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護聽力有哪些方法
1、不要經常置身迪廳、K歌房、游藝廳等嘈雜環境。如果去了,也應該間隔20分鍾到外面透透氣,緩解雜訊對耳朵的壓力。
2、在雜訊污染嚴重的環境下工作,應該注意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可以考慮佩戴防噪音耳塞或者塞上棉球等,一旦發現耳朵有不適,應該及時就醫,必要時想辦法更換較安靜的工作環境。
3、不要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最好音量不要超過最大音量的80%,最好每次不超過1小時,一天不超過兩小時。在地鐵站、火車站等環境嘈雜的情況下盡量減少用耳機聽音樂。
4、切勿亂挖耳。如果自覺耳朵癢,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一下,也可以用干凈的棉簽在耳內輕輕轉一下,起到清潔的作用,但是應注意不要太深入,否則棉簽一段的棉花掉落到外耳道,形成外耳道異物。
B. 保護聽力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掌握科學的掏耳朵方法
很多人覺得掏耳朵的一個很有益的健康習慣,但是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耳道奇癢難受時,可以用棉簽沾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亦可內服維生素B、C和魚肝油,所以大家一定要掌握科學的掏耳朵方法。
2、避免濫用葯物
葯物三分毒,濫用葯物也會對聽力造成嚴重影響,應盡量避免應用耳毒性葯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因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應用這些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損害聽力,嚴重情況下還會失去聽覺功能。
3、按摩保護聽力
有效的按摩方法也能有效保護聽力,按摩耳垂前後的翳風穴(在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後緣之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鍾,長期堅持下去即可見效,也希望廣大患者能長期堅持。
4、中醫食療方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聽力的衰退與腎虛有著密切的關系。故老年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補腎的葯物,如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龜齡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豬腎粥等,對於保護聽力頗有裨益,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好了,當然能有效防止聽力減退。
C. 聽力保養的方法有哪些
(一)避噪音
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輛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音,會使原本開始衰退的聽覺更容易疲勞,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音性耳聾。因此,盡量避免或減少雜訊的干擾,是老年人保護聽力的首要一條。
(二)戒挖掏
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可能弄壞耳膜。耳道奇癢難受時,可以用棉簽沾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擦耳道,亦可內服維生素B、C和魚肝油。
(三)慎用葯
盡量避免應用耳毒性葯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卡那黴素、新黴素等,因為老年人解毒排泄功能低,應用這些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損害聽力。
(四)常按摩
按摩耳垂前後的翳風穴(在耳垂與耳後高骨之間的凹陷處),和聽會穴(在耳屏前下方,下頜關節突後緣之凹陷處),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鍾,長期堅持下去即可見效。
(五)熄肝火
老年人如經常處於急躁、惱怒的狀態中,會導致植物神經失去正常的調節功能,使內耳器官發生缺血、水腫和聽覺神經營養障礙,這樣就可能出現聽力銳減或暴發耳聾。因此,老年人要盡量使自己保持輕松愉快的良好心境。
(六)多補腎
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聽力的衰退與腎虛有著密切的關系。故老年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補腎的葯物,如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龜齡丸等,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豬腎粥等,對於保護聽力頗有裨益。(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D. 保護聽力的方法
保護聽力的方法有以下七種:
1、避免各種噪音。人倘若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輛喧鬧、人聲喧嘩等各種噪音,會使原本開始衰退的聽覺更容易疲勞,聽力急劇減退,甚至引發噪音性耳聾。
2、避免亂挖耳朵。耳朵癢可用75%酒精棉簽擦拭外耳道四壁,深度為1~2cm,也可以內服維生素B、C和魚肝油。經常用耳勺、火柴棒掏耳朵,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還會弄壞耳膜。
3、經常按摩耳朵。按摩耳垂前後的翳風穴和聽會穴,可以增加內耳的血液循環,有保護聽力的作用。宜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鍾。
4、避免情緒激動,保持樂觀心態。情緒波動過大可引起全身毛細血管的痙攣、收縮,造成內耳聽血管血流的嚴重減慢,發生微循環障礙,從而使內耳聽神經缺氧,導致突發性耳聾。
5. 積極預防和治療中耳炎。防止污水、異物進入外耳道,洗澡、游泳後清潔耳道,注意耳部衛生。一旦患上中耳炎,應到醫院及時就診,以免留下後遺症。
6. 避免長時間帶耳機。高音量的音頻聲對聽覺器官造成疲勞、損傷,從而導致聽力下降,甚至發生耳聾。每日每耳戴插入式耳機不超過15分鍾,耳罩式耳機不超過30分鍾。但是長期在雜訊大的環境中工作者,應注意佩戴專業的防護耳罩,預防雜訊性耳聾。
7.避免使用耳毒性葯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等。如病情需要必須使用時也應密切觀察聽力變化,一旦出現耳鳴、口角發麻等症狀立即停葯。
E. 保護自己聽力的方法有哪四種
雜訊性耳聾是由於聽覺長期遭受雜訊影響而發生緩慢的進行性的感音性耳聾,早期表現為聽覺疲勞,離開雜訊環境後可以逐漸恢復,久而久之則難以恢復,嚴重時可導致不可逆的神經病理損害,或終身失聰。
保護聽力可以從控制噪音來源、減少噪音接觸時間、做好降音防護等方面做起:
1、少去噪音場所。盡量少去夜總會、迪廳、酒吧、體育賽場、多功能電影院和其他噪音巨大的場所,尤其還在聽覺系統尚在發育階段的小孩。如無法避免,應適時找個安靜的區域迴避,讓耳朵休息一會。
2、正確使用耳塞。在噪音較大的場所,正確地使用耳塞,並不會帶來尷尬,反而能將噪音接觸降低5~45分貝,對保護聽力有幫助。
3、合理使用音頻設備。佩戴耳機最好是降噪耳機,音量不宜過高,超過一臂距離無法聽清或理解他人說話,說明設備播放聲音太大了。除降低音量外,每天聽音頻設備的時間不宜過長,建議不超過半小時。
4、榜樣效應,相互監督。父母應從自身做起,在保護聽力方面成為子女學習的榜樣,提醒小孩保護聽力的重要性。
青少年已成為噪音性耳聾高風險人群,應定期檢查聽力。如日常出現耳鳴,聽門鈴、電話鈴和鬧鍾鈴等高音時有困難,或聽不清別人講話(特別是講電話時)等情況,應當考慮聽力受損,需盡快尋求專科醫生的幫助。
F. 老年人保護聽力的方法
老人保護聽力的4個方法
一、可經常按摩
老年人聽力減退,與內耳血液循環減弱也有一定的關系,而局部按摩可增加血液循環,也可保持聽力。按摩時可取翳風穴(耳垂後凹陷處)、聽會穴(耳垂前凹陷處與翳風穴隔耳對稱)早晚各進行一次,每次5~10分鍾。
二、避噪音
如果老年人較長時間接觸噪音,會使本來開始衰退的聽覺更容易疲勞,內耳的微細血管常處痙攣狀態,使內耳供血不足,聽力就會迅速減退,甚至發生噪音性耳聾。所以,老年人應盡量減少噪音對聽力的干擾。
三、謹慎用葯
人到老年,疾病較多,老年人常常使用抗生素,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鏈黴素、慶大黴素、卡那黴素等抗生素,不要一次過量,或者服用時間過長,可與其它葯物交替使用,也可換用中葯治療。
四、戒挖耳
老年人喜歡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這是由於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環減弱,耳道內分泌物減少,產生乾裂感,有時感到奇癢,不堪忍受,通過掏耳刺激後,可以得到暫時緩解。但是這樣做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甚至弄壞鼓膜。科學的方法是耳道奇癢難忍時,用棉簽浸入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拭耳道。也可內服維生素E、C和魚肝油,內耳發癢就可得到緩解。
G. 保護聽力的方法有哪些
你好,保護聽力的方法有哪些
保護聽力首先要少去噪音環境,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少熬夜,戒煙限酒,預防心腦血管,避免一些葯毒性葯物,外傷,等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H. 保護聽力的方法有哪些
保護聽力的方法包括:
1、在雜訊環境中最好佩戴耳塞保護聽力。
2、確保家中有足夠安靜的休息區域。
3、厚窗簾、地毯、密封良好的窗戶和隔音材料都能幫助阻擋外界的雜訊。
4、調小音響、廣播、電視機的音量。
5、購買低雜訊的家用電器,如低雜訊冰箱或空調。
6、避免在街上製造雜訊,僅在緊急情況時使用自行車車鈴和鳴笛。
(8)你知道哪些保養聽力方法嗎擴展閱讀:
噪音的來源
1、交通運輸雜訊
城市交通業日趨發達,給人們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便捷和舒適,同時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不能不看到,隨著城鄉車輛的增加,公路和鐵路交通干線的增多,機車和機動車輛的雜訊已成了交通雜訊的元兇,占城市雜訊的75%。
據統計表明,北京是世界有名的雜訊污染城市。雖然城市車輛不及日本的十分之一, 雜訊程度卻比日本高出1倍。特別是一些臨街的建築,受害極重。
2、工業機械雜訊
這也是室內雜訊污染的主要來源。由於各種動力機、工作機 做功時產生的撞擊、摩擦、噴射以及振動,可產生七八十分貝以上的聲響。
這些聲響,像紡織車間、鍛壓車間、粉碎車間和鋼廠、水泥廠、氣泵房、水泵房都比較嚴重,雖然都做了一定程度的降噪處理,但仍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機器本體上所產生 的雜訊。
I. 我們應該如何保護聽力
1、減少接觸:通常使用的輸出設備上使用耳機連續3小時可造成大於10dB的暫時性聽力閾移;所以,不要長時間佩戴耳機是隔離噪音損害的重要措施。經常戴耳機,尤其是喜歡戴內置耳機聽CD的愛好者應掌握60~60~60原則,即聽音樂時,音量不超過過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60分鍾,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60 分貝;。戴內置耳機聽MP3的愛好者要遵循80~90原則,即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8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90分鍾。
2、個體防護:對於參加雜訊活動者,必要時使用耳塞、耳罩和防聲帽。演員和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自己的工作環境,選用合適的耳塞進行防護,聲音娛樂喜好者也盡量在參加音樂會等大型娛樂活動時佩戴耳塞。
3、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用耳習慣對於保護聽力是至關重要的。如何正確地用耳包括:(1)不經常挖耳;(2)保持耳道乾燥;(3)正確擤鼻;(4)耳部疾病及時治療。另外要提醒:(1)在公交車或大街上等噪音很大的地方,最好不要用耳機聽音樂,因為為了蓋過雜訊人們常會不自覺地加大音量,對耳朵的傷害更大。(2)不在睡覺的時候聽耳機,耳塞夾在枕頭和耳朵之間,會對鼓膜造成傷害;如果聽著音樂睡著了,耳朵處於休眠狀態時,所受的損害會更加明顯。(3)時刻提高自我保護意識,高危人群定期作聽力檢查。
俗話說:「聾人三分痴」。如果我們擁有良好的聽力,即便蜜蜂遊走花叢的聲音我們都能聽到—這就是聽覺的靈敏度;如果聽靈敏度受到損害、並進一步引起聽力損失,那麼它帶來的影響不止限於聽力下降、聽覺過敏、耳鳴、語言接受能力和言語信號辨別能力下降,還有頭痛、頭昏、失眠、心情抑鬱、反應遲鈍和容易激動等神經症狀;胃腸蠕動和胃分泌功能失調而導致胃炎和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症狀;以及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律不齊,傳導阻滯,外周血流變化等心血管系統症狀。這些都將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極大危害。
青少年是接觸娛樂雜訊最多的一個群體,但他們當中僅有8%的人對聽力損失有所認識和關注。希望孩子們以及其他暴露在噪音環境中有聽損危險的人認識到安全用耳的重要性、掌握保護聽力的科學、有效方法,減少雜訊性聽力損失的發病,使更多的人、更長久的享受到聲音的美妙。
J. 如何保護我們的聽力,有什麼小竅門嗎
(1)在聽音樂是不要經常使用耳機聽音樂,如果經常使用耳機聽音樂會讓鼓膜開始有所鬆弛,從而聽力下降。
(2)不佩戴耳機睡覺,很多人在睡覺時,都喜歡佩戴耳機,一邊聽歌,一邊睡覺,其實,這樣做很容易讓聽力下降,甚至出現幻聽。
(3)清理耳部衛生,可以讓我們聽力更上一層樓,如果我們從來不清理耳朵,會讓自己的聽力因為阻礙而下降,當然,一個月清理2-3次即可,不可太過於勤快清理。
(4)不經常待在噪音大的地方,噪音過大會讓自己的耳神經時刻充血,久而久之,會讓自己聽力下降。
(5)每天做一做疏耳運動,就是我們先用手掌按住耳朵,隨後猛然放開手掌,這樣做的好處在於會讓鼓膜適當的放鬆,每天做5個循環左右,很利於保護自己的聽力。
(6)看電視影視劇,聽音樂音量不必太大,音樂太大會讓鼓膜充血,聽力隨之下降,音樂越小,對耳朵的損害越小,這個方法也算是無形的保護自己的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