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科普 > 缺鐵怎麼治療方法

缺鐵怎麼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8-21 08:40:39

① 成年人缺鐵怎麼

1.動物肝臟

一直以來動物的內臟都是補鐵的首選食物,動物內臟食物中含有多種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以鐵的含量最為豐富,經常食用可以有效的達到補鐵的功效,同時還能夠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


參考資料:哪些人容易缺鐵?補鐵要注意什麼

② 缺鐵嚴重怎麼辦

1.動物肝臟

一直以來動物的內臟都是補鐵的首選食物,動物內臟食物中含有多種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以鐵的含量最為豐富,經常食用可以有效的達到補鐵的功效,同時還能夠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

2.瘦肉

各種動物的瘦肉中同樣含有大量豐富的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多吃些瘦肉類食物也一樣可以起到很好的補鐵以及補血的功效。但由於瘦肉中鐵的含量不如動物內臟中所含有鐵元素高,因此在食用的時候要注意適當多吃,只有這樣才能補充充足的鐵元素。

3.雞蛋黃

有且鐵或者是貧血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該多吃些雞蛋黃,因為其中所含有的鐵質也非常的豐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貧血症狀的人群不妨多吃些雞蛋或者是雞蛋黃,以此來達到一定的補鐵補血功效。

4.葡萄乾

葡萄乾中的鐵和鈣含量十分豐富,是兒童、婦女及體弱貧血者的滋補佳品,可補血氣、暖腎,幫助改善貧血。

5.桂圓

桂圓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和蛋白質等,含鐵量也比較高,可在提高熱能、補充營養的同時促進血紅蛋白再生,從而達到補血的效果。

③ 怎麼治療缺鐵性貧血

(1)西醫葯治療。

鐵劑的補充:以口服為宜。硫酸亞鐵,每次0.3克,每日1~3次;富馬酸鐵,每次0.2克,每日3次。於進餐時或餐後服用。

(2)中醫葯治療。

①脾胃虛弱:面色萎黃,疲乏無力,納呆腹脹或胃脘疼痛,惡心嘔吐,舌淡苔白脈細無力。治宜健脾和胃。

中成葯:香砂養胃丸、益中生血片等。

②氣血兩虛:面色蒼白無華,眩暈心悸,乏力氣短,納呆少香,唇甲色淡,舌質淡,脈細無力。治宜益氣養血。

中成葯:人參歸脾丸、當歸補血膏、益中生血片等。

③脾腎陽虛:面色蒼白無華,神疲嗜睡,畏寒肢冷,頭暈耳鳴,腰膝冷痛,便溏或五更瀉泄,舌淡暗、體胖大邊有齒痕,脈沉細無力。治宜溫補脾腎。

中成葯:十全大補丸,杞菊地黃丸。

④ 缺鐵了,怎麼辦

寶寶由於生長發育太快,都可能有點缺鐵。蛋黃就是很好的補鐵食品,另外亨氏的米粉是強化鐵鋅的,也應該吃點。
豬肝除了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較多的鐵質和維生素B2,經常食用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口角炎、地圖舌等症。但是豬肝有些腥味,孩子們不太喜歡吃,這就需要在烹調方法上下點功夫,去其腥味,變不好吃為好吃。
為嬰兒製做豬肝泥有兩種方法:一是將生豬肝橫剖開,或剝去外皮,用刀刮下如醬樣的豬肝泥;二是先把豬肝煮熟後,再剁成細碎泥狀。然後加蔥、姜、黃酒等用油炒,同時去腥味,燒好後加些味精提鮮。如果孩子還是不肯吃,可用7份豬肝泥和3份肉糜一起炒,有利於去掉豬肝腥味。經過實踐證明,用這個方法製作的豬肝泥粥,孩子們是愛吃的。
對幼兒來說,最好每周能吃上l~2次豬肝,能預防營養缺乏症。因此,更要強調烹調方法。採用豬肝與其他動物食品混燒,如豬肝丁和鹹肉丁、鮮肉丁、蛋塊混燒,或豬肝炒肉片等,孩子們大都喜歡吃。
每周能適量提供肝臟、動物血、黃豆類食品(這些都是鐵的良好來源),應該不會造成寶寶營養素的缺乏。

⑤ 缺鐵性貧血怎樣治療

缺鐵性貧血是指體內可用來製造血紅蛋白的貯存鐵已被用盡,紅細胞生成障礙所致的貧血,特點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組織中缺乏可染色鐵,血清鐵蛋白濃度降低,血清鐵濃度和血清轉鐵蛋白飽和度亦均降低。表現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治療的方法很多,例如經常使用鐵鍋煮飯等!!

⑥ 西醫是如何治療缺鐵性貧血的

西醫治療缺鐵性貧血不外乎病因治療、補充鐵劑等。

(1)去除病因

去除缺鐵性貧血的病因比治療貧血更為重要。因為病因治療對於糾正貧血及徹底治癒,防止復發,都有重要意義。例如,驅除鉤蟲,控制慢性出血,請婦產科協助解決月經過多以及改變偏食等不良習慣,做好計劃生育,加強婦幼保健工作,對嬰幼兒及時添加輔食,對生長期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宜給予含鐵較多食物。可見治療原發病很重要。但對原發病採用什麼治療方法,須因病而異。

(2)補充鐵劑

①口服鐵劑。這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法。最常用者為硫酸亞鐵或葡萄糖亞鐵,0.2g或0.3g,每日3次,飯後服用,以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水劑有10%枸櫞酸鐵胺,每次10ml,日服3次,副作用較小,兒童及孕婦較為適宜。少數患者(約1/10)服葯後可以感到胃部不適,腹痛,腹瀉,甚至惡心嘔吐,遇到這種情況可暫停葯數天,待症狀消失後,重新開始治療。

口服鐵劑注意事項:要先從小劑量開始,漸達足量。飯後服用,可減少惡心嘔吐、上腹部不適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服葯前後1小時左右,禁喝茶及咖啡等,以防形成不溶性鹽類而影響其吸收。如因並發症需服四環素時,應暫停服鐵劑,因兩者有互相阻礙吸收的作用。

如有潰瘍病並用抗酸劑時,需與鐵劑錯開時間服用。服鐵劑後可出現黑便,應先說明,以免患者擔心。

如果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是正常的,而明顯的出血已停止,則口服鐵鹽對一般病例見效頗速。口服鐵劑4~5天後,網織紅細胞開始上升,7~12天達最高峰(4%~15%),以後逐漸下降,為鐵劑治療有效指標。血紅蛋白及紅細胞一般在治療開始1周以後開始上升,2周間血紅蛋白平均每天上升1.6g/L。貧血可在2個月內恢復。

在血紅蛋白恢復正常後,仍需繼續服葯4~6個月,甚至1年,以補充貯存鐵。

如果口服鐵劑3~4周無效,可考慮以下因素:診斷錯誤;未按醫囑服葯或劑量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持續出血;存在干擾鐵利用的因素,如炎症、腫瘤、肝腎疾病、甲狀腺功能低下等;同時伴有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

②注射鐵劑。缺鐵性貧血也可用鐵注射劑治療,但注射鐵劑毒性反應較多,有時甚至可以發生致命的過敏反應,且注射治療既不方便,又不經濟,故凡是可以採用口服治療的,就不應用鐵注射劑治療。

注射鐵劑的應用指征:口服鐵劑消化道反應嚴重,不能耐受者;原有胃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節段性腸炎、胃切除後胃腸功能紊亂(傾倒綜合征),或妊娠時有持續嘔吐等情況,口服鐵鹽後症狀加重者;妊娠晚期貧血嚴重,需要迅速補充鐵,並防止胎兒發生缺鐵性貧血者;慢性失血得不到有效控制,失血量超過腸道的鐵吸收量。

常用的注射用鐵劑有右旋糖酐鐵及山梨醇枸櫞酸鐵。這兩種鐵制劑1ml都含有鐵5mg,給葯方式是深部肌內注射。右旋糖酐鐵首次用量為20~50mg無反應時,第2日起每日或隔2、3日注射100mg。總劑量為每提高1g血紅蛋白需右旋糖酐鐵300mg。

注射局部可有疼痛,此外可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腹瀉。

嚴重者可有過敏性休克。右旋糖酐鐵可供靜脈注射,但反應多而嚴重,一般不主張應用。初用患者宜作皮內試驗,可防止過敏反應。

山梨醇鐵劑,吸收快,局部反應小,每次肌內注射劑量為1.5mg/kg體重。每升高1g血紅蛋白約需山梨醇鐵200~250mg。

此外,亦可用含糖氧化鐵、復方卡古地鐵。

(3)輔助療法

①輸血或輸入紅細胞。缺鐵性貧血一般不需輸血,僅適用於嚴重病例,血紅蛋白在3g/dl以下,症狀明顯者。心功能不全者則宜少量而多次輸血,每次輸100ml,或僅輸紅細胞。

②缺鐵患者往往有維生素E的缺乏,因此鐵劑療效不顯著者,可加用維生素E。

③口服維生素C100mg,每日3次,可促進食物中鐵的吸收;1%稀鹽酸10~20滴,稀釋後服,每日3次,可促進高鐵的吸收。但這兩者對亞鐵的吸收沒有幫助。

④適當補充高蛋白及含鐵豐富的飲食,促進康復。

⑦ 怎樣治療缺鐵性貧血

治療原則
貧血,並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名稱,它是多種不同病因或疾病引起的一系列共同症狀。造成貧血的原因很多,治療也各不相同,對症下葯是關鍵。
⑴缺鐵性貧血正常人體是不易缺鐵的,因為食物中含鐵豐富,而且體內不斷衰老破裂的紅細胞所釋放出的鐵又可反復被機體所利用。但是在慢性失血(如鉤蟲並痔瘡、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核等)、胃腸道對鐵的吸收功能不良(如胃酸缺乏)、機體對鐵的需要量增加(如妊娠期婦女)和紅細胞大量破壞(如瘧疾)等情況下,往往引起鐵的缺乏而致貧血。鐵劑是治療這類貧血的有效葯物,常用的有硫酸亞鐵、枸櫞酸鐵銨、富馬酸鐵、右旋糖酐鐵等。口服鐵劑一周,血液中網織紅細胞即可上升,10~14天達高峰,2~4周後血紅蛋白明顯增加。但達正常值常需1~3個月。為使體內鐵貯存恢復正常,待血紅蛋白正常後尚需減半量繼續服葯2~3個月。
⑵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這類貧血是由於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所引起。食物中每天有50~200微克葉酸在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吸收,正常人每天需要葉酸約50微克,一般來說不易造成缺乏。但由於某種原因致使體內葉酸貯量減少、攝入不足或需要明顯增加時(妊娠期及嬰幼兒),常常造成葉酸缺乏,引發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維生素B12能幫助葉酸在體內循環利用,而間接地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故維生素B12缺乏時亦可引起與葉酸缺乏相類似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又稱惡性貧血)。對巨幼紅細胞性貧血,口服一定量的葉酸即能生效,但對肝硬化或使用了葉酸對抗劑(氨甲喋呤、乙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等)所致的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用葉酸治療無效。因為此時體內的二氫葉酸還原酶缺乏或受到抑制,不能使葉酸轉變成四氫葉酸而發揮效應,故必須用其代用品——甲醯四氫葉酸鈣治療才有效果。
對因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惡性貧血,可肌肉注射維生素B12治療。單用葉酸僅能改善血象,對神經系統損害無能為力,故兩葯合用可起協同作用,療效更高。
⑶再生障礙性貧血由於骨髓造血機能減退或衰竭而引起。血液中不僅紅細胞減少,而且白細胞和血小板也減少。對此類貧血,國內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常用葯物有苯丙酸諾龍、碳酸鋰、氧化鈷等,以刺激造血功能,對部分病人有一定效果。
[飲食]
食物中的鐵主要是以三價鐵方式存在,進入體內後胃酸及維它命C可將三價鐵還原成較易吸收的二價鐵,並在十二指腸及空腸上端被吸收,不過茶葉中的單寧酸鹽會妨礙鐵的吸收,所以飲茶必須適量。
一般含鐵豐富的食物如下,包括肝臟、紅色肉類、葡萄乾、蘋果、葡萄、乾果類、全榖類、蔬菜類、蛋、乳酪、桃、杏及豬腦等。每天鐵質只要吸收0.5mg~1mg,就可滿足健康男人及停經婦女的需要,但行經期婦女、孕婦、青少年及嬰兒的需要量則要多,可適度的增加攝取量或種類,以補充所需鐵質。
此外,具有還原作用的維他命C,可避免鐵被氧化及可促進鐵的吸收,含維他命C的食物如菠菜、蕃茄、綠蘆荀、菠蘿、草莓、柑橘等,在平時飲食上也必須多吃;而100公克高的蛋白質、富含葉酸的肝、大豆、蛋黃、小麥及乾酪等;以及肝、肉、蛋、貝類、乾酪等因含有維生素B12,多攝取也有助於預防缺鐵性貧血。
[食療]
紅棗粥:將米洗凈後加入干凈的紅棗數枚,加水適當,煮熟至稠,即可食用。
大棗羊骨粥:羊前腿骨1-2根(搗破),大棗20枚,糯米50-100克,以小火煮成稀飯,食鹽調味,分次食用,適用於再生不良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班症。
阿膠粥:糯米洗凈入鍋煮熟,加入阿膠適量,待溶化後,加紅糖少許即可食用。
菠菜粥:帶根新鮮菠菜150克,洗凈後切之,與粳米100克放入砂鍋加水800毫升,煮至稠狀,即可食用,適用於缺鐵性貧血。
龍眼肉蓮子粥:龍眼肉5克,蓮子肉1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食。

⑧ 缺鐵性貧血怎麼治療

你好,缺鐵性貧血的話可以口服正規的補鐵產品,最常用的制劑為硫酸亞鐵,富馬酸鐵(富血酸)。貧血者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吃富含高蛋白、維生素B和維生素C的食品及含鐵豐富的飲食,動物的內臟含有豐富的鐵,也可以多吃一些豬血、鴨血等都是可以補血的,此外還應多食用大棗、芝麻等食品,益於補養生血

⑨ 缺鐵性貧血怎麼治療哪些方法比較有效

治療貧血缺鐵的原則是根除病因,補鐵蓄積,缺鐵性貧血可由嬰幼兒、青少年和孕婦營養不良引起。目前,飲食應加以改善,補鐵是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有效方法。口服鐵劑是首選。常用鐵的口服制劑包括蔗糖亞鐵、右旋糖酐鐵、富馬酸亞鐵、多糖鐵絡合物和葡萄糖酸亞鐵。它們可以在飯後或飯後服用,以減少葯物對胃腸道的刺激。

致遠血康合劑,主要成份:血紅素鐵、天然貝塔胡蘿卜素、葉酸、大豆色拉油、蜂蠟、磷脂、天然維生素E、熱水吞咽,每日一次,兩粒一圓膠囊,1粒血康軟膠囊+1粒貝塔膠囊,紅蘿卜伴收,氣血合一,益氣補血,從根本上補血,改善貧血。貧血的人少吃生冷的東西,西瓜也涼,夏天少吃,而巴爾桑梨不適合貧血和心臟病的人吃。現在,你可以這樣做一個月,避免口寒你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在這期間,不要喝茶,你可以喝玫瑰茶來養顏益氣,而不是喝綠豆湯。

⑩ 有哪些方法能治缺鐵性貧血

鐵是造血的原料之一,因此鐵缺乏時可導致貧血。對缺鐵性貧血的治療主要用補鐵療法,普遍採用。引起缺鐵的原因有的是經常有出血,有的是飲食問題導致的。
如果身體有其他的疾病導致經常失血,應當及時治療。飲食上要注意多吃瘦肉,豬血,豬肝,蛋黃,黑木耳等含鐵高的食物。同時配合補鐵劑治療,建議服用鐵劑-鐵之緣片,45天內即可改善。貧血盡量少喝茶。

閱讀全文

與缺鐵怎麼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去除積雪的方法 瀏覽:61
機器人編隊控制方法研究 瀏覽:527
小孩快速降溫的方法 瀏覽:521
三步折帽子方法簡單又好看 瀏覽:450
骨密度計算方法公式骨礦骨面積 瀏覽:827
什麼方法能讓竹子的根死亡 瀏覽:195
熱天豬掉料的解決方法 瀏覽:486
紅米2指紋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22
戴胸罩的正確方法視頻 瀏覽:469
尾氣不達標檢測方法 瀏覽:149
帶讀屬於什麼方法 瀏覽:427
早產兒體重快速增長的方法 瀏覽:308
最佳懷孕姿勢和方法 瀏覽:281
清明疊金元寶的簡單方法 瀏覽:372
四胞胎記憶方法視頻 瀏覽:463
煤氣口漏氣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998
數字萬用表交流電壓測量方法步驟 瀏覽:657
後臉部按摩儀使用方法 瀏覽:453
決策分析方法練習題 瀏覽:258
簡單擦眼霜的正確使用方法圖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