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十星五玉米的種植方法

十星五玉米的種植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3 10:03:03

㈠ 玉米種植方法步驟

種植玉米,可採取以下方法:

1.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了減少空桿數,提高群體均勻性,出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兩倍左右;4~5葉期,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1.3~1.5倍;適宜栽植密度的上限應採用種植密度。吐絲期可與輔助授粉相結合,對弱株進行輔助授粉,可消除空稈,保證群體均勻。

2.科學施肥

為了促進植物生長,增加籽粒重量和含油量,應添加氮、磷和鉀肥。一般來說,每畝有機肥1000-2000公斤,五氧化二磷8公斤,氮8-10公斤,硫酸鋅1-2公斤,苗期氮肥2-3克,拔節後5-7天。施用10~12公斤氮肥。

3.化學調節

高油玉米植株通常高2.5至2.8米。控制高抗是高油玉米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一般來說,在大耀斑期間每英畝可以噴灑30毫升玉米,或者在大耀斑期間每英畝噴灑新的生長調節劑維他林。

4.病蟲害及時處理

高油玉米對大斑病有較強的抗性,但玉米螟的發生率較高。本防治方法可用於大鍾口期,蟎類3~5kg,毒死蜱3kg,呋喃丹顆粒劑2kg。在高發區,在吐絲期可再次應用於雌蕊,可有效減少筍的損失,保證高產豐收。

(1)十星五玉米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種植玉米注意事項

1.適宜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應根據當地氣候進行。上蔡縣種植區氣溫急劇下降,雨林害蟲嚴重。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調節溫度,以保證玉米能夠在大雨中。前提是早熟,及時避免後期生長的環境因素。玉米種植距離最適合於每株35-40cm的距離,這給玉米種子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所需的水和養分。

2.合理灌溉

播種後,保持濕潤,保證秧苗的出現。出苗後,表層土壤應保持濕潤,特別是在抽穗或需水的關鍵時期。如果缺水或缺水困難,花粉少,活力差。因此,應及時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玉米苗期耐旱。在這個時期,我們不應該給它太多的水,這對它們的生長不好。河南省的降雨量相當適宜。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雨季不需要澆玉米幼苗,但如果是在夏季,則可能需要加強對玉米田的管理,因為在夏季。河南省有很多暴雨。如果你不太注意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洪水。因此,種植者應始終關注天氣變化,採取必要措施應對雨天天氣。

㈡ 玉米怎麼種植方法如下

一. 處理種子
將玉米種子進行選粒,把小粒、破粒、霉粒的種子除去,然後將留下來的優質種子翻曬兩天,以提高種子發芽和出苗率。

二. 合理種植
玉米種植可以遵循「肥地宜密、瘦地宜稀」的原則進行播種,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進行插種,施肥量大,密度就大,乾旱水分不充足的情況下,種植的密度就設置相對稀疏一些。

三. 播種處理
播種要通過「種子的數量=播種密度x每個穴里的粒數x每顆粒子的重量x面積」這個公式進行播種,才能提高質量;播種的深度也要根據土壤的情況來判斷。在合適的土上,播種4到5cm即可;在疏鬆的土壤需要深播,控制在6到8cm就好,如果土壤比較濕潤,則不可以深播,土壤很乾就需要播種深一點了。

四. 施肥管理
玉米幼苗時期需要足夠的養分,可以施加少量的磷肥、鉀肥以及一些微量元素肥料,促進幼苗的生長,但要注意控制用量和施肥距離,以防燒苗。一畝地一般施加5到8千克的磷酸二銨,便可達到很好的效果了。

五. 防治病蟲
玉米幼苗時期需要對蚜蟲進行防治,可選用9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針對玉米抽雄、吐絲期出現的雙斑螢葉甲,可以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進行防治。在灌漿期要注意防治玉米葉班病、銹病的危害,及時澆水,保護好葉片。

㈢ 玉米種植技術與管理是什麼

玉米種植技術與管理是:

一、選地、整地與施足基肥

1、選地

玉米是喜肥水、好溫熱、需氧多、怕澇漬的作物,過酸、過粘和瘠薄的土壤都會使玉米生長不良。因此,選地以排灌方便、便於管理、PH6.5-7之間、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宜。

2、整地和施基肥

整好地是保全苗的前提條件。選地後進行深耕耙平,一般要做到兩犁兩耙,耕作層深30厘米以上,以達到「地平、土細、墒足、肥高」的整地質量要求。

二、種子處理與播種

1、選用良種

適合本地的良種應是高產穩產,品質良好,抗病抗倒,又能適合市場需求,銷路好。一般直播田每畝用種量1500-2000克。

2、種子處理

播前曬種3-4小時,一般用50-55℃的溫水浸種10-15分分鍾,冷卻後再浸6-8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1-2次即可播種。

3、播種規格

種植密度須從品種、播期、土壤肥力、栽培條件等多種因素考慮。玉米株型有兩種:平展型和緊湊型。平展型品種宜稀植,一般畝植3000-3500株。緊湊型品種宜密植,一般畝植4500-5500株。

4、播種

玉米由於溫度較高,一般採取直播栽培,而較少採用育苗移栽。具體方法是起畦種植,畦寬120-140厘米(包溝),畦高約20厘米左右。

在畦面上開兩行間隔50-60厘米的淺溝,將已處理好的種子每點雙粒播於溝中(按株距),邊播邊蓋土,蓋土1寸並踏實。

三、需肥規律

玉米對氮、磷、鉀需求量多,全生育期對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多,鉀次之,磷較少。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為主,配合施用磷鉀肥。磷、鉀肥應在前期施用。如果肥量不足,應主要用在拔節和開花期。

四、田間管理

1、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2、穗期的管理

穗期田管目標是:攻稈、攻穗、嚴防缺水脫肥,使植株整齊、莖節粗短、葉片寬厚,根粗量多,雌雄穗發育好。

水肥管理:在8-9片葉時,進行第二次追肥,即施攻稈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2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加氯化鉀7.5公斤,施肥方式為條施。

在14-15片葉時(大喇叭口期),進行第三次施肥,即施攻穗肥,這次肥量占總施肥量的35%左右,每畝施復合肥20公斤加氯化鉀10公斤,結合大培土施用。

雨水多的地區,要注意開溝排水。喇叭口至抽穗期是玉米螟為害的危害期,都要噴施500-800倍敵百蟲或殺蟲雙+Bt粉混合噴施,防治玉米螟。

中耕培土:為防止土壤板結,消滅雜草,提高根系的生長機能,促進根系的多發和深扎,穗期要根據土壤和雜草情況進行中耕、培土。

3、抽穗結實期的管理

抽穗開花和灌漿時應及時灌水,保持土壤濕潤,滿足植株對水分的要求,但灌水切忌漫灌,以灌跑馬水為好。雨天注意排水,以免積水缺氧傷根。

玉米開花期,如遇不良天氣,應進行人工授粉2-3次,一般在晴天上午9-11時進行,可減少缺粒和禿頂。

五、病蟲害防治

原則上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在管理上要早發現早防治。玉米病害主要有大小葉斑病、銹病、紋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玉米螟、粘蟲、玉米蚜、棉鈴蟲、小地老虎等。

葯劑防治上,大小葉斑病、銹病可用50%多菌靈500倍、紋枯病可用5%井岡黴素500倍液噴施。

玉米螟、粘蟲可用10%氯氰菊酯2000倍加Bt粉800倍、玉米蚜可用20%康福多3000倍、棉鈴蟲可用Bt粉800倍加天力粉劑800倍噴殺。

六、收獲

根據不同的栽培目的,玉米的收獲期不同。鮮食甜糯玉米全生育期春、秋植80-85天,夏植70-80天,冬植90-100天。一般在授粉後16-22天收獲,夏種16天,冬種22天,采果後要及時供應上市。

㈣ 怎麼種玉米

玉米種植方法

一、精選玉米種子

播種前,將玉米種攤勻翻曬兩天,然後除去小粒、秕粒,破粒、霉粒,這是培育壯苗的基礎。

二、單粒點種玉米

單檢點種可避免苗多爭肥,間苗時傷根,有利於培育處苗。如果直播,用種量每畝2公斤為至宜,出苗後早間苗、定苗。

三、每畝留足4000棵玉米苗

留苗方式:行距50匣米x株距30厘米;行距60厘米x株距25厘米;行距60厘米×株距20厘米。

四、巧施玉米種肥

每畝2公斤尿素與2公斤二銨混施。點種時,每穴1克;如果直播,一人抓種,一人抓肥。

五、及時施玉米壯苗肥

定苗後(5葉期)結合中耕滅茬,松士蹲苗,追施壯苗肥,每畝追施碳銨50公斤。

六、增施玉米壯棵肥

大喇叭口期,每畝追施碳銨8O公斤,二銨10公斤,鉀肥10公斤。

七、及時防治病蟲害

大喇叭口後期,注意觀察蟲情,及時防治鑽心蟲。每畝用呋喃丹顆粒劑1公斤,對細土3公斤,每株1克,撒入心葉內。抽穗時,防治蚜蟲,噴氧化樂果1000倍液。

八、隔行去雄

當有20%的雄穗抽出時,開始摘除雄穗,隔一行去一行,邊行和地頭不去。

(4)十星五玉米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玉米種植苗期的管理

玉米苗期是生根發葉和莖、節、葉分化形成的營養生長時期,根系的大部分在此時形成。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標是:促進根系發育,培育壯苗,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為穗粒期的生育打好基礎。

(1)定苗、間苗:掌握「去弱留強,間密存稀,定向、留勻、留壯苗」的原則,定苗一般在5片真葉時進行,每穴留一株壯苗,同時進行查苗補苗,帶土移苗,並澆足定根水,保證幼苗成活。如缺苗過多,可用補播種子的辦法解決。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中耕可進行1~2次,並結合施肥,適當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淺、行中深,定苗前淺,定苗後深,同時注意對病蟲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在5~6片葉時,第一次追施苗肥,每畝施尿素7.5~10公斤,於畦中間開溝條施,然後蓋土。苗期如缺水,應及時進行灌水,宜溝灌。在雨天、土壤潮濕、積水的情況下,要注意開深溝排積水,改善土壤通氣條件。

㈤ 玉米種植時間和方法和過程

一、玉米種植時間

玉米根據種植時間的不同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種,八月下旬可收獲。秋玉米最遲不能遲於7月中旬播種,10月中下旬收獲。

二、玉米種植方法

1、整地施肥

玉米種植前需要先整地施肥,選擇適宜的地塊,然後對土壤進行深翻,深度為35厘米左右,使土壤變得疏鬆透氣,並在土壤裡面施加足量的肥料作為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細耙整平後起壟,這樣就可以准備種植了。

2、播種種植

選擇適宜品種的玉米種粒,將其按照行距65cm、株距18cm、深度為5cm的方法播種到土壤裡面去,播種好後需要適量澆水,保持土壤微微濕潤,這樣玉米很快就能出苗生長,它出苗後注意要及時間苗補苗。

3、養護管理

玉米種植後需要做好養護管理,它生長期需要定期中耕除草,以利於植株的健康生長,還需要定期為其施加薄肥,這樣玉米植株才能生長旺盛,養護期間要注意防治病蟲害,有病害產生的話需要及時用葯物治療。

三、玉米生長過程

1、幼苗期

在玉米的幼苗出土之後,需要及時澆水來保持水分,這個時候幼苗也很容易被田間的地老虎等害蟲咬咬斷,所以需要在旁邊埋入一些呋喃丹顆粒驅蟲。幼苗長到30厘米左右需要施用尿素來追肥,追肥過後記得進行灌溉。

2、生長期

玉米植株長到三四十厘米的時候會進入快速生長期,這個時候需要大量養分來促進莖干拔節,一般會施用復合肥進行追肥。玉米對於水分的需求大部分來自於自然雨水,天氣乾旱需要及時澆水。如果葉片生長的太過密集,需要適當的修剪掉部分葉片,防止植株營養生長。

3、結實期

玉米開花過後通常是風媒受粉的,但要注意別和隔壁的種植地竄粉,不然的話會長出花玉米來。長出果穗到成熟時間在20天左右,顆粒硬化之後便可以採收。

種植玉米的注意事項

選種時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來選擇適宜的品種,播種前可先將種子晾曬一遍,同時可用葯劑拌種;播種後的2-3天內要澆一遍水,以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玉米的產量非常的高,相對應的對肥料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必須合理的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長期對養分的需要,玉米的三個階段對肥料的要求比例不同,在苗期占需肥總量的2%,穗期佔85%,粒期佔13%。

玉米從拔節到大嗽叭口期,是需肥的高峰期,施肥時做到合理施肥,即底肥、種肥、追肥結合;氮肥、磷肥、鉀肥結合;農肥、化肥、生物菌肥結合。另外還要做好播種前的基肥施加,促進種子的發芽生長。

玉米是抗旱植物,主要澆水的時間是在玉米抽雄或者吐絲時澆水一次,在其它的時間如果葉子不打卷就可以不用澆水,當然也要根據天氣情況,適當調整澆水的含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玉蜀黍 (玉米)

㈥ 玉米的種植方式有哪些

1、選地整地

首先就是要春耕,過了清明之後春耕就開始了,最好選在雨後,這樣的話可以保證土地的濕潤,耕地的目的就是活土保濕,讓玉米在生根發芽以及後續的生長過程中有著充足的水分,保證玉米良好的生長,在耕好的土地上將土地一列一列的對齊挖好坑,為接下的播種做好准備。

2、選種播種

選擇玉米種子要選擇顆粒完好,飽滿有肉的,沒有遭過病蟲害的玉米種子,離地5厘米保證溫度在11度左右即可,間隔不能太小,50米的列種150株左右,每株的間距大概在30厘米左右,每個坑中放入3-4顆種子即可,播種完後還要踩格子,厚度大概在4厘米左右。

3、施肥除草

玉米的施肥與其他糧食的施肥不太一樣,玉米在春耕完之後,需要在土地上施農家肥,將肥料與化學肥料混合均勻的灑在土地上,當玉米苗長到膝蓋高的時候需要再一次施肥,在抽穗期的時候,用0.5斤磷酸二氫鉀與1斤的尿素兌水100斤,進行噴肥,在玉米苗出芽了的時候開始,需要將玉米苗周圍的雜草除去,每一個階段都需要除一次草。

4、防蟲除蟲

害蟲是每個糧食最痛恨的生物,一般在玉米苗出芽,育苗期等所經歷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噴灑農葯,祛除害蟲,例如蠐螬,用辛硫磷乳油沿著玉米根部均勻滴灌,也可以用畝用敵敵畏混合沙土,在早上的時候沿著玉米苗均勻散下去,一般來說,只要只要注意在玉米生長的各個時期注意維護就好了。

以上就是玉米種植的方法。

㈦ 玉米的種植過程

買好玉米種,在泥土地里挖個窩,放上2個玉米粒,蓋上土,澆點水,過幾天便發芽了

㈧ 玉米如何種植

玉米種植方法:
自然狀況下 上半年南方一般2 - 4月份,下半年5 - 8月份,北方稍晚些.大棚
玉米苗期管理措施
玉米苗期田管理關鍵是適當控制莖葉生長,促進根系發育,即「控上促下」,達到根多,莖扁,葉色深綠,葉片寬厚,個體健壯,群體整齊。具體措施主要有:
一、移栽補苗,保證全苗
玉米出苗後,要及時檢查出苗情況,發現缺苗斷壟要及時補種、補栽。3葉期前缺苗,用飽滿種子浸種催芽後澆水補種。3葉期後缺苗用帶土移栽法補苗(播種時可在行間播預備苗),另外,缺苗處也可在附近留雙株補救。
二、早間苗適時定苗
玉米長到3~4片葉時進行及時間苗,去掉弱、黃、病、劣、雜苗。到5~6葉時,按計劃株距、密度留苗,余苗全部拔掉。定苗時邊行、地頭可留得稍密些,以充分發揮邊際優勢。間、定苗時,拔除的苗要及時清出田間。
三、及時追肥
玉米苗期追肥應在5葉展開時施用,即在4~6葉期施用,特別是套種的玉米和接茬播種的夏玉米,追肥應遵循苗肥輕、穗肥重和粒肥補的原則,,三期追肥比例約為苗2.5~3:穗5~6:粒1.5~2。套種玉米或接茬播種的夏玉米基肥不足或未施基肥的,追肥量應加大但三期比例一般不變。
四、適時中耕
玉米苗期適時中耕,可以起到「控上促下」作用。特別對套種玉米和接茬整地不良的夏玉米尤為重要。苗期中耕一般進行2~3次。第1次在定苗時進行,中耕深度掌握「苗旁淺,中間深」的中耕原則,這樣既可清除雜草又不至於壓苗,深耕一般為3~5厘米。第二、三次在拔節前進行,耕深要適當深一些,一般以10厘米左右為宜,這時深中耕雖會切斷部分細根,但可促進新根發生。培土應在9~10葉期到抽穗前逐漸完成,以利支持根的形成,增強植株的抗倒伏能力。
五、適期蹲苗促壯
蹲苗促壯一般採取的方法是:控制肥水,深中耕,扒土曬根等。玉米蹲苗應遵循「蹲黑不蹲黃,蹲肥不蹲瘦,蹲濕不蹲干」的蹲苗原則。也就是說蹲葉片深綠、地肥、墒情足的壯苗。反之就不蹲。蹲苗時間一般夏播和套種玉米2 0天左右,時間過短無效果,時間過長容易形成「小老苗」,影響後期生長。蹲苗結束,應立即追肥、灌水以促進生長。對於苗勢生長弱的田塊,不但不要進行蹲苗,還要適時採取肥水措施促苗轉壯。

玉米病蟲害管理:
夏季氣溫較高各種病蟲害對玉米植株危害較大,病害主要有紋枯病和絲黑穗病,防治紋枯病可剝掉下部發病葉梢並噴施農葯!

㈨ 玉米的種植方法

種植玉米,可採取以下方法:

1.合理密植

高油玉米適宜密度為每畝4000~4500株。為了減少空桿數,提高群體均勻性,出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兩倍左右;4~5葉期,苗數應為適宜栽植密度的1.3~1.5倍;適宜栽植密度的上限應採用種植密度。吐絲期可與輔助授粉相結合,對弱株進行輔助授粉,可消除空稈,保證群體均勻。

(9)十星五玉米的種植方法擴展閱讀

1.適宜播種,合理密植

播種應根據當地氣候進行。上蔡縣種植區氣溫急劇下降,雨林害蟲嚴重。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調節溫度,以保證玉米能夠在大雨中。前提是早熟,及時避免後期生長的環境因素。玉米種植距離最適合於每株35-40cm的距離,這給玉米種子足夠的生長空間和生長所需的水和養分。

2.合理灌溉

播種後,保持濕潤,保證秧苗的出現。出苗後,表層土壤應保持濕潤,特別是在抽穗或需水的關鍵時期。如果缺水或缺水困難,花粉少,活力差。因此,應及時提供充足的水分以保證玉米正常生長所需的水分。玉米苗期耐旱。在這個時期,我們不應該給它太多的水,這對它們的生長不好。河南省的降雨量相當適宜。一般來說,在正常的雨季不需要澆玉米幼苗,但如果是在夏季,則可能需要加強對玉米田的管理,因為在夏季。河南省有很多暴雨。如果你不太注意這種情況,就會發生洪水。因此,種植者應始終關注天氣變化,採取必要措施應對雨天天氣。

閱讀全文

與十星五玉米的種植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24
昂科威燒機油最簡單的修復方法 瀏覽:157
簡單小白菜種植方法 瀏覽:814
讓安卓手機出故障的方法 瀏覽:399
銅的顯微結構分析方法 瀏覽:758
繞組電阻檔的測量方法 瀏覽:66
devondale奶粉使用方法 瀏覽:243
黑枸杞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549
汽車導航拆卸安裝方法 瀏覽:533
流鼻涕需要用什麼方法讓他治好 瀏覽:246
電熱棒使用方法 瀏覽:145
統計指數的計算方法 瀏覽:937
鐵皮石斛種植方法能種在石頭上 瀏覽:175
高冰種翡翠原石鑒別方法圖解 瀏覽:403
租房喝水的正確方法 瀏覽:823
月見草油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5
玉樹菇食用方法 瀏覽:957
子宮上長了瘤子消除最佳方法 瀏覽:478
led燈接線柱焊接方法視頻 瀏覽:657
ipad如何隔空手勢操作方法 瀏覽: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