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直腸結腸全切除,小腸可以和肛門直接接嗎
科室:安徽省蚌埠第一附屬醫院,胃腸外科
希望醫生提供的幫助:在蚌埠醫院做了 結腸直腸切除回腸造口,有肛門,手術的時候醫生說小腸上也有幾個小息肉,想問下以後還能還納嗎,還納後肛門功能怎麼樣,謝謝醫生了,很是心中國 附件:病歷資料僅醫生及患者本人登錄後可見劉文方醫生 答 二0一三-0漆-二0 二二:四一:09要了解「回腸造口」是臨時性預防性造口還是永久性造口?我們對於家族性腸息肉病的處理一般是全結、直腸切除術,同時行回腸肛管吻合及臨時性預防性回腸造口術,二期行造口回納術。所以您的情況要問您的手術醫生。醫生鄭重提醒:因不能面診患者,無法全面了解病情,醫生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診療請一定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你好,。手術方法如下:
1.右半結腸切除術適用於盲腸、升結腸及結腸肝曲部的癌腫。
2.左半結腸切除術適用於降結腸、結腸脾曲部癌腫。
3.橫結腸切除術適用於橫結腸癌腫。
4.乙狀結腸癌腫除切除乙狀結腸外,還應做降結腸切除或部分直腸切除。
C. 結腸癌的手術方式有哪些
(一)局部切除術
指腫瘤所在區域的部分腸壁切除,適應於早期結腸癌,Dukes』A及部分A1期,基本要求為:①切除腸壁的全層,②切緣距腫瘤不應小於2.0cm。對於息肉樣隆起型早期結腸癌可採用高頻電疑電切圈套法切除,微小癌可用高頻電熱活鉗術切除;對於平坦,凹陷型病變,可採用內鏡下粘膜切除術(EMR)。(二)腫瘤腸段切除指切除包括腫瘤在內的一定長度的腸管,一般要求上、下切緣距腫瘤不應小於5.0cm,適用於限於淺肌層的腫瘤,即Dukes』A及部分A2期。
D. 左半結腸切除術的手術步驟
以降結腸癌為例。
1.體位仰卧位。
2.切口左側正中旁切口。
3.探查探查左側結腸病變性質、大小與活動度,以及淋巴結、肝臟、盆腔有無病變。
4.顯露左半結腸用溫鹽水紗布墊保護大腸與大網膜,用深拉鉤向中線拉開,顯露左側結腸。
5.結扎腸系膜血管在十二指腸懸韌帶下切開後腹膜,將腸系膜下動脈與靜脈分離、結扎後切斷,近端結扎加縫扎。隨即沿腹主動脈旁自上而下清除淋巴結。在距腫瘤約5~6cm的上、下兩端,用細紗布條穿過腸壁邊緣的腸系膜,扎緊腸腔,控制腫瘤部腸內容物,避免上下流動,造成播散。
6.分離左半結腸切開降結腸左側緣後腹膜,用鈍性和銳性分離法,將左側結腸與腸系膜向中線推開。分離左側結腸系膜和顯露左側後腹壁時,應注意避免損傷左腎及輸尿管。將脾結腸韌帶切開,分離結腸脾曲;將胃結腸韌帶左側部分切開,分離橫結腸左段。分離時注意避免損傷左腎、脾及胰尾。再將盆腔乙狀結腸末段的兩側腹膜切開,分離乙狀結腸末段。注意避免損傷膀胱與兩側輸尿管。
然後,將左半結腸系膜分離,鉗夾、切開後縫扎。在橫結腸中段,用兩把十二指腸鉗(或全齒直止血鉗)並排夾住後切斷;在乙狀結腸末端用兩把直角鉗夾住後切斷,去除左半結腸。
7.橫結腸直腸吻合切除鉗夾過的保留端腸壁邊緣,腸端用紅汞液紗布拭凈,然後將橫結腸右段與直腸近端行端端吻合(一般採用開放式端端吻合術)。橫結腸右段應盡量分離鬆弛,直腸近端應保留足夠長度,以保證吻合無張力。先用兩針牽引線固定,隨即進行吻合。後壁外層用細絲線作漿肌層間斷內翻褥式縫合,內層用絲線(或2-0鉻制腸線)作全層間斷縫合。前壁內層用絲線(或2-0鉻制腸線)全層內翻間斷縫合,外層用絲線作漿肌層間斷內翻褥式縫合。
8.封閉盆腔腹膜先將盆腔分開的腹膜用細絲線間斷縫合,封閉盆腔腹膜,覆蓋吻合口;然後,將右側橫結腸系膜與後腹膜用細絲線間斷縫合。在吻合口附近的盆腔內放置香煙引流,自腹壁切口引出。
9.縫合逐層縫合腹壁。
E. 腸癌把腸子全堵了怎麼辦
我這里早幾天剛出院一個病人,也是回盲部腸癌把腸管堵住了,曾醫生就用這個具體的病例和你大致說一說。
腸癌把腸子全堵了,臨床上稱之為癌性腸梗阻。
上述例子是一個77歲的男性病人,半年前做CT檢查就發現右半結腸有腫瘤,但當時考慮到病人有冠心病,家屬商量後考慮病人年紀也大了,就不同意做腸鏡檢查,半年後腸管就全堵塞了。
該患者是因為腹痛、腹脹、惡心嘔吐入院。
入院基本處理包括以下幾項1、禁食: 腸管堵塞,吃的東西下不去,排不出,繼而導致腸管擴張,出現腹脹痛、惡心嘔吐等症狀,禁食的目的是避免胃腸道負擔進一步加重。
2、胃腸減壓: 腸梗阻患者腹脹痛比較明顯,能早期有效緩解腹脹痛的方法,包括止痛、插胃管、手術三個方法,止痛只能緩解一時,手術不作為第一考慮。通過插胃管的方法,可以將胃腸內積壓的食物、水分抽出,減輕胃腸道張力,可以有效緩解脹痛感。
3、補液: 腸梗阻病人因為吃不下東西,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缺水、營養丟失,入院後需要通過輸液補充能量和水分、鹽分等。
4、通便: 如果是低位的腸癌梗阻,可以通過灌腸、通便的方法,試圖把腸管清空,如果能做好腸道准備,也會為接下來的手術打下牢固的基礎。
5、抗感染: 病人入院後有腹痛、發燒等感染症狀,考慮腸梗阻後大便不通暢,腸道內細菌滋生產生毒素,抗生素的使用,可以緩解腸梗阻引發的感染。
6、手術治療: 既然是腸癌引起的腸道全部堵塞,本身的力量不足以打通腸管的情況下,則需要手術治療。
腸癌引起的腸梗阻,手術如何選擇?1、如果病人年紀大,基礎病多,其實做什麼治療都是枉然,還不如規范止痛,讓病人走得安逸些。
2、如果病人一般情況好,而病人和家屬手術意願不強烈,不想通過大手術折騰,可以考慮做局部支架植入,擴張梗阻段腸管,盡量恢復排便。但這也只是飲鴆止渴的做法,後期也會有再次梗阻,腸穿孔可能。
3、急診手術:如果經過上述基本處理不能緩解腸梗阻症狀,則需要急診手術治療。腸梗阻做不了微創手術,都是剖腹探查,對病人來說會比較痛苦,術後可以選擇鎮痛3-4天。
1、右半結腸癌梗阻: 一般手術做法是手術中清空大便+標准切除腸癌+對接吻合腸管+小腸預防性造瘺。
2、左伴結腸癌梗阻: 一般手術做法是手術中清空大便+標准切除腸癌+橫結腸造瘺,等病情好轉後,再做第二次手術將腸管對接回來。
3、直腸癌伴梗阻: 一般手術做法是手術中清空大便+標准切除直腸癌+乙狀結腸造瘺,等病情好轉後,再做第二次手術將腸管對接回來。如果是超低位的直腸癌,也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將腸管接回來了!
4、姑息切除: 如果腸癌較晚期,腹腔內多發轉移癌,而病人和家屬手術意願大,可以單純將大便清空,然後做結腸永久性造瘺。其目的旨在於解除病人痛苦,恢復飲食。這種超期晚期的腸癌,完全切除腫瘤的意義不是非常大,創面越大術後越難恢復。
總之:腸癌伴腸梗阻的治療,是個大方向,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選擇的治療方案也不相同,不能片面以為癌症就沒有治療的必要。
臨床上遇到不少已經有腸梗阻的腸癌患者,做完手術出來,最後結果並不是晚期。所以在不確定的情況下,務必要多咨詢專科醫生。
「腸癌把腸子全堵了」,根據這句描述,初步考慮是結直腸癌合並腸梗阻,多發生在結直腸癌中晚期。
腸癌並發腸梗阻症狀表現為?當腸癌並發腸梗阻後, 常表現為嘔吐、惡心、腹痛、停止排便排氣等 。
隨腸梗阻時間延長,大量的腸液和氣體聚積在梗阻近端,會逐漸將腸管撐大,嚴重會將腸管撐破,出現 腸穿孔 ,或因壓力較大,導致血管閉塞繼而出現 腸管缺血壞死 ,兩者都會導致腸內容物外溢,污染腹腔出現 彌漫性腹膜炎 ,嚴重者會出現 感染中毒性休克 。
大多數情況比較危急 ,需先做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衡,適當用葯防治感染性休克,之後根據腸梗阻病因、性質、部位及患者體質等決定手術方式。
1、結腸癌並發腸梗阻①右半結腸癌並發腸梗阻
右半結腸癌以全身症狀,即貧血、發熱、腹部腫塊為主 ,部分出現黏液膿血便、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
右半結腸癌並發腸梗阻多發於老年結腸癌晚期患者,起病隱匿,較易忽略,患者常合並營養不良、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需通過胃腸減壓後,再行右半結腸癌合並腸梗阻一期切除吻合,常見為回腸-結腸吻合術或回腸-橫結腸側側吻合術。
②左半結腸癌並發腸梗阻
臨床上, 左半結腸癌發病率高於右半結腸癌,常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便血及腸梗阻等症狀。
左半結腸癌並發腸梗阻時,多發老年患者,且伴有慢性基礎疾病,手術耐受差,因左半結腸壁薄較細,血供較差,易發生腸缺血,多為閉袢型腸梗阻,術後易發生吻合口瘺,可能需要二次手術。
一般通過胃腸減壓、灌洗、抗生素等應用後,多採用分期手術 ,常見術中結腸灌洗+腫瘤切除術+乙狀結腸或直腸上段端吻合術,但對患者情況要求較高。
直腸癌多表現為便血、排便習慣改變、黏液血便、便秘腹瀉交替、肛門墜脹等症狀 ,發展到晚期癌腫侵犯周圍組織會出現 尿頻、尿急、尾骨疼痛等 症狀。
對於直腸癌並發腸梗阻,首先進行胃腸減壓、灌腸通便、應用抗生素等,可通過乙狀結腸造口術來解決腸梗阻。
腸癌並發腸梗阻,如何治療?腸癌並發腸梗阻,除了術前做胃腸減壓、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失衡、適當服用抗生素消炎外,大部分都需要手術解決。
常見手術方式有:
1、腸癌原發灶可根治性切除, 一期手術可將癌腫切除後吻合,或一期手術切除癌腫後,二期手術進行腸道重建,術中要與灌腸相結合,但對患者要求較高,如果患者年老體弱或伴有嚴重慢性疾病,要謹慎選擇。
2、腸癌原發灶可切除但無法根治, 採用分期手術,一期手術做臨時腸造口,改善腸梗阻症狀,二期手術切除腫瘤,三期手術重建腸道,需考慮到手術時癌腫擴散種植、延誤切除時機以及患者體質及家庭負擔等因素。
3、Hartmann術 ,一期切除結腸原發腫瘤,並於腸梗阻近端造口,遠端封閉,二期視患者情況及腸管長度是否造口還納,但造口還納率較低,比較適用於高齡合並慢性疾病的患者。
4、結腸支架置入後擇期手術 ,即將結腸支架經肛置於梗阻部位後,解除腸梗阻恢復正常飲食後,擇期進行腫瘤根治術。
5、姑息治療 ,即單純結腸造口或單純結腸支架置入,以緩解腸梗阻症狀,提高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
總的來說, 腸梗阻是腸癌常見的並發症, 出現腸梗阻後外科干預的價值較高,如果是腫瘤晚期出現梗阻,需進行多學科會診後,制定治療方案。
這個問題問的已經很詳細了,這種病人也很多,現在結直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腸癌導致的腸梗阻越來越多,但是不同部位的腸癌處理方式也是不同的。
相同的處理措施下面這些處理措施適用於所有的腸梗阻患者
小腸癌小腸癌在胃腸道裡面的發病率很低,大約只有胃腸道惡性腫瘤的2%到3%,遠低於結直腸癌,但是小腸癌引起的腸梗阻,這幾年也是越來越多了。
如果上面這些常規治療的手段無法緩解,對於小腸梗阻的病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手術了,外科手術。
結直腸癌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遠高於小腸癌,因此結直腸癌導致的腸梗阻更加常見,如果一般的治療措施不管用,常用的有以下幾種手段:
腸梗阻是腸癌中晚期病人常見的臨床症狀,腸癌又分為小腸癌與大腸癌,由大腸與小腸本身解剖特點不一樣,兩者處理還是差異比較大,下面我就針對這個問題,和大家分享下我的臨床經驗。
小腸癌把腸子全堵了,我們的處理經驗是:小腸癌把腸子全堵了,患者會出現陣發性劇烈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肛門停止排氣排便表現。由於堵塞以上腸管內容物可以嘔吐出來或通過胃腸減壓引流出來,從而是給了醫生在處理病情上有比較充足的選擇時間。同樣道理,患者在選擇診療方面,也有比較多的選擇機會。
我們的處理經驗是: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減輕腸梗阻對病人內環境破壞與中毒性休克的發生,緊急通過胃腸減壓與補液糾正患者水電解質與酸鹼失衡。接著,檢查精準定位梗阻腸段,評估病情與選擇合理的手術方式。最後,是通過手術解除患者腸堵塞情況。
小腸癌全堵了,通過上述方法治療,基本上可達到解除梗阻治療的目的。由於大腸的回盲部是有抗反流作用的,因此大腸癌全堵了,就形成了只進不出的閉袢性腸梗阻,結果就是梗阻的結腸段內腸內容物越來越多,壓力越來越高,最後把腸管脹爆裂,形成急性彌漫性腹膜炎,病人往往因中毒性休剋死亡。因此,大腸癌全堵塞了,唯有快速手術解除梗阻外,沒有第二條辦法。
大腸癌把腸子全堵了,我的處理經驗是:1、結腸支架置入術: 即將結腸支架經肛置於梗阻部位後,解除腸梗阻恢復正常飲、食後,對有手術根治條件者,再擇期進行腫瘤根治術。對晚期不能耐受手術的患者,通過這樣的姑息介入手術治療,也可以進一步提高生存質量,減輕患者痛苦。
2、 急診外科手術治療,原則是先救命後治病 。病情不允許,以解除梗阻,防治中毒性休克與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鹼失衡為主。病情允許,則切除根治切除腫瘤+解除梗阻,即既救命又治病。除非是直腸癌無法保肛的患者,是採用乙狀結腸造口術外,結腸癌並梗阻患者,我們一般是採用結腸癌並梗阻一期切除吻合術治療,但術後我們常規放置自製肛管行結腸減壓排氣7-10天,即使患者排便以後,還是繼續留置自製肛管行結腸減壓至術後第10天。應用這個辦法以來,我們的結腸癌並梗阻一期切除吻合術,從未發生腸瘺等並發症。
註:自製肛管,我們選用管徑足夠、彈性適中小兒麻醉或呼吸機用的硅膠螺紋管,剪成10cm長,消毒保存。每次用肛鏡放入,患者排便後繼續放置肛管行結腸減壓。
總之,小腸癌全堵塞了,通過胃腸減壓後行解除小腸癌梗阻手術;在大腸癌全堵塞了,有條件,可行結腸支架置入術。沒條件由行急診外科手術治療,原則是先救命後治病。
在此強調,本文是本人個人經驗所談,用於科普宣傳。醫務人員切忽生搬硬套,違反倫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醫療事故,本人概不負責!
晚期結腸癌晚期可能會由於腫瘤的生長導致腸道梗阻,另外,如果做了手術的話,術後可能會由於腸粘連導致腸梗阻。腸道梗阻以後,上位腸梗阻會出現停滯排便排氣、腹痛、嘔吐等症狀,下位腸梗阻也會出現腹痛、停止排便排氣,應該立即給予插胃管,胃腸減壓並給予腸外營養的治療,另外,還應給予定期灌腸治療。腹痛的時候可給予止痛處理。祝好!
今天以患者家屬的身份回答這個問題。
我姥姥一年前查出結腸癌,當時全腹CT的回報就是確診的結腸脾曲惡性佔位,連「可能性大」這樣的餘地都沒給留。醫生約片後,說腸子馬上就堵死了,留給她的時間不會太長,當時我們家的心情就是倆字:絕望。
最後我們家決定,即使是癌症晚期,無法治癒,也得做點什麼,不能等死。而所有接下來要做的,都以「改善生活質量」為目的,而不是以治癒為目標了。
經過多方咨詢,我們決定進行「造瘺」手術,簡單說在腸道長瘤體的上端與外界連通吻合,形成腹部的一個新的「肛門」,連接「造口袋」。
到現在,姥姥帶著造口袋生活已經超過一年了,完全超過我們當時的預期。老人的狀態也不錯,除了腹部多個袋子,其他的部分都很正常,吃飯喝水都沒啥影響,也沒有腹痛等症狀。
對於目前的結局,我們家還是很滿意的。對於癌症晚期的患者,還應以提高生活質量為目標,盡量延長壽命。
腸癌把腸子都堵了怎麼辦?
2018年春節剛過,公婆說回湖北老家。婆婆90多歲的老母親還在。從老家住了一個多月,公公覺的肚子不舒服,從寸衛生院看了,醫生也沒想到是癌症。就按腸炎常規療法輸了幾天水。
可是過了十幾天也不見好。公公就給自己的兒子打電話,讓回去接他回家。大姑姐和老公打公公剛接到城裡倆天,公公就不舒服厲害。小姑子的老公認識醫院熟人,正准備住院時,公公就腹痛難忍,醫生做了簡單檢查說是腸子的事,緊急安排手術。
化療還沒有做完,到了同年8月一天晚上,公公又是腹痛難忍再次被緊急送到手術室。
這回的手術就不順利,公公手術進行一半,由於身體太弱,停止呼吸,醫生淋巴沒有清掃干凈,公公就結束了手術,從手術室被推翻了重症監護室。
當天晚上8點就下了病危通知書。
還好,住了十天重症挺了過來。
作為外行人,我都知道公公腸道堵塞,是因為腫瘤堵住了腸道。老公非說公公是吃了亂七八糟的東西把腸道堵住了。
所以這次手術完,老公限制了公公吃很多東西,也許是不好消化的原因吧!反正總說,吃東西要注意,別再把腸道堵了。老公說如果再堵住了,公公肯定下不了手術台。
婆婆心大,說她鄰居腸癌動了三次手術還挺好的。
這次手術,公公堵住的腸子沒事了。中間化療了一療程,據說效果也挺好。公公又拿了三年工資。
話說三年前公公手術,婆婆一直就說公公把錢花完了她怎麼辦。她怎麼不說公公又掙了三年的錢。
公公這次轉移腸道倒是沒事。第二次手術時,腸道都堵死了,截去了近90公分的腸子。
有啥別有病。腸癌如果最後腫瘤堵住腸子,是不是都像我公公那樣可以進行手術呢?
大家說說你們身邊腸癌把腸子堵掉怎麼治療的?
F. 潰瘍性結腸炎手術方式如何選擇
(1)結腸直腸切除加回腸造口。全結腸直腸切除、永久性回腸造口術是治療的標准術式之一。該術式多用於全結腸型或長期服用激素、肛門失禁患者,身體狀況較差的老年人及並有直腸癌的患者。
其優點:既能治癒,又能降低有10 年以上病史者發生結腸癌的危險;能緩解該病的腸外症狀(如皮損、關節炎);手術費時少,可以一期完成,尤其是對年齡較大、體質差的患者不失為良好術式。其缺點為:術後永久性回腸造口不易管理,患者常難以接受,且有30%的患者還會出現出血、炎症、造口旁疝等並發症。5% 左右的男性患者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
(2)全結腸直腸切除回腸貯袋造口。1972 年設計了可控制式造口,即用一段小腸製成貯袋,再用一段腸管製成一個單向生物瓣,使之能暫時貯存並控制大便。該術式國內應用較少。術後大部分患者能完全控制氣體及糞便,無造口周圍皮膚刺激或不良氣味,但因腹部仍有造口,並需每日多次插管引導排便排氣,患者仍多感不便。
(3)結腸全切或次全切除直腸保留(回直腸吻合或升結腸直腸吻合)。全結腸切除回直腸吻合術對於少數病變主要位於結腸、直腸無病變者可考慮,手術操作簡單,可以避免術後骶前出血、感染及貯便功能、排尿和男性性功能障礙等並發症,但有術後復發的危險,故術後需內鏡監測。因術前長期腹瀉,肛門括約肌功能不良,術後回腸排出物量較大時會引起肛周皮膚嚴重糜爛,患者極為痛苦。
會陰部無法使用造口袋,會嚴重影響患者休息,生活質量很差" 近年由於回腸貯袋肛管吻合術恢復性手術的發展,回直腸吻合術為多數外科醫生摒棄。嚴重直腸炎、合並肛周疾病、肛門失禁及直腸病變不典型增生者為該手術的禁忌證。
(4)結腸全切回腸肛管吻合術。由於保留了肛門括約肌功能,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因此受到普遍歡迎。該手術禁忌證是肛門失禁和直腸腫瘤。老年人由於肛門括約肌比較鬆弛,也不適宜進行此種手術。報道,該手術治療效果良好,短期和遠期並發症少,患者手術2 年後平均每日大便3 ~ 6 次。
(5)全結腸直腸切除回腸貯袋肛管吻合術。該術式目前被認為是擇期手術的標准方式。隨著雙吻合器、三吻合器的廣泛應用,手術也變得更快捷,出血減少,貯糞功能提高,減少了感染和夜間大便失禁的發生率,適用於低位直腸無癌變、體質尚好,且肛門括約肌功能良好者。其優點是:既徹底切除了病變部分又保留了肛門排便功能,其貯袋可減少排便次數,生活質量較好。缺點是:術後盆腔感染或吻合口漏是該手術最嚴重和難治的並發症吻合口狹窄。主要原因是回腸遠端缺血或吻合口有張力,以及局部感染或吻合口瘺,其發生率在4% ~ 16%。合並有肛周病變甚至感染或肛門失禁時貯袋失敗率較高,應盡量避免貯袋相關並發症:貯袋炎最常見,發生率在31% 左右,其確切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貯袋瘺的發生率為2.8% ~ 9.7%,常表現為貯袋肛周皮膚瘺或貯袋陰道瘺。
G. 結腸癌有哪些治療方法求解答
結腸癌治療原則是以手術切除為主的綜合治療,同時聯合化療、放療等降低手術後復發率,提高生存率。對於不能切除的結腸癌
,可採取新輔助化療
,一方面可以降低腫瘤的分期,使部分不能切除的腫瘤轉化為能夠切除的腫瘤;另一方面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現將結腸癌主要治療方法列舉如下:手術治療根治性結腸癌手術的切除范圍包括癌腫所在腸袢及其全結腸系膜(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即切除了癌腫本身,又可以徹底清除了可能轉移的區域淋巴結。因此,只有進行了徹底的手術才有可能治癒結腸癌。
另外,對於有肝、肺轉移的患者,也不是完全喪失了治療的機會。新的觀點認為,如果轉移病灶能夠同時切除,就與結腸癌的病灶一起切除,轉移灶不能切除先進行新輔助化療
,降期後再切除。在一部分肝轉移患者中,肝轉移局限一葉或一段,手術切除不但簡單,而且5年生存率可達50%。手術適應證的選擇與外科醫生的經驗是決定手術的關鍵因素。
肺是結腸癌最常見肝外轉移部位,發生率為10%~25%,如果不加以治療,其平均生存時間不超過10個月。隨著外科治療經驗的積累,更多的外科專家認為只要肺轉移灶可以完全切除,即使轉移瘤為多發,也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外科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22.0%~48.0%。
其他治療化療:結腸癌隨著生長發育逐漸向遠處轉移,有3/4的患者在診斷時就已經有轉移,能夠接受根治性手術切除者,也有半數患者最終發生遠處轉移。因此,根治術後的化療即輔助化療是結腸癌綜合治療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輔助化療的機理在於用化療控制減滅根治術後體內的殘留病灶。術後機體荷瘤減輕,遠處微小轉移灶的增殖導致其對化療的敏感性增高,術後早期化療可以達到最大的消滅腫瘤的目的。
放療:對於不能切除的腫瘤或有遠處轉移病灶者,局部放療也是晚期結腸癌治療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使腫瘤縮小,改善患者的症狀,常和其它治療方案聯合應用。目前研究較多、效果較好的是外科和放射的綜合治療,包括術前放射、術中放射、術後放射、「三明治」放療等。
但放療對機體有較大的傷害,對身體機能差的晚期結腸癌患者應慎用,一定要防止毒副作用造成的人體免疫功能的損傷。
生物治療:免疫療法和基因療法均屬於生物治療,目前臨床上應用得較多的是免疫療法。主要是調動人體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復機體內環境的平衡,相當於中醫的「扶正培本,調和陰陽」。生物治療能夠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還能提高放療、化療的療效,減少放療、放療的毒副作用。
靶向治療:所謂的分子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葯物,葯物進入體內會特異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療又被稱為「生物導彈」。
2010年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報告,分子靶向治療在結腸癌上帶來了許多令人鼓舞的研究結果,如單克隆抗體與化療聯合方案可使患者平均生存期延長24個月左右。
但是靶向治療的研究才剛起步,靶向治療的預測指標仍不明確,也就是說,我們難以在用葯前預測患者是否從治療中獲益。雖然一些靶向葯物對晚期結腸癌治療的療效已經獲得公認,但是這些葯物應用時間及應用方式仍存在很大的爭議。隨著靶向葯物的廣泛應用,耐葯問題也日益突出。目前結腸癌的葯物治療處於從單純細胞毒性治療逐漸過渡到分子靶向治療時代。
結腸癌的靶向治療研究任然任重而道遠。
中葯治療:目前多數是配合手術或化療進行綜合治療。可以減少化療的副作用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辯證論治。以清熱解毒、祛瘀散結,實則攻之,虛則補之為治療原則。
H. 結腸息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結腸息肉是一類從粘膜表面突出到結腸腸腔內的隆起狀的病變,其臨床治療方法有多種,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介紹其中主要的三種,希望它們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一、注射療法注射法是採用硬化劑或壞死劑注射於息肉基底部阻斷其血液循環使其壞死脫落。常用葯物有5%魚肝油酸鈉或6%~8%明礬注射液,亦有用 95%無水酒精注射治療的。二、手術切除結腸息肉可於肛鏡卜自根蒂部手術摘除,注意息肉根蒂部須干凈徹底切除,否則可致術後復發,通常是切除後將息肉根蒂部結扎,任其 自行壞死脫落。手術切除是直翻息肉經常採用的治療手段。三、套扎療法近年來亦有採用套扎器在肛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下套扎住息肉基蒂部,任其自行缺血壞死脫落,達到治癒目的。但要注意套扎 蒂部脫落時有時會伴隨出血,須復查以防止並發症出現。四、微波治療微波治療是利用微波熱效應將息肉燒灼切除,近年來微波治療趨於普遍,通常是採用特殊微波治療儀在結腸內窺鏡直視下行燒灼切除術 ,操作中須小心謹慎,否則燒灼過度可致腸穿孔等嚴重並發症。
I. 腸息肉的手術治療是怎樣的
息肉及息肉病的手術治療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腸段切除、結腸次全切除、全結腸切除、全結腸及直腸切除。視息肉的多少、基底的寬窄及所在的部位而定。
(1)對單個有蒂息肉可做內鏡下圈套、電灼(凝)或結扎摘除;對體積較大者,可選擇腸壁、腸段切除。
(2)無蒂或廣蒂息肉,位於腹膜返折以下的可經肛局部切除(一般要求息肉距肛緣的距離小於5cm)或經骶後路局部切除(息肉距肛緣的距離6 ~ 9cm);息肉位於腹膜返折以上的可行腸壁切除或腸段切除。
(3)息肉病可根據情況行全結腸、直腸切除、回腸造瘺;全結腸、直腸切除、回腸貯袋肛管吻合;結腸次全切除、盲腸直腸吻合;結腸全切、回腸貯袋直腸吻合術。
對於手術切除的息肉,應常規送快速病理檢查,根據快速病理結果決定是否進一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