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軍人隊列訓練中「跑步與立定」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軍人隊列訓練中跑步與立定的動作要領:
1,聽到「跑步」的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於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關節),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
2,聽到「走」的動令後,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保持正直,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步。
3,聽到「立定」的口令,再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拓展資料: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躍出去,跑步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落腳姿態(前掌跑、全掌跑以及後掌跑);立定時,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1,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2,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3,從頸到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後仰,這樣有利於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4,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於挺直。5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
B. 跑步行進與立定的動作要領
跑步行進與立定的動作要領如下。
動作要領:
當聽到「跑步」的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於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迅速提臂,約與外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走」的動令時,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利用右腳掌的蹬力向前躍出一步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
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垂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厘米;向後擺臂時,拳心貼於腰際。行進速度為每分鍾170—180步。
當聽到「立—定」的口令時,繼續向前跑兩2步,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取捷徑靠攏左腳,同時兩臂放下,成立正姿勢。
歸納總結
握拳提臂迅速起、前推後拉水平運、肘拳到位要里合、立定靠腳跟重心
為更好的掌握擺臂路線,定型定位的目的,可進行原地擺臂練習。
口令:「跑步原地擺臂練習預備」 「一」、「二」、「停」 動作示範:橫縱示範擺臂動作
1、動作要領:當聽到「跑步原地擺臂練習預備」的口令時,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聽到「一」的口令,按要領右臂向前左臂向後擺出;聽到「二」的口令,兩臂自然換臂;聽到「停」的口令,兩拳收到腰際,爾後迅速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2、擺臂動作易犯的毛病及糾正的方法
常犯毛病:擺臂時,兩拳上下打鼓或繞腹部擺動。
糾正方法:向前擺臂時,在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合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 扣約5厘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
越步練習
口令:「躍步練習,跑步——走」「停」。
1、動作要領:當聽到「跑步」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聽到動令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向前躍出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同時兩臂按要領擺出,身體重心前移,重心落於左腳;聽到「停」的口令,右腳迅速靠攏左腳,恢復成立正姿勢。首先由我把動作做一示範。
2、常犯的毛病及糾正的方法:第一步躍不出去。
糾正方法:聽到動令時,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邊腳掌的蹬力躍出85厘米。注意兩腳協同用力,向前躍出。
齊步代跑步立定分解練習
其口令為:「齊步代跑步立定分解練習―跑步,1、2、3、4」
1、動作要領:當聽到「跑步」的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聽到「1」的口令,左腳按齊步要領邁出,兩臂按跑步要領擺出;聽到「2」的口令,右腳向前邁出,兩臂交換擺動;聽到「3」的口令,左腳向前邁出大半步,腳尖向外分開約30度著地,同時兩拳收於腰際;聽到「4」的口令,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C. 軍訓時:起步走轉正步走的動作要領,有什麼要注意的!最好能詳細點。
一〉齊步行進與立定
齊步是軍人常用的步法,一般用於隊列整齊行進,是隊列訓練的重點。
一、動作要領
口令:齊步——走,立——定。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屈,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與最下方衣扣同高(著夏季作訓服時,與第四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與第五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與腰帶同高),離身體約25厘米,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月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聽到「立------正」的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二、動作標准與要點
齊步行進時,要精神振奮,姿態端正,臂腿協調,節奏分明。擺臂自然大方,定型定位,步幅,步速准確,兩眼注視前方,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要求做到「腳跟先著地,腳腕稍用力,膝蓋向後壓,身體向前移」。
立定時,兩腿挺直,做到不彎腰,不外掃,不跺腳,靠腳要迅速有力,腿臂靠放一致。
三.訓練重點和難點
重點:擺臂的定型定位和臂腿動作的協調自然。臂腿協調是動作的關鍵,強調出腳的同時擺臂,腳跟著地手擺到位,身體向前移(從腳跟到腳尖的時間)時注意臂不要擺動。
練習時,強調軍姿端正,擺臂自然,步幅,步速准確。可結合步幅線,秒錶和樂曲進行訓練。
四、常犯毛病和糾正方法
1、上體松,左右晃動。
糾正方法:行進時上體要直,自然收腹挺胸,腰要挺直,頭有上頂的感覺,肩關節要放鬆,兩臂自然擺動,兩膝用力要適當。
2、擺臂路線不正確。
糾正方法:強調以小帶動大臂輕擦身體前後兩側左右擺動,可結合擺臂線進行糾正。
3、擺臂不自然、聳肩。
糾正方法:強調肩關節下沉放鬆,大臂不要夾得過緊,手和手腕適當用力,使兩臂自然擺動。
4、臂腿不協調。
糾正方法:強調在出腳的同時擺臂,腳跟著地時,手擺到位;在腳跟著地後,身體向前移時,注意臂不要擺動,以免同手同腳。練習時可採用踏步的方法進行反復練習糾正。
5、腳尖著地方向不正。
糾正方法:行進時要按選定的目標直前進,腳掌著地時腳尖想里合,兩腳內側走直線。
6、步幅、步速不準確。
糾正方法:採用走步幅線、踏樂和卡秒錶等方法反復練習糾正。
7、立定時身體後仰、彎膝。
糾正方法:向前大半步步幅要准確,左腳全部著地的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到位;右腳跟抬起,右膝適當用力向後挺壓,保持力量取捷徑迅速向左腳靠攏。
8、行進中兩眼看地。
糾正方法:行進中強調挺胸挺頸,兩眼注視遠方水平線略高的物體。
9、立定時,臂腿不協調。
糾正方法:強調靠攏的同時手腕稍用力,放手到位,做到靠放一致。
〈二〉 正步行進與立定
正步主要用於分列式和其它禮節性場合,是隊列訓練的重點和難點。
一、動作要領
口令:正步——走,立——定。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踢出(腿要綳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約7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小,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著夏季作訓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約與第四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厘米),離身體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0—116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
二,動作標准與要求
正步行進時,要軍姿端正,神色從容,動作自然大方,節奏分明,擺臂定型定性,步幅、步速准確,要求做到「三快兩穩一協調」,「三快」即,踢腿擺臂快、著地快、跟體快;「兩穩」即踢腿到位要穩,腳著地上體要穩;「一協調」即,臂腿結合要協調自然。
三、訓練重點和難點
重點:踢腿的速度、定位及臂腿的協調。踢腿時,應將力量集中到腳上,以腳帶動小腿,以小腿帶動大腿猛力向前踢出,同時迅速綳壓腳面。做到「踢、壓、綳」相結合;行進中,做到踢腿的同時迅速擺臂,腳著地時臂不動。
難點,擺臂的定型定位及步幅、步速的准確。
四、練習步驟
1、擺臂練習,一、二、停。
要領:聽到「擺臂練習,一」的口令後,按要領右臂向前擺,左臂向後擺。聽到「二」的口令,兩臂交替擺動;聽到「停」的口令,兩手迅速放下(通常右臂在前時下達「停」的口令),恢復立正姿勢。
主要解決的問題:擺臂的路線、彎臂加速的時機及定位的准確。擺臂時,兩臂要輕擦身體前後擺動,前擺時,當肘部超過身體前平面時屈肘時,同時小臂加力上端,肘部前迎下壓。將小臂擺至略平,使小臂與大臂略成直角。
擺臂的要領可歸納為:「擺」、「平」、「直」、「松」。
「擺」——即以小臂帶動大臂,按正確要領前後自然擺動;向後擺臂時,注意應先下手,後下肘。
「平」——即前擺定位後、小臂與大臂略成直角,後擺時臂要伸直。
「松」——即擺臂時肩關節和大臂要放鬆。
訓練中可結合擺臂限制線、多功能檢查尺等器材進行練習,首先掌握動作要領,並逐漸做到擺臂快、定位準。
2、原地踢腿練習。
口令:踢腿練習准備,左(右)腳練習,一、二,停。
要領:聽到「原地踢腿練習,准備」的口令後,;兩手後背(左手在上握右臂,右手在下托左肘)同時兩腳尖並攏;聽到「左腳練習」的口令後,左腳跟離地,腳尖上翹,靠在右腳跟內側,聽到「一」的口令,左腳按要領迅速踢出;聽到「二」的口令、左腳迅速收回,使腳內側彎曲部位靠在右腳跟內側,爾後按「一、二」的口令依次反復進行。聽到「右腳練習」的口令後,進行交換(即左腳著地,右腳抬起)。聽到「停」的口令,兩手放下,恢復立正姿勢。
主要解決的問題:踢腿的速度、力量、定位以及上體穩固。
踢腿的要領可歸納為:「踢」、「壓」、「綳」、「挺」、「端」。
踢——即在踢腿時,將力量集中到腳上,按腳帶動小腿、小腿帶動大腿的順序向前猛力踢出。
壓——即向前踢腿時、邊踢邊壓腳尖,使腳掌與地面平行。
綳——即支撐腿和腰桿挺直,收小腹,頭部向上頂,胸部稍向前傾,以控制身體的平衡。
端——即腿踢出後,大腿稍向上端(提臂)以控制踢腿的高度,使其定位。訓練中可結合踢腿高度線、沙袋、檢查尺等器材進行練習,正確掌握動作要領,做到踢腿快、姿態穩、定位準。
3、一步兩動練習。
一步兩動練習分為背手一步兩動和臂腿結合一步兩動兩種。
口令:一步兩動,正步——走、二、停。
要領:聽到「一步兩動,正步——走」的口令後,左腳迅速踢出後停住,同時右臂前擺左臂後擺;聽到「二」的口令後,左腳著地,右腳迅速前跟(此時右腳跟離地並下蹬,腿伸直,腳尖上翹,彎曲部位靠在左腳跟內側),兩臂不擺動,爾後按「一、二」的口令反復練習。
主要解決的問題:背手一步兩動主要是解決行進間踢腿的力量、速度
腳著地的力量以及跟體、跟腿的速度。臂腿結合的一步兩動主要解決臂腿結合的時機及動作的協調。臂腿結合要領可歸納為:踢腿擺臂要同時,腳跟定型手到位,著地用力臂不動,跟體跟腿要迅速。練習時可結合步幅線、沙袋等器材訓練,應做到「三快一穩」。即,踢腿快、著地快、跟體跟腿快、上體穩。
4、一步一動練習。
一步一動練習分為背手一步一動和臂腿結合一步一動兩種。
口令:一步一動,正步——走、二、停。
要領:聽到「一步一動,正步——走」的口令,左腳迅速踢出後停住,同時兩臂擺動;再聽到「一」的口令後,右腳著地,左腳踢出兩臂隨之擺動,依次反復練習。聽到「停」的口令,動作同一步兩動。
主要解決的問題:臂腿動作的協調及行進的節奏。
聯系時應做到,收腹挺腰,擺臂踢腿定型定位,著地有力不回拖,臂腿結合緊密、協調。
5.快慢步練習。
口令:快慢步,正步——走,二、停。
要領:聽到「快慢步,正步——走」的口令,左腳迅速踢出後著地,右腳靠左腳後三分之一處,踢腿的同時,兩臂擺動;聽到「二」時,右腳照此法動作,交替進行。「停」的口令和動作同一步兩動。
主要解決的問題:行進間臂腿結合的時機及協調。
練習時應做到:踢腿迅速,稍穩再著地,並同時擺臂。練習時結合步幅線、沙袋等器材訓練。
6、連貫動作練習。
主要解決的問題:行進間臂腿動作的協調和步幅、步速的准確。
練習時應強調腰往上拔,上體挺直,頭上頂,面部表情自然,踢腿迅速,著地有力,臂腿結合緊密,協調一致,節奏分明。在訓練中,結合步幅線、沙袋、秒錶、等器材進行練習。
五、常犯毛病和糾正方法
1、擺臂時聳肩。
糾正方法:強調肩關節下沉放鬆,用手腕和小臂內側的力量帶動大臂擺動。
2、擺臂時外掃。
糾正方法:強調向前擺臂過垂直部位時,小臂內側
上迎迅速彎臂,向後擺臂時,肘部稍想里合,手腕向後擺至定位。
3、踢腿時掏腿。
糾正方法:擺動腿向前運動,過垂直線時,膝蓋向後壓,壓腳尖加速踢出,踢腿時以小腿帶動大腿,以膝蓋向後、腳尖向下的壓力綳直腿猛力踢出,腳尖對正前方。
4、踢腿時弓腿端腿。
糾正方法:強調踢腿時擺動腿過垂直線時,膝關節後壓,使腿拉直,踢出時要壓腳尖、綳腳面,膝關節用力使小腿帶動大腿。
5、踢腿無力,速度過慢。
糾正方法:擺動腿超過垂直部位10厘米時。腿綳直猛力踢出,訓練中可結合綁沙袋進行。
6腳著地無力,上體不穩。
糾正方法:強調上體正直上頂,腳著地時上體要跟上,腳要正直向下落地;著地時,以腳腕的力量使全腳掌適當用力著地。
7、上體後仰,步幅小,身體下坐。
糾正方法:強調踢腿同時擺臂,腳著地臂不動,反復練習。
9、步速不準。
糾正方法:訓練時結合卡表、踏樂、反復練習。
10、步幅不準。
糾正方法:採取走步幅線的方法反復練習。
D. 軍人隊列訓練中「正步與立定」的動作要領是什麼
正步要領:
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厘米(腿要綳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最下方衣扣約10厘米處(著夏季作訓服時,約與第三衣扣同高;著冬季作訓服時,約與第四衣扣同高;著水兵服時,手腕上沿距領口角約15厘米),離身體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0-116步。
立定要領:
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自然下垂,手指並攏自然微屈,拇指尖貼於食指的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E. 立定跳遠有哪些技巧可以快速提高
立定跳遠動作做法不同,跳出的成績也不一樣。那麼怎樣在身體素質不變的情況下,跳得遠些?經過對立定跳遠反復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改進了一些技術和方法,收到較好的效果。其做法如下:
一、 兩腳平等站位
對於兩腳站法,常被人忽視。體育教材對這個問題說法不一:有的「兩腿稍分」;有的要求「兩腳與肩同寬」。至於站成什麼姿勢,教材沒有具體明確規定,因而大多數的體育教師採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學實踐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難以掌握,後者雖明確,卻大些。我做法是:兩腳先站成立正姿勢,而後以前腳尖為支撐點,兩腳跟隨向兩側分開到兩腿成平行位置。這樣,腳尖都向前,與運動方向一致,同時兩腿基本處於垂直姿勢,既不產生夾角,又利於膝關節和踝關節運動。而且學生敢容易掌握。
二、 兩臂的擺動與呼吸的配合
擺臂與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學中,預擺時臂放鬆由下向上慢擺到頭上,跟著輕松地吸氣,而後兩臂由上向兩側後方而呼氣。當要起跳前兩臂則快速地由下向上擺到頭上,現時隨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氣隨下擺至兩側後方,動作一樣快,但此時不是呼氣,而是憋氣。這樣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強肌肉起跳時的瞬間爆發力。
三、 身體重心前移
在教學中,我的做法是:當起跳前,隨著兩臂由上而下向兩側後方擺時,上體前傾,隨之兩臂彎屈成半蹲姿勢,腳跟提起,用前腳掌抓地,控制身體平衡,重心隨著前移。盡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卻很重要。這樣,起跳時就不必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為身體向前上方騰起創造條件。
四、 蹬擺是關鍵
起跳時的蹬擺效果如何,是決定身體騰起遠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對兩臂起跳時的擺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樣簡單由後向前上方擺。因為那樣擺僅作用於兩臂,而不能帶動全身。為此我採用跳高起跳時兩臂的擺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擺。起跳時,兩腳用前腳掌迅猛蹬地,同時兩臂由兩側後方向前上方做強有力的擺動,使身體向前上方騰起。
F. 求一套完整的單個軍人徒手隊列動作四會教學法教案
課目:單個軍人徒手隊列動作內容:一、立正、稍息、跨立二、停止間轉法三、敬禮、禮畢四、行進與立定一、首先我們對第一個內容立正、稍息、跨立進行訓練:1、「立正」其動作要領為:兩腳跟並攏靠齊,兩腳尖外分60℃,兩腿伸直並攏,提臀收腹挺胸,兩肩要平,兩臂自然下垂,四指並攏,拇指帖於食指的第二關節,中指貼於褲縫線,頭要正,頸要直,兩眼平視前方,口要閉,下額微收,身體重心微向前傾;2、「稍息」當聽到「稍息」的口令後,左腳順左腳尖方向伸出全腳掌的三分之二,上體保持不動,身體重心落於兩腿之間;(稍息過久,可自行換腳)3、「跨立」 當聽到「跨立」的口令後,左腳向左跨出一腳之長,約與肩同寬,同時左手抓握右手腕,右手四指卷握,拇指貼食指的第二關節,身體重心微向前傾,重心落於兩腿之間。二、接下來我們對第二個內容停止間轉法進行訓練:停止間轉法分為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半面向左轉、半面向右轉。1、「向左轉」其口令為「向左―轉」,當聽到「向左轉」的口令後,以左腳跟為軸,右腳掌的蹬力使身體向左轉90℃,上體保持正直,而後右腳跟取捷徑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2、「向右轉」其口令為「向右―轉」,當聽到「向右轉」的口令後,以右腳跟為軸,左腳掌的蹬力使身體向右轉90℃,上體保持正直,而後左腳跟取捷徑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3、「向後轉」其口令為「向後―轉」,當聽到「向後轉」的口令後,以右腳跟為軸,左腳掌的蹬力使身體向後轉180℃,上體保持正直,而後左腳跟取捷徑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4、「半面向左轉」其口令為「半面向左--轉」,當聽到向「半面向左轉」的口令後,以左腳跟為軸,右腳掌的蹬力使身體向左轉45℃,上體保持正直,而後右腳跟取捷徑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5、「半面向右轉」其口令為「半面向右--轉」,當聽到「半面向右轉」的口令後,以右腳跟為軸,左腳掌的蹬力使身體向右轉45℃,上體保持正直,而後左腳跟取捷徑靠攏右腳,成立正姿勢。三、接下來我們對第三個內容敬禮、禮畢進行訓練:(註:人多時可調整隊形進行訓練,如半面向左轉、人員間隔、距離拉大) 1、「敬禮」其口令為「敬禮」,當聽到「敬禮」的口令後,右手大臂帶動小臂,四指伸直,拇指緊貼於食指,手心外張45℃,戴貝蕾帽(和不戴帽)時,中指貼於太陽穴,大臂抬平,略與肩同高,身體保持正直; 2、「禮畢」 其口令為「禮畢」,當聽到「禮畢」的口令後,右手取捷徑放下成立正姿勢。四、接下來我們對第四個內容行進與立定進行訓練:行進與立定分為齊步行進與立定、跑步行進與立定、正步行進與立定。1、 齊步行進與立定 (1)、「齊步走」 每分鍾116―122步,其口令為「齊步―走」,當聽到「齊步」的預令後,身體重心微向前傾;當聽到「走」的動令後,左腳向前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四指卷握,拇指貼於食指的第二關節,拇指跟部對准衣扣線,略於最下方第三個衣扣同高,手腕跟部距褲縫線約35厘米;向後擺臂時,拇指跟部距褲縫線約45厘米;(2)、「立定」其口令為「立―定」,當聽到「立定」的口令後,左腳繼續向前邁出大半部,右腳取捷徑靠攏左腳的同時,兩臂放下,成立正姿勢。(註:下達所有「立定」的口令時,「立」在左腳,「定」在右腳)。2、 跑步行進與立定 (1)、「跑步走」 每分鍾160―170步, 其口令為「跑步―走」,當聽到「跑步」的預令後,兩手迅速抱拳,提於腰系,四指卷握,拇指貼於食指和中指的第二關節,拳心向內,拳眼向上,肘部稍向里合,身體重心微向前傾;當聽到「走」的動令後,左腳向前躍出約85厘米,按照先前腳掌後腳跟的順序著地,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不露出肘部,手臂稍向里合,(如兩臂同時擺出,兩拳間隔10厘米),向後擺動不露手,肘部稍向里合,要做到前不露肘、後不露手; (2)、「立定」其口令為「立―定」,當聽到「立定」的口令後,繼續向前跑三步,右腳取捷徑靠攏左腳的同時,兩臂放下,成立正姿勢。3、 正步行進與立定 (1)、「正步走」每分鍾110―116步,其口令為「正步―走」,當聽到「正步」的預令後,身體重心微向前傾;當聽到「走」的動令後,左腳向前踢出約75厘米,腿伸直,腳尖下壓,腳面離地約20厘米,全腳掌著地,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帶動小臂,小臂端平,四指卷握,拇指貼於食指的第二關節,拇指跟部距衣扣線約10厘米,手心向內,向後擺臂時,拇指跟部距褲縫線約45厘米; (2)、「立定」其口令為「立―定」,當聽到「立定」的口令後,左腳繼續向前踢出大半部,右腳取捷徑靠攏左腳的同時,兩臂放下,成立正姿勢。五、整隊、組織講評 、帶回。
G. 齊步行進與立定理論提示有幾種方法
齊步走是軍人行進的常用步法。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高於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約5厘米。
H. 跑步走立定動作要領
一、動作要領
口令:跑步——走,立——定
要領: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在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上),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里合。聽到動令,上體稍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掌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170—180步。85厘米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鍾
聽到「立——定」的口令,再跑2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二、動作標准與要求
跑步行進時,上體端正,兩眼注視前方,利用前腳掌的彈力前進。臂腿協調自然,擺臂時,兩拳不要上下打鼓,不左右圍繞腹部擺動,肘部不得外張,做到擺臂不露肘,後擺不露手。立定時不墊步,不跨步,不彎膝,臂腿靠放要一致。
三、訓練重點和難點
重點:擺臂的定型定位和臂腿的協調自然。擺臂時,兩臂要輕貼身體前後自然擺動,腳著地時前腳掌先著地,不要全腳掌著地或腳跟先著地。行進中身體重心前移,利用前腳掌的彈力前進。
難點:步幅、步速的准確。
四、訓練步驟
1、擺臂練習。
口令:擺臂練習,准備,一、二、停。
要領:聽到「擺臂練習,准備」的口令,兩手迅速握拳提於腰際,聽到「一」的口令,右臂前擺,左臂不動。聽到「二」的口令,兩臂交換擺動,爾後按「一」、「二」的口令依次反復練習。聽到「停」的口令,兩手迅速放下,恢復立正姿勢。
主要解決的問題:擺臂的路線和定位的准確。
練習時,握拳要迅速、准確,兩臂擺動要自然,。小臂內側輕擦身體前後擺動,肘部適當內合不要外張。做到前不露肘,後不露手。
2、第一步躍出練習。
口令:一步躍出練習,跑步—一走、停。
要領:聽到「一步躍出練習,跑步——走」的口令,左腳按要領躍出並著地,聽到「停」的口令,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兩手放下,恢復立正姿勢,爾後依次反復練習,
主要解決的問題:一步躍出的距離、方向和躍出時用力的部位。
練習時,應做到聽到預令時不彎膝、不搶跑,聽到動令時上體不後仰,腳著地時前腳掌先著地,著地後身體要穩,第一步躍出的距離要准。
3、五步一靠練習。
口令:五步一靠練習,跑步——走,停。
要領:聽到「五步一靠練習,跑步——走」的口令,按要領向前跑四步,第五步右腳向前大半步,收回左拳,右拳不擺動。聽到「停」的口令,兩手放下同時右腳迅速靠攏左腳恢復立正姿勢。
主要解決的問題:臂腿的協調和立定動作的准確。
練習時,要求做到聽到預令抱拳快,聽到動令,躍出迅速,利用前腳掌蹬力前進,立定時,腿臂靠放一致。訓練中結合步幅線,首先進行以齊步代跑步的五步一靠訓練(即:兩腿按齊步要領前進,兩臂按跑步要領擺動),而後進行跑步的五步一靠練習。
4、綜合練習。
主要解決的問題:臂腿動作的協調自然和步幅、步速的准確。 練習時,可結合步幅線、秒錶進行訓練,以達到步幅、步速的准確,同時強調行進時動作要協調自然。
五、常犯毛病和糾正方法
1、聽到預令彎膝,上體前傾過大。
糾正方法:強調聽到預令腿部不動,聽到動令兩腿微彎身體重心前移。
2、擺臂時上下打鼓或圍繞腹部擺動。
糾正方法:強調肩關節放鬆、肘部適當用力稍向里合,擺臂時小臂內側輕擦身體前後運動。可利用擺臂線反復練習。
3、擺臂時,前後不到位。
糾正方法:強調向前擺時不露肘、肘部貼於腰際;向後擺時不露手,拳貼於腰際。
4、行進時,全腳掌著地或腳跟先著地。
糾正方法:強調行進時身體重心前移,腳腕適當放鬆,腳尖自然下垂,使前腳掌先著地。
5、行進時,上體後仰或臀部下坐。
糾正方法:強調收小腹,收臀部,腰桿挺直,上體前傾。
6、立定時臂腿不協調。
糾正方法:用五步一靠練習反復訓練糾正。注意聽到「立——定」的口令後,繼續向前跑兩步時要減速,控制前沖慣性。左腳向前大半步時,身體穩固,兩拳要位於腰際,靠腿時臂腿動作要一致。
7、步幅、步速不準確。
糾正方法:利用秒錶,結合步幅線進行反復練習。
I. 禮步的行進與立定的要領是什麼
禮步要領:
左腳向正前方緩慢抬起(腿要綳直,腳尖上翹,與腿約成90度,腳後跟離地面約30厘米),按照腳跟、腳掌順序緩慢著地,步幅約55厘米,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兩臂下垂自然伸直、輕貼身體(抬祭奠物除外);手指並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於食指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行進速度每分鍾24-30步。
立定要領:齊步、正步和禮步時,聽到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腳尖向外約30度),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聽到口令,再跑2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取捷徑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踏步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攏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領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