮下組織,內口周圍組織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暢。如內口較深,瘺管通過肛管括約肌,可採用掛線療法。以上手術優點是膿腫一期治癒,不再形成肛瘺。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內口有困難時,不應盲目尋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僅做切開排膿,待形成肛瘺後,再做肛瘺手術。二期手術優點是效果准確,治癒率高。
肛腸論壇常識---肛周膿腫
肛周膿腫和肛瘺是肛腸科常見病症,二者雖有差別,但在病因與發病機理上有共性,是肛管直腸周圍化膿性疾病的兩個不同階段。
臨床表現:肛門周圍出現一腫塊,甚者突然劇烈疼痛、紅腫發熱、墜脹不適甚至可出現全身發熱等全身中毒狀。而結核性肛周膿腫常為慢性病,疼痛不劇烈,伴有低熱,膿液、清稀色白,應與單純性肛周膿腫相區別。
治療原則:通常是先切開引流,待肛瘺形成後再行第二次手術,而我院多採用一期根治術,結合濟川方法傷口換葯,避免了再次手術之痛苦。徹底清除感染源厚發病灶(即內口)是手術關鍵。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 定道:肛管直腸向隙因急慢性化膿腫性感染上染,導形成膿腫者,稱肛管直腸膿腫,簡稱肛周膿腫。
年齡:20-40歲居多。
性別:男>女。
中醫:肛門癰疽。臟毒肛癰,盤肛癰,懸疽坐馬癰、跨馬癰、灌口癰,赤施等。
該病發病急驟,疼痛劇烈,如誤診或處理不當,常可導致肛周廣泛的組織破壞,甚至引起敗血症乃至死亡等。
(一)病因
本病多因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厚味,濕熱內生,熱毒結驟肛門。或因肛門肌膚損傷,感染毒邪,瘀血凝滯,經絡阻塞,血肉腐敗而成。
《外證醫賽匯編、肛癰篇》概括說:「肛癰者,即臟毒之類也,始起則為肛癰,潰後叩為痔漏。病各雖異,總之外手醉飽入房,膏梁厚味,灸博熱毒,負重奔走,勞碌不停,婦人生產努力,以上皆饒氣陷阻滯,濕熱瘀勞下注,致生肛癰。」
據我們對108例患者的病因調查,發作時有明顯誘因者68-65.96%,其中:
因食辛辣香燥-37例-54.41%
飲酒 -14例-20.59%。
迂勞倦 -6�?.82%
久坐女動 -3例-4.41%
坐卧濕地 -3例-4.41%
食油膩 -2例-2.94%
麥寒 -2例-2.94%
隨月經而發 -1例-1.47%
1、局部感染
(1)肛竇、肛腺感染。
足引起肛周膿腫最重要,最常見的原因。Eisenhammer統計,97%的肛周膿腫源於此。
(2)肛裂、痔瘡等其它肛腸病術前或術後的感染,會陰切開術後以及尿道,前裂腺等術手的感染均可繼發肛周膿腫。
2、全身性疾病繼發性感染。
如白血病、克隆氏病、TB、糖尿病、放線菌病以及膿毒血症引起的血行播散性感染等。
3、損傷
如糞便干硬,直腸內異物損傷以及刀、槍傷等繼發的肛周感染。
腹瀉
干便損傷(細菌)→肛竇→發炎→肛腺排泄不暢
↓
肛腺抵抗力
↓
肛腺炎
↓
肛腺膨大、破裂
↓
感染擴散
↓
中央間隙膿腫
↓聯合似肛纖維
經過括約肌間隙
↓
膿液漫延
↓外括約深淺間→坐骨直腔窩
↓ | →內粘膜下間隙
肛管後間隙
↓
直腸後間隙 肛裂、月管皮下膿腫
表現
本病的臨床特點是:膿腫部位淺在的,局部紅腫熱痛等症明顯,感寒發熱等全身症狀不明顯,檢查見局部紅腫,觸痛明顯,中央有波動感。容易確診。
膿腫部位較高較深的,局部症狀往不明顯,以墜脹、酸痛,不適等常見,而感寒發熱等全身症狀突出,檢查局部視診多無異常,。指診可找到壓痛區,或直腸結捫到腫塊區或豐富區域,穿刺可抽出膿液。血管增高明顯。
若肛周多個間隙聯合感染,則局部與全身症狀顯著,血象異常增高。
若膿腫已破潰則診斷自明。
膿腫如未及時治療,常有以下三種結局
1、沿括約肌間隙進一步漫延。
2、以肛周皮膚穿破排膿→肛瘺。
3、膿液以肛竇或腸畢穿出→內瘺。
4、自行癒合,但<5%。
診斷:
1、症狀:患者感肛門出現腫塊或硬塊繼而紅腫熱痛;或肛門附脹,酸痛,可伴惡寒發熱。
2、體征:肛門周圍腫塊潮紅,灼熱、壓痛;肛門直腸內捫及腫塊壓痛。膿成者可捫到波動感。局部穿刺獲見膿液。
(五)分類
以提肛為界提肌以上為高位,以下為低位。
1、低位肛周膿腫
位於提肛以下的間隙。以局部紅腫熱痛為主,全身症狀不明顯
(1)肛管前(後)淺間隙膿腫
(2)肛管前(後)深間隙膿腫
(3)坐骨直腸間隙
(4)肛門周圍間隙
(5)低位括約肌間隙
2、高位肛周膿腫
位於提以上,以寒線。,高熱、乏力、腺塊等全身症狀為主,血象高。局部症狀相對較輕。
(1)骨盆直腸間隙膿腫
(2)直腸後間隙
(3)直腸膀胱(子宮)間隙
(4)高位括約肌間
3、聯合間隙膿腫
膿腫累及2個以上間隙者。全身與局部反應均重。
(1)低位聯合間隙膿腫
(2)高位聯合間隙膿腫
(3)高低位合法間隙膿腫
4、直腸粘膜下膿腫
治療
「膿成決以刀針」切開排膿當首務。之後而結合滑熱解毒除濕、抗菌、對症等治療。
1、手術治療
(1)分期手術治療
表淺而單純性膿腫,可不用麻醉或局麻下於膿腫中央切開排膿即可。
膿腫深大或多間隙聯合感染者,用利多犬因作腰俞穴麻醉,肛門松馳後,行切開排膿術。切口方向應視膿腫的大小、位置不同,於素用放射狀,弧形成多處分段切口的方法。
排膿後,依次用O2水、鹽水,0.5%滴靈慶大沖洗膿腔。檢查無發出出血,傷口留置橡皮引流。
待急性炎症消退,膿腔收縮變化形成瘺管後(一般3個月左右)再作二期手術-肛瘺根治術。
(2)膿腫一次根治梗
條件具備、膿腫內口又明確者,行根治術可縮短療程,減輕痛苦、節省開支。
麻醉成功後,通過指檢、探針、美蘭染色等方法確定膿腫的部位、范圍、內口。
低位膿腫,作放射狀切口連同內口一並切開,搔刮膿腔,沖洗傷口,縫或不縫合傷口視情況而定。傷口量凡小林紗紊壓迫引流。
膿腫累及肛直環以上,則痔肛直環以下膿腔全部切開,顯露肛直環,將一橡筋從膿腔穿出內口,拉緊並結扎橡筋。
若屬馬啼形膿腫,則於肛門兩側作弧形切口,在肛管後側作以行切口,並行內口掛線引流,然後搔刮沖洗膿腔,縫合遠端,近端上凡士林或橡皮引流。
肛膿根治需要注意的幾點是:
(1)定位準確。術前明確部位、范圍、內口。可在麻醉下通過指診、穿刺等確定部位。通過肛門鍾、指診、探針、染色等確定內口。內口不明,宜分期治療。
(2)切口宜大,使引流務暢。膿腔應充分打開,不留無腔。術中可用指探查、分開膿脹內口的纖維間隔,以利引流。
(3)手術要注意肛門功能的保護。不主張對括約肌或肛直環的一次性切開、尤其高位膿腫受累的括約肌或肛直環較多,切開必然導致肛門失禁。故掛線法值的提倡。遠端要傷口深大者,宜縫合,其一可加迷傷口癒合,縮小療程;其二可減少疤痕面積,減小肛門畸形。實踐證明,只要操作準確,膿腔、原發灶清理干凈,近端傷口引流通暢,是不會感染的。
2、輔助治療
(1)抗生素的應用。
低單膿腫,全身反應不者,血象不高者,可不用或單用慶大,D或滅滴靈即可。
高位、復雜的,多間隙聯合感染的,應大劑量抗生素聯合靜滴,常用慶大32萬+0.5%滅滴靈200ml/日,或氮苄P.N.C先鋒黴素等。
(2)中醫葯的應用。
肛癰多由濕熱內生、熱毒結驟而成。術後早期應以清熱解、利濕排膿為主,常用清熱利濕湯加減:銀翹、板蘭根,花粉、公英、膽草各15,赤芍、丹皮、黃柏,川牧、紫花地丁各12,苡仁20。或用龍膽瀉肝湯,三仁湯土。
當急性期過,濕熱毒邪已清則應及時益氣補血,生肌斂口,同時也注意清理餘毒,常用八鈣湯加香曲、苡仁、公英等。
注意辨證施治
對症治療
視病情需要,可適當補濕、補電解質給予維C、B等支持治療。或者輸血、氨基酸等。
肛周膿腫
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是指肛門周圍軟組織發生急慢性化膿性感染,而形成膿腫的結果。其膿腫多來自肛門腺感染化膿蔓延到肛管周圍間隙或肛管皮下與粘膜下形成的膿腫。其特點為:
(1) 此病多見於20~40歲的青壯年。男性多於女性,可能與男性肛腺發達,分泌腺體增多,感染的機會增加有關。
(2)發病急驟,肛門部墜脹痛劇烈,疼痛難忍,臨床症狀顯著。
(3) 肛門膿腫形成以後,易向周圍軟組織間隙擴散,並可繞過肛門後方,向對側蔓延,形成新膿腫。這種向周圍組織擴散而形成多發膿腫的現象,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的主要特點。
(4) 膿腫成熟後,自然破潰排膿,由於直腸壓力的變化,腸腔內的氣體和液體不斷地從肛內的隱窩、肛竇或乳頭開口進入,使膿腔持續感染,難以粘連癒合,形成肛瘺,或是感染沿肛竇底腺組織分支,經淋巴管向外感染,順著括約肌各部的肌間隙蔓延,而形成膿腫。肛周膿腫主要有哪些表現? 肛周膿腫發生的位置不同,臨床表現也不盡相同。但一般的症狀是,當發現肛門直腸周圍有一個小硬塊或腫塊,繼則突然局部出現難以忍受的疼痛,紅腫發熱,墜脹不適,坐卧不寧,里急後重,大便秘結,排尿不暢,有直腸刺激症狀,並隨之出現如體溫升高、食慾不振、寒戰、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狀。一般一周左右可形成膿腫,此時用注射器穿刺可抽出膿液,即可確診。發生肛周膿腫後應如何處理? 膿腫一旦形成,應立即切開排膿,積極控制感染,阻止膿腫向深部組織蔓延和擴散。同時配合全身和局部的治療,以減輕病人痛苦。肛周膿腫自行破潰後或切開後為什麼易形成肛瘺? 有的人直腸周圍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後,創口長期不能閉合,常有膿水流出,很痛苦,到醫院檢查發現已成為肛瘺。這是因為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後,原發內口感染物不斷從內口進入感染灶,形成長期的炎症刺激及反復感染,最終導致肛瘺。
H. 治療肛周膿腫的最佳方法有哪些
膿腫是否形成可通過是否有波動感或超聲檢查是否查見液性暗區判斷。在膿腫形成前,可採用抗生素抗感染、局部外敷有抗感染作用的葯膏。
肛周膿腫一旦形成,應盡早切開引流,淺表的膿腫如肛周皮下膿腫可以在局麻下完成,位置偏深的膿腫則需要在腰麻甚至是全麻下完成。對於有糖尿病、炎性腸病等誘因的患者在切開引流的同時還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葯物治療
口服抗生素
對膿腫引流後感染控制不好的患者,在積極查找有無殘余膿腫時,應根據細菌培養結果調整抗生素。
原則上,身體狀況良好的非復雜性肛周膿腫在行膿腫切開引流術後不推薦常規使用抗生素治療。
對於伴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的患者,在積極手術清創的同時,必須聯用高效廣譜的抗生素。
外用抗感染葯膏
主要在膿腫未形成或未切開引流時使用,但當膿腫切開引流後,無需繼續使用。
瀉葯
對於有排便困難的患者可以口服緩瀉劑來軟化大便,減輕排便時的疼痛症狀。
手術治療
肛周膿腫一經確診,應盡快行膿腫切開引流術,以免感染進一步擴散。根據膿腫的深淺和具體的位置,其採用的麻醉方式和手術操作步驟有所區別。
手術方式
不同部位肛周膿腫
淺表的肛周膿腫如肛周皮下膿腫及部分較表淺的坐骨直腸窩膿腫可以在局麻下完成,切開後膿腔可以填塞凡士林紗布輔助引流及膿腔內止血。位置偏深的膿腫則需要在腰麻或全麻下完成,通常需要放置引流管輔助引流。
對於直腸黏膜下膿腫、括約肌間膿腫以及經括約肌間擴散形成的肛提肌上膿腫,需經肛門鏡下行膿腫切開引流或切開內括約肌引流。
坐骨直腸窩膿腫與肛提肌上間隙膿腫合並時應仍經坐骨直腸窩引流,需充分擴創肛提肌,並安置引流管。膿腫切開的皮膚開口應足夠大,避免皮膚先於膿腫癒合。
肛周膿腫並發肛瘺
由於部分肛周膿腫患者並發肛瘺,對於這些患者,膿腫切開引流時是否同時行肛瘺的切開或掛線手術目前仍有一些爭議,准確找到竇道及內口,避免製造假的竇道是成功的關鍵,建議同期手術僅在有充分經驗的醫院開展。對於復雜的肛瘺應在肛周膿腫痊癒後再次行肛瘺的手術來減少手術並發症。
肛周膿腫合並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
對於合並會陰部壞死性筋膜炎的患者,應充分切開皮膚,切除壞死的皮膚及皮下筋膜,至新鮮、出血的創面為止,並同時使用高效廣譜的抗生素。術後應及時檢查創面,有新的壞死組織時,可每2~3天再次清創,嚴重的患者常常需要多次清創才能痊癒。壞死性筋膜炎有較高的病死率,行清創時應盡量徹底,不應顧忌皮膚軟組織的缺損如何重建。感染鄰近肛門時,應行結腸造口,避免大便污染創面。
I. 肛癰怎麼辦
你好!傳統治療肛瘺、肛癰,均採用切開或切開掛線療法。瘺管或肛癰切開後,對肛門周圍組織損傷較大,既給患者增加疼苦,又可能造成肛門移位。並且換葯時間較長(一般都在40天以上),有的因切排的肛癰一時找不到原發的感染肛腺而導致肛癰復發,或進而發展成肛瘺。本病多因多因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肥厚味,濕熱內生,熱毒結驟肛門。或因肛門肌膚損傷,感染毒邪,瘀血凝滯,經絡阻塞,血肉腐敗而成。發作時有明顯誘因有;因食辛辣香燥.飲酒.過迂勞倦.久坐少動.坐卧濕地.食油膩等,平時要注意飲食起居.開車一到二小時要下來活動一下.多做提肛操.便後要用溫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