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草龜蛋怎麼孵化,剛孵化的草龜怎麼養
一、草龜蛋怎麼孵化
(一)、首先要判斷龜蛋是否受精
剛剛下的龜蛋,是無法判斷出是否受精的。如果龜蛋在24-72小時內會出現白斑,則表示已經受精,沒有出現白斑,則沒有受精。
另外要注意,剛剛下的龜蛋盡量不要去移動它,一些朋友可能會迫不及待的把龜蛋移到繁殖箱內,其實剛剛下的龜蛋內的胚胎還是比較脆弱的,為增加繁殖的成功率,盡量過24小時後再移動龜蛋。
(二)、孵化
1、自然孵化。自然孵化也有兩種方法,其一:在親龜池向陽的牆腳下挖20—40厘米寬,20厘米深(長度不限)的砂坑,然後用黃砂將坑填平,將龜卵按1厘米的距離,排在砂土裡,保持一定的濕度,由太陽照曬增溫,50—60天時間即出稚龜。其二:在親龜池周圍堆若干個小砂堆,讓成熟的種龜夜間爬上岸,在砂堆處挖穴產卵,任其自然孵化,大約50—70天即出幼龜。
2、人工孵化。將採回龜卵放在高25厘米(長度不限,寬度因地制宜)的木箱中,箱底鑽若干個小孔,底鋪15—20厘米的砂,將龜排在砂中,再向卵上撒放2厘米左右厚的細紗,砂上蓋濕毛巾,保持室內濕度25—35度。空氣乾燥的晴天,每天向砂上灑水1—2次,空氣濕度較大,可減少灑水次數。箱上蓋好濕布,在稚龜出殼時,可防稚龜逃跑,防敵害侵襲,防蚊蟲叮咬,這樣50—60天稚龜出殼,出龜率達90%以上。
二、剛孵化的草龜怎麼養
1、剛出殼的稚龜,抗病力不強,為了提高其抗疾病能力,可用10%生理鹽水或用1ppm的高錳鉀水消毒,消毒期間不餵食,3天後可喂熟蛋黃、蛋白,也可喂些熟畜、禽血,7天後移進暫養池。
2、暫養池一般為5—10平方米的長方形水泥池,其中水面佔2/3,放養前需用10%生石灰消毒,放養密度100隻/米平方米左右。放養後第4天開始投食,食台可用木板或竹筏漂在水上,食台一般占總面積的1/10左右。
3、投喂的飼料一般要精細,如熟禽蛋、面條、米飯、豆渣、碎魚蝦肉等。當年出殼的稚龜越冬時可移到室內,室內放一隻木盤,盤內背上均勻地灑0.5厘米厚的細紗,砂上用紗布遮蓋,適量噴些溫水就能安全越冬。
B. 急剛出生的小烏龜怎麼養
記住要給烏龜水喝,不然會乾死。小烏龜養殖方法如下:
1、生活環境
烏龜屬於兩棲動物,它需要水也需要灘,所以要給自己的龜寶寶製造一個適合它生存的環境,可在
家裡專門給龜龜騰出一個水池,其次就是用一個水缸,但水缸里的水不能過多,略高於龜背即可。
2、餵食
剛買的烏龜是很害羞的,所以餵食的時候要注意離遠一點,不要盯著它看。而且餵食要注意觀察氣
溫的變化,隨著溫度的變化餵食的次數以及食量都會有變化。烏龜經過了長時間的冬眠之後剛蘇醒
時,平均每三天投喂一次,一般在10:30-14:30之間最好。
3、溫度
溫度的話包括兩種,一是烏龜生存的水的溫度,水一般是恆溫,不能忽冷忽熱。其二就是陽光,烏
龜需要時不時的曬曬太陽,但曬太陽的時間不宜過長,太長的話會曬傷它的龜殼甚至導致它得皮膚
病,所以每次時間一般基本上是15-20分鍾。
4、食物
烏龜什麼都吃,但是也要注意營養,不然會導致營養不良和造成各種疾病,一般小烏龜會有比較好
一點的補鈣的飼料,或者是選擇含鈣量多的食物,比如小魚小蝦。還有不要喂烏龜熟食也不要喂它
冷凍過後的食物。
5、疾病
在飼養烏龜中最常見的病就是肺炎,肺炎的初期症狀一般表現為食慾減退,精神不好,要想辦法讓
它吃葯治療,一般的辦法是准備它最愛吃的食物,再把阿莫西林葯粉灑在上面讓烏龜吃下,大概一
周之後龜就好了。
(2)剛出殼的草龜怎麼養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養殖烏龜注意事項:
1、應將幼龜、成龜和親龜分池飼養,避免產生大烏龜吞食小烏龜的現象。
2、因烏龜性情溫和且膽小,應保持飼養池四周安靜,以免影響烏龜攝食、曬太陽等活動。
3、經常更換飼養池的水,保持池水潔凈,搞好飼養池的衛生,以防烏龜發生疾病。
4、池子四周與圍牆之間空地上的沙土要保持一定的濕度,在盛夏季節,還應採取一些降溫措施。
參考資料:網路——烏龜
C. 剛出生的小烏龜怎麼養
哎你不會處理啊!硬幣大小的就是剛出世的而已,不用急著去喂它東西,他肚子里還有個蛋王的,夠他幾天的吸收,要等他吸收完才喂他東西吃,不然吃了下去會消化不了,在肚子里腐爛的話龜就會死的,下次你買那麼小的龜記得經常換水,買回來先用高錳酸鉀消毒一下好一點,過2天等它習慣了新環境再喂它東西吃也沒事的,還要給小小...陸地它,一直泡著水他可能會被淹到的!再說你買的還不知道是什麼龜了,有些龜是不熟水性的,一直放水裡會弄死他的啊!這是我的養龜龜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D. 剛出生的小烏龜應該怎麼養。
密西西比地圖龜(詳情介紹)
剛出生的小水龜通常我們稱之為稚龜,稚龜階段的小龜,背甲還比較軟,抵抗力也比較差,需要保證環境的衛生,以確保稚龜們的健康,必要的時候也需要加溫和消毒,下面就來說一下,剛出殼的小水龜應該怎麼養。
一、稚龜的喂養和護理原則
第一、搞好清潔衛生,以防烏龜生病。
第二、控制適宜溫度和濕度,以利其正常生長。
第三、培養稚龜逐漸適應外界環境,自行攝食。
二、稚龜飼養方法
1、將剛出殼的稚龜先放在一個小型玻璃箱內,讓其爬行3~5小時,待稚龜臍帶干脫收斂後,以0.6%的生理鹽水浸洗片刻,進行消毒。
2、然後放入室內玻璃箱或木盆中飼養。切忌用人工強力拉斷稚龜的臍帶,這樣會造成稚龜傷亡。
3、稚龜飼養箱每天換水1~2次,水溫嚴格控制在25~30攝氏度,天氣炎熱時還需多次向飼養箱內噴水,以調節溫度並增加水中的氧氣,使稚龜得以在適宜的條件下正常生長。
4、對剛孵出1~2天的稚龜不需投食,2天後才開始喂少量谷類飼料,之後再投喂少量煮熟的雞蛋和研碎的魚蝦、青蛙肉、南瓜紅薯等混合的飼料。經過7天的飼養,稚龜體質已較強壯,便可將其轉人室外飼養池飼養。
三、幼龜飼養方法
目前幼龜大多採用加溫養殖,每年10月水溫下降到15℃時,將15克左右的龜轉入加溫室內養殖口加溫方法可採用溫泉水、工廠余熱水或鍋爐加溫均可。水溫最好控制在28℃~30℃。養殖池大小、形狀、加溫設備均可參照甲魚加溫養殖設備,但應多設置一些休息台。
幼龜的放養密度一般約30隻/平方米。最好用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要在40%左右,日投飼量約佔3%~5%。飼料中要經常拌入一些瓜、葉菜類的青料,並絞碎或榨成汁均可,同時,還應定期加入一些內服葯物防病,每日上午8~9時,下午4~5時,各投喂一次,每次投量以吃飽且無剩料為准。
幼龜加溫養殖時,每三至五天應換水一次,注入新水前,要先除掉池底殘餌,以保持水質清潔。每次換水時,投入水與放出水的溫度相差一般不超過3℃,換水量為水體總量的1/3。如果全池換水,池底應沖洗干盡。每周還要用生石灰水全池潑灑和定期葯物消毒,以達到改良水質、殺菌防病的目的。
四、幼龜飼養容器
幼小的幼龜可以毫無困難地用一個平底容器飼養,塑膠盆,塑膠槽,玻璃缸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適,水不要太深,深度能讓其游泳為好。一個理想的養育場所須有一些特定最低要件。每隻幼龜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動空間,而水深不應超過龜體長度,好讓龜到水面呼吸時腳能撐到地。同時也必須為它們用磚塊、石片製作或購買曬台,讓龜可以曬背。
浮島不適用,因幼龜常爬不上去而白費力氣。目前市面上的樹脂曬台是一種不錯的選擇,沉木也是很好的天然陸地。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島和裝飾物不要成為危險的障礙物,把小龜卡住令其溺水而死。
整個夏天可將幼龜養在陽台上。為防被鳥叼走,可在箱上覆網。絕對要預防幼龜爬出養殖箱。電熱器的線路等甚至也可能為幼龜逃生跑的橋梁,因為幼龜的「爬功」很高明。如果養殖箱上長了藻類,如青苔,這倒無妨,但不能讓箱中的水發臭。
市面上出售的小龜,很多都是出生沒多久的小烏龜,主人購買回家之後,要認真飼養哦。
E. 烏龜剛孵出來該怎麼養
住的地方 拿個容器 弄點沙石在一邊壘個陸地 裝點水 就可以了
至於吃的 頭兩天回家最好不要急著餵食 觀察兩天 也讓龜龜有機會熟悉環境 一般來說龜龜吃新鮮的小魚小蝦瘦肉也行如果你的龜龜很小那就用剪刀剪剪小 如果比較大那小型的活魚也可以的 當然一些紅線蟲啊麵包蟲啊也可以 就是看著惡心點 還有龜龜是可以吃狗飼料的哦 甚至是蘋果啊香蕉啊(拌在肉類里補充維生素) 最主要是從小養成習慣(:
只有食物新鮮干凈是不會輕易拉肚子的 一般拉肚子其實是由於溫差過大 比如一會把他放在空調間里一會又拿出去曬太陽 平時勤換水 多曬太陽很重要 曬太陽最好時機是早上和下午3點後 每天要記得曬曬這樣
幼龜最好在頭兩年裡不要讓他們冬眠。因為冬眠很容易染上疾病的 還會消耗它很多的體力 對於不讓它們冬眠的龜,可以在冬季降溫時採取加溫飼養的措施,小紅耳的話,可以在水裡放上恆溫棒(一般觀賞魚市場都有)。我認為水溫盡量在26度左右為佳;關於用加熱棒的水深,通常加熱棒都是要全浸在水中才能操作安全的,依說明書辦吧。很要緊的是在水中放個溫度計、日常留意水溫的變化與及是否接近所調較的溫度。
F. 剛出生的小烏龜怎樣喂養
烏龜的生活與氣候關系密切,每年4月初開始攝食;6一8月攝食活動達最高峰,增重速度最快;至10月氣溫逐漸下降後其來食量開始下降,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則停止攝食,進入冬眠期。所以餵食時應根據烏龜的生長特點來進行,一般要求做到如下幾點:
(1)定時。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不大活動,只在中午前後攝食,故宜在上午8一9時投喂飼料。從穀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一19時活動覓食,故投食以在下午16一17時進行為宜。定時可使烏龜按時取食,獲取較多的營養,並且還可保證飼料新鮮。
(2)定位。沿著水池岸邊分段定位設置固定的投料點,投料點的食台要緊貼水面,便於烏龜咽水咬食。定位投喂飼料,目的是讓烏龜養成習慣,方便其找到食物,同時便於觀察烏龜的活動和檢查攝食情況。
(3)定質。投喂的飼料應該保持新鮮,餵食過後,要及時清除剩殘食物,以防飼料腐爛發臭,影響烏龜的食慾和污染水質。
(4)定量。飼料的投喂量視氣溫、水質、烏龜的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食慾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以當餐稍有剩餘為宜。一般每隔1一2天投食1次.
以下是龜龜冬眠的注意事項,請看一看:
冬眠以前,要給龜貼膘,從9月開始,要讓龜頓頓吃飽,一天2次,吃一個月,儲備足夠的越冬脂肪。到了10月龜不吃食了,用稍溫的水泡泡龜,用溫水刺激龜排便,清理腸道,把留在體內的糞便排干凈 以免長時間停留在腸道里引起腸道疾病,停食的半年裡就靠這些脂肪活著, 龜過瘦或吃食狀態不好,或者過小的龜,越冬就要加溫飼養了 溫度調整到28度,龜會正常吃食,如果不加溫這種狀態冬眠,由於儲備的脂肪量過少,很可能因為無法堅持到氣溫回升就掛了。
真正的冬眠方法是容器內鋪濕的厚沙,上用報紙揉團覆蓋,龜會自己鑽進沙里睡的,一星期一次補水,保持沙以及報紙的濕潤。冬眠對於家養龜來說是一項考驗。首先你要確定你的寶貝健康,沒有疾病。體質差的龜決不能冬眠。小龜、幼龜建議不要冬眠,很難過冬!可以給要冬眠的龜准備些沙,但如果它不爬進去的話,就不要強行給它埋進去。不在沙里冬眠的龜龜,可以放在淺水裡,上面罩一層濕棉紗,保持濕潤,也起到一定程度保溫效果。在沙里冬眠的龜龜,要保證沙干凈無污染。在龜龜冬眠期間,保持沙的濕潤。龜龜可能在冬眠期間醒來,所以要保證它醒來後不會爬到你找不到的地方。另外,冬眠期間醒來的龜龜千萬不能餵食。
氣溫降至13℃以下時,便開始進入冬眠,整個越冬期間,頭尾四肢均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食不動不排泄,直至出蟄才移動位置。若環境不適時,則難於入蟄。烏龜的冬眠溫度在1-10℃是適宜的。高於10℃很易引起龜的蘇醒,從而消耗體力,而造成龜的體質下降,於來年的生長繁殖都不利。一個冬眠期內多次反復冬眠和蘇醒也會造成引起龜的死亡。低於0℃的溫度將會凍傷烏龜,甚至凍死烏龜。因此人工設置烏龜的冬眠場所時必須考慮可能出現溫度變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