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附子的種植方法

附子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4 01:21:40

1. 如何種植附子

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加工品。又名鵝兒花、鐵花。葯用側生塊根,葉辛,性大熱,有毒,具有回陽救逆、溫中止痛、散寒燥濕的功能。
一、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厘米。塊根通常2個連生,栽培品種的側根通常肥大,倒卵圓形至卵形,直徑可達5厘米。表皮茶褐色至深褐色、平滑,周圍有瘤狀突起,下部有多數或無細小須根,莖直立,圓柱形,青綠色,下部老莖多帶紫色。葉互生,有柄,葉片卵圓狀五角形,堅紙質或略革質,表面暗綠色,背麵灰綠色。總狀花序,花序軸上密生反曲的白色柔毛;小苞片窄條形,萼片5,呈花瓣狀;花藍紫色,外被短毛。果長圓形,具橫脈,黃棕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
二、生長習性
喜生於海拔1800—2000米、氣候溫暖、濕潤、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又有灌溉條件的綿砂、細砂土壤,黏土或低窪積水地區不易栽種。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山地,從大雪開始,10月下旬每畝地施廄肥或堆肥4000—5000千克作底肥,按寬1.2米作畦,畦面寬1米,將過磷酸鈣50千克、菜餅50千克,碎細混合撒入畦面,攪拌均勻,以備下種。
2、繁殖方式
用塊根繁殖。先要選種根,塊根按大小可分三級,第一級每100個塊根重2千克,第二級重0.75—1.75千克,第三級重0.25—0.5千克,第一級和第三級多用作烏頭種根,第二級塊根用作附子種根,每畝用塊根11000—12000個,為130——150千克,凡是塊根皮上帶黑疤,水旋病及有傷口和病蟲害的塊根,不可作種。種根挖出後,放在背風陰涼的地方攤開(厚約6厘米)晾7—15天,使皮層水分稍干一些就可栽種。11月上、中旬在畦中按順序以株行距15厘米x18厘米、窩深12厘米穩苗入坑栽成3行,後覆土9厘米厚,成魚背形以利於排水。在栽種時每隔10株間可多栽1塊根,以利補苗,確保豐產。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11月中旬前後淺鋤草1次,保持田間無雜草。
(2)補苗
第二年早春苗出齊後及時進行補苗,取健苗帶土補栽,壓實,澆清水以利成活。
(3)追肥、培土

2. 附子的種植方式

(1)選種:烏頭品種較多,經過鑒定篩選。
(2)栽種:四川於12月中旬,陝西於11月上旬。栽前用50%退菌特0.5公斤、尿素0.5公斤、兌水250公斤,浸種根3小時。穴栽。1級種根行距各17厘米,穴深12-15厘米,每畦3行,交錯排列,每穴栽1個,畝栽12760個;3級種行株距各13厘米,穴深7-10厘米,每畦4行,每穴栽1個,畝栽2萬個。栽種時在行間多栽10-15%的種根,以作補苗之用。栽後覆土平畦。
(3)烏頭的採收與貯運:烏頭栽種第2年立冬後收挖。剪去過長須根,用竹簍分級包裝,及時運至壩區栽種,不宜久放,以免腐爛。運輸途中不能日曬雨淋,防止發熱霉爛。運壩區後1-2天,不能及時栽種的,應攤放於鋪有草 的陰涼乾燥處,厚4.5厘米左右,並隨時翻動,防止發燒。存放時間不超過7天。
附子栽種田管理
(1)耬畦、清溝與補苗:於幼苗出土前,用竹耙或雙齒缺絲鉤將畦面大土塊和過厚的蓋土扒入溝內,砍碎後,再培於畦面,鏟平溝底,保持平坦不積水。耬畦時不要過深,以免傷種芽。幼苗出齊後,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燒毀。補苗宜早不宜遲。
(2)除草:附子栽培精細,經過耬畦、清溝和修根等管理措施後,土壤更加疏鬆、細碎,不必另行中耕。但幼苗出土後,雜草開始滋生,注意經常拔除,做到有草即除。
(3)修根:陝西漢中及四川涼山等地不修根,總產量較高,但附子個體小,大多不符合加工附片的要求。江油一般修根兩次。
(4)施肥:附子生長期較短,一般追肥3次,第1次施肥在補苗後10天左右進行,每隔2穴刨坑
5)打尖、掰芽:第1次修根7-8天後,開始打尖。根據植株生長快慢,分次進行,共2-3次。用鐵簽或竹簽輕輕挑去莖頂嫩尖,注意不要損傷頂葉和其它葉。一般每株留葉6-8片,每周掰芽1-2次,尤其立夏後,腋芽生長最盛,應及時掰除。
(6)灌溉與排水:應根據氣侯情況和土壤濕度,適時適量的灌溉與排水。在幼苗出土後,土壤乾燥應及時灌水,以防春旱。以灌跑溝水(即水從溝內流過不停水)為宜。以後氣溫逐漸升高,應掌握畦土翻白即灌水。6月上旬以後,天氣炎熱應停止灌溉。大雨後應及時排水,以免造成附子塊根腐爛。
,先施堆肥,再用氮素化肥兌清糞水施之提苗。

3. 種植附子怎樣留種

(1)烏頭培育

① 整地施肥 選玉米、小麥輪作6年以上,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深耕35厘米,進行3犁3耙,使土壤細碎、松軟並耙平。按畦寬1~1.3米,溝寬17厘米劃線,然後把底肥火灰或堆肥等農家肥每667米2用1500~2500千克,過磷酸鈣、油餅各50千克,打碎混合後撒於將來做畦的畦上,用鋤頭把肥料翻入土中與土拌勻備種。

② 塊根分級 根據塊根大小分為3級,一級每100個塊根重2千克;二級每100個塊根重0.75~1.75千克;三級每100個塊根重0.25~0.5千克。將一級和三級作烏頭種根培育,二級塊根作附子種根栽種。

③ 栽種 在12月上、中旬栽種。一級塊根按株行距17厘米×17厘米開穴,下種,三級塊根按株行距13厘米×13厘米開穴下種,淋人畜糞尿每667米22000千克,再提溝土蓋種,溝深15厘米,同時每隔10窩密栽1株以備補苗用,栽後清溝壘畦。

④ 田間管理 苗出齊後,發現有病株、缺株要及時用健苗帶土補栽,栽後壓實並澆水,以利成活;當苗高50厘米,有葉12~13片時摘心,防倒伏,當腋芽長出5厘米時,及時掰去頂端1~2台芽,余芽留下,讓其開花結果;追肥,第一次在3月中、下旬,出苗後結合除草,每667米2施豬糞水1000千克或尿素5千克對水2000千克淋灌。第二次在5月上旬,每667米2用人畜糞尿1000千克或尿素6千克對水2000千克淋灌。第三次在8月上旬同樣再淋灌1次。並進行清溝培土,盡量多培壘幾個莖節;間作,4月上旬在畦的陽面,按穴距50厘米挖穴點播玉米,每穴播2~3粒,將來能起著蔽陰降溫的作用。

⑤ 收獲 烏頭開花結果後,於12月上、中旬挖收,挖出後去掉泥土和須根,分級堆放。在堆放或長距離調種運輸途中的夜裡,均應在室內地上攤晾,以免發熱霉爛。一般667米2產4萬~5萬個,最高可產10萬個以上。

(2)附子栽培 附子栽培也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水稻或玉米輪作4~5年以上的砂壤土。於8月前先犁地炕田,犁深20厘米,清好排水溝,12月上旬起反復犁、耙、鎮壓多次,整細整平。栽前再牽繩「踩畦」,即按畦寬1米,畦溝寬24厘米踩畦,然後把堆肥或圈肥與油餅、磷肥等混合搗碎,用量同烏頭培育,撒於畦面,用鋤頭與土拌均勻待種。

12月上、中旬栽種,栽種時在畦面上用木製印耙子開窩,開成3行錯開的窩,行窩距各約16厘米,然後把已分級的烏頭分別播種,每窩1個,放正,使絆(即烏頭由母株掰下的痕跡)都向畦心,芽嘴向上稍仰,並稍露畦面,每隔10窩,在窩外多栽1~2個,以備補苗。栽後及時開溝,將畦溝土提到畦面覆蓋烏頭,厚約6厘米,溝深18~21厘米,寬約24厘米。畦溝要求平整通暢,進水面稍高,出水面稍低,以利排水。

種後在2月上旬未出苗時,用竹耙把畦面的大土塊及蓋土過厚的,耙到畦溝里,用鋤搗細後,再提到畦面耬平,使溝底平坦通暢。2月中旬出齊苗後,如發現病株立即拔去燒毀及缺苗的,可用預備苗帶土補栽;在4月初和5月初要修根1~2次;一般追肥3次,第一次在3月初以催苗為主,每667米2用人畜糞肥1500千克對1倍水,或尿素5千克,第二次在4月初,施鮮苕子(苜蓿)2000千克切細,菜子餅50千克,人畜糞水3000千克,第三次在5月上旬,氣溫逐漸升高,塊根也開始膨大,可用牛圈肥8000千克碾細加菜子餅(發酵)75千克混合穴施,再用人畜糞水6000千克淋窩。施肥時應在畦邊每隔2株開窩,位置要與第一次追肥的窩錯開,把肥施於窩內,再淋水肥,施後用土蓋窩,把溝內土提到畦面蓋上使成瓦背形;4月上旬摘尖,一般密葉苗留葉8~9葉,稀葉苗留葉7~8片,頂端腋芽長出4~5片葉時將腋芽摘尖,下面腋芽全掰掉,注意勿傷葉片;在生長期中要保持畦內濕潤,乾旱時要注意灌水,採用溝灌水淹至溝深的1/3即可,下大雨後要注意排水;冬季還可在畦邊間種蔬菜,春季在畦的向陽面,每隔5~6窩間種玉米,陰面可間作芋頭。附子在7月下旬收獲。

4. 烏頭的附子要怎樣栽種

栽種烏頭的附子:栽種前,選擇大小中等、色澤新鮮、芽口緊包、無損傷霉爛的烏葯作繁殖材料。然後按大小分別栽種,栽種期以12月中旬為宜,最遲不能超過12月下旬。因土溫較高時栽下塊根,先生根,後出苗,翌年幼苗生長健壯,產量高,質量好。過遲,則生長不良,產量低。

然後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株距17厘米7厘米開穴,前後穴要錯開,呈品字形排列。將烏葯芽口向上,垂直栽入穴內,大、中等的烏葯每穴栽1個;小的每穴栽2個,每667米2須用烏葯1000個左右。栽後,將畦溝內的細土覆蓋烏葯,厚約7厘米。

5. 附子的栽種方法是什麼

栽種的時間在大雪至冬至為宜。但以冬至前6~10天為栽種適宜期。在整好的畦面中間,用木製印耙子開窩,開成兩行錯窩,行窩距各約17厘米,然後將附子葯種按大、中、小分別栽種。這樣附子苗架生長整齊,也便於管理。每窩大、中葯1個,小葯可栽2個,並使絆即附子從母株上摘下的痕跡都向畦心,芽口向上,稍仰,並稍露畦面,用手指刨土穩固種葯,每隔10窩在窩外多栽1~2個,以備補苗用。每667米2可栽種葯8500~10000個。栽後當天就要開溝,將畦溝泥土提到畦面覆蓋種葯,厚約7厘米,溝深20~30厘米,畦溝力求平整、通暢,防止積水。

6. 白附子的種植方法

白附子喜陰,且第一年和第二年生長緩慢,可與小麥、玉米、林果等間作,既為白附子生長創造遮陽條件,又可充分利用地力及光熱資源。
1.糧葯間作。①小麥—白附子:選土層深厚、有排灌條件、肥力中等的地塊,於秋收後種麥前及時深耕25~30厘米,結合深耕每畝撒施優質圈糞4000千克,碳酸氫銨68~75千克,過磷酸鈣53~55千克,氯化鉀25~27千克或草木灰250~260千克,作小麥基肥1次施入。另外,每畝安排34~37千克碳酸氫銨和26~27千克過磷酸鈣,在小麥起身拔節套種白附子之前開溝施於白附子壟內,作為白附子種肥。秋種時要起壟,每條帶寬40厘米,用寬幅耬在壟間播種2 行小麥,壟間距(即小麥窄行距)6~8厘米,小麥實際行距23~24厘米。於4月底至5月中旬(麥收前20天左右),在小麥寬行內套種1行白附子,穴距為 15~20厘米。
②玉米—白附子:白附子與玉米間作,玉米可作為蔭蔽物。(www.nczfj.com)白附子為喜陰植物,玉米為陽性喜光植物,二者間作兼顧了二者的生物學特性和生長發育特點,相得益彰。玉米可調節農田小氣候,使溫度降低2℃左右,濕度增加11%左右,減少了直射光,增加了散射光照,為白附子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從而提高了產量。玉米與白附子間作,每隔1.2~1.3米種1行玉米,穴距60厘米,每穴種2株。
2.果葯間作。蘋果、梨—白附子:由於白附子喜陰,與果樹間作可起到遮陰效果,又可充分利用地力。春季將白附子間作在果樹行間,待出苗後及時中耕除草,全年除草5~7次,結合除草可鬆土2~3次,增施有機肥及化肥,以利果樹和白附子生長。
3.葯葯間作。山茱萸—白附子杜仲—白附子:白附子與山茱萸和杜仲等木本葯用植物間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春秋均可種植,山茱萸和杜仲按行株距各3米栽植,白附子間作在行間。為保證二者雙豐收,苗期結合中耕除草追肥4~5次,第一次追肥在4月進行,畝施尿素10~15千克,6~8月為苗木生長旺盛期,每月追肥1次,每次每畝施尿素15千克。如施用腐熟的稀薄糞肥,每次畝施2500~3500千克。在除草施肥的同時,對生長過密的幼苗須間苗1 次。杜仲與山茱萸幼樹生長緩慢,需加強撫育,每年3~4月和5~6月各進行中耕除草並施肥。

7. 附子的種植方法

附子一般是在每年的十一月進行種植,種植的行間距為二十五到三十厘米,逐漸距為十五到二十厘米。栽種的時候要主要栽種的深度們一般是十五厘米左右,通常每畝能栽種一萬多個附子。其次就是我們在栽種的時候要注意,按照不同的地形以及土壤的肥力來規劃栽種的密度。

在出苗之前需要進行耬畦、清溝,然後等到出苗之後,查看幼苗的生長狀況,並及時的補苗。等到補苗之後要進行一次中耕除草或者人工拔草。

等附子苗長到十五厘米左右的時候,進行適當的根部修剪,一般在他的生長過程中,需要進行兩次左右的修根。而附子的生長周期比較短,但是也需要進行三次追肥,主要是以腐熟的堆肥或廄肥。第一次修根之後一周左右,需要開始進行打尖,然後每個星期進行一次掰芽。最後要注意的是,及時的排水和澆水。

附子具有喜溫暖、喜濕潤、喜陽、耐寒的特點。種植地宜選擇土層深厚、土質疏鬆、肥力充足、水源充足的,但排水性好的含腐殖質豐富的沙質壤土。可以是荒地也可以是熟地。選好種植地後,進行常規整地,並且重施基肥,基肥以農家肥為主。將基肥拌勻,開溝作畦,將畦面耙平即可。

8. 中葯材附子,是怎麼種植的有哪些技術要求

引言:中葯的產業不斷發展,人們的葯材的需求量越來越高,種植中葯材的商家也要不斷提高產量和質量。而中葯材附子是很多葯方里所需要的一味重要原料,而對於附子治的種植要求有很高的技術要求和科學種植。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中葯材附子是怎麼種植的,有哪些技術要求。

三、技術要求

對於附子的種植一定要注重田間管理,這也是附子的高產高質的重要技術要求。在附子苗出齊後,應該進行及時的補苗澆水,以利成活,在立夏前後輕輕刨開根部的土壤,保留4~5個新生的附子,其餘的小附子切要取出。隨著附子植株長大,為了制止地上部分的土壤,使養分集中在塊根部分而迅速的發育膨大,此時每株莖桿上要留葉子6~8片。

閱讀全文

與附子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24
昂科威燒機油最簡單的修復方法 瀏覽:157
簡單小白菜種植方法 瀏覽:814
讓安卓手機出故障的方法 瀏覽:399
銅的顯微結構分析方法 瀏覽:758
繞組電阻檔的測量方法 瀏覽: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3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49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3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6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5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7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5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3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3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7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8
led燈接線柱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657
ipad如何隔空手勢操作方法 瀏覽: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