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是通過發動機提供拉力、固定的機翼產生升力飛行的。飛機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由萊特兄弟發明,是現在比較常見的一種速度很快的交通工具。
一、飛機的升力飛機的機翼上表面是拱起的,下表面是平坦的。當相同的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時候,會在機翼的上下方形成不同的流速。空氣通過機翼上表面時,流速大,所以壓強較小。通過下表面時流速小,所以壓強比較大。此時飛機會形成一個總體向上的合力,這就是飛機的升力。因為升力的存在,飛機才可以離開地面,在空中飛行。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關於飛機的飛行原理,你們現在都明白了嗎?如果還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B. 如何紙飛機飛得遠、飛得快
2)翅膀和機身的比例要恰當。機身小翅膀大,飛機升力是夠了,但重心上抬,投出去的飛機容易發飄;機身大翅膀小,重心過於下移,飛機就像飛鏢一樣,慣性十足,但卻失去了飛行滑翔的行程,彷彿是扔出去的紙團。正確合理的翅膀和機身比例要根據紙飛機的形狀和紙張的質地決定,多試幾次就能找到最佳比例; 3)注意前後的平衡。機頭太重,飛機容易一頭扎在地上;機頭太輕,又容易造成機頭上翹,導致失速。通過調整紙飛機的外形,或用紙條或膠帶進行適當的載入(如果允許的話)可以調節飛機的平衡; 4)最後說一點,紙飛機的投擲也很有講究:不要側風投飛,不然容易被刮偏;順風投擲也沒有足夠的動力;最好是迎著不太強的正面逆風投擲,投出的角度稍大於水平角度,約15度左右,飛機要平穩向前送出,到最後一刻才自然脫手,那樣飛得最遠。 紙飛機誰都會折,即使你看了圖也無法做得跟我的一樣,我就不發圖了,關鍵還是自己多摸索,找出最佳的紙飛機結構和投擲的力度。
C. 紙飛機怎麼折飛的快
折一個飛得又快,又遠的紙飛機的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彩紙。
1、把一張正方形的彩紙向中間對折展開後,再將兩邊向中線對折,得到如下圖的摺痕。
D. 航母上的飛機是如何起飛的,如何將飛機加速到起飛速度
第二種,液壓彈射。氣壓彈射總是需要不斷的補充高壓空氣,影響了艦載機出勤效率,所以美國開發了液壓式彈射器,以飛輪作為機械式儲能方式,驅動彈射塊助推起飛艦載機。這一方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二戰時期的「企業號」航空母艦。無論是氣壓還是液壓彈射裝置,彈射能力都是有限的,二戰之後隨著噴氣式戰斗機的服役,艦載機彈射起飛需要的能量越來越多,蒸汽動力的彈射器才成為主流彈射器。現在進入到二十一世紀,彈射能量更大的電磁彈射器也研發成功,說白了,這就是科技在進步的表現。
E. 飛機是怎麼飛起來的簡單說法
飛機是靠空氣動力學原理飛上天的,其中主要是兩個流體定理:連續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
飛機的升力絕大部分是由機翼產生,空氣流到機翼前緣,分成上、下兩股氣流,分別沿機翼上、下表面流過,在機翼後緣重新匯合向後流去。機翼上表面比較凸出,流管較細,說明流速加快,壓力降低。
而機翼下表面,氣流受阻擋作用,流管變粗,流速減慢,壓力增大。於是機翼上、下表面出現了壓力差,垂直於相對氣流方向的壓力差的總和就是機翼的升力。這樣重於空氣的飛機藉助機翼上獲得的升力克服自身因地球引力形成的重力,從而翱翔在藍天上了。
F. 飛機怎麼飛得更快
從本世紀初飛機誕生起,4沖程的活塞式發動機曾一統天下,一直到30年代末期渦輪噴氣發動機才嶄露頭角。1941年5月,英國自己生產的噴氣式飛機首次飛上了藍天。這主要歸功於英國傑出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發明家弗蘭克·惠特爾爵士。
23歲申請專利
1907年6月1日,惠特爾出生於英格蘭南部的考文垂。童年的惠特爾看著空中的戰機,夢想有一天能乘坐自己研製的飛機在天空翱翔。16歲時,惠特爾考入英國皇家空軍見習學校,隨後被選送到皇家空軍學院學習。在空軍學院學習的最後一學期,惠特爾在畢業論文中提出了新型推進系統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他推導出了發動機熱力學的基本方程,並且提出飛機的巡航高度可以達到3.5萬米。惠特爾的設想令人耳目一新。惠特爾顯示出非凡的才乾和扎實的理論基礎,因而被人譽為「業余科學家」。
惠特爾從皇家空軍學院畢業時,取得了少尉軍銜,被分配到中央飛行學校任訓練教官。校長慧眼識英才,非常重視他的設計,認為設想合理,並決定組織召開座談會,正式評定惠特爾的整套設計。由於在1929年,人們的思想仍囿於傳統的活塞式發動機的模式中,所以,惠特爾跑了幾家廠商,均被婉言謝絕。由於無人採用,惠特爾的燃氣渦輪噴氣發動機方案只得先申請專利。這時,他年僅23歲。1932年,惠特爾申請的專利終被批准,他也榮幸地被皇家空軍選送入英國空軍亨羅工程學院學習。期滿後,空軍又送他到英國劍橋大學學習。他在兩年時間內便學完了大學的全部課程,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劍橋大學的一等榮譽獎,提前畢業。
20餘年默默隱居
1935年,在原克蘭威爾皇家空軍學院的一位學友威康斯的安排下,一家由銀行家組成的商行決定資助新辦的「動力噴氣有限公司」試制惠特爾發明的渦輪噴氣發動機。1937年4月13日,世界上第一台渦輪噴氣發動機運轉成功。第二年3月,皇家空軍與惠特爾簽訂了合同,製造惠特爾 W l型渦輪噴氣發動機裝備 E-28/ 39噴氣戰斗機,作為飛行試驗的空中平台。1941年5月14日,一架 E-28/39單發噴氣戰斗機在克蘭威爾機場試飛成功。
惠特爾先後研製了 W1、 W2、 W2 B/500等多種型別的噴氣發動機,性能穩步提高。1944年夏,英國皇家空軍以容易操縱、安全和作戰性能好的雙發「流星 」式噴氣戰斗機裝備了幾個中隊。在二戰中,英國的噴氣戰斗機有效地截獲和摧毀了德國的 V-1飛彈。
1948年,英王喬治六世為表彰惠特爾在航空噴氣推進技術方面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封他為爵士,並將他晉升為准將。1952年5月,英國海外航空公司的一架「 慧星」噴氣客機投入營運,開創了噴氣客機的新時代。
20世紀50年代後,惠特爾退休居住在英國一個偏僻的山村,一直到70年代初。在這20餘年的時間里,惠特爾沒有在公開的場合露過面,但他對世界航空技術所作的貢獻將永載史冊。
G. 飛機怎麼樣才能飛得更快呢
追求更快的飛行速度,是飛行器發展的主線之一。
大氣層內載人飛行器的速度在上世紀40年代末首次超過聲速。上世紀60年代,美國SR-71「黑鳥」戰略偵察機和蘇聯米格-25截擊機飛行速度達到了3倍聲速。而再高速度的飛行器的出現,就要等到新世紀一系列航空前沿技術的突破了。
所謂「高超聲速」是指物體的速度超過5倍聲速以上,即大於每小時6000千米。目前,高超聲速飛行器主要包括3類:一是高超聲速巡航導彈,二是高超聲速飛機,三是美國已退役的太空梭。
高超聲速飛行器的技術難點,首先是必須配備適用於高超聲速飛行的發動機。在飛行速度大於5倍聲速的時候,傳統的渦輪噴氣、渦輪風扇發動機已經達到了其性能的極限,發動機的效率急劇下降,無法支持高超聲速飛行。只有進氣口速度為超聲速的超燃沖壓發動機,才能實現大氣層內高超聲速飛行。
超燃沖壓發動機主要由進氣道、隔離段、燃燒室與尾噴管組成。進氣道通過一系列激波系對空氣進行壓縮,為燃燒室提供一定流量、溫度、壓力的氣流,並點燃燃料。它整體結構相對簡單,但飛行器自身速度必須已經處於高超聲速狀態,發動機才能持續工作的推動飛行器。
實現高超聲速飛行另一個難題是飛行器機體氣動加熱問題,即所謂熱障問題。飛行器在飛行時,由於激波和粘性的作用,機體周圍因為劇烈的摩擦作用而使溫度急劇升高,形成劇烈的氣動加熱環境。在數千度的高溫下,一般飛行器結構根本無法承受。為克服熱障,需要對飛行器進行專門的熱防護設計。按防熱機理的不同可分為:熱沉防熱、輻射防熱、發汗冷卻防熱、以及燒蝕防熱等。
高超聲速飛行器技術作為航空和航天技術的結合點,還涉及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高溫氣動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導航與控制、電子信息、材料結構、工藝製造等多門學科。它需要高超聲速推進、機體/推進一體化設計、超聲速燃燒、熱防護、吸熱型碳氫燃料、高超聲速地面模擬和飛行試驗等多項前沿技術的高度綜合。
近年來,各國的科研機構、高校等研究機構廣泛開展了高超聲速飛行器關鍵技術的研究。其中,美國、俄羅斯、日本及我國均已經推出了自己的高超聲速飛行器驗證機並開展試飛。在未來的軍事領域,高超聲速飛行器很可能是改變戰爭面貌的革命性裝備。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官方微信(jskjqy)。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H. 怎麼才能讓飛機飛的更快
提高發動機功率, 減輕飛機重量, 減小與空氣的摩擦系數...!