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腳氣是怎麼引起的?
1
真菌感染:常見的真菌有紅色毛癬菌、石膏樣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等,這些病菌生命力非常頑強,難以殺滅,常常侵犯到人的腳部皮膚和指甲中去。
㈡ 腳氣的原因是什麼
炎熱潮濕的夏季伏天,是「腳氣」發作的高發季節,很多有腳氣問題的朋友,在夏季多汗的季節,更容易出現腳部嚴重瘙癢,脫皮,出水泡,潰破等症狀,腳氣這個問題,說大不大,但嚴重了也挺影響生活質量,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腳氣的發生原因和治療、預防方面的相腳氣與腳氣病不是一回事
我們說的腳氣,香港腳,都是我們通俗的說法,而醫學上一般將這種問題,稱作「足癬」,關於這個腳氣,和另外一種「腳氣病」要區分開來,腳氣病是因為身體缺乏維生素B1而導致的一種以神經系統出現相關症狀為特徵的全身性疾病,而我們老百姓說的腳氣,則是由於足部真菌感染而導致的一種足癬疾病,這兩者要區分開來,如果弄不明白,以為補充維生素B1能夠緩解腳部瘙癢的腳氣問題,就是弄錯了方向。
為什麼會得腳氣?
腳氣是一種由真菌,主要是一些毛癬菌屬的真菌,在足部皮膚形成淺表性感染而引起的皮膚疾病,因此,如果說腳氣的病因,其實很簡單,主要的原因就是足部皮膚被真菌感染所致,不管是通過接觸其他人引起的傳染,還是自身本身固有的真菌感染進一步發作,之所以發生腳氣問題,與引起足癬的相關真菌引發足部皮膚感染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腳氣的根本病因是相關的真菌感染,但引起腳氣的一些生活因素,也是不容忽視的,首先應該說明的一點是,腳氣的這種真菌感染疾病,是具有傳染性的,它可以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人與污染物之間形成感染,導致腳氣的發生,因此,與其他人共用毛巾,共用襪子或鞋子,或誤穿腳氣患者鞋襪,在潮濕的公共浴室,游泳池裸足行走等,都有一定的幾率會傳染上腳氣的問題,而夏季的濕熱環境,又是特別適合足部真菌滋生感染的最佳環境,因此,對於有腳氣問題的朋友,夏季往往是一個高發季節。
得了腳氣會有哪些症狀
感染了腳氣,由於感染真菌的類型不同,產生的症狀也不盡相同,但大多數都伴有嚴重的瘙癢問題,多發生於腳趾間,腳後跟,足部側邊等部位,有時候伴有皮膚角化,脫屑,乾燥開裂等症狀,而有的則會出現水泡,足趾間浸漬,嚴重者甚至出現滲液,潰爛,同時繼發細菌感染等問題,因為過度的抓撓或細菌感染的情況,也有可能會引起灼燒疼痛感。
所以說,腳氣不是病,得了也挺麻煩,如果不能夠徹底的解決真菌感染的問題,腳氣總是容易反反復復,讓人苦不堪言。
腳氣應該如何治療
得了腳氣問題,有時候解決起來很簡單,通過局部外塗抗真菌的葯物就可以治療痊癒,但有的朋友則情況較為嚴重,通過局部治療往往得不到很好的效果,還需要通過口服葯物來加強抗真菌效果,對於有相關並發細菌感染,或濕疹的朋友,也需要對並發問題或繼發問題進行治療和改善。
一般說來,局部用葯,主要是抗真菌的一些葯膏,常見有酮康唑、硝酸咪康唑、益康唑,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膏劑,都是常用於腳氣的抗真菌葯物,通常療程2~4周,輕度的腳氣問題,症狀都會有明顯改善,足部皮膚也會進一步恢復健康。對於較嚴重的患者,或者不宜使用局部外用葯物的朋友,則可以考慮服用口服葯物來進行足癬的系統抗真菌治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葯物,都是常見的抗真菌口服葯物,具體的用葯劑量和用葯療程,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遵醫囑確認。
對於足部出現足癬同時伴有濕疹問題的朋友,應當在抗真菌治療的同時,進行抗過敏治療,通常可以選擇含有抗真菌和糖皮質激素的復方葯膏來進行治療和改善。而如果是足癬引起細菌感染的情況,一般建議先進行抗細菌感染的治療,比如外用抗生素葯膏或內服抗生素等,帶細菌感染清除後,在進行足部真菌感染的治療和消除。
避免腳氣發生或復發,做好預防很重要
腳氣是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也是一種容易反復發作的疾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除了要積極地對已經發生的腳氣問題進行治療以外,也要做好腳氣的發生和復發的預防,給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注意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公共場所盡量避免裸足行走,不要與別人混用毛巾、拖鞋、浴盆等,更不要混穿鞋襪;注意保持好足部的乾燥通風,不要長時間的讓腳處於「捂汗」的狀態,鞋襪要常換洗,保持清潔乾燥,同時對於腳愛出汗的朋友,一定要積極清洗,洗干凈後及時的擦乾,實在腳汗太多的,可以考慮使用止汗劑。注意營養均衡攝入以及身體免疫力的保持,免疫力低下或異常的人群,是導致腳氣的高發人群,因此,調節好身體的整體健康,提高身體免疫力,也可以減少腳氣問題發生的幾率。有糖尿病問題,或者有其他免疫疾病問題的情況,也是腳氣病的高發人群,應當積極注意加強血糖控制或相關免疫疾病的控制,同樣也有助於減少腳氣的發生或復發幾率。
㈢ 腳氣的形成原因以及應該如何治療腳氣
有腳氣的原因:
一、過厚的老舊角質:如果腳部容易出汗,就會變成真菌生存所需要的環境。腳氣也就出現了。
二、白癬菌的真菌:引起腳氣的主要是白癬菌。
三、黴菌的繁殖:溫熱潮濕的環境會讓真菌生長。
四、細菌的繁殖:腳部細菌的成長。
五、不管是哪種原因引起的,主要還是要去除,可以使用足宜舒舒竹寧去腳氣,洗腳後直接抹在有腳氣的地方就可以了,很快就會好的。
㈣ 腳氣的病因是什麼 治療腳氣的方法有哪些
腳氣病因是真菌的感染,真菌侵入皮膚細胞,在細胞里生根了!
治療方法常用有三種:口服抗真菌葯,葯膏類,還有泡腳的!
需要的私信我!
㈤ 引起腳氣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角質過厚引發腳氣。如果我們的腳部有很厚的角質層,並且腳部容易出汗,那麼,在汗水的浸泡下,我們的腳就會給真菌生存提供所需的營養環境,加快真菌的增生繁殖,從而導致腳氣出現了。
2、黴菌繁殖引發腳氣。腳氣分為很多種類型,最嚴重的就是糜爛型腳氣,如果長期處在溫熱潮濕的環境中,真菌生存在這種環境,就會迅速生長,導致糜爛型腳氣出現。可以用些外用的葯物來進行塗抹如氟康唑軟膏、克霉唑軟膏,甘伯宗乳霜等。
3、白癬菌真菌引發腳氣。真菌是引發腳氣的罪魁禍首,尤其是白癬菌,生活中感染到白癬菌,加上腳部很容易出汗,就容易給真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從而導致腳氣的出現。
4、腳部細菌繁殖引發腳氣。腳部細菌的成長導致皮膚的角質蛋白被分解,加上腳汗中的尿素、乳酸等成分,給真菌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導致腳氣的出現。
5、維生素B1分解引發腳氣。人類中如果長期食用含硫胺素酶的食物,如生魚片,牡蠣,蝦,咖啡,茶以及其他植物,可導致維生素B1分解,體內硫胺素水平下降,引起腳氣。
㈥ 為什麼會有腳氣如何治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
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自治療法:(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
分鍾,每日1-2次。(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
,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
臭即可消失。(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
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
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簡單版】:
通常說的腳氣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治療以外用抗真菌葯物為主,主要有達克寧、蘭美抒、貴州神奇、華陀膏等多種,只要堅持使用,症狀消失後繼續使用一周維持通常可以治癒。同時需保持足部乾燥、清潔,鞋子要透氣性好。
【完全版】: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
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
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腳氣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癢難忍,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氣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然而,因患腳氣而就診的病人並不多。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趙俊英說,大多數腳氣患者都是在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才來醫院看病,而在發病的初期、症狀較輕的時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間土方進行自我治療。
家住北京宣武區的張先生是一位「老」腳氣患者了,為醫治頑疾,多年來,他用了許多偏方:往患處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腳,將腳浸泡在濃醋里,甚至往腳上塗蜂膠……方法用盡,可是腳氣病不僅不見好,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張先生不得不到醫院看病時,腳底已經整個潰爛,走路也不利索了。
趙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療腳氣,有時雖能起到止癢的效果,但絕對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於刺激性較大,還會造成過敏反應。如往患處抹大蒜,反而會使患處出現紅腫甚至流水的症狀,導致病情加重。因此,趙主任提醒腳氣病患者,一旦出現腳氣症狀,應該盡早接受治療。早期治療,不僅用葯少,而且有利於痊癒,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療也就更加困難。
從臨床表現來看,腳氣可分為三型,治療方法也因型而異。當患者足部出現脫皮、裂口子的症狀時,屬於角化乾燥型,對於此類患者,用葯應以霜劑、膏劑為主;如果是水泡靡爛型的患者,即患處滲水,對這類患者就不能像角化乾燥型患者那樣,使用刺激性過強或軟膏等葯物,而應先將患處處理得干一點,然後再用粉劑葯物進行治療;還有一類患者屬於間插型,即有的部位乾燥、脫皮,有的部位靡爛流水,此時就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葯。除了辨型用葯,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足療程用葯。許多腳氣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堅持用葯,一旦症狀減輕便停止用葯,殊不知,腳氣是一種極易復發的疾病,無論患者使用哪種葯物進行治療,都要堅持到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清除腳氣。
除了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對治療腳氣也非常重要。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李若瑜教授介紹,腳氣是由一種皮膚癬菌引起的疾病,而這種癬菌在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們應注意保持足部乾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和透氣、寬松的鞋子;每天堅持洗腳,並擦乾腳和腳趾縫。
【簡單版】:
通常說的腳氣是足部真菌感染,不及時控制會波及其他部位,治療以外用抗真菌葯物為主,主要有達克寧、蘭美抒、貴州神奇、華陀膏等多種,只要堅持使用,症狀消失後繼續使用一周維持通常可以治癒。同時需保持足部乾燥、清潔,鞋子要透氣性好。
【完全版】: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治療腳氣九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
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
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左右可見效。
腳氣是人們生活中的常見病。一旦發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癢難忍,腳趾間出現紅斑、脫屑,症狀嚴重的患者整個腳底都會發紅、脫皮。腳氣不僅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還極易傳染給他人。然而,因患腳氣而就診的病人並不多。北京友誼醫院皮膚科主任趙俊英說,大多數腳氣患者都是在症狀比較嚴重的時候才來醫院看病,而在發病的初期、症狀較輕的時候,通常是利用一些民間土方進行自我治療。
家住北京宣武區的張先生是一位「老」腳氣患者了,為醫治頑疾,多年來,他用了許多偏方:往患處抹大蒜,用花椒水洗腳,將腳浸泡在濃醋里,甚至往腳上塗蜂膠……方法用盡,可是腳氣病不僅不見好,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當張先生不得不到醫院看病時,腳底已經整個潰爛,走路也不利索了。
趙主任指出,用土方法治療腳氣,有時雖能起到止癢的效果,但絕對去不了根。而且有些土方法由於刺激性較大,還會造成過敏反應。如往患處抹大蒜,反而會使患處出現紅腫甚至流水的症狀,導致病情加重。因此,趙主任提醒腳氣病患者,一旦出現腳氣症狀,應該盡早接受治療。早期治療,不僅用葯少,而且有利於痊癒,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療也就更加困難。
從臨床表現來看,腳氣可分為三型,治療方法也因型而異。當患者足部出現脫皮、裂口子的症狀時,屬於角化乾燥型,對於此類患者,用葯應以霜劑、膏劑為主;如果是水泡靡爛型的患者,即患處滲水,對這類患者就不能像角化乾燥型患者那樣,使用刺激性過強或軟膏等葯物,而應先將患處處理得干一點,然後再用粉劑葯物進行治療;還有一類患者屬於間插型,即有的部位乾燥、脫皮,有的部位靡爛流水,此時就應根據具體情況用葯。除了辨型用葯,患者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足療程用葯。許多腳氣患者只注重在急性期堅持用葯,一旦症狀減輕便停止用葯,殊不知,腳氣是一種極易復發的疾病,無論患者使用哪種葯物進行治療,都要堅持到足夠的療程才能徹底清除腳氣。
除了葯物以外,日常的足部保健對治療腳氣也非常重要。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李若瑜教授介紹,腳氣是由一種皮膚癬菌引起的疾病,而這種癬菌在比較潮濕、高溫的環境下更容易滋生。因此,人們應注意保持足部乾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和透氣、寬松的鞋子;每天堅持洗腳,並擦乾腳和腳趾縫。
㈦ 腳氣治療方法有哪些
腳氣的治療要及時治療腳氣的方法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瘙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小貼士:通過以上介紹,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如果有什麼問題,或者想了解更多關於腳氣的原因、預防、治療等知識,歡迎咨詢在線專家。
㈧ 腳氣是怎麼引起的怎麼治療
腳氣是民間俗稱,醫學名稱應為足癬,是由致病性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膚病,具有傳染性。
從根本上來說,足癬的產生是由於人的足底和趾間沒有皮脂腺,因而缺乏抑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禦機能較差;而同時這些部位的汗腺非常豐富,出汗多而空氣流通性差(穿鞋),局部潮濕溫暖,成為皮膚最有利於真菌生長的位置。
所以在新疆某些地區,當地人習慣於赤腳在沙土地行走,這部分人群幾乎沒有足癬發病的情況出現。
我們日常預防足癬感染發病,應搞好個人衛生,做好足部皮膚護理:
1.保持足部清潔和乾爽,勤換襪子。
2.和患處接觸物品如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選用透氣的鞋子,避免腳汗過多。趾縫用干棉球或分趾襪分趾,以利於吸水通氣。
4.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繼發感染。
5.不吃易發汗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㈨ 得腳氣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腳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有傳染性,剛發生的患者可以使用達克寧治療,發病時間長的患者可以使用足康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